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记录我眼中的精彩——苏教版三下习作3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作3》研讨课教案_9
《我的发现》习作指导设计理念: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
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想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发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发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学习儿童诗表达方式,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师:我走进三1班,好像总是监考,所以,今天走进似乎不是很欢迎我?(学生掌声)师:不是因为缺少掌声,是因为来上课,我应该从前门走上来。
可是我从后门走进了,幸亏你,用微笑——亲切的呼唤,给了我——见面礼。
{出示PPT001课题《见面礼》}虽然,我是从课堂的后边走进来,你依然让我很欣喜。
能握一下你的手吗?我们的见面礼就是握手。
黑板上“见面礼”三个字,怎么读?非常不好的习惯:看见文字,就举手要朗读,十有八九读出来的字是没有味道的。
想一想,这三个字经过你的内心之后,应该怎样读?生1:见面礼。
师:请站在过道上。
我听出来了,你的心靠近了我。
(师生拥抱)谢谢,请坐。
心与心相贴的时候叫拥,两手在一起叫拥抱。
我们两个人的见面礼,叫拥抱。
三个字还可以怎么读?欢迎——生2:见面礼师:你好像在唱歌。
我是今天凌晨两点半到这里的,几乎没有睡觉。
我好像一棵没睡醒树,叶子都展不开来。
可是,你用银铃一般的叫声唤醒了我。
谢谢。
(师鞠躬)请坐。
我们的见面礼是深深的一鞠躬。
三个字还可以怎么念?我在听,三(1)班的所有小朋友都学会了聆听,每一个字都是有温度的,每一个字是会呼吸的,不要冷冰冰的去看待屏幕上的任何一个字,必须要有这样的习惯,可以吗?欢迎生3:见面礼师:朗读的感觉非常慎重。
三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三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习作三的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2)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能够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
(3)能够通过阅读习作,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帮助学生明确习作的内容和方向。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想象、联想等方法,丰富习作的内容,提高表达效果。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
2. 教学重点:理解习作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3.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能够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2)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习作三的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2)讲解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如何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
3. 实践练习:(1)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独立写作。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
(1)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1. 根据习作三的要求,完成一篇习作。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习作的要求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习作,掌握写作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之一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之一《习作3》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第3篇习作。
借刘常宁同学的《小草中的发现》这篇习作例文进行示范引路,引导学生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这样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学到很多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生活中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
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这是三年级最起始年级的习作教学的一大难点。
三、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
2、在黑板报上专辟一个角,为“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发现,做到每日更新。
4、除习作3的例文外,教师下水习作一篇。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设计理念1、范文引路法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因此教材在安排每次习作练习时,都有一篇学生优秀习作,是通过范文引路,让学生学会模仿,学到方法,学会习作。
本次习作,有意安排两次范文引路,一次安排在习作指导前,通过阅读优秀习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如何把观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一次安排在习作修改时,通过教师下水习作或学生优秀习作,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把新发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学会修改。
2、生活连接法叶老曾在《文章例话》中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由此可见,习作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两者相得益彰。
