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一般护理1、体位:病人平卧硬板床,保持床铺干燥、平整、舒适。
室内空气流通无异味。
翻身时必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可作腰背伸展,禁忌作腰前屈、侧弯,更不能作腰旋转。
休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三周,大小便时均不宜下床。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避免脊柱屈曲位,不得搬动重物。
2、饮食护理:普通饮食,加强营养,忌生冷油腻之品。
情志护理:由于病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易产生忧郁、烦躁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关心体贴病人,及时了解思想情况,安慰开导,介绍本病相关知识及成功病例,保持乐观开朗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3、健康教育:(1)急性发作期应严格睡硬板床,症状缓解后,可用弹力腰围保护、固定腰部起床活动,腰围大小要合体,使用腰围时间不宜过久,避免过度前屈、后伸动作。
无症状即解除弹力腰围,以免肌肉退化萎缩。
(2)恢复期进行动静结合的体育活动,加强腰背肌锻炼。
教会病人行“飞燕点水法、五点支撑”等方法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练,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避免腰部过度负重,避免久坐及过于用力弯腰,不得挑重物,半年内避免体力劳动。
(4)咳嗽、大便时应使用弹力腰围,以防因胸腹腔压力增高,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辩证施护1、血瘀症型1.1症状:多有外伤病史,腰腿痛如刺,有定处,并可向下肢放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坐卧不宁,便秘。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胎薄,脉旋紧或涩。
1.2护理要点:(1)急性期绝对卧床3周,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和程度等。
(2)局部保暖,防止风寒湿邪入侵。
(3)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局部采用本院自制中药粉末剂复合方湿热敷,每2天换药1次,以舒筋活血缓解疼痛,中药活血化瘀、通痹止痛之汤剂宜温服。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寒湿证型2.1症状:腰痛重者,活动不利,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小便清长。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2.腰椎活动度及神经功能。
3.评估有无压痛、反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是否阳性。
4.评估对疾病的认知及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1.按康复医学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卧床休息(时间不超过1周),卧硬板床,活动时戴腰围。
3.腰椎牵引宜选择合适的体位及牵引重量。
4.遵医嘱予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药物,配合医生、康复师进行手法、物理、运动等治疗,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5.进行腰背肌的训练,在着重锻炼腰背肌的基础上,增加腰部和双下肢功能运动,运动量不可过大。
6.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生活习惯。
三、健康教育
1.饮食以滋阴补肾为宜,多食含钙、维生素C的食物,忌油腻厚味之品。
2.保持正确的姿势,腰背不可过度负重,取物体时应避免深弯扭腰,勿久坐、久站。
3.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背部),避免着凉,控制体重,戒烟。
四、出院回访
1.合理安排休息与工作,劳逸结合,避免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因素。
2.询问患者锻炼的情况,根据情况予以合理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
(一)术前指导
1.心理指导:关心体贴患者,以减轻患者忧虑。
讲解手术的方式
和术前后的配合要求,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情接受治疗。
2.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术前禁食12
小时,禁饮4小时。
3.功能锻炼指导:
(1)术前练习去枕平卧,以适应术后卧位要求。
(2)吸烟患者戒烟,限酒。
(二)术后指导
1.饮食指导:麻醉清醒后多喝水,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从流质、半流质、软食过渡到普食。
2.休息与活动指导:术后卧床休息1-2周,翻身时保持患者脊柱
水平位,床上活动四肢。
2周后练习床上坐起-床边-下床活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如果手术中有植骨,则及腰围固定3-4个月。
建议术后三个月不做弯腰、负重,术后六个月不做弯腰抬物及扭腰拖地等动作。
3.体位指导:耐心讲解指导正确的站姿、坐姿、卧姿以及起床和由坐到站位的方法。
4.管道指导: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等情况。
(三)出院指导:
1.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X线片,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2.讲解正确使用腰围的重要性,嘱患者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坚持腰背肌和肢体功能锻炼。
006-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
六、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1.休息:卧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降低50%,故卧床休息可减轻负重和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
