第5章教材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

在CPU中:(1)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IR );(2)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AR )(3)算术逻辑运算结果通常放在(DR )和(通用寄存器)。

2.参见图的数据通路。

画出存数指令“STO Rl,(R2)”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l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主存单元中。

标出各微操作信号序列。

解:STO R1, (R2)的指令流程图及为操作信号序列如下:?STO R1, (R2)R/W=RDR O, G, IR iR2O, G, AR iR1O, G, DR iR/W=W3.参见图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AD (R3),R0”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3)为地址主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R2中,标出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解:LAD R3, (R0)的指令流程图及为操作信号序列如下:PC O , G, AR i R/W=R DR O , G, IR iR 3O , G, AR i DR O , G, R 0iR/W=R LAD (R3), R04.假设主脉冲源频率为10MHz ,要求产生5个等间隔的节拍脉冲,试画出时序产生器的逻辑图。

!解:5.如果在一个CPU 周期中要产生3个节拍脉冲;T l =200ns ,T 2=400ns ,T 3=200ns ,试画出时序产生器逻辑图。

解:取节拍脉冲T l 、T 2、T 3的宽度为时钟周期或者是时钟周期的倍数即可。

所以取时钟源提供的时钟周期为200ns ,即,其频率为5MHz.;由于要输出3个节拍脉冲信号,而T 3的宽度为2个时钟周期,也就是一个节拍电位的时间是4个时钟周期,所以除了C 4外,还需要3个触发器——C l 、C 2、C 3;并令211C C T *=;321C C T *=;313C C T =,由此可画出逻辑电路图如下:、6.假设某机器有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

量子力学周世勋习题解答第五章

量子力学周世勋习题解答第五章

第五章习题解5.1 如果类氢原子的核不是点电荷,而是半径为0r 、电荷均匀分布的小球,计算这种效应对类氢原子基态能量的一级修正。

解:这种分布只对0r r <的区域有影响,对0r r ≥的区域无影响。

据题意知)()(ˆ0r U r U H -=' 其中)(0r U 是不考虑这种效应的势能分布,即 rze r U 024πε-=)()(r U 为考虑这种效应后的势能分布,在0r r ≥区域,rZe r U 024)(πε-=在0r r <区域,)(r U 可由下式得出, ⎰∞-=r Edr e r U )(⎪⎪⎩⎪⎪⎨⎧≥≤=⋅⋅=)( 4 )( ,434410200300330420r r r Ze r r r r Ze r r Ze r E πεπεπππε⎰⎰∞--=0)(r r rEdr e Edr e r U⎰⎰∞--=002023002144r r rdr r Ze rdr r Ze πεπε)3(84)(82203020*********r r r Ze r Ze r r r Ze --=---=πεπεπε )( 0r r ≤⎪⎩⎪⎨⎧≥≤+--=-=')( 0 )( 4)3(8)()(ˆ000222030020r r r r r Ze r r r Ze r U r U H πεπε由于0r 很小,所以)(2ˆˆ022)0(r U H H +∇-=<<'μ ,可视为一种微扰,由它引起的一级修正为(基态r a Ze a Z 02/1303)0(1)(-=πψ)⎰∞'=τψψd H E 111 ⎰-+--=0002202220302334]4)3(8[r r a Zdr r e r Ze r r r Ze a Z ππεπεπ ∴0a r <<,故102≈-r a Ze 。

∴ ⎰⎰+--=0302404220330024)1(1)3(2r r rdr a e Z dr r r r r a e Z Eπεπε2030024505030300242)5(2r a e Z r r r a e Z πεπε+--= 23002410r a e Z πε= 2032452r a e Z s = #5.2 转动惯量为I 、电偶极矩为D 的空间转子处在均匀电场在ε中,如果电场较小,用微扰法求转子基态能量的二级修正。

第五章定积分习题参考解答

第五章定积分习题参考解答

习题5-1 定积分的概念1、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下列积分: (1)dx x ⎰-21(2)dx x ⎰--3329解2、估计下列各积分的值:(1)()⎰+ππ4542sin 1dx x (2)⎰-022dx exx3、根据定积分的性质及教材中习题5-1第12题的结论,说明下列各对积分哪一个的值较大: (1)⎰21ln xdx 还是()⎰212ln dx x ?解(1)在区间{1,2}上,由于0ln 1x ≤≤,得()2ln ln x x ≥,因此21ln xdx ⎰比()221ln x dx ⎰大.(2)⎰1dx e x 还是()⎰+11dx x ?解 由于当0x >时()ln 1x x +<,故此时有1xx e +<,因此10x e dx ⎰比()11+x dx ⎰大。