这次习作,就是写生活中的发现,因此,在习作教学前,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寻找“发现”;习作指导时,紧扣生活,叙述“发现”;习作评讲时,还原生活,修改“发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3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3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3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材简析例文是一个小学生刘常宁的习作《小草中的发觉》,小作者用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发觉了草丛中可爱的小生命----正在造新房的蚂蚁和摆动长须的甲虫。
小作者通过细心观看,简练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草丛。
本次习作确实是运用《小草中的发觉》这篇例文,引导学生充分融入生活,观看生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摄取鲜活的写作素材。
让学生学会观看,在观看中学会试探、学会发觉,同时引导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细致地刻画生活中的发觉。
二.学情分析在习作方面,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缺乏观看的眼力和详尽的表达能力,有很多小孩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人、事、物,“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小孩的好奇心是存在的,可什么缘故一描述起来,就只能说些大致的信息呢?这确实是有心没有心的问题了。
俗语说,会看的看门道,可不能看的看喧闹。
小孩们的好奇只留存于看喧闹的层面上,缺乏观看方式的指导与观看发觉的记录与积存。
老舍先生说:“要认真观看身旁的人,他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养成一种适应,刮一阵风,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
因此,及时把日常生活中的观看、体验和感受写下来,贮进自己的“素材库”,如此就锻炼了学生的眼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就拥有了一双会观看发觉的眼睛,拥有了能说会写的表达能力,久而久之,作文确实是信手拈来的事了。
三.教学目标:1. 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发觉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 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看,熟悉事物,并把自己的观看发觉记录下来,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 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觉认真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4.结合例文和观看实践,激发学生探讨发觉的爱好,培育留意观看的适应,让他们充分感受探讨和发觉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看,发觉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完成观看记录表的填写。
永远记录我眼中的精彩——苏教版三下习作3教学设计_0
---------------------------------------------------------------范文最新推荐------------------------------------------------------永远记录我眼中的精彩——苏教版三下习作3教学设计【写什么】我的发现永远记录我眼中的精彩【怎么写】1.清楚自己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清楚自己头脑中有哪些保存下来的精彩发现。
2.从范文中明白,写我的发现都是一些小事,把看到的小事,按照顺序写明白就行。
3.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学用打比方、拟人的写法,把我的发现写得有意思。
1 / 10【为什么写】到写这篇文章之前,每个人都看了十多年世界,如果1天按1个发现来算,也应该有3000多个,按理说应该有无数个发现故事可以写下来,事实不是这样的。
因为看到的东西,如果没有用笔写下来,根据遗忘规律,大多数的发现会快速遗忘,甚至永远也想不起来,像范文《小草中的发现》都是非常小非常的发现,如果不写成有意思的文章,这些发现早就忘记了。
写下来,就永远不会忘记了,这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认识二千个汉字了,会写1500多个字,完全有能力记下自己当天的发现,通过这一次习作,旨在让学生明白,记下自己的发现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如果每天都能如此记下自己的发现,这就是四年级将要学习的如何写日记。
【设计理念】根据课程标准之规定,每学年课内习作不少于16次,也就是说,课内习作应该是两周一次。
国家规定每周是两节作文课,即一次课内习作是四课时。
长期以来,老师们都说作文苦、作文累,主要是批改习作占用了老师大量的时间。
而老师用了那么多的时间,结果学生还是不喜欢写作。
为了减轻教师负担,让学生真正喜爱习作,科学使用---------------------------------------------------------------范文最新推荐------------------------------------------------------ 四课时非常关键。
《我的发现》教学设计(苏教版三下)
永远记录我眼中的精彩——《我的发现》教学设计(苏教版三下)【写什么】我的发现——永远记录我眼中的精彩【怎么写】1.明白自己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写下自己头脑中保存下来的精彩发现。
2.从范文中明白,写“我的发现”都是一些小事,把看到的小事按照顺序写明白就行。
3.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学用打比方、拟人的写法,把“我的发现”写得有意思。
【为什么写】到写这篇文章之前,三年级的孩子都看了十多年世界,按理说应该有无数个发现可以写下来,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看到的东西如果没有用笔写下来,大多数会被遗忘。
像范文《小草中的发现》都是非常小的发现,如果不写成有意思的文章,早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了,这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第一课时引导写作书写草稿一、速写发现师:按照要求快速回忆,将答案立即写在纸上。
1.今天,你有哪些发现?能写几条写几条。
2.昨天,你有哪些发现?不要说假话,想几条写几条。
3.前天,你有哪些发现?能想出一条就写一条。
