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人教新课标)必修3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整合课件

考情分析 高考对诗歌小说与戏剧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对 典型代表作品的考查,一是考查对文学内容的理解和认 识,二是考查对形成这种特点的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例2】 (2011· 浙江文综,22)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 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下图中,属于后 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 )。
警示 浪漫主义文学是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成果不 满的产物,现实主义则是对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不 满的产物。注意区别不同文学流派的不同时代背景,背景 的不同导致其特点的不同。
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不是因为他发 明了电影放映机
简析 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作成兼有拍摄和放 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 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20世纪初,美国 人格里菲斯改进了电影拍摄技术和电影制作技术,引入了 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影,故被 誉为“现代电影之父”。
(2)表现 ①文学领域:作品打破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故事缺乏完整 的情节,甚至缺少常规的开头和结尾,令人难以捉摸;人物 动作无聊,出现一些乏味的对白。 ②美术领域:画家不再满足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注重 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艺 术上更趋于极端化。 ③音乐领域:出现震耳欲聋、节奏强烈、广泛运用声、光、 电艺术的爵士乐等。 (3)影响:现代主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现代人受到心灵 的震撼;使人们产生迷茫心理,更加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剖 析社会的变化,思考人生的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 《向日葵》、《星月夜》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 高的代表作;《有藤椅的静物》、《弹曼陀玲的少女》是 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 答案 C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对20世纪通俗音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流行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爵士乐取代摇滚乐成为通俗音乐主流③讲究结构简练节奏强烈④电子工业的发展对现代通俗音乐产生重大影响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答案】B【解析】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流行是正确的 20世纪音乐的主要流派就是现代主义音乐突出表现为流行音乐的盛行也就是通俗音乐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爵士乐取代摇滚乐成为通俗音乐主流是错误的二战以后摇滚音乐刚开始成为主流③讲究结构简练节奏强烈这是现代主义音乐的特点④电子工业的发展对现代通俗音乐产生重大影响是正确的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的发展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B正确故选B2.灾难片一直是好莱坞大片的主题之一它以恐怖、惊慌、凄惨的情节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全球风暴》打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各类气象灾难肆虚全球的场景如同世界末日极致能撼又惊心动魄该片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说明影视艺术()A. 具有商业性炒作的投机性特征B. 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C. 渗透了大国强权意识和价值观D. 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易被人们接受【答案】B【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炒作的信息B.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电影反映出这一现象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材料中也看出引起巨大的轰动C.材料体现不出大国强权意识的特点和价值观D.材料没有体现出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比较3.贝多芬崇拜拿破仑为英雄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把《英雄》交响曲的题词改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 由此可知贝多芬()A. 反抗法国侵略的民族意识B. 对自然与人类心灵的描绘C. 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D. 对社会黑暗与丑恶的揭露【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贝多芬反对拿破仑称帝故A项错误《英雄》表达了对拿破仑的崇拜故B项错误贝多芬反对拿破仑称帝表明他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故C项正确《英雄》交响曲表达了对心目中英雄的歌颂故D项错误故选C4.1913年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从这一评语可知当时世界文学的发展特点是()A. 东方文化开始赶超西方B. 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C. 东西方文化融合东方文化得到西方的承认D. 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答案】C【解析】泰戈尔是东方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设立的文学奖项泰戈尔用英文写作并获得该奖项说明了东西方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和融合故选C5.19世纪上半叶法国一批画家关注自然风景、平常百姓以追求真理的精神反对当时学院派所提出的“高雅”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对法国这些画家及其作品解读正确的是()A. 以工业革命的成果为主要题材B. 反映了工业化带来的精神危机C. 注重挖掘人物内在的思想情感D. 描绘了工业革命下的现实生活【答案】D【解析】材料中“关注自然风景、平常百姓”、“反对……‘高贵’……错误观念”反映了当时法国画家强调绘画应反映现实生活反对仅描述社会上层的做法这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之一 D项符合题意现实主义美术未必都以工业革命的成果作为绘画题材 A项错误B项应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之一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不符合材料意思故选D6.文艺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风格下列创作风格与其对应文艺作品不匹配的有()①斯达尔夫人“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巴黎圣母院》②车尔尼雪夫斯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苹果车》③沃塞尔“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向日葵》④莫奈“光是画中的主角”——《格尔尼卡》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①《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作品它发掘人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了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艺术思想搭配正确故排除②车尔尼雪夫斯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说出了现实主义的特征《苹果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搭配正确故排除③“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指的是立体主义的风格而《向日葵》属于印象主义绘画符合题意④莫奈“光是画中的主角”属于印象派绘画的特征《格尔尼卡》却属于立体派的绘画符合题意故选B7.