视病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一般休息或限制活动量,绝对卧床休息主要用于急性期病情突然加重者。
2.戴腰围:腰围能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对腰椎起到保护和制动作用。
卧床3周后,带腰围下床活动。
3.有效镇痛:因疼痛影响入睡时,遵医嘱给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外敷镇痛消炎药膏,理疗等,缓解疼痛,保证充足睡眠。
4.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多与家属交流,使家属能够帮助他们客服困难;介绍病人与病友进行交流,以增加自尊和自信心。
5.保持有效牵引:牵引前,在牵引带压迫的髂缘部位加减压保护贴,预防压疮。
牵引期间观察病人体位、牵引线及重量是否正确,经常检查牵引带压迫部位的皮肤有无疼痛、红肿、破损、压疮等。
(二)健康指导1.预防指导:指导病人采取正确卧、坐、立、行和劳动姿势,减少急、慢性损伤发生的机会。
(1)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坐位时选择高度合适、有扶手的靠背椅,保持身体与桌子距离适当,膝与髋保持同一水平,身体靠向椅背,并在腰部衬垫一软枕;站立时尽量使腰部平坦伸直、收腰、提臀;行走时抬头、挺胸、收腹,利用腹肌收缩支持腰部。
(2)经常变换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以解除腰背肌疲劳。
长时间伏案工作者,积极参加课间操活动,以避免肌肉劳损。
勿长时间穿高跟鞋站立或行走。
(3)合理应用人体力学原理:如站位举起重物时,高于肘部,避免膝、髋关节过伸;蹲位举重物时,背部伸直勿弯;搬运重物时,宁推勿拉;搬抬重物时,弯曲下蹲髋膝,伸直腰背,用力抬起重物后再行走。
(4)采取保护措施:腰部劳动强度过大的工人、长时间开车的司机可戴腰围保护腰部。
脊髓受压者,也可戴腰围,直至神经压迫症状解除。
2.加强营养:加强营养可缓解集体组织及器官退行性变。
3.体育锻炼: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腰背肌肌力,以增加脊柱稳定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突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多见于中年人,20-50岁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
内因主要是腰椎退行性变,外因则有外伤、劳损、受寒受湿等,椎间盘退行性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病因,以腰4-5及腰5骶1多见,发生率约占90%。
超过90%的病人有腰痛表现,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其他表现有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马尾综合症。
依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非手术或手术方法治疗。
一、术前护理1.卧硬板床。
2.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
3.术前教会患者腰背部活动方法。
4.佩戴腰围: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对腰椎起到保护和制动作用。
5.保持有效牵引:牵引期间观察病人体位.牵引线及重量是否正确;检查牵引压迫部位皮肤有无疼痛.红肿.破损.压疮等。
6.有效镇痛:因疼痛影响入睡时,遵医嘱给予镇痛等药物,缓解疼痛,保证充足睡眠。
7.完善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戒烟.训练床上排便,根据对手术的了解程度,向病人解释手术方式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疼痛.麻木等。
8.心理-社会评估护理: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有无紧张.恐惧心理;评估病人的家庭及支持系统对病人的支持帮助能力等。
一、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及渗出液的颜色.性状.量等。
观察下肢皮肤温度.感觉恢复情况。
观察病人术后有无疼痛.疼痛严重者应予以镇痛处理。
2.体位护理:术后平卧,2小时后轴线翻身。
3.引流管护理:防止引流管脱出.折叠,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量.有无脑脊液流出,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4.功能锻炼:早期行床上肢体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增强脊柱稳定性。
(1)四肢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2)直腿抬高锻炼:术后第一日开始进行股四头肌舒缩和直腿抬高锻炼;(3)腰背肌锻炼;(4)行走训练:一般卧床2周后借助腰围或支架下床活动;5.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2)加强引流液的颜色.量等观察;一、健康教育1.保持走.站.坐.运动的正确姿势。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
3、功能锻炼
• ②“三点支撑”法(术后7-9天):仰卧位,上肢放于胸前,采用三点(头、双 足跟)为支点,腰背部尽量后伸,使背悬空。该方法是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锻炼腰背部肌肉。
3、功能锻炼
• ③“4点支撑法”(术后9-10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双手、双 脚将身体全部撑起,呈拱桥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 天。
量减少脊柱活动
• 5、术后2个月及半年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14
定时Q2H轴线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 6、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三、专科护理
• 1、体位护理
