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肥胖、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伟平教授访谈:腹型肥胖、糖尿病诊断新标准——从分岐到统一

记者:根据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全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已达9.7%,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比例也已占到

15.5%。请问糖尿病的预警信号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腹型肥胖的人群进一步发生糖尿病?

贾伟平2型糖尿病为例,其高危人群包括:⑴有糖调节受损史,⑵年龄≥45岁,⑶肥胖(BMI≥28 kg/m2),⑷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⑸高危种族,⑹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 kg)生产史,⑺妊娠糖尿病史,⑻高血压:血压≥140/90 mm Hg,⑼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35 mg/dl(0.91 mmol/L)及甘油三酯≥250 mg/dl(2.75 mmol/L),⑽心脑血管疾病,⑾静坐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最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但是有些人患糖尿病往往是“静悄悄”的,表现为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甚至根本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不过即使没有这些症状或者在症状出现之前,糖尿病仍会有一些极易被人忽略的表现,当(特别是老年人)出现下列情况时就应怀疑糖尿病的可能:①不明原因的体重改变,特别肥胖或特别消瘦;②反复皮肤、呼吸道、胆道、尿路等感染,或皮肤创口长期不愈;③皮肤瘙痒,尤其是妇女外阴

瘙痒且已排除了滴虫、霉菌感染;④不明原因的知觉障碍,如肢体麻木、疼痛或感觉过敏等;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尤其是半身出汗),体位性低血压,不明原因的尿潴留、尿失禁、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⑥下肢血管病变,如下肢发凉、发绀、间歇性跛行、肢端坏死、水疱、溃疡等;⑦冠心病、心肌梗死、肾病、脑血管意外等情况;⑧不明原因的昏迷。早期发现的措施就是定期(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检查空腹和餐后血糖,必要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腹型肥胖者易患糖尿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腹内脂肪增多后,脂肪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直接进入肝脏,通过各种机制增加肝糖输出,减少肌肉脂肪的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使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能力下降,此外还可抑制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可见腹型肥胖能导致糖尿病两个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的发生或加重。腹内脂肪积聚人群是成人常见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多风险因素集聚的易患群体。为此,加强对腹型肥胖危害性的认识,筛查、识别高危人群,并尽早进行预防及治疗,对降低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腹型肥胖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饮食治疗、运动、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及中医治疗等,其中饮食治疗和运动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腹型肥胖治疗切记勿操之过急,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管住嘴,多动腿”,

保持健康匀称的体型是将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拒之门外的有效方法。

记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发现我国腹型肥胖的切点在男性为腰围>90 cm,女性为腰围>85 cm。国际上,目前的研究多以腰臀比、BMI或腰围作为反映肥胖的指标,请问对于中国人群而言,在进行临床研究时选择哪个指标更合适,为什么?

贾伟平IDF 2005)定义及IDF/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AHA/NHLBI)联合定义(2009)提出以腰围作为判断腹型肥胖的指标时,对不同的性别和种族要使用不同的腰围切点,但不难发现,即使是东亚人群的诊断标准也不一致,如中国男性为90 cm、女性为80 cm(2005)/男性为85 cm、女性为80 cm(2009),而日本男性为85 cm、女性为90 cm。其实IDF 2005定义在建议中国人的标准时也注意到还缺乏中国人群的资料,因此有必要再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们的研究表明,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人的体脂分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肥胖程度较轻,而体脂分布趋于向腹腔内积聚,易形成腹型肥胖。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的体脂分布研究发现,在BMI≥25 kg/m2的中国人群中,62%是腹型肥胖;即使在正常体重(BMI<25 kg/m2)人群中,亦有14%的人表现为腹内脂肪的严重堆积,而腹内脂肪增多的个体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近几年来,国内已有了关于人群腰围

或腰臀比等参数的研究资料,特别是在较大样本人群(1140例)中开展了核磁共振技术精确评价腹内脂肪积聚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采用腹内脂肪面积大于80 cm2来判定代谢综合征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最好,故将此定义作为腹型肥胖的精确标准,并将其与简易体脂参数即腰围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了相应的腰围参数:男性87.5 cm,女性84.3 cm。有一些研究提示将“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作为中国人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是较为合理的。为此,《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采用该标准制定了新的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建议(JCDCG2007)。而同期在日本人和韩国人中开展的研究得出相应的腰围分别为:男性89.8 cm、女性82.3 cm (日本)和男性88.1 cm、女性84.0 cm(韩国),这与中国人研究结果相似,表明东亚人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已趋向统一,但还有待于由该区域的各国专家形成共识。

记者: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是什么?

贾伟平教授:①评估糖尿病治疗的疗效;②指导糖尿病治疗;③指导饮食、运动和用药方案及剂量调整;④提高整体的血糖控制水平;⑤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⑥延缓或减少糖尿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⑦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⑧教育和督促患者改善控制水平。糖尿病

患者控制目标具体可见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很多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都与血糖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治疗不达标有关,而严格控制血糖则可以延缓或减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血糖自我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但对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的患者,为了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这些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合理的自我血糖监测具有以下意义: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教授:目前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是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各异,这为临床工作带来了不便。尽管国际糖尿病联盟(由您领导完成的教授:糖尿病的预警信号究竟有哪些呢?以最常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