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常见的故障

合集下载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
蓄电池故障是车辆电气系统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表现
为起动困难、电瓶电压不稳定等。

在车辆电气维修中,蓄电池故障
的判定至关重要,因此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方法。

1. 起动困难
起动困难通常是蓄电池老化或电解液液面不足导致的。

若蓄电
池老化,则可以通过测量蓄电池的输出电压判断,如果电压偏低,
则说明蓄电池已经老化。

而如果电解液液面不足,则可以通过打开
蓄电池盖子观察,如果液面低于蓄电池板,就需要加水来补充电解液。

2. 电瓶电压不稳定
电瓶电压不稳定通常是蓄电池内部结构损坏或大电流调节电路
故障导致的。

通过测量电瓶电压,如果电瓶电压在启动时剧烈波动,则可能是蓄电池内部结构损坏,需更换蓄电池。

而如果电瓶电压在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波动,则可能是大电流调节电路故障导致的,
需要检查大电流调节器并更换。

3. 电瓶漏电现象
电瓶漏电现象通常是蓄电池内部损坏或连接管路松动导致的。

通过观察蓄电池外观是否有渗漏和电解液涨满、是否均匀发热等方法,判断是否存在电瓶漏电现象。

若确认存在漏电现象,则需要更
换蓄电池或检查电池连接管路是否松动。

4. 电瓶寿命短
电瓶寿命短通常是因为蓄电池使用寿命到期或充电不及时导致的。

通过观察电瓶年限或使用时间来判断电瓶是否已经使用寿命到期,一般蓄电池使用寿命为2-3年。

而如果车辆行驶短距离或频繁熄火,会导致电瓶充电不及时,需要注意充电。

蓄电池故障判定需要综合考虑故障表现、电瓶电压波动和电瓶液面等因素,从而正确判断蓄电池故障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车用蓄电池常见故障与排除

车用蓄电池常见故障与排除
急剧 变化 时 , 硫 酸 铅 容 易 产 生 再 结 晶
( 4) 金 属 杂 质 落入 电 解 液 内 , 使正 、 负极板 接 通 。
3 . 排 除 方 法
大 晶 粒 的 硫 酸 铅 不 能 转 化 为 二氧 化 铅和 海 绵状 铅 , 这种 现 象称 为硫 酸铅 所以 , 发 动 机 电脑 在 中 速 时 因 电 源 故 障 出现 瞬 间 喷 油 控 制 失 常 , 使 混 合 气 的 浓 度 不 符 合 要 求 造 成 转 速 下
对 于 内 部 短 路 的 蓄 电池 , 必 须将
动机急 加速及 大 负 荷 时 , 发 动 机 电脑
不 进行 空 燃 比 的修 正 , 以保 证发 动机
( 3) 极 板 组 严 重 弯 曲 。 蓄 电池 过 量 放 电或 极 板 活 性 物 质 大 量 脱 落 , 或 蓄 电池 中 含 有 杂 质 , 均会 造成 极板 弯
曲, 从 而 导致极 板短 路 。
三、 极 板硫 化
极 板 硫 化 是 蓄 电 池 最 常 见 故 障 之 一 。蓄 电池 长 期 充 电不 足 或 放 电 后 长 时间 未充 电 , 极 板 上 会 生 成 一 层 白
( 2) 电解 液 液 面 高 度 过 低 。 电 解 液液 面高 度过 低 时 , 极 板 露 出液 面 部 分会 与 空气 接触 而氧 化 , 汽 车 行 驶 颠
活性 物 质脱 落较 少 时 , 可清 除后 继续使 用 ; 活 性物质脱 落较 多时 , 可 倒
出全 部 电解 液 , 用蒸 馏水 中洗 后 重 新 加 注 电解 液 , 充 电后再使 用。
不能及 时还原 为 活性 物 质 , 随着 温度
的 水 电解 , 产 生 的 气 体 在 极 板 孔 隙 内 造 成压 力 , 使活 性物 质脱 落 。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作者:彭飞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年第12期蓄电池的主要功能是:(1)向起动电动机供电,以启动发动机。

(2)在发电机不工作或电压较低时,向所有用电设备供电。

(3)在硅整流发电机(或直流电机)的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把电能贮存起来,即向蓄电池充电,补充蓄电池的消耗。

所以农用运输车上的蓄电池与发电机是并联工作的。

(4)负载过大、超过发电机供电能力时,辅助发电机供电。

由此可见蓄电池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会排除蓄电池的故障,以保障车辆正常运行。

一、活性物质早期脱落蓄电池工作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的硫酸进行化学反应实现的。

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不断进行的充电放电,使蓄电池极板不断地膨胀和收缩,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会自行脱落。

正常使用情况下,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脱落是缓慢的,对蓄电池的影响不大。

如果使用不当,活性物质脱落会加快,使蓄电池早期损坏。

1.故障现象电解液变为褐色,充电时电压上升过快、沸腾过早,密度达不到规定值;放电时电压下降快、容量下降。

2.故障原因(1)充电电流过大或长时间过充电,大量水被电解,产生大量气体,极板活性物质的孔隙中气压过高,造成活性物质脱落。

同时,电解液温度过高,极板易变形,导致活性物质的过早脱落。

(2)长时间大电流放电,尤其低温大电流长时间放电,硫酸铅急剧形成,体积严重膨胀。

3.故障判断与排除当发现蓄电池有一个单格有活性物质脱落,其它单格也都会发生活性物质脱落,因为蓄电池是由6个单格串联而成的整体。

活性物质脱落较少时,可以倒出全部电解液,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然后加注适当密度的电解液。