关于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之间不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前者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后者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②前者强调理性后者强调情感表现③前者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后者则不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A. ①②③均正确B. ①②正确③不正确C. ①正确②③不正确D. ②正确①③不正确【答案】B【解析】新古典主义美术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浪漫主义美术虽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但也强调画面的完整与统一③错误①②符合史实故选B8.下面为刘雯同学列出的知识简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格中划横线处应该是()A. 《拾穗者》B. 《马拉之死》C. 《自由引导人民》D.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答案】C【解析】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自由引导人民》是其代表作故选C9.“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民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民面前一无所有人民正在直登天堂人民正在直下地狱”与该创作风格相同的作品是()A. 《巴黎圣母院》B. 《安娜•卡列尼娜》C. 《等待戈多》D. 《老人与海》【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该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现实主义的特点《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文学故B项正确A项是浪漫主义排除CD两项是现代主义排除10.某作家被评论为“史诗传统最重要的继承人” 这一结论的有力证据是()A. 《等待戈多》B. 《人间喜剧》C. 《战争与和平》D. 《西风颂》【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战争与和平》以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价值11.(2)根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新思潮对欧美社会革命的作用11.(3)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持什么看法?试举一例文学作品佐证这一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11.(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答案】(1)观点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应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价值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解析】(1)从材料关键信息“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通过探索原因而达到对某一效应的理解会使人顿开茅塞从而使理解和确证其他事实无须再借助实验”得出近代科学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价值在于推动经典力学和数学的发展【答案】(2)影响批判封建神学形成理性主义思潮(启蒙运动)举例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解析】(2)第一小问注意关键信息“科学……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等第二小问新思潮指的是启蒙运动因此要结合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举例【答案】(3)看法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举例《唐璜》理由言之有理即可【解析】(3)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人们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这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并说明即可【答案】(4)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解析】(4)依据材料和上述问题作答言之成理即可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30年代①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准绳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人们普遍感到失望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②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③拜伦的《唐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这些作家④强调集中表现自我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迷湾尽致地渲染苦、迷恭、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材料中划线部分有两处陈述不符合史实请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答案】序号①理由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是人们对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极为不满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资本主义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准绳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序号④理由浪漫主义文学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强调集中表现自我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地渲染苦闷、迷茫、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解析】根据材料“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准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而材料主要是浪漫主义文学结合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是人们对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极为不满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故①错误根据材料“强调集中表现自我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迷湾尽致地渲染苦、迷恭、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而材料主要是浪漫主义文学结合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文学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故④错误13.(1)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13.(2)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属于哪种文学流派?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13.(3)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出现的背景可能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有人认为 20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崩溃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史实?请说明理由【答案】(1)新思想分权制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理性主义等思想原因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普遍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归纳总结新思想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和资产阶级的需要等方面分析这些思想在欧洲受欢迎的原因【答案】(2)批判现实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尖锐【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材料二“惊惶与恐怖”“喜剧”这一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雨果追悼的文学家是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根据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判断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答案】(3)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不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弊端但并未走向崩溃二战后西方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还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功能【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据材料“20世纪40、50年代”的时间判断有关的历史事件第二小问判断材料观点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论证说明14.