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知识结构1
总结中国地形知识点
总结中国地形知识点中国地形的东部主要是平原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流域平原。
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沃。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
珠江平原则位于广东、广西一带,气候温暖湿润,种植业发达。
这些平原地区适宜农业生产,是中国的粮食产区和人口密集地区。
西部地区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地区,包括青藏高原、西南地区的高原和山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这里冰川遍布,是中国主要的水源地之一。
西南地区的高原和山脉包括横断山脉、秦岭山脉、大巴山脉、武陵山脉、云贵高原等,这些山脉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是中国的重要地质资源区。
中国地形的南部主要是高山和丘陵地区,包括南岭山脉、武夷山脉、骆驼山脉、乌蒙山脉等,这些山脉地势崎岖,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
总的来说,中国地形的多样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平原地区适宜农业生产,西部高原和山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部高山和丘陵地区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业。
因此,中国地形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中国地形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山地地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特别是在地震、泥石流等方面。
平原地区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因此,中国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和水利建设方面都加强了监测和防范工作。
总的来说,中国地形的多样性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自然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挑战。
希望随着发展的进步,中国地形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地理期末考试知识复习(本科)
第一章区位和疆界1、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大国。
中国的人口比重居世界第一位。
2、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k㎡,次于俄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区位优越。
四至点:西至点,新疆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缘73°22′E;东至点,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135°03′E;北至点,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53°31′N;南至点,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3°51′N4、位置:○1地球最大大陆欧亚大陆东部,最大海洋太平洋西岸(介于地球上最大大陆欧亚大陆与最大海洋太平洋之间/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对比强烈,东部东亚季风显著;加上青藏高原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造就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2国土辽阔,西部深入内陆,且高山盘踞,受海洋影响微弱,降水由东南至西北递减,由湿润、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气候更替,自然景观呈现明显的海陆分布地带性差异。
5、新疆:与毗邻国家的陆地边界线最长和毗邻国家最多6、山系:7、国土:狭义的国土指主权国家管理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政治地域概念;广义的国土还包括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
8、简述中国地形大势的特点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答:特点:①中国地势西高东底,呈三级阶梯;②山地多,平原少;③以山地为骨架,形成了网格状的地形格局。
分界线:①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等。
②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第二章自然结构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阐述我国气候环境的特征。
答:我国气候的基本气候特征为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样和水热同期。
下面分别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来阐述:(1)地理位置角度1).经纬度:中纬度为主体,南北所跨纬度大,以中纬度气候为主体。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第二章自然结构第一节中国地貌一、地貌的基本特征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
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
)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
2.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燕山运动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
我国山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
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
全国地势出现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
是造成我国目前地势差别的重要力量。
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就是指上新世以来构造运动。
地理中国地势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地势知识点总结一、山脉1.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南边境,横跨中国、印度、尼泊尔等国。
这个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对中国的地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阻挡了来自南方的湿润气流,形成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干旱气候,还保护了中国的南部平原免受洪水的侵袭。
2. 华夏山脉华夏山脉位于中国的东部,是中国最主要的纵向山脉之一,主要包括秦岭、大别山、连绵的岭南山脉等。
这些山脉不仅对中国的地势起着关键的作用,还是中国的重要资源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
3.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的主要高原之一。
它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和西北部,连接了喜马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
青藏高原的地势起伏很大,不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区,供应了大部分亚洲地区的河流水源。
二、平原1.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发展区之一。
这个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并且附近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
2.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
这个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并且有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产区。
3. 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流域,是中国的大部分人口聚集地和工业发展区。
这个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并且有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
三、河流1. 长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的西南、中部和东南地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
2. 黄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的西北、中部和东北地区,最终注入黄海。
黄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的粮食产区和工业发展区。
3. 珠江珠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也是中国的南方重要河流之一。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大全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大全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1)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疆域:①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 度,长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长约5000千米;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疆界22000多千米。