若活性物质脱落严重,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严重不足,应更换新极板。

二、蓄电池自行放电自行放电是指充足电的蓄电池,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逐渐失去电量的现象。

一般蓄电池,由于制造极板的材料不能完全纯净等原因,即使在正常情况下,把充足了电的蓄电池存放不用,内部也会自行放电,每天损失容量的1%~2%左右,这种自行放电属正常现象。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常见故障不良现象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的处理方法蓄电池充电不足1.静止电压低2.密度低,充电结束后达不到规定要求3.工作时间短4.工作时仪表显示容量下降快1.充电器电压、电流设置过低2.初充电不足3.充电机故障1.调整,检修充电器2.蓄电池补充充电3.严重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过充电1.注液盖篓色泽变黄,变红2.外壳变形3.隔板炭化、变形4.正极腐蚀、断裂5.极柱橡胶套管上升、老化、开裂6.经常补水,充电时电解液浑浊7.极板活性物质均匀脱落8.正极板爆管1.充电器电压,电流设置过高2.充电时间过长3.频繁充电4.放电量小而充电量大5.充电机故障1.调整,检修充电器2.调整充电制度3.严重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过放电1.蓄电池静止电压低2.充电后电解液密度低3.正、负极板弯曲,断裂1.蓄电池充电不足而继续使用2.蓄电池组短路3.小电流长时间放电1.补充充电2.检修车辆3.严重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短路1.静止电压在2V以下2.电解液密度过低3.充电时温度高4.叉车工作时间短1.极板弯曲变形短路2.隔板缺少或装配中破损3.正极活性物质脱落、底部短路需更换新电池断路1.外接负载通路时电压异常,不稳定2.充电时电流无法输入1.极柱或极板组装时焊接不良2.外部短路3.大电流放电4.连线接触不良或断开5.极板腐蚀1.需修理蓄电池2.必要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添加电解液不当密度高时:1.充电后电解液密度≥1.300g/cm31.初加液密度过高或过低2.液面降低补液错误,没有按规定加入纯水,而是1.蓄电池换电解液2.严重时需更换新电池2.蓄电池静止电压高3.初期容量好,使用一段时间后容量降低4.电解液浑浊密度低时:1.充电后电解液密度低于规定值2.蓄电池容量低加液不纯:1.蓄电池容量低2.电解液浑浊,色泽异常,有异味3.蓄电池自放电严重误加入稀酸3.初加液不纯(含有杂质极板硫酸盐化1.正常放电时容量降低2.密度下降低于正常值3.放电时电压下降快4.开始充电电压高5.充电时气泡产生早6.PbSO4结晶粗大1.初充电不足2.放电状态下,放置时间过长3.长期充电不足4.电解液密度过高5.液面过低,极板上部暴露在电解液外面6.电解液不纯7.内部短路1.过充电法2.反复充电法3.水疗法活性物质过量脱落1.充电时有灰褐物质从从底部升起2.蓄电池容量减小1.褐色沉淀是由于充电电流过大2.白色沉淀是由于过量放电3.蓄电池电解液不纯1.清理沉淀2.调整密度3.必要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反极1.电压呈负值2.充电后电解液密度在1.20 g/cm3以下3.正负极柱、极板颜色相反充电时正、负极连接错误1.可反向充电2.严重时需更换新电池蓄电池漏液1.注液口漏夜2.槽、盖封合处漏夜3.渗液4.槽体外部有碰伤痕迹1.槽、盖热封不良2.极柱橡胶圈问题3.封口剂开裂4使用中疏忽受外力撞击1.修理2.必要时需更换新电池铅酸蓄电池热失控故障分析当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电池温度发生一种积累性的增强作用。

蓄电池的故障诊断

蓄电池的故障诊断

蓄电池的故障诊断蓄电池的常见故障,主要有电荷量降低、自行放电和充不进电等,其故障诊断方法分述如下:1.电荷量降低蓄电池的电荷量,是指充分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平均温度为30℃时,以肯定的电流强度连续放电1Oh,单格电池电压降到1.7V时所能供应的电量。

通常用放电电流值(安培)与放电时间(小时)的乘积来表示蓄电池的电荷量。

由此可知,电荷量降低是指蓄电池在充分电后,其所能供应的电量比正常供电量明显有所减小了的故障。

造成蓄电池电荷量下降的主要原固有:①新蓄电池未经循环充电、放电.或充电未达到规定的电荷量;②在发动机转速较低的状况下,长期使用照明灯等电器设施,将蓄电池存电很快用完;③发电机控流器的二极管被击穿或产牛其它故障,或是直流发电机调整器的电压调得太低,使蓄电池不能正常充电,导致蓄电池亏电,电荷量降低;④配制的电解液密度低于规定值,或电解液渗漏后只加纯水.使电解液密度下降;⑤配制的电解液密度过高.或是常常用电解液代替纯水加入蓄电池中,及蓄电池内液面常常过低,导致极板严峻硫化。

