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1认识整十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从1数到20,并且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2个十是20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上课前,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了100根小棒,并且10根10根地捆好。
上课时,我先出示1捆小棒,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然后再出示3捆小棒和6捆小棒,让学生说说是几十根,是几个十,再反过来问:“50根小棒要拿几捆,90根要拿几捆?”帮助学生建立起整十数的表象,看到几捆小棒就知道是几十根,听到几十根就能摆出几捆小棒。
接着让学生点着成捆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数,从十数到一百,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整十数的顺序,然后我把这十捆小棒捆成一个大捆,引导学生概括出“10个十是一百”。
在教学读写整十数和一百时,我先出示了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介绍算珠表示数的规则,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整十数,写出来,同时启发学生说出为什么个位写0。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本节课充分利用了计数器、小木棒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如通过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自己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活动,从感官上让学生认识整十数。
3、能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如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整十数,有的学生说我家养了40只鸡,有的学生说我妈妈给我买的衣服60元等等。
4、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最后设计的猜数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存在的不足:1、前半部分教学进程缓慢,前松后紧,导致拖堂。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丨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4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算盘(可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的生活情境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23个苹果,老师又给了他10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运算方法,例如:32 + 10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整十数10加到个位数2上,得到12,然后再将十位数3加上去,得到42。
所以,32 + 10 = 42。
3.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进行计算,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23 + 10 = ?,34 + 20 = ?,等等。
4.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师可以采用与前面类似的方法,讲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
例如:43 + 5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一位数5加到个位数3上,得到8,然后将十位数4加上去,得到48。
所以,43 + 5 = 48。
5.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进行计算,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27 + 6 = ?,38 + 4 = ?,等等。
六、板书设计32 + 10 = 4223 + 10 = 3343 + 5 = 48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32 + 10 = ?23 + 10 = ?43 + 5 = ?27 + 6 = ?38 + 4 = ?答案:1. 32 + 10 = 4223 + 10 = 3343 + 5 = 482. 27 + 6 = 3338 + 4 = 4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齐不准确等。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9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课后的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9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课后的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借助学生熟悉的练字这个情景,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选取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动手操作,经历口算过程,理解算理,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清晰、条理。
从写字的情景出发引出两个实际问题,列出两个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后,让学生通过操作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教材在编写上也采用了左右对比的编排方式,演示算理的小棒图和表示口算过程的算是对照,使学生“理清算明”。
最后在通过比较计算时的不同,再一次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我个人觉得不足之处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没有必要强求学生先摆一摆学具再列式计算,应该允许学生直接列式计算。
在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的时候,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这样算的道理,要求学生解释算理,这也是学生感觉到最困难的。
“能不能想办法让自己说清楚你的算法呢?”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
”这样,学生对使用学具就真正有了需要,而且学具的使用也能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教材呈现出的方法走过场。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课后的教学反思2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
从一开始的果园图入手,创设聪聪明明到果园摘果子,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充分观察,发现这里面的数学信息。
为接下来的顺利解决问题埋下伏笔。
接着我又问:“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
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放在哪合适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4.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教案 (1)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第46~47页例题和47页“想想做做”1~3题三维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
2. 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3. 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
教学难点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分钟)1. 谈话交流。
2.复习旧知。
小黑板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明回答。
教师对复习情况进行小结,以表扬鼓励为主。
3.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谈话,并出示课题: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1.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还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老师这儿有几道题,看谁在这方面学得最好。
2. 小黑板出示题目,学生口答(1)3个十是多少?3个一是多少?(2)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3)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5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4) 20+40= 70-40=你是怎样想的?(5) 50+7= 47-40= 36-6=你是怎样想的?3.同学们都回答的很不错,这节课我们就应用这些二、自主学习,提炼建模(预设25分钟)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1)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学生提出问题,并口答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哪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已经学过?(4)我们先来研究45+30的计算方法。
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学具,独立探究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3、学生准备:小棒、学生计数器教学课题: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7页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和数位知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后面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与笔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并能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方法:本节课面向一年级学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开始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春天图片,创设了小动物春游情境。
新课前,我先进行了一组口算训练,为新授内容打好基础。
引入新课时让学生帮助小动物解决选择交通工具的过程中导入。
在进行例题教学的时候,指导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算理。
教学45+30时我是让学生自己摆小棒,教师再演示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的方法。
教学45+3时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两种类型的例题教学完后,让学生根据板书比一比,这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而帮助学生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新授结束后我让学生在“一起去郊游”的音乐中进入到练习,一方面使学生得以休息,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时我依然以小动物春游为情境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喜欢春天吗?(课件演示春天的图片)。
春天里小草发芽,杨柳依依,花开蝶舞,桃花怒放。
小青蛙从冬眠中醒来,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们都嚷着要去春游呢。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把个位上的 数相加。
5 +3 = 8 40+8=48
5个一加3个一。
百位十位个位 4 58
45+3= 48
45+30=75
45+3=48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就是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
智慧城堡
加油啊!
