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的结构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判断方法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判断方法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根据细胞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原核细胞是最简单的细胞类型,其细胞内没有明显的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等;而真核细胞则拥有明显的细胞器,细胞内部结构更为复杂。
以下将从细胞内部结构、基因组组成以及功能等方面,详细介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判断方法。
一、细胞内部结构1. 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只有一个细胞膜包裹,内部没有明显的细胞器。
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的,它负责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并控制物质的进出。
在细胞膜内部,有一些蛋白质形成的结构,如核糖体和内质网。
2. 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更加复杂。
细胞膜包裹着整个细胞,形成细胞外界和细胞内部的隔离。
细胞膜上有许多蛋白质通道,负责物质的进出。
在细胞膜内部,有细胞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标志性细胞器,内部含有遗传物质DNA。
二、基因组组成1. 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相对较小,通常只含有一个环状DNA,称为质粒。
质粒中包含了细胞的遗传信息,如编码蛋白质所需的基因等。
2. 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基因组相对较大,通常由多条线性DNA组成。
DNA分为编码DNA和非编码DNA两类。
编码DNA含有基因信息,非编码DNA则参与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维持染色体结构的稳定。
三、功能1. 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功能相对简单,主要包括物质代谢、细胞分裂等。
它们可以通过分裂繁殖,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一些原核细胞还具有共生关系,如细菌和人体肠道的共生关系,能够为宿主提供营养物质。
2. 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功能更加复杂多样。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则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溶酶体则负责细胞内废弃物的降解和消化。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核被膜在细胞周期中的裂解与重建
核孔与核孔复合体
核孔是核质间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NPC)是镶嵌在内外 核膜融合处形成的核孔上, 由多种类型蛋白质构成的复杂 结构。直径大约120nm, 八角轮形, 孔径70nm 是物质交换的双向性亲水通道, 对大分子的双向运输有高 度选择性
细胞骨架对于维持细胞的 形态结构及内部结构的 注有意序细性胞骨, 架以结及构的在高细度胞动态运性 动、物质运输、能量转
一、微管 (microtubule, MT)
❖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tubulin )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直 径24-26nm。
❖ 呈网状和束状分布, 并能与 其他蛋白共同组装成纺锤体 、基粒、中心粒、纤毛、鞭 毛、轴突、神经管等结构。
聚合条件: ATP、适宜的温度、存在K+和 Mg2+。
多种微丝结合蛋白参与微丝的组装和去组装 细胞松弛素(cytochalasin)特异地抑制微丝的聚合 鬼笔环肽(phalloidine)稳定微丝结构
3.微丝结合蛋白( Actin-binding proteins )
4.微丝马达蛋白
肌球蛋白(myosin)超家族成员是依赖微丝的分子马达 已发现15种, 其马达结构域都含有一个微丝结合位点和应 该具有ATP酶活性的ATP结合位点 Myosin II为传统的肌球蛋白, 其它为非传统肌球蛋白
5.微丝与细胞迁移
非肌细胞的迁移通过微丝构 成的特化结构介导 粘着斑 片状伪足(lamellipodium) 丝状伪足(filopodium) 轴突生长锥(growth cone)
细胞在迁移信号刺 激下, 靠近信号源 的细胞前缘微丝组 装, 推动质膜伸出 形成伪足, 后端粘 着斑的微丝解聚, 导致细胞迁移
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
一、真核细胞基本结构
1.生物膜结构:以生物膜为基础而形成的膜 性结构和细胞器
2.细胞骨架结构:包括细胞质骨架和核骨架
3.细胞质溶胶:为均存、表达的部位
二、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在基因组成与表达上的差别
① 真核细胞含有更多的DNA,比原核细胞携 带更多的遗传信息
② 真核细胞DNA为线状并包裹在染色质中, 原核细胞DNA为环状,存在于蛋白衣壳中
③ 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含有DNA
④ 原核细胞的mRNA是边转录边翻译的, 无需对mRNA加工;而真核细胞的mRNA 在合成之后,须在细胞核内加工再运 输至细胞质中表达出蛋白,即DNA的转 录和翻译是分开进行的
真核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
基因结构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通常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中编 码区被内含子和外显子分隔;而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相对 简单,没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区分。
