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及经络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经络基础知识

经络基础知识

经络基础知识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经络基础知识的介绍:
1. 经络系统: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经络系统遍布全身,将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联系起来。

2. 十二经脉:人体有十二条主要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

这些经脉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 经络的作用:经络具有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等作用。

通过经络的传导,气血得以通畅运行,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4. 穴位:经络上的特定点位称为穴位,穴位是气血输注的地方。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5. 经络学说的应用: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广泛应用于针灸、推拿、按摩等疗法。

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疼痛,调节身体机能。

6. 整体观念:经络学说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系统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身体的健康与经络的通畅与否密切相关。

7. 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根据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按时辰选择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

它认为在不同的时辰,经络气血的流动有一定的规律。

对经络的研究和应用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络的实质和作用机制仍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

中医调五脏六腑的基本知识

中医调五脏六腑的基本知识

中医调五脏六腑的基本知识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它认为人体由五脏和六腑构成,而五脏六腑在中医理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这些器官在中医理论中不仅仅是生理功能的载体,更代表了人体的精气神状态。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五脏和六腑出发,介绍中医对它们的基本认识和功能。

五脏:一、心:心主血脉,开窍于舌。

在中医理论中,心主律乃情志,心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器官,主要负责血液的循环和情志的活动。

心气不足则会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

二、肝:肝主疏泄,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主要负责疏泄气机、藏血、调节情志,还有保证疏泄功能的平稳运行,肝的气机不畅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月经不调等症状。

三、脾:脾主运化。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主要负责水液代谢、调节四肢运动、提供营养,脾的功能正常与否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和运动能量。

四、肺:肺主呼吸,在中医理论中,肺主呼吸,主要负责呼吸和气喘等功能,在中医临床中经常用于治疗肺病和气喘。

五、肾:肾主藏精,在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主要负责生殖和排泄,是五脏之一,肾阳虚会引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症状。

六腑:1.胆:胆主决策胆在中医理论中,胆主决策,主要负责决策与勇气,胆气足则决心坚定,意志坚毅,气虚则多犹豫不决、胆小怕事。

2.胃:胃主受纳,在中医理论中,胃主受纳,主要负责受纳进食,消化吸收,在中医临床中经常用于治疗胃病、消化不良等。

3.小肠:小肠主分清,在中医理论中,小肠主分清,主要负责分清浊清,吸收精华,排除杂质。

4.大肠:大肠主传导,在中医理论中,大肠主传导,主要负责传导和排泄功能,在中医临床中经常用于治疗便秘、肠病等。

5.膀胱:膀胱主排泄,在中医理论中,膀胱主排泄,主要负责排泄和存尿功能,在中医临床中经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失禁等。

6.三焦:三焦主运化在中医理论中,三焦主运化,主要负责化精、排泄,在中医临床中经常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排异排毒等。

五脏及经络

五脏及经络


膀胱--决渎之官

膀胱位于小腹部,为中空的囊状器官,上有输尿管与肾相 通,下通过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的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 泄尿液。
三焦--州都之官

在人体脏腑中三焦最大,有名无实,有“孤腑”之称。从 部位上来划分,膈肌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膈肌以下脐 以上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


胆--中正之官

胆附于肝之短叶,与肝相连,呈中空的囊状器官。 1 .贮存和排泄胆汁,味苦,呈黄绿色,具有促进食物的 消化吸收的作用 2.主决断决断属于思维的范畴。


胃--仓廪之官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 口为幽门,胃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上脘、中脘、下 脘,因此胃又称胃脘。 1.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接受和容纳




23-1时:胆经,全身肌肉放松,个别器官活动极慢,胆经 主浓缩胆汁的作用,这时 候人很大胆的时候


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2、心藏神。

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 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无不包含于神的范围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五脏之肺-宰辅之官

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与心同居 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肺通。 肺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 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体, 不论是从口鼻而人,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他 脏之寒热病变,亦常波及于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 故称娇脏。

脏腑、腧穴及经络学说概要

脏腑、腧穴及经络学说概要

脏腑、腧穴及经络学说概要脏腑、腧穴及经络学说概要一.脏腑——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

另有心包(又称心包络,也称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可以说心脏的外围组织,为心之宫城,亦可作为六脏之一,与三焦相表里。

六腑即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等。

三焦的部位划分:胸膈以上的心、肺及头面部为上焦;中焦是指胸膈以下,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在内;下焦一般指肾、膀胱及大小肠等。

