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鱼

合集下载

淡水养鱼水产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淡水养鱼水产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淡水养鱼水产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淡水养鱼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养殖方式。

淡水养鱼有诸多优点,如鱼类生长速度快、耐寒性强、食性广泛、投资成本低等,因此淡水养鱼水产养殖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针对淡水养鱼水产养殖项目制定实施方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项目目标1.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淡水养鱼养殖流程,保证养殖环境的良好。

2.培育健康、无公害的淡水鱼类,提供优质的水产品。

4.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1)选址:选择适宜的地区进行淡水养鱼水产养殖,考虑水源、土地条件、交通便利等因素。

(2)注册与审批:依法注册公司,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3)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养殖的淡水鱼种。

(4)设备设施准备:购买养殖池、氧气增氧装置、过滤设备等必要设备。

2.养殖环境建设(1)建设养殖池:按照规划设计,对选定的地区进行养殖池的布置建设,保证养殖环境的良好。

(2)设施建设:搭建鱼苗放养场所、投饵台、观测浮桥等设施。

(3)配套工程建设:建设供水设施、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

3.培育工作(1)选种: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选择适合的淡水鱼种。

(2)引进鱼苗:与鱼种养殖基地合作,引进健康、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鱼苗。

(3)饲养管理: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案,确保鱼类养殖环境和饲料的质量。

(4)疫病防控:加强疫病监测与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环境消毒。

4.销售与市场拓展(1)售后服务:提供售后服务,保证顾客满意度。

(2)开拓销售渠道:与餐饮商户、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销售渠道。

(3)加强品牌宣传:借助互联网和传统媒体,宣传公司和产品的优势,提升品牌知名度。

四、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科学管理和市场拓展,提高养殖产量和销售额,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环保效益: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减少水体污染和养殖废弃物的排放。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淡水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

以下是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的解析。

1. 水质管理水质是影响鱼类生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水质管理是淡水养鱼的重要技术要领。

要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等,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要加强水质净化,通过装置生物滤池、投放活性炭等方式,去除废物和有害物质,保持水质清洁和透明度。

合理使用饲料,避免过度投喂和过度施肥,减少饲料残渣和底泥产生,避免水质污染。

2. 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淡水养鱼的核心技术要领。

要选择适宜的鱼种,根据水质、气候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确保鱼种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要合理调配饲料,根据鱼种的生长阶段、水温和饲养密度等,制定科学的喂养方案,保证鱼类的营养需求。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水分管理,控制饲料的品质,避免饲料霉变和变质,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安全性。

要及时清除鱼缸或池塘中的废弃物和杂草,保持鱼缸或池塘的清洁和整齐,减少疾病和虫害的传播。

3. 病害防治病害防治是淡水养鱼的重要环节,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

要加强疫病监测,定期检查鱼类的体况和行为,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要加强鱼类的健康管理,保持鱼类的适应性和免疫力,通过合理投喂和增加维生素等方式,提高鱼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鱼缸或池塘,杀灭病原体和寄生虫,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保持水质清洁和透明度,减少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

4. 种苗培育淡水养鱼的种苗培育是保证养殖效益和鱼类品质的重要环节。

要选择健康的种鱼,确保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要提供适宜的孵化环境,控制水温、水质和光照等条件,促进鱼苗的孵化和生长。

要加强对种苗的饲养管理,保证其饲料的质量和营养需求,促进鱼苗的健康生长。

要加强种苗的选择和培育技术,通过选择适宜的鱼种和培育方法,提高种苗的质量和产量。

淡水养鱼的管理制度

淡水养鱼的管理制度

淡水养鱼的管理制度一、饲料管理1.1 饲料种类:根据鱼种的不同,选择适合的饲料种类,包括颗粒饲料、粉末饲料、片状饲料等。

1.2 饲料投喂:按照每种鱼的饲料投喂量,每日定时准确投喂,避免过量或不足。

1.3 饲料质量:选择高质量的饲料,确保营养均衡,避免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出现变质。

1.4 饲料浸泡:对于某些鱼种,如幼鱼或者口感较差的鱼,可以事先浸泡饲料,提高摄食率。

二、水质管理2.1 水温控制:根据鱼种的需求,控制水温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因水温过高或过低导致鱼只惊慌或生病。

2.2 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质,包括pH值、氨氮、硝酸盐等指标,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2.3 换水频率:根据鱼只种类和密度,合理安排换水频率,避免水质恶化。

2.4 运动气泡:添加适量的运动气泡装置,增加水中溶氧量,提高氧气供应。

三、疾病防控3.1 观察鱼只:定期观察鱼只的行为和外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2 分隔隔离:对于病态鱼只,及时将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鱼只。

3.3 使用药物:对于疾病的处理,选用专业的药物,按照药物说明进行处理,避免用药过量或不当。

3.4 清洁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鱼缸和配件,避免细菌滋生。

四、环境管理4.1 光照控制:根据鱼只种类,合理控制日照时间,避免过度光照造成伤害。

4.2 适宜栖息环境:为鱼只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如水草、遮蔽物等。

4.3 温度控制:保持环境温度稳定,避免温度波动导致鱼只适应难度。

4.4 废气处理:及时清理废弃物,避免废气对水质的影响。

五、管理记录5.1 饲料记录:记录每次投喂饲料的数量和种类,掌握鱼只的食欲情况。

5.2 水质记录:记录每次水质检测的结果,及时发现水质问题。

5.3 疾病记录:记录任何一只鱼只的生病情况和处理过程,为下一步防控提供参考。

5.4 环境记录:记录环境变化和管理措施,做好长期监测。

以上是淡水养鱼的管理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的朋友们。

淡水鱼养殖技术

淡水鱼养殖技术

•淡水鱼养殖技术• 1.淡水养鱼技术要点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

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b. 单养、混养和套养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

