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专题整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二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五大阶段: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短暂发展、日益萎缩两大命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二)重大历史线索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制性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选择的素材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多以文字材料、图片及图表形式呈现,当中包含历史事件、人物等内容。
2.从选择的条件看:具有较强的限制性条件,这种限制性条件主要表现为对时间、频率、大小、多少、秩序、长短、程度等的限定。
【典型例题】《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A.农民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官僚资产阶级D.手工业者【技法攻略】析题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的结果是使美国获得了在华特权,因此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题干要求选出对中国打击最大、最直接的阶级。
挖寓意——美国大量商品涌入中国势必会直接影响民族工业生产出的商品销售。
析选项——农民阶级会受到影响但不是最大,故排除A;民族资产阶级所受打击最大、最直接,故B项正确;C项官僚资产阶级所受打击不是最大;D项手工业者虽然受到影响,但不是最直接,也不是最大。
明答案——美国凭借此条约独霸中国市场因而对民族资产阶级打击最大、最直接,故选B。
【针对训练】1.一位老人回忆说,在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
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C.列强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解析:本题材料表明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当时列强在华势力的强大。
答案:C2.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民国杂志”“法币满地”和所学史实判断,这应该属于国统区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word完整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三专题整合

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大阶段特征:1.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2. 1978年^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3. 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标志着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阶段(二)重大历史线索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三大改适,社会主丸制度建立社会主Z建设在探 廉中曲折 毘展社会主义谨设戌就与火误并存⑴加¥>中国经济建许遭到严虫破坏训1976年,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三)题型应用体验图画型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选题的素材看:多以历史人物、文物、漫画等图片为依托,新颖直观、信息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
2.从考查的能力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典型例题】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
它反映出()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 .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技法攻略】析图文一一“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属于私营性质的企业;看时间1980年12月,属于改革开放后;看地点沿海某市,说明在空间上沿海的优势。
挖寓意一图文说明当时公有制、私有制并存。
析选项---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故A、B两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提到了“沿海某市”,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
明选项一>1980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公有制、私有制并存,恰巧体现了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选C。
【针对训练】1.从票证一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二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票证一票证二A .计划经济的盛行B .改革开放的起步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D.改革由农村到城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2017-2018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三单元单元整合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两大核心: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五种经济: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二、重大历史线索1.近代中国存在的经济形态表格数据型选择题【题型解读】1.表格数据型选择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格主题、表格行列中的对比项目与数字内容。
这类题比较突出地考查理解观察问题的能力。
2.(1)析表头,知主题:通过分析表头,知道其主题是什么,为进一步分析表格具体内容做好铺垫。
(2)析概念,知内容:通过对表格中的生僻概念、关键词语的解读,提纲挈领的了解知道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为分析数据及其走向做好铺垫。
(3)析数据,知规律:通过对横向和纵向数据变化的分析和对比,分析出表格说明的问题和事态的走向。
(4)析选项,得答案:带着对表格分析的结论审核分析选项,结合对所学知识的调动,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最终选出答案。
【典型例题】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C.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技法攻略】析表头→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总销售量;出口量、内销量占总销售量的比例析数据→1840年前至1894出口量上升,而内销量逐渐下降。
析选项→从表格反映的信息可知,1840年前与1894年相比,中国生丝出口量大增,而内销量占总量的比重大减,这说明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B项正确。
其他三项都无法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针对训练】1.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
该表反映了()A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D.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解析:由题目中文字信息“出口贸易”和表格中的时间、出口产品等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本题应选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外农产品的竞争情况、也未涉及西方的生活习惯,故排除A、C、D三项。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
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生动反映了当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导学号:14330193】A.粗放经营B.男耕女织C.集体协作D.农耕为主【解析】粗放经营不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没有体现出集体协作,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除了农耕之外还有家庭手工业等,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农耕为主,故D项错误。
【答案】 B2.《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反映出()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解析】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
【答案】 B3.下列史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气象。
据此判断这一朝代应该是()C.宋朝D.明朝【解析】汉代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有严格的区分,故A项错误;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坊、市之间严格区分,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再有先前的那种坊、市之间的严格区分”“不禁夜市”“交子”可以判断是宋朝,故C项正确;交子最早出现在宋朝,故D项错误。
【答案】 C4.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
”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导学号:14330194】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B.隋唐C.两宋D.明清【解析】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故B项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正式南移,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故D项错误。
【答案】 C2.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这种现象()【导学号:78720137】A.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B.使得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是封建政府的政策所致D.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解析】材料反映了苏州城内的丝织业分为两个主要派别,各自的技艺都是单线传承,各有各的市场,相互之间不得越出本分,言下之意就是不能学习别人的技术和争夺对方的市场,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在手工业领域的反映,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身自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封建政府的政策的信息,故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手工工场,也没有反映出雇佣关系和被雇佣关系,故D 项错误。
【答案】 A3.史书记载:明太祖意识到通过海路,也可以与番邦交通,如果不禁止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恐怕大家都会不思劳作,纯事商业。
为此,朱元璋() A.实行海禁政策B.秉承抑商政策C.派郑和下西洋D.废除丞相制度【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明太祖意识到海路的开通会导致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而导致大家不思劳作,纯事商业,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就是实行海禁,禁止老百姓私下贸易,故A项正确;秉承抑制商业政策与材料的重点(强调海路)不符,故B项错误;派郑和下西洋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废除丞相制度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4.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
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解析】鸦片战争的意义更加侧重于政治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工业化,故A 项错误;洋务运动比较早地实现了资本主义化即工业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的影响侧重于思想上的解放,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的影响侧重于政治上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打击,故D项错误。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8)(优秀版)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关闭
B本.题倡考导查教中育国救近国代须民从族实工业业做的发起展。材料强调中国物产丰富,而且与洋货
C相.比希优望点民明族显产,进业而改希进望提国高人踏踏实实地通过改良革新来提升民族工业的
D层.次说,明故C沿项海正地确区。国材货料优突出于国洋货货的优势,并没重点强调洋货,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教育和实业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仅仅涉及沿海地区,
还包括整个中国,故D项错误。
关闭
C
解析 答案
模块七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10-
考点一
考点二
2.(2015·9月浙江选考调研)1946年,上海5家印钞厂同时开工印制法
币,仍不敷用。1947年11月,中央银行只好把印好的50、100元券注
模块七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9-
考点一
考点二
真题回放
1.(2017·4月浙江选考)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
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
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
词意在( )
障碍。
(2)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
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
(3)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主要客观原因)
模块七
考点一
考点二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主干整合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含答案整理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目录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4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1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3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1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2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3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1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2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1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2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3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4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1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1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3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1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2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耒耕耜耕解析:根据所学刀耕火种是最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而不是春秋战国以来,故A项错误;最早的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我国古代农业进入“石器锄耕”阶段,仍然是原始时期,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耒耕耜耕同等石器锄耕,故D项错误。
答案: C2.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国家赋税过于繁重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C.自然经济雏形显现D.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解析: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但不能反映国家赋税过于繁重,故A项错误;“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与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表述不符,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强调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与此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从侧面反映出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故D项正确。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注意事项:1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考生、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的位置上。
2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再选途其他答案标。
写在试卷上无效。
3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第Ⅱ卷必须用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124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一、选择题:本题共分,共小题,每小题要求的。
1. “乃去其三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面A.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C.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A【答案】“”的做法,去其三面【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AB不符故选;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C;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题干提到的是合史实;D 。
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坚持依法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积极育人的导向。
考生在作答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提示思考《史记》意在说明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5)