3、濒临海洋:①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②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③海岸线及岛屿: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4、领土四至: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邻国:陆上临国共有14个,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4、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6、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7、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人口地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原因:东部地区多平原和丘陵,气候湿润多雨,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
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产力低,所以人口稀少。
中国的地形知识结构1
天山
交
错
昆 仑山
贺 兰 山
的
秦岭
山
横 断
脉
山
南岭
主要山脉
一、东西走向的山脉 自北向南为:天山 阴山
二、南北走向的山脉
昆仑山
贺兰山 六盘山 横断山脉 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自西向东为: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长白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四、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 祁连山
五、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秦岭 南岭
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
地势的主要特征。
多山的国家
中
山脉纵横交织
山脉构成地形 的骨架
控
制
国
四大高原
着
的
四大盆地
地 地形复杂多样 三大平原
形 (山区面积广大)三大丘陵 分布在
三级阶梯的划分、
地势西高东低
海拔及分界线 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
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特征及对气候、河
流、交通的影响
纵
横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
山地33% 高原26%
占三分之一,山区约占三分之二 丘陵10%
山
平原12%盆地19%
区
面
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中国地形类型构成
积
1、有利条件: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
广
营、生态 旅游开发,森林、矿产、生物资源丰
大
富,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多山的国家
中
山脉纵横交织
山脉构成地形 的骨架
控
制
国
四大高原
着
的
四大盆地
地 地形复杂多样 三大平原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北临黄海、东海和渤海,西与14个国家接壤,南濒南海,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北高南低,地势南高北低。
主要地势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
中国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现阶梯状。
1.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包括松花江和辽河平原。
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大量小山丘和丘陵,由商南纵向的山脉和沿海平原组成。
3.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4.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南亚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势复杂,山地多。
5. 中国西北地区地势复杂,有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众多山脉。
6. 中国南部有许多低山丘陵,是湘江、赣江、崇山峻岭,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和盆地。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旱涝频繁,温差大。
温带气候占中国面积的70%以上,热带气候约占2%。
1. 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天气变化大。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雨水多。
3. 西南地区气候多变,风雨无常,气候复杂多样。
4. 西北地区干旱,雨量少,气候干旱,季节明显。
5.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温度极低,雨量较少。
四、水系中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达784.1万平方千米。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市。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其他著名河流还包括长江支流、黑龙江、珠江、淮河、壶口、松花江等。
五、自然资源中国是全球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
中国的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1.66%,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六、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
如长城、敦煌莫高窟、颐和园、泰山等。
同时还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和历史文化。
七、人口和城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也是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
高中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地形类型中国地形多变,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河流、湖泊等。
其中,中国的高山地形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山峰众多,绵延不绝,包括著名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平原,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
盆地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中国的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包括南岭、秦岭、云贵高原等。
河流众多,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湖泊也很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二、自然地形特征1. 山脉中国有多条大大小小的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山脉、南岭山脉、云贵高原等。
这些山脉将中国大地分割成多个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形景观。
2.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中国的高原地形地势较高,气候变化大,地貌特征明显。
3. 平原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4.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盆地地貌特征为低洼平坦,多为沙漠和草原。
5. 河流中国众多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它们织就了中国丰富的水系,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6. 湖泊中国的湖泊众多,包括青海湖、滇池、鄱阳湖等。
这些湖泊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地形的成因1. 地壳运动中国的地形主要受地壳运动的影响。
地壳运动是地球上地壳板块的活动和变动,包括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
2. 气候侵蚀中国的地形也受气候侵蚀的影响,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
气候侵蚀会使地形不断变化,形成各种地貌。
3. 河流侵蚀中国众多的河流也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
河流的侵蚀、冲积,不断改变着地形的面貌。
4. 孕积作用孕积是指陆地上风吹、水流、冰雪等运动,携带着土壤、石头等物质,在地表堆积形成新的地形。
高二地理下册知识结构
规 划 要
分城市化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 采取轴向发展和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 加强交通线路建设
点 建设花园式新城
发 展
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骨干工程 合理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基本形成现代化城市新区的格局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巨变,环境优美
谢谢
; / 笔趣阁 scv208uip
浦
(1)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
东
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新 区 的 规 划 和 开 发
作 (2)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 用 经济的新飞跃
(3)新区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上海发展提 供了历史机遇
规划目标——多功能、外向型、国际化、现代化的浦东新区
洪水发生的原因
防洪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防洪效益——拦蓄上游的来水来沙
三 峡
目前在建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工 程 建 设
发电
效益
缓解华中、华东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清洁水电代替火电、保护环境
的
作 用
航运
从根本上改善川江的航运条件 促进东西部物资的流通
其他效益:供水、灌溉、调水、养殖、旅游等
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第四单元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
西北地区的范围、地貌
干旱:自然景观以草 原、荒漠为主
东:草原
↓↓ 西:荒漠
西北地区荒 漠化防治的 地理背景