习题5-2 微积分基本公式1、求由参数表达式⎰=t udu x 0sin ,⎰=tudu y 0cos 所确定的函数对x 的导数dxdy.2、求由+⎰y t dt e 00cos 0=⎰x tdt 所确定的隐函数对x 的导数dxdy.3、计算下列各导数:(1) ⎰+2021x dt t dx d ; (2) ()⎰x x dt t dxd cos sin 2cos π. 解 (1)原式=2; (2)原式=()()()()cos sin 222200cos cos sin cos cos cos cos sin x x d t dt t dt x x x x dx ππππ⎡⎤-=--⎢⎥⎣⎦⎰⎰ ()()()()22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x x x x x x x ππππ=---=-4、 计算下列定积分: (1)⎰-1024x dx; (2)⎰-+++012241133dx x x x ; 解 (1)110arcsin 26x π⎡⎤==⎢⎥⎣⎦⎰(2)42000232211133113arctan 1114x x dx x dx x x x x π---++⎛⎫⎡⎤=+=+=+ ⎪⎣⎦++⎝⎭⎰⎰ (3)⎰42tan πθθd ; (4)⎰π20sin dx x ;解 (3) ()[]2244400tan sec 1tan 14d d ππππθθθθθθ=-=-=-⎰⎰(4)()[][]22200sin sin sin cos cos 4x dx xdx x dx x x πππππππ=+-=-+=⎰⎰⎰(5)⎰20)(dx x f ,其中⎪⎩⎪⎨⎧>≤+=.1,21,1,1)(2x x x x x f 解()11232122010018()12263x x f x dx x dx x dx x ⎡⎤⎛⎫=++=++= ⎪⎢⎥⎣⎦⎝⎭⎰⎰⎰5、求下列极限: ⎰⎰⎪⎭⎫ ⎝⎛→xt xt x dt te dt e 0220022lim .解()222222220020020222limlimlimlim21x x xt x t t x xxx x x x t e dtee dte dtexxe te dt→→→→====⎰⎰⎰⎰6、设⎩⎨⎧∈∈=].2,1[,),1,0[,)(2x x x x x f 求=Φ)(x ⎰x dt t f 0)(在]2,0[上的表达式,并讨论)(x Φ在)2,0(内的连续性.习题5-3 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1、计算下列各定积分:(1)⎰262ππdu u ; (2))0(0222>-⎰a dx x a x a; 解 (1)()2222666111cos 1cos2sin 222268udu u du u u πππππππ⎡⎤=+=+=-⎢⎥⎣⎦⎰⎰(2)()()4sin 2422220sin cos sin 228x a ua a xa u udu u d u ππ===⎰⎰⎰44422242001sin sin 8442216t ua a a tdt tdt a ππππ====⋅⋅=⎰⎰ 另解()sin 422422220sin cos sin 1sin x a ua xa u udu au u du ===-⎰⎰⎰ππ441312242216a a ⎛⎫=⋅-⋅⋅= ⎪⎝⎭πππ。

概率论第五章习题解答(全)

概率论第五章习题解答(全)

X
i 1
i
0.5 5000
5000 0.1
10 } 50
1 (
10 ) 1 (1.414) =1-0.9207=0.0793。 7.07
5、有一批建筑房屋用的木柱,其中 80%的长度不小于 3m,现从这批木柱中随机地取 100 根,求其中至少有 30 要短于 3m 的概率。 解 把从这批木柱中随机地取一根看作一次试验,并假定各次试验相互独立,在 100 次试验中长度不小于 3m 的根数记作 X ,则 X 是随机变量 X ,且 X b(100, 0.8) , 其分布律为
2\(1)一保险公司有 10000 个汽车保险投保人,每个投保人索赔金额的数学期望为 280 美 元,标准差为 800 美元,求索赔总金额不超过 2700000 美元的概率; (2)一公司有 50 张签约保险单,每张保险单的索赔金额为 X i , i 1, 2, ,50 (以千美元 计)服从韦布尔分布,均值 E ( X i ) 5 ,方差 D ( X i ) 6 求 50 张保险单索赔的合计总金额 大于 300 的概率。 解 (1)设每个投保人索赔金额为 X i , i 1, 2, ,10000 ,则索赔总金额为 X 又 E ( X i ) 280 , D ( X i ) 800 ,所以,
以 X 表示总收入,即 X
300 i 1
X
i 1
300 i 1
300
i
,由独立同分布中心极限定理,得
X i 300 1.29
300 0.0489