脏腑的阴阳或表里关系:五脏为阴(里),六腑为阳(表),形成一个阴阳表里的关系。

如心—小肠,肺—大肠,脾—胃,肝—胆,肾—膀胱,心包—三焦等。

五脏对人体素质的所主: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与随脏腑配五行:肝与胆属木,心与小肠属火,脾与胃属土,肺与大肠属金,肾与膀胱属水,心包与三焦仍属火。

二.腧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通输,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是孔隙的意思。

腧穴又称穴位。

腧穴大体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十二经和任脉、督脉上的腧穴,有确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直接的归经,且能主治所属经脉病症及所属脏腑病症,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共361个。

特定穴:凡是在十四经中具有某些特殊治疗作用的并有特定名称的腧穴均称为“特定穴”。

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10类,包括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十二原穴、十五络穴、十六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有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经外奇穴:又称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这类腧穴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书中收录了48个奇穴。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酸麻、沉重等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腧穴的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功能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功能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功能
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六腑,分别指肺、心、肝、脾、肾五脏和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六腑。

每个脏腑的功能是不同的:
1. 肺:主司呼吸,将人体吸入的气体转化成氧气,并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以供身体使用。

2. 心:主循环,将受肺部氧气的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与营养输送全身,使身体各部位能够正常运转。

3. 肝:主司调节,负责人体代谢、血液循环、营养吸收、贮藏、释放等重要功能。

4. 脾:主司消化,掌管消化系统、代谢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

5. 肾:主司食物消化,掌管体水代谢、排泄,调节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维护心血管系统健康等。

6. 胃:主司消化,是人体消化器官的第一站,负责将进入口腔的食物通过消化分解、吸收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

7. 大肠:主司排泄,帮助人体排出无用的污物。

8. 小肠:主司吸收,将胃中消化好的食物渗透到血液循环中。

9. 膀胱:主司排泄,控制体内废物的排泄。

10. 胆:主司消化,帮助胃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从而更容易吸收。

11. 三焦:主司代谢,是人体代谢功能的重要机构。

被中医学家形象地比喻为“人体的厨房”,负责调理人体各脏腑功能的协调性。

关于中医五脏的知识科普

关于中医五脏的知识科普

关于中医五脏的知识科普
中医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它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心:心主血脉,主管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同时还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肝:肝主疏泄,主管人体气机的疏通畅达,调节情志,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协助脾胃消化。

脾:脾主运化,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还具有统摄血液、固摄脏腑的作用。

肺:肺主气,司呼吸,主管人体的呼吸功能,调节气机,推动血液运行,通调水道,促进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肾:肾主藏精,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水液代谢、纳气等功能。

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如果五脏功能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非常注重调整五脏的功能,以恢复人体的健康。

总之,中医五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和中医的诊断、治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如何从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进行治疗

中医如何从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进行治疗

中医如何从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进行治疗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与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是生理上的相互联系,也是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常常会从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入手,通过调整经络气血的运行,来恢复五脏六腑的功能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它内连五脏六腑,外络肢节皮毛,将人体的各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和细小脉络。

经络系统通过气血的运行,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五脏六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

例如,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主血脉,小肠主化物;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胆主决断;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大肠主传导;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膀胱主排泄。

中医认为,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例如,心经气血不畅,可能会导致心悸、失眠、心烦等症状;肝经气血不畅,可能会导致胁痛、口苦、眩晕等症状;脾经气血不畅,可能会导致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肺经气血不畅,可能会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肾经气血不畅,可能会导致腰膝酸软、耳鸣、水肿等症状。

同样,当五脏六腑发生病变时,也会影响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在经络循行的部位出现相应的症状。

中医在治疗疾病时,会根据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其中,针灸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针灸通过针刺或艾灸经络穴位,来调整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心经气血不畅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可以针刺神门、内关等穴位;对于肝经气血不畅引起的胁痛、口苦等症状,可以针刺太冲、期门等穴位;对于脾经气血不畅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可以针刺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对于肺经气血不畅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可以针刺尺泽、列缺等穴位;对于肾经气血不畅引起的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可以针刺太溪、涌泉等穴位。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一、脏腑理论脏腑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五个脏腑,即心、肝、脾、肺、肾,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属性,并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此外,中医还认为人体内部有三个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和排泄。

二、经络理论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器官的联系。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十二条主要的经络,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这些经络在人体内纵横交错,相互联系,共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三、脏腑经络与疾病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部脏腑器官的功能失调和经络系统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注重调整脏腑功能和疏通经络气血,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四、针灸与穴位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或艾灸对人体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和疏通经络气血的目的。

