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

合集下载

大批创伤患者应急预案演练

大批创伤患者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为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救治大批创伤患者,我院特组织本次大批创伤患者应急预案演练。

本次演练旨在检验我院创伤中心的应急响应能力、多学科协作能力、院前与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能力,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创伤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2. 优化创伤患者的救治流程,缩短救治时间;3. 加强院前与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提高救治效率;4. 提升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5. 检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三、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创伤中心及相关科室五、演练内容1. 演练情景设定模拟某地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大量人员受伤,伤者被送往我院急诊科。

2. 演练流程(1)接诊环节1)急诊科接到120急救电话,了解事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2)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检伤分类,判断伤情严重程度;3)根据伤情分类,将伤者送往相应的救治区域。

(2)救治环节1)创伤中心启动,召集相关科室专家会诊;2)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固定、通气等;3)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必要的手术或介入治疗;4)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

(3)转运环节1)将重症患者送往ICU或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2)将轻症患者送往病房进行观察;3)对康复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4)信息沟通环节1)及时向医院领导、相关部门及家属通报患者救治情况;2)做好伤者及家属的心理安抚工作。

六、演练组织及人员安排1. 演练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成员: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创伤中心、各相关科室负责人2. 演练指挥部指挥长:副院长副指挥长:医务科主任成员:护理部副主任、急诊科主任、创伤中心主任、各相关科室负责人3. 演练参演人员急诊科、创伤中心、各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及辅助人员七、演练评估与总结1. 演练结束后,演练领导小组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议;2. 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3. 对演练成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医院大型创伤应急演练方案

医院大型创伤应急演练方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应对大型创伤事件的能力,优化创伤救治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模拟发生大型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大量人员受伤,需要医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多学科团队进行联合救治。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上午9:00-11:30四、演练地点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手术室、相关科室及医院外围五、演练组织1. 成立演练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总体指挥、协调和监督。

3. 设立应急小组,包括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现场指挥部等。

六、演练内容1. 接到创伤事件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发布创伤患者救治一级红色预警。

2. 医院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做好救治准备。

3. 医疗救护组迅速对患者进行检伤分类、救治,同时启动绿色通道,优先救治重伤患者。

4. 后勤保障组负责调配医疗物资、设备,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5. 信息宣传组负责及时向上级部门、媒体及家属通报救治情况。

6. 现场指挥部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七、演练步骤1. 演练启动:接到创伤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发布一级红色预警。

2. 检伤分类:医疗救护组对患者进行检伤分类,重伤患者优先救治。

3. 绿色通道: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确保重伤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 多学科会诊:组织相关科室专家进行会诊,制定救治方案。

5. 手术治疗:对需要手术的患者,迅速安排手术,确保救治效果。

6. 后续治疗:对已救治的患者,继续进行后续治疗,确保康复。

7. 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评估会议,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八、演练要求1. 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参与演练的人员要熟悉预案,掌握救治流程。

3. 演练过程中,要确保患者救治工作不受影响。

4.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评估,完善预案。

大型创伤抢救应急演练方案

大型创伤抢救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我院应对大型创伤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下午14:00-17:00三、演练地点医院急诊科、创伤救治中心及相关科室四、演练组织1. 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创伤救治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创伤救治中心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3. 执行小组:由急诊科、护理部、创伤救治中心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五、演练内容1. 模拟场景:模拟某地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多车连环相撞,现场有10名伤员,其中3名伤势较重。

2. 演练流程:- 接警响应:急诊科接到120急救中心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 现场救治:120急救车到达现场后,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迅速开展急救措施。

- 院内转运:将伤员安全转运至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救治。

- 多学科会诊:创伤救治中心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 后续处置:对伤员进行后续治疗和护理,同时做好家属沟通和心理疏导工作。

六、演练步骤1. 准备阶段:制定演练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准备演练所需物资和设备。

2. 实施阶段:按照演练方案进行模拟演练,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作战。

3. 总结阶段: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全体参演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物资设备:确保演练所需物资和设备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

3. 通讯保障:确保演练过程中通讯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4. 安全措施:做好演练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八、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演练,提高我院应对大型创伤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优化抢救流程,提升医护人员协同作战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应急创伤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

应急创伤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

一、目的为提高我国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创伤事件的能力,加强医护人员创伤急救技能,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及流程。

二、演练内容1. 模拟创伤事件:模拟重大交通事故、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导致的多发伤、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场景。