4.一个星期前,有哪些发现?仔细想想看,想好了再写。
5.一个月前,有哪些发现?动动脑,使劲地想,肯定能想出一两条来。
6.一年前,有哪些发现?拍拍脑袋,拼命地想,你肯定会高兴地写下自己的发现。
看看自己所写的一条条发现,你发现了什么?解说:通过学生们快速加快自己的发现及思考,他们一定明白,最近几天的发现最多,过去的很多发现想不起来了,而能够想起来的,都是印象深刻的。
而这一条条发现,当然利于下面的习作。
二、小事变大师:大家都有一双眼睛,每天都会发现到很多东西:路上的车越来越多了,闯红灯的越来越少了,天越来越热了,小草变绿了,花儿开了,斌斌太脏了,英英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糟糕了,自己比昨天聪明了……从同学们刚才所写的发现来看,你们今天、昨天、前天的发现最多。
其实过不了几天,这些发现都会被你们忘记的,因为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发现,好像不值得记在大脑中。
像一星期前、一个月前、一年前的发现,可能因为太有意思了,印象比较深刻。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写作。
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材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
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想象和创造进行写作。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想象力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教学新课: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写作。
3.3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写作。
3.4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4.2 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使用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作为教材。
5.2 教学辅助材料:提供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5.3 教学工具:使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进行讲解和展示。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6.2 示范法:教师进行写作示范,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写作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创造,提高写作水平。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作3》研讨课教案_2
习作3《我的新发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习作3》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
这次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并写出自己的发现。
教材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提示小作者刘常宁在小河边发现了他喜欢的东西,并把它写下来;第二部分例文《小草中的发现》;第三部分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写作要求。
学情分析:在习作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缺乏观察的眼力和详尽的表达能力,有很多孩子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人、事、物“视而不见、充其不闻”,孩子的好奇心是存在的,可为什么一描述起来,就只能说说大致信息呢?这就是有无心的问题了。
孩子们的好奇心只留存于看热闹的层面上,缺乏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观察发现的记录与积累。
老舍先生说:“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他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下一场雨,你也记录下来”。
因此,及时把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和感受写下来,贮进自己的“素材库”,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眼力和表达能力,学生拥有了一双会观察发现的眼睛,拥有了能说会写的表达能力,久而久之,作文就是信手拈来的事了。
教学目标:我能按观察的顺序,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新事物、新现象,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通句顺。
教法、学法:教法:例文研读法,学习观察的方法,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进行习作训练。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例文,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回归生活,自主拟题进行自主实践。
教具准备:1、学生提前一周按老师的要求,留心周围的事物,可以走进树林、草丛、花园、麦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1、猜谜。
出示:早上开门,晚上关门;走近一看,门里有人。
(眼睛)2、观察同桌,有什么发现?3、揭示课题:习作3 我的发现。
【精品学习】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
习作三【习作要求】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
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
【习作指导】写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
写信要符合书信格式。
信的开头写称呼,要顶格写。
称呼后面加冒号。
信的正文另起一行,每段开头空两格。
要先写问候的话,再把要说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写,最好每件写一段。
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上“祝你健康”等祝福的话。
最后写上名字和日期。
名字写在右下方,前面可以写上“弟”“妹”等称呼。
日期写在名字的下一行。
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别忘了一定写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把信封好,贴上邮票,信就可以寄出去了。
