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产业升级与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
论广东科技园区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内本 地企业 、尤其是 中小科技 企业 的交流 与合 作 ,甚
至 有 的企 业 只把 本 地 同行 企 业 作为 市 场上 的竞 争对
划全 部建 成投产 ,年产值将达 3 0 " 元之多 ,这接近 0 0L [
于2 0 年广 东省 山区及东 西两翼l个市 规模 以上T业 05 4
产值 的一 半 以上 。为 了实 现广东省 区域经济 的协调发
展 ,突破 珠三角地 区产业 发展 的瓶 颈 ,促进东 西两翼
和粤北 山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2 0 年 3 ,广东省政府 05 月
争 能力和对市 场的适应 能力 。第 三 ,加强企 业创新 文
化 的建设 ,形 成园 区内的创新文化 氛 围。在产业集群
头 、揭阳 、潮州 、汕尾 ,共6 ;粤北及山区的产业转 个
移 园主要集 中在清远 、韶关 、梅州 、河 源 ,共3 个 。 7 在 这些产业 转移T业 园 中 ,经 广东省认 定 的有2 家 。 6 据测 算 , 目前 经广 东 省认 定 的 产业 转 移 园如 果按 规
东 、粤 西 、粤 北地 区的挂 钩 帮扶 机 制 ,创 新 帮扶 方
增加 ,管委会 也逐渐 暴露 出一 些 问题 值得关 注 。随着
园区 内企业 的逐渐增 加 ,管 委会不 断增设机 构添加人 员 ,导致办事 效率 不高 ,机构 臃肿 ,不能发 挥应有 的
作用 。
的力 量 ,与科研 院所 和大学合作 建立联合 技术开发 中
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发展现状、问题与梯度转移布局研究
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发展现状、问题与梯度转移布局研究何悦;胡品平【摘要】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 began in 2005.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ackl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rack area,expanding the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 Pearl River Delta,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layout and the allocation of province's labor force.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Guangdong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its existing problems,and the gradient transfer layou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the paper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accordingly.%通过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在产业发展情况、区域发展带动能力、软硬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现状,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承接产业转移可按照“一核、两带、三圈、四群、五轴”的布局进行有序转移,充分将与当地资源优势结合,进行有选择的承接,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7(037)013【总页数】5页(P89-93)【关键词】产业转移园;梯度转移;广东省;布局【作者】何悦;胡品平【作者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4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化背景下,发达区域的产业基于区域的比较优势,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将部分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进行发展,从空间分布上实现部分产业的跨区域转移。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产业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主要问题分析1. 创新不足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然而,许多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独特竞争优势。
这会导致产品陈旧、技术滞后以及市场份额下降。
2. 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投入是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一些行业中,企业对于研发投入往往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有效支持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改造。
这可能使得企业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错失机会。
3. 人才缺失与培养不足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之一。
然而,在某些领域内,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技能结构滞后。
同时,缺乏足够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无法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4. 研究与应用脱节科研与应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脱节现象。
一方面,科研领域的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应用,切实解决产业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在创新中缺乏科技支持和引导。
这使得创新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鸿沟,影响了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
三、对策建议1. 加强创新驱动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在政府和企业层面都需要加强对创新的重视和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政策、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来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
同时,企业要加大自身研发投入,并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2. 加大研发投入为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在研发方面的投资。
此外,企业自身也应该对研发进行长期规划,并制定有效的研发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和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3. 推动人才培养为了缓解人才缺失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支持,同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提高技能工人和普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广东产业升级与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东产业升级与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利用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广东在产业和人力资源双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地理区域的比较优劣势。