穴位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也是脏腑器官与经络系统相互联系的门户。

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和阴阳平衡,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中药与经络脏腑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通过药物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经络脏腑来实现的。

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归经,能够针对不同的病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例如,四物汤能够补血调经,六味地黄丸能够滋阴补肾,逍遥散能够疏肝解郁等。

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经络基础必学知识点

中医经络基础必学知识点

中医经络基础必学知识点
中医经络的基础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经络系统:经络是中医学说的人体内外联系的通道系统,包括经脉、络脉、腧穴等。

经络系统与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相互联系,起到调节、运输气血和经络信息的作用。

2. 经络的分类: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类。

经脉是主要的通道系统,
包括十四个经脉和两个奇经,通过人体不同部位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系统。

络脉是与经脉相平行的脉络系统,主要分布在肌肤和皮下。

3. 经络的属性:经络有气血、营卫、营血等属性,通过这些属性来体
现其功能和特点。

例如,经脉主要传输气血,络脉主要传输营卫。

4. 经络的分布与循行规律:经络的分布与人体的脏腑、经络经脉相互
联系,表现出特定的循行规律。

例如,手太阴肺经起于胸部走向前臂,与肺脏相互联系。

5. 经络的功能:经络有调节气血流通、运输营卫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等功能。

中医通过经络调理来达到治疗疾病、保持健康的目的。

6. 经络与腧穴:腧穴是经络和络脉的交汇点,中医通过刺激腧穴来调
节经络的功能。

腧穴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治疗作用,在中医诊疗中被广
泛应用。

7. 经络的病理变化:经络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会出现气血阻滞、经脉
闭塞等病理变化,中医通过调理经络来治疗疾病。

这些是中医经络基础知识的一些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经络理论,应用于临床诊疗中。

十二正经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十二正经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十二正经与五脏六腑的关系1.手xx 肺经:肺经主管人的营气和呼吸系统。

此经络的机能下降时会引起头晕、胸闷、口干、咳嗽、喘息、颈疲劳、手臂酸痹、手掌有热感等症状。

2.手少阴心经:心经是与心脏有直接关系的经络,即主管心脏和大脑及神志方面。

这个经异常时,会出现脸发热及变红、眼发黄、咽喉干、臂内侧痛、麻痹、手掌发热、疼痛等状况。

3.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无固定作用,是主管循环系洗的经络,有保护心脏的功能。

这个经络出现异常时会出现脸发红,胸痛,腕前方麻痹等症状。

4.手xx 大肠经:大肠经主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咽喉,这条经络出现异常时,会出现眼睛发黄、牙痛、鼻孔阻塞、口干、咽喉痛,由颈到肩会产生疲劳,同时皮肤变干、精神不安等症状。

5手xx小肠经:这条经络掌管着小肠的活动,与消化系统关系密切。

这个经络有异常时,会出现眼变黄、听力减弱,还可能出现臂痛、麻痹等。

6 手少阳三焦经:三焦经主管淋巴循环和激素,调节着真个内脏的平衡。

如三焦经不畅通,津液的调节机能便无法进行,就会出现腹胀、水肿等。

7足xx经:胃经是管理消化的经络。

这条经络有异常时,会引起头痛、鼻阻塞、便秘、下痢、由大腿到膝盖及下腿足会酸痛。

8 足少xx:胆经与脏腑功能有关,包围了眼尾及耳朵周围。

由颈入缺盆部,入胸过隔,络肝属胆,下行到足的外侧,在第四足趾的趾跟处为止。

这条经络有异常时,会出现脸色不好、皮肤没有光泽、肩膀疼痛、足外侧到第四趾麻痹等症状。

9足xx膀胱经:膀胱经是十二正经中最长的一条经脉,它与所有的脏器作用有关系,五脏六腑的异常都可反应在此经络,这条经络有异常时,头后部会发生疼痛,颈后方、后背、腰、大腿会产生疲劳、冷症;还会出现鼻孔阻塞等症状。

10足xx 脾经:脾经与骨经有表里关系,相助起消化作用,这条经络有异常时,胸部下方有重感,会出现意气、下痢、放屁,腰、足的内侧冷等症状。

11足厥阴肝经:肝是保持生命机能的重要部分。

这个经络异常时,皮肤会变得粗糙,有黑斑,还会出现腹痛、腰痛。

脏腑经络知识点总结

脏腑经络知识点总结

脏腑经络知识点总结一、脏腑经络的基本概念1.1 脏腑经络的起源脏腑经络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内经》中的脏腑经络说,该书系统地说明了人体内脏腑器官和经络系统的相互关系,为后世中医学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另外,从《脉经》、《灵枢》等著作中也可以找到对脏腑经络理论的相关记载。