染色体结构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呈现高度折叠的 结构;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则是由环状DNA分子组成,结构 相对简单。
复制方式
真核细胞的基因复制需要多种蛋白质的参与,复制过程复 杂;而原核细胞的基因复制则相对简单,不需要太多蛋白 质的参与。
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
遗传信息的储存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DNA双螺旋结构,将遗传信息稳定 地储存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复制机制
原核细胞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真核细胞通过半不连续复制方式 ,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基因表达与调控
转录过程
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DNA的 遗传信息被转录为mRNA,为蛋
染色体数目与形态
80%
染色体数目
原核细胞通常只有一条染色体,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多条染 色体。
100%
染色体形态
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呈环状或线性 ,没有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复 杂。
80%
复制与分离
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和分离机 制相对简单,通常只有一个复制 起点。
03
真核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比较
结构差异
真核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
目
CONTENCT
录
• 真核细胞基因结构 • 原核细胞基因结构 • 真核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比较 • 真核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功能 • 真核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研究意义
01
真核细胞基因结构
结构特点
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包括 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 中编码区又分为内含子 和外显子。
真核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
不能转录为信使RNA
非编码区
编码区
不能转录为信 使RNA
非编码区
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能转录为信使RNA
非编码区:不能 转录为信使RNA,不能 编码蛋白质
编码区 : 为相应的信使RNA,进而指导蛋白
2021/10/10 质的合成,即能够编码蛋白质
1
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
非编码区
编码区
非编码区
与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
外显子 内含子
外显子: 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叫做外显子, 能转录能翻译 出蛋白质
内含子: 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叫做内含子,能转录为 RNA 2021/10/10 ,但相应RNA会被修饰掉,不能翻译出蛋白2 质
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
非编码区
编码区
非编码区
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
终止密码位于 mRNA 上,共有三种:UAA、UAG、UGA,这三种密
2码021子/10不/10能决定任何一种氨基酸,只做一条肽链合成(翻译)的终止信号。5
起始密码位于mRNA 上,有两种:AUG \ GUG,既决定一种氨基酸,
2021/10/10 同时做肽链合成(翻译)的开始信号。
4
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
启动子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终止子
非编码区
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能转录为信使RNA
终止子位于 DNA 上,属于基因非编码区下游的核苷酸序列。
它特殊的碱基排列顺序能够阻碍 RNA 聚合酶的移动,并使其从 DNA模板链上脱离下来,从而使转录工作停止。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区别:
非连续编码区、连续编码区
2021/10/10
真核细胞核糖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真核细胞核糖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随着生物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对细胞核糖体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细胞核糖体是真核细胞中一个关键的细胞器,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真核细胞核糖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细胞器在细胞生命中的作用。
1、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中心的关键组成部分,由核糖核酸和多种蛋白质组成。
真核细胞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它们的核糖体结构存在差异。
在真核生物中,核糖体分为大和小两个亚基,分别叫做60S和40S亚基。
60S 亚基由28S、5.8S和5S三种rRNA以及约50种蛋白质组成,而40S亚基由18S rRNA以及少量蛋白质组成。
当40S亚基和60S亚基结合后,形成80S的核糖体。