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双转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237-02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更是起着示范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但同时应该看到,广东省其它地区发展较为缓慢,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由于珠三角地区人力成本、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显,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产业造成极大冲击,珠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广东省政府适时提出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简称“双转移”)战略,即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推动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
1 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其发展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先行研究,根据有关学者和归纳与整理,主要包括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理论和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理论。
前者主要包括,日本学者赤松要[1]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模式,弗农[2]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刘易斯[3]提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和小岛清[4]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
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是以经济不发达国家为视角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的产业转移,主要包括中心-外围理论和局部创新理论。
在国内,产业转移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包括重合产业论,梯度转移理论,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和复制群居链。
梯度转移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后,成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在我国表述为[5]: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呈梯形,沿着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方向进行转移和升级要[6,7]。
广东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工格 局 , 各地政 府对产业集群 的扶持 , 从政策 优惠的简单 扶持
逐 步向提供品牌 、 技术 、 信息 、 市场 、 融资扶持 等方面 的公共服 务转变。 产 业集群 飞速膨胀 , 使其发 展过快进 入了成熟 期 , 呈现了
集群拥挤现象 , 而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 不仅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 还会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
创新能力与参与国内外竞争 的要求不相适应 。 品模仿多 产
于创新 , 技术含量低 , 恶性低价 竞争严重。一些产业集群地区普
遍缺 乏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和政策支持 , 这是企业 自主创
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2 工 业 园 区盲 目发 展 、 层 次 发 展 , 成 的 产 业 集群 缺 乏 、 低 形 竞 争 力
域发展的速度 。
一
、
广东产 业集群发展
20 年广东全省 完成 生产总值 366 08 59 亿元 ,比上年 增长
1. 01 %。广东 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 电子信息 、 电气机 械及专用设备 、 汽车制造 、 纺织服 装 、 建筑材料 、 金属制品 、 食品 饮料等行业 , 其中 6%左右的产业集群分 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 0 广东珠三角地区有 4 0多个建制镇 , 目前 已形成 一定规模的产 0
业集群。由这一产业集群形成的九大支柱产业 占全省 工业比重 的 7 %。20 3 07年广东具 备一定生产规模和能力水平的产业集群
共 13个 , 2 已经认定 3 个 示范区 , 6 而其 中规模较 大 、 水平较高 、 产业配套较完善、 有一定知名度的有 7 个之多 。从集群 的规模 5
誊
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分析产业是相当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过于依赖传统产业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涌现,但很多地区仍然过于依赖传统产业。
这种单一依赖会导致当传统产业遭遇困境时,整个地区的经济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在全球竞争中,传统产业也可能难以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竞争。
对策建议:应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型。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新兴行业的投资和发展。
2. 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间存在发展差异明显的现象。
许多地方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因素限制了其发展速度和潜力。
这导致一些地区产业发展滞后,人才流失严重。
对策建议:政府应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注重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的合理规划。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能源等公共服务水平,吸引资金和人才流入欠发达地区。
3. 缺乏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产业仍缺乏创新意识和科技研发能力。
企业普遍存在以低成本模仿为主的现象,缺少自主知识产权。
对策建议: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