X
i
387 N (387,14.67)
14.67
则收入超过 400 元的概率为
P{ X i 400} 1 P{ X i 400}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 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  习题答案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By :麦群超2021年春季地理物理化学复习题 练习试卷 测试题\o(K,\s\up6(-)))的产量表: 表5—L 1 2 3 4 5 6 7 TP L 10 30 70 100 120 130 135 AP L MP L (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

(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P L 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刻度单位大于AP L 曲线图和MP L 曲线图。

)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w =200,完成下面相应的短期成本表,即表5—2(即教材第147页的表5—3)。

L Q TVC =w·L A VC =\f(w AP L ) MC =\f(w MP L ) 1 10 2 30 3 70 4 100 5 120 6 130 7 135 线和MC 曲线。

(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VC 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单位刻度大于A VC 曲线图和MC 曲线图。

)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答:(1)经填空完成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如表5—3所示: L 1 2 3 4 5 6 7 TP L 10 30 70 100 120 130 135 AP L 10 15 \f(70 3) 25 24 \f(65 3) eq \f(135 7) MP L 10 20 40 30 20 10 5 L L L 所示。

图5—1(3)令劳动的价格w=200,与(1)中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相对应的短期生产的成本表如表5—4所示: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让每个人平等2021年春季地理物理化学教案等集合 1 10 200 20 20 2 30 400 \f(40 3) 10 3 70 600 \f(60 7) 5 4 100 800 8 \f(20 3) 5 120 1 000 \f(25 3) 10 6 130 1 200 \f(120 13) 20 7 135 1 400 \f(280 27) 40 (4)根据(3)中的短期生产成本表所绘制的TVC 曲线、A VC 曲线和MC 曲线如图5—2所示: 图5—2(5)公式A VC =eq \f(w,AP L )和MC =eq \f(w,MP L )已经清楚表明:在w 给定的条件下,A VC 值和AP L 值成相反方向的变化,MC 值和MP L 值也成相反方向的变化。

大学物理基础教程答案第05章习题分析与解答

大学物理基础教程答案第05章习题分析与解答

5-1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尔兹曼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数,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

(A )PV m (B )PV kT (C )PV RT (D ) PVmT解:由N p nkT kT V ==得,pVN kT=,故选B 5-2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分别储有氢气和氧气(视为刚性气体),以1E 和2E 分别表示氢气和氧气的内能,若它们的压强相同,则( )。

(A )12E E = (B )12E E > (C )12E E < (D ) 无法确定 解:pV RT ν=,式中ν为摩尔数,由于两种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相同,则T ν相同。

又刚性双原子气体的内能52RT ν,所以氢气和氧气的内能相等,故选A 5-3 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但气体分子数密度不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和压强都相同 (B )温度相同,压强不同 (C )温度和压强都不同(D )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等解:所有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均为32kT ,平均平动动能相同则温度相同,又由p nkT =可知,温度相同,分子数密度不同,则压强不同,故选B5-4 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氦气和水蒸气,它们的温度相同,则下列各量中相同的量是( )。

(A )分子平均动能 (B )分子平均速率 (C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D )最概然速率解:分子的平均速率和最概然速率均与温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气体摩尔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两种气体温度相同,摩尔质量不同的气体,所以B 和D 不正确。

分子的平均动能2i kT ε=,两种气体温度相同,自由度不同,平均动能则不同,故A 也不正确。

而所有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均为k 32kT ε=,只要温度相同,平均平动动能就相同,如选C 5-5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从气体动理论的观点看,气体对器壁所作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结果。

现代通信原理 第5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现代通信原理 第5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5-8对基带信号()m t 进行DSB 调制,11()cos 2cos2m t t t ωω=+,112f ωπ=,1500f Hz = ,载波幅度为1。

试:①写出该DSB 信号的表达式,画出其波形; ②计算并画出该DSB 信号的频谱; ③确定已调信号的平均功率。

解:①DSB 信号的表达式为110()()()(cos 2cos2)cos DSB S t m t c t t t t ωωω=⋅=+⋅()m t 及DSB 信号波形如图5.29实线所示。

