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必修三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必修三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必修三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必修三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必修三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阶段,本文将为您介绍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帮助您巩固必修三内容。

一、辽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矛盾1. 辽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辽金元时期,实行宗室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有中书省、枢密院等中央政治机构,辽朝设有都统制等地方政府。

金朝继承辽朝制度,但有所改革,设置中书省、枢密院以及尚书省等机构,实行官僚体制。

元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有中书省、枢密院、行台等中央政治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由行省、路、州组成。

2. 社会矛盾与动荡辽朝时期,部落矛盾、科举制度的实行以及社会阶层的形成等因素导致了社会矛盾与动荡。

金朝时期,以及金朝后期和元朝时期,由于实行“均田制”和奴隶制度的废除等改革措施,导致社会经济矛盾的加剧,引起了农民起义和社会动乱。

例如,金世宗时期的胡河堡起义以及元朝时期的红巾起义等。

二、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繁荣1. 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南宋时期,实行宗室世袭制,但宰相权力得到加强,宰相成为了实际的统治者。

宋朝设有中书省、枢密院等中央政治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由路、州、县组成,实行府县制。

2. 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南宋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宋代文人雅士的显赫地位和文化氛围推动了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创作与发展。

同时,南宋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学术思想家和科学家,如朱熹的程朱理学、辛文房的科学著作等。

三、明朝早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矛盾1. 明朝早期的政治制度明朝建立初期,设立中央集权制度,设有内阁、六部等中央政治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由行省、布政司等组成。

2. 社会矛盾与动乱明朝在初期面临着社会矛盾和动荡局面。

农民起义是明朝建立初期的重要社会动乱,如红巾军起义、朱棣的靖难之役等。

此外,明朝时期农民负担加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民族问题的冲突等也是社会矛盾的表现。

四、清朝的政治制度与封建统治1. 清朝的政治制度清朝建立初期,设立中央集权制度,设有六部、尚书省等中央政治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由省、道、府、县组成。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全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全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全归纳
以下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的全面归纳:
1. 古代国家和文化交往:
- 商朝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

- 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和文化交流。

- 周朝的政治制度和中央集权的推行。

-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和各国之间的政治联姻。

- 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战和文化融合。

2. 希腊罗马古代文化:
- 希腊古代城邦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 古罗马的建国和扩张历程。

- 希腊罗马古代艺术和哲学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3. 中世纪欧洲社会变革:
-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和影响。

- 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和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 封建主义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4.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传播:
-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影响。

- 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文化交流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播。

5. 近代科技文化的传播和冲击:
- 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和殖民活动。

- 近代科技的传入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城市化和工业化对中国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冲击。

以上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的全面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分类1. 农业手工业:耕作、养殖等2. 家庭手工业:纺织、编织、陶器等3. 手工作坊:铁器、铜器、金银器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1. 家族传承:手工业技术主要依靠家族传承2. 作坊生产:手工业以作坊形式进行生产3. 技术保密:手工业者严格保守技术秘密4. 市场需求:手工业生产受市场需求影响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市场的发展2. 改善人民生活:手工业产品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3. 技术进步: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第二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商品交换2. 发展:夏商周时期商业活动逐渐繁荣3. 市场形式:市场、市集、夜市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1. 市场调节:商业活动受市场供求关系调节2. 货币交易:商业活动以货币交易为主3. 区域性: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知识点三:中国古代商业的影响1. 促进经济繁荣:商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2. 加强地域交流:商业活动促进了地域间的交流和合作3. 文化传承:商业活动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1. 农学:农学著作如《农政全书》、《齐民要术》等2. 医学:中医药学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3. 天文学:历法、天文观测等4. 数学:算术、几何、代数等5. 工程技术:建筑、水利、冶金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实用性:科学技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2. 传承性:科学技术主要通过书籍传承3. 创新性:科学技术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创新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1. 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于生产、医疗等领域,推动社会发展2. 文化传承:科学技术的传承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 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四章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原始社会时期出现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2. 发展:夏商周时期出现儒家、道家等学派3. 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点1. 多元性:各种思想学说并存,互相竞争2. 传承性:思想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3. 包容性: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1. 塑造民族性格: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 影响政治制度: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3. 促进文化繁荣:思想文化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第五章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1.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等2. 散文:儒家经典、史书、文学作品等3. 小说:明清小说等4. 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1. 抒情性: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强调抒情言志2. 寓意性:文学艺术作品富含寓意和哲理3. 地域性:文学艺术作品受地域文化影响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1. 丰富文化内涵:文学艺术作品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2. 传承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作品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3. 审美教育:文学艺术作品对人们的审美教育和道德修养产生影响第六章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一:古代世界的战争类型1. 城邦战争:古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2. 帝国征服: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3. 民族迁徙:日耳曼人、匈奴人的迁徙战争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主要战争与征服1. 特洛伊战争:希腊城邦与特洛伊城的战争2.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3. 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对欧洲、北非、中东的征服知识点三: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影响1. 促进文明交流:战争与征服带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融合2. 疆域扩张:战争与征服使帝国疆域不断扩大3. 破坏与重建:战争带来破坏,但也催生新的政治、文化重建第七章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一: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1. 古埃及:建筑设计、医学、数学等2. 古希腊:哲学、数学、物理学等3. 古印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4. 古阿拉伯: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思想文化成就1. 古埃及: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等2. 古希腊:哲学、戏剧、雕塑等3. 古印度:佛教、印度教、梵文等4. 古阿拉伯:伊斯兰教、阿拉伯数字等知识点三:古代世界科技与文化的影响1. 促进人类思维发展: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2. 传承与创新: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3. 对后世的影响: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梳理总结,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商朝的兴起和衰落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商朝的兴起与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朝的主要特点是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奴隶制度。