同时,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障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二、问题解决对策1. 多元化产业发展为了减少过于依赖传统产业的问题,可以通过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来降低风险。
政府可以通过菜单式的产业选择,提供不同产业的培育和支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兴产业。
同时,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
2. 区域协同发展为了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通过建设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区和公共服务网络,促进资源共享、技术转移和人才流动。
产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产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产业问题的存在一、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和发展自己的产业。
然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难以避免在产业方面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产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
二、过于依赖传统产业一些地区或国家长期以来仍然依赖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等重工业。
这种过度依赖会导致经济结构单一化,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也存在着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应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并给予财税等方面优惠支持。
同时,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在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
三、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的产业发展面临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部分企业在招聘岗位时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工人断层、高端人才稀缺等问题。
此外,一些行业内部就业结构也出现了不均衡现象,过多集中在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领域。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职业培训计划,并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建实践基地。
同时,应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优势的专业,并加大对科学研究和创新创造的支持力度。
四、创新发展困境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当前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创新方面仍存在困境。
一方面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各国中,创新投入占GDP比例较低;另一方面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为应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研项目。
同时,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进行技术成果转化。
此外,还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快广东省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离, 要素禀赋则会带来 要素 投入成 本 的差 异 , 他条件 相 在其 同的情况下 , 企业更愿意将生产活动定位到要素成本低廉的 地区。东西两翼和粤北 山区, 毗邻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 , 因此 与 目标市场 的距离很 近 , 以有效 降低交易成 本。而且 , 可 东 西两翼和粤北 山区的各种 生产要素 的成本更加低廉。
素成本上升, 导致产业利润进一步下降时, 就会考虑转移到
其他生产要素成本较低 的地区。另外 , 由于珠三 角地 区集聚 市场 的繁荣 , 大多数的企业在产业转移 的过程 中只是 将制造
经济发展要求 的产业 转移 出去 , 时积极推 进产业 升级 , 同 争
3 广 东省 内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取国际分工体系 、 界产 业结构 中 的新位 置和更 高层次 , 世 努 力发展 自己的竞争 优势 。其 他相对 落后 地 区应发挥后 发优 势, 避免走别人发 展过程 中的 弯路 , 既要 努力 发展 自己的主 接珠三角地 区转移产业 的明显优势 。 . 3 1 地理与要素禀赋的优势 . 导产业 , 但同时也应积极 承接 发达地 区的 产业转 移 , 缩短实 地理位 置决定 了一个地 区与原料 产地和 目标市场 的距 现工业化 的时 间。 近年来 , 珠三角地 区不 断爆发 “ 工荒 ” 劳动力成 本上 农 , 升, 而且环境 污染 问题 日益加剧 , 临着 较大 的产业 升级和 面 转 移压力 。为 了尽快实现产业升级 , 促进 区域经 济协调发 并
中图分类号 :44 1 F 2 .
1 引 言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4— 3 1 2 1 )2— 0 1 2 17 64 ( 2 0 0 5 —0 0
中心转 移到生产要素成本较低 的欠发 达地区 , 销售 中・ 或者 t L ,
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
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张海梅(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摘要]广东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不仅使得其自身发展难以为继,也成为广东新一轮发展的制约因素。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是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模式,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关键词]广东;传统产业;困境;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09)05-0115-04本文系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加工贸易的产业技术进步效应及对策研究》(编号:2007B070900068)和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珠江后三角洲加工贸易产业选择与转移研究:基于加工贸易产业技术进步效应的分析》(编号:08GE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广东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使得其自身发展难以为继,从长远来看,也难以承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是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模式,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一、广东传统产业的特点与发展困境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传统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逐步成为国内的领头羊,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材三大传统支柱产业。