• 术前嘱患者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剧烈时按医嘱给予镇痛剂,腰椎间盘 突出症术后开窗者卧床2周,全椎板减压者卧床1个月,全椎板减压冰 锥简直骨融合者,卧床1个半月。术后6小时内平卧,不宜过早翻身, 以免引起伤口活动性出血。这时应按摩骶尾部、足跟部、骨突出受压 部位皮肤,防止发生褥疮;6小时后可由护士用轴线翻身法协助患者 翻身,一般术后72小时内患者不宜自行强力翻身。以保证腰部筋膜、 肌肉、韧带愈合良好;3~7天以后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结合病情考虑 是否可以主动翻身,根据病情不宜自行反射或患者体质差翻身有困难, 仍需要协助翻身。
二、一般护理
• 1、按骨科疾病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 2、询问病史,了解腰腿痛发生的原因、治疗经过及效果。 • 3、评估腰部功能、双下肢肌力、感觉及大小便情况,有否下肢肌
肉萎缩、麻痹、间歇性跛行、腰椎侧凸等情况。 • 4、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有无放射痛和
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 5、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注意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协助患者
3、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护理常规】1.休息与运动急性期患者绝对卧硬板床休息,绝对卧床不超过1周,卧床时间过久可造成失用性肌萎缩。
卧位时枕头不宜过高,可用一软枕垫于腰后,保持其生理弧度。
随着症状改善,尽早下床做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下床时需佩戴腰围加以保护,早期起床后立位、卧位交替,循序渐进,直至恢复正常活动。
2.饮食护理禁烟、酒,忌食油腻、甜味、苦寒生冷食品,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羊肉、大枣等。
饮食均衡,多食蛋白质、维生素、钙含量高的食物。
3.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应用非甾体类消感染镇痛药、肌肉松弛药、脱水药或辅助类镇痛药物。
4.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诉说并认真倾听,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时告诉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用实际疗效鼓励患者。
介绍患者与治疗成功病友交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担忧及顾虑。
5.病情观察与护理监测生命体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疼痛部位及程度,对进行骨盆牵引的患者,观察牵引效果,保持有效牵引。
6.基础护理急性期定时协助患者轴线翻身,避免翻身时弯曲脊柱,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
7.去除或避免诱发因素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和过度劳累,尽量减少打喷嚏和咳嗽,以防拉伤背肌和增加腰椎椎间盘的压力。
指导患者运动时避免过度冲撞、跳跃、反复弯腰、扭转腰部,并避免腰部承重等。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卧硬板床,避免脊柱屈曲;仰卧位时,应用小枕使膝关节微屈,以放松背部肌肉及神经;避免腰部脊柱屈曲和旋转扭曲。
坐姿应端正,尽可能坐椅子,可采取辅助性的措施,如腰部加靠垫,下肢垫脚凳等,避免长时间站立位或坐位,经常调整身体的姿势,适当的时候站起来活动腰部,以避免腰痛。
若必须搬运重物时,应采取适当的姿势:先蹲下,将重物从地上抬起时用腿部肌肉的力量站起;当搬物站起时脚放平,以提供更好的支撑。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中医范畴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腰部肌筋损伤或虚损,导致髓核无力固定,邪气侵袭,髓核突出,累及经脉,导致经脉气血运行受阻。
该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腰痛、坐骨神经痛、神经功能障碍等。
青壮年是该病的高发人群。
在护理方面,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需要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推拿前需要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推拿后需要用腰围固定腰部,平卧硬板床,并观察腰腿疼痛情况。
症状缓解后应坚持腰背肌锻炼,如三点锻炼法、五点锻炼法。
同时需要注意患者有无二便功能障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湿疹、压疮的发生。
在饮食方面,宜清淡、营养丰富,多食补益肝肾之物如动物肝肾、枸杞等,忌食生冷、辛辣、滋腻之品。
在给药方面,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中药温服,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为宜。
在局部贴敷药物时,需要观察局部有无过敏,出现红疹或糜烂,应停止用药,通知医生,敷药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每日更换一次,观察疗效。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思想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对于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术后遵医嘱翻身,预防并发症。
翻身时需要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术后需要指导并帮助患者锻炼下肢肌肉收缩、足趾的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动,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
1.术后预防压疮,患者在翻身时应遵医嘱,保持躯干上下一致,避免脊柱扭转或屈曲。
2.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进行肺活量训练,同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3.预防便秘,建议患者多食粗纤维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按摩腹部并针灸足三里穴以理气消胀促进排便。