荒 漠 化 的 发 展
历史时期荒漠化 的发生和发展 不同程度沙漠化 土地分布的现状
政治、军事活动
不合理开发利用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 内流河和山麓冲积扇 邻城镇、工矿区、交通线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资料
美国:①美国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脉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又受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②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从北冰洋直达墨西哥湾,所以北部不干旱。
③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减温减湿。
□三、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1)地理景观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首先体现在地形上,主要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在建筑景观方面,高原、山地的房屋为了防止低温风冻等灾害多以砖瓦结构为主,而平原和盆地由于气候炎热,夏季多降雨,考虑到通风排水等因素,多以茅草结构为主由于各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显著,造成人类经济、社会、文化、行为认知上相异。
(2)自然环境时空变化显著: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季风降水不稳定,构造运动活跃,地表起伏显著,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发(3)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两方面。
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一、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特点1、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2、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二、中国地势及其地理意义1、地势的特点: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地理意义:西高东低的地势趋向,使得水循环呈反时针方向加强了东部季风的大陆性,控制着大河走向,便于东西航运地形阶梯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阶梯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地势高及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不相同,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呈现出多样化三、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响(1)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特别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但季风的年际变率很大,易出现旱、涝自然灾害。
(2)从气候区看,耕地分布在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 400mm 等降水线以东地区;从地势看,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第三阶梯。
中国地理下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下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地理环境也是非常多样和丰富的。
中国地理知识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
下面将对中国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形地貌中国是一个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多样的国家,主要地形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和河流等。
1.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位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境内,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川西高原地处四川、甘肃、青海和西藏交界处,有很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如横断山脉和金沙江。
内蒙古高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大部分是草原和沙漠,这个地区被誉为中国的“草原之魂”。
2. 山地: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太行山脉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地方,有“天然屏障”之称,对中国的气候和地质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岭山脉坐落在陕西和甘肃两个省区,起伏不平,是中国南北的分水岭和荆楚府南边的依仗太行山脉也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地跨石家庄、邯郸和安阳等地,给北方提供了重要的水源,是陕北的重要山脉。
3. 平原和盆地:中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华北平原、华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是中国人口和粮食主要集中地区之一。
华南平原分布在长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资源。
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这些盆地地势低洼,气候干燥,是中国的重要油田和天然气田。
4. 河流: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河流,如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等。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珠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黑龙江是中国最长的内河。
二、气候中国的气候主要由季风气候和干旱气候组成。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南部地区,有着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多雨,冬季多寒冷。
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新疆和青海等地,降水少,气候干燥。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一、地形概述中国地形总体上呈现南低北高、东低西高的趋势,大体分为东部平原区、中部丘陵区和西部高原区三大地貌类型。
东部平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东北地区,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是我国最为发达的农业区和经济区。
中部丘陵区以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为主,地形复杂,丘陵起伏,山地、盆地、台地等地貌类型丰富。
西部高原区主要是指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地区、喀喇昆仑山地区等,地势高,山峰峭壁陡峭,地形复杂,是我国的天然屏障和水源保护区。
二、中国主要山脉中国山地广泛分布,主要山脉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武陵山、大巴山、岷山、秦岭山、太白山;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包括五台山、华山、太行山、吕梁山;西北地区的连绵起伏的阿尔金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秦岭和大秦岭;西南的大雪山、梅里雪山、茂长山;东南的五岳。
这些山脉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的挤压和隆起作用,同时也受到河流侵蚀、风化作用的影响。
三、中国主要平原中国是世界上平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主要平原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平原和北部大平原。
而中国的人口、农业和经济都主要分布在这些平原地区,这些平原地区的多年积累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农业的发展。
其中,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西南平原则是水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四、中国主要盆地中国的主要盆地包括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北平原等。
这些盆地地域广阔,地貌平坦,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矿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农业产区,也是我国水果和蔬菜的主要供应地。
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的重要油田地区,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的煤炭资源基地。
五、中国主要岛屿中国境内还包括了许多大小岛屿,主要岛屿有台湾、海南岛和东沙群岛。
台湾是中国的大岛,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台湾海峡,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发达地区,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势和地形 学案设1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学案设计(第一课时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一、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地形的主要特征二、本课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征;2、在中国地形分布图上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以及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重点);3、举例说明我国地势格局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水力发电等方面的影响(难点)。
