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专题整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二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二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五大阶段: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短暂发展、日益萎缩两大命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二)重大历史线索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制性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选择的素材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多以文字材料、图片及图表形式呈现,当中包含历史事件、人物等内容。

2.从选择的条件看:具有较强的限制性条件,这种限制性条件主要表现为对时间、频率、大小、多少、秩序、长短、程度等的限定。

【典型例题】《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A.农民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官僚资产阶级D.手工业者【技法攻略】析题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的结果是使美国获得了在华特权,因此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题干要求选出对中国打击最大、最直接的阶级。

挖寓意——美国大量商品涌入中国势必会直接影响民族工业生产出的商品销售。

析选项——农民阶级会受到影响但不是最大,故排除A;民族资产阶级所受打击最大、最直接,故B项正确;C项官僚资产阶级所受打击不是最大;D项手工业者虽然受到影响,但不是最直接,也不是最大。

明答案——美国凭借此条约独霸中国市场因而对民族资产阶级打击最大、最直接,故选B。

【针对训练】1.一位老人回忆说,在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

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C.列强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解析:本题材料表明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当时列强在华势力的强大。

答案:C2.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民国杂志”“法币满地”和所学史实判断,这应该属于国统区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word完整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三专题整合

(word完整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三专题整合

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大阶段特征:1.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2. 1978年^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3. 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标志着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阶段(二)重大历史线索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三大改适,社会主丸制度建立社会主Z建设在探 廉中曲折 毘展社会主义谨设戌就与火误并存⑴加¥>中国经济建许遭到严虫破坏训1976年,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三)题型应用体验图画型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选题的素材看:多以历史人物、文物、漫画等图片为依托,新颖直观、信息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

2.从考查的能力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典型例题】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

它反映出()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 .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技法攻略】析图文一一“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属于私营性质的企业;看时间1980年12月,属于改革开放后;看地点沿海某市,说明在空间上沿海的优势。

挖寓意一图文说明当时公有制、私有制并存。

析选项---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故A、B两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提到了“沿海某市”,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

明选项一>1980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公有制、私有制并存,恰巧体现了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选C。

【针对训练】1.从票证一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二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票证一票证二A .计划经济的盛行B .改革开放的起步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D.改革由农村到城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2017-2018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三单元单元整合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三单元单元整合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两大核心: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五种经济: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二、重大历史线索1.近代中国存在的经济形态表格数据型选择题【题型解读】1.表格数据型选择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格主题、表格行列中的对比项目与数字内容。

这类题比较突出地考查理解观察问题的能力。

2.(1)析表头,知主题:通过分析表头,知道其主题是什么,为进一步分析表格具体内容做好铺垫。

(2)析概念,知内容:通过对表格中的生僻概念、关键词语的解读,提纲挈领的了解知道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为分析数据及其走向做好铺垫。

(3)析数据,知规律:通过对横向和纵向数据变化的分析和对比,分析出表格说明的问题和事态的走向。

(4)析选项,得答案:带着对表格分析的结论审核分析选项,结合对所学知识的调动,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最终选出答案。

【典型例题】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C.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技法攻略】析表头→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总销售量;出口量、内销量占总销售量的比例析数据→1840年前至1894出口量上升,而内销量逐渐下降。

析选项→从表格反映的信息可知,1840年前与1894年相比,中国生丝出口量大增,而内销量占总量的比重大减,这说明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B项正确。

其他三项都无法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针对训练】1.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

该表反映了()A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D.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解析:由题目中文字信息“出口贸易”和表格中的时间、出口产品等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本题应选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外农产品的竞争情况、也未涉及西方的生活习惯,故排除A、C、D三项。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

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生动反映了当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导学号:14330193】A.粗放经营B.男耕女织C.集体协作D.农耕为主【解析】粗放经营不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没有体现出集体协作,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除了农耕之外还有家庭手工业等,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农耕为主,故D项错误。

【答案】 B2.《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反映出()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解析】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

【答案】 B3.下列史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气象。

据此判断这一朝代应该是()C.宋朝D.明朝【解析】汉代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有严格的区分,故A项错误;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坊、市之间严格区分,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再有先前的那种坊、市之间的严格区分”“不禁夜市”“交子”可以判断是宋朝,故C项正确;交子最早出现在宋朝,故D项错误。