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教学课时:两课时同学们,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学的来信,信中讲述了你们对近一段时间通过网络学习、电话学习、收看空中课堂等学习方式的感受和体会,有的同学还通过这封信表达了你们对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的敬意,对学校提供的这些学习条件的感谢,对老师的关心、惦念等,这些都让老师们很感动。
我们感到,同学们确实在不断成长、成熟,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对于书信的书写格式和要求还不够清楚,今天我们就对“如何写书信”进行一次辅导。
书信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书信,就是我们平常经常用的亲友之间联系工作,商量事情,交流情感,询问生活情况的书信;另一类是专用书信,例如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等。
今天我们只讲一般书信的写法。
书信有固定的格式,请看这封信:亲爱的奶奶:好久没给您写信了。
您近来身体好吗?叔叔、婶婶好吗?叔叔来信说,您经常念叨着我。
奶奶,我已经上四年级了,更懂事了。
昨天,爸爸不在家,妈妈下班回来忙着烧菜做饭,我见妈妈忙不过来,就帮妈妈洗菜、切菜。
妈妈夸我说:“我的小学长大了!”奶奶,您说我是不是长大了?冬天到了,爸爸妈妈要我告诉您,天冷要注意身体,穿得暖和些,下雪最好别出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习作3》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习作3》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次习作训练是学会观察,并写出自己的发现。
教材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提示小作者刘常宁在小河边发现了它喜欢的东西,并把它写下来;第二部分例文《小草中的发现》;第三部分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写作要求。
【学情分析】
玩耍、观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事情,教学中要把孩子对于观察的兴趣转移到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可见学生在观察时观察到的景物多尔散,难以抓住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思考,需要进行观察和表达的习作技巧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按观察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过渡自然。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按观察的顺序、方法来写,并注意分自然段来写,抓住感兴趣的地方祥写,同时写写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积累语言、主动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按观察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写出自己的发现,要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
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过渡自然。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研读例文,学习观察的方法,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进行习作训练。
学法:小组合作自学例文,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回归生活,自主拟题进行自作实践。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精品教案
习作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用几段通顺、连贯的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
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位同学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人、很多的景物、很多的新鲜事,这些都是习作的好材料。
说说你最近都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例文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儿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于是就写了这篇习作。
大家读一读他的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自读例文。
3.从他的文章中,你知道他都看到了什么吗?4.“蚂蚁、沙土、甲虫”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却是那么有情趣。
他为什么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好呢?(因为他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一双勤快的手。
)5.说说他的文章哪里写得好。
三、激发兴趣1.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可写的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看到过哪些美好的景物、事物等没能记下来。
2.以后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的好习惯。
3.学生习作。
4.进行评改。
四、修改习作1.自己读一读,然后自己修改。
2.请同桌、小伙伴帮忙改一改。
3.老师通过例文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第三单元习作教学反思《习作3》是要求学生写生活中的新发现。
这篇文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题目写。
在新授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关注生活,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注意选择的材料及其角度的新颖性。
并指导学生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写好这件事。
记事要有重点,写具体。
