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的社会化)【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核对(社会制度)【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二章社会制度12.1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社会制度1.社会制度的含义社会制度又称社会设置,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
2.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1)价值观与价值判断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是与非、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幸福与痛苦、值得与不值得、应该与不应该、合理与不合理等的一种感受、认识和主观判断。
从习俗规范,到组织的规章制度,再到法律制度乃至社会根本制度,都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判断的体现。
(2)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是制度的核心要素,通过规则和对行为的奖惩,制度可以起到相互影响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规则是引导和指导社会成员进行行为选择的原则。
在人类社会制度中,较为常见的制度有习俗、道德、规章、纪律、法律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等形式:①习俗或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最基本的制度之一。
习俗既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行为方式,也是社会中的制度系统的组成部分。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②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实际也包含了行为准则和奖惩原则,道德规范的规则是人类社会根据伦理和道德原则确立的。
道德规范与社会习俗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受到社会的普遍反应的制约,由人们的普遍舆论、共同意识来维持;不同的是道德和宗教以人们所普遍信奉的价值原则、价值标准为前提和基础,调整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约束人们的行动,规定人们的行为关系。
③规章制度和纪律条例等社会制度形式是由更为具体的行为规则和奖惩办法构成的。
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的重要制度组成,法律制度的基本构件也是行为规则和奖惩体系,它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总和。
④从一个社会的更加宏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来看,社会制度虽显得庞大而复杂,这些制度可能不是某种具体的规范,而是一系列规范构成的体制,但是,这些更宏大的社会制度,其实质内容仍是行为规则和奖惩体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6.1 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社会化1.社会化的定义(1)“社会化”内涵的发展过程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并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
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a.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b.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
“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①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③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
社会化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3)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1)初级社会化①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②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二十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20.1复习笔记一、社会保障概述1.社会保障的含义社会保障最基本的含义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的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
2.社会保障的构成(1)按较为普遍的看法,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2)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保障包括两个部分:①现金补偿,又称“收入保障”。
其又可分为:与工作相关联的保障制度、普遍保障制度、依据经济状况调查的保障制度;②提供服务,包括实物资助和服务,又称为“实物补助”。
(3)美国将社会保障分为五个部分。
包括:①老年、伤残、死亡;②疾病与生育;③工伤;④失业;⑤家属津贴。
3.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1)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案”,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端。
(2)1883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在议会提出了疾病保险法。
俾斯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度的创始人,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
(3)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颁布了以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为内容的社会保障法,标志着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活动的兴起。
这一年是现代社会保障的真正起始。
(4)1942年,英国“贝弗里奇报告”被称为是社会保障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5)1979年,英国保守党上台,撒切尔政府对难以为继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以此标志着西方社会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反思。
4.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1)就业保障制这是一种与工作相关联的保障制度。
①职工享受养老金和其他保障项目主要取决于工作的年限和交纳保险费时间的长短;②通常由国家通过立法来实行,具有强制性;③其资金来源有三部分:雇主和雇员按照雇员的工资以一定比例交纳,这是主要来源;政府也承担其中一部分资金。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社会构成——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圣才
第四章社会构成4.1 复习笔记一、社会及其构成1.社会的本质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1)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①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代表人物有:德国的乔治·齐美尔、法国的涂尔干等。
②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德等。
(2)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解释①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②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2.社会的特征(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人也就无社会可言。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文化形成后,又成为社会最主要的构成要素,这样社会便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而组织起来。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系统的基本活动,所以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础和本质。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3.社会的要素(1)人口要素人口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
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
①人口数量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的总数。
人口数量可以通过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到反映。
②人口质量是指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
③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8.1复习笔记一、社会网络社会互动是社会形成的基础,人们在互动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社会网络,结成社会群体,从而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
1.社会网络的含义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乃至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
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的关系:(1)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大多数社会互动都发生在社会网络结构中。
(2)社会互动虽然是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的,但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2.社会网络的类型(1)根据网络中所交换的资源可分为:符号资源网络、物质资源网络、情感资源网络。
(2)按社会网络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类型可分为:信息网络、资金网络、讨论网、聊天网、情感支持网、社交圈、生意圈等。
(3)按网络的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可分为:人际关系网、家庭网、组织关系网、国际关系网等。
(4)按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分为:初级网络与次级网络。
(5)按网络中联系的强弱程度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
强关系是指人们在其中投入更多时间、更多情感,并且彼此更为亲密也更为频繁地提供互惠性服务的关系。
弱关系则是指那种自我卷入不多甚至没有卷入的关系。
(6)按网络成员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分为:①闭合性网络。
闭合性网络中成员间交往频繁、联系紧密。
②开放性网络。
开放性网络中成员间交往稀少、联系松散。
(7)按网络的结构模式可分为:“团体格局”网络与“差序格局”网络。