【答案】 C4.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

”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导学号:14330194】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B.隋唐C.两宋D.明清【解析】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故B项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正式南移,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故D项错误。

【答案】 C2.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这种现象()【导学号:78720137】A.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B.使得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是封建政府的政策所致D.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解析】材料反映了苏州城内的丝织业分为两个主要派别,各自的技艺都是单线传承,各有各的市场,相互之间不得越出本分,言下之意就是不能学习别人的技术和争夺对方的市场,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在手工业领域的反映,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身自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封建政府的政策的信息,故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手工工场,也没有反映出雇佣关系和被雇佣关系,故D 项错误。

【答案】 A3.史书记载:明太祖意识到通过海路,也可以与番邦交通,如果不禁止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恐怕大家都会不思劳作,纯事商业。

为此,朱元璋() A.实行海禁政策B.秉承抑商政策C.派郑和下西洋D.废除丞相制度【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明太祖意识到海路的开通会导致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而导致大家不思劳作,纯事商业,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就是实行海禁,禁止老百姓私下贸易,故A项正确;秉承抑制商业政策与材料的重点(强调海路)不符,故B项错误;派郑和下西洋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废除丞相制度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4.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

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解析】鸦片战争的意义更加侧重于政治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工业化,故A 项错误;洋务运动比较早地实现了资本主义化即工业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的影响侧重于思想上的解放,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的影响侧重于政治上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打击,故D项错误。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8)(优秀版)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8)(优秀版)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关闭
B本.题倡考导查教中育国救近国代须民从族实工业业做的发起展。材料强调中国物产丰富,而且与洋货
C相.比希优望点民明族显产,进业而改希进望提国高人踏踏实实地通过改良革新来提升民族工业的
D层.次说,明故C沿项海正地确区。国材货料优突出于国洋货货的优势,并没重点强调洋货,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教育和实业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仅仅涉及沿海地区,
还包括整个中国,故D项错误。
关闭
C
解析 答案
模块七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10-
考点一
考点二
2.(2015·9月浙江选考调研)1946年,上海5家印钞厂同时开工印制法
币,仍不敷用。1947年11月,中央银行只好把印好的50、100元券注
模块七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9-
考点一
考点二
真题回放
1.(2017·4月浙江选考)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
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
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
词意在( )
障碍。
(2)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
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
(3)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主要客观原因)
模块七
考点一
考点二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主干整合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含答案整理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含答案整理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目录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4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1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3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1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2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3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1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2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1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2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3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4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1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1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3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1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2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耒耕耜耕解析:根据所学刀耕火种是最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而不是春秋战国以来,故A项错误;最早的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我国古代农业进入“石器锄耕”阶段,仍然是原始时期,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耒耕耜耕同等石器锄耕,故D项错误。

答案: C2.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国家赋税过于繁重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C.自然经济雏形显现D.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解析: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但不能反映国家赋税过于繁重,故A项错误;“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与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表述不符,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强调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与此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从侧面反映出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故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大阶段特征:1.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3.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标志着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二)重大历史线索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图画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题的素材看:多以历史人物、文物、漫画等图片为依托,新颖直观、信息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

2.从考查的能力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典型例题】
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

它反映出(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 .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技法攻略】
析图文―→“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属于私营性质的企业;看时间1980年12月,属于改革开放后;看地点沿海某市,说明在空间上沿海的优势。

挖寓意―→图文说明当时公有制、私有制并存。

析选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故A、B两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提到了“沿海某市”,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

明选项―→1980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公有制、私有制并存,恰巧体现了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选C。

【针对训练】
1.从票证一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二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票证一票证二
A.计划经济的盛行B.改革开放的起步
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D.改革由农村到城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票证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它的取消和票证二股票的出现是市场经济的因素,反映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票证的废止是在20世纪90年代,A、B、D三项均与此时间不符。

答案:C
2.下图是1958年发表于某家大报的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画的《跃!跃!跃!》。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经济建设出现“左”的错误
C.社会主义建设的广阔前景
D.当时经济上各行各业全面快速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点是“大跃进”运动。

从题干时间“1958
年”结合图片内容即可知道是讽刺“大跃进”。

“大跃进”是经济“左”倾错误的表现,故选B项。

A项明显错误,当时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困难;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D项明显错误,当时处在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