(1)如图“秦统一后的文字”属于哪种书体?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文字何种发展趋势?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材料二北宋末、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所表现的爱国情怀随着时局的演变愈来愈激切靖康之变后知识者发出的悲愤之声成了南宋一百五十多年的文学的主基调也是汉、唐文学没有的现象 --凤凰网历史综合《理学为南宋凝聚人心增强社会成员的自律性》14.(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从朱熹、辛弃疾和李清照三人中任举两例说明这一“主基调”和时局的关系材料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批判现实主义摒弃浪漫主义的主现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做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倡导社会改良 --摘编自张世君《外国文学史》14.(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并任举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65年)文艺作品创作简表--摘编自百度百科14.(4)据材料四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答案】小篆由不规范(一字多形)到规范、统一由分裂割据走向大一统【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这是秦朝官方统一的文字小篆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当时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答案】宋朝边患叠起、弊政丛生朱熹强调重品德、气节、自律士以天下为己任宋朝国运式微、山河破碎辛弃疾的词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慷慨悲壮的个性风格李清照的词则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和低迷感伤【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的时局特点是边患叠起、弊政丛生国运式微、山河破碎故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体现了这些特征【答案】背景 19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复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或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解析】19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复杂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和代表作任举一个例子【答案】特点百花齐放(种类众多)、热情讴歌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背景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民众高昂的生产和建设激情两大阵营对峙美国敌视新中国等【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百花齐放、热情讴歌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民众高昂的生产和建设激情两大阵营对峙美国敌视新中国等。
第三高级高中历史 专题八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三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教案新必修3课标要求:理解19世纪初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欣赏19世纪初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列举19世纪初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
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理解19世纪初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通过讲述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进步学生的审美才能;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锻炼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才能。
过程与方法:根据材料及课外读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来体会当时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心境,从而加深对历史和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
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历史背景中理解文学艺术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19世纪众多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掌握,充分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特色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对美妙事物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出现的历史背景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理解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难点:结合丰富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并进而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心灵的激荡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在工业革命后的迅速开展带来了革命和改革的年代。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扫荡了封建权利,也促进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空前高涨。
在资本主义确立的过程中,充满了与封建权利的斗争,充满了反复,整个社会动乱不安,人们在社会现实中感到迷惑。
相继成功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妙景象,人们将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浪漫主义。
2、代表人物与作品: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①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叙事长诗恰而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关于《唐璜》
身着阿尔巴尼 亚服装的拜伦
• 叙事长诗《唐璜》是拜伦 的另一部代表作,全诗共计一 万六千行。通过描述西班牙贵 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 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 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 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 争的战歌。长诗代表了19世纪 英国诗歌的最高成就。被誉为 ‚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 书。
的艺术家。他在谈到自己的创作 时说:“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 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 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凡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 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 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 的视觉形象。因此,在他眼中,不仅是色彩,连 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 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音乐:摇滚乐 美术:“滴画”、后现代主义美术流 派 年轻的艺术:电影、电视
20世纪
第一课
浪漫主义( 19世纪初)
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 文艺思潮.它不仅表现在文学领域,还影 响了音乐、美术、哲学等诸多领域。
它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批判现实的 黑暗,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崇高的理 想,鼓舞人民的斗志,追求自由与民主!