1.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填出结果。 26+20= 46 50+34= 84 26+2= 28 5+34= 39
2.试一试:
41+50= 91 53+40= 93 20+67= 87 41+5 =46 53+4 = 57 2+67 =69
40个
34个
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Hale Waihona Puke 40 + 34 = 74它们该坐哪个车厢,连一连。 96 77 67 63
43+20
64+3
56+40
73+4
做
加
试一试, 你准行!
口算:
60+2= 62 60+20= 80
30+4= 34 30+40= 70
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出 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和
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45 +30 = 7?5
40 +30 = 70
70+5=75
4个十加3个十
百位十位个位
74 5
45+30= 75
和
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45 +3 = 4?8
法
52 26 32 72 29
找新家:
63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_人教新课标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我校数学教研组承担区计算教学,由我执教一年级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很是担心.一是总认为计算课比较枯燥,不容易上出“厚度”,二是现在的课堂“长程两段式”、“三放三收”、“教结构,用结构”、“重心下移”等这些词语在教师的对话中现已经常能听到,但如何在自己课堂教学中实践这些理念,我感到还很难落实或心存疑惑。
同时家长们也给我出了道“难题”,有些家长已经提前把这部分内容的计算方法教给了孩子,但孩子们并不完全理解算理。
怎样上好这节计算课呢?带着上面的那些疑问我开始研究教材内容,用心做好教学设计。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是苏教版的第二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两段式教学长程设计”中的第一阶段,即教学“结构”的阶段。
它与后面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它们之间的知识点是相似的。
抓住知识间的共同点,有利于学生迁移。
本课要为学生提供方法和步骤,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时间的保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我分几大环节:第一环节常规训练,导入简单。
利用几个数让孩子写算式,将算式进行分类,将所学算式前后贯通,由整体进入,也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类的意识.第二环节,自主探索,领悟算法:这一环节分为三个层次来组织教学:第一层,教学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在教学45+30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自主探索——同桌交流——全班展示,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积累了合作交流的经验。
自主探索这一环节,第一是通过物化活动,用小棒圈一圈、在计数器上画一画获得结果;然后学具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由形象到抽象,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得出计算方法。
第二层,教学45+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根据刚才的口算,引导学生迁移上面的口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算法,老师协助学生整理并演示思考过程,帮助学生进行计算方法与策略的迁移,进一步理解了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提高了学生的计算类推能力,把握知识呈现的层次性。
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3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其问题意识。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松鼠和小白兔要坐车去农村的果园,它们来到公交公司,看到公交公司有三种车(课件呈现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
师:这是大客车、小客车、小轿车,你知道每辆车有多少个座位吗?(学生口答)根据观察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结合学生回答,依次呈现: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板书:30+3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座? 板书:45+30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板书:45+3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板书:45+30+3今天,我们将来研究一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板书课题:一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一)教学例1:45+30 (两位数加整十数)1.师: 45+30等于多少?如果有人报出得数旁边板书75他算的对吗?45+30等于75吗?让我们请小棒来帮忙,看算得对不对。
2.学生活动3.生演示:摆小棒师:谁来一边摆小棒一边介绍?生:先摆4个十5个一是45,再摆3个十是30,合起来是75。
师:通过摆小棒,你怎样看出是75的?生1:因为有7个整捆和5个单根,合起来就是75根。
生2:因为有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就是75。
生3: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75。
追问:7个十哪里来的?生: 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
教师:直尺画方框。
4.师演示:计数器师:我们再用计数器拨一拨45+30等于多少。
师:谁来拨45+30的?生: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是45,再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合起来是75。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课堂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对教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透彻。
虽然课堂上注意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但课本中的一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挖掘欠细、欠深。
2、课堂教学机智还欠灵活。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我在课堂上,一是未能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验证,从而深入体验、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算法和算理。
二是知识重难点的处理,教师“牵”的成分比较大,“放”的成分比较少,应尽最大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3、教师语言欠精练,板书不够适时。
这些,将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进行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加法计算,理解进位和不进位的概念。
2.能够通过实际情境中的例子,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能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练习题。
2.学生每人准备算盘、针线板等计算工具。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知识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境中的例子,如农民农作物收成,商人卖货物。
通过这些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2.教师出示两个数字:56和30,在黑板上画出如下算式:56 + 30 = ? 询问学生如何进行计算。
3.学生进行手算,计算结果为86。
教师提问:为什么结果是86?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二、新知识的讲解和练习1.教师提供一些类似的计算题目:47+20、53+50等,让学生手算计算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进位”的概念,练习类似的计算题目:45+30、64+40等。
3.教师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计算题目:68+30、35+60等,鼓励学生通过计算能够快速准确得出结果。
4.学生自主完成书本上《练习册》上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和拓展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确认学生对加法计算的概念获取、进位与不进位的理解程度。
2.教师出示一些拓展性的计算题目,如85+60、96+80,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计算方法。
3.教师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工具,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评估1.教师通过随堂练习观察学生的计算准确度和速度。
2.教师听取学生的答案解释,确认学生对进位和不进位的概念掌握程度。
3.教师观察学生自主完成书本《练习册》上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教学设计与说明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教学设计与说明[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谈话:春天到了,同学们要去春游,学校停车场里相继开来了大客车、中客车和轿车三兄弟来载小朋友们了,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出发吧。
(出示情景图)提问:小朋友们观察这幅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客车有30个座位;小汽车有3个座位。
)根据学生回答提出要求:你能用这三个信息提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讨论后点名回答,根据回答出示四个问题。
