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合集下载

氟与氨制冷剂的比较

氟与氨制冷剂的比较

氟系统氨系统全面比较1、工质历史及特性比较氨使用最长的制冷剂。

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循环过程中高、低压力适中,且具有极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和较高的制冷系数。

在氟利昂制冷剂未出现前,在大、中型压缩式制冷装置中,几乎一统天下。

但氨有毒及刺激味,与空气混合后有爆炸危险。

氨与水混合后为腐蚀铜及铜合金。

目前,在空调系统中几乎不被采用。

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素衍生物,根据氟利昂化合物中不同的原子数,可以有许多品种的氟利昂。

按规定编号方法、可编出许多代号,如R22,R134a等。

氟利昂是本世纪30年代随着有机化学工业发展而研制的有机化合物。

应该承认,多品种氟利昂的出现,使压缩式制冷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

但是,在近半个世纪的应用中,最终发现常用的多数氟利昂制冷剂,如R11、R12、R13、R113、R502等,能严重的破坏大气臭氧层,影响生态平衡,危机人类生存。

R22 R22的综合性能极佳,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

如:运行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仅次于氨;等熵指数低于氨,因此,在相同压力比时,排气温度较氨低;而且无毒、无燃烧及无爆炸危险等优点。

R22的出现并随其价格逐渐降低,它在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所有氟利昂对铜及电动机的耐氟绝缘漆均不起作用,因此,使结构紧凑的各类封闭式压缩机得以使用。

目前,在各类家用空调及冷(热)水机组中,多数选用R22制冷剂。

2、有关蒙特利尔议定书内容自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在加拿大签约生效,目前全世界已有188个国家的政府签字同意执行这份旨在保护地球臭氧层的国际环境公约。

我国政府1991年6月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上签字后,有关部门制定了氟利昂制冷剂加速淘汰计划,明确提出我国要在2007年7月1日前停止氟利昂制冷剂的生产与消费氟里昂制冷剂大致分为3类。

一是氯氟烃类产品,简称CFC。

主要包括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等,由于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以及最大,被《蒙特利尔议定书》列为一类受控物质。

冷库氨制冷系统

冷库氨制冷系统

12.2 岩浆岩鉴别
• ④SiO2(二氧化硅)与石英是两个概念,前者多指岩石中的化学成分,后 者是矿物.
• 4.重点和难点 • 重点:①从理解岩浆岩的概念开始可以认定岩浆岩的矿物绝大多数是
硅酸盐,为7~10种.②从岩浆岩的形成条件和环境可以确认它的结构 和构造(高温熔融体缓慢结晶→快速冷凝形成不同结构构造的岩石).③ 岩浆岩的颜色是岩石中暗色矿物含量的多少,是岩石中宏观的体现.根 据以上三点,知道了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即可反演推论 其化学成分及形成环境,来确定岩石的种类.
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石膏、石墨、萤石等.观 察矿物形态的标本应该与测试用的标本分开.
下一页 返回
12.1 矿物标本认识
• 工具和试剂: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磁铁、稀盐酸(5%). • ②教学挂图或幻灯.教师自己选择,必要时可将重要问题和插图于课前
书写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幻灯演示. • 3.实验步骤 • (1)教师讲述和演示阶段.首次实验课应给学生介绍实验室的主要规章
• ③喷出岩矿物结晶条件差,常以隐晶质或玻璃质的状态出现,肉眼很难 定出矿物成分,有时可见到少许斑晶.斑晶的矿物成分能判断岩石的大 类,长条状斜长石多出现在玄武岩中,具环带构造的斜长石斑晶常常与 具暗化边的角闪石在一起出现,它们可能属安山岩,透长石和石英斑晶 的出现,当属酸性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3.1 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 当前, 在一些大型制冷系统中, 把卧式冷凝器或立式冷凝器与蒸发 式冷凝器相配置。 这样配置不仅提高了换热面积, 大大提高了换热 效果, 而且省去了冷却水塔。
• 在设计中, 无论配置哪一种水冷冷凝器, 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1) 冷凝器和高压储液器上必须有安全阀及其连接管道。 • (2) 多台冷凝器和多台高压储液器的系统, 在各冷凝器之间、各高