四、知识建构:知识点1: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探究一、阅读《地理图册》P12“中国地形海拔示意图”,说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
(1)知识背景: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
(2)看图发现,地图中颜色的变化是自西向东,说明我国地势高低;(3)仔细观察颜色之间的过渡,图A和图B谁更接近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实际情况?(4)结论: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呈状分布。
探究二、完成“沿北纬32°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验证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
(1)知识背景:地形剖面图能表示地表沿某一方向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状况(2)对照中国地形图,请你在图中下方的横坐标括号内标注“东”或“西”,表示方向。
(3)对照中国地形图,自西向东找出沿北纬32°的地形名称,标注在图中上方对应位置的括号里,并注明大致海拔。
(4)由此,可知我国地势的确是高低,呈状分布。
(5)自西向东,依次为第级阶梯、第级阶梯、第级阶梯。
练习一: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地形类型B.山脉走向C.平均海拔高度D.相对高度2.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原因是()A.离太平洋近B.地势西高东低C.地形条件D.“百江汇大海”知识点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特征:界线、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区探究三:阅读《地理图册》P12“中国地形海拔示意图”,结合课本P22“图2.2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完成下列各题。
(1)三级阶梯分界线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很明显,而且以 为界。
中国的地形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地形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
中国的地形主要由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和河流组成。
这些地形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下面就中国的主要地形进行详细介绍。
一、平原中国的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华北平原地区。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平原主要由长江、黄河和珠江三大平原组成,这些平原地势低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中国的主要农业生产区之一。
而华北平原地区则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
二、丘陵中国的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和大西南地区。
这些丘陵地形地势较为起伏,山地与平原之间,是中国一些特色产区的所在地,如茶叶、柑橘、竹子等。
丘陵地形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
三、山地中国的山地地形是中国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山脉地形,如喜马拉雅山脉、藏川山脉、秦岭山脉、祁连山脉等。
这些山脉的地势高低不一,地貌构造复杂,是中国的重要自然资源保护区和旅游景点,也是中国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地。
四、高原中国的高原地貌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青藏高原和巴蜀高原。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势高峻,气候寒冷,是中国水源的主要来源地,也是一些著名的高山峰的所在地,如珠穆朗玛峰、干城章嘉峰等。
巴蜀高原则是中国著名的盆地之一,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是中国四川和重庆的主要集散地和农业生产区。
五、盆地中国的盆地地形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西昆仑盆地等。
这些盆地地势低平,气候干燥,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的产地,也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
六、河流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黄河和长江。
黄河是中国母亲河,被称为中国的“悲歌”,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九省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水源,也是中国的重要农田灌溉渠道。
长江则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流经九省市,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和历史发源地。
中国的基本常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中国的基本常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第三大国土面积的国家。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拥有多样的地理景观和众多的民族群体。
中国处于东亚的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大海,南濒热带,北界寒带,地理环境多样且独特。
中国人口众多,截至目前,已经超过了13亿人。
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人口规模的国家,也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密集,而西部地区人口较少。
同时,中国还存在城乡差距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了诸多灿烂的文明和贡献给世界的发明创造。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这些价值观对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社会关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例如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这些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而言之,中国基本常识的概述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人口情况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
了解中国的基本常识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十分重要,它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了解中国的基本常识也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升自身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每个部分的内容概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和组织。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小节。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的基本常识的重要性和影响。
文章结构部分则在本小节进行了详细说明。
目的部分解释了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即为读者提供关于中国的基本常识的综合性掌握。
总结部分则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为三个小节。
第二节将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包括中国的地理边界、陆地面积以及扼要概述中国的地理特点。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ppt
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ppt一、中国地形概况1. 中国地形特点中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原占总面积的14.9%,盆地占总面积的13.1%。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地形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地貌。
2. 中国地形类型(1)山地中国是一个以山地地貌为主的国家,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长白山、天山、群山、贺兰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
(2)平原中国的四大平原是东部平原、华北平原、西北平原和西南平原。
其中,东部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华北平原是中国粮食生产最集中的地方。
(3)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世界第三大高原。
(4)盆地中国盆地主要有四川盆地、塔克拉玛干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这些盆地在中国的地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中国地形地貌1. 中国地形地貌特点(1)南北地形分异中国地形南北分异,南方多山,北方多平原,这种差异造就了中国多样的地貌。
(2)东西地形分异中国地形东西分异,东部多丘陵和平原,西部多高原和盆地。
2. 中国地形地貌类型(1)喀斯特地貌中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以溶洞、溶洞、地下河等独特景观而著称。
(2)河流地貌中国河流地貌非常丰富,以黄河、长江、珠江等著名河流为代表,形成了众多的河谷地貌、冲击地貌和洪积平原。
(3)海岸地貌中国海岸线长,地形复杂,以山海相间、峡湾交错的特点而著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岸地貌。