1.2 脏腑经络的内涵脏腑经络是中医学理论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包括了脏腑器官和经络系统两部分内容。

脏腑器官是指人体内的各种脏腑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等;经络系统是指人体内的经络系统,包括十五条经脉和奇经八脉。

脏腑经络是一个相对独立但又密切相关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1.3 脏腑经络的作用脏腑经络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主要起着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维持健康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通过脉象、舌诊、诊断等方法来观察脏腑经络的变化,可以对各种疾病进行判断和诊断,进而指导治疗,促进健康。

二、脏腑经络的相互关系2.1 脏腑器官与经络的联系脏腑器官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自身的生理功能,又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中医理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都与十五条经脉和奇经八脉有着不同的联系和影响。

例如,心主血脉,心经与心脏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而心经与胃脏有着护血之功能等。

2.2 脏腑经络的功能作用脏腑经络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如心脏对应的心经能够调节血液和心脏的功能。

其次是维持机体的防御能力,通过不同脏腑的功能协调,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最后是协调脏腑器官之间的关系,保持人体内部的相对平衡和稳定状态。

2.3 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脏腑经络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脏腑器官功能失调、经络阻塞、气血不畅等情况。

根据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脏腑经络的失调和病理变化所致,因此中医治疗的重点就是通过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经络方面的知识点总结

经络方面的知识点总结

经络方面的知识点总结1. 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Meridian)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范畴之一。

据《黄帝内经》记载:“经者,有所不通,则痛苦不足以清,若在皮肉之间,其寒淫深藏乃发热也。

”意指人体有一些生理活动通道,它们通过经脉系统把人体各个组织器官血络联系起来,起着营养和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

这些通道被称为经络,是中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2. 经络的分类按经络的循行方向可以分为十四经、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等。

其中,十四经是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将经脉分为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两大系统,分布在人体的表里、上下和四肢,共十四条。

奇经八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经、足厥阴肾经、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脉是指人体十二条经脉,分布在体表和体内。

它们分布在头、颈、躯干、四肢和脏腑等部位。

3. 经络的循行十四经络的循行主要包括经别、原穴、腧穴、络穴、照穴和输穴等。

经别是经脉上的主要经络部位。

原穴是经络上能直接与腧穴相连的穴位。

腧穴是能对相关脏腑、组织器官产生生理、病理反应的特定穴位。

络穴是两脏经络直接相连的穴位。

照穴是两络相连的穴位。

输穴是十四经总合腧穴和络穴的交叉位置。

4. 经络的功能经络具有调节气血、营养脏腑、调节阴阳、协调人体机能、防御外邪以及治疗疾病等功能。

其中,调节气血是指经络能调节气血的流利和周围的分布。

营养脏腑是指经络通过气血的流通,维持脏腑的生理功能。

调节阴阳是指经络可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协调人体机能是指经络可以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防御外邪是指经络能阻止外邪侵袭,保护人体健康。

治疗疾病是指人体发生疾病时,经络可以发挥调理作用。

5. 经络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在临床应用中,经络的相关内容包括:经络的诊断、经络的治疗、经络的保健、经络的病因病机等。

其中,经络的诊断是指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诊断疾病。

经络的治疗是指通过调节经络来治疗疾病。

经络的保健是指通过保健养生对经络进行调理。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中医基础知识之五脏六腑中医以五脏六腑为基础理论,认为人体内的五个脏器和六个腑器互相联系,共同维持着人体内部的平衡和健康,它们是心、肝、脾、肺、肾、胆、胃、小肠、大肠、膀胱。

以下是五脏六腑的详细介绍。

五脏:1.心心主血脉,主宰人的神明意识和生命力,同时心还掌管着人的胸腔、喉咙和舌头。

中医认为,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因为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2.肝肝主筋、主管血液排毒和血液运行,同时还调节人的情绪状态。

肝在中医中被认为是人体内分解和代谢毒素的重要器官,因此肝脏病会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

3.脾脾主治运化,又称“后天之本”、“脾胃之源”,掌管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与消化相关的疾病和体重问题常常和脾有关。

4.肺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中心,主管人体的呼吸和气血,也是抗外界病原体的重要防线。

肺疾病会导致呼吸系统的问题,如支气管炎和肺炎。

5.肾肾为明确功能,主要负责人体的水液代谢、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是人体中的主要滤器。

肾为人体储存精气,代表着人体的生殖力。

肾疾病会影响肾脏功能和生殖能力。

六腑:1.胆胆为肝的器官之一,主管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汁是人体用于消化和吸收脂肪的重要物质。