若感到蓄电池电荷量下降,可用高频放电计进行检查。

若每个单格电池的电压均为1.7V以上,且能稳定地保持5s,说明蓄电池技术状况良好,若所测电压值低干1.5V,但能稳定地保特5s.说明蓄电池电荷最不足。

若所测电压在5s内快速降至15V以下,说明蓄电池有故障。

在确定蓄电池有战障后.应先检查电解液的密度与液面高度。

蓄电池放电与电解液密度的关系见表1。

将所测得单格电压值与电解液密度值进行综台分析,则可得到蓄电池电荷亮为何降低的诊断结论,见表2。

表1.蓄电池放自与电解液密度的关系:已充分电或使用良好的蓄电池,待1〜2天后即无电,开前照灯不亮。

按电喇叭声响减弱甚至小响。

即可视为蓄电池自行放电。

其主要缘由有2个:一是蓄电池隔板被击穿或损坏,电解液中混入金属粉屑等杂质。

或是蓄电池槽底沉积过多异物,造成蓄电池内部短路;二是蓄电池外壳过脏或在颠簸中溢出的电解液过多,在盖上和桩头间造成短路。

蓄电池常见故障现象及分析处理

蓄电池常见故障现象及分析处理

蓄电池常见故障现象及分析处理一、极板硫酸盐化的现象及处理1、极板硫酸盐化的现象如下:a、硫酸盐化电池在正常放电时,比其他正常电池的容量明显降低。

b、电解液密度下降低于正常值,而且是长时期落后。

c、充电过程中电压上升很快,高达2.9伏/单格左右(正常值在2.7伏/单格左右),而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降低很快,1-2小内就降低到1.8伏左右(10小时率放电)。

d、充电过程中冒气泡过早。

e、极板颜色和状态不正常。

正极板呈浅褐色(正常为深褐色),极板表面有白色硫酸铅斑点,负极板呈灰白色(正常为灰色),用手指触摸极板表面时感觉到有粗大颗粒的硫酸铅结晶,并且极板发硬。

正常蓄电池在放电后,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大都变成松软硫酸铅的小结晶,均匀地分布在极板中,在充电时容易恢复成原来的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这是一种正常的硫酸化作用。

通常所说的极板硫酸盐化是指不正常的状态。

由于电池使用不当,长期充电不足,或半放电状态,过量放电或放电后不及时充电,内部短路,电解液密度过高,温度高,液面低使极板外露等都可以导致极板硫酸盐化。

这是由于在极板上由于重结晶作用形成了粗大的硫酸铅结晶,这种结晶导电性差,体积大,会堵塞极板的微孔,妨碍电解液的渗透作用,增加了电阻,在充电时不易恢复,成为不可逆硫酸铅,使极板中参加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减少,因此容量大大降低。

2、极板硫酸盐化是电池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极板硫酸盐化,是一件比较困难和复杂的工作,根据极板硫酸盐程度不同有下列三种处理方法:a、过充电法。

适用于硫酸盐化不很严重的蓄电池。

倾出电池中的电解液并立即加入纯水,液面高出极板20mm左右,用0.1C20A进行充电(C20电池额定容量值)。

当电压上升到2.5伏/单格时,停充半小时,改用0.025C20A小电流充数昼夜(100小时以上)一直到电压、比重等稳定不变,极板白色斑消失为止。

停充电前1小时调整电解液密度为1.280g/cm3。

b、反复充电法。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蓄电池极板弯曲极板弯曲多发生于正极板,而负极板很少发生。

1.表现极板弯曲蓄电池容量减少,充电时间缩短。

由于正极板处的化学反应比较激烈,一般正极板比负极板拱曲的要多一些。

2.原因(1)主要原因是使用起动机过于频繁,大电流放电时间过长,而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充电的缘故。

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不断地附着上硫酸铅。

如果隔板各部分的多孔性不一致,在大电流放电时,极板表面的电流密度就会有很大的差异,电流密度大的部分生成的硫酸铅多,体积膨胀严重。

如果部分放电后蓄电池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充电,仍然继续以大电流放电,极板各部分的体积膨胀的差异就会加剧,最后势必导致极板拱曲,加速极板活性物质脱落和极板损坏。

(2)蓄电池中含有杂质,在引起局部作用时,仅有小部分活性物质变成硫酸铅,致使整个极板的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造成弯曲。

3.预防措施防止极板弯曲最重要的是充放电电流不要过大,更不要过放电。

如果极板已经弯曲,应首先检查电解液杂质含量,若超过规定值时应更换电解液。

二、蓄电池极板上活性物质大量脱落随着蓄电池使用时间的延长,充电放电的不断进行,蓄电池极板不断地膨胀和收缩,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会自行脱落。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活性物质的脱落是缓慢的。

如果使用不当,极板上活性物质会大量脱落,使蓄电池早期损坏。

1.表现放电时由于极板上活性物质数量的减少,导致容量减小、起动机旋转无力、灯光暗淡、放电时间短;充电时,沉积在外壳底部沉淀槽内的活性物质微粒翻腾上来,电解液混浊;由于极板上活性物质数量的减少,充电时间短。