费孝通认为:①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社会,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就像一捆一捆扎在一起的火柴,柴与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②中国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其社会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范围的大小根据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3.社会网络的功能获得实际收益,是社会网络最一般的功能。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人的社会化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一、填空题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案】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二、选择题1.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进行,但在下列某个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答案】C2.准确地来说,社会化的类型可以有下列哪几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A.初始社会化B.文化社会化C.人格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E.发展社会化【答案】ADE3.社会化的生命周期有()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A.婴儿期B.儿童期C.青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答案】BCDE三、概念题1.社会化(华中农大2011、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包括五种类型:①初始社会化;②预期社会化;③发展社会化;④逆向社会化;⑤再社会化。
2.反向社会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答: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
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
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3.政治社会化(中财2011年研)答: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对政治系统进而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①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它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②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它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文化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4.1复习笔记一、文化的含义与特性1.文化的含义(1)德国学者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按照这个定义,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2)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
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3)学者对文化所做定义的共性:①文化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近似于前述的普芬多夫定义);②文化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近似于前述的泰勒定义);③文化是社会成员获得的、经社会认可的、满足生理和精神需要的方式、方法等。
(4)本书的观点。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2.文化的特性(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①文化的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②文化的超个人性是指个人虽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
(2)文化的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构成文化复合体的大体上可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类。
(3)文化的象征性象征性是指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文化的象征性充斥于全部社会活动、社会秩序之中。
(4)文化的传递性传递性是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
传递有两个方面:①纵向传递,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种传递在社会学上又称为“社会化”;②横向传递,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
(5)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①引发文化变迁的因素:a.自然条件的变化;b.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不同国家、民族在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会引发大的文化变迁;c.发明与发现。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构成)【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构成1.社会是怎样构成的?答: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人口、资源、环境、文化是社会的基本构成。
(1)人口要素人口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
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
①社会中的人口要素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体现。
a.人口数量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的总数。
b.人口质量是指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
②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
(2)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社会系统运行的动力来源。
①资源大体分为两大类型:a.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又可分为两类:可再生性资源和不可再生性资源;b.人文资源人文资源可划分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
②资源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以及整体性等特性。
(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社会存在和运行所依托的空间的、物质的基础。
(4)文化要素①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总和。
②人类总是要通过文化活动来组织和安排生活,并通过文化来维系人群的关系,构成相当稳定的社会秩序。
③文化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机制,个人通过学习文化掌握成为社会成员所需的规则、技能和知识。
社会秩序总是在一定文化提供的互动规则下形成的。
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答: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的功能主要有:(1)整合的功能整合或社会整合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2)交流的功能①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②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为人类互动提供良好条件;③社会为人类交往提供了规范,使人类互动能合理地、得体地进行。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2.1复习笔记一、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的出现与剧烈的社会变迁引起的社会运行状态失调有密切的关系。
1.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1)自18世纪末叶起,西方社会发生了两次大革命,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和思想大革命;另一次是18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欧洲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2)两次大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性转型,即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新兴的工业社会,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3)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一方面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社会运行也暴露出许多弊病和不协调因素,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失业、犯罪等等。
(4)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以解决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寻求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规律为内容,并且将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5)由于对社会运行状态的看法存有分歧,社会学从一开始便形成了两大对立派别:一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另一个是以孔德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
2.西方社会学的创立(1)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表现为一种维护型的社会学,即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目的,以多方面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对象。
(2)中国学术界一般把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叶看做是西方社会学的创立时期。
这一时期西方社会学的特点是:①与哲学关系密切;②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③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
(3)主要代表①孔德(“社会学之父”)a.孔德的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第一,社会静力学着重研究社会体系存在的条件和作用的规律,孔德认为社会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关系,是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一旦这种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系统的运行就会发生障碍,造成社会病态,引起社会混乱与变革。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社会角色)【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六章社会角色6.1复习笔记一、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1.社会角色理论四个重要来源(1)芝加哥学派。
米德使用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
(2)人类学视角。
拉尔夫·林顿认为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
他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
(3)“完形主义心理学”。
使用角色概念旨在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模式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根据完形主义创造的含义是人类社会行为之基础。
(4)社会戏剧论。
认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
二战后,许多重要社会学家,如帕森斯、莫顿、达伦多夫、戈夫曼等均对角色理论做出了贡献。
2.社会角色概念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具体说来,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社会地位要通过角色来表现,角色是地位的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地位则是角色的内在依据。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任何一种社会角色总是与一系列的行为模式相联系的。