氨制冷系统与氟制冷系统比较

氨制冷系统与氟制冷系统比较

氨制冷系统与氟制冷系统比较㈠制冷剂氨和氟(针对R22)都是中温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和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差不大,但为提高制冷量,制冷剂在节流以前一般均需要过冷,实验表明,当冷凝温度tk =30℃, 蒸发温度to=-15℃时,每过冷1℃制冷系数R22增加0.85%,而R717为0.46%.氨对人体有毒,氨蒸气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一旦泄漏将污染空气、食品,并刺激人的眼睛、呼吸器官。

氨液接触皮肤会引起“冻伤”。

如果空气中氨的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浓度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当浓度达到16~25%会引起爆炸(系统中氨所分离的游离氢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遇空气引起强烈爆炸),江浙和福建等地曾多次发生氨压缩机或制冷系统爆炸事故,导致设备毁坏和人员伤亡的惨重损失。

而且,我国已明确规定在人口稠密的场合,不能使用易燃、易爆的有毒制冷剂。

氨在润滑油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氨制冷剂管道及换热器的表面会积有油膜,影响传热效果。

氨液的比重比润滑油小,在贮液器和蒸发器中,油会沉积在下部,需要定期放出。

因氨压力在0公斤时,蒸发压力为-33.4℃,为避免制冷系统在负压下工作,目前氨主要用于蒸发温度在-34.4℃以上的大型或中型制冷系统中。

因此,从安全、方便、卫生等方面考虑,特别是对空调、贮藏、-34℃以下制冷系统氨机不理想。

氟里昂是一种常用的高、中、低温制冷剂。

它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化学性能稳定。

基本无毒(我国国家标准GB7778-87综合考虑制冷剂的燃烧性、爆炸性、对人体的直接侵害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制冷剂进行安全分类,R22被列为第一安全类,而R717被列为第二安全类),又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能制取的最低蒸发温度为-120℃氟里昂能不同程度的溶解润滑油,不易在系统中形成油膜,对传热影响很小。

同时,氟里昂制冷机组在设计时还考虑到了工质的替代问题,即在使用新工质时,无须对系统进行改动。

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一、压差式供液(直接膨胀供液)优点:1.系统简单。

整个制冷系统只有四大件: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与必要的阀门和连接管线。

系统相对简洁,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的难度小,运行人员的数量和费用节省。

缺点:1.供液不均匀。

压差式供液虽然可以利用一台压缩机担负几个蒸发温度,这是其他供液方式办不到的,但是,对于多组蒸发器,此种供液方式供液不易达到均匀。

2.传热效果受影响。

压差式供液因节流后制冷剂不经气液分离直接进入蒸发器,故节流后产生的无效蒸汽也随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影响了传热效果。

3.湿冲程易形成。

当热负荷波动幅度较大时,需要频繁调整节流阀,以适应热负荷的变化,否则将发生湿冲程。

4.压缩机产冷量降低。

系统中采用热力膨胀阀后,保证了根据蒸发器的需要供给制冷剂液体。

但由于感温包是靠感知回气的过热度调节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的,所以,在系统运行中,蒸发器的蒸发面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且因压缩机始终处于吸气过热而降低了本身的产冷量。

二、重力供液优点:1.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蒸发器传热效果有所提高。

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节流后产生的湿蒸汽首先进入气液分离器,节流后产生的低压低温液体和无效蒸汽在此得以分离,低压液体借助静液柱的重力流入蒸发器,蒸汽和夹带的液滴从蒸发器的回气管道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来的气体与节流后产生的无效气体一起被压缩机吸走。

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和节流后产生的液体一同进入蒸发器,保证供给蒸发器的制冷剂都是液体,从而增加了蒸发器的内表面与氨液接触的机会,提高了蒸发器的有效传热面积,减小回气过热度,使蒸发器的面积减小,投资减小。