2、核糖体的生物学功能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都与核糖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核糖体通过将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了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是细胞中许多重要生物分子的基础,包括酶、结构蛋白和调节蛋白等。
在真核生物中,核糖体的生物学功能非常复杂,其参与的生物过程也具有多样性。
首先,核糖体对基因表达起着关键作用。
核糖体按照基因的序列信息,将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并将其折叠成功能形态。
这一过程被称为翻译。
此外,核糖体还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其他细胞生命活动中。
例如,核糖体可以参与细胞的自噬过程,这是一种细胞的自我清洗方式,它对细胞内的废弃物质、病毒和细菌等有害物质进行清除,保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此外,核糖体还参与到细胞的编码和非编码RNA合成、代谢调节以及细胞生长等过程中。
3、核糖体的抗生素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核糖体还具有重要的抗生素作用。
抗生素是一种可以杀死细菌或阻止其生长的药物。
这些药物多数是用于治疗人类或家畜的细菌感染疾病。
大多数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内的核糖体活动,例如青霉素、四环素和利福霉素等药物,它们可以干扰核糖体与氨基酸的结合,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达到杀菌或抑制菌株生长的目的。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流动镶嵌模型 Fluid-mosaic model
1)细胞膜由流动的双脂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 2)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
组成生物膜骨架; 3)蛋白质或嵌在双脂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
跨整个双脂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 这一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较好地
体现细胞的功能特点。也适用于原核细胞。 • 1997年提出了脂筏模型( lipid rafts model )
➢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 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产物排出; ➢ 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 ➢ 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 ➢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 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二、质膜的化学组成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lasma membrane
• 质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糖,主要 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 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 不同类型细胞的质膜和内膜中,脂类和蛋白质比例有较
大差异。动物细胞膜通常含有等量的脂类和蛋白质。
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
通过共价键的方式同脂分子结合,位于脂双层的外侧。 蛋白质与脂的结合有两种方式:直接结合于脂双分子 层,或通过一个糖分子间接同脂结合。
膜糖
(Membrane Carbohydrates)
与膜脂或膜蛋白共价结合,位于质膜外表面。 提高膜的稳定性,增强膜蛋白对ECM中蛋白酶的抗性; 帮助膜蛋白的正确折叠和定位; 参与细胞的信号识别和细胞粘着……
1.质膜的结构模型 structure model of plasma membrane
真核细胞的结构
真核细胞的结构1.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控制中心(1)细胞核概述①一切真核细胞都有完整的细胞核,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和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中没有细胞核;②有些细胞有多个核,大多数细胞只有一个核;图3-1细胞核模式图③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核中,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④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等部分。
(2)核被膜①双层核膜核被膜包在核的外面,由两层膜组成,每层厚约7~8 nm,内外两层膜之间是宽约10~50 nm的核周腔。
外核膜延伸而与细胞质中糙面内质网相连,有许多核糖体颗粒附着,内核膜表面光滑,无核糖体颗粒附着,但核纤层紧贴其内表面。
②核纤层核被膜的内面有由纤维状蛋白组成的核纤层,其厚度因不同的细胞而异,组成核纤层的纤维状蛋白为核纤层蛋白。
③核孔核孔是指核被膜上的小孔,直径约50~100 nm,数目不定,几千个到上百万。
④核孔复合体a.核孔构造复杂,由30~50种蛋白质组成,并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组成核孔复合体的蛋白质统称为核孔蛋白;b.核孔复合体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选择性通道。
输入蛋白和输出蛋白负责使大分子穿行核膜,大分子依据自身的核定位信号和与核孔复合体中专一受体蛋白结合而实现“主动转运”。
(3)染色质①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染色质a.常染色质,DNA长链分子展开的部分,细丝状,染色较淡;b.异染色质,DNA长链分子紧缩盘绕的部分,显现为较大的、染色较深的团块,常附着在核被膜内面。
②染色质的组成图3-2染色质的组成③核小体核小体是指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4对组蛋白(H2A、H2B、H3、H4)构成核心,DNA分子的长链围绕在此核心的外围,组蛋白H1在核小体核心部分外侧与DNA结合,稳定核小体。
