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空间构成设计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a) 利用窗户的不同处理来调节空间 的比例感。
7.经济条件影响(节能要求)
b) 运用以低衬高的对比手法,将次 要房间的顶棚降低,从而使主要空间 显得更加高大,次要空间感到亲切宜 人。
1. 在满足使用要求和卫生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层高可相应减小房屋的间距, 节约用地、减轻房屋自重,节约材料。 2. 从节约能源出发,层高也宜适当降低。
3)一般是将建筑物的底层室内主要房间的地面定为±0.000 , 单位是米。
4)相对标高表示某处距底层地面的高度,高为正,低为负。
5)在建筑施工说明中应指明本建筑±0.000相对绝对标高为 多少。
4/2/2020
5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2.1.2房间净高的确定
1.人体活动范围大小及家具设备的要求
4/2/2020
18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三.城市规划的要求 • 城市航空站(安全要求)-限高 • 古建筑群保护-限高 • 风景旅游区-限高
4/2/2020
19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四.建筑防火要求,见表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 五.经济条件的影响
耐火等 级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
> 22 00
4/2/2020
房间最小净高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技术研究所绘制
6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2.使用功能的要求 --------使用要求对房间剖面形状的影响 A.矩形:(常用)绝大多数的建筑采用矩形,如住
宅、学校、办公楼、旅馆、商店等。 特点: ① 矩形六个面均为水平或垂直面,剖面简单规整 ② 便于竖向组合 ③ 易于获得简洁而完整的体型 ④ 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空间构成设计理念

空间构成设计理念

空间构成设计理念
空间构成是指通过布局、比例、纵横延伸和视觉要素等手法,将不同功能的区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独特氛围和功能的空间环境。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同时追求美学、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完美结合。

我们注重空间的布局。

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我们可以保证各个功能区域的流动性和互动性。

我们将空间分为开放区域和私密区域,并合理安排它们的相对位置,以创造出灵活多样的使用场景。

我们关注空间的比例。

通过合理的比例处理,我们可以让空间显得更加和谐和舒适。

我们确定空间的尺度,考虑到人的身体尺寸和活动需求,使得空间既不过于拥挤,也不会显得冷漠和空旷。

我们注重空间的纵横延伸。

通过合理的纵深布局和横向延伸,我们可以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感。

我们利用视线的引导和空间的变化,让人在空间中有一种愉悦的流动感,同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注重视觉要素的运用。

通过巧妙的色彩、光线、材料和装饰等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

我们充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的互补效果,打造出舒适明亮的空间,同时也注重细节的处理,以提升整体设计的高品质感。

我们的空间构成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美学、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完美结合。

我们注重布局的合理性、比例的协调性、纵横延伸的变化性和视觉要素的独特性,通过这些手法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空间环境。

第二篇建筑设计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二篇建筑设计空间构成及组合

2 平面组合的形式
建筑由于使用功能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 平面组合是根据使用功能特点及交通路线的组织,将不 同房间组合起来。平面组合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形 式:
• (1)走道式组合
走道式组合的特点是使用房间与交通联系部分明确分 开,各房间沿走道(走廊)一侧或两侧并列布置,房间 门直接开向走道,通过走道相互联系;各房间基本上不 被交通穿越,能较好地保持相对独立性;走道式组合的 优点是:各房间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通风,结构简单, 施工方便等。这种形式建筑特别适用于房间面积不大、 数量较多的重复空间组合,如学校、宿舍、医院、旅馆 等。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 30人
第二篇建筑设计空间构成及组合
4 电梯、扶梯、坡道设计
A 电梯
电梯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 消防电梯、客货两用电梯、杂物梯等几类。
电梯的布置形式一般有单面式和对面式
B 扶梯
自动扶梯是一种在一定方向上能大量、连续输
送流动客流的装置。除了提供乘客一种既方便又
舒适的上下楼层间的运输工具外,自动扶梯还可
厨房设计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尽量利 用厨房的有效空间布置足够的贮藏设施,如壁龛、 吊柜等;厨房的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 洁;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并保证必要的操 作空间,为使用方便、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创造 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篇建筑设计空间构成及组合
厨房的布置形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等几种
A 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B 人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 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面积);
C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篇建筑设计空间构成及组合
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