2.湿冲程不易发生。

因为设置了气液分离器,减少了压缩机湿冲程形成的可能。

缺点:1.对空间要求较高,供液范围受限制。

因为重力式供液依靠的是静液柱产生的压力,从而使供液的范围受到限制。

一般,以气液分离器为中心的作用半径以不大于30m为宜。

2.蒸发温度受限制。

受静液柱的作用,蒸发温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当蒸发温度较低时,这种影响更甚。

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2

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2

一、压差式供液(直接膨胀供液)优点:1.系统简单。

整个制冷系统只有四大件: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与必要的阀门和连接管线。

系统相对简洁,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的难度小,运行人员的数量和费用节省。

缺点:1.供液不均匀。

压差式供液虽然可以利用一台压缩机担负几个蒸发温度,这是其他供液方式办不到的,但是,对于多组蒸发器,此种供液方式供液不易达到均匀。

2.传热效果受影响。

压差式供液因节流后制冷剂不经气液分离直接进入蒸发器,故节流后产生的无效蒸汽也随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影响了传热效果。

3.湿冲程易形成。

当热负荷波动幅度较大时,需要频繁调整节流阀,以适应热负荷的变化,否则将发生湿冲程。

4.压缩机产冷量降低。

系统中采用热力膨胀阀后,保证了根据蒸发器的需要供给制冷剂液体。

但由于感温包是靠感知回气的过热度调节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的,所以,在系统运行中,蒸发器的蒸发面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且因压缩机始终处于吸气过热而降低了本身的产冷量。

二、重力供液优点:1.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蒸发器传热效果有所提高。

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节流后产生的湿蒸汽首先进入气液分离器,节流后产生的低压低温液体和无效蒸汽在此得以分离,低压液体借助静液柱的重力流入蒸发器,蒸汽和夹带的液滴从蒸发器的回气管道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来的气体与节流后产生的无效气体一起被压缩机吸走。

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和节流后产生的液体一同进入蒸发器,保证供给蒸发器的制冷剂都是液体,从而增加了蒸发器的内表面与氨液接触的机会,提高了蒸发器的有效传热面积,减小回气过热度,使蒸发器的面积减小,投资减小。

2.湿冲程不易发生。

因为设置了气液分离器,减少了压缩机湿冲程形成的可能。

缺点:1.对空间要求较高,供液范围受限制。

因为重力式供液依靠的是静液柱产生的压力,从而使供液的范围受到限制。

一般,以气液分离器为中心的作用半径以不大于30m为宜。

2.蒸发温度受限制。

受静液柱的作用,蒸发温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当蒸发温度较低时,这种影响更甚。

冷库供液系统与供液方式

冷库供液系统与供液方式

冷库供液系统与供液方式供液系统是制冷系统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制冷剂液体送进蒸发系统,使蒸发器有足量的制冷剂液体汽化吸热。

按供液方式的不同,有直接膨胀供液系统、重力供液系统和制冷剂液泵供液系统。

一、直接膨胀供液系统制冷剂液体经过节流降压后直接供至蒸发系统,这种供液系统称为直接膨胀供液系统。

直接膨胀供液系统一般适用于单独的冷却设备或小型的制冷系统。

这种供液系统比较简单,依靠膨胀阀的开启度直接调节蒸发系统的供液量。

由于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节流产生的闪发气体随着液体制冷剂一起进入蒸发系统,从而降低了冷却设备的制冷效果。

为了防止压缩机发生湿冲程,必须使回气维持正常的过热度状态,以及适应膨胀阀前后压差变化所引起的供液流量的波动。

在配备冷却设备时,还必须增加20%左右的冷却面积。

自动控制的小型氟利昂制冷系统采用的热力膨胀阀,是依据冷却设备末端的回气过热度来自动调节供液量的。

热力膨胀阀的允许过热度一般为3~8℃,即过热度在3℃时,热力膨胀阀开始开启,随着过热度的增加,阀门的开启度增大,直至过热度为8℃时全部开启;若过热度小于3℃时,热力膨胀阀自动关闭,停止供液。

为了实现向蒸发系统供液的自动控制,还必须采用温度控制(调节器)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关。

热力膨胀阀有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两种。

当冷却设备内的压力降较小时,通常选用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的容量一般应比冷却设备的热负荷大,对冷却设备热负荷较稳定的,需大20%~30%,对热负荷波动较大的,需大70%~80%。

热力膨胀的安装应尽可能紧靠冷却设备的进液管口处,其感温包(感应管)应敷设在水平出气管下侧45º处,不能敷设在回气立管上。

外平衡热力膨胀阀的外平衡管应从水平回气管上部接入。

对于需设回油弯的回气管,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及外平衡管均应设在截止阀之前的水平管段上。