④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染色质进一步浓缩而成为光学显微镜下可看见的染色体。
在间期细胞中染色质一般都不形成这样粗大的染色体。
(4)核仁①核仁是细胞核中球形或椭球形结构,无外膜,一般细胞的核仁数目为1~2个;②细胞分裂时,核仁消失,分裂完成后,2个子细胞中分别产生新的核仁;③核仁富含蛋白质和RNA分子,核糖体RNA(rRNA)来自核仁;④核仁是产生核糖体的细胞器,编码rRNA的DNA称为rDNA,一般成簇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这些含rDNA的区域称为核仁组织者;⑤人的核仁组织者位于10个(5对)染色体的一端,新产生的核仁可多达10个,但很快融合成1~2个大的核仁。
第三章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线粒体
外膜
内膜
膜间腔
基质
5
外膜(outer membrane)
外膜是线粒体最外层所包绕的一层单位膜,厚约5~
7nm,光滑平整。
外膜含有多种转运蛋白(孔蛋白),它们形成较大的
水相通道跨越脂质双层,使外膜出现直径2~3nm的小 孔,可以通过分子量在10kD以下的物质,包括一些
小分子多肽。
6
线 粒 体 的 膜 结 构
内膜和基质。
脂类占线粒体干重的25%~30%,大部分是磷脂。 线粒体含有DNA和完整的遗传系统,多种辅酶(如CoQ、FMN、
FAD和NAD+等)、维生素和各类无机离子。
线粒体含有众多酶系,目前已确认有120余种,是细胞中含酶最
多的细胞器。
内、外膜的标志酶分别是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单胺氧化酶;基质和
基质内或依附于线粒体内膜。在一个线粒体内往往有 一至数个mtDNA分子。
所有mtDNA编码的蛋白质在线粒体的核糖体上进行合
成。
19
线 粒 体 基 因 组
20
线粒体基因组
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相比要经济或紧凑,核基因
组中编码功能的序列还不足10%,而在线粒体基因组 中只有很少非编码的序列。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其 DNA序列中几乎不含终止密码。
若缺血051小时供血情况不能及时改善时线粒体内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膜通透性改变激活的atp酶活性下降线粒体凝集内腔浓缩膜间腔扩大体积增加
线粒体
(mitochondria)
新疆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周勇
1
概述
线粒体由德国生物学家Altmenn于1894年发现,当时
称为“bioblast”(生命小体)。
基粒头部具有酶活性,能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
生物化学-真核细胞结构
有的细胞表面有微绒毛(microvi11i),是由质 膜向外折叠而成的指状突起。微绒毛成排排列, 即光镜下所见的刷状缘或纹状缘。有的细胞表面 有纤毛(cilia),纤毛外周是一层质膜,内有基质及 轴丝,轴丝由 9组外周微管及 2根中央微管组成, 即所谓的 9十 2 结构。有的细胞表面有伪足突起, 具有运动或摄取外物的作用。有的细胞膜局部有 微小凹陷,将细胞表面的异物或病菌包裹在内, 形成吞噬泡或吞噬体(phagosome),如吞饮的是小 滴 液 态 物 质 则 称 吞 饮 体 或 吞 饮 泡 (pinocytotsosome)
由膜围成的小囊,囊内含有酸性水解 酶大约有三十多种。例如酸性核糖核酸酶 、酸性脱氧核糖核酸酶、酸性磷酸酶、磷 蛋白磷酸酶、组织蛋白酶、胶原酶等。能 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磷 酸及硫酸脂等物起分解作用。在不同的溶 酶体内含有不同类型的酶。酶的特性可用 生化或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
线粒体与细胞内氧化磷酸化有密切 关系,供应细胞所需的能量。因此一般 耗能多的细胞,线粒体数量也多,线粒 体内嵴也较密,如代谢活跃的心肌细胞 线粒体数量就较多,约占细胞面积的1/ 3。
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与细胞 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如纤毛柱状上皮 细胞和肠吸收细胞,线粒体多分布在细 胞的近表面处,以供应纤毛摆动及细胞 吸收的能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 多分布在近基底部,这与肾小管上皮细 胞重吸收功能有关。线粒体亦常见于粗 面内质网之间,以便供应蛋白质合成所 需要的能量。
在次级溶酶体内被消化的物质,分 别被分解成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及 核酸等,进入细胞质内再被利用。不能 被消化的物质,形成残余体,被排出细 胞外或保留在细胞内,如保留在细胞内 的脂褐素。溶酶体具有消化、防御和清 除等作用。在吞噬细胞内比较发达,如 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均具有较多的溶 酶体。
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例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复制的结构( )
A.B着丝点和核仁 C.染色体和核仁
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
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 中的数量,图中能正确描述14C氨基酸数量的曲线是( )
B
例1、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 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 无,“√”表示有)。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功能 相同 点
1.与 有氧呼有吸关的酶(分布 1、与 光合作有用关的酶(分布在
在
和 基上粒) 基质
2. 内膜、嵴、)基质
2、光合色素(分布在
2、含少量 DNA。和
基粒囊状结构上薄)膜
RNA
3、含少量 DNA。和
有氧呼的吸主要场所
光合作的用场R所NA
1、 双层膜结构;2、都含少量
DN;A和
3、都与 能量转换有关 ;4、都与 R循物N环A质有关
2、依据分布范围来划分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核糖体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液泡和叶绿体(细胞壁) 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中心体(低等植物也含有)