2.原因(1)充电过量,造成电解液产生氢气和氧气。

由于氧气浸透到活性物质的内层,使活性物质与铅栅架之间夹了一层附着性差的氧化铅,所以活性物质易于脱落。

同时,产生的氢气在负极板孔隙内产生很大的压力,也会使活性物质脱落,这叫做氢脆现象。

(2)电解液的密度过高,对极板栅架造成强烈腐蚀而导致活性物质脱落。

蓄电池常见故障

蓄电池常见故障

蓄电池常见故障
1. 电解液液位过低:蓄电池电解液的液位过低可能导致电极板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蒸发或缩减,最终会影响电池的性能。

2. 电解液比重过低或过高:电解液比重过低会导致充电不足或电池不能保持充电状态,而电解液比重过高会导致电池过早停止充电,从而影响电池寿命。

3. 电极腐蚀:在长时间使用或故障的情况下,电极可能会出现腐蚀,导致电池失去能量,无法正常工作。

4. 电极之间或终端之间的短路:长时间使用或不当使用,蓄电池内部的电极会出现短路,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

5. 过早失效:蓄电池可能会因为过早失效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可能是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以及在长时间使用时无法维护或稳定工作。

蓄电池常见内部故障

蓄电池常见内部故障

万用 表 检查单 格 电池时 , 有个 别单 格 电池极 性颠倒 。
主要 原 因 :
1 电时 , 一 个 单格 电池 过 早 降 到 终 止 电压 .放 某 后 , 续放 电使该 电池 电压 降为 零 , 单 格 电 池被 其 继 该 它单 格 电池 反充 电 , 经过 一段 时 间后 , 电池 的极 性 该
沉 附在极块 上 。
升。电解液比重上升不大且较 慢 , 电末期气泡微 充 弱 , 至 没 有 气 泡 产 生 , 解 液 温 度 却 很 高 。 充 电 甚 电 后 , 一般放 电率 放 电 , 用 电池 电压 也 迅 速 降 到终 止 电
压。
主 要原 因 :
2 .电解液 液 面太 低 , 极 板 长期 外 露 而 受 到 氧 使 化 , 行驶 中振 动 , 在 电解 液 液 面上 下 波 动 , 氧化 面 与 接触 而产生 粗 晶粒 的硫 酸铅 , 并沉 附在 极板 上 。 3 .电解 液 比重 过 高 , 电 电流 过 大 且环 境 温 度 放

浊 , 褐色 物质 自底 部上升 , 有 电池 容 量下 降 。
主要原 因 :
1 电池使 用 时 间 已经很 长 , .蓄 电池 使 用 寿 命 将 终 止 , 性物 质脱 落属 正常 现象 , 及 时更换 。 活 应 2 .使用 上 , 常过 充 电或充 电 时 电解 液 温 度 过 经 高 等 , 能使 活性 物质脱 落 。放 电时 电流 过 大 , 动 都 启 时 间过 长 , 使极 板拱 曲 , 活性 物质脱 落 。
1 .隔板 质量不 好 或缺损 , 活性 物 质穿过 板块 , 使
正 负极板 短路 。 2 脱 落 的活性 物质 堆 积 过 多 , . 使极 板 一 边 缘 与 沉积 物互相 接触 而造 成短 路 。

蓄电池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蓄电池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蓄电池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蓄电池是汽车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蓄电池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1.蓄电池没电:蓄电池没电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这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未使用车辆、忘记关闭车灯或其他电器设备、蓄电池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首先检查电池连接是否松脱,确保连接紧密。

其次,可以使用另一台车的蓄电池使用电源连接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或者使用车载充电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2.蓄电池电量不稳定:电池电量不稳定可能是由充电不良、电池老化、充电系统故障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充电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充电器正常工作。

其次,可以使用电压表测试蓄电池的电压,如果电压低于标准电压,则可能需要更换蓄电池。

3.蓄电池泄露:蓄电池泄露可能是由于蓄电池老化、密封不良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如果发现蓄电池泄露,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将蓄电池取下。

使用纸巾擦拭蓄电池外壳,并将蓄电池放在通风处晾干。

如果蓄电池泄露严重,应该更换新的蓄电池。

4.蓄电池无法充电:蓄电池无法充电可能是由于充电器故障、充电系统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充电器是否正常工作,也可以使用充电电流表对充电器进行测试。

其次,检查充电连接线是否正常接触,如果有松动或破损的情况,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5.蓄电池电解液缺失:蓄电池电解液缺失可能是由于蓄电池长时间使用、充电电流过大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如果发现蓄电池电解液缺失,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将蓄电池取下。

可以通过向蓄电池添加蒸馏水来补充电解液,但需要注意添加适量,不要过量。

总结来说,蓄电池常见故障有没电、电量不稳定、泄露、无法充电和电解液缺失等。

解决这些故障的方法主要包括充电、更换蓄电池、修复充电系统和补充电解液等。

对于一些复杂的故障,建议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一、故障现象:极板硫酸盐化电池失效,充电时电压很快上升,温度上升快;放电时电压下降快,容量小。