其间距要求为:外平衡管接口距截止阀法兰边以及感温包敷设中点距外平衡管接口一般均为100mm。

制冷系统方案设计(好)

制冷系统方案设计(好)

制冷系统⽅案设计(好)第⼀章制冷系统⽅案设计第⼀节制冷系统慨述⼀、制冷系统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任何使⽤外部能量不断把温度低的物质的热量档蛤温度较⾼的物质的系统称制冷系统。

2.分类按上述定义,制冷系统可分为蒸汽制冷系统,空⽓制冷系统和热电制冷系统。

其中蒸汽制冷系统⼜可分为:(1)蒸汽压缩式;(2)蒸汽喷射式;(3)蒸汽吸收式。

蒸汽制冷系统是利⽤液体汽化成蒸汽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来实现制冷的。

可以说蒸汽制冷系统是⽬前使⽤得最为⼴泛的制冷系统*特别是冷库中的制冷装置,绝⼤部分是采⽤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因此本教材所述及的范围也只限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设计。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基本构成1.单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⑦蒸发器,②压缩机,②冷凝器,④节流阀这是单级庄缩系统必不可少的四⼤部件,如图1—1⼀I所⽰。

这些设备之间⽤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个封闭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节流、汽化这样四个过程,完成了⼀个循环。

2.双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①蒸发钳,②低压级压缩机(缸>,⑧中间冷却器,④⾼压级压缩机<缸)、⑤待凝器,⑥节流阀,这是双级压缩系统必不可少的六部件,把它们依次⽤管道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个最基本的双级压缩系统,如图1—1—2所⽰。

来⾃蒸发器的制冷剂先经低压级压缩机(缸)压缩⾄中间压⼒,低压级排出的过热⽓体在冷凝器中被等压冷却⾄饱和蒸汽,然后再⼊⾼压级压缩机被压缩⾄系统的冷授压⼒,最后经节流阀进⼊蒸发器去执⾏制冷任务。

3.单、双级综合系统的基本构成冷库中,蒸汽压缩制冷装置并不总是纯粹的单级或纯粹的双级系统,更多的情况是两者并存的综合系统,如图I—I⼀3所⽰,由图可见:综合系统实际上是单级系统和双级系统共同并联到⼀个冷凝器上的综合体。

从理论上来讲,⼀个系统只要有上述的基本部件就可以⼯作了。

但在实际的制冷装置中,为了提⾼运⾏的经济性和保证操作管理的安全可芹.除T这些部件外,还增设f许多其它的辅助设备,这些辅助设备有:油分离器、⾼压贮液器、汽液分离设施、排液捅、柴油器、空⽓分离器、加氨站和各种⾼、低庆调节站。

冷链物流题库

冷链物流题库

冷链物流题库1、冷链物流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冷链物流是指冷冻、冷藏类物品从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减少物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冷链物流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①系统性;②协调性;③全程温控;④成本高昂;⑤技术含量高。

2、怎样理解“3T”原则?“3T”原则,即在冷链中储藏和流通的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耐藏性(Tolerance)。

该理论认为,冻结食品在低温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下降与所需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限度内,冻结食品的温度越低,其质量下降也会越少,保质期会相应延长。

3、冷链物流流程由哪些部分构成?①冷冻加工,是冷冻、冷藏商品生产企业,提供冷链加工的物流企业或销售终端对冷冻、冷藏商品进行的加工工序。

②冷冻储存,是冷冻、冷藏食品在冷链各主体的冷藏库、加工间、冷藏柜、冻结柜的状态,保证物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低温保鲜环境。

③冷藏运输,是冷冻冷藏食品通过铁路冷藏车、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低温运输工具从一个节点到另一节点的状态,包括中长途运输及短途配送等物流环节。

④冷冻销售,是冷冻、冷藏食品在冷藏、冷冻陈列柜和储存库的冷冻储存和销售,在大中城市各类连锁超市非常普遍,是成为完整的食品冷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4、冷链物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是什么?①保障易腐食品安全,减少营养流失;②解决产供销不一致的矛盾;③减少食物腐烂损失造成的浪费。