空间构成课程设计

空间构成课程设计

空间构成课程设计一、引言在设计领域中,空间构成是指通过布局、摆放、组合等手段,将所需内容有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空间之中,形成具有特定功能或美感的整体形态。

空间构成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空间布局与组合的敏感性和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掌握有效地组织和规划具有艺术价值的空间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空间构成课程设计展开讨论,从设计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究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感知能力:通过学习空间构成课程,学生能够提高对于不同空间的感知和观察能力,培养对空间形态和布局的敏感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构成是一项对创造力要求较高的设计领域,通过空间构成课程设计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激发其设计潜能。

3.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在空间构成课程设计中,学生常常需要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空间感知与观察: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感知不同空间的特点和特征,学习提取和分析空间形态与布局的方法。

2. 设计理论与原则:介绍空间构成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节奏等,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

3. 空间构成技巧:教授学生各种空间构成的技巧与方法,例如利用色彩、材质、光线等手段来进行空间构成的设计。

4.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空间构成项目实践,包括绘制平面布局图、进行模型搭建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教授学生空间构成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建立相关概念框架和思维模式。

2. 实践操作: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空间构成的过程,进行布局设计、模型制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分为小组进行项目实践,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并推动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和思考。

4. 评估与反馈: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估与反馈,鼓励优秀,激励进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房屋建筑学 2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房屋建筑学 2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某住宅平面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民用建筑常用家具尺寸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教室、卧室、营业厅中家具近旁必要尺寸1.1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方面的综合要求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50座矩形平面教室的布置教室中基本满足视听要求的平面范围和形状的几种可能性不同因素对教室平面设计的影响(a)沿外墙长向布置矩形教室的平面组合(b)双侧采光方形教室的平面组合(c)某专用学校六角形教室的平面组合窄长条的窗洞往往是图书馆书库的识别标志窄长条的窗洞往往是图书馆书库的识别标志,,这是由内部书架的排列及光照需要形成的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包括:1. 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2.门厅和过厅——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3.楼梯和电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1. 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 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 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 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1.2.1走道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1.2.1走道1.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2. 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

2建筑空间结构及其组成

2建筑空间结构及其组成

2建筑空间结构及其组成第1章建筑平⾯的功能分析和平⾯组合设计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设计. ⾛道——建筑物中最⼤量使⽤的交通联系部分门厅和过厅——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处起内外过渡、集散⼈流作⽤的交通枢纽。

过厅⼀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3.楼梯和电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的重要部分●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1. 满⾜使⽤⾼峰时段⼈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的安全尺度;2. 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 ⽅便各使⽤空间之间的联系4. 满⾜采光、通风等⽅⾯的需要第1章建筑平⾯的功能分析和平⾯组合设计●建筑物使⽤部分的功能分区: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泡图来归纳、明确使⽤部分的功能分区兼顾其他的可能性,尤其建筑的结构传⼒系统的布置建筑物各部分的使⽤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对于⼈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

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的⽅便和安全建筑物的主要⼊⼝门厅和各个次要⼊⼝布置应该考虑迎向⼈流和物流的主要来源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分流在建筑物内部,各使⽤部分的分布应该尽量使得使⽤频率较⾼的房间靠近主要⼊⼝或交通核布置建筑物的平⾯组合⽅式:1. 串连式组合:令各使⽤部分之间互相穿通。

通常可见于空间的使⽤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时联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串联式的平⾯布局容易组织交通路线利⽤连廊部分的收进使得建筑的体块明确1.3 建筑平⾯的组合设计●建筑物使⽤部分的功能分区:借助功能分析图,或称之为⽓泡图来归纳、明确使⽤部分的功能分区兼顾其他的可能性,尤其建筑的结构传⼒系统的布置建筑物各部分的使⽤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对于⼈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

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的⽅便和安全建筑物的主要⼊⼝门厅和各个次要⼊⼝布置应该考虑迎向⼈流和物流的主要来源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分流在建筑物内部,各使⽤部分的分布应该尽量使得使⽤频率较⾼的房间靠近主要⼊⼝或交通核布置●建筑物的平⾯组合⽅式1. 串连式组合:令各使⽤部分之间互相穿通。

居住空间设计第二章 居住空间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居住空间设计第二章  居住空间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居住空间设计的原则 2.2.1 2.2.2 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 人体工学与环境心理学
2
居 住