图5.29②该DSB 信号的频谱为111100*********()()()21[()()2(2)2(2)]2*[()()][()()2(2)2(2)2(DSB S M C ωωωππδωωπδωωπδωωπδωωππδωωπδωωπδωωωδωωωδωωωδωωωδωω=∗ =−+++−++ −++ =−−+−++−−+−+ ++01010101)()2(2)2(2)]ωδωωωδωωωδωωω−+++++−+++频谱图如图5.30所示图5.30③已调信号的平均功率为221122111111111()21(cos 2cos 2)2cos 4cos cos 24cos 2(1cos 2)2(cos3cos )2(1cos 4)12.5 1.252DSB fBP P m t t t t t t tt t t t Wωωωωωωωωωω===+ ++ +++++ ==××1=211= 22 5-9 设SSB 发射机被一正弦信号()m t 调制,1()5cos m t t ω=,112f ωπ=,1500f Hz = ,载波幅度为1。

试:①计算()m t 的希尔伯特变换ˆ()mt ; ②确定下边带SSB 信号的表达式; ③确定SSB 信号的均方根(rms )值; ④确定SSB 信号的峰值; ⑤确定SSB 信号的平均功率。

解:①1()5cos m t t ω=,其傅里叶变换为11()5[()()]M ωπδωωδωω=−++其希尔伯特变换的频谱为ˆ()sg n ()()Mj M j ωωωπδωωδωω11=−⋅ =5[(+)−(−)]因此,m(t)的希尔伯特变换为1ˆ()[()]5sin m t m t t ω==H②下边带SSB 信号的表达式为00101001ˆ()()co s ()sin 5cos cos 5sin sin 5cos[()]SSB S t m t t m t t t t t t t ωωωωωωωω=+ =⋅+⋅ =− ③以下边带SSB 信号为例,有SSB rms = ==④由下边带SSB 信号表达式可知,信号峰值为 max ()|5SSB S t =⑤SSB 信号平均功率为 225()12.52SSBSSB P S t W === 5-17已知幅度调制信号()AM S t 的总功率为200kW ,调制信号()f t 的最高频率 5 m f kHz =,载波频率810 o f kHz =,边带功率为40kW ,信道中噪声的双边功率谱密度,系统采用包络检波解调。

《数电》教材习题答案 第5章习题答案

《数电》教材习题答案 第5章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5-1 在如图5-1所示的四位移位寄存器中,假定开始时Q3Q2Q1Q0为1101状态。

若串行输入序列101101与CP脉冲同步地加在D SR串行输入端时,请对应画出各触发器Q 3Q2Q1Q端的输出波形。

图T5-15-2 图T5-2电路中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均为0,请对应输入CP和IN的波形,画各触发器Q端的输出波形。

图T5-25-3 试用两片74LS194电路构成一个八位移位寄存器,并画出逻辑电路图。

5-4 请用上升沿触发的D触发器构成一个异步三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并对应CP画出Q1、Q2、Q3的波形。

图T5-45-5 请用JK 触发器构成一个脉冲反馈式异步六进制加法计数器,并画出对应于CP 脉冲的工作波形。

图T5-5用三位JK 触发器构成八进制计数器,然后在状态110时利用与非门反馈至清零端构成六进制计数器,图略。

5-6请分析如图T5-6所示的阻塞反馈式异步计数器电路的逻辑功能,指出该计数器为几进制,并画出计数状态转换图。

图T5-6解:(1)驱动方程:J I =3Q ,K 1=1; J 2=1,K 2=1;J 3=nQ n Q 21,K 3=1;代入得状态方程: (CP 脉冲下降沿时刻)(Q 1下降沿时刻) (CP 脉冲下降沿时刻)列出状态转换图(略)分析得出该计数器为5进制计数器,状态从000-100,其它的三个状态下一状态均为000,因此该电路是异步五进制计数器,具有自启动功能。

5-7 分析图T5-7同步计数器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T5-7nn n n n Q K ,Q J Q K ,Q J Q K ,J 232312323111====== n Q n Q Q n 1311=+n Q Q n 221=+n Q n Q n Q Q n 31231=+nn n nn n nn n n n n n n n n n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23232132123123113111=⋅+⋅=⋅+⋅=+=⋅+=+++n n n Q Q Q 123 111213+++n n n Q Q Q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1 0 1 0 1 1 1 1 0 1 0 0 0 1 1 1 0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1因为该计数器设计了清零端,因此可实现从000开始进入循环圈的2进制计数器的功能,但我们也发现,它也可以实现三进制。