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

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

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

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清塘消毒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注水和培育水质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

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

淡水鱼养鱼技巧

淡水鱼养鱼技巧

淡水鱼养鱼技巧
淡水鱼的养鱼技巧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淡水鱼养鱼技巧:
1. 合适的鱼缸:合适的鱼缸是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一般
来说,每条鱼需要至少1升的水,一条鱼的长度不应超过鱼缸长度的
1/3。

2. 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对鱼的生存非常重要。

应该使用去离子
水或纯净水,而不是自来水。

水中应保持适当的 pH 值、硬度和盐度,并定期更换水。

3. 过滤系统:过滤系统是保持水质的最佳方式之一。

各种类型
的过滤系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如机械过滤器、生物过滤器和化学过
滤器。

4. 适当的水温: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最适水温范围。

应该选
择适合你所养的鱼的水温,并使用加热器或降温器来保持水温稳定。

5. 适当的饲料:饲料应该根据所养鱼的种类和大小而定,并且
应该定期喂食。

不要过度喂食,否则会导致水的污染。

6. 疾病预防:疾病是淡水鱼的常见问题之一,应该定期检查鱼
的健康状况并避免过度给予饲料和过度清洗鱼缸。

总之,淡水鱼的养鱼技巧需要综合考虑,以确保鱼儿的健康和幸福。

养鱼的几种模式

养鱼的几种模式

养鱼的几种模式
养鱼有多种模式,包括:
1. 水族箱养鱼模式:这是最常见的鱼类养殖模式,适合在家中或办公室等小空间中养鱼。

水族箱可以根据鱼类的需要提供适宜的水质和环境,如温度、PH值等。

2. 水池养鱼模式:较大规模的鱼类养殖一般选择在水池中进行,可以根据鱼类的需求设计适宜的水池大小、深度和水质等,更适合养殖一些大型鱼类。

3. 海水养鱼模式:对于海水鱼类的养殖,需要营造类似海洋环境的水质条件,包括盐度、PH值、温度等,通常需要利用专
门的设备和技术来控制水质。

4. 淡水养鱼模式:与海水养鱼相比,淡水鱼类的养殖水质条件相对简单,只需提供适宜的温度、PH值以及清洁的水源即可。

5. 水面养鱼模式:在水面上养殖鱼类,通常需要建造浮筏、网箱等设施,并根据鱼类的种类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适合养殖比较适应浮游生活的鱼类。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养鱼模式,实际上还有其他许多不同的养鱼模式,根据养鱼的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非常重要。

养殖淡水鱼小技巧

养殖淡水鱼小技巧

养殖淡水鱼小技巧
1、水温:一般热带鱼20~32度。

水草18~28度。

一天变化不得超过4度。

加温时一天2~3度为宜,治病时加温至30度。

2、放鱼:换环境时第一周最危险。

适温30分钟,整袋浸泡。

混水20分钟,让鱼自己游出来。

3、养水:最重要,培养菌态,稳定水质。

最少一周,最佳一个月。

为了让生态维持平衡,增加新鱼以每个月5条为宜。

4、菌肥:用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养鱼,不但能促进水中微生物、浮游生物、小动物加速繁殖,且其中的有效菌可促进各种有益菌种的扩繁。

此外,菌肥中的有效活菌还可促进水中饲料残余物和排泄物分解,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5、加水:天然水最佳;其次为自来水加水质稳定剂;再其次自来水静置或打气三天,不可超过七天。

6、开灯时间:连续6~8小时。

过多、强:容易使水质优氧化,水变绿色,长青苔,藻类。

过少、弱:水草光合作用不足,长不好。

水草面积约占底面积15~20%。

7、维持满水位,既美观,又不会水花四溅,降低水流声。

不可使水位降低超过3厘米,这会让水质变化过大,较不稳定。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淡水养鱼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业余爱好和商业行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淡水养鱼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设备,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鱼类的生长质量。

本文将从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和解析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淡水养鱼的技术要点。

一、先进技术1. 水质监测技术水质是淡水养鱼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水体中的氧气、氨氮、硝酸盐等成分的浓度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和存活。

现代养鱼技术通过使用各种水质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水体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问题,提高养鱼的成功率。

2. 智能投食技术传统的养鱼方式往往需要人工定时投喂鱼类,而现代智能投食技术通过设定投喂时间和食物量,可以实现自动定时投食,减少人工劳动,提高投喂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水循环技术水循环技术可以通过水泵和过滤器等设备将水体进行循环流动,保持水体的新鲜和清洁,有效降低水质污染的风险,提高养鱼的生长环境。

4. 光照控制技术养鱼中光照的控制对鱼类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现代技术可以通过人工光源和光照控制设备,实现对水体光照的精准控制,促进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果。

5. 智能监控技术智能监控技术通过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现对养鱼环境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障鱼类的健康和安全。

二、技术要领1. 注重水质管理水质是养鱼的生命线,养鱼者要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体清洁和新鲜,避免水质污染对鱼类的不良影响。

2. 合理的饲料和投喂合理的饲料搭配和投喂量是保障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养鱼者要根据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科学搭配饲料,控制好投喂的量和频次。

3. 疾病防控养鱼中常见的疾病有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等,养鱼者要经常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问题,保障鱼类的健康。

4. 养殖环境控制养殖环境包括养殖箱、养殖池等容器的设计和维护,养鱼者要根据鱼类的生长特性和数量,科学设计养殖环境,保障鱼类的生长和舒适。

养淡水小鱼不死的小窍门

养淡水小鱼不死的小窍门

养淡水小鱼不死的小窍门对于养淡水小鱼的爱好者来说,如何让小鱼健康成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养鱼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去照顾。