2. 演练科目:包括现场急救、伤员转运、院内救治、多学科协作等环节。

三、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职责。

(3)组织参演人员培训,确保其掌握创伤急救知识和技能。

(4)准备演练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包括急救药品、医疗器械、救护车辆等。

2. 演练实施(1)启动应急响应:模拟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

(2)现场急救:参演人员模拟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

(3)伤员转运:将伤员迅速转运至医院,并确保途中安全。

(4)院内救治:模拟伤员到达医院后,急诊科、外科、ICU等相关科室进行救治。

(5)多学科协作:各科室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救治任务。

(6)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演练评估(1)评估参演人员对创伤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评估各环节的响应速度、协调配合能力。

(3)评估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

2. 地点:医疗机构内或模拟事故现场。

五、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

3. 演练参演人员:包括急诊科、外科、ICU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

六、演练总结1. 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应急创伤急救演练。

3. 将演练总结报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创伤急救演练方案

创伤急救演练方案

创伤急救演练方案一、演练背景和目的创伤急救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突发事件中,及时的急救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伤者的生存率。

本次演练旨在提高参与者的创伤急救技能,提升他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从而达到降低因创伤导致的死亡率的目的。

二、演练参与者专业救援队伍:负责提供现场的急救指导,并参与模拟伤员的急救处理。

社区居民:参与模拟场景的演练,提升自身的急救技能。

医护人员:对参与者进行现场指导和评价。

三、演练内容创伤类型:模拟交通事故、坠落、刀伤等常见创伤场景。

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心肺复苏、骨折固定等。

四、演练流程和时间安排第一天:演练准备,包括场地布置、设备检查等。

第二天:专业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指导,对创伤急救技能进行讲解和演示。

第三天:社区居民分组进行模拟场景演练,实践急救技能。

第四天:医护人员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天:总结分享,所有参与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提升整体急救水平。

五、场地与设备准备选择一个宽敞的室外场地,模拟不同创伤场景。

准备充足的急救设备,如急救包、呼吸器、止血材料等。

六、培训考核与评价标准制定对参与者的急救技能进行考核,包括操作规范、反应速度等。

制定评价标准,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公正评价。

七、演习总结与经验分享对整个演练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分享经验教训,提升所有参与者的急救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后期跟进与宣传普及对在演练中表现出色的参与者进行表彰,鼓励大家持续提高。

对在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

加强宣传普及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播创伤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注意事项:在整个演练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所有设备和场地的安全性。

在进行模拟场景演练时,要遵循专业指导,避免出现真实的伤害事故。

对参与者的培训和指导要耐心细致,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教授的急救技能。

大批外伤应急预案演练

大批外伤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发生大批外伤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保障伤员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二、演练背景某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多车连环相撞,现场共有50名伤员。

事故发生后,伤员生命体征不稳定,急需救援。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下设副组长、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医疗救护组、交通疏导组、后勤保障组等。

2. 演练指挥:由副组长担任,负责演练的整体指挥和协调。

3. 演练参与人员:单位全体员工、应急队伍、医护人员、志愿者等。

四、演练内容1. 事故报告: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 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3. 医疗救护:成立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分类、评估、救治。

4. 交通疏导:成立交通疏导组,对事故现场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顺畅。

5. 后勤保障:成立后勤保障组,负责伤员的转运、医疗物资的供应、通讯设备的保障等。

五、演练步骤1. 现场救援(1)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初步分类,分为轻伤、重伤、危重伤。

(2)对轻伤员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安排救护车送往医院。

(3)对重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体征稳定,安排救护车送往医院。

(4)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同时联系上级医院请求支援。

2. 交通疏导(1)对事故现场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设置警戒线。

(2)引导救援车辆、救护车、志愿者车辆优先通行。

(3)组织人员清理事故现场,确保道路畅通。

3. 后勤保障(1)安排救护车转运伤员,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提供医疗物资,包括药品、医疗器械等。

(3)保障通讯设备,确保信息畅通。

六、演练总结1. 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对演练参与人员进行表彰,肯定成绩,鼓励进步。

3.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严重创伤病人应急演练方案(1)

严重创伤病人应急演练方案(1)

群体车祸伤及创伤中心建设下严重创伤病人应急演练方案一、总指挥:二、副总指挥:三、参加演练人员: 急诊科全体人员四、演练地点: 急诊科一楼抢救室演练时间: 2022年11月02日08时10分五、演练目的考核急诊医生、分诊护士及创伤中心建设下对群体伤及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能力。