第5章 习题解答

第5章 习题解答

− e− j3ω )
(d) f4 (t) = − f1(t −1) − f1(t − 3) = − f2 (t)
所以
F4 ( jω)
=
−Sa 2 (ω )(e− jω 2
+ e − j3ω )
5-3 试写出下列信号的频谱函数, ω 0 为常数。 (1) f (t) = sin ω0t + cosω0 (t − t0 ) (2) f (t) = e−2t cosω0t ⋅ u(t)
∫0
(6) F{e−αtu(−t)} = e−αte− jωtdt = −
1
, α <0
−∞
α + jω
(7) f (−5t) ↔ 1 F (− j ω ) , f (5 − 5t) = f (−5(t −1)) ↔ 1 F (− j ω )e− jω
5
5
5
5
(8)
F{(t − 2) f (t)} =
(b) fb (t) = 2u(−t) + 2 p1 (t − 0.5) + p1 (t −1.5)
所以
Fb ( jω) = 2(πδ (ω) −
1 ) + 2Sa(ω / 2)e− j0.5ω + Sa(ω / 2)e− j1.5ω jω
(c) f (t) = 2 p1 (t − 0.5) + p1 (t −1.5) 所以 F ( jω) = 2Sa(ω / 2)e− j0.5ω + Sa(ω / 2)e− j1.5ω
所以
F3 (
jω)
=
F(
jω)e− jω
+
F1(
jω)e jω
=
F(
jω)e− jω

教材第五章习题解答

教材第五章习题解答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习题解答1.要使木炭燃烧,必须首先加热,为什么?这个反应究竟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试说明之?【解答】略2.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标准是什么?能否用反应的焓变或熵变作为衡量的标准?为什么?【解答】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标准是吉布斯自由能变。

不能用反应的焓变作为衡量的标准,应用熵判据,原则上可以确定变化的方向和限度,但它只适用于孤立体系,而实际上的变化过程,系统和环境常有能量的交换,这样使用熵判据就不方便了。

3.由书末附表中f m H θ∆(298.15K )的数据计算水蒸发成水蒸气,)()1(22g O H O H →的标准摩尔焓变m H θ∆(298.15K )=?298.15K 下,2.000mol的)1(2O H 蒸发成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焓变H θ∆(298.15K )=?吸热多少?做功W =?内能的增量?=∆U (水的体积比水蒸气小得多,计算时可忽略不计。

)【解答】)()1(22g O H O H →1f H /kJ mol θ-∆⋅ 285.83 241.82①m H (298.15K)θ∆=f 2H (H O(g))θ∆-f 2H (H O(l))θ∆=241.82-285.83=44.01kJ.mol -1 ② 298.15K 下,2.000mol 的)1(2O H 蒸发成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焓变H θ∆(298.15K )=2.000×m H (298.15K)θ∆=88.02kJ③ Qp=H θ∆=88.02kJ④ W = -p ∆V = -p (V g -V l )= -pV g = -nRT= -2mol ×8.314J/(mol.K )*298.15K = -4957J= -4.957kJ⑤ ΔU=Q+W=88.02 + (-4.957) = 83.06 kJ4.写出反应C B A 23→+中A 、B 、C 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并计算反应刚生成1molC 物质的反应进度变化。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本章出思维导图1教材旁栏问题和练习及答案2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问题探讨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L. Spallanzani, 1729—1799 )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

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

讨论:1.为什么要将肉块放在金属笼内?【答案】便于取出实验材料(肉块),排除物理性消化对肉块的影响,确定其是否发生了化学性消化。

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答案】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答案】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探究与实践1.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什么?【答案】2号试管放出的气泡多。

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2.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答案】不能。

3.3号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答案】说明FeCl3中的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4.3号试管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这说明什么?为什么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答案】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3号试管快得多,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

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效率地进行,只有酶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思考•讨论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各有什么局限性?【答案】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

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

医用物理学第05章 课后习题解答

医用物理学第05章 课后习题解答

其方向垂直向下。 ②求电势: 电荷元 dq 在圆心产生的电势 dU 为
θ
O dE⊥
dE∥ X dE
dq q dU k k 2 dl R r
将上式积分即得圆心处的电势
习题 5-7 附图
U dU k
q R 2