而在这个过程中,养淡水小鱼不死是让许多养鱼人烦恼的问题。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养淡水小鱼不死的小窍门。

1.选好鱼缸和鱼类选择一个合适的鱼缸和鱼类是养淡水小鱼的第一步。

鱼缸的大小一定要符合养鱼的需要,而鱼类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鱼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追求多彩的颜色不要牺牲了鱼类的养殖难度。

养殖不易的鱼类对养殖环境要求高,难以养护,初学者不要贪多嚼不烂。

2.保证水质清洁水质清洁是保证淡水小鱼健康成长的关键。

每周定期更换一部分水是必须的,而手动清洁沉积物和杂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在选择鱼缸的配备和照明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能够提高水质的辅助设备,如过滤器、增氧机、紫外线消毒等。

3.保证水温适宜水温的适宜程度对淡水小鱼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对于不同种类的淡水小鱼来说,其适宜的水温也不同。

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鱼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水温措施,从而保证淡水小鱼的健康成长。

4.给淡水小鱼提供适量的食物对于淡水小鱼来说,食物的供给也是非常重要的。

淡水小鱼的口腔和消化系统比较小,因此,每天的食谱不能过于营养和丰富,不然会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健康问题。

另外,淡水小鱼在成长过程中还需要不同种类的食物,需要根据不同鱼类的需要,给淡水小鱼提供适量的水果、蔬菜、肉类等食物。

综上所述,养淡水小鱼不死的关键在于选好鱼缸和鱼类、保证水质清洁、保证水温适宜、给淡水小鱼提供适量的食物等。

只要我们认真做好这些工作,就能保证淡水小鱼的健康成长。

同时,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感悟。

适合家庭养的淡水鱼鱼品种

适合家庭养的淡水鱼鱼品种

适合家庭养的淡水鱼鱼品种
1、金鱼
金鱼是十分常见的淡水鱼,基本很多人的家里都会养一条两条的。

一般来说价格比较便宜,不过也有比较贵的,像世界十大名贵金鱼之类的,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品种。

2、泰国斗鱼
泰国斗鱼是十分好养的淡水鱼,同时也是所有斗鱼中比较常见的。

它的游动的样子都比较好看,很有看头。

3、锦鲤
锦鲤是世界上十分风靡的鱼,同时还是十大风水鱼中的一种。

它不仅体型比较大,寿命也相当的长,寓意也很好,在酒店和公园中都比较常见。

4、接吻鱼
接吻鱼因为特别的接吻的特性而被很多人喜欢,不过接吻鱼的这种特性只是因为喜欢争斗而产生的并不是因为爱情或者友情。

5、虎皮鱼
虎皮鱼主要生产在东南亚,颜色十分鲜艳,性格比较活泼可爱,喜欢成群的游动,整体十分壮观。

6、孔雀鱼
很多养鱼爱好者都会从孔雀鱼开始养,这种鱼有着比较鲜艳的体色和比较大的尾巴,游动起来的时候十分华丽而美丽。

7、红绿灯鱼
红绿灯鱼在十大适合家养的观赏淡水鱼中是体型比较小的品种,色彩十分夺目,体色也很鲜艳,还有着很多美誉。

8、斑马鱼
斑马鱼身上带着白黑条纹,整体十分抢眼。

这种鱼原产自东南亚地区,十分好动,喜欢在水箱中随意游动,体态十分美丽,适合新手来养殖。

9、日光灯
日光灯主要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性格比较温顺害羞,也比较喜欢群体活动,在群里游动的时候感觉十分美丽迷人。

10、电光美人
电光美人原产地是澳大利亚,外形十分流畅身上还带着闪亮的蓝色,深受爱鱼人士欢迎,在市场上卖的也不错。

淡水养鱼技术

淡水养鱼技术

淡水养鱼技术养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爱好。

淡水鱼是常见的鱼种之一,淡水养鱼是指将鱼养在淡水环境下。

淡水养鱼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涉及到养殖环境、养殖设备、水质管理、鱼类选择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淡水养鱼技术。

一、养殖环境养殖环境是淡水养鱼的核心,养殖环境的不同将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一般来说,淡水养鱼最合适的环境是平缓的河流、湖泊或人工水池。

在选择养殖环境的时候需要考虑环境的光照、流动性、水深等因素,光照充足、流动性好、水深适中的环境最适合淡水鱼的生长。

二、养殖设备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池、过滤系统、水泵、加氧设备、测量仪器等。

养殖池是养殖过程中最基础的设备之一,它的大小和形状将直接影响养殖的鱼类数量和品种。

过滤系统可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同时也可以降低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水泵和加氧设备可以促进水的流动和氧气的供应,是保持水体环境稳定的重要设备。

测量仪器则可以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水的pH值、温度、氨气含量等,以保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的条件。

三、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水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养殖鱼类的健康和生长情况。

在管理水质时需要控制水中所含的酸度、碱度、氧气、温度、氨氮等因素。

酸度和碱度影响水的pH值,通常适宜的pH范围为6.8-8.0。

氧气和温度是影响鱼类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因素,适宜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取决于鱼类的种类。

氨氮是指水中含有的无机氮元素,高浓度的氨氮会对鱼类的生命和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需要定期检测并及时调整。

四、鱼类选择在淡水养鱼时需要选择适宜的鱼类。

不同种类的鱼类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适应能力,选择合适的鱼类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在选择鱼类时需要考虑鱼类的繁殖能力、生长速度、食性和环境要求等因素。