(1)检伤分类(2)创伤中心院前院内预警标准(3)PHI评分表内容及启动创伤中心TTA.MDT标准(4)创伤中心TTA.MDT启动标准与时间目录追踪表的填写(5)创伤中心严重创伤救治时间管理轴表的填写(6)输血申请内容(抽血化验项目、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7)病人转运及交接班记录六、演练情节:1.急诊接到6位车祸伤患者, 1例颅脑损伤昏迷, 1例下肢开放性骨折并失血性休克, 1例呼吸困难合并气胸, 1例腹部脏器损伤, 其余2例不同程度挫擦伤。

2.分诊台: 分诊护士xxx迅速评估患者, 胸痛班分诊护士xxx一键启动呼叫当班组长xxx及黄区值班医师xxx协助分诊, 分诊完后根据分诊结果后由xxx医生完成检伤分类、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创伤团队, 并上报主任及护士长。

xxx护士负责患者身份识别及病情级别, 给予患者编号标识及佩戴病情级别腕带(如: 1号患者身份识别为220518A、红色腕带, 2号患者身份识别为220518B、红色腕带, 以此类推)。

120指挥中心通知出诊班人员及待命班人员到位参加抢救。

xxx医生组织在岗医生、护士做好抢救准备, 抢救班护士xxx与黄区值班医师xxx 将病人推入抢救室, xxx医生与接班医生做好交接, xxx护士与接班护士做好交接。

3.抢救班护士xxx和院前医生xxx接诊病人1, 核对左手腕带, 快速检伤, 诊断:重度颅脑损伤, 立即安置在红区心肺复苏区, xxx护士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行心电监护,报:血压100/55 mmhg, 心率110次/分, 呼吸8次/分, 血氧80%, GCS评分8分。

多处创伤病人入院的应急演练方案

多处创伤病人入院的应急演练方案

一、背景为了提高医院应对重大创伤患者的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通过模拟多处创伤病人入院的情况,检验各科室的应急响应、救治流程和协作能力。

二、演练目的1. 评估医院对多处创伤病人的应急处置能力。

2. 优化创伤病人的救治流程。

3. 提高医护人员对创伤救治的熟练程度。

4. 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三、演练时间2023年10月25日四、演练地点医院急诊科、创伤中心、ICU等相关科室五、参演人员1. 急诊科医护人员2. 创伤中心医护人员3. ICU医护人员4. 医务科、护理部、质量控制科等相关管理人员六、演练场景1. 模拟车祸现场,一名患者(模拟多处创伤病人)被紧急送往医院。

2. 患者伤情:头部、胸部、腹部、下肢等多处受伤,生命体征不稳定。

七、演练流程1. 接诊环节:- 120接到报警后,迅速出车,并向急诊科通报伤情。

- 急诊科接到通知后,启动创伤病人救治绿色通道,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准备。

2. 现场救治:- 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快速评估,初步判断伤情。

- 对伤者进行止血、固定、通气等初步救治。

- 将伤者平稳搬运至救护车上,途中持续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3. 院内救治:- 救护车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迅速将伤者送入急诊科。

- 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救治。

- 根据伤情,启动多学科协作模式,邀请相关科室会诊。

4. 重症监护:- 如伤者病情危重,需转入ICU进行重症监护。

- ICU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治疗和护理。

5. 总结与评估:- 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分析演练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八、演练要求1. 各参演人员应认真对待演练,严格按照演练方案执行。

2. 演练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各科室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九、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演练,提高医院对多处创伤病人的救治能力,优化救治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承德市第六医院创伤急救演练方案为了促进医务人员在大型创伤事件中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保障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伤病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

我院进行此次模拟大型车祸创伤事故救治拉动演练,特制定如下演练方案:一、组织领导:1.指挥组:总指挥:陈少英副总指挥:王庆明、侯玮、刘立新、张九雨成员:应急办、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主要工作:领导演练工作,下达演练指示,协调演练工作,组织演练物资,确定演练人员,解决演练中的有关问题。

2.现场急救组:由急诊科、120车队组成主要工作:实施演练计划,做好各项车辆和急救器材准备工作,进行现场急救演练。

3.通讯调度组:由办公室、后勤、保卫负责主要工作:负责通讯、调度、医院告知、安全保障、模拟现场构建、录像摄影工作。

4.场地准备:院内门诊楼下设计成事故现场5.技术评估:刘立新、张九雨、任民强、李玉勤、赵艳红二、演练的方法(一)演练时间:2014年8月16日 15:00(二)演练重点:1、救护车是否及时到达,车辆及人员配备是否充足,是否符合救护要求。