4.预防泌尿系感染,对留置导尿患者进行尿道口护理和每日更换集尿袋,同时建议多饮水。
5.健康指导包括睡硬板床、保暖腰背部、避免长期使用腰围、避免过度负重和大幅度弯腰和旋转取物,以及预防咳嗽、打喷嚏和便秘。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定义】由于纤维环破裂,随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入髓腔,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护理评估】1、腰痛的程度与体位、活动的关系。
2、下肢放射痛走行的部位和范围。
3、是否伴有下肢皮肤感觉减退及麻木感。
4、有无抗痛性腰侧弯和间歇性跛行。
5、会阴部感觉和膀胱功能评估。
6、下肢肌力评估。
【护理诊断】1、疼痛与神经根受压和被动体位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神经根受压、腰及痉挛有关。
3、排泄形态改变与马尾神经受压及卧床时间长有关。
4、自理缺陷与疾病所致、治疗要求限制有关。
5、有肌肉萎缩的可能与疾病和长期不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关。
6、有压疮发生的可能与皮肤感觉减退和局部长期受压有关。
7、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神经受压时间长有关。
【护理措施】1、常规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
(2)卧硬板床。
(3)减少弯腰及增加腰部负荷的活动。
(4)更换体位时,避免过急、过猛,以免症状加重。
2、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患者腰痛的程度以及体位、活动的关系。
(2)观察下肢疼痛的部位和范围。
(3)观察下肢皮肤的感觉。
(4)观察大小便的情况。
(5)观察下肢肌力情况。
3、疾病护理(1)急性期及手术前应卧床休息。
(2)疼痛剧烈可口服止痛药。
(3)卧床休息翻身时应保持脊柱成一直线。
(4)卧床患者要坐起时应先趴下再利用上肢支撑坐起。
4、术后护理(1)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时应留置导尿,锻炼膀胱功能。
(2)术后翻身时应保持与脊柱成一直线。
(3)观察术后伤口渗血和负压引流情况。
【健康宣教】1、环境安静舒适,被褥干净,及时更换。
2、饮食指导(1)多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2)多食高纤维素食物。
(3)不吃刺激性食物。
(4)戒烟酒。
3、日常活动(1)告知患者日常活动如何保持腰部正确姿势。
(2)卧硬板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行腰椎牵引,按摩推拿,理疗。
4、心理指导讲解牵引或手术的方法和目的,提高患者的信心。
对功能锻炼进行讲解,并指导督促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一、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义现如今,50岁以上老年患者腰腿疼痛的原因多为腰椎间盘突出,随着年龄的增大,脊柱呈现退行性变化,导致患者更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而腰椎间盘突出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多发生L4-5、L5-S1。
积累伤则是主要诱发因素。
如: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遗传因素、妊娠。
二、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1、腰部突然负重、扭腰是导致纤维环损伤的主要因素;2、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突出的根本原因,腰椎间盘突出也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发生;3、受寒受湿也有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
人体小血管在受到寒冷或潮湿的侵袭时,可能会出现收缩、肌肉痉挛等现象,此时椎间盘受到的压力会变大,引起椎间盘破裂;4、腹压变高也有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腹压对腰椎间盘突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些时候咳嗽、打喷嚏、便秘时都有可能会引发腰椎间盘突出。
三、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1、腰腿痛,最先出现的症状常为腰部急性剧痛或慢性隐痛;2、坐骨神经痛,疼痛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外侧放射,并可伴麻木感;3、下肢感觉麻木;4、间接性跛行;5、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同时还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对患者本身产生影响:(1)后关节退变和骨质增生(2)退行性腰椎管狭窄(3)损伤神经。
四、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1、非手术治疗:首次发作、症状较轻的病人可采用。
(1)卧床休息:急性期让病人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一般卧床2-6周或至症状缓解。
卧床时保持适当体位可减轻椎间盘受压。
(2)骨盆牵引:一般采用骨盆水平牵引,牵引重量为7-15kg,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持续3-4周。
(3)药物治疗:目的为止痛、减轻水肿粘连及肌痉挛。
①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镇痛。
②皮质类固醇:为长效抗炎药,可用于硬膜外注射或局部注射。
③髓核化学溶解法将胶原酶注入椎间盘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以达到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从而缓解症状。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作用下, 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腰部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为特征的腰腿疾患。