5、如何理解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①冷冻冷藏食品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②零售终端对企业冷链物流需求量巨大且持续上升;③农产品流通效率要求冷链物流专业化;④食品安全立法和监管力度加大为冷链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存在哪些问题?①冷链物流市场不成熟,商业环境不规范;②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损耗浪费惊人;③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④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介入程度低;⑤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⑥行业及技术标准缺位;⑦我国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足。

冷库氨制冷系统

冷库氨制冷系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3.1 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 (二) 冷凝部分 • 冷凝器的种类、型式很多, 在配置时要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制定方
案, 一般对于小型制冷系统, 通常配置冷凝机组, 其占地面积小、 投资小。 在通风良好、气温不高、水源缺乏的场所选用氟利昂风冷 冷凝机组; 在水源充足的地方选用水冷冷凝机组(包括氟利昂水冷冷 凝机组或氨水冷冷凝机组)。 • 在中、大型制冷系统中, 通常选配卧式冷凝器或立式冷凝器。 设计 中, 经常把立式冷凝器布置在机房外, 把卧式冷凝器布置在机房设 备间内。
• 图3-8 所示为重力供液系统循环原理示意图, 从机房来的高压氨 液经浮球阀进入氨液分离器, 然后由氨液分离器的出液管进入蒸发 器。 回气则在氨液分离器内进行气液分离, 然后从吸入管返回压缩 机。 氨液分离器与蒸发器之间可产生程度不同的再循环。
项目3 冷库氨制冷系统
• 任务3.1 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 任务3.2 冷库氨系统识图
返回
任务3.1 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 一、典型制冷系统设备配置
• (一) 压缩机部分 • 通常压缩机的配置是根据冷库的种类、大小以及冻结设备的特点来选
用, 对于非生产性冷库, 通常配置单级压缩机; 对于生产性冷库和 带有速冻装置的系统, 一般配置双级压缩机。 • 机房系统随冷库生产及储存货物要求的不同, 而有不同的库温以及 蒸发温度, 即有单级压缩系统、双级压缩系统和单、双级混合系统 之分。 压缩机部分主要包括压缩机、吸入管道、排出管道和双级系 统的中间冷却器部分。
• 二、低压系统和供液方式
• 冷库制冷系统是冷藏库的冷源, 它向库房提供足够的冷量, 使库房 能保持预定的低温,并能达到使被冷却物降温的目的。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设计考点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设计考点

1、制冷工艺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具体概念,是制冷循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合工艺技术。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是大型制冷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冷库”是对易腐食品进行冷加工或冷藏的建筑物,它既要符合生产的需要,又要符合流通的需要。

完整的冷库设计包括制冷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气设计、采暖与通风设计,以及给排水设计等五个方面。

2、冷库的分类:⑴按使用性质分①生产性冷库:其主要作用是食品在此进行冷加工后经过短期贮存后运往其他地区或分配性冷库贮存,建在资源较集中的地区或渔业基地以及交通便利的地区,它的特点是冷库加工能力较大,有一定容量的周转用冷藏库。

生产方式为零进整出;②中转性冷库:建设在渔业基地的水产冷库,能进行大批量冷加工任务,与各种运输工具相衔接,起中间作用,以向外地调拨或提供出口,其为整进零出;③分配性冷库:其建设在大中城市或水陆交通枢纽和人口较多的工矿区,作为市场供应中转运输和贮藏之用④零售性冷库:建在工矿企业或城市大型副食店、菜场内,供临时贮存零售食品之用,一般采用装配式冷库,其特点是库容量小,贮存期短,起库温则随使用要求而异;⑤综合性冷库:冷库库容量大,功能齐全,兼有生产性冷库和分配性冷库的功能,是我国普片采用的冷库类型.⑵按其建筑结构形式分:①土建式冷库:其特点为,土建式冷库建筑一般由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组成;②装配式冷库:其特点为,库体组合灵活、随意,可根据不同的场地拼装成不同外形尺寸的冷库;可在室外安装,也可在室内安装,又可拆装搬迁;由于采用了轻钢结构和复合隔热墙板,所以库体重量轻,对基础的压力减小,故整体抗震性能好。