故障原因:极板硫酸盐化检测维修:蓄电池产生不可逆硫酸盐化时,应根据其程度的轻重进行修复,对电池修复时可以选择蓄电池脉冲修复仪”。

对电池进行修复。

二、故障现象:电池充不进电。

故障原因:1、电池连线故障2、充电器故障3、严重硫化4、电池严重失水检测维修:1、检查电池连线是否连接良好2、对电池和充电器进行检测,需要修复的电池进行修复。

3、对失水电池和使用超过12个月的电池进行补水。

三、故障现象:电池漏液。

故障原因:1、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封口胶开裂造成漏液;2、帽阀渗酸漏液;3、接线端处渗酸漏液;4、其他部位出现渗酸漏液。

检测维修:先做外观检查,找出渗酸漏液部位。

取开盖片看帽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再打开帽阀观察电池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

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若仍未发现异常,应做气密性测试(放入水中充气加压,观察电池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

最后在充电过程中,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如果有则说明是生产的原因。

在充电过程中如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

四、故障现象:电池变形。

故障原因:1、电池内有短路现象2、热失控3、充电器过充4、电池严重硫化,内阻增大、发热。

检测维修:1、在保证不漏液的前提下为电池补液,以延长或避免“热失控”的产生。

2、、避免产生内部短路或微短路,及带有微短路倾向。

3、使用过程中应防止过放电的发生,做到足电存放。

4、利用检测修复设备对充电器进行检测。

5、在高温下充电,必须保证蓄电池散热良好。

应采取降温措施或减短充电时间的方法,否则应停止充电。

五、故障现象:新电池装车、起动时仪表电压降得快。

故障原因:1、仪表故障2、连线未接好3、控制器或电机故障4、电池欠压或出现故障。

检测维修:1、检查仪表显示电压与电池容量是否相符。

2、检查蓄电池连接线是否可靠,有无短路和连接不可靠等。

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蓄电池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N o n g j i y u w e i x i u蓄电池在使用中常见的故障有:极板硫化、活性物质脱落、自行放电和内部短路等。

产生以上故障的原因,除自然损坏、制造质量差外,绝大多数是由于维护使用不当造成的。

因此,了解这些故障的原因,做到正确维护和使用,是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关键。

蓄电池是拖拉机电器系统的心脏,使用与维护不当就会在极板上产生不易溶解、且阻止电解液渗入极板的硫酸铅粗粒,引起蓄电池内化学反应迟缓,内阻显著增加,严重时将会造成整个蓄电池报废。

1.极板硫化蓄电池极板硫化是指蓄电池在放完电或充电不足的情况下长期放置,其极板上生成白色坚硬的硫酸铅结晶。

这种坚硬的硫酸铅结晶颗粒粗大,充电时又非常难于转化为活性物质,且容易堵塞极板空隙,使蓄电池内阻增加,容量大幅度下降。

故障现象:在充电过程中,温度与电压迅速上升,且过早沸腾。

放电时,电压很快下降。

故障原因:①蓄电池长期处于半充电或完全放电状态,在温度变化时,硫酸铅反复溶解,反复结晶,晶粒不断增大,形成导电不良的粗晶粒硫酸铅;②液面过低,极板裸露氧化,再遇到电解液后,生成难溶解的硫酸铅;③电解液比重过高、温度过高和放电电流过大时,化学反应加剧,硫酸铅沉积速度过快,晶粒粗大;④电解液不纯,加剧自放电,也是极板硫化原因之一。

极板硫化后的处理:极板硫化较轻的蓄电池,可用2~3A的小电流长时间充电,即过充电,或用全放、全充的充放电循环的方法使活性物质还原。

硫化严重的蓄电池,可用去硫充电的方法消除硫化。

硫化严重不易恢复的只能报废。

2.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主要是指正极板上的硫酸铅脱落,电解液变为褐色。

故障现象:充电时电压上升过快,沸腾过早,密度达不到规定值;放电时电压下降过快,容量下降。

故障故障原因:①充电电流过大或长期过充电,大量水被电解,产生大量气体,极板活性物质孔隙中气压过高,电解液温度过高,极板变形,造成活性物质脱落。

②长时间大电流放电,尤其是低温时大电流放电,硫酸铅急剧形成,体积严重膨胀,使活性物质脱落。

变电站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

变电站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

变电站蓄电池运行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措施一、蓄电池老化蓄电池老化是蓄电池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蓄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活性物质会慢慢降解,导致电池容量下降。

这会导致蓄电池无法提供足够的电能,从而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解决措施:1.定期检查和测试蓄电池参数,如电压、容量和内阻等。

当蓄电池容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更换。

2.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减少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的影响。

3.确保蓄电池的充电器工作正常,不要过度充电或充电不足。

二、电解液损失电解液是蓄电池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组成部分。

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内的电解液可能会因为蒸发、泄漏或氧化等原因而损失,导致蓄电池性能下降。

解决措施:1.定期检查蓄电池的电解液水平,确保电解液充足,并按需添加适量的电解液。

2.防止蓄电池发生泄漏,定期检查蓄电池连接线和绝缘体的状态。

若发现泄漏,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三、极板腐蚀蓄电池极板由铅酸合金制成,长期使用会导致极板腐蚀,降低电池容量和性能。