一、护理评估(一)腰痛的时间,有无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二)下肢是否有放射性神经痛,是否有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 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加重。
(三)病程长短,大部分患者病前有慢性腰痛史,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四)精神,心理,社会状况。
(五)辨证血瘀气滞寒湿痹阻湿热鼻阻肝肾亏虚。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按针灸科护理常规执行。
2、急性期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3、生活不能自理者,护理人员协助。
4、病情观察,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天气变化是否有关系。
(二)用药护理1、血瘀气滞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腰痛一号:牛膝20g木瓜30g 土鳖虫10g地龙10g独活10g桑寄生20g秦芜20g川茸10g骨碎补12g白芍15g杜仲15g川断12g赤芍10g当归15g鸡血藤15g甘草3g方解:川茸,鸡血藤,地龙,土鳖虫,活血祛瘀,当归尾佐使药以滋补肝肾,活血除淤,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效。
2、寒湿痹阻温经散寒,祛湿通络腰痛二号:附子6g肉桂5g麻黄6g苍术10g独活10g木瓜15g 土鳖虫10g杜仲15g补骨脂10g牛膝10g防风12g川茸10g白芍12g 秦九20给。
方解:附子,肉桂,温经散寒,麻黄,苍术,独活祛风除湿为君。
木瓜,土鳖虫通络为臣。
并佐杜仲,补骨脂,牛膝等补肾壮腰,取其文静散寒,祛湿通路之效。
中药可温服3、湿热鼻阻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腰痛三号:黄柏10g蔗米15g知母10g秦九20g木瓜15g 土鳖虫10g牛膝10g独活10g杜仲15 g防风12g补骨脂10g川茸10g白芍12go 方解:黄柏,蔗米,知母,秦九清热利湿为君,木瓜,土鳖虫舒筋通络止痛为臣,佐以牛膝等引药下行,强壮腰脊,共秦清热利湿, 通络止痛之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神志、面容、表情、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2、生命体征的情况。
3、日常生活的耐受水平。
4、皮肤完整性,有无压疮的发生。
5、有无神经受压的相关并发症,腰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范围、影响睡眠的情况。
二、护理措施1、保守治疗(1)早期采用保守治疗,平卧硬板床,局部热敷理疗。
(2)保守治疗无效而有神经根功能障碍的症状需手术治疗。
2、术前护理(1)骨科手术前准备。
(2)完善术前辅助检查。
(3)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戒烟。
(5)备皮。
3、术后护理(1)同骨科术后护理。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感觉、运动、肌力、温度、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疼痛时给予镇痛剂。
(5)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定时局部减压,预防压疮发生。
(6)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7)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如渗血多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8)术后一周卧床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预防神经跟粘连。
(9)指导患者做腰背肌的锻炼:①挺胸,患者仰卧,以双肘支起胸部,使背部悬空;②五点支撑法(1周后开始),患者仰卧下肢屈膝屈髋,双足放置在床上,双肘支撑用头、双肘、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离床;③三点支撑法(2-3周开始),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④背伸法(“小燕子”5-6周开始),患者俯卧,抬起头,胸部离开床面,双上肢向背后伸,双膝伸直,从床面抬起双腿,即身体的两头翘起,双肩后伸,腹部为支点,形如“小燕飞”;⑤锻炼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决定,锻炼的幅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在不疲劳无痛苦的情况下进行。
(10)单纯椎间盘切除的患者,术后3天即可下地佩戴支具行走。
4、出院指导卧硬板床休息,继续腰背肌锻炼。
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佩戴支具3个月,半年内不可提重物。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常规一. 术前护理常规:1.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2. 让病人对病情和手术方案有所了解,使其恐惧和紧张度降至最低,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并根据病情落实陪护;3. 讲解此类手术的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康复情况,增强患者信心;4. 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剧烈者给镇痛剂,协助做好术前常规检查,测定并记录生命体征;5. 注意避免受凉,要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深呼吸以及在床上练习使用便器,知道禁饮禁食时间;6. 进行有关疾病的卫生宣教,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医生完成手术;7. 术前备皮,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遵守医嘱使用术前药,带病历药品进手术室;8. 医护人员护送病人到手术室,贵重物品交给家属或护士保管,手术室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和安慰病人;二. 术后护理常规:1. 介绍手术情况、护理内容以及疼痛的管理知识,使病人及家属对术后护理方式有一定程度了解,并在需要时给予止痛剂,尽可能把病人的疼痛降至最低程度;2. 安慰病人及家属,随时提供治疗信息让其了解恢复情况,解除恢复期的各种顾虑;3. 合理膳食,增强营养,保证睡眠;4. 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注意大小便情况,鼓励自解小便,必要时导尿;术后平卧6小时,定时更换体位;重点观察神经根症状和下肢肌力恢复情况;病情出现特殊情况由主管医生和护士解释原因并及时处理;5. 让病人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介绍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主动活动双下肢关节肌肉,做直腿抬高锻炼;术后3周后行腰背肌锻炼;坚持功能锻炼,循序渐进。