胆结石和胆囊炎是胆的疾病最为常见的问题。

2.胃胃为脾的器官之一,主要负责储存、消化和分解食物,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中心。

胃疾病如胃病、胃痛以及病态反酸问题等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小肠小肠负责消化和吸收人体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发挥着保护身体的作用。

小肠炎、小肠绞痛和痢疾等疾病都与小肠有很大的关系。

4.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盐分,帮助人体排泄废物。

大肠疾病主要考虑以后期肠癌的发生为多,而早期检查能有效减少因大肠癌带来的危害。

5.膀胱膀胱是肾脏与泌尿道之间的储水器官,主要负责存储尿液,当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会将尿排出人体。

膀胱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总的来说,五脏六腑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人体内部的重要部位,也是人体内环境的主要维护者,五脏六腑的功能协调和协同起作用是维护人体健康和平衡的重要保证。

人体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经络

人体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经络

人体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经络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

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

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

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

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

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

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强调身心的相互关系与平衡。

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对五脏六腑的了解以及如何调理它们。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中医基础知识。

一、五脏六腑功能1. 心脏:中医认为心脏主管血液循环,同时与情绪、记忆、激情和睡眠等方面有关。

调理心脏的方法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等。

2. 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同时也与皮肤和情绪有关。

中医认为肺脏主要功能是呼吸并控制气机。

调理肺脏的方法包括保护好呼吸道、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加氧气摄入量等。

3. 脾脏:脾脏是中医认为对消化和吸收有重要作用的器官。

调理脾脏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减少食用寒凉食物等。

4. 肝脏:肝脏是中医认为掌控情绪与气血畅通的重要器官。

调理肝脏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当运动、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避免过度饮酒等。

5. 肾脏: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的根本之源,掌管生长、发育和繁殖。

调理肾脏的方法包括保持适当的水平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补充水分以及避免熬夜等。

6. 胃和小肠:胃和小肠是消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位,负责分解和吸收食物。

调理胃和小肠的方法包括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以及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等。

二、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1. 饮食调理:在中医理论中,饮食是调理五脏六腑的重要方面。

适宜的饮食可以增加机体的营养摄入,同时也可以帮助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

对于不同的脏腑,需要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例如,对于肝脏,应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清淡的蔬菜水果。

2. 中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传统方法之一。

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功效,可以帮助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黄芪、当归、枸杞等。

使用中草药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中医医师的建议。

五脏及经络的基础知识

五脏及经络的基础知识
7.肾与膀胱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肾与膀胱相表里,尿生成于肾,经膀胱排出体外,如肾有火(病毒)容易使膀胱有火造成炎症、结石;如膀胱功能减弱,不能约束,会出现遗尿、小便困难、尿道疼痛或血尿等,膀胱有火,同样也会通过经络导致肾有火,造成肾炎或肾结石等。
了解脏腑生理功能后,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及出现的症状反应,灵活的给顾客讲解。切记:
4.心与小肠
小肠接受在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运输于脾残渣送入大肠和膀胱。心和小肠为表里,心火过旺,可转移到小肠,有的人会小便短赤,重则尿血;有人会咳,咳时肛门排气。这种情况可在13点未时小肠经旺前半小时的时候清除小肠热。
三、脾与胃
1、主运化
脾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当食物进入胃,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后,在经脾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水谷营养精微,再向上转输给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而输布全身,以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脾在运化水谷精微的同时在将机体所需的水液上输于肺,敷布全身,以滋养各组织器官,并把代谢后的多余水液,在肺和肾的协同作用下,由膀胱排出体外,以保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3、肝主筋,其华在xx
古语说:
久走伤筋,筋伤肝衰。肝之所以主筋,是因为全身的筋膜依赖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即可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人们常说腿抽筋,营养学讲缺钙,中医则认为是肝功能的问题,凡是肝硬化,肝腹水的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抽筋现象,特别是受凉时。
肝血足,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肝血虚,筋弱无力,爪甲多薄而软。
3.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功能正常肌肉健壮丰满,四肢有力、口唇润泽。反之,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华。
4.胃
胃的主要功能接受容纳水谷,将食物消化。胃有病可出现腹胀、疼痛、食欲减退、胃酸过多、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中医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中医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一、中医五脏六腑的基本概念中医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中医对人体脏器的整体和系统观念的呈现。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共存,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心心是人体的主宰之官,主司血脉,其功能包括主持血液循环、控制血压、调节情绪等。