首先是一系列的权利,即这种角色有权要求别人进行某种活动,其次是一系列的义务,即别人有权要求这种角色进行某些活动、表现出某种行为。
长期的社会生活使各种角色形成了一整套各具特色的行为模式,这要求承担特定角色的人学会特定的待人处世的方法。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社会角色总是与一定的行为模式相联系,当人们知道某人处在某种地位上时,便预先就期望他具备一套与此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角色。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1-16章)【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1.1 复习笔记一、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1)自然差异与社会差别①自然差别。
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②社会差别。
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
社会差别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2)社会地位社会地位,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①社会地位的类型a.正式社会地位。
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b.非正式社会地位。
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②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a.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b.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个性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内在素质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1)社会分化的含义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2)社会分化的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3)社会分化产生的后果①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②社会分化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社会整合的难度。
(4)社会分化的类型①水平分化a.指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大体相等。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社会互动)【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七章社会互动7.1复习笔记一、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1.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又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
(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大多数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
(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2.社会互动的理论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1)符号互动论①符号互动论特别注意符号沟通问题。
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
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如下:a.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
b.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出解释。
c.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
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双方的协商而确定的。
d.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e.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②当代符号互动论有两个主要派别:a.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1 复习笔记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决定了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有角度,规定了这门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规定了这门学科为社会主义实践服务的方向和主要途径,也从而规定了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性。
1.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1)时代背景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①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两大革命的巨大作用在于: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观念的变化。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这种种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2)社会学的思想源泉①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所包含的社会思想。
②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历史学派,德国人文科学,英法实证主义都为社会学提供了思想来源。
③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三大发现,为社会学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④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2.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1)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化与个体化)【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人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答:该观点主要来自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社会互动理论。
(1)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
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2)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第二阶段,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第三阶段,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3)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社会化过程涉及哪些社会群体和机构?答:(1)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①基本社会化。
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社会化。
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②预期社会化。
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③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
④逆向社会化。
即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
⑤再社会化。
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表现为:a.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b.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2)社会化过程涉及的社会群体和机构主要包括:①家庭a.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甚至影响个人的终生。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区)【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社区12.1复习笔记一、社区的概念与理论1.什么是社区(1)社区的概念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层意义:①社区要占有一定的地域,这个区域是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②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与社会的关系①联系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是一个特定的地域聚落。
②区别a.社会中的各种关系都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b.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而社区则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地理的活动区域;c.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d.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2.社区的类型(1)纵向角度纵向角度考察的标准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兼顾时间因素,含有进化论的观点。
从纵向角度来看,社区可以分为:①传统社区。
主要指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出现过的社区的残余形态。
②发展中社区。
是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中的社区形式,既保留了前者的一些特点,又吸收了后者的许多内容。
③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
表现为现代城乡融为一体,人们的日常活动穿梭往返于城乡之间,乡村生活十分方便,水平甚至高于城市。
(2)横向角度横向角度注重的是空间的特征。
①根据横向角度,社区可分为:a.法定的社区。
即通常讲的地方行政区。
b.自然的社区。
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聚落。
c.专能的社区。
指人们从事某些专门活动而形成于一定地域空间上的聚集区。
d.精神社区。
这类社区没有明显的共居地,但却有共同的成员感和归属感,有着某些共同的信仰和亚文化。
②我国的社区类型a.城市社区。
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6 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区别和联系(见表 1-5) 表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区别和联系
7 社会学学科的层次结构(见表 1-6) 表 1-6 社会学学科的层次结构
拓展: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它的研究客体,无论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无论得出什么结论,即使是相差 很大,甚至相反的结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同一个,这个对象是整个学科的对象,而不是某一学派的 研究对象。 考点二: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 ★★★ 1 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见表 1-7)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 5 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威♥ -精研学习网提供资料