一些常见的淡水鱼类包括草鱼、鲤鱼、黑鱼、鲶鱼、鲫鱼等。

总之,淡水养鱼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需要在养殖环境、养殖设备、水质管理和鱼类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管理,才能够获得最佳的养殖效益。

淡水养鱼技术及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策略

淡水养鱼技术及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策略

淡水养鱼技术及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策略淡水养鱼是指在淡水环境中进行鱼类养殖。

由于淡化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水源可以用于淡水养鱼。

同时,淡水鱼类的种类丰富,生长速度较快,养殖周期短,适应能力强等特点,为淡水养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文主要介绍淡水养鱼技术及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策略。

一、淡水养鱼技术1、水质控制技术水质是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淡水养鱼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控制,使其达到鱼类所需要的理想水质条件。

控制水质的方法包括:定量投饲、合理喂养方法、控制饲料污染,加强水质检测等。

2、虫害防治技术淡水养鱼过程中,由于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会引起虫害的滋生。

特别是水蚊、珍珠蚓等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进行虫害防治,以保证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淡水养鱼疫病防治技术包括:疫病诊断、环境卫生措施、饲料卫生控制、疫苗接种等方法。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平衡,确保施药后不会破坏水质环境,从而使鱼类能够健康成长。

1、加强市场营销对于淡水鱼产业来说,实现规模化经营是最核心的因素,而规模化经营离不开市场营销。

因此,需要明确市场需求及消费趋势,通过差异化经营、品牌传统等手段,提高淡水鱼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2、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淡水养鱼行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研究。

淡水养鱼从业人员应加强自身技术力量,学习新的养殖技术,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3、创新淡水鱼产品的研发淡水鱼行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淡水鱼产品,不断提高其附加值和质量。

比如,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鱼制品,使淡水鱼走向品牌化发展。

4、提高养殖效率和生态效益采用高效、标准化的养殖技术,掌握水质管理和健康养殖的技术,提高反应效率和生态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保证淡水鱼的品质和环境友好。

总之,淡水养鱼技术及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策略是相互关联的。

淡水鱼行业需要不断改进技术,加强市场营销,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实现规模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

常规淡水养殖鱼100个问答1、问:常见的淡水养殖鱼有哪些?答:常见的淡水养殖鱼有草鱼、鲤鱼、鲫鱼、鳙鱼、鲢鱼、鳊鱼、青鱼等。

2、问:草鱼适合什么样的养殖环境?答:草鱼喜欢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

池塘水深一般在 15 米至 2 米为宜,水温保持在 20 至 32 摄氏度较为适宜。

3、问:鲤鱼的生长周期是多久?答:在良好的养殖条件下,鲤鱼一般需要 1 至 2 年可以达到上市规格。

4、问:鲫鱼吃什么饲料?答:鲫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也可以投喂天然饵料,如浮游生物、水草、昆虫等。

5、问:鳙鱼怎么养才能长得快?答:要保证充足的饵料供应,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同时注意水质的调节和溶氧的保持。

6、问:鲢鱼容易生病吗?答:如果养殖环境不佳、管理不善,鲢鱼也容易感染疾病,常见的有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等。

7、问:鳊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答:鳊鱼喜欢水质清澈、溶氧较高的水域,水质酸碱度以中性或弱碱性为宜。

8、问:青鱼养殖密度多少合适?答:一般每亩放养青鱼鱼苗 1000 至 1500 尾左右,具体密度还需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进行调整。

9、问:淡水鱼养殖的水源有哪些?答:可以是江河、湖泊、水库的水,也可以是地下水,但都要保证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10、问:怎样判断养殖水源是否合格?答:可以检测水温、酸碱度、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来判断。

11、问:池塘养殖淡水鱼需要清塘吗?答:需要,清塘可以杀灭池塘中的有害生物和病原体,改善池塘底质。

12、问:清塘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有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干法清塘一般用生石灰,带水清塘可用漂白粉。

13、问:鱼苗放养前要做什么准备?答:要对鱼苗进行消毒,池塘要提前施肥培养饵料生物。

14、问:鱼苗消毒用什么药?答:常用的有食盐、高锰酸钾溶液等。

15、问:淡水鱼饲料有哪些种类?答:有颗粒饲料、膨化饲料、粉状饲料等。

16、问:如何选择合适的饲料?答:要根据鱼的品种、生长阶段、养殖环境等因素来选择。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

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解析淡水养鱼是一项古老的农业和渔业养殖方式,在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下,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淡水养鱼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养殖效益,保护水产资源和生态环境。

下文将就淡水养鱼的先进技术要领进行解析,并介绍一些目前较为流行的先进技术。

1. 水质管理技术水质是淡水养鱼中最基础和关键的因素之一。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合理控制水体的温度、 pH 值、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是保证养鱼水体稳定、清洁和有利于鱼类生长的重要手段。

采用一些先进的水质测试、监测和调节设备,如水质自动监测仪、曝气设备、过滤装置等,也是保持水体良好质量的必备设备。

2. 鱼类饲料制备技术科学的饲料配制和制备工艺,是保证鱼类获得充分营养的关键环节。

随着饲料科学的营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淡水养鱼饲料的配方和加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天然配方饲料、发酵饲料、微生物饲料和功能性饲料等新型饲料也在不断涌现,这些饲料能够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种类鱼类的需要,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3. 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利用先进的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可以对养殖水域进行精确的控制。

温度控制、光照控制、水流控制和气体控制等,都是通过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可以采用恒温设备、水泵、光照器具和增氧设备等,进行精准的环境控制,以适应鱼类的生长需要。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养殖效率,缩短养殖周期,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

4. 智能化养殖管理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化养殖管理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淡水养鱼。