商朝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商汤和武丁两位君王的统治下。

商朝的兴起和衰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自然灾害的频繁使得社会秩序动荡,生产力水平下降;其二,贵族的贪欲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国家政权威信受到挑战;其三,周朝的兴起对商朝的统治产生威胁,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覆灭。

第二章周朝的兴起和衰亡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实行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的主要特点是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成熟。

周朝实行了分封制,通过与周室建立亲属关系的周王的诸侯建立的分封政权进行统治。

同时,周朝通过宗法制度对社会进行管理,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周朝的兴起和衰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诸侯之间的争霸导致了周朝政权的削弱和崩溃;其二,诸侯之间的联姻和亲属结盟使得周室与周王政权失去中央的控制权;其三,周朝的腐败和贵族的贪欲使得社会矛盾激化,封建制度成为混乱的制度。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争霸,世家豪强相争,社会矛盾激化,文化艺术得到了发展。

春秋时期,周室的中央政权日益削弱,霸主政治占据了主要地位,政权形态不断发展。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各个国家生产的武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军事力量也不断增强,社会的发展日益加速。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春秋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国家政治日益削弱,百家争鸣,社会政治发展进一步提速;其二,战国时期由于诸侯间的争霸,各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不断发展,使得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的发展进一步加速;其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文化艺术得到了发展,社会政治日益复杂。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知识表格素材 人民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知识表格素材 人民版必修3

(2)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根本任务
(3)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 (2)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界局势紧张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
必须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 (3)设创造一个安定的 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
环境

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过程
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
20世纪80年代以后
特征
大力发展高新军事科技,打破美 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 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 的结合
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1)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
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

考点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疑难突破 一、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认识 1、建国以来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发展 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党和政府历来重视。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教育的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储备。 (5)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2、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侧重点 (1)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以发展与重工业和国防事 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侧重点。这是由当时国际、国 内形势决定的。
二、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比 较
1、内容: (1)同:主要属于自然科学; (2)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主要侧重于实用性,而 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实用性与理论性紧密结合。 2、影响: (1)同:都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异: ①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对国内发展产生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仅在国内,更重要的 是传到国外(欧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考点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 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说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 容。
疑难突破 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 (1)中国在汉唐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封建大帝国, 与其对教育的重视、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2)明清时期,八股取仕成为统治者控制人们思想 的手段,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中国近代,由于遭受列强的入侵,造成了教育的 落后,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4)‚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秩序被破坏,造成 中国人才的断层。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两方发达国家。 2、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 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需要重视的工作 很多,但两国政府首先投入大量的财力发展教育培养人 才,为两国的崛起振兴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两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历史这门学科需要背的内容很多,要想记得牢,就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下面是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赶快收藏吧!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老子(春秋)、庄子;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孔子:①孔子的主要成就:春秋晚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晚年编订古代文化典籍。

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②孔子的主要观点: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c主张“克己复礼”。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d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a主张实行“仁政”。

b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主张“性善论”。

荀子:a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

c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经过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改造,战国末期,儒家思想发展成为百家争鸣的大集团。

2、汉代儒学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①提出: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目的是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②实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③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012浙江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必修三 专题五——专题八

2012浙江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必修三 专题五——专题八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①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②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医学:③1967年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⑤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农业科技(3)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①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讯卫星升空。

②2003年“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中国首位航天员。

“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①但丁,代表著作《神曲》 ②薄伽丘,代表著作③彼得拉克。

(2)英—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哈姆雷特》——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罗密欧和朱丽叶》(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性质: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反神学)①就是反对封建神学、神权、宗教束缚和等级观念;②肯定人、注重人,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强调人的作用和以人为中心。

③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价值。

(4)宗教改革(16世纪)导火线:1517——教皇发赎罪券 经过: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内容 影响:p107▲二.启蒙运动(17——18世纪)——理性(1)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①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②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性质:欧洲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后又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