在中医理论中,心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心脏器官本身,还包括心与情绪的关系。

2. 肝肝主疏泄,调节气血,具有重要的解毒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肝的功能还包括调节情绪,保证气血畅通。

3. 脾脾主运化,是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重要器官。

脾也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 肺肺主呼吸,管理体内气的运行,对外界气息的吸收和排出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肺与人体的抵抗力、皮肤的呼吸功能等有密切联系。

5. 肾肾主存精,调节水液代谢和生长发育。

在中医理论中,肾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还包括对骨髓、脑髓的调节作用。

二、经络系统的重要性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沟通人体各个脏腑器官的通道,包括经络和络脉。

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1. 经络的流注按照中医理论,经络中气血“流注不止”,即气血在经络中不断运行循环。

正常情况下,气血畅通,经络不阻滞,人体健康状态良好;反之,如果气血阻滞,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2. 经络与腧穴经络与腧穴是相辅相成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而腧穴是经络上的特定部位,对人体气血具有调节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针灸、推拿等手法可以通过作用在腧穴上对经络中的气血进行调理,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气血的重要性气血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气机和血液。

1. 气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濡养肌肤、温养脏腑、抵御外邪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 知识点考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 知识点考点整理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考点整理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及其相互关系、生理病理变化与诊疗原则、药物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中医内科学的知识点与考点整理:一、脏腑经络理论1.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脏与五行对应: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

2.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是指没有腔隙、主要为储藏及排泄物质的器官,与五脏相互协作,配合生理活动的进行。

3.经络:经脉是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皮肤肌肉之间相互联络的通道,人体的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通过经脉在全身循环,具有传递能量、营养、信息和调节机体功能等重要作用。

二、病理变化1.病因: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因包括外感、内伤、五志、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

2.病机:病机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病理变化,如气滞、血瘀、水湿、湿热、燥热等。

3.证候:中医根据病变的特点,将临床表现分为中医病证,如风热、风寒、湿热、气虚等。

三、诊断1.望诊:包括面色、舌象、目色、肢体、呼吸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患者的气血状况和脏腑功能。

2.闻诊:主要是针对气味的变化,如口臭症、津液味道异常等,可以反映出脾胃、肝胆等脏腑的功能状态。

3.问诊:主要是询问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综合信息,从而得出病因、病机及证候的诊断结果。

四、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祛风、散寒、条经、止痛等。

2.草药疗法:草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止咳平喘、调理气血等多种功效。

如:黄芪、当归、人参、川芎等。

以上就是中医内科学的知识点与考点整理,相信对于学习和掌握中医内科学知识的人们能够有所帮助。

保健按摩之脏腑基础知识归纳

保健按摩之脏腑基础知识归纳

脏腑基础知识精、气、血、津液(归属形):是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是最基本,生命本源。

气是极精微。

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神形统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

而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正常生理活动才得以进行。

精:最基本,生命本源。

是先天禀受于父母,构成胚胎的原始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水谷之精)相融合形成的物质精华。

一般呈液态储藏或流动于脏腑中,分藏于五脏,主藏肾中。

狭义:生殖之精,广义:精华、精微之意。

精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不包含血、津液及髓。

功能:繁衍生命、濡养脏腑、化血、化气(进而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化神。

气:极精微,活力强,运行不息。

推动和调控人体新陈代谢,维系生命。

来源: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后天之气(宗气即含水谷精微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

气分为三个层面:1、人身之气2、元气、宗气、营气、卫气3、脏腑、经络之气。

气的运动(气机)形式:升、降、出、入。

气运动产生的变化即气化的基本形式: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气的作用:调控、温煦、凉润、防御、固摄、中介作用。

血:根本保证,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产生:水谷精微和肾精在脾胃、心肺、肾化生而成。

运行:在心、肺、肝、脾的作用下正常运行。

受影响因素: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温煦与凉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脉道的好损与畅通,血液的清浊及黏稠。

以及病邪的存在。

动能:濡养、化神,血循脉流于全身,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提供营养物质。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津液: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体液和分泌物。