解决措施:1.定期检查蓄电池的极板状态,防止腐蚀。

若发现腐蚀现象,应及时清洁极板,并使用防腐涂层进行保护。

2.控制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减少腐蚀的可能性。

四、内部短路内部短路是蓄电池故障的严重问题,会导致蓄电池电压降低甚至短路。

解决措施:1.定期测试蓄电池的内阻,及时发现内部短路的问题。

一旦发现内部短路,应立即更换故障蓄电池,切勿使用修复方法。

2.避免蓄电池极板接触金属物质,以防止碰撞或挤压引发短路。

五、充电异常蓄电池的充电过程需要合理的充电控制和保护措施。

充电过度或充电不足都会对蓄电池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措施:1.确保充电器有合适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设置。

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充电设备。

2.定期检查蓄电池的充电状态,确保充电过程正常。

若发现充电异常或过度充电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综上所述,变电站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原因包括老化、电解液损失、极板腐蚀、内部短路和充电异常等。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一)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一)

常见蓄电池故障的判定(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给汽车提供电力的蓄电池的使用,也存在着一些可能发生的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蓄电池故障以及如何判定和排查。

一、电源短路当电源被短路时,蓄电池便会失去电荷,无法提供足够的电能给汽车使用。

当出现电源短路时,判断方法包括:靠手感来判断电线的接触是否紧密,尝试拔掉所有电子设备来断定是否仅限于某个设备的故障,或者使用多用途电表来检测哪个端子没有电。

二、线路漏电线路漏电是指电流逃逸到无需流过的电路上,常见于过时的汽车电子装置和线路。

判断方法包括用多用途电表测量蓄电池的电压,检查附近是否存在任何损坏的电线,并且检查你周围的环境,看是否有迹象表明施工者不小心将电线损坏。

三、低电压蓄电池的电压不能低于12V,否则它就不可能启动发动机或提供足够电力给汽车。

判断方法包括使用多用途电表测量电池的电压,进行判断是否低于标准值的12V,并尝试通过重新充电或更换蓄电池来解决低电压问题。

四、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电化学反应的产物腐蚀了电路的连接部分。

这也可能是蓄电池接触点的最常见问题。

判断方法包括观察电池连接器的外观是否出现了腐蚀迹象,或者使用多用途电表来测量电池连接器上是否有“死”的电路。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判断和排查蓄电池故障时,需要进行多个方面的考虑和实际操作。

对于常见的故障类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和表现进行判断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也应该注意蓄电池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以避免不必要的故障发生。

蓄电池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蓄电池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

蓄电池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1.电池漏液常见的漏夜现象:一是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封口胶开裂造成,二是安全阀渗酸漏液;三接线端处渗酸漏液;四其他部位出现渗酸漏液。

检查与处理方法:先作外观检查,找出渗酸漏液部位。

取开盖板查看安全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再打开安全阀检查电池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

完成上述工作之后,若未发现异常,因做气密性检查(放入水中充气加压,观察电池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

最后在充电过程中,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若有则说明是生产原因。

充电过程中,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

2.变形故障现象蓄电池变形不是突发的,往往是有一个过程的。

蓄电池在充电到容量的80%左右进入高电压充电区。

这时,在正极先析出氧气,氧气通过隔板中的孔,到达负极。

在负极板上进行氧复活反应:2Pb+O2=2PbO+H2O+QPbO+H2SO4=PbSO4+H2O+Q反应时产生热量,当充电容量达到90%时,氧气发生速度增大,负极开始产生氢气。

大量气体的增加是蓄电池内压超过开阀压,安全阀打开,气体逸出,最终表现为失水。

2H2O=H2+O2随着蓄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水分逐渐减少,结果蓄电池出现如下情况:(1)氧气“通道”变得畅通,正极产生的氧气很容易通过“通道”到达负极。

(2)热容减小,在蓄电池中热容最大的是水。

水损失后,蓄电池热容大大减小,产生的热量使蓄电池温度升高很快。

(3)由于失水后蓄电池中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发生收缩现象,使之与正负板的附着力变差,内阻变大,充放电过程发热量增大。

经过上述过程,蓄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只能经过电池槽散热。

如散热量小于发热量即出现温度上升,使蓄电池析气过电位降低,析气量增大,正极大量的氧气通过“通道”,在负表面反应,发出大量的热量使温度快速上升。

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热失控”,发生变形。

故障的检查和处理一组电池(3只)同时变形,先作电压检查。

如果电压基本正常。

还应测量单格电压判断是否短路,无短路则说明变形是过充电产生“热失控”所致。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及原因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及原因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及原因蓄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的装置。

它在电动车、UPS等设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故障。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蓄电池常见的故障及其原因。

首先,最常见的蓄电池故障是容量衰减。

容量衰减指的是蓄电池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能力逐渐减弱。

导致容量衰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循环次数过多:蓄电池的循环次数是有限的,当循环次数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会发生氧化、硫化等反应,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容量。

2.高温:高温是导致蓄电池容量衰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加剧,电池的容量会迅速下降。

3.深度放电:频繁进行深度放电也是容量衰减的原因之一。

深度放电会损害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导致容量减小。

其次,另一个常见的蓄电池故障是自放电。

自放电是指在不使用的情况下,蓄电池内部自行消耗电荷并放电的现象。

造成蓄电池自放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内部反应:蓄电池内部存在各种化学反应,即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仍会发生。