【设计说明:在生活情境中提取例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根据信息提问,有的问题前面学过,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旧知,又与今天所学的新知密切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45+30、45+3、30+3、45+30+3 提问:这四个算式中,哪道算式你已经能算出得数,得多少?(30+3)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45+30(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那你们会计算这道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揭题:你们可真棒呀!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
(板书)小朋友们学会了这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后面这道连加的算式自然也就会计算了。
现在请会的小朋友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还不会的小朋友请小棒、计数器来帮帮忙(2)整理算法。
方法一:摆小棒先摆45根小棒(一捆10根,摆4捆是40根,再摆5根)再摆30根(摆3捆是30根)摆好后,小朋友们数一数有多少根?先把4捆小棒和3捆小棒合在一起,就是7个十,再加5个一,就是75。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精选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捕捉图中的信息,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摆小棒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区别两种算式在算法上的区别。
在观察主题图时,学生对于第一个小朋友提出的“还剩多少元?”的问题感到很容易理解,很快列出算式35—2=,但对于第二个小朋友提出的“我有20元钱买一个娃娃还差多少钱?”的问题,一小部分学生觉得有一定的难。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1)“还差多少元”说明什么钱比什么钱多?学生很快领悟:买东西需要的钱比身上带的钱多,(2)要求还差多少钱就是求什么?就是求35比20多多少。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20=。
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我直接把两道算式呈现在现实面前,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完后自己说说怎样算,再把自己的算法与同桌交流。
在反馈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说得也很到位:算35减2等于几,先从5根里面去掉2根,再把剩下的3根和3捆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算35减20等于几,先从3捆里去掉2捆,在把剩下的一捆和5根合并起来,也就是先算30减20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
你瞧,说的多好!会这样说的学生很多,这得益于我们在前面做计算练习时要求学生除了会算,还要把自己的算法与家长交流。
学生对两种算式的计算方法了解如此透彻,接下来将两种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就水到渠成了,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归纳出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上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
除此之外,我还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在老师的的引导下,学生的语言逐步规范,概括出两位是加减一位数都是从个位上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是从十位上算。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1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加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
因此在教学预设时,我特别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同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引导探索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二、动手操作,引导合作探究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理解算理。
教学这部分内容,我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与交流,让他们在操作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会总结。
整节课的设计,我认为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具体到抽象。
三、投其所好,精心设计练习计算是枯燥的,如果课后的练习只是一味的计算,一年级的小学很容易疲劳,小学生是非常喜欢新鲜、有趣的活动的,为了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练习时,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精心设计了“夺智慧星”和“摘苹果”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这样不仅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不知道不觉中完成了大量的口算练习,还使学生乐学,愿学。
但是,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课堂驾驭能力不高,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总是想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情境中来。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教后反思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不满100)、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6~47页的教学内容【教材简析】因为口算一般从高位算起,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是10以内的加法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
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打基础。
例题通过分别求大客车和中客车、大客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这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从心理上喜欢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
在学生自主探索之后,教材安排了三种层次的算法:一是借助小棒操作进行计算,二是借助计数器拨珠进行计算,三是运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掌握算法,教材还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比较,渗透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的思想。
“想想做做”第1~3题分三个层次进行安排:第1题用计数器拨一拨并说出结果,把直观操作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理解算理;第2题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同点,巩固算法;第3题应用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目标预设】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的道理,能正确口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的道理,能正确口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10捆小棒、计数器。
师准备卡片、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复习(1)口算:40+30= 20+50= 40+50= 20+60= 50+30=70+5= 40+8= 6+90= 7+50= 80+4= (2)口答:(图略)()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汇编: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3.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4.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5.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3.使学生学会正确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其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要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的道理,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口算方法,这些都是后面口算、笔算的学习基础,因此十分重要。
2.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尽可能地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3.鼓励学生探究式的学习。
由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从多种角度考虑,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计算中的问题。
4.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的语言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共同解答,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
这样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与同伴共同学习、合作解答问题的经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2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4课时3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4课时4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1课时5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2课时6 复习……………………………………………………………………………… 2课时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不退位)教学反思
2、教学“试一试”
教师板书:67-34=
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用竖式计算加法的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题减法吗?