生理功能:滋润濡养和充养血脉。

来源:饮食水谷,通过脾胃运化和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生成。

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生理功能协调配合完成。

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肝开窍于目
肝胆经络上通于目,当肝胆有病变的时候,就会引起眼睛各种疾病,如眼睛干涩、遇风流泪、模糊不清、视物不明、夜盲和斜视等。
另外:
糖尿病后期,肝功能损伤,导致白内障甚至失明。
5、络胆
肝胆相照,胆有储藏排泄胆汁和帮助消化的功能,胆寄于肝,肝不断的疏泄胆汁贮藏于胆。肝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所以肝胆往往同病。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帮助消化;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提高免疫;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症状:
如果脾的运化功能不良,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以及营养不良等症;当影响到水液的吸收和输布时,又可产生痰饮、水肿等常见的病症,多为脾虚、脾湿、便不成形,重则泻肚。治疗调理类似的病症主要靠健脾。服用产品的时间应在脾经(巳时)前半小时。
2.统血
脾有统血的功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脾虚会引起血液不按照经络运行,导致各种出血症状。如,鼻子经常流鼻血,牙龈出血等,脾有生血的功能,脾虚容易出现贫血。血虚可以引起便秘,脾虚的症状采取健脾方法。
五脏及经络的基础知识
中医的xx注与养生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1.主藏精
一是藏生殖之精华,一些不能生育的男女,病因在于肾藏精华不足;二是藏五脏六腑之精华,这些精华主管人的生长、发育和其它重要生命活动,一些人个子矮也与发育期间肾虚有关。给一些长得慢但正在发育期的孩子调肾,身高增长非常明显。
肾虚分阳虚和阴虚。阳虚生外寒,怕冷、手脚秋冬凉,严重者夏天也如此;阴虚生内热,手脚心发热、出汗、牙根松动、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尿血等。
6 .肺与大肠
肺气虚大肠蠕动不利,可以引起便秘。大肠主要功能是传送糟粕,大肠有病就会引起便秘、腹痛、腹泻或脓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则大肠功能正常、大便通畅。若大肠积滞不通,也反过来影响肺
气肃降。在调理中对肺虚引起的便秘,中医常用滋养肺阴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在5点大肠经前半个小时服用。
五、肾与膀胱
心与汗。“汗为心之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病人用药发汗过度或因其它原因导致大汗,可损害心阳,重则会出现大汗亡阳的危险现象。所以,平时发现心虚出汗,就应及时补气。
心包是指包裹在心脏外面的一层包膜,属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所以,外来病邪侵袭于心,心包首当其冲,以防止直接
侵犯到心脏,发生生命危险。如果患温热病,人神昏乱语。在19点戌时心包经旺时应清心,效果较好。
4.心与小肠
小肠接受在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运输于脾残渣送入大肠和膀胱。心和小肠为表里,心火过旺,可转移到小肠,有的人会小便短赤,重则尿血;有人会咳,咳时肛门排气。这种情况可在13点未时小肠经旺前半小时的时候清除小肠热。
三、脾与胃
1、主运化
脾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当食物进入胃,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后,在经脾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水谷营养精微,再向上转输给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而输布全身,以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脾在运化水谷精微的同时在将机体所需的水液上输于肺,敷布全身,以滋养各组织器官,并把代谢后的多余水液,在肺和肾的协同作用下,由膀胱排出体外,以保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肾阴虚者则怕热,无论秋冬春季天凉,总想把脚伸出被子外边,通过滋阴降热,肾阴虚内热引起的多发性口腔溃疡,一周后逐渐改善;
糖尿病人也可以逐渐好转。服用产品调理时在17点酉时肾经前半小时。
2.主水
肾是调节体内水代谢的重要器官,故肾有水脏之称。若肾调节水不利则尿急尿频。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夜里平均一两个小时就要小便一次,通过调理后,逐渐减少为每天起夜一次。对于一些儿童、少年夜里尿床,通过健脾、补肾,基本就可以调好。
临床:
肋痛、眩晕等。
二、心与小肠
1.主血脉