现阶段传统产业仍是提供广东财税和就业的主流,广东的传统产业呈现出这样三大特点:一是产品规模优势明显,国内市场占有率高,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产量优势明显,建材业的产值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纺织业产值居全国第二、家电产品产量全国第一、产值约占全国的一半,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但传统产业企业以劳动密集、中小型为主。
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下,生产总值在100万—5000万元,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绝大部分比例。
二是产业集聚度较高,产业集群模式专业镇化,但集群发展层次较低。
[1]15-20广东传统产业己形成诸多产业集群,包括26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82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277个专业镇。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引言】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大省,拥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实现广东省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对于推动全省经济稳定增长、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广东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
只有通过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广东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也涉及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广东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但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地区资源过剩,而部分地区资源匮乏。
只有通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才能实现广东省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和规划、推动跨区域合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举措,才能实现广东省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推动广东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省份之一,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广东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却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地区经济差距较大等方面。
广东省内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远远高于粤东、粤西等地区,导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城市化进程过快,农村地区面临人口外流和资源荒芜的问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
广东省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珠海、深圳等发达城市与河源、云浮等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距。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资源分配不公,阻碍了全省整体经济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广东省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以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全球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问题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问题1. 传统产业发展瓶颈目前,我国的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较大比重,尤其是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
这些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着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了整体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 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领域依然存在差距。
企业创新意识淡薄,科研投入不足,导致了整体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实现产业升级。
3. 资源配置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配置存在着过度偏向一二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情况,而中西部地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这导致了产业发展不均衡,影响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 环境压力加剧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传统产业的高能耗、高排放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这也成为了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障碍。
三、对策建议1. 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促进技术创新。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
2. 推动产业转移和布局优化政府应该引导企业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和布局,推动产业转移和布局优化。
建立一体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3. 强化环保政策执行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治理能力,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4.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产业链延伸和升级。
四、总结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广东产业升级与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iv siae . n te oh rh n ,sme a v na e n e t td O h te a d o d a tg s& d sd a tg so h c n mi a d g o r p y o i ee tae sa e c mp r d T e , o rb e g ia v n a e f e e o o c n e ga h fdf r n ra r o a e . h n s me p o lms t f