原 则

J U Z H

U K O

N G J

I A N S

H E J

I
2.1
居住空间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居住空间的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空间布局规划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要素,包括空间类型和各界面的形态,家具与陈设对于室 内空间的影响以及灯光照明和色彩对空间氛围的塑造,这些都是居住空间设计中不可 忽视的关键因素。






2
居 住 空 间 设 计 的 要 素 与 原 则
J U Z H U K O N G J I A N S H E J I D E Y A O S U Y U Y U A N Z E

J U Z H

U K O

N G J

I A N S

H E J

I
本章学习要点及目标:
•了解居住空间的设计要素;
2居住空间设计的要素与原则餐厅的人体尺寸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居住空间设计juzhukongjiansheji2居住空间设计的要素与原则厨房的人体尺寸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居住空间设计juzhukongjiansheji2居住空间设计的要素与原则起居室的人体尺寸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居住空间设计juzhukongjiansheji在福州泰禾b户型样板间的设计中卧室的色调以米黄色和白色为主白色的床头柜和电视柜给人干净清爽的感觉米黄色的墙壁和被褥让人感觉到很温暖床头的两幅装饰画和电视柜上的装饰画都采用了暖暖的红色和黄色使整个空间的颜色更加丰富床头灯也带有暖色系的花纹给居住者创造了温暖舒适的睡眠环境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章-套型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章-套型设计
• 静区:卧室,主要在夜晚使用学习和工作空间,时间随职 业不同而异
3)洁污分区——也称干湿分区。厨房、卫生间集中布置
3.合理分室 • 包括以下两种方面: 1)生理分室:
也称就寝分室。 2)功能分室:把不同的功能空间分离出来。 • 食寝分离 • 起居、用餐与睡眠分离 • 工作、学习分离
4. 厨房和卫生间布局
二、目的
为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 这既取决于住户家庭人口的构成和家庭生活模式,又与 人的生理和心理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 空间组合关系、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
(一)、家庭人口构成 住户家庭人口构成通常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归纳分类:
2.3.3 套型模式发展趋势 1.居室型 2.方厅型 3.起居型 4.表现型
第三节 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规范
住宅建筑的基本内容包括:
居住部分: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厅 辅助部分:厨房、卫生间、厕所等 交通部分:过道、楼梯、前室等 其它部分:储藏空间(壁柜、搁楼、搁板等)和室外部分
(庭院、阳台等)
以下详细介绍各部分设计要点及要求。
一、居住空间
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
套型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居住空间数(个)
2 3 3 4
使用面积(m2)
34 45 56 68
一、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是一套住宅的主体空间,它包括睡眠、起居、 工作、学习、进餐等功能空间,根据住宅套型面积标准的不 同包含不同的内容。
交际型:社交活动多。套型需较大起居空间,接近入口, 避免交通干扰,设多卫。
家庭职业型:家庭工作需要。套型中设置工作间。低层中 采用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套型。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ppt课件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ppt课件
– 建筑造型的三特征:
• 环境特征 • 空间特征 • 抽象性特征
• 建筑体型分为:单一体型、组合体型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 二、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 术的特点
– 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 施工技术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 第3.1节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 一、反映建筑物功能要求和类型特征 – 二、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
– 2、日照(采光)、 通风要求
• 窗台高度
– 单侧采光 – 双侧采光
• 通风要求
– 3、节能要求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 第二节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建筑空间的构成及组合

建筑空间的构成及组合

厨房的布置形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等几种
四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1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 A 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 过所需的安全尺度。 B 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 散要求。 C 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D 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要求。
2走道设计
走道又称为过道、走廊。凡走道一侧或 两侧空旷者称为走廊。 按走道的使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种情 况: A 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置的走道,不允 许安排作其它功能的用途。 B 主要为交通联系同时也兼有其它功能 的走道,这时过道的宽度和面积应相应增 加。
(2)套间式组合
套间式组合的特点是用穿套的方式按一定的序 列组织空间。房间与房间之间相互穿套,不再通 过走道联系。这种形式通常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顺 序和连续性较强,使用房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 况下形成的组合方式,如展览馆、火车站、浴室 等建筑类型。套间式组合按其空间序列的不同又 可分为串联式和放射式两种。串联式是按一定的 顺序关系将房间连接起来;放射式将各房间围绕 交通枢纽呈放射状布置。 可分为串联式和放射式两种组合方式。
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门的位 置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D 门窗的开启方向
门窗的开启方向一般有外开 和内开,大多数房间的门均采用 内开方式,可防止门开启时影响 室外的人行交通。
三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1 厕所设计 A 厕所设备及数量 厕所卫生设备主要有大便器、小便 器、洗手盆、污水池等 一般民用建筑每一个卫生器具可供 使用的人数参考表如下:
C 坡道
坡道的特点是上下比较省力(楼梯的坡度在 25~45度左右,室内坡道的坡度通常<10度), 通行人流的能力几乎和平地相当,但是坡道的最 大缺点是所占面积比楼梯面积大得多。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2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2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分子。