一.教学效果:1、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足见兴趣的重要性。
这节课,试着改变教师一手包办的局面,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做老师来品评同龄人的作文,来批改同龄人的作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习作3
习作3【教学目标】1.开展“晒晒我的新发现”活动,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把新奇有趣的发现记入小组循环观察日记,逐步养成留心观察,记录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2.借助例文,学习小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具体、生动地写下来的。
尝试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中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文通句顺。
3.重点围绕是否“把自己的发现写得有意思”评价并修改自己的习作,编辑小组“我的新发现”手抄小报,展示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1.开展“晒晒我的新发现”活动,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把新奇有趣的发现记入小组循环观察日记,逐步养成留心观察,记录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2.尝试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中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文通句顺。
难点: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中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文通句顺。
【教学设计】1.习作指导前,从学生的生活切入教学,提前一周进行观察,给足时间让学生尝试学会观察,记录观察,交流观察,积累习作的素材。
2.借助观察记录卡与例文比较,在师生对话中推进学生感受小作者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自己的发现的,学习小作者善于观察并且能展开合理想象的好习惯。
3.习作后,在自主修改、师生共同修改的基础上,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把新发现表达出来。
同时渗透修改方法,让学生明白修改自己的习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把修改习作落实到实处。
4.开展班级作文编辑活动,以黑板报的形式,展示学生习作,注重推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组织开展“晒晒我的新发现”观察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卡,提前一周发给学生。
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
可以走进树林、草丛、花园、麦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在观察记录表上,还可以画出自己的观察发现。
每一个小组准备一个循环日记本,循环使用,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新发现,并利用早读进行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第一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作文共分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文”。
主要写小作者仔细观察看到的景物。
写得清楚、明白,充满同趣。
第二部分是“习作要点讨论”。
紧扣本次习作训练要点,对“例文”的有关写作方法)作了提示。
第三部分是“作业”。
先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建议充分进行习作的交流。
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领会写发现一要新,二要细。
3、按照“作业”要求,从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5】一、启发交流,导入新课1、交流平时生活中新发现的情况二、揭示要求,明确目标1、出示要求,思考:(1)、写什么?(2)、怎样写?三、学习例文,总结写法1、指名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新发现?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默读,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发现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3、小结:这篇例文通过小作者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又抓住了“新”这个重点,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有趣。
所以,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细观察,抓重点。
(板书)四、迁移写法,循序练习1、口述。
①自由练说。
②同桌互说③指名说④师生共同评议2、写稿。
第二课时【36】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
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
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
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
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
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记录我眼中的精彩——苏教版三下习作
3教学设计
【写什么】我的发现——永远记录我眼中的精彩【怎么写】1.清楚自己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清楚自己头脑中有哪些保存下来的精彩发现。
2.从范文中明白,写“我的发现”都是一些小事,把看到的小事,按照顺序写明白就行。
3.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学用打比方、拟人的写法,把“我的发现”写得有意思。
【为什么写】到写这篇文章之前,每个人都看了十多年世界,如果1天按1个发现来算,也应该有3000多个,按理说应该有无数个发现故事可以写下来,事实不是这样的。
因为看到的东西,如果没有用笔写下来,根据遗忘规律,大多数的发现会快速遗忘,甚至永远也想不起来,像范文《小草中的发现》都是非常小非常的发现,如果不写成有意思的文章,这些发现早就忘记了。