⾼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 ⾼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是说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起来看看吧。

⾼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闭关⾃守,对外部世界⼀⽆所知 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 (1) 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四洲志》介绍世界三⼗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

(2)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

魏源在该书序⾔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明确了向西⽅学习的具体内容、⽅法和⽬的,引导着⼈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

⼆、“中学为体,西学为⽤” 1、背景: (1)外有西⽅列强的侵略(第⼆次鸦⽚战争)。

(2)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2、过程: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之上,独⽕器乃不能及”。

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师夷长技以⾃强”的思想。

3、⽬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西⽅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场洋务运动,创办了⼀批近代企业,开设了⼀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

代表⼈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a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商业,与外国进⾏商战; b ⽂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然科学知识; c 政治上主张⾰新,实⾏君主⽴宪制度。

(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全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全归纳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最全归纳1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5-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奥运第一金
萨马兰奇在莫 斯科宣布北京 获得2008年奥 运会主办权
欢呼雀跃
《龙江颂》
《平原作战》 《杜鹃山》
(三)新时期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1“二为”方向提出的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政治路线 的拨乱反正
中共中央总结文艺工作经验和教训 2“二为”方向的提出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新时期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3新时期文学艺术的繁荣
4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女排五连冠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文 化 事 业 的 繁 荣 程 度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1984
1992பைடு நூலகம்
2001

(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 荣
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1)新中国的成立调动了文艺工作 者的激情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 经济建设逐步展开,需要调动一 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 荣
3“双百”方针的提出促进了新中国文 化事业的繁荣 文学 艺术 具有鲜明的 时代特色
火红年代 激情燃烧 斗志昂扬
(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对文化事业的 冲击 学术领域过火的政治批判
(实际上否定了“双百”方 针) “破四旧”使优秀文化遭到破 坏 文化工作者受到批判、迫害
(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 荣
2“双百”方针的提出 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
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 设问探究:“双百”方针的实质? 思想解放,自由民主,以人为本 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 和根本保证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 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 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3、提出:
1956年4月,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 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 百家争鸣。 ——1956年4月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课堂演练
1、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后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2、1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 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 但无处发表。为些,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 “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 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 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
C
3、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学工作者排除“文革” 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③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下列所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能直接而 充分说明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有: A.一箭多星技术的掌握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发射 “神舟5号”宇宙飞船 D.籼型水稻培育成功
归纳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党和政府的重视;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3、中国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改革开放,经济的高度发展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积极吸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 7、…… 科技进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什么是863计划?
指1986年3月3日提出,经论证后中央 批准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是 我国高科技发展的第一个全面、规范、长 期的系统计划,有力协调和推动我国高新 技术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中的历史学习需要重视的是知识的归纳,所以我们在学完必修三的历史课本时,要及时归纳好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高二历史必修三是中国历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思潮革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高二历史必修三的主要知识点,分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与变局、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出路、近代中国的西化与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觉醒与斗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与变局近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与变局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

在政治方面,清朝统治的软弱无能使得中央集权逐渐瓦解,地方势力兴起,社会秩序日益动荡不安。

经济方面,封建经济体制的固化使得中国无法适应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国家财政困难,农民生活困苦。

社会方面,封建等级制度的压迫使得社会矛盾不断积累,人民群众对封建社会的不满逐渐升温。

二、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出路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鸦片战争的爆发,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与虚弱,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意识到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中国开始了自我觉醒和探索,探索中国乃至亚洲民族独立和振兴的出路。

三、近代中国的西化与民主革命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吸收。

这一过程被称为中国的西化运动,包括洋务运动和“自强求富”运动。

中国的西化运动为民主革命创造了条件,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旨在消灭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腐朽,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富强的新中国。

四、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觉醒与斗争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觉醒与斗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各种政治思潮和社会运动,如洋务派、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

不同的阶级和社会群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要求和诉求。

这些觉醒与斗争的过程,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积累了力量。

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点一:整体概述《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是中国人民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

整本教材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中国古代科技与世界科技的交流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民族独立的斗争展开。

知识点二: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内容包括:中华文明的起源、世界的多元文化交流、中西文化的交融、东亚文化圈的形成等。

知识点三:第二单元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

内容包括:封建政治的基本特征、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结构的演变、科举制度的变革、科技与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变革等。

知识点四: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技与世界科技的交流与影响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与世界科技的交流与影响。

内容包括: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世界科技的发展与影响、传世文献的重要性、航海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等。

知识点五: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民族独立的斗争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民族独立的斗争。

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晚清政治体制的危机与变局、洋务运动与自强运动、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及其影响等。

知识点六:第五单元世界近代史的发展第五单元主要介绍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

内容包括:19世纪末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变化、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反抗、世界战争和政治格局的变化、联合国的建立和冷战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