3、冷库容量的确定:计算题第一题4、影响食品质量的主要因素:①冻结速度:快速冻结(食品热中心从—1℃降到—5℃所用时间小于30min,若大于30min就为慢速冻结)使食品内部形成小冰晶,组织细胞被破坏程度轻微,解冻后汁液流失少,而慢速则刚好相反;②冻结方式;③贮藏条件:低温冷藏可以延长食品的贮藏期限,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可以减少食品的干耗,但也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条件,蒸发器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的温差较小,需要较大的蒸发面积,但大的温差又会增加食品的干耗,外部热量的侵入会加剧库温的波动,从而引起食品质量的下降。

立体冷库制冷系统和保温结构节能设计分析

立体冷库制冷系统和保温结构节能设计分析

立体冷库制冷系统和保温结构节能设计分析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

比如在食品方面,对其品质、质量的要求就变的越来越高。

对于食品而言,若能保证其在加工、存放、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都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里,那么使食品保持良好品质是毋庸置疑的。

而作为食品存放环节的重要载体--冷库,随着冷链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必将朝着大型化、高端化、自动化持续升级。

关键词:全自动化立体冷库、制冷系统、节能设计一、制冷系统的节能方式1.1 供液方式的选择一般而言,制冷系统的供液方式分为三种:一种是直接的膨胀供液,另一种是重力供液,还有一种就是冷媒泵供液。

然而在冷库当中最常用的只有直接膨胀供液和冷媒泵供液。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自动化立体冷库分有两个温区需要被制冷,一个货物存储区,按照存储货物的类型一般冷藏温度设置在两个区间,分别为4~-4摄氏度或者是-18~-25摄氏度,库高是一般在18米到25米之间;另外一个温区就是穿堂理货区,通常需要设置温度是5~12摄氏度之间,库高6米。

1.2确立立体冷库的供液方式第一,由于立体冷库的库高比较高,因此为了确保能够让进入膨胀阀门之前的液体不闪发,就要采用直接膨胀的供液方式才可以做到让液体有一定的过冷度来克服高差所产生的阻力减小,所以膨胀阀前的液体需要有0.5~1摄氏度的过冷度。

第二,由于立体冷库供液管路很长,致使整个制冷系统阻力损失会很大,从而导致最末端蒸发器不能得到充分供液而影响制冷效果。

所以对于立体库这种大型的冷库来说,就一定得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保证系统能够均匀的供液,这个时候采用冷媒泵供液的方式就更为合适。

此外,由于制冷机组中设置有ECO经济器,保证了进入到低压循环桶中的冷媒拥有了一定的过冷度,所以末端蒸发器也就无需再考虑通过膨胀阀进行冷媒过冷问题。

桶泵供液系统的设计,首先要去选择合适的循环倍率,已确保蒸发器内拥有充足的冷媒而进行制冷,同时也可以保持冷库库温波动维持在很小的范围空间内;其次,就是要做好系统回油设计,因为在高压系统中,氟利昂和冷冻油是能够互相溶解的。

制冷技术试卷2

制冷技术试卷2

制冷技术试卷2《制冷技术》考试试题a一、每个空格填1分,共30分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冰箱的运行参数,即(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通常被称为冰箱的运行条件。

3.制冷系统常常采用回热器。

4.制冷剂氨的代码为R717,其中7代表,17代表;水的制冷剂代码为。

5.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用和两个指标表示。

6.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和三类。

7.活塞式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包括、、三个过程。

8.热膨胀阀阀体安装在蒸发器管上,感温袋放置在蒸发器管上。

9.壳管式冷凝器分为和两种,前者管束内流动工质为,管间流动工质为;后者管束内流动工质为,管间流动工质为。

10.氨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管路只能使用管道,氟利昂系统的制冷剂管路可以使用管道和管道。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a、普通制冷B.深度制冷C.低温制冷D.超低温制冷()2.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能确定()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a、活塞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中冷蒸发器中的水是制冷剂冷却水冷冻水冷凝水制冷系统中产生和输出制冷量的设备是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

蒸发器()6选择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原因是()a.高温过高b.低温过低c.压缩比过大d.压缩比过小()7.选择制冷剂时,希望()a、高临界温度,高凝固温度B.高临界温度,低凝固温度C.低临界温度,高凝固温度D.低临界温度,凝固温度低()8干燥器一般安装在()A.节流阀B.冷凝器C.压缩机D.蒸发器()9 V在4fv10b型压缩机中指()a.制冷剂种类b.气缸布置形式c.开启式压缩机d.全封闭式()10.以下不属于安全设备的是()a、安全阀B.储液罐C.易熔塞D.应急除氨器III.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氟利昂制冷系统的特点