A b ta t sr c :Fisl rm te t e r tc a p c,t e p o lms i h o re o r n fr ae su id.Fu te r ,t e c u e o he p o e r lo rty fo h h oei s e t h r be n te c u s fta se r td e rh r moe h a s s ft rblmsa e as
Va u gne rng l e En i e i
・23 ・ 7
广 东产 业升级 与转移 过程 中的问题 与对策研 究
S u y o h l isa d S m eS g eto st h u l a se n Gu n d n o ic t d n t ePoi e n o u g sin o t eDo b eTr n fri a g o g Pr v n e c
Ke r s:do bl-ta fr p o e ; oiis y wo d u e rnse ; rblms p lce
中 图分 类 号 :2 F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 6 4 1 (0 00 — 2 7 0 10 — 3 2 理 论 和 先 行 研 究 ,根 据 有 关 学 者 和 归 纳 与 整 改革开放 以来 , 东省的经济 获得 突飞猛进 的发展 , 中以 出 理 , 要包括经济发达 国家的产业 转移理论和经济不发达 国家的产 广 其 主 口导 向型产业为主 的珠 三角地区在 全国经济发展 中更是起 着示范 业转移理论。 前者主要包括 , 日本学者赤松要I 2 0世纪 3 】 于 O年代提 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但 同时应该看 到 , 广东省其 它地区发展较为缓 出 的雁行模 式 , 弗农1 出的产 品生命周期理 论 , 易斯 [ 2 ] 提 刘 3 1 提出 的劳 慢 , 济 水 平 远 远 落 后 于 珠 三 角地 区 , 内经 济 发 展 不 平 衡 。 近 年 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和小 岛清[ 经 省 4 1 的比较优势理论 。经济 不发 提出 来 , 于 珠 三 角 地 区 人 力 成 本 、 源 、 境 等 问题 目益 突 显 , 之 国 达 国 家 的产 业 转 移 理 论 主 要 是 以经 济 不 发 达 国 家 为 视 角 来 分 析 发 由 资 环 加 际金融危机对出 口导向型产业造成极 大冲击 , 珠三角地区 的可持续 展 中国家 向发达国家进行的产业转移 ,主要包括 中心一 围理论和 外 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在 这样 的经济形 势下 , 广东省政府适时提 出产 局部创新理论。 在国 内, 业转移理论得到 了较大 的发展 , 产 主要包括 业与劳动 力双转移( 简称 “ 双转移 ”战略 , ) 即推 动珠三角 劳动密集型 重合产业论 , 梯度转移理论 , 移植 型产业成 长模 式和 复制群居链。 产业 向东西两翼、 粤北 山区转移 , 推动 东西两翼 、 粤北山区劳动力 向 梯度转移理 论 自 2 O世纪 7 0年 代末 8 O年代初 被引入我 国后 ,
我国产业转移演进趋势的实证研究——一以广东省为例
8 8 1 90 8 97 5 1 0 8 2
1 2l 3 】 4 0 5
9 38 9 9 8 1 l1 2 1 23 9
1 45 7 1 7 0 7
6 8 7 7 2 4 8 0 3 9 4 0
1 0 90 1 3 1 8
方面 由于产业 的生命周期 , 客
移。产业 的区域 问转移不仅发生在发达 国 家或地 区与欠发达 国家或地 区之 间 ,也发
我国 产 业 转 移 演 进 趋 势 的
实 证研究
以 广东 省为 例
一 邹 滨 ( 闽南师 范大学经济 学系 福 建漳 州 3 6 3 0 0 0) ◆ 中图分类 号 :F 0 6 2 文献 标识码 :A
观 上要 求珠 三 角地 区的劳动
引 言
改革开放 3 0多年来 ,广东抓住 国际产 业转移 的每 一次机遇 ,已经成为全国乃至 全球重要 的制造 业基地 ,同时伴随着广东 工业化进程 的加快 ,珠三角已经逐步完成 由自然要素 ( 如土地 、 劳动力等要素 ) 推动 增长的阶段转入到规模投 资( 资本要素 ) 推
密集型 、 资源 密集型等丧 失优 势 的产业转移 到欠发达地区。
另一方 面就 是要 考虑如 何将
20 0 7 Βιβλιοθήκη 2 00 8 4 3 60
5 41 2
71 9 6
9 0 2 0
1 7 2 6
2 2 1 7
2 02 7
2 5 8 8
1 7 22
2 2 37
3 7 . 2
l 9 9 5
动增长的时期 ,并逐步 向技术创新 ( 技术 、 劳动力素质 等 ) 推动增长的转移。然而 , 在
广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 0 年第 5 06 期 N . 20 o 5 06
暨南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unl f i nU i rt( hl oh n oi c ne) ora o J a n esy P i s yadSc l i cs n v i op aSe
策措施 。
[ 关键词 ] 广东 ; 承接 ; 国际产业转移
[ 中图分类号 ] F2 4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 5 7 (0 6 0 0 4 0 0— 02 20 )5— 0 9一o 6
上世纪七十 年代末 期 以来 , 广东 利用 国家 给予在改革开放 方面先 行 一步 的倾 斜政 策 、 靠 近港澳 的 区 位 条 件及 由此 所 形 成 的 “ 发 优 先 势 ” 把握国际产业转 移大 潮所 造就 的机 遇 , , 抓 住 了世界产业结 构调整 的 机遇 , 利用 廉价 劳动 力成本 , 积极 承接 国际产业 转 移 , 立 “ 建 三资 ” 企业 和发展“ 三来 一补” 易 , 贸 引进 国外先 进技 术、 吸纳外 资 , 加快传统产业 的改造和新兴产业 的建设 , 推动 了经济 持续快 速增 长 。据有关 统 计 资料显示 ,9 9— 0 5年 广东省通 过承 接 国 17 20
[ 收稿 日期] 20 0 — 6 06— 3 2
况, 本人认 为 , 广东在承接 国际产业转移方 面存
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 ( ) 续 大规 模 承接 国际产 业转 移具 相 一 继
当的局 限性
受经济全球 化和知识经济两股 浪潮 的双重 冲击 , 世界各 国( 不论发达 国家抑或新兴工业化 地 区) 纷纷通 过于全球经济体系 中配置资源 , 以 获取全球竞争优势并以此促进 国民经济的有效
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移 时 ,从 全局 利益 出发 ,找 准对策 ,减 少和避 免 对环境 的破 坏。本 文 对此进行 了研 究 并提 出对策及 建议 。
[ 键词 ]欠发 达地 区;产业 转移 ;环境 问题 ;对 策 关
[ 中图分类号]F2 1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 4 2(02 0— 05 0 05 63 2 1 )4 06 — 2
的稳 定和发 展 。如何保 证这 些地 区 的环 境质 量是 当地政府 和环保 部 门的头 等大事 ,如 果仍 以降低 环保要 求 当做 招商 引资 的优 惠条件 ,来 接 纳部 发 达地 区 的高 污染 产 业 转 移 , 必然 造成 资源 的大量 消耗及 对 自然环境 的极 大破坏 ,使得 这些 地 区的生存 环境 面临着 不可 持续发 展 的危险境 地 。 近年来 ,广东 省 的欠发 达地 区承接产 业转 移后在 获得 经济增 长速 度 的同 时 ,也付 出 了沉 重 的 环境 代 价 。例 如 , 北 部 山 区县 新丰县 ,地 处东 江上游 ,过去 一直保 持着 良好 的生 态 环境 ,新 丰 江水 库 水 质 优 良、无 污染 ,是 下 游 香 港 、深 圳 、东莞等 地 生 产 、生 活用 水 的重 要 源 泉 。然 而 , 20 年新 丰县 却规 划将 90 09 00亩地 建 设工 业 园来 承 接 污染 物 含量 高 的涂料产 业 ,立志 于打 造 “ 东涂 料 基地 ”,结 广 果 投产 不久 当地村 民就反 映 企业 存 在违 规 排放 废 水废 气 、 严 重污 染环境 、影 响村 民生产 生活 的情况 就充分 说 明了这
一
1 产 业转 移对 欠发 达地 区的双 重影 响
( ) 产业 转移 的积极 影 响。产 业 梯度 转 移 理论 认 为 , 1 产 业梯 度转 移既 是转 出地— —发 达地 区实 现产业 结 构优化 升 级 的重要 经济 活动 ,也是 承接 地—— 欠 发达地 区加 快经 济 发展 、实 现 区域 经济 协调 发展 的 良好 途 径 ,因为产 业转