专题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与科学时代的到来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2-
2.(2016· 4月浙江选考)薄伽丘的《十日谈》因充满“可怕的人欲”而 为教会所不容,该书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 ( ) A.批判古典主义 B.追求伦理道德 C.讴歌自然的人性 D.反对专制王权
关闭
薄伽丘提倡人欲,这与教会提倡的禁欲冲突,由此得出薄伽丘在《十日谈》 中讴歌了自然的人性,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错 误。 C
解析
关闭
答案
模块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与科学时代的到来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3-
3.(2016· 10月浙江选考,节选)【加试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斯廷小教堂的两幅壁画:
图1 《雅典学院》
图2
《创世纪》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基本思想 但丁 《神曲》 赞颂了人的 伟大, 揭露了 教会的贪腐 文艺复兴的 先驱 彼特拉克 《歌集》 文学作品中 谱写了人性 的欢歌 薄伽丘 《十日谈》 讴歌人性, 讽刺教会, 批判 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提 倡平等 讴歌人性最具代表性的作 人文主义之 品, 但主要集中在人性中 父 的本能方面, 被称为“人 曲”
模块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专题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与科学时代的到来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7-
二、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著名文化遗产及其建筑风格、艺术 特色和人文主义精神 1.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1)是佛罗伦萨最高建筑,其中大圆顶(由布鲁内列斯奇设计和监 造)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 (2)它的建造,体现出开阔明朗的世俗情怀和创新基础上的古典倾 向,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3)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4)它与洗礼堂和“乔托钟楼”组成佛罗伦萨大教堂建筑群。 2.乌菲齐博物馆:由瓦萨里设计并监工;最初是行政办公大楼,后 来成为存放美第奇家族收藏艺术珍品的场所;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 术宝库。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4)最新版最新版