辨析以下说法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
没有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 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以判断是动物细胞( )
⑥中心体 ⑦高尔基体
真核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体系
真核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体系
真核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体系是细胞核、质膜和内质网。
1.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包含DNA和RNA等遗传物质,
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代谢等生命活动。
细胞核由核壳、染色质和核仁等组成。
2.质膜:质膜是细胞的外层薄膜,包裹着细胞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稳定内部环境,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
质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等组成。
3.内质网:内质网是一种复杂的膜系统,包括粗面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参与蛋
白质合成、修饰和运输等过程。
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着核糖体,平滑内质网则含有
许多酶,参与脂质代谢和荷尔蒙合成等生化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真核细胞的结构
1.3.1线粒体和叶绿体
1)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在糖分子中。
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类囊体(构成基粒)、外膜、内膜、膜间腔、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光系统和电子传递链,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就在类囊体膜中进行。
光合作用的固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基质中分布了环状DNA分子与核糖体。
2)线粒体的作用: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生物体可以利用的ATP。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外膜、内膜、膜间腔、嵴(为了扩大内膜表面积)。
内膜上分布了多个电子传递链和ATP合酶。
基质中分布有环状DNA分子与核糖体。
1.3.2细胞的内膜系统
细胞的内膜系统:内质网、高尔基器、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细胞内膜系统的功能:各区室通过生物合成、蛋白质修饰与分选和膜泡运输等机制来维持动态平衡。
1)内质网结构:由膜形成的小管与小囊状的潴泡组成。
内质网分类:
●粗面内质网:合成分泌性蛋白和多种膜蛋白
●光面内质网:脂类合成、糖类代谢、药物或毒物的解毒等
2)高尔基器结构:由扁平的膜囊堆叠在一起。
高尔基器功能:
●蛋白质、脂类的分选与运输
●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修饰
●多糖合成
蛋白质的加工、合成和分选:游离的核糖体与mRNA结合后,会有两个去向:
1、共翻译转运途径
2、后翻译转运途径。
3)溶酶体:单层膜围绕的囊泡状细胞器,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
内环境酸性,pH5左右。
由高尔基体产生,大小各异。
溶酶体功能:标志酶是酸性磷酸酶,可以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食物颗粒,也可以消化和降解细胞本身产生的废弃成分。
4)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
液泡的功能:
1、储藏:是储藏糖、蛋白质、脂肪的中心
2、是植物细胞的代谢库,调节细胞内环境
3、液泡中含有多种色素
1.3.3过氧化物酶体
1)过氧化物酶体特点:
•单层膜包裹,不属于内膜系统;
•直接利用分子氧;
•是一种异质性的细胞器;
•主要含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2)过氧化物酶体所含有的酶类:
依赖于黄素(FAD)的氧化酶、过氧化氢酶。
3)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
①脂肪酸氧化:动物组织中约20%的脂肪酸是在过氧化物酶体中氧化的。
②解毒作用:过氧化氢酶氧化分解血液中的有毒成分
③保护作用: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相互偶联,对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
4)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
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过氧化物酶体参与光呼吸,将光合作用的副产物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
在萌发的种子中,降解种子中储存的脂肪酸,产生乙酰辅酶A,经乙醛酸循环,进一步形成琥珀酸,再经过三羧酸循环,最终转变为糖。
1.3.4细胞骨架-微丝
细胞骨架分类:
1、微丝或肌动蛋白丝
2、微管
3、中间纤维丝
微丝的结构:实心的,直径约7nm,以右手螺旋形式相互缠绕的肌动蛋白丝组成。
微丝在细胞内的分布:微绒毛、细胞皮层、细胞基质、胞质分裂环。
细胞内
大部分微丝都集中在皮层。
微丝的功能:维持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形态与细胞迁移、细胞质分裂、胞内物质运输、肌纤维收缩。
1.3.5细胞骨架-微管
1、微管:由微管蛋白装配成的管状细胞器结构。
微管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结构。
微管的作用:细胞器定位、细胞内运输、细胞分裂、细胞运动。
微管有3种类型:
单管:由13个球形亚基环绕而成
二联体:由A管和B管组成,其中,A管是完全微管,B管是不完全微管,由10个亚基构成,另3个亚基与A管共用