这些反应会导致蓄电池自放电。

2.温度:温度对蓄电池自放电有显著影响。

较高的温度会加剧蓄电池自放电的速度。

3.使用条件:蓄电池在高温、潮湿或低温的环境中使用时,自放电的速度会更快。

第三,蓄电池还常出现充电问题。

充电问题包括无法充电、充电时间过长等情况。

造成蓄电池充电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充电器故障:充电器可能存在问题,如输出电压不稳定、电流过大等,导致蓄电池无法正常充电。

2.充电方式不当:蓄电池有不同的充电方式,如果选择了不适合的充电方式,也会导致充电问题。

3.蓄电池老化:蓄电池老化会导致内阻增加,电池的充电效率降低。

最后,蓄电池还会出现漏液问题。

蓄电池漏液是指电池外壳发生泄漏,导致电池液体流出。

造成蓄电池漏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过充:如果蓄电池过度充电,会导致电池内部压力过大,从而造成电池外壳破裂,导致液体泄漏。

2.振动:蓄电池容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受到振动,也会导致容器破裂,液体泄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障十一:蓄电池受冻
故障
特征
(1)电解液上层有冰痕。
(2)蓄电池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故障
原因
(1)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蓄电池放电之后没有及时充电。
(2)蓄电池在制造过程中,负极板没有干透。
排除
方法
1、受冻较轻的蓄电池,应恢复蓄电池的正常使用环境温度,并采用小电流进行补充充电。




(1)蓄电池经常过充电,正极板处产生的O2使栅架氧化。
(2)电解液密度、温度过高、充电时间过长,会加速极板腐蚀。
(3)电解液不纯。
(4)低温大电流放电




尽量避免低温大电流放电
腐蚀较轻的蓄电池,电解液中如果有杂质,应倒出电解液,并反复用蒸馏水清洗,然后加入新的电解液,充电后即可使用;
故障二:活性物质脱落
故障
特征
主要指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PbO2的脱落。正极板发灰褐色,好极板发红褐色.充电时反应明显,气泡比较多,但容量上升很慢,蓄电池容量减小,充电时从加液孔中可看到有褐色物质,电解液浑浊(有点发红) 。




(1)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电解液温度过高,使活性物质膨胀、松软而易于脱落。
故障七:负极板活性物质收缩
故障
特征
负极板萎缩。
蓄电池容量下降
故障原因
蓄电池经常性的过放电,导致蓄电池负极板海绵状铅变硬
排除
方法
1、蓄电池负极板硬化不严重的,用补充充电电流值的一半电流过充电
2、负极板硬化严重的,要更换蓄电池极板,注液充电。
故障八:隔板损坏
故障
特征
蓄电池出现短路故障
(2)充电电压高,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快。
故障
原因
(1)极板群焊接质量不良,存在虚焊,或者是蓄电池极桩与连接条焊接不良。
(2)极板硫化较严重,使蓄电池内阻升高。
排除
方法
(1)首先查看极桩与连接条的焊接处,有虚焊或者脱焊的要重新焊接
(2)极板硫化的按照相应处理方法进行。
(3)如还不能排除故障,可能是极板组焊接不良,只有拆开蓄电池,在专用夹具上检查焊接质量,发现问题重新焊接。
故障
原因
电解液温度过高
蓄电池使用时间过长而自然损坏
排除
方法
1、蓄电池使用中控制电解液温度不要超过规定值。
2、拆开蓄电池更换蓄电池极板,尽量选用聚氯乙烯软质塑料隔板等高品质隔板品种,注液充电。
故障九:电解液量减少
故障
特征
蓄电池内阻升高,端电压及容量降低。
蓄电池极板露出电解液液面,负极板被氧化变硬,经加入电解液后,极板硬化不改变,呈白色层。
(5)焊接极群时形成的“铅流”未除尽,或装配时有“铅豆”在正负极板间存在,在充放电过程中损坏隔板造成正负极板相连。
(6)极板晶枝生成短路




出现极板短路时,必须将蓄电池拆开检查。
更换破损的隔板,消除沉积的活性物质,校正或更换弯曲的极板组等。
第一步击打,初步排除短路;
第二步清理脱离物,倒出,用二次蒸馏水冲洗,
故障四:极板短路
故障
特征
蓄电池正、负极板直接接触或被其它导电物质搭接称为极板短路。
(1)开路电压低,闭路电压(放电)很快达到终止电压。
(2)大电流放电时,端电压迅速下降到零。
(3)开路时,电解液密度很低,在低温环境中电解液会出现结冰现象。
(4)充电时,电压上升很慢,始终保持低值(有时降为零)。电解液温度上升很高很快,电解液密度上升很慢或几乎无变化,电解液密度下降到1.15以下,充电时不冒气泡或冒气出现很晚。
第三步反充,电流要小;
第四步正充(要带负脉冲的);
第五步反复充放几次,没出现短路,充足,换为正常比重电解液
故障五:自放电
故障
特征
蓄电池在无负载的状态下,电量自动消失的现象称为自放电。
如果充足电的蓄电池在30天内每昼夜容量降低超过2%,称为故障性自放电
一,负极产生的自放电.
由于负极活性物质铅为活泼的金属粉末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电极电位比氢负,可以发生置换氢气的反应,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铅自溶.
充电时联线接反




1、在蓄电池组放电过程中,注意个别电压落后的蓄电池,在其尚未反极时即停止放电。
2、当发现有反极蓄电池时,应立即对反极蓄电池进行单独的过充电。充电电流小于10H率电流值,充电时间要延长至30H以上,在充电完毕后作放电试验,然后再改成正常充电电流值再充电,再放电。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做一次过充电。
二,正极产生的自放电.