粤东西北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二、粤东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一)粤东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从沿海高梯度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低梯度地区主要包括:工业传输模式由政府和市场效果和经济交流与合作。 珠江三角洲的东部沿海城市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与中西部地区合作或合资企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东中西 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如珠江三角洲的加工贸易转移进行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300多家公司在珠江三
角洲,“香港工业园区”也将在开发区的完成。
从产业转移的产业,从1990年代初大珠江三角洲东部沿海城市将一些低利润、高物耗、高能源消耗、劳动密集 型产业转移到低成本地区,广东等糖行业由于成本上升和下降,转移到广西和云南两省。
从产业转移的路径上看,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主要转移到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附近,可以获得廉 价的劳动力,而且还降低了运输成本,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被送往在中西部资源丰富的省份和地区。
产业转移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无论是对迁出地,还是对接受地,至今都没有完善的扶持机制和补偿机制。对迁出 地来讲,地方政府是不愿本地企业外迁的,企业也因迁移成本太高而不愿迁移。对接受地来说,大量高耗能、高污染、 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环境、市场环境等带来巨大变化,其
三、推进粤东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二)粤东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困境
.产业辐射能力不足
梯度转移背景下广东省产业转移中的 政府作用研究
梯度转移背景下广东省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摘要]文章以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为视角,在分析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在产业梯度系数、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三方面存在差距的基础上,研究广东省各区域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最后从适度保护与优胜劣汰机制相结合、淘汰落后产业、提高环境准入标准、完善配套区建设、强化产业集聚效应等方面提出可行的政府应对之策。
[关键词]产业转移;梯度转移;政府作用[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政府作用研究(编号:2011B070300060)[作者简介]韦小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等,广东广州,510640;柯传秀,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广东广州,510640[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14)02-0003-0004一、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概述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来看,一国不同地区的产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产业转移梯度。
一般而言,处于高梯度的地区,在产业成长阶段,由于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等会吸引其他地区的生产要素集聚到该地区,进而使得该地区的产品在满足本地区需求的同时还能满足其他地区的部分市场需求。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在利益的驱动下会逐步向第二梯度转移,以此类推。
产业总是从高梯度的地区转向低梯度的地区,其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为:自产自销――生产规模扩大使产品逐渐外销――地区内市场饱和,供给减少,高梯度地区将产业转入低梯度地区。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存在区域发展差距的地区中,一个地区为了摆脱发展包袱,节约发展成本,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会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
二、广东省区域梯度差距现状分析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是实现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提,就广东省而言,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前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凭借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越的地理环境及利好的政策支持等因素,通过引进转移产业而实现了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产业的结构转型与升级成为了各国争相追赶的方向。
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人才短缺等。
既然存在问题,我们就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解决。
二、问题分析1.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二产业(制造业)为主,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较小。
这种产业结构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过度依赖制造业会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对于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挑战。
2.科技创新不足科技是现代化的关键,而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核心。
在这方面,我国还需要大力加强,虽然我国已有一些科技成果获得了国际认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环境污染严重在制造业的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的平衡以及人民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对环境方面的政策不断加强,但依然有些企业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企业对于环保规定存在违反行为。
4.人才短缺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我国在人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高等教育的供给量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有潜力的人才,企业缺乏充分的吸引和留用机制。