知识点七:穿插的历史哲学思考教材还穿插了历史哲学思考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启迪。

在每个单元末尾都会有历史留言、历史讲座等篇目,对学生进行历史思考和综合运用。

知识点八:普及的历史常识教材还普及了一些历史常识,如历史年表、历届中国古代思想家等。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1一、《诗经》与《楚辞》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

①《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②《诗经》的内容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间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③《诗经》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类。

2、《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诗歌总集。

①“楚辞”本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②《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其主要作品是《离骚》。

3、《诗经》与《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二、先秦散文与汉赋1、先秦散文①先秦历史散文中,主要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专记个人言行的《晏子春秋》等,其中《左传》的文学成就。

②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是由“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的言论编纂而成,有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

2、汉赋①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铺陈写物,不歌而诵。

②汉赋按题材取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抒情述志的短赋,一类是以铺陈排比为主要手法的“体物”大赋。

后者是汉赋的主流。

汉大赋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和杨雄。

汉赋的恢宏气度是汉代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的艺术体现。

三、唐诗宋词1、唐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其中尤以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的诗坛最为光辉夺目。

①盛唐诗坛上有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边塞诗派,前者是中华民族热爱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民族心理的艺术积淀,后者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和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

②盛唐气象是富于浪漫气息和理想色彩的精神面貌,在唐诗中盛唐气象最杰出的代表首推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必修三的历史课本完了,平时大家有主动去复习学过的内容吗?你还记得在第五单元,我们学过哪些历史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背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统治者愚昧无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鸦片)和中西联系的扩大;先进中国人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

2、代表人物:地主开明派/抵抗派: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3、特点:没有具体实践,停留在著书上,但是具有启迪作用。

4、思想: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表达了时代主题)5、性质:反侵略的民族革命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1、背景:19世纪60年代,西学更加广泛地传入中国;内忧外患;2、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巩固清政府统治)4、论战:顽固派vs洋务派5、实践:洋务运动6、结果: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对比——抵抗派和洋务派:抵抗派的目的只是抵御外敌,而洋务派则希望制外平内(太平天国、义和团等)三、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3、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支持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后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从器物之学转入制度之学)4、特点: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要点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代文明的起源- 河流文明: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黄河流域 - 古代文明的特点与发展模式2. 古埃及文明-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 宗教与文化3.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4.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吠陀文化- 种姓制度的形成5.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 青铜文化- 甲骨文与金文二、古典文明的兴衰1. 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希腊神话与文化2. 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 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 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3. 古代科技与文化- 古代科技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文学与艺术: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结构- 骑士文化与骑士精神2. 教会的权威与影响- 教皇与教会的权力- 十字军东征3.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的兴起- 艺术与科学的复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四、近现代历史的发展1.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社会结构的变化2.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主义的兴起- 各国统一运动:德国、意大利3.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联合国的成立五、当代世界的重要事件1. 冷战与两极世界- 美苏对峙-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2.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 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3. 当代科技与社会变革- 信息技术革命-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设置,例如添加页眉、页脚、目录、标题样式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您可以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进一步扩展和细化,以满足3000字的要求。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重点知识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重点知识

第一课时新思想的萌发维新思想一、新思想的萌发:(一)魏源与《海国图志》背景: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⑶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内容: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义: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在禁烟运动时,就开始将外文资料,编译成《四洲志》《各国律例》;还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仿制西方战舰。

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二、维新思想:(一)背景:⑴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

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级力量不断壮大。

⑶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这次变法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1)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③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践。

(2) 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②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

③西学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水平低,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3.近代前期(1840--1919)向西方学习特点及主要主张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主要主张:抵抗派器物制度思想文化4、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①探索具有广泛性;②探索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③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④探索具有继承性;⑤探索具有曲折性。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而广阔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启示。

在高二历史必修三中,第五单元介绍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阐述。

一、列强入侵中国与中国封建社会危机的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列强纷纷对中国进行入侵。

这一时期,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经济和科技相对滞后。

这导致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军事、政治、经济危机。

列强入侵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形成,包括内忧和外患两个方面,即内忧指封建社会经济危机的产生,外患则指列强入侵的背景和原因。

二、中国反侵略战争与保卫国家独立的斗争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坚决的反侵略战争,展开了保卫国家独立的斗争。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艰难的时期,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勇敢地与列强进行斗争。

这些战争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见证。

三、戊戌变法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抗争面对列强入侵和封建社会的危机,中国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抗争力量。

他们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中国社会的危机,并推动社会进步。

其中,戊戌变法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改革运动,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变法救国”。

然而,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改革运动未能取得成功,但这一尝试为中国的后续变革留下了重要的历史遗产。

四、辛亥革命与旧中国的终结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标志着旧中国的终结。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次革命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对于民主与自由的渴望,也是中国革命派所做努力的结果。

辛亥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格局,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革命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旨在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