(1)电解液不纯,蓄电池极板材料不纯,杂质与极板之间以及沉附于极板上的不同杂质之间形成电位差,通过电解液产生局部放电。
(2)蓄电池长期存放,硫酸下沉,使极板上、下部产生电位差引起自放电。
(3)蓄电池溢出的电解液堆积在电池盖的表面,使正、负极柱形成通路。
(2)蓄电池充电时单格电压上升过快,电解液温度迅速升高,但密度增加缓慢,过早产生气泡,甚至一充电就有气泡。




(1)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没有及时充电,导致极板上的PbSO4有一部分溶解于电解液中,环境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溶解度减小,溶解的PbSO4就会重新析出,在极板上再次结晶,形成硫化。
腐蚀较严重的蓄电池,如果是电解液密度过高,可将其调整到规定值,在不充电的情况下继续使用;
腐蚀严重的蓄电池,如栅架断裂、活性物质成块脱落等,则需更换极板。
充放电修复法:电池放电到(0-2V)左右时,将电池反极接上充电器充电,充电时电池电压不可超过10V,否则电池将被充短路,然后将电池正极接上充电器充电器充电,直至充满。电池修复,容量上升。
故障
原因
(1)蓄电池外壳有裂缝。
(2)蓄电池内温度过高,水分大量蒸发,又长时间没有补水。
(3)充电电流过大或者长时间过充电,造成析气强烈。
排除
方法
1、修补蓄电池外壳。如外壳裂缝过长过深,则要更换蓄电池外壳。
2、补水充电,注意不要使其强烈析气。
故障十:蓄电池内阻升高
故障
特征
(1)放电电压低,并且电压下降较快。
(4)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下部沉积物过多使极板短路。
(5)电解液上下分层造成的自放电
影响铅自溶速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硫酸电解液浓度及温度的影响;
2,负极表面金属杂质的影响;
3,正极析出氧气的影响;
4,隔板,电解液中杂质的影响.
正极产生的自放电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极板栅中金属锑,金属铅及金属银等的氧化;
(2)因过充电,或者因为制造过程铅膏涂敷不均,造成极板变形,引起活性物质脱落
(3)长期处于半充电状态下使用,蓄电池极板硫化
(4)电解液不纯,含有杂质造成自放电
排除
方法
(1)蓄电池极板硫化的,参照硫化处理方法。
(2)极板弯曲变形,甚至断裂,多发生在正极板,负极板则少见,应以预防为主,如变形,则拆开修理
(2)电解液液面过低,使极板上部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在行车中,电解液上下波动与极板的氧化部分接触,会生成大晶粒PbSO4硬化层,使极板上部硫化。
(3)长期过量放电或小电流深度放电,使极板深处活性物质的孔隙内生成PbSO4。
(4)已放电或半放电状态放置时间过久;
(5)电解液密度过高、成分不纯,外部气温变化剧烈。
(3)含杂质的电解液需更换,注液充电。
故障十四:蓄电池组出现不均衡
故障
特征
串联蓄电池组的均衡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使用过程中总会有“落后”蓄电池存在。
故障
原因
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生产原因,也有原材料的原因和使用的原因等。




首先将电池进行一般性的维护充电,然后用2个小时将电流放电,放电过程中不断地测量电池的电压,将放电容量不足的“落后”电流选出来给予处理。先补加1.05的稀硫酸至刚好看到有流动电解液出现,再继续充电12-15小时。充电时注意电池的温度不要超过50℃。充电结束后,静置0.5-4个小时,重作2小时放电。放电过程中,测量单格电压的数值,若放电时间达不到标准或单格电压到了1.6V,放电时间与正常单格电池相差较大者(出厂3个月相差5分钟以上),则还需要重复上述充放电程序操作,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
故障一:极板硫化




负极板上生成一层白色粗晶粒的PbSO4,好极板发青黑色,在正常充电时不能转化为PbO2和Pb的现象
(1)硫化的电池放电时,电压急剧降低,过早降至终止电压,电池容量减小。充电时反应慢或不反应. 电压上升快,但容量上升很慢。比重低于正常值,而且是长期偏低.
2,极板孔隙深处和极板外表面硫酸浓度之差所产生的浓差引起自放电;
3,负极产生氢气的影响;
4,隔板电解液中杂质的影响;
5,正极活性物质中铁离子的影响.




1、经常保持蓄电池外表清洁,消除极桩处的氧化物及酸垢
2、加注电解液时务必要加纯净的蒸馏水
3、电解液密度高,存放时自放电相对快些,长期存放的电瓶应换稀电解液
(2)蓄电池经常过充电,极板孔隙中逸出大量气体,在极板孔隙中造成压力,而使活性物质脱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