通过智能智能监控设备、远程控制设备、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现对养殖水域的远程监测、远程调节和远程管理,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养殖环境、饲料用量、饲养密度等进行智能化分析和预测,提高养殖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5. 疾病防控技术鱼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是淡水养鱼中的一大难题。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一、什么是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呢?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

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

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鳜鱼、鲶鱼、鲈鱼等肉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的野杂鱼。

此技术适合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与我国传统混养技术相比有哪些优点?80:20养鱼技术与我国传统的混养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此技术不施肥能良好地控制养鱼池的水质,减少养殖污水的排放量和养殖用水量。

2、采用高质量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3、按一定比例混养服务性鱼类,既可改善池塘水质,又可利用池塘天然生物饵料资源,换取一定的鱼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4、此技术采用高标准池塘,投喂全价饲料,生产中严格管理为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倡的是健康养鱼,不主张施用鱼药和化学药品。

5、此技术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主养鱼是高价值鱼,追求的不是最高的产量,而是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应用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要掌握哪些基本方法呢?应用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一)准备高标准的养鱼池塘。

(二)将规格整齐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滤食性鱼类(如鲢鱼)的鱼种放养到已经准备好的池塘中,使这些鱼类在收获时,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三)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组的鱼类。

(四)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采用标准的方法管理池塘。

(五)在养殖周期结束时,能一次性收获所有的鱼类。

主养鱼的个体应该是大小均匀、市场适销。

三、鱼类养殖一般鱼类养殖分为三个阶段。

淡水养鱼的几个关键环节

淡水养鱼的几个关键环节

淡水养鱼的几个关键环节我国淡水养鱼有着悠久的丰富的经验,作为淡水养鱼主体的池塘养鱼技术,在长期的养鱼实践中发展为“水、种、饲、混、轮、防、管”的八字精养鱼法,用“八字”法养鱼可充分利用养鱼的各种资源,提高产量,是一种值得推广、效益显著的养鱼高产技术。

下面将“八字法”养鱼的具体作法简介如下:一、水——充分利用水源,改良水质鱼池水面大,受风面积也大,能增加溶氧,利于上下水层对流。

但过大的面积不利于投饲、起捕和饲养管理。

新建鱼池面积以5-7亩,水深以2-2.5m为宜,若水太深,不但溶氧量小,且光线不透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饲料残渣,肥料沉积塘底及有机质不能迅速分解,难于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这样使依靠浮游生物生长的鳙、链鱼和一些底层鱼生长慢、产量低。

在鱼引入池塘前,要对水质进行必要的检测,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必须密切注意防止有毒废水和农田含毒药水流人,水中的有毒成分不得超过最高允许浓度,同时要注意某些重金属长期蓄积能引起鱼病变甚至致死。

整体池塘的水质改良,以塘内鱼全部捕捞上市、冬旱水浅、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积肥造肥一起进行最为适宜。

二、种——健壮无病,高产优质的鱼种为培育优质的鱼种,要挑选健壮无病,高产优质的鱼作亲鱼进行繁殖,首先在鱼种培育阶段,认真挑选性成熟亲鱼,采用正确的催情方法,把产出的成熟鱼卵放在环道孵化池、孵化缸中孵化,在孵化中为增加水中溶氧,还可用微流水冲击鱼卵,使鱼卵胚胎能正常发育生长。

在鱼种培育阶段,须先把塘水适当沤肥,培养浮游生物,为下塘的鱼种提供充足的饲料,这种方法培育鱼种称为“肥水下塘”。

三、密——合理密养实行合理密度,是提高水体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措施。

密养要根据池塘条件(水面、水深、水源、水质、底泥等)。

鱼种条件、饲养及肥料条件、排灌和增氧设备条件、管理条件等决定,在实际生产中,确定放养密度的方式有经验法和计算法两种。

可参照如下经验公式:亩放养量=估计亩产量÷[(计划养成在成鱼的平均体重-放养时鱼种的平均体重)×估计成活率]四、混——多品种混养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措施。

淡水鱼缸养鱼的技巧和方法

淡水鱼缸养鱼的技巧和方法

淡水鱼缸养鱼的技巧和方法
养淡水鱼缸里的鱼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1. 鱼缸的选择:选择适合你养鱼的大小和形状的鱼缸。

确保鱼缸有足够的容量和空间,以容纳鱼类的生长和活动。

2. 水质管理:保持鱼缸的水质清洁和稳定。

使用一个高效的过滤系统,定期换水,并测试水质中的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参数,确保它们在安全范围内。

3. 适当的饲养量:不要过度饲养鱼类,要根据鱼缸的大小和鱼的类型确定适当的饲养量。

过度饲养会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类过度竞争食物。

4. 合适的鱼类选择:选择适合淡水环境的鱼类进行养殖。

考虑鱼的温度和水质要求、社交行为和鱼的大小等因素。

5. 合理的饲料:提供适当种类和量的饲料。

不同的鱼类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饲料,例如颗粒状、片状、冻干或鲜食。

同时,避免过度投喂,以免造成水质问题。

6. 注意温度控制:保持鱼缸的温度在鱼类所需的合适范围内。

使用加热器和恒温器来保持水温恒定。

7. 注意照明和氧气供应:提供适当的照明和氧气供应。

鱼类需要光线和氧气来
生长和呼吸。

8. 观察和照顾鱼类:经常观察鱼类的行为和健康状况。

注意是否有异常行为、鱼病、受伤或过度竞争等情况发生。

如有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鱼病、调整饲养环境或降低过度竞争。

9. 遵循相关法规:了解和遵循相关的法规和限制,例如不要养殖禁止养殖的物种或不符合规定的规格大小的鱼类。

总之,养淡水鱼缸的技巧和方法需要有合适的鱼缸、水质管理、饲料、温度和其他环境控制,并进行持续的观察和照顾。

农村淡水养鱼实用技术培训方案

农村淡水养鱼实用技术培训方案

农村淡水养鱼实用技术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1.了解淡水养鱼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2.学习淡水养鱼的常见品种、育苗技术和养殖管理;3.掌握养鱼中的常见病害防治和水质管理;4.培养良好的养鱼意识和创新能力;5.推广淡水养鱼技术,加大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力度。