2. 能够分析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分子空间结构,以及如何分析分子空间结构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包括分子结构图和反应原理图。

2. 准备各种常见分子的模型,以便学生能够实际观察和操作。

3. 准备相关实验器材,以便进行实验演示和探究。

4.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常见的分子的空间结构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在物质性质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包括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四个环节。

1. 实验探究首先,通过演示氨分子的球棍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子的形状,并让学生思考分子的形状与物质的性质有何关系。

接着,进行氨分子的喷泉实验,让学生观察喷泉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喷泉实验的原因与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何关系。

通过这两个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2)分子的空间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有何关系?(3)分子的空间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理解。

3. 教师讲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分子的空间结构的讲解,包括分子中的键型(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分子的对称性(镜面对称和非镜面对称)等知识点。

同时,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分子的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4. 学生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知识,包括一些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

通过学生的练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建筑设计基础空间构成

建筑设计基础空间构成

建筑设计基础空间构成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是指通过适当的建筑元素和布局来创建室内和室外空间的组合方式。

空间构成被认为是建筑的基础,因为它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审美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空间构成的一些基本要素和常见设计方法。

建筑空间的要素1. 立面建筑的立面是建筑的面向街道或广场的一面。

它不仅反映了建筑的外观,还决定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和组织形式。

一个好的立面可以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为城市或社区增添一些独特的文化气息。

2. 空间高低在建筑设计中,空间的高低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低关系是指建筑内的空间存在高度上的差别,通过高低变化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空间。

比如说,通过设置各种高度的台阶,可以创造出一个室外的雅座或露台,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同时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不同的使用体验。

3. 墙体和门窗墙体和门窗在建筑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墙体和门窗的布局不仅影响着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还可以为建筑增添美感和艺术价值。

在墙体和门窗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窗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因素,使其与整个建筑的风格相匹配。

4. 屋顶屋顶在建筑设计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保护建筑不受风雨侵袭,还可以为建筑增加一些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屋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屋顶的形状、高度和颜色等要素,使其与整个建筑的布局相协调。

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1. 对称性对称性是建筑空间设计的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

通过对称性的运用,可以创建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空间。

在将对称性应用到实际建筑设计中时,可以通过对立面、窗户、门等元素进行对称性设计,使空间显得整洁而有序。

2. 比例比例是建筑空间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一个合理的比例可以使得空间显得和谐而舒适。

建筑师可以从多个角度上考虑比例,比如墙体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门窗的大小与墙面的比例、照明与空间的比例等等。

3. 空间划分空间划分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养老机构管理第2章第1节 养老机构的设计原则和空间构成

养老机构管理第2章第1节 养老机构的设计原则和空间构成
20
医院护理单元
21
老年公寓护选择性原则 提供各种生活空间以满足不同的生活方式。 保证私密性:确保个人隐私权,居住空间个性化。 增加社会交往空间:提供交流的机会,减少孤独感。
23
养老机构的空间构成
养老机构的空间布局,要使老年人在机构中能够像 在自己家一样保持日常生活的连续性,创造家的感 觉与氛围。 将护理单元小型化,有利于老人间的相互认识,构 筑和谐的社会关系,便于护理人员观察每一个居住 者的生活情况。 每个人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又能与他人接触,可以 根据自由意愿选择独处或者交流。
11
养老机构的设计原则
3.弥补性原则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需求进行人性化
设计,通过各种弥补性环境帮助老人弥补其能力与 生理的缺陷。 视觉弥补:运用强烈的色彩变化刺激视觉神经;适
度提高照度;加强照度的均匀性(过强 的明暗反差会造成行动的不便)。 听觉弥补:运用发声装置。 触觉弥补
12
视觉弥补:增加空间亮度
地面过于光滑
地面无连续性,石板不平整
15
16
养老机构的设计原则
5.舒适性原则 绿化设计:户外有充足的绿化,植物配置合理,
透光合理。 环境设计:有台阶的地方加设扶手,材料舒适,
尽量多设置木质座椅,方便老人休息,创造便于交 往的空间,比如亭子。
17
18
19
养老机构的设计原则
6.护理单元设计原则 在同住宅相近的居住生活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护 理,生活单元与护理单元相一致,给护理人员或 家人留有护理空间。 特别是浴室和卫生间,保证老人活动需要的尺寸 和协助老人是所需的空间。
1
老年人精神状态的好坏与住宅和环境直接相关, 住宅和环境关系着他们生活方便与安全以及心理和 生理健康。