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所以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在心脏,这是心气作用的体现。而心行使这部分功能又要依靠心血的供养,两者密切相关,互相依存。人如果心气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就不够,人极易乏力,也难以推动肠蠕动,就会形成气虚性便秘。一些中老年人长期便秘,给他们补心气,几天之后有力量排泄了,便秘便消解了;气血足人也有力气了。气血不足者调理应在11点午时前半小时服用。
1.主气
一是肺主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二是肺朝百脉,参与血液循环,将营养传输到全身;三是肺主一身之气,肺
气旺则其他四脏之气皆旺,脏腑、经络的盛衰,均于肺有密切关系。
一些中老年人肺中粘液过多,影响肺的采氧功能。调理肺功能在肺经(3点)前半小时服用产品效果最好。
2.主肃降,通调水道
肺以清肃下降为顺。如果肺气上逆可发生气喘、咳嗽等症。人体水液的运行和排泄,不仅要有脾的传输还需肺的肃降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如果肺肃降不利,影响水液代谢,导致水湿停留,会出现小便不利或水肿。肺引起咳的症状是痰中常带有血丝。
3.主皮毛
肺生卫气,滋养、保护皮肤。人肌肉表面固密,皮肤润泽,身体抵抗力强,不受外邪侵袭。反之,毛皮疏松、面生暗疮、粉刺和各类皮肤病,易感冒。肌表不固,津液外泄,后半夜易盗汗,平时易自汗。
4.开窍于鼻
鼻与肺相通,是呼吸的门,各种鼻炎根源都在肺。因此,我们通过养肺可以调好许多鼻炎的病症。
5.肺与声音
肺气通畅,声音洪亮;反之,声音嘶哑。养好肺阴补足心气,人可多年不感冒,喉咙不会发炎或沙哑。
3.主骨,生骨髓,通于脑
肾藏精、精生髓、髓通脑、脑为髓之海。所以,肾精充足,骨头、骨髓、大脑三者充实健壮,四肢轻松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反之动作缓慢、骨弱无力、贫血或眩晕、健忘以及小儿智力发育迟缓。另外,牙为骨之余,肾气衰则牙齿极易松落。
(1)、肾主骨。肾不主骨,易生骨刺或骨质增生或类风湿。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肾为先天之根。肾虚者大部分与先天有关,肾阳虚者比一般人怕冷、手脚凉,女性成熟后月经少、经血色暗甚至有血块,进入30岁后心易发慌、易疲劳,子宫、卵巢、乳房易长肌瘤或肿瘤,脸上长斑,四十岁以后提早绝经;男子40岁以后性欲减退,重者阳痿。
肾阳虚还可引起咳,其症候是咳时口流黏液,牵动后腰疼痛。
肾阳虚在调理时主要是通过温补肾阳,使一些过早绝经的女性恢复正常经期;面有黑斑及各种肌瘤者三个月左右逐渐消失;因手脚寒凉而睡眠不实的人不再怕冷,睡眠踏实;老年男性两个月后可提高房事能力。
上述症状应养肝,服用产品最好在亥时(23-1点)前半小时养肝,效果事半功倍。
2.主疏泄
(1)、情志方面:
疏泄正常,人就心情舒畅,不正常,就会抑制或亢
奋。
肝气郁结:
郁郁不乐、多疑善虑、沉闷欲哭、月经不调等。
肝气亢奋:
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目眩头晕、耳鸣耳聋等。
(2)、消化方面:
肝的疏泄功能,一是条畅气机,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二是与胆汁分泌有关。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下降,消化就不良,可见胃气不降腹泻、脾气不升等症状。
3.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功能正常肌肉健壮丰满,四肢有力、口唇润泽。反之,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唇色淡白或消化。胃有病可出现腹胀、疼痛、食欲减退、胃酸过多、恶心呕吐等症状。
5.脾和胃的关系
脾和胃的功能打个比喻,脾的职务是总调度,胃就是加工车间,脾主升胃主降。胃气降,水谷才能下行便于消化,反之则出现口臭。
灵活灵用不可死用。这样可以增加产品的说服力及专业性。
3、肝主筋,其华在xx
古语说:
久走伤筋,筋伤肝衰。肝之所以主筋,是因为全身的筋膜依赖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即可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人们常说腿抽筋,营养学讲缺钙,中医则认为是肝功能的问题,凡是肝硬化,肝腹水的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抽筋现象,特别是受凉时。
肝血足,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肝血虚,筋弱无力,爪甲多薄而软。
脾气上升,才能把营养输送给肺,肺把营养传给其它脏腑以供营养。
若脾气不升,反而下陷,会出现少气懒语、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及其它内脏下垂。胃火上行则目赤、牙痛。胃气不降,会出现恶心呕吐、打嗝、胃痛,胃火上行也可引起咳嗽,咳时呕吐,等症状。
胃不好者服用产品应在胃经(辰时5-7点)前半小时。
四、肺与大肠
二阴指肛门和尿道,属于肾的下窍,如肾阳虚时怕冷或手脚偏凉,肾阴虚时怕热、腰酸软,二者皆可致小便失禁,或排尿淋漓不尽,后腰疼痛、起身不灵活是命门火衰,可致黎明腹泻,也叫五更泻。
6.其华在发
毛发的生长脱落,反映肾之盛衰。肾气旺时毛发茂密,乌黑有光泽;肾气虚衰时则毛发稀疏脱落或变白无光泽。养发必须养肝补肾,肾主毛发、肝藏血、发是血之余。
2、心主神志
即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心脏有很集中的神经,影响全身各脏器。
心血不足可导致心神的病变:
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
3.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