三联体:A管是完全微管,B管和C管都是不完全微管
2、微管组织中心: 细胞内能够起始微管成核作用的结构, 包括中心体和基体。
中心体的作用:负责组装细胞内的微管,参于纺锤体的形成,调控细胞分裂。
基体的作用:负责组装鞭毛和纤毛中的微管。
3、微管参与形成的细胞器或结构:基粒(体)、中心体、纺锤体、鞭毛、纤毛、轴突
①纺锤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种与染色体分离直接相关的细胞装置。
纺锤体主要由成束的微管和与微管结合的蛋白组成,两端为星体。
组成纺锤体的微管:包括动粒微管、极微管和星体微管三种。
②鞭毛:细胞表面突出的,由微管组成的细胞结构功能:细胞运动、细胞分裂、信号传导、动物发育等
1.3.6细胞骨架-中间丝
中间丝结构:是一种绳索样的结构, 由8根中间丝蛋白组成的原纤维构成一种圆柱状的结构。
直径10nm左右。
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结构。
在动物细胞内,中间丝具体分布:细胞质内、核被膜内侧。
中间丝的作用:机械支撑作用,固定细胞器。
三种细胞骨架的比较:
微丝(肌动蛋白丝)在细胞内分布广泛,主要位于细胞膜下的皮层中,在胞内产生张力,与细胞运动相关。
微管比肌动蛋白丝坚硬,一端与中心体相连。
与细胞器定位、细胞内运
输、细胞分裂、细胞运动有关。
中间丝位于核被膜内面,或在细胞质中伸展,并通过锚定连接将相邻细胞连成一体,增强机械应力。
1.3.7马达蛋白
1、马达蛋白:利用水解ATP产生的能量沿着微管或微丝等细胞骨架进行胞内运输。
在细胞内参与物质运输的马达蛋白有两类:
●沿微丝运动的肌球蛋白
●沿微管运动的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
马达蛋白有两个结构域:
1)与微丝或微管结合的马达结构域2)与膜性细胞器或大分子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货物”结构域。
动力来源:ATP水解所提供的能量,将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
2、依赖微丝运动的马达蛋白——肌球蛋白
肌球蛋白:是细胞内沿微丝运动的马达蛋白
有三个结构域:马达结构域、调控结构域、尾部结构域。
肌纤维的结构:肌纤维是由数百条肌原纤维组成的一个集合束。
每根肌原纤维是由多个肌节呈线性重复排列,每个肌节是一个收缩单元,表现出特征性的带型。
肌原纤维的带状条纹是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纤维有序组装而成。
肌纤维的收缩,就是粗肌丝(肌球蛋白)与细肌丝(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即微丝)之间相对滑动结果。
3、依赖于微管的马达蛋白: 驱动蛋白和胞质动力蛋白。
二者的共同特征:都是二聚体,有两个球状的头部,头部的马达结构域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位点:ATP结合位点和微管结合位点。
尾部的结构域识别并结合不同的细胞装置,由此就决定了不同的马达蛋白所运送的货物的差异。
运送货物的差异:
●驱动蛋白:运送各种膜性细胞器或大分子复合物;
●胞质动力蛋白:被认为与溶酶体、高尔基体及其他一些膜泡的运输相关。
微管提供了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驱动蛋白或胞质动力蛋白利用其球形的头部在微管上移动,其尾部则决定了运送“货物”的种类
1.3.8细胞核与染色质
细胞核的组成,由外向内包括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
1、核仁: 核糖体的加工厂,rRNA的合成和加工,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
2、核基质: 维持细胞核的形态,固定与细胞核活动有关的装置。
3、核被膜:双层核膜、核纤层和核孔复合体
主要功能:
①将细胞分成两大结构与功能区域
⏹细胞核:DNA复制、RNA转录与加工
⏹细胞质:蛋白质的翻译
②调控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
4、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 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染色体: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特定阶段, 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异同点
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但包装程度不同, 构象不同。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在细胞周期不同的功能阶段可以相互转变的形态结构。
●染色质的基本构成单位——核小体
核小体的结构:
✧核心颗粒: 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
✧DNA分子:以左手螺旋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约146 bp,两端被H1锁
合,稳定核小体的作用。
✧连接DNA: 相邻核小体之间片段(约60 bp)
1.3.9核糖体
核糖体: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按照m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精确地合成多肽链。
物质组成:由核糖体RNA(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颗粒。
RNA占2/3,蛋白质占1/3。
核糖体分大小两个亚基,核糖体大小亚基通常游离于细胞基质中,只有当小亚基与mRNA结合后,大亚基才与小亚基形成完整的核糖体,开始进行氨基酸的翻译,当肽链合成终止后,两个亚基解离,又游离于细胞基质中。
核糖体分类:游离核糖体、膜附着核糖体
从结构与化学组成来看,二者是完全相同,但是,它们所合成的蛋白质的种类却不同,各有分工。
游离型核糖体:合成非分泌蛋白,包括胞内所需可溶性蛋白,以及细胞器的膜蛋白。
膜附着型核糖体:合成可溶性的分泌蛋白,细胞膜膜蛋白。
信号肽学说:指导分泌性蛋白质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是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以及内质网上的SRP受体。
核糖体在细胞内常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存在,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大大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