氟利昂制冷系统的特点

氟利昂制冷系统的特点1,氟利昂的溶油性与润滑油互相溶解时氟利昂的主要特点,R12可以和润滑油无限混合,R22在混合临界温度以上,时也可以和润滑油无线混合,随着温度下降,溶解量下降为有限溶解,特别是液体氟利昂的溶油性更强,因此可以说系统中凡有氟利昂的地方就有润滑油。

随着氟利昂的流动,润滑油将遍及所有设备和管道中,使系统中含油量增加。

润滑油是高温蒸发的液体,和制冷剂混合后,是氟利昂液体粘度增大,在相同蒸发压力下,蒸发温度上升,或在定温下的蒸发压力下降。

因此,随着蒸发器内润滑油浓度增加,蒸发压力也要随之降低,才能保持给定的蒸发温度不变。

结果使得制冷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的功率上升,并可能造成压缩机本身失油事故发生。

所以,氟系统中回油问题是很关键的,应从设备布置、管道配置及供液方式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2,氟利昂的溶水性氟利昂几乎不溶于水,在蒸发温度低于0℃的制冷系统中,水分的存在将在膨胀阀节流孔结冰,使阀孔堵塞,导致停止供液,以致蒸发器不能制冷,同事由于水的存在,还会因水的分解作用使设备、管道产生腐蚀,这对于铝镁合金尤为明显。

因此,在氟系统中,膨胀阀前必须加装干燥器,以保证膨胀阀正常运行。

3,供液形式和方式从供液方式来看,氟系统也有直接膨胀供液、重力供液和泵供液三种,其中国内应用最多是利用热力膨胀阀控制的直接膨胀供液,其重要原因是:1)直接膨胀供液系统比较简单,分离设备少,系统充液量也少,这对于价格昂贵的氟利昂来说是合适的。

2)用热力膨胀阀供液并配有热交换器的氟系统,可自动调节供液量且使回气有较大的过热度,高压液体有较大的过冷度,节流时闪发成气体的机会减少,改善了直接膨胀供液系统中调节供液困难及易湿行程等不足。

氟利昂制冷系统也可以采用重力供液方式。

其系统眼里与氨制冷系统类似。

所以不停的是,为了解决回油问题,在液体分离器的液面部分加装回油管道。

但是,由于氟利昂制冷系统采用重力供液无明显的优越性,相反会使系统复杂化,所以氟系统很少采用这种供液方式。

制冷复习材料(含答案)

制冷复习材料(含答案)

制冷复习材料(含答案)二、填空1. 常用的制冷剂种类按其化学组成主要有_无机化合物、氟利昂和碳氢化合物_等,为了书写方便,国标上统一规定用_R和后面的一组数据(制冷剂分子量)作为制冷剂的代号。

2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循环称为逆循环,逆循环又称为__制冷循环__。

3. 二氟一氯甲烷制冷剂的代号为__ R22____。

4. 研究表明,氟利昂中含有___氢而无氯元素__时,它在大气中的寿命显著减短,。

5. 高温制冷剂主要用于_空气调节用制冷装置和热泵__,中温制冷剂用于一般的____单级和双级压缩制冷机__中,而低温制冷剂则用于__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级__部分。

6. 在T-s图中,当__s2>s1_时,表示工质从外界吸收热量,当_s2<s1__时,表示工质对外界放热;当___s2=s1____,表示等熵过程,即绝热过程。

7. 完成逆卡诺循环的结果是消耗了一定数量的___机械功___,并和从冷源取得的热量q2一起排给热源。

所以按逆卡诺循环工作的“热机”称为制冷机。

8. 实际压缩制冷系统中,以简便的___节流阀___代替_绝热膨胀机__,使液态制冷剂(工质)减压降温。

然而,制冷剂在__节流阀中完成____的不是绝热膨胀过程。

9. 当氟利昂中的氢原子数减少时,其可燃性也减少;氟原子数越增加,对人体越无害,对金属的腐蚀性越小,含有氯原子的氟利昂与明火接触时能_分解出有毒的光气__。

10. 制冷剂R22,R114,R152, R502等,在高温时与润滑油__无限溶解_,在低温时_分为两层_。

11.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中, 制冷压缩机的作用是_制冷剂蒸气从低压提升到高压_并使其在__制冷系统中克服阻力,不断循环流动并维持蒸发器低压。