R
0
dl k
q R
5-8 长度为 L 的直线段上均匀分布有正电荷,电荷线密度为 λ,求该直线的延长线上, 且与线段较近一端的距离为 d 处的场强和电势。 解: ①求场强:在直线段 l 处取一线元 dl,其带电量为 dq=λdl,它在 P 处产生的场强方 向沿直线的延长线,大小为
(因为 E2 =E3 )
3Q 2 0 a 2
E Ey
3Q 2 0 a 2
其方向垂直向上。 由点电荷电势公式可得三个点电荷在重心的电势分别为
U
Q 3Q , 4 0 r 4 0 a
U2 U3
3Q 4 0 a
根据电势叠加原理,重心处的电势为
U U1 U 2 U 3
1 2 2
V 6.36 10 2 V
②求场强:根据场强与电势的关系 E=-dU/dn,对(c)式求关于 x 的导数,则场强 E 的 大小为
E
9 dU qx 9 5.0 10 0.05 k 2 9 . 0 10 V m 1 6.36 10 3V m 1 3 dx (R x 2 )3 / 2 (0.05 2 0.05 2 ) 2
5-2 两个点电荷分别带有+10C 和+40C 的电量,相距 40cm,求场强为零的点的位置及 该点处的电势。 解: ①求场强为零的位置: 只有在两电荷的连线中的某点 P,才能使该处场强为零,即 q1 、q2 在该点的场强 E1、E2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已知 q1 =10C,q2 =40C,则根据点电荷 r1 r2 ,有 k q1 k q2 场强公式 E k q 2 2 2 r r1 r2 由上式可得 r1 r2

第五章习题解答与问题

第五章习题解答与问题

9.设
f (x)
=
1 1+ x2
,在-5≤x≤5 上取
n = 10,按等距结点求分段线性插值函数Ih(x),
计算各结点间中点处的Ih(x)和f(x) 的值,并估计误差。 解:因为 f(xk) = 1/(1+ k2),(k = -5,…,-1,0,1,…,5)分段线性插值函数为
∑ I h
( x)
=
5
lk
y2 y2
− −
y) y1 )
u1
+
(x (x2
− −
x1 )( y2 x1 )( y2
− −
y) y1 )
u2
+
(x (x2
− −
x1 )( y − y1 ) x1 )( y2 − y1 )
u3
+
( x2 − x)( ( x2 − x1 )(
y2 y2
− −
y) y1 )
u4
二、例题
1. 在代数插值问题中,x0,x1,……,xn是(n+1)个互异的插值结点,由这(n+1)个结点构
F (t) = f (t) − H (t) − C ( x)(t − xk )2 (t − xk+1 )2
显然,F(t)有三个零点xk, x, xk+1,由Roll定理知,存在F’(t)的两个零点t0,t1 满足xk<t0<t1<xk+1,
而xk和xk+1 也是F’(x)的零点,故F’(x)至少有四个相异零点. 反复应用Roll定理,得F(4)(t)至少
∑ P( x) = n Aj
ω(x) j=0 x − x j
5. 设x0,x1,……,xn是(n+1)个互异的插值结点,ω(x) = (x – x0) (x – x1)……(x – xn), 试证明n阶差商的函数值表达式

VB课本习题答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VB课本习题答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5章数组与记录5.1 填空题1.若要定义一个包含10个字符串元素,且下界为1的一维数组s,则数组说明语句为( Dim s(1 To 10) As String )。

2.若要定义一个元素为整型数据的二维数组a,且第一维的下标从0到5,第二维下标从-3到6,则数组说明语句为( Dim a(0 To 5,-3 To 6) As Integer )。

3.如果数组元素的下标值为实数,则VB系统会按(四舍五入原则)进行处理。

4.数组元素个数可以改变的数组称为(可调数组);数组元素可以存放不同类型数据的数组称为(可变类型数组)。

5.数组刷新语句用于(清除指定数组内容)。

若被刷新的数组是数值数组,则把所有元素置(0);若被刷新的数组为字符串数组,则把所有元素置(空字符串)。

6.设有表格控件grd1,若设置grd1的第2行第5列的单元格为当前活动单元格,使用的语句为(grd1. Row =2 )和(grd1.Col=5 )。

7.要使表格控件grd1的当前活动单元格显示字符串“姓名”,使用的语句是(grd1.Text=“姓名”)。

8.建立一个具有10行10列的表格控件grd2,需使用的语句为(grd2. Row =10 )和(grd2.Col=10 )。

9.在程序的运行中,对表格控件grd1的某些列的数据按降序并且区分大小写排序,使用的语句是(grd1.Sort=8 )。

10.控件数组是由一组类型和(名字)相同的控件组成,共享(同一个事件过程)。

11.控件数组中的每一个控件都有惟一的下标,下标值由( Index )属性指定。

12.建立控件数组有两种方法:(在设计阶段通过相同Name属性值来建立)和(在程序代码中使用Load方法)。

5.2 选择题1.下列一维数组说明语句错误的是( d )。

a) Dim b(100) AS Double b) Dim b(-5 To 0) AS Bytec) Dim b(-10 To –20) AS Integer d) Dim b(5 To 5) AS String2.若有数组说明语句为:Dim a(-3 To 8),则数组a包含元素的个数是( d )。