二、培训内容:1.淡水养鱼概述:-淡水养鱼的种类和发展趋势;-养殖规模和盈利模式;-养殖市场及销售渠道。

2.养殖场选址和建设:-场地的选择和准备;-池塘建设和改造;-养殖设备的选购和使用。

3.鱼类选种和培育:-常见的淡水养鱼品种、特性和适应环境;-鱼苗的选育和购买;-鱼苗的饲养技术和管理。

4.养殖管理技术:-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方法;-水质的管理和保持;-养殖环境的调控;-病害的预防和治疗。

5.种质改良和良性循环养殖:-鱼类的选育和繁殖方法;-养殖废弃物的利用和再利用;-养鱼与农业的良性循环模式。

6.市场营销与销售渠道:-鱼类市场的需求和消费特点;-销售渠道和市场营销策略;-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建设。

三、培训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专家主讲,讲解农村淡水养鱼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学员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2.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参观农村淡水养鱼示范基地,实地观察和了解养殖设备、管理技术和市场形势,加深对养鱼实际操作的认识。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的养鱼案例,分享成功经验和养鱼技巧,启发学员创新思维,提高养鱼技术和管理能力。

4.互动讨论: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

5.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如饲料投喂、水质测试和病害防治等,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并及时纠正错误。

四、培训评估:1.培训前的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学员的养鱼基础和培训需求。

2.培训过程中的考试评估,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学员的掌握程度。

3.培训后的跟踪调查,了解学员在实际养殖操作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4.给予学员合格证书,为农民增加培训成果的认可和价值。

淡水养鱼鱼苗放养密度

淡水养鱼鱼苗放养密度

淡水养鱼鱼苗放养密度淡水养鱼是一项古老的业务,也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

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变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养殖行业逐渐发展壮大。

如何合理安排鱼的养殖密度,是养殖者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下面将就淡水养鱼鱼苗的放养密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放养密度的概念放养密度就是指在一定养殖场容积内放养鱼的数量,用以计算养殖场内的鱼的数量。

放养密度是决定淡水养殖场生产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放养密度低,能够保证鱼类得到足够的营养与活动空间,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如果放养密度太高,由于场内鱼的数量过多,会损害鱼们的健康状况,导致肥料过多、水质差、水温过高等问题,使得养殖效益下降。

二、放养密度的计算方法1、按水体面积法根据池塘等水体面积来计算养殖鱼的数量,通常可以按照每亩放养2-3万尾的比例进行计算。

以池塘放养为例,如果每亩放养2500尾鱼,可以使池塘内的鱼类生长时间不超过120天时,鱼体重得到适当的增长。

3、按动力学理论法按照鱼塘的动力学特征和鱼类的生长特点来计算鱼的数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鱼列数=养殖容量×鱼体重/K。

式中,鱼列数是指每列养殖鱼的数量;养殖容量是指池塘或者养鱼场每公斤养鱼的水体容积大小;K值则是脱水速率,用于根据池塘相对运动条件计算得出,通常是0.1-0.2之间。

养殖中应该根据各个因素来控制鱼的放养密度。

通常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鱼的种类、鱼塘的尺寸、水体环境、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养殖方案和放养密度。

如果放养密度过高,场内鱼的养殖效益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损害鱼群的健康、水质等几个因素。

因此,要通过多种方法来控制放养密度,例如加强饲养管理、控制饵料投喂量、增强水体的换水量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养殖者保持场内鱼的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四、结论淡水养鱼鱼苗的放养密度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本。

放养密度计算方法有多种,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鱼类种类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水养鱼——池塘成鱼养殖实用技术农村实用技术师资班培训讲仪___2009年10月23日于州党校成鱼养殖要求鱼生长快,单位面积产量高,产品质量好,并能常年供应鲜鱼。

因此,除了要有比较理想的池塘环境、良好的水质、充足的饲料肥料和健壮的、品种齐全的大规格鱼种等条件外,在养殖技术上必须实行混养、密养、轮养以及精细的科学的管理,以达到上述要求。

一、成鱼池的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一)成鱼池的条件1.水源和水质要求有充足的水源,水质好溶氧量高,不含有毒物质;具备完善的排灌系统,有利于密放精养,提高鱼产量。

2.面积和水深成鱼池面积以6670—10000平方米(10—15亩),水深2—3米为好。

俗话说“宽水养大鱼”,面积大的池塘,风浪作用大,增加池水与空气的接触,可提高水中的溶氧量,有利于鱼的生长。

池水较深,单位面积的水量大,饵料生物的数量也相应增多,因而可以增加放养量,提高鱼产量。

而且水较深的池塘水温水质稳定,对鱼的生活生长有利。

但如果池塘面积过大水过深也是不利的。

池塘面积过大,一方面不利于施肥、投饵和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干池捕鱼销售时间过长,损失过大;池水过深,池底缺氧易产生有毒物质,影响池鱼生长,降低了鱼产量。