急救人员对伤员进行分检、救治操作是否规范、熟练、有序。

2、救护人员是否能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分工明确,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

3、观察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是否确定现场安全,是否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红、黄、蓝(绿)、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识。

4、是否及时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

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是否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5、在转运过程中是否做到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6、院内部分主要看伤员到达医院后绿色救护通道是否畅通,如何进行检查处理,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院内会诊是否及时,各辅助科室配合是否及时、到位;对危重病员抢救设施是否到位,救护程序是否及时、有效、规范。

7、看各个环节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措施是否到位(含手卫生等)。

8、医疗文件书写是否规范(含病历、检查单开具、处方书写等)。

9、医院在接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后,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是否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三)演练内容(1)8月16日15:00急诊科接“120”电话(医务科白杰模拟高速交警打入120求助电话电话):在承唐高速公路承德方向北大山隧道838段发生两辆小型汽车相撞后,导致一中巴客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要求救助。

急诊科立即电话通知院总值班;科主任、护士长迅速组织科内全体人员到岗,并划分红、黄、绿三色病区;院总值班立即启动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电话通知医务科,组织急救队人员集合,救护车立即前往出事地点,并通知急诊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接诊病人的准备工作及院内会诊准备(外科、麻醉科、药械科、后勤、保卫及必须的物品如纸质绿色通道检查单、处方等);同时上报主管院长和院长。

(2)救护车在5分钟内出发。

途中联系报警人确定出诊地点及伤者情况,获知共15人受伤,有2名死亡;4名重伤;6名轻伤;3名无伤,但精神高度紧张。

立即电话通知医院请求再派车辆人员支援。

15:10赶到现场,配备必需的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

救护车司机确定现场安全:现场用警示标志。

医护人员立即对受伤人员搬离危险区并进行检伤分类,配带标识(腕带)。

根据检伤结果,按院前急救原则,安排工作。

(3)第二辆救护车在15:15前赶到现场,配备足够的人员及急救设备、药品。

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并参与抢救。

对抢救、治疗后的伤者进行监护下转运。

(4)急诊科主任随第三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指挥现场抢救工作。

(5)护理部指定专人负责到药房取药(纸质手写处方);药房要有专人负责审核并配发药物。

(6)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在救护车内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转运中及时与医院联系,确保危重患者足够的血液供应及到达后可直接转送至手术室或相应科室。

(7)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8)急诊科安排两名护士做好到院患者分诊和登记工作(按腕带标识进入相应的区域)。

(9)救护车到达医院后,院前、院内救护人员进行交接,院内医护人员应熟练地救护病人(重伤人员必须保证一医一护),各种处置手段要确保及时、有效。

确保到各科室的通道畅通。

(10)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或卫生行政部门。

(11)3小时后河北省电视台记者到达医院,王庆明书记发布抢救结果:2014年8月?日下午,15:00急诊科接“120”电话:在承唐高速公路承德方向北大山隧道838段发生两辆小型汽车相撞后,导致一中巴客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共造成15人伤亡事件。

其中2人死亡,已移交殡仪馆处理;4例重伤伤员,三例接受手术,手术成功已入住ICU;6例轻伤已办理住院手续;3例(无伤)人员正在休息室接受心理调节。

三、督查评估要点1、应急反应能力情况⑴救治指挥小组、治疗技术小组等组织领导是否落实,调度是否畅通。

⑵救护是否及时。

⑶医务人员是否在岗在位,各项应急准备是否落实。

2、救治能力情况⑴治疗小组、驾乘等人员掌握防护、诊断、救治等知识情况。

⑵救护人员及医院医护人员操作熟练程度。

3、药械储备、运转情况⑴诊治仪器: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球囊,供氧装置等。

⑵药品:扩容升压药、止血药、脱水药、等及相关的药品(18种抢救药物)。

⑶救护车:有急救药品、器械等。

备注:1、8月12日15:00在会议室召开一次有关方面人员参加讨论会,进行拉练部署(医务科)。

2、8月14日下班前各项准备工作都要及时到位(焦海云、肖雪艳)。

3、8月15日 15:00进行一次拉动试演,结束时进行讲评(刘立新副院长)。

4、8月16日 15:00进行正式拉动(陈少英院长)。

4、8月16日 17:00在四楼小会议室对演练的有关情况进行总结讲评(陈少英院长)。

急救创伤演练模拟场景2014年8月**日 15:00承唐高速公路承德方向北大山隧道838段发生两辆小型汽车相撞后,导致一中巴客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一小车司机和中吧客车司机当场死亡,另外4人重伤。