第5章方差分析习题解答

第5章方差分析习题解答

,可判断因素 A 的影响
显著
(显著,不显 显著 (显
FB = 5.85 > F0.05 (3, 6) = 4.80
, 可判断因素 B 的影响
自由度 2 3 6 11
均方 27 27.33 4.67 —
F值 5.78 5.85 — —
因素 A 因素 B 误差 e 总 和
17. 在某种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选择 3 种不同的浓度: A1 =2%, A2 =4%, A3 =6%; 4 种不同的温度: B1 =10 C, B2 =24 C, B3 =38 C, B4 =52 C;在每种浓度与温度配合下各做
差异源 组 组 总 间 内 计
16. 在双因素方差分析中,因素 A 有三个水平,因素 B 有四个水平,每个水平搭配各 做 一 次 试 验 . 请 完 成 下 列 方 差 分 析 表 , 在 显 著 水 平 α =0.05 下 , 由 于
FA = 5.78 > F0.05 (2, 6) = 5.10
著) ; 由于 著,不显著) . 来 源 平方和 54 82 28 164
yij , i = 1, 2, L , r , j = 1, 2, L , t .对 ( yij ) r×t 的偏差有分解:
SST = ∑∑ ( yij − y ) = ∑∑ ( yij − yi⋅ ) 2 + ∑ t ( yi⋅ − y )2 = ˆ SS E + SS A
i =1 j =1 i =1 j =1 i =1
0 0 0 0
两次试验,观测产品的收取率.现由试验数据计算出如下结果:总偏差平方和
SST = 147.8333 ,因素 A (浓度)的偏差平方和 SS A = 44.3333 ,因素 B (温度)的偏差

第5章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第5章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μ 0ε 0
其实,观察题目给定的电场表达式,可知它表征一个沿 + x 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 ω 109 波,其相速为 vp = = = 2 ×108 m/s k 5 1 1 1 1 1 而 vp = = = = × 3 × 108
με
μ 0ε r ε 0
εr
μ 0ε 0
εr
3 故 ε r = ( ) 2 = 2.25 2
G G 5.1 在自由空间中,已知电场 E ( z , t ) = ey 103 sin(ωt − β z ) V/m ,试求磁场强度 G H ( z, t ) 。 解:以余弦为基准,重新写出已知的电场表示式 G π G E ( z , t ) = ey 103 cos(ωt − β z − ) V/m 2 这是一个沿 + z 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的电场,其初相角为 −90D 。与之相伴的磁 场为 G 1 G G 1 G G π H ( z , t ) = ez × E ( z , t ) = ez × ey 103 cos(ωt − β z − ) η0 η0 2
无损耗媒质中的波阻抗为
9 4
G E E 50 η= G = m = = 500 Ω H H m 0.1
又由于
η=

μ r μ0 μr = η0 ε rε 0 εr
(2)
μr η 500 2 ) = ( )2 = ( ε r η0 377
联立式(1)和式(2),得
μr = 1.99 , ε r = 1.13 5.8 在自由空间中,一均匀平面波的相位常数为 β 0 = 0.524 rad/m ,当该波进入到 理想介质后,其相位常数变为 β = 1.81 rad/m 。设该理想介质的 μr = 1 ,试求该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余成波)_第5章习题解答 -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余成波)_第5章习题解答 -

108第5章频率特性法教材习题同步解析5.1 一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G (s )=1+Ts K测得其频率响应,当ω=1rad/s 时,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为12/2,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为-π/4。

求放大系数K 及时间常数T 。

解:系统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为A ==222172K T ω=+ 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arctan 45T ϕω=-=-︒,即1T ω=当ω=1rad/s 时,联立以上方程得T =1,K =12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G (s )=121s +5.2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K G s s =+ 根据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求闭环输入信号分别为以下信号时闭环系统的稳态输出。