写下来,就永远不会忘记了,这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认识二千个汉字了,会写1500多个字,完全有能力记下自己当天的发现,通过这一次习作,旨在让学生明白,记下自己的发现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如果每天都能如此记下自己的发现,这就是四年级将要学习的“如何写日记”。
【设计理念】根据课程标准之规定,每学年课内习作不少于16次,也就是说,课内习作应该是两周一次。
国家规定每周是两节作文课,即一次课内习作是四课时。
长期以来,老师们都说作文苦、作文累,主要是批改习作占用了老师大量的时间。
而老师用了那么多的时间,结果学生还是不喜欢
写作。
为了减轻教师负担,让学生真正喜爱习作,科学使用四课时非常关键。
我的这一设计旨在体现这一理念。
第一课时引导习作书写草稿一.速写发现师:按照要求快速回想,将答案立即写在纸上。
1.今天你有哪些发现?能写几条写几条?2.昨天你有哪些发现?不要说假话,想几条写几条。
3.前天你有哪些发现?能想出一条就写一条。
4.一星期前有哪些发现?仔细想想看,想好了再写。
5.一个月前有哪些发现?动动脑,使劲地想,肯定能想出一二条来。
6.一年前你有哪些发现?拍拍脑袋,拼命地想,你肯定会高高地写下自己的发现。
看看自己所写的一条条发现,你发现到什么?[通过这次快速回想的过程及其孩子的快速反思,他们一定会发现,最近几天的发现最多,过去的很多发现想不起来了,能够想起来的,都是印象深刻的。
这也有利于学生在习作内容进行自主选择。
]二.小事变大师:大家都有一双眼睛,每天都会发现到很多东西,这就是人最伟大的地方。
我看到你们今天、昨天、前天的发现最多,其实过不了几天,这些发现都会被你们忘记的,因为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发现。
像一星期、一个月前、一年前的发现,可能有意思一点,你们还记得,再过几年,也会被你们忘记的,因为这些事,都是小事。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习作3,默读一下教材。
看完之后与自己所写的发现比一比,然后讨论。
[学生自读教材。
因为教材非常简单,范文刘常宁写的,写自己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嫩绿的小草,发现一群蚂蚁在造新家,离蚂蚁洞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史甲虫。
最后写下了这篇有意思的文章。
学生看到这些内容再与自己所写的那几条发现一比,就明白刘常宁的发现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刘常宁发现的内容与
你们每天发现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学生肯定知道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很小很小的发现]师:我觉得刘常宁的发现已经变了,已经从小事变成了大事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变成大事了?[通过多位学生的回答,他们肯定清楚明白,把小事写下来,写有趣一点,保存下来,发表了,知道的人多了,小事就变成大事了!]师:那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自己发现的一些小事,变成大事呢?[教学至此,孩子们应该有了一些想法,想马上写自己的发现]三.开始书写师:请同学把自己的一些发现写下来。
[大多数的公开课,此时,老师走到学生面前,看学生习作并立即做指导。
我个人认为,根据人的写作习惯来看,此时,老师不适宜巡视,巡视会打断一些孩子的思路。
这时候,老师干什么?最好在前面默默地写下水文。
与学生同写,静悄悄的课堂,只能听到钢笔行走的声音,那是相当美的。
因为三年级的文章不长,20多分钟,都能够完成打草稿。
]第二课时多遍朗读修改誊写一.多遍朗读师:同学们已经把自己的小发现变成大发现了。
这就是自己的大脑与双手刚刚生出的小宝宝,这个小宝宝太小了,也不漂亮,怕外面的吵吵闹闹的声音,小宝宝还需要吃、喝、穿。
下面就请你们给自己的小宝宝吃好的,穿好的,喝好的。
1.每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文章,一定要到流利为止。
2.觉得能读给同桌听了,再请同桌听一遍,虚心听听同桌的意见。
[从陶圣陶先生那里,我知道了大声朗读修改作文法。
多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老师也让学生读了,但只是一遍两遍读得不多,没有流利这一要求。
自己的文章读到流利,大概要读到五六遍,自己文章读流利了,就做到通顺了。
]二.有意思修改1.请同学们再读刘常宁的文章,把你认为刘常宁写得有意思的地方画
下来。
2.再读自己的文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学学刘常宁?[重点指导学生使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以及使用打比方、拟人等手法,让自己的文章变得有意思。
]三.规范誊写把修改好的文章工整、整洁地誊写在作文本上。
四.自我确认誊写完之后,请大家完成自己对自己文章的确认第二学段七星级习作确认表▁▁▁年级第▁▁单元七星要求写字整洁没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句句通顺[读给别人听后达到]本次习作自信、不害怕大胆想像、文章内容新奇、有趣有积累的材料,有新鲜感句段让读者感动自己确认☆☆☆☆☆☆☆同伴确认☆☆☆☆☆☆☆教师确认☆☆☆☆☆☆☆(1)本单元习作,出现的错别字有▁▁▁▁▁▁▁▁▁▁(2)不通顺的句子,在句子前用“?”标出。
(3)自己说出哪些地方想像好玩,哪些地方新奇、有趣:▁▁▁▁▁▁▁▁▁▁▁▁▁▁▁▁▁▁▁▁(4)用“红色直线”画出有新鲜感的句段。
[这一课时结束之后,学生的作文本,可以上交至老师那儿,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带回家输入电脑,建议学生父母点评,并发送至老师手中,以便在下周上课前打印装订成书。
老师拿到学生习作本后,可以批改,也可以不批改。
因为第三课时,将重点批改。
]第三课时现场批改共同确认师:出示四至五位学生文章当堂批改、确认。
[略]师:将打印装订好的作文“书”发给大家,请大家阅读,并给同伴确认。
[三年级的每篇习作二三百字,全班四十多人,共一万多字,一般情况下,20多分钟的时间学生就可以读一遍,并完成确认。
因为学生的作文本全部在老师手中,老师此时也可以通过快速阅读完成余下同学的文章确认。
如此确认,每位同学都能够明白这次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
地方需要改进。
]第四课时习作欣赏重点讲评1.大声朗读多位同学的文章,大家共同品评。
2.出示老师的下水文,朗读后让学生确认。
3.根据这次习作做重点讲评。
[“我的发现”讲评重点:通过这一次习作,同学们应该能够感受到写自己的发现是非常有趣的事,这次习作没有结束。
一天发现一件事,记下来,一年就可以记下365件事,坚持十年、二十年,那就是成千上万的发现被你记下来了。
到那时,你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说不清楚。
如果你们从今天开始一个发现都不记,等你老了,恐怕就只剩下这次所写的“我的发现”。
]注:此文已经发表于2009年2月《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