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1.1 复习笔记 【知识梳理(庖丁解牛)】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考点难点归纳(去粗取精)】 考点一:社会学概述 ★★ 1 社会学的提出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孔德在 1838 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 4 卷中正式提出的。社会运行论认为,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良 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2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见表 1-1)
表 1-1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3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见表 1-2) 表 1-2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4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见表 1-3) 表 1-3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
5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见表 1-4) 表 1-4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什么是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1复习笔记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决定了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有角度,规定了这门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规定了这门学科为社会主义实践服务的方向和主要途径,也从而规定了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性。
1.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1)时代背景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①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两大革命的巨大作用在于: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观念的变化。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这种种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2)社会学的思想源泉①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所包含的社会思想。
②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历史学派,德国人文科学,英法实证主义都为社会学提供了思想来源。
③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三大发现,为社会学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④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2.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1)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6.1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1)“社会化”内涵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并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
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
a.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b.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
“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
①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
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③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
社会化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3)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1)初级社会化
①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②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①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②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
范给长辈。
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①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②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
a.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b.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
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
3.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1)“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作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
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①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②继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③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
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
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角色扮演理论
①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米德将“自我”分为
“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
a.“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
b.“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
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②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
米德将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
(3)精神分析理论
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
②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a.本我。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
b.自我。
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
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
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居间调节作用。
c.超我。
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
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
超我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d.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
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③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他认为,前三个时期对人格的发展至为重要,一生的人格在这三个时期即已基本确定下来。
这三个时期的基本需求,特别是性欲的满足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人格健康与否。
④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被称为“泛性论”观点,他也因此而受到广泛批评,但他对无意识的发现和早期社会化的强调也深受重视。
(4)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并且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他认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做出反应。
如果个人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个人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
根据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①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
如果婴儿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良好照料,各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能使婴儿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
相反,则会对他人和环境产生不信任,以致对以后各阶段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
②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3岁)
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学习对自己的肢体活动加以自主控制,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周围环境。
父母应有意识地鼓励孩子的这种自主性活动,过多的指导和责怪或限制,会使儿童产生羞耻感,并对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的环境产生疑虑,不利于青年期建立独立自主的个性。
③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5岁)
由于儿童有了语言的能力和从事游戏活动的能力,他开始表现出与他人交谈和一起从事游戏活动的主动性。
父母如果对儿童主动的要求不予理睬或管束太多,取笑或惩罚儿童一些带有创造性甚至有点荒诞的做法,就可能使其产生内疚感,影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④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11岁)
在这一时期,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用途和构造的好奇心增强,乐于使用工具去进行操作活动。
这时成年人应鼓励儿童积极动脑并努力完成自己喜爱的活动,从而培养起儿童完成工作的勤奋精神。
不理解或压制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活动,会造成儿童的自卑感。
⑤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
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
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中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⑥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这一阶段个人将经历求爱和建立家庭等事件。
顺利地完成这些活动,需要个人学会和异性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这方面活动的失败,会使个体陷入难以自拔的孤独感。
⑦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由于个人的社会成就已相对达到顶峰,自己的子女已逐渐长大,个人增加了对他人特别是对下一代人的关心。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形成对后代关注的个人,则会沉溺于对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