学生试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最后请一名学生板演。
3、归纳笔算的方法
提问: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谈话: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你们看,有一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正乘汽车准备到全国著名的景点青海湖去旅游呢,他们多高兴啊,听一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挂图,读图中人物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之后在自己的小组里互相说说,然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一说。
反思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关键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注意两点:
第一,相同数位对齐;
第二,从个位算起。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由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写法和笔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强调要把得数写在横式等号后面。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书写格式上存在很大问题,有些学生虽然数位对齐,但在竖式中把加号位置写错了,如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出现整十数情况,学生对0的处理出现许多困难,而且容易混淆,碰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学生出现数位不对齐的现象,有的学生忘记写横式后面的答案。
在挂图下出示“两辆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的数学问题,学生连起来读挂图中的对话和下面的问题。
读完后提问:同学们读了题以后,知道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指名说说想法,达成共识。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发展,如在出示主题图之后我要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的回答更有针对性了,更能直奔主题。直接把学生引到我们的计算教学中来。
二、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操作。孩子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学生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孩子们只有亲自参加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感性材料,才能促进孩子们观察、试验、猜想、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操作,在教学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教学中我也始终没有把动手摆丢弃。
四、给自己的几点建议
1、注意提高问题的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问题的质量不要给学生一个太大太泛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混乱。不利于教学进度和学生思维的启发。
2、计算教学的练习要多样性,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练习有梯度。要有提高、提升类型的题目。
三、让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这节课我就充分发挥了孩子自己的主动性,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有了自己的方法也是可以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但是也不任由学生没有新的发展,老师也重点推出较好的计算方法。给予孩子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好的方法。这样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算法多样性又不是笼统的给予学生很多很杂的计算方法。对于较差一点的学生也有很好的指向性。
பைடு நூலகம்《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叶斌彬
在本课教学中,是在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整十数相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通过以前的学习进一步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的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加减的关系。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有了新的提高,能够自我地进行教学反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在计算教学中如何把计算和生活结合起来,让计算有应用味;把计算和探究结合起来,让计算有探究味;把计算和学生自己的选择结合起来,让课堂富有生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一节平常的计算课,怎样在平常的计算中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怎么在计算课中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创设情境,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课以老师带同学们出去春游为故事情节,串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了学生们特点,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利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多样的练习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的转化为技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计算技能的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组合阶段和自动阶段。
学生的认知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明确计算方法,这些容易做到的是第一阶段,而后面的三个阶段教师经常容易忽视。
但是,在计算教学时只注重算理和解决问题,对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和蜻蜓点水一样,也是不利于培养计算能力的。
特别是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之后,不必要马上就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为这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学生练习。
可以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对比练习,最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的策略。
3.合理的学习层次是思维发展的脉络。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合理安排学习层次,能让学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理解算理和掌握算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在复习铺垫的设计上,我有意识的体现了学习层次,整十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先安排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再看计数器图,最后让学生直接说数的组成。
再讲例题的过程中,再次优化了层次,从学生流程上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看图列出算式,然后自主探究交流,最后比较归纳,掌握算理,由于教学设计时预设了学习层次和要求,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遵循“感知—理解——掌握——应用”的规律,开展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平常的计算课,怎样在平常的计算中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怎么在计算课中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创设情境,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课以老师带同学们出去春游为故事情节,串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了学生们特点,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利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多样的练习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的转化为技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计算技能的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组合阶段和自动阶段。
学生的认知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明确计算方法,这些容易做到的是第一阶段,而后面的三个阶段教师经常容易忽视。
但是,在计算教学时只注重算理和解决问题,对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和蜻蜓点水一样,也是不利于培养计算能力的。
特别是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之后,不必要马上就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为这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学生练习。
可以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对比练习,最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的策略。
3.合理的学习层次是思维发展的脉络。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合理安排学习层次,能让学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理解算理和掌握算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在复习铺垫的设计上,我有意识的体现了学习层次,整十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先安排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再看计数器图,最后让学生直接说数的组成。
再讲例题的过程中,再次优化了层次,从学生流程上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看图列出算式,然后自主探究交流,最后比较归纳,掌握算理,由于教学设计时预设了学习层次和要求,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遵循“感知—理解——掌握——应用”的规律,开展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