伤员伤情模拟如下:一、重伤伤员:1、男性,年龄不详,重度脑挫裂伤、昏迷。

院前急救:①保持气道通畅,吸氧,避免低氧血症。

②建立静脉通道,避免低血压。

③予以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④颈椎固定。

急诊检查:①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

②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③血氧饱和度,必要时查血气。

④心电图。

⑤颈椎、头颅CT。

急诊治疗:①早期神经外科会诊。

②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

③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

④吸氧,避免低氧血症。

⑤维持血压正常或略偏高。

⑥降低颅内压,头高15~3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O2维持在25~35mmHg)。

⑦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

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⑨对症降温、镇静。

2、男性,30岁,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右小腿皮肤裂伤院前急救:①首先应注意检验是否有合并损伤、休克等情况,如有要有干预措施;②实施简易的固定:包括固定的方法、如应用夹板应固定达到的范围(夹板长度应超过受伤点上下关节);③转运。

急诊检查:①注意生命体征。

②血常规检查。

③左胫腓骨正侧位DR检查。

④评价末梢血管搏动,感觉与运动功能。

急诊治疗: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血管神经探查术。

(小腿外伤)(小腿外伤)3、男性、42岁、肋骨骨折(连枷胸、可拓展损伤范围)。

3.1保持呼吸道通畅:肋骨开放性损伤要立即包扎封闭胸部,清除呼吸道的血液和粘液,必要时在条件许可下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术。

多根肋骨骨折有明显的胸壁反常呼吸运动时,用厚敷料或急救包压在伤处,外加胶布绷带固定。

为安全送医院可保留穿刺针头,用止血钳固定于胸壁上,并在针头上连接引流管,持续排气。

3.2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快速输液补充循环血容量,纠正休克,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外周静脉如大隐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颈外静脉,尽量穿刺下肢静脉,减少胸腔内出血速度,必要时建立深静脉通道。

3.3气胸血胸的处理:如有血气胸立即行胸腔引流或胸腔穿刺术,吸出积气积血,抽吸血量一次不超过1000ml,以减轻对肺及纵隔的压迫。

张力性气胸可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插入无菌12号针头,直接放出气体,暂时减轻胸腔内张力,争取抢救时间。

3.4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立即脱去污染的衣裤,必要时可用剪刀剪掉衣裤以便检查伤情,然后用纱布对伤口包扎处理。

结合现有的医疗器材将骨折的两段肋骨做固定处理,防止伤者移动出现移位。

3.5转送要点:保持适宜的体位,密切监测循环征象,胸部伤送医院急救时应采取半坐体位,有休克情况者采取中凹卧位,切不可头低脚高。

(连枷胸平片)4、女性,38,腹壁贯通伤合并肠管脱出。

开放性损伤腹部创口用干净敷料包扎,伤口较大经常伴有肠管脱出,传统的院前急救处理原则是:不还纳脱出的肠管,以免加重腹腔污染。

通常采用的简单方法是,将一个足够大的碗扣在脱出的肠管上,再用绷带将碗固定,以便后送。

如因腹壁伤口较小,脱出的肠管发生嵌顿,有绞窄倾向是,仍应将脱出的肠管暂时还纳腹内,解除血运障碍,以免缺血坏死。

(肠管脱出)二、死亡人员:(1)、男性,年龄不详,死亡。

(2)、女性,年龄不详,死亡。

院前急救:判断意识及大动脉有无搏动,如丧失,马上进行CPR,请助手准备简易呼吸球囊及除颤仪,除颤仪准备好后马上进行除颤,除颤完毕后行5个循环CPR后再次判断,仍无大动脉搏动,准备心电图机作心电图,心电图显示等电线,宣布临床死亡(有家属请家属签字,无家属报告公安部门,请公安部门人员签字)。

通知殡仪馆运尸。

三、轻伤人员:6名伤员均为轻伤:头、面、四肢擦皮伤(四女二男)佩戴黄色腕带,进入黄色病区,进行必要的处置。

四、无伤人员;3名因惊骇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无伤(二女一男)佩戴绿色腕带,进入绿色病区,进行精神抚慰和人文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