(1)r (t )=sin (t +30°); (2)r (t )=2cos (2t -45°);(3)r (t )= sin (t +15°)-2cos (2t -45°); 解: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65)(+=Φs s 闭环系统的幅频特性为109365)(2+=ωωA闭环系统的相频特性为6arctan )(ωωϕ-=(1)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ω=,因此有37375)(=ωA ,()9.46ϕω︒=- 系统的稳态输出()20.54)37ss c t t ︒=+ (2)输入信号的频率为2ω=,因此有()A ω=,()18.43ϕω︒=- 系统的稳态输出()cos(263.43)2ss c t t ︒=- (3)由题(1)和题(2)有对于输入分量1:sin (t +15°),系统的稳态输出如下1() 5.54)37ss c t t ︒=+ 对于输入分量2:-2cos (2t -45°),系统的稳态输出为2()63.43)ss c t t ︒=- 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定理,系统总的稳态输出为)4363.632cos(210)537.5sin(37375)(︒︒--+=t t t c ss5.3 绘出下列各传递函数对应的幅相频率特性与对数频率特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5-1 什么是工艺过程?什么是工艺规程?答:工艺过程——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工艺规程——记录合理工艺过程有关内容的文件叫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依据科学理论、总结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制定出来的。

5-2 试简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

5-3 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哪些工作?5-4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同一尺长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答: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详见教材P212-214。

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的原因是:粗基准一般是毛面,第一次作为基准加工的表面,第二次再作基准势必会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5-5加工习题5-5图所示零件,其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标有 符号的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习题5-5图a)、b)、c)所示零件要求内外圆同轴,端面与孔轴线垂直,非加工面与加工面间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习题5-5图d)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

习题5-5图解:按题目要求,粗、精基准选择如下图所示。

5-6 为什么机械加工过程一般都要划分为若干阶段进行?答:机械加工过程一般要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

其目的是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有利于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5-7 试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各用于什么场合?5-8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答: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工序余量——上道工序和本工序尺寸的差值;总余量——某一表面毛坯与零件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值。

5-9 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和上工序制造公差的影响?5-10习题5-10图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0、B0、C0、D0是封闭环),哪些组成环是增环?那些组成环是减环?习题5-10图解:如图a),A0是封闭环,A1, A2, A4, A5, A7, A8是增环,其余均为减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教材习题解答
1.基本概念和术语
(1)解释下列概念:文件、文件系统、文件的逻辑组织、文件的物理组织、目录项、目录文件、路径、当前目录。

文件是被命名的相关信息的集合体。

通常存放在外存上,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单位存放和实施相应的操作。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操纵和管理文件的一整套机制,它实现文件的共享和保护,方便用户―按名存取‖。

文件的逻辑组织——用户对文件的观察和使用是从自身处理文件中数据时采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文件组织形式。

这种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组织。

文件的物理组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组织。

目录项——为了加快对文件的检索,往往把文件控制块集中在一起进行管理。

这种文件控制块的有序集合就称为文件目录。

当然,文件控制块也就是其中的目录项。

目录文件——全由目录项构成的文件就称为目录文件。

路径——在树形目录结构中,从根出发、经由所需子目录、到达指定文件的通路。

当前目录——为节省文件检索的时间,每个用户可以指定一个目录作为当前的工作目录,以后访问文件时,就从这个目录开始向下顺次检索。

这个目录就称作当前目录。

2.基本原理和技术
(1) UNIX/Linux系统中文件分为哪些类型?
UNIX/Linux系统中文件分为以下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

(2)文件的逻辑组织有几种形式?
文件的逻辑组织有以下形式:无结构文件和有结构文件。

无结构文件是指文件内部不再划分记录,它是由一组相关信息组成的有序字符流,即流式文件。

有结构文件又称为记录式文件,它在逻辑上可被看成一组连续顺序的记录的集合,又可分为定长记录文件和变长记录文件两种。

(3)文件的物理组织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文件的物理组织形式主要有: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多重索引文件。

各自的优缺点见下表:优点缺点
它不便于文件的动态扩充;可能出现
外部碎片,从而造成浪费。

一般仅适于顺序访问,而不利于对文
件的随机存取;每个物理块上增加一
个连接字,为信息管理添加了一些麻
烦;可靠性差。

连续文件顺序存取速度较快。

链接文件克服了连续文件的缺点。

索引文件需要增加索引表带来的空间开销。

往除了具备链接文件的优点之外,往以内存空间为代价来换取存取速还克服了它的缺点。

度的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