三、对策研究1.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建立新的产业链,提升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比重,吸引外资,培育本土企业,积极发展高新科技、环保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科技创新的发展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创新政策,减轻科技企业的税赋负担,提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和效率,加强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各地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增强大学的科学研究力量,提升产业开发能力。
3.环保问题的解决政府应该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要加大法律制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加强企业的环境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企业的环保绩效。
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供借鉴(1)
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供借鉴当前,世界经济与技术革命正处于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国际产业体系将进入更高层次的重整与再构过程。
同时,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2023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对国际国内产业格局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上述背景下,*市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才能更好发挥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引领省会经济圈、*半岛城市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
一、*市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具备的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是指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服务供给,引导支持广大市场主体研发、制造、经营比较普遍的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体系,具有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技术先进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的特点。
当前*市加快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具备以下优势:(一)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一是优势产业突出,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突出,“四新”经济迅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领跑全国主要城市。
人工智能“双区”同建取得积极进展,数字经济占比达到*%,获批建设*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市场主体发展活跃,*等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成长,中科院等国字号科研力量纷纷集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稳步推进,经济质量优势更加明显。
拥有国家超算*中心、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等一批创新平台,国内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首台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
(二)具有较好的外部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省会经济圈战略实施带来产业协作机遇。
近年来,*省积极推动实施省会、*、*三大经济圈的*半岛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建设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现代产业集群和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
关于广东省产业转移的研究
帽 制 造 业 、 文 教 体 育 用 品 制 造 业 、 食 品 制 造 业 、 纺 织
业 、 工 艺 品 及 其 他 制 造 业 、 玩 具 、 皮 革 等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 引 进 通 信 设 备 、 计 算 机 及 其 他 电 子 设 备 制 造 业 的 加
2. 东省 产 业转 移 取得 的 成 效 广
广 东 省 实 施 产 业 转 移 以 来 , 成 绩 显 著 , 全 省 从 20 6 0 年 至 20 8年 GDP增 长 率 均 达 到 两 位 数 , 分 别 为 1 . 0 4 8% 、 1 . % 、 1 . 。 产 业 转 出 地 区 的 产 业 得 到 转 型 升 级 , 产 49 04% 业 转移 承 接地 经 济也 得 到 飞速 发展 。
政 府 无 法 解 决 问 题 。 有 的 地 区 不 注 重 产 业 转 移 规 划 , 缺 乏 准 确 选 择 产 业 的 鉴 别 力 , 导 致 无 法 形 成 主 导 产 业 , 不 能 形 成 集 聚 效 应 。 各 产 业 承 接 地 产 业 转 移 园 重 复 建 设 , 同 质 竞
2承接 地 面 髓的 问题 . 承 接 地 要 创 建 一 个 良 好 的 环 境 吸 引 企 业 不 是 一 朝 一 夕 的 事 , 在 配 套 设 施 、 人 才 培 养 和 引 进 、 环 保 设 施 等 方 面 需
要 耗 费 大 量 的 人 力 物 力 ,承 接 地 普 遍 财 力 有 限 ,单 靠 当地
产 业 转 出 地 区 产 业 升 级 : 广 东 发 达 地 区 的 土 地 、 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产业升级与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
作者:王佳佳雷红梁云左小德摘要:本文利用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广东在产业和人力资源双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地理区域的比较优劣势。
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双转移;问题;对策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更是起着示范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但同时应该看到,广东省其它地区发展较为缓慢,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由于珠三角地区人力成本、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显,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产业造成极大冲击,珠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广东省政府适时提出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简称“双转移”)战略,即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推动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
1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其发展