三、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1. 地质运动与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地质运动密切相关,包括地壳运动和地貌发育。
(1)地壳运动中国地处欧亚板块边缘,受多种地壳运动的影响,如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地震等。
(2)地貌发育地貌发育是地形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包括风蚀、冲刷、溶蚀、沉积等地貌过程。
2. 气候与地形地貌气候对地形地貌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风蚀、冰蚀、水蚀、溶蚀等地貌过程都受气候的影响。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整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整理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北部内陆两区一省1.位置、地形和气候内蒙古、宁、陇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属第二阶梯上的内陆高原.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本区畜牧业占重要地位.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内蒙古马、内蒙古细毛羊、宁夏滩羊等,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干旱地区,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3.丰富的矿产和包头钢城本区的煤、石油、镍、稀土,以及铁矿等储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内蒙古的煤探明储量次于山西,居全国第二位.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噶尔四大露天煤矿正在建设为重要能源基地,包头利用包头的煤、白云鄂博的铁、黄河的水发展了钢铁工业,被称为"草原城".包头的稀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和重要城市本区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包、包兰、兰新、陇海、集二、京通、滨洲、兰青等线.兰州是西北最重要的铁路交通中心,银川自古称为塞上名城,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南有古迹昭君墓.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2云南省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疆,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东边与广西、贵州为邻,北部与四川、西北部与西藏相连,西南和南面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八位.云南省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呈阶梯状下降,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全省第一高峰,河口县元江出境处海拔则只有764米,是全省最低点.自西向东排列着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怒山、云岭等,高山之间夹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被称为"三江并流".云南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据测算,年发电量可达4000亿千瓦小时.云南的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垂直变化显著,气温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由西北向元江河谷从7℃递增到22℃.降水差异较大,一般是中部、北部较少,东南、西南部分较多.云南由于受立体气候和复杂地形的影响,农作物形成多样化,有水稻、小麦、玉十等主要粮食作物和茶、烟草、油菜、甘蔗、棉花等经济作物.全省动、植物种类多,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之称.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全国植物约4万种,云南就约有2万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野生脊椎动物有1600多种,占全国总数的56%,全国见于名录的昆虫有25万种,云南则有1万多种.全省矿藏品种多、储量大,故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昆明是一座风光如画、春色常在、名胜古迹较多发展中的旅游城市,有"春城"的美称.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因素.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地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我国西北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少,干旱持续时间较长,促进了沙漠化的发展.②人为因素.长期以西北某些地区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用水不当;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以及其他人类活动.(2)荒漠化防治及其主要措施:①确立整治目标,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现,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②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则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③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土流失的治理(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大约有180多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发生.水土流失受降水、风、地形、土壤、植被覆盖度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上流失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指对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①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提高士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④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避免由于矿产开发而引起水土流失.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资源的跨区调配(1)南水北调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径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耕地面积不到全国的40%,属于富水区;而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西北内陆的面积占全国50%,耕地占45%,人口占36%,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12%,属缺水区.西北和华北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②"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措施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短缺的压力,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线将长江水引人北方地区.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由引长江水,利用和扩建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经位临运河、卫运河、南运河自流到天津.东线调水工程的目的是解决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调水工程,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线西侧,跨越江、淮、黄、海四大流域,自流输水到北京天津.中线工程调水目的是解决京津、华北平原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西线调水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人黄河上游,引水工程分别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上筑坝建库,采用引水入黄河.西线调水目的是解决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的缺水问题.(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西气东输①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我国陆上和近海大陆架的天然气储量丰富.陆上主要集中在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总的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1999年,川渝、新疆、陕甘宁、青海等四大气区年产气达120亿立方十,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52%.②西气东输的具体措施"西气",主要是指我国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生产的天然气;"东输",主要是指将上述地区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也包括输往西宁、兰州、北京、天津和湖南、湖北地区.(3)西电东送①我国电力资源的分布我国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现有储量占全国总量的62%,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云南、宁夏等地.这为本地区大力发展火电力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西部地区的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占全国总量的72%.目前的开发程度还不到8%.我国东部地区电力能源需求存在着很大空缺.②"西电东送"工程的具体措施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西电东送"工程分北、中、南三大通道.北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主要任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煤电基地和黄河上游水电站的电力送到京津唐地区.