3.池塘形状和周围环境池塘形状以东西向,长方形,长比宽为3比2最好。

这样的池塘光照时间长,夏季风浪作用大,加速池塘物质循环;冬季风浪作用小,有利于鱼类越冬。

池塘周围不能有高大的树木及建筑物,以免遮光挡风,影响池塘的溶氧量及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

池边不能有吸收肥料和妨碍操作的挺水植物、杂草。

(二)池塘改造高产池塘一般标准P181(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在鱼种放养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消毒和池水的培育工作。

池塘的清整和施基肥与鱼苗池的做法相同。

池塘的注水,如是秋冬季放养,要求注满池水,以利于保温越冬;如果是春季放养,注水量以70—80厘米为好,这样有利于水温上升,有利于培肥水质和鱼类的摄食生长。

鱼种下塘后,随着鱼的长大和水温的上升逐渐增大水深。

以上准备工作须在鱼种下塘前做好。

二、鱼种放养1.鱼种的选择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方式确定养殖种类后选择鱼种,主要考虑两方面:鱼种的体质和规格。

鱼种体质强弱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要求选择优质鱼种养殖以确保鱼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

放养大规格鱼种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绝对增长量也大,养殖时间短,因此能够在较大放养量(以重量计)下保证出塘规格,提供较高的鱼产量。

放养主要养殖鱼类的鱼种规格要求如下:草鱼、鲢鱼、鳙鱼、野鲮、麦鲮全长13厘米(4寸)以上,实行轮捕轮放时,轮养对象草鱼、鲢鱼和鳙鱼要有部分鱼种规格达到0.3—0.4千克/尾;鲮鱼80—100尾/千克;罗非鱼30—40尾/千克;鲤鱼和淡水白鲳全长10厘米(3寸)以上,鲤鱼最好放养体重0.1千克/尾左右的越冬鱼种,这种规格的鲤鱼种生长较快。

2.放养时间全年都可以放鱼,但采取春、秋放养较好。

初春水温较低,鱼的活动能力差,鱼体结实,捕捞、运输时不易受伤,放养后成活率高,还可以使鱼种较早得到疏散精养,充分利用生长期。

秋季放养也较好,中秋以后水温逐渐下降,水质老化,池中鱼的贮存量趋于饱和,鱼的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生长,此时干塘捕鱼后重新放养,可以较充分利用池塘的生产潜力。

我州冬季气温相对较高,部分鱼类还可生长(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在水温10℃以上即能生长)。

所以秋放可使鱼在越冬期间得到一定程度的生长,如果是放养大规格鱼种,还可以在次年鱼产品供应淡季(清明前后)时起捕上市,满足市场需求,增加收入。

鱼种放养时要注意防止鱼体损伤和疾病传播。

因此,接触鱼种的各种工具要光滑,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时操作要小心。

为了防止鱼种把病原体带入鱼塘,可使用药物给鱼消毒。

常用3%—4%的食盐水浸洗鱼种5—10分钟或在一立方米水中加入20克的高猛酸钾浸洗鱼种20—30分钟。

三、混养(一)混养的生物学基础P185(二)混养类型P187四、放养密度P188-190五、养殖模式(重点讲授80:20养殖模式)不同类型池塘的放养密度(尾/亩)1.活水肥塘水源充足,排注方便,肥料丰富,水质肥,水深1.5—3米的池塘,有如下放养方式:(1)主养鲢鳙鱼。

鲢鳙鱼(鲢∶鳙=3∶1)全年总放养量为500—600尾,鱼种规格为13厘米以上。

第一次放养400尾,至少有2种规格,部分是二龄大规格鱼种(有两种规格时,各占一半;有三种规格时,各占1/3)。

饲养期间共补放100—200尾。

鲤鱼80—100尾;野鲮或麦鲮100—150尾;草鱼30—50尾;罗非鱼800—1000尾(或者土鲮600—800尾);13—16厘米的斑鱼或鲶鱼80—100尾,以控制罗非鱼的种群密度。

(2)主养罗非鱼。

放养规格为30—40尾/千克的罗非鱼1500—2000尾;13厘米以上的鲢鳙鱼(鲢∶鳙=3∶1)250—300尾,分2—3种规格,部分是二龄大规格鱼种;鲤鱼40—50尾;野鲮或麦鲮80—100尾;草鱼少量。

如果不是放养单性罗非鱼,放13—16厘米的叉尾鲇或其它100尾。

(3)主养土鲮、鳙鱼。

放养规格为60—80尾/千克的鲮鱼种2000—2500尾,鳙鱼200—250尾(分2—3次放养);鲢鱼100尾(分2次放养);草鱼30—50尾;鲤鱼80—100尾。

2.死水肥水塘无水源或水源不足,但肥料充足,水质肥。

可参照上面三种形式养殖,但放养量要酌减。

3.水源充足的瘦水塘水源充足,缺肥,水质清瘦,溶氧量高,可以草鱼为主。

如果青饲料丰富(草鱼每长1千克,需吃嫩草40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水面可放养草鱼种400—500尾,分2—3种规格(0.4—0.5千克/尾;0.2—0.3千克/尾;4—5寸);鲤鱼40—50尾;鲮鱼300—400尾;野鲮或麦鲮100尾;鲢鳙鱼少量。

六、轮养与套养P191-1941.轮养轮养也叫轮捕轮放,是池塘养鱼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操作得当可使鱼产量提高20%—30%。

春季鱼种放养后,随着鱼的长大,到了8—9月鱼的生长就会减慢甚至停止生长,因此当池鱼达到商品规格时就要及时起捕,降低池中鱼的贮存量,从而保持池塘中养殖鱼类的合理密度,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而获得高产。