共融性
多元化 与时俱进
P.165 专题小结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9世纪初
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音乐:浪漫主义 美术:浪漫主义 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19 世 纪 以 来 的 世 纪 文 学
碰撞与冲突 19世纪中叶
音乐:民族派 美术:现实主义和印象派
打破隔离的坚冰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文学:共融性,无产阶级文学 音乐: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 美术:立体派 文学:后现代主义、“解冻文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八单元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一】课程目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北京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识记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②理解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对比法、情景再现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三】重点和难点【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文学流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一)背景:1.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2.社会不平等,人们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二)特点(1)思想:反对封建制度,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深入发掘人类感情世界。
(2)艺术: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夸张的手法、跌宕起伏的情节。
(三)欧洲浪漫主义文学1.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2.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3.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一)背景: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矛盾日趋尖锐。
(二)特点: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三)现实主义文学家及其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全貌,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3.俄国背景:沙皇专制,农奴制度成就: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4.其它:丹麦安徒生,挪威易卜生,美国马克.吐温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一)西方文学1.20世纪早期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2.现代主义文学背景: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等社会危机冲击。
特征:(1)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心灵迷惘和痛苦);(2)反传统、反理性。
1高二历史人民必修3配套课件:专题八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学案5
现
关注社会问题,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
本
实 19 世 典型地再现社 剧》、狄更斯的《大
学 案
主 纪 30 会风貌,深入剖 卫·科波菲尔》、普希金
栏
目 开
义 年代 析社会生活的 的《叶甫盖尼·奥涅
关
文 以后 本质,揭露和批 金》、列夫·托尔斯泰的
学
判社会的罪恶 《安娜·卡列尼娜》
知识·总结区
学案5
栏
选择重大题材;强调
目 开 关
新古典
《马拉之
理性,注重画面的严
主义
死》、安格尔
整与和谐
《泉》
知识·总结区
学案5
注重情感表现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
和画面整体的
浪漫
由引导人民》
完整和统一,
本
主义
西班牙:哥雅《枪杀
学
但不拘细节;
案 栏 目
强调色彩
马德里市民》
开
关
法国:米勒《拾穗者》
现实 注重表现社会
俄国:列宾《伏尔加
网络·构建区
学案 5 专题学习总结
学案5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知识·总结区
学案5
本 学
一、19 世纪以来世界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演变线索
案 栏
1.19 世纪以来世界美术流派的发展演变:新古典主义
目
开 关
美术(产生于 18 世纪末)——浪漫主义美术(19 世纪
初)——现实主义美术(19 世纪中期)——印象画派
案 栏
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
目
开 关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共32张PPT)

(2)塞尚 《盘山路》
B《自由引导人民》 C《向日葵》
D《日出 印象》
(3)凡 高 《向日葵》、《星月夜》
“扑向太阳的画家”
17
《日出·印象18》
莫奈:《草地上的午餐》
19
塞尚《盘山路》
高更《Market Day》
20
凡高《向日葵》 和《星月夜》
21
(三)、雕塑家-罗丹(法)
代表作
《青铜时代》— 成名作 《思想者》—— 新古典主义作品
22
“青铜时代”是一个依据真实人 物塑造的男子裸体雕塑,手法写 实,却以“青铜时代” 为题来象征人类的启蒙时代。他 左手握拳,右手扶头,面孔昂起 作思索状。右腿微微起步, 整个雕塑充满了青春活力,意味 着人类即将进入智慧的创造期。 这本是一个比古典主义更 “古”的题材,罗丹却摆脱了溺 古不化的学院派刻板方法,以写 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真 实而有血有肉的形象。
《天鹅湖》
斗争的激情、乐观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明朗的情绪
《第五交响曲》 《第六(悲怆)交响曲》 《睡美人》
内心的忧郁、幸福生 活的渴望
2、(捷)德沃夏克—《自新大陆》 8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 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 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 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 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 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
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
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
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人民版必修3高中历史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复习提纲)第一个时期 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含义:18末19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的张扬。
二.背景:⑴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了实现的可能。
三.代表人物:1.浪漫主义文学:以英、法成就最高。
英国文学以诗歌为主,代表有拜伦、雪莱、济慈。
法国以雨果为代表,俄国有杰出诗人普希金,德国有作家霍夫曼、海涅。
2.浪漫主义音乐:德国和奥地利是摇篮和音乐盛会的中心,代表有德国的贝多芬、舒曼。
奥地利的舒伯特。
3. 浪漫主义美术:代表有法国的籍里柯、德拉克洛瓦。
四.概况:四.特点:⑴表现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的特点。
⑵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第二个时期 19世纪中期至末期: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原因:⑴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巩固,但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
⑵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
⑶浪漫主义不适应社会现实,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文学家;⑷亚非拉人民掀起反帝反殖运动,也表现在文化领域。
2.特点:敢于面对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
3.代表: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公认的经典作家。
⑵英国代表有狄更斯、勃朗特姐妹。
⑶俄国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
⑷美国有马克·吐温。