专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
模块六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四、小国因素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由于国小力弱,再加上缺乏国际支持,无法遏 制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五、大国因素 英法美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避战自保,不利于世界反 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专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
模块六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知识普查 一、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 二、历史原因 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极力想摆脱这一体系的束 缚。 三、主要原因 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 成,法西斯国家在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初步形成了法西斯轴心国集 团。
(“不干涉”和“中立”);英、法、德、意强制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
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3.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欧洲
集体安全的建立,也不利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加速了大战的爆
发。
4.教训:对弱小国家来说,应该增强实力;对于大国来说,应该承担
起更多的责任,不能助纣为虐;对世界来说,应该同心协力,才能制止
遭受的打击更加严重,而通过20世纪30年代的扩张其经济实力大增,故③
是德国,C项正确。①虽然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但始终居世界第一,故可
得出是美国;②并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故②是苏联;英国由于其广阔
A的.海①外殖民B.地②,受经济危机的打击较轻,故③是英国。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22)高品质版

迫切的问题。
2.时间地点: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3.内容
(1)党的工作中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2)确定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政策。
(3)确定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
4.意义: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
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
-6-
考点二
考点三
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背 1953 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法律基础和 景 组织基础
内 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根本政治 制度、当时的任务,体现出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是中国第 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意 义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
考点一
模块九
专题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国家统一和外交成就
必修主干整合
专题总结
-10-
考点二
考点三
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提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 方针 民主法制思想
初步 1980 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 构想 话
合作和政治 心地位,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
协商制度 监督。以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
民族区域自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实现了少数
治制度
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模块九
专题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国家统一和外交成就
2018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7 高考历史全国 2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48 分)24.图 5 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播各省 ,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8.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28.188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 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 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31.1977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 万人,至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 万人,2001 年增长至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最新-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专题3 必修2 精品

18-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9小题)1.(2018高考安徽文综17题)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
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B【点拨】本题考察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90年代初,排除②,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排除③。
2.(2018年江苏高考11题)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和变革,根据所学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有四次:(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1953年至1956年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018年高考全国卷2文综历史部分解析

28【答案】D 【解析】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 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 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 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 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
29.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 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 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 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 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 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悠久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 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 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 种植范围 其他作物轮种。 种植经验的推广 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 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 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 的优质植物蛋白。 豆制品多样
32.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 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 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 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 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A 【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 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 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 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 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 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 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 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 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可编辑修改word版)

1.1991 年3~4 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
“新思路”是指()A. 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B. 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C. 完善计划经济体制D. 发展市场经济2.“l992年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争论再次成为社会焦点,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
”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A.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C.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 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B.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D.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4.“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 80 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 80 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材料中“新阶段”是指()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
在民间,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
面对这一局面()A. 我国全面开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C. 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D. 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6.1991 年 9 月 3 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决惩治“官倒”》指出:“近年来冒出的官倒爷,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价格双轨制,从中谋取巨额利润,导致物价横飞,市场动荡,也滋生出很严重的腐败问题,必须坚决惩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大阶段特征:1.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3.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标志着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二)重大历史线索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图画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题的素材看:多以历史人物、文物、漫画等图片为依托,新颖直观、信息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
2.从考查的能力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典型例题】
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
它反映出(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 .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技法攻略】
析图文―→“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属于私营性质的企业;看时间1980年12月,属于改革开放后;看地点沿海某市,说明在空间上沿海的优势。
挖寓意―→图文说明当时公有制、私有制并存。
析选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故A、B两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提到了“沿海某市”,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
明选项―→1980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公有制、私有制并存,恰巧体现了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选C。
【针对训练】
1.从票证一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二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票证一票证二
A.计划经济的盛行B.改革开放的起步
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D.改革由农村到城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票证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它的取消和票证二股票的出现是市场经济的因素,反映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票证的废止是在20世纪90年代,A、B、D三项均与此时间不符。
答案:C
2.下图是1958年发表于某家大报的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画的《跃!跃!跃!》。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经济建设出现“左”的错误
C.社会主义建设的广阔前景
D.当时经济上各行各业全面快速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点是“大跃进”运动。
从题干时间“1958
年”结合图片内容即可知道是讽刺“大跃进”。
“大跃进”是经济“左”倾错误的表现,故选B项。
A项明显错误,当时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困难;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D项明显错误,当时处在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