第2章建筑平面设计

第2章建筑平面设计

§2-4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a内容: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 梯、坡道等; 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b关系: 主要使用房间 辅助使用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 c要求:I)足够的通行宽度和面积 ii)流程简捷,明确便于疏散,互不干扰,采光通风好 iii)尽可能减少交通面积提高利用率。
二、浴室、盥洗室设计
1、主要设备:洗手盆、污水池、淋浴器、浴盆等;公共浴室还有更衣室,
其中主要设备有挂衣钩、衣柜、更衣凳等。 [设计时可根据使用人数确定卫生器具的数量,同时结合设备尺寸及人体活动
所需的空间尺寸进行房间布置]
2、尺寸要求:
4.3.1 厕所
厕所的设计方法步骤是:
首先了解各种设备及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 其次根据使用人数和参考指标确定设备数量; 最后确定房间的尺寸 。
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2-2 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一、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1、分类:(从主要使用房间的功能要求来分类)
①生活用房————厅、卧 ②工作学习用房————办公、教师、实验室 ③公共活动房间————商场、剧院、观众厅、中庭
2、设计要求
①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市内使用活动和家惧,设备合 理布置的要求; ②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有利疏散安全采 光通风良好; ③房间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 ④考虑人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3、窗的面积: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日照情况等因素考
虑,还应结合通风要求、朝向、立面、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
4、门窗位置
①应尽量保持墙面完整,便于家俱设置设置备布置和合理组织人行通道。 ②应有利采光通风 图示 尽量减少涡流区,组织“穿堂风” ; ③应方便交通,有利疏散;即通行线路短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中 有间 沿低 中两 线侧 向高 上, 延且 续沿 和中 扩轴 散线 的有 力开 象口 感的 。空
间 ,
空间构成设计
西班牙Andalucía城市历史博物馆 建筑围绕椭圆形的中庭展开,
中庭中是圆形的坡道,坡道连接 建筑的三层,并表现有趣的空间 张力 。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2.3 空间与时间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与时间的交感
① 视线的变动(静态艺术表现中的视线变动和人处 于空间之中的视线变动)。 ② 物体在空间中运动(固定的位置看移动的体)。 ③ 时间的运动(景随时迁)。 ④ 在时间中运动(步移景迁)。
空间构成设计
2.4 空间与光影
2.4.1 光影与量感 形态空间在光线照射下,具有明确的层次之分,呈现出较强的
空间构成设计
2.5.1 功能对单一空间形式的界定
① 对空间尺度和容量的界定 因使用要求不同其面积尺度也随之变化,如住宅和公共建筑
空间面积相差甚远。 ② 对空间形状方面的界定
空间的尺度和容量确定后,要考虑空间形状,取决于功能和 精神需要。 ③ 对空间质的界定
除基本的遮风挡雨,防寒避暑外还有采光通风日照开窗朝向, 并结合不同的功能要求采用特定的采光光照模式(如住宅和美术 馆、画室之区别)。
Space Form Design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第2章 空间构成原理
1 空间与限定 2 空间与张力 3 空间与时间
4
空间与光影
5
空间与功能
6
空间与结构
空间构成设计
2.1 空间与限定