三. 出院前护理常规:1. 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境;2. 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观察功能锻炼后有无不适,功能锻炼坚持3个月以上;3. 掌握下床活动的正确姿势,注意坐、行走及劳动姿势;4. 给予出院指导,并嘱定期门诊复查,需转入二病区继续治疗者应解释原因消除顾虑[术前准备]1.骨外手术的主要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护理常规按外科及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腰部有无外伤、慢性劳损及手术史。
2、评估腰部及肢体疼痛性质,了解诱发及加重因素。
3、对比评估双下肢感觉、运动、反射,评估有无肢体麻木、疼痛、,强迫体位、大小便功能障碍及马鞍区感觉障碍等马尾神经受压征象。
4、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是否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腰腿疼痛严重的患者,遵医嘱应用止痛剂。
(2)术前绝对卧硬板床,抬高床头20°,膝关节屈曲以放松背部肌肉。
2、术后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大小便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的征象。
(2)术后尿潴留的患者,可用听流水声、热敷或按摩膀胱区等诱导排尿,必要时行留置导尿。
(3)功能锻炼:①术后第3天鼓励患者行主动直腿抬高和双下肢踩单车式的蹬腿锻炼,协助患者屈膝屈髋等被动活动,以避免手术后神经根粘连;②术后1周进行腰背肌肉锻炼:取仰卧位,用
头、双肘及双足跟着床,使臀部离床,腹部前凸如拱桥,稍倾放下,重复进行。
运动量循序渐进,以不引起腰腿痛加重为宜。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避免再损伤。
避免弯腰、长期站立或上举重物等动作,保持正确坐姿,佩带腰围3个月,利用人体力学原理节省体力,避免损伤。
2、卧床3~4周后下地活动;在保持正确姿势的前提下,恢复一般轻体力工作,半年内禁止重体力活动。
3、出院后3~6个月复查,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常规
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常规1 护理观察1.1 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2 注意骨盆牵引的重量、床尾端是否抬高以增加反牵引力。
1.3 注意观察易发生褥疮部位皮肤的颜色和温度。
1.4 注意疼痛部位和肢体麻木的变化及生理反射功能恢复。
2 护理措施2.1 了解疼痛的发作诱因及不舒适的程度,以改善舒适状态。
2.1.1 急性期绝对卧硬板床休息,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弯腰。
2.1.2 卧床休息期间,逐步由平躺→半坐→坐起,以解除肌肉痉挛,减少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
2.1.3 热敷。
2.1.4 理疗。
2.1.5 给予病人倾诉的机会,教会放松的技巧。
2.1.6 当感觉神经受伤时,应预防烫伤、冻伤或碰伤等。
2.1.7 下地时给予腰围制动,以预防脊柱扭曲。
2.2 大小便护理2、1了解便秘程度、排尿次数,以判断排泄型态。
2.2.2 鼓励病人摄入果汁、液体及富有纤维素的食物,以预防便秘。
2.2.3 术前即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2.2.4 解除怕弄脏床铺的顾虑。
2.2.5 注意排便时床铺的保护,防止粪尿污染。
一旦发生污染,应安慰病人,并及时更换干净被服,绝不可抱怨、指责,加重病人思想负担。
2.2.6 适当应用泻剂、缓泻剂和灌肠,以解除便秘。
3 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3.1 积极向病人宣传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讲解教授正确的锻炼方法。
帮助克服影响或妨碍锻炼的困难,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动与静、练与养的关系,能自觉进行锻炼。
3.2 术后早期卧床期间应坚持四肢活动锻炼,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肌肉萎缩,而且对增强机体血液循环功能、提高机体状态、促进疾病愈合、预防并发症等均有益。
如扩胸、深呼吸还能增加肺活量,促进换气,预防肺部并发症;腹部按摩可增强腹肌肌力、减少腹胀、便秘、尿潴留发生。
足踝、膝关节的活动能避免影响日后的下地行走。
3.3 术后1周开始腰背部锻炼,提高腰背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
锻炼方法可先用飞燕式然后用五点支撑法,俯卧位锻炼;:仰卧位锻炼坚持每日3~4次,每次50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次数,即使痊愈出院,也应坚持锻炼半年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常规发生于青壮年,多因椎间盘组织退化,加之外力作用而诱发。
是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痛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变。
一、一般护理
1、体位:病人平卧硬板床,保持床铺干燥、平整、舒适。
室内空气流通无异味。
翻身时必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可作腰背伸展,禁忌作腰前屈、侧弯,更不能作腰旋转。
休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三周,大小便时均不宜下床。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避免脊柱屈曲位,不得搬动重物。
2、饮食护理