中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长江是深谷型河道,可开发22座水电站.随着以三峡工程为中心的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有数万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广东等地区.南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4西部的开发(1)西部开发的意义从总体战略上看,四部地区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十分显著.①我国西部地区与十几个国家接壤,有50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70%.因此,西部的发展关系到全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②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大江大河上游、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土质沙化和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妨碍了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也对中下游的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严重威胁.因此、振兴西部经济,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形成经济与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③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能源、矿产及原材料的后备供给地,它的发展是实现我国战略安全的需要.④西部大开发有利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资金、技术、人才转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⑤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有利于繁荣我国经济.⑥加快西部边陲地区的开发和开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对外开放.(2)西部的优势条件①西部的宜林荒山地和可利用天然草山草地等土地资源比较丰富.②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品种齐全,许多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集中分布有许多富矿,十分有利于勘探开发,是我国未来的资源战略接替区.此外,西部地区还是我国水能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占全国总量的72%.③西部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数量多,分布范围广.至1997年底,西部有自然保护区385处,占全国总数的41.58%,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和83.15%.此外,西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文物和名胜古迹,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饮食文化等难得的人文旅游资源.④西部地区地处内陆边疆地区,与14个国家接壤,边境线近2万千米,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经济技术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西部地区是我国向西开发的重要门户.(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西部开发面临的问题①基础设施严重下足.交通、通信设施薄弱,水利设施严重不足.②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气候干早,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广,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严重.③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个问题十分明显.④科技和教育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西部开发的主要措施①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要放在首位.各地区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线的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厂播电视以及大中城市设施建设,尤其是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②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已成为西部开发的根本任务.要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③积极寻求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措施与方法.第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人;第二,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优势;第三,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改组和改造的步伐;第四,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④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县范寨中学 陈清凤
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
地势的主要特征。
山脉纵横交织
中 国 的 地 形
多山的国家 山脉构成地形 的骨架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控 制 着
地形复杂多样 三大平原 (山区面积广大)三大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分布在 三级阶梯的划分、 海拔及分界线 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 地势特征及对气候、河 流、交通的影响
纵 横 交 错 的 山 脉
天 山 昆 仑 山 横 断 山
贺 兰 山
秦岭
南岭
主要山脉
一、东西走向的山脉 自北向南为:天山 阴山
二、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 六盘山 横断山脉 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自西向东为:大兴安岭 太行山 长白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巫山 雪峰山 ;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四、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多
样
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黑土)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 鱼米之乡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
山地33%
高原26% 平原12%
占三分之一,山区约占三分之二 丘陵10%
山 区 面 积 广 大
盆地19%
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中国地形类型构成
1、有利条件: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 营、生态 旅游开发,森林、矿产、生物资源丰 富,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2、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 然灾害。如: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阿尔泰山 祁连山 五、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四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布广泛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地势平坦 沟壑纵横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
地
形
复
杂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 纬度最高 平均海拔最高,“聚宝盆” “紫色盆地
多山的国家
山脉纵横交织
中 国 的 地 形
山脉构成地形 的骨架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控 制 着
地形复杂多样 三大平原 (山区面积广大)三大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 呈分界线 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 地势特征及对气候、河 流、交通的影响
第二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1000-2000米 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 多在 500米 以下
多山的国家
山脉纵横交织
中 国 的 地 形
山脉构成地形 的骨架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控 制 着
地形复杂多样 三大平原 (山区面积广大)三大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分布在 三级阶梯的划分、 海拔及分界线 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 地势特征及对气候、河 流、交通的影响
第 三 级 阶 梯
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 兴 安 岭
昆仑山脉
太 第 行 二 山 第 级 三 第一级阶梯 阶巫 级 横断山脉 梯 山 阶 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准噶尔 盆地 塔里木盆地 黄土 高原 华北 平原 长江中下游 平原
山东丘陵
东北 平原
辽东丘陵
青藏高原
第 三 级 阶 梯
东南丘陵
北纬32度
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 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在阶梯交界 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 丰富,但也因阶梯交界处落差大,给交 通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