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先行研究,根据有关学者和归纳与整理,主要包括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理论和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理论。
前者主要包括,日本学者赤松要1]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模式,
弗农2]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刘易斯3]提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和小岛清4]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
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是以经济不发达国家为视角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的产业转移,主要包括中心-外围理论和局部创新理论。
在国内,产业转移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包括重合产业论,梯度转移理论,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和复制群居链。
梯度转移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后,成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在我国表述为5]: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呈梯形,沿着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方向进行转移和升级要6,7]。
它主要是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的现状及资源禀赋的变动趋势基础上提出的。
2双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广东省在双转移过程和具体实践中还有一系列问题,双转移政策的实施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2.1劳动力转移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人力资源流动是两种不同方向力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进人力资源从流出地到流入地的“推力”,一种是吸引人力资源由流入地向流出地配置的“拉力”。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同样符合“推力—拉力”规律,即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人才结构调整,人才
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正是这两种力量不断在动态中保持平衡的结果。
文献8]的调查研究,无技术等级或职称者占近34%,而高级技师仅占1.4%。
其它结果分别是初级技能:15.94%;中级技能:11.95%;高级技能:3.67%;技师:2.46%;初级职称:17.21%;中级职称:7.86%;高级职称:5.55%,因此,广东省劳动力总体素质过低、技能型人才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乏,难以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双转型。
同时技能型人才不足也导致珠三角产业升级缺乏支撑,制约着山区及两翼承接和改造传统产业,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结构的拉动作用也是有限的。
并且,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也会受到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2.2制度环境问题制度环境方面的差别是影响地区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制度环境包括市场经济制度的发育状况、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别、对外开放的程度、投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政府的结构及办事效率等。
具体体现在广东省双转移的实践中,主要包括转出地政府推动产业转移的各种政策、各承接地政府的接收产业的优惠政策,对劳动力转移的接收、培训政策等等。
目前,由于担心产业空心化等问题,有些转出地政府对产业转移的推动力不够,而承接地由于相关配套产业、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对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的吸引力也不够。
2.3产业空心化问题珠三角地区如何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的同时,做好本地区的产业升级是当地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
随着传统产业的大
量转出,而高端制造业、先进服务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产业的衔接问题比较大。
特别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外资企业面临国际国内纷繁的投资和金融环境,纷纷缩减投资,将企业撤离珠三角,使得珠三角的发展受到限制。
2.4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使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生态环境面临遭到破坏的危险生态环境问题是双转移过程中一直在强调的问题。
接收地政府在面临相关产业转入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时,很容易忽视对当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特别是从珠三角转走的一般都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如果稍微不重视,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3对策研究
3.1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改革户籍制度,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推动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首先最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
可以以产业集群为手段来形成农民工的培训机制。
文献6]认为产业集群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具有引致效应,产业集群内部的上下游价值链既可以为不同技能水平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又可以为劳动者的自学习和自培训提供机会和环境,实现劳动者的素质提升,增强劳动者非农就业的能力。
同时,应该转让农民工的户籍观念,完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以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在此方面,广东省做出了较大努力。
如,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优秀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省级专项政策文件《关于做好优秀农民工入户城镇工作的意见》,并作为《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的配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