4.概况二、民族音乐派的音乐1.背景:⑴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各国音乐在继承本国传统同时受到外来音乐影响;⑵东欧北欧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发扬本国民族特色文化。
2.特点:作品旋律、节奏带有民族特点,形成民族派音乐。
3.代表:成就最大是俄国的柴可夫斯基,还有捷克的安东·德沃夏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悟
时期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9世纪初
特征 浪漫主义
二、碰撞与冲突
19C中期—19C末 现实主义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19C末20C初
共融性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20C50S以来
德国波恩市的贝多芬巨型
德国波恩明斯特广场
头像 ( 1987年 )
修建的贝多芬铜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845年) 1888年,埃米尔·安
托万·布德尔创作的
《贝多芬》铜像
舒伯特
被誉为“歌曲之王”
主要作品:《小夜曲》 《春之信念》《野玫瑰》
作品特点: 意境优美,展现对自然描绘,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奥地利作曲 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父亲是农民出身的 小学教师,母亲是厨师。生活贫困。舒伯特小时由父 亲教他小提琴,由哥哥伊格纳茨教他钢琴。11岁进当 地的神学寄宿学校读书,开始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方 面的特殊才能。 1828年11月19日去世,年仅31岁。 他的哥哥按照舒伯特的遗愿把他葬在维也纳的韦灵公 墓贝多芬墓旁,1888年,舒伯特和贝多芬的墓一起迁 葬到维也纳的中央公墓。原来的韦灵墓地,成为舒伯 特公园。在短短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舒伯特写了遍 及各种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包括600多首歌曲、18 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 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 其他作品。
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
全部财富。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
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
满目的金银制品。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
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
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这两 个强盗就是英吉利和法兰西。”
贝多芬--乐圣
承前启后:既将古 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 又开创浪漫主义音乐 的先河
这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 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 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 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 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强烈的反封建和争取民主自由的革命精神。
多元化 与时俱进
P.165 专题小结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9世纪初
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音乐:浪漫主义 美术:浪漫主义
19
世
纪
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以
碰撞与冲突 19世纪中叶 音乐:民族派
来 的
美术:现实主义和印象派
世 纪
打破隔离的坚冰
文学:共融性,无产阶级文学 音乐: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早年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 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理想。但贝多芬的 一生充满了挫折。从26岁起,他的听力开始衰 退,晚年则完全失聪。在创作盛年双耳失聪,生 活也多次失意,他决意要把握住命运的咽喉,向 命运挑战。贝多芬以其卓越的才华,坚忍不拔的 毅力和不屈的性格,与命运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进行抗争,创作了第五交响曲,发出了同命运搏 斗的心灵呐喊,具有撼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 叙事长诗《唐璜》是拜伦 的另一部代表作,全诗共计一 万六千行。通过描述西班牙贵 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 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 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 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 争的战歌。长诗代表了19世纪 英国诗歌的最高成就。被誉为 “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 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普希金
•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 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名言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 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
文 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术:立体派
文学:后现代主义、“解冻文学”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20世纪
音乐:摇滚乐
美术:“滴画”、后现代主义美术流 派
年轻的艺术:电影、电视
第一课 浪漫主义( 19世纪初)
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 文艺思潮.它不仅表现在文学领域,还影 响了音乐、美术、哲学等诸多领域。
舒曼
是浪漫主义 全盛时期的代表 人物,代表作是 《幻想曲》,他 创作的乐曲散发 着诗歌般的韵味, 将音乐的浪漫主 义发挥的淋漓尽 致。
浪漫主义的美术
籍里柯(法) 《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法) 《自由引导人民》
《 梅 杜 莎 之 筏 》
贝多芬代表作品及特色:九部交响曲
早期 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后期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音乐史上最早 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 )
第三交响曲《英雄》,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拿 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 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 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 而作"。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 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它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批判现实的 黑暗,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崇高的理 想,鼓舞人民的斗志,追求自由与民主!
浪漫主义思潮的背景:
1)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民族、民主 运动迅速发展;(政治)
2)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 国延伸;(经济)
3)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了实现 的可能,人们对社会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思想 )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文学:①英国:拜伦《唐璜》、 雪莱《西风颂》
②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2、音乐:①德国:贝多芬《九部交响曲》 舒曼《蝴蝶》
② 奥地利:舒伯特《小夜曲》等 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
等 3、美术:法国: 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关于《唐璜》
身着阿尔巴尼 亚服装的拜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