通过各种手法的限定才能 从无限无形的空间中创造出有 限有形。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 展出现了房屋和部落,且因感 觉和气氛不同更会有不同空间 场所之分,从构成学看出现了 物理性所限定的三维空间,即 能让人感知的形态空间。
氛围。如利用隐形光带,荧光壁画,霓虹灯等进行空间构成与装 饰,可营造魔幻的空间效果。
影子对于提高空间感受和增强空间深度起主要作用,利用影 子的变化可丰富形态空间的艺术效果。
光照度对于形态空间气氛制造起决定性作用,照度过低使人 感到消沉,适度的照度让人轻松,过亮让人兴奋。
空间构成设计
深圳音乐厅
空间构成设计
立体感。量感是在明暗面的微妙变化中产生的,明暗层次越丰富, 空间量感的视觉化语言越充分。(如几何体素描,增加明暗的变化, 量感就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2.4.2 光影与空间感受 形态空间的视觉感受是由光的照射方位和光源色温所决定的. 照明系统采用多层次组合,可营造优雅热烈辉煌神秘等空间
2.2 空间与张力
2.2.1 空间识别的本质 人的运动意识的潜在表现,既有视觉,又有听觉,触觉,嗅
觉等多种验。
空间构成设计
2.2.2 空间感受 是指心里空间,是内空体或空间体向周围的扩张,是无具体
形态却能产生视觉张力的空间。 这些感受来自于空间环境存在的视觉要素,激发人产生视觉
或思维活动,从而导致空间扩张感。
就形态空间而言这些张力源自对实体所界定的心理扩张和空 间力的势态两方面。
空间限定实体所产生的扩张力,主要源自于内力运动的“势头”。
空间构成设计
拱 形 空 间 具 有 向 心 、 内 聚 、 收 敛 的 力 象 感
空间构成设计
中间高周围低的界定空间,具有沿内空间纵向轴内聚并向上延续的力象感。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2.5.2 功能对多空间组合形式的界定 ① 以通道式连接各单一空间的结构形式,适宜狭长空间。(如:教室
医院宿舍 )
空间构成设计
② 以楼梯为中心的空间组合,又称单元式构成,适宜垂直交通构件空间。
空间构成设计
③ 围绕主大厅进行组合的空间结构形式。(如:住宅客厅 )
空间构成设计
立体形态向空间形态转化图
空间构成设计
2.1.3 创造形态空间的规律 应从外表形态和内空形态两方入手,外表形态以静为其视觉
表象,内空形态以动为其视觉特征,内部形态决定了外部形态,正 形由负形所界定。外表形态体现在触嗅觉两方面,对内空形态来说, 体现在视觉和运动感觉方面。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2.1.1 形态空间 是一种物理空间,即借助物理实体所界定的空间,具有限定
性,内外通透性和让人进入的内部性三大基本特征.
空间构成设计
2.1.2 形态空间与立体构成形态的本质区别
① 形式上看,立体构成形态占有三次元实体,形态空间占有三次元 虚体,形态空间是积极虚体的空间,立体构成是消极实体的空间。 (相异性) ② 物理学上看,立构是内力运动变化的外在表现,形态空间是“空 间力”运动变化的体现,从视觉心理学而言,两者也都是力象的表 现形式。(相同性) ③ 创造学上看,立构被感知的是实体本身,构成方法从有限形体向 无限发展的组合,其视觉力象由其外感应生成较抽象;形态空间的 感知是实体间的相互作用,其构筑从无限到有限的界定,视觉力象是 在空间内部的运动过程来体验的,且较为具体。
空间构成设计
④ 空间与空间相互连通的结构形式。 A 串联式组合,如博物馆展览馆。 B 根据使用需要在大空间内进行灵活分隔组合的空间形式,如
深圳音乐厅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空间构成设计
2.5 空间与功能
空间需要用各种围合手段,有明确目的的围合让不同的空间形 态满足其需求.称其为功能空间。 功能对空间有明确的规定性体现: ① 量的规定性。要求空间具有合适尺度的容量并足以容纳人或物。 ② 形的规定性。要求空间具有适应于特定需求的形态以满足不同的 使用要求。 ③ 质的规定性。所围合的空间必须具备保护功能条件下的要求以防 止人或物受到其他因素的伤害 。
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四维空间 四维空间=三维空间+时间
空间存在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的存在则 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二者的存在是相 辅相成的。
如:展示空间中会注意设计人流,通过对其人 流路线的控制,增加空间隔断,利用时间的流动 及人视野所观察到得信息来创造空间,增加空间 的丰富性。
空间构成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