12. 制冷压缩机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___容积式和速度式__两大类。

13.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可用一定的符号表示,它包括:气缸数、制冷剂种类、___压缩机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汽缸中心线的位置,压缩机的级数等5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压差式供液(直接膨胀供液)
优点:1.系统简单。

整个制冷系统只有四大件: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与必要的阀门和连接管线。

系统相对简洁,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的难
度小,运行人员的数量和费用节省。

缺点:1.供液不均匀。

压差式供液虽然可以利用一台压缩机担负几个蒸发温度,这是其他供液方式办不到的,但是,对于多组蒸发器,此种供液方式供液不
易达到均匀。

2.传热效果受影响。

压差式供液因节流后制冷剂不经气液分离直接进入蒸发
器,故节流后产生的无效蒸汽也随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影响了传热效果。

3.湿冲程易形成。

当热负荷波动幅度较大时,需要频繁调整节流阀,以适应
热负荷的变化,否则将发生湿冲程。

4.压缩机产冷量降低。

系统中采用热力膨胀阀后,保证了根据蒸发器的需要
供给制冷剂液体。

但由于感温包是靠感知回气的过热度调节热力膨胀阀的
开启度的,所以,在系统运行中,蒸发器的蒸发面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且因压缩机始终处于吸气过热而降低了本身的产冷量。

二、重力供液
优点:1.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蒸发器传热效果有所提高。

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节流后产生的湿蒸汽首先进入气液分离器,节流后产生的
低压低温液体和无效蒸汽在此得以分离,低压液体借助静液柱的重力流入
蒸发器,蒸汽和夹带的液滴从蒸发器的回气管道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被
分离出来的气体与节流后产生的无效气体一起被压缩机吸走。

被分离出来
的液体和节流后产生的液体一同进入蒸发器,保证供给蒸发器的制冷剂都
是液体,从而增加了蒸发器的内表面与氨液接触的机会,提高了蒸发器的
有效传热面积,减小回气过热度,使蒸发器的面积减小,投资减小。

2.湿冲程不易发生。

因为设置了气液分离器,减少了压缩机湿冲程形成的可
能。

缺点:1.对空间要求较高,供液范围受限制。

因为重力式供液依靠的是静液柱产生的压力,从而使供液的范围受到限制。

一般,以气液分离器为中心的作用
半径以不大于30m为宜。

2.蒸发温度受限制。

受静液柱的作用,蒸发温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当蒸发温
度较低时,这种影响更甚。

3.供液不均匀。

由于静液柱的压力不大,挡供液管路的阻力不同时,就会明
显的发生供液不均。

4.传热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重力式供液只能用下供上回的方式,进入蒸发器
的润滑油在平时不会流出蒸发器,是传热效果收到影响。

三、泵供液方式(强制循环供液)
优点:1.蒸发器内不易积油。

和重力供液、压差式供液相比,泵供液的蒸发器内的有会被两相流体带回低压循环桶从而不易积油。

2.传热效果好。

泵供液为余量供液,可以实现3~4倍的供液倍率,蒸发器
的内表面润湿性好,再加上蒸发器内不易积油,制冷剂与蒸发器之间的
热交换效果好。

从而蒸发器的换热面积有所减少。

3.供液均匀。

由于蒸发器的液体压力较高,像同一蒸发温度的多个蒸发器
供入的制冷剂液体易于调节均匀。

缺点:1.制冷剂充注量大。

因为为倍率余量供液,充满度较大,需要较多的制冷剂液体。

2.自动控制时易发生滞后现象。

停止供液后,蒸发器内仍存有大量液体制冷
剂,当采用自动控制时会发生滞后现象,虽然停止了向蒸发器供液,冷间
仍可继续降温。

对温度要求波动小的冷间,这就需要在回气管道上设置电
磁阀。

3.
蒸发
温度受影响。

同重
力供液
一样,也有静液柱
对蒸发
温度的影
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