轮捕轮放有以下两种形式:(1)一次放足鱼种,分期捕捞,捕大留小。

是比较初级的形式,这种方法适用于鱼种供应较缺的地区。

一般做法是在开春的时候,一次放足鱼种,轮养对象草鱼、鲢鱼和鳙鱼有2—3种规格。

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后,将其中达到商品规格的鱼捕起,留下小规格的鱼继续饲养,以后依次轮捕,一年轮捕次数为2—3次。

这样做可使池塘中鱼群的密度不断降低,达到保持合理密度而得到高产。

(2)多次放养,多次捕捞,捕大补小。

此法增产效果最好,我区鱼类的生长期长,用此法最好。

一般鲢、鳙鱼每年轮捕轮放为4—6次,草鱼1—2次,鲮、鲤生长较慢又难捕捞,每年一般只放养一次,捕捞一次。

做法是在年初一次放足鱼种,其中鲢鳙草鱼种有2—3种规格,养殖过程中分批捕出达到商品规格的鱼,8月以前每次捕鱼后即补放一次鱼种,补放的种类与起捕的种类相同,数量大致相等;8月份以后,一般不再补放鱼种,或只补放少量的当年鱼种以作为次年的大规格鱼种。

要注意的是,两次捕鱼的时间间隔不能少于30天。

2.套养鱼种成鱼塘套养鱼种,是解决大规格鱼种不足的重要方法之一。

将不同规格的鱼种放入成鱼塘中一起混养,然后分批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捕起,再补入小规格鱼种。

这样做既可发挥池塘水体的生产潜力,又可得到大规格鱼种。

做法:每亩水面放养规格为0.2—0.3千克/尾的鲢、鳙鱼、草鱼各100尾,套养体长15—18厘米的鲢、鳙鱼、草鱼各100尾,6厘米的小规格鲢、鳙鱼、草鱼各120尾。

经一段时间饲养后,大规格鱼种长至O.5千克以上时捕捞上市,接着又放入小规格鱼种。

如此连续套养,充分发挥了水体的生产潜力,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七、饲养管理俗话说“三分放养,七分管理”,鱼种放养只是基础,池塘管理才是高产稳产的关键。

如果池塘管理不善,就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池塘管理的主要工作有施肥、投饵和日常管理。

(一)池塘施肥施肥养鱼投资少,效果好,是目前最常用的养鱼方法,尤其适合广大农村地区。

施肥应掌握“少量、多次、及时、均匀”的原则,即施用次数要多,但每次施用量要少以避免严重污染水质,当水质变瘦时要及时、均匀施肥。

一般在4—10月份的鱼类生长较快的季节,以鲢鳙鱼、罗非鱼或鲮鱼为主的池塘,每7—10天施肥一次;在6—9月鱼类生长旺季,还要适当多施肥。

每667平方米每次施用有机肥100—200千克,使池水保持油绿、黄绿或茶褐色,透明度25—35厘米。

具体施肥量还要看天气、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而定。

(1)看天气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水中溶氧量高,可正常追肥;阴雨天光照弱,水中溶氧量低,要少施肥;天气闷热或下阵雨之后,池塘缺氧,池鱼往往发生严重浮头,要停止施肥。

(2)看水质根据池塘水色可以判断水质的肥瘦。

一般肥水呈油绿色、黄绿色、黄褐色、茶褐色,水中浮游生物多,鱼饵料充足;瘦水则呈浅绿色或淡黄色,水中缺乏饵料。

水质肥应少施肥;水质瘦要多施肥。

(3)看鱼的活动情况夏秋季节,天气正常时,每天早上黎明时池鱼不浮头,说明池水肥度不够,应增加施肥量;若池鱼在黎明时浮头,太阳出来不久后即下沉,说明池水肥度合适,可以适当施肥;如果池鱼从半夜就开始浮头,日出很久仍未下沉,则池水过肥,应停止施肥,必要时注水降低池水肥度。

草鱼要求水质清新富氧,所以以草鱼为主的池塘不施肥。

(二)投饵为池鱼提供充足的饵料,是提高池塘鱼产量的最主要措施,投饵养鱼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1.养鱼饲料的种类(1)水陆生植物是草鱼的主要饲料。

主要有各种水草(如浮萍、轮叶黑藻)、陆生嫩草和人工栽培的象草、苏丹草、黑麦草以及农作物的茎叶,如玉米叶、木薯叶、蔬菜、瓜豆类的蔓叶等。

(2)油饼类饲料有花生麸、豆饼、棉子饼、菜子饼等。

其中花生麸、豆饼蛋白质含量丰富,可作为蛋白饲料的主要来源。

(3)谷实类饲料有麦麸、米糠、稻谷、玉米(稻谷、玉米先发芽再喂鱼)等。

(4)酒槽、碑酒渣、酱渣等。

(5)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各种鱼类对营养的不同需要,将各种成分的原料,按比例配合、加工而成的颗粒或粉状、糊状饲料。

这种饲料营养丰富而全面,是提高养鱼饲料利用率,获得增产的最佳饲料。

(6)动物性饲料有黄蚬、河蚌、螺蛳、水蚯蚓、蝇蛆,蚯蚓、小杂鱼虾、鱼粉,血粉、蚕蛹、动物内脏等。

2.成鱼投饵技术(1)投喂季节、次数和时间草鱼、鲤鱼等温水性鱼类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5℃时可开始投喂,当水温在24—28℃时生长最快,要强化投喂;冬季水温降到15℃以下时可停止投喂。

罗非鱼当水温上升到18—20℃开始投喂,水温25—32℃强化投喂。

投喂次数和时间,在温度相对较低的季节,每天喂一次,在中午12时左右水温较高时投喂;生长旺季日喂2次,分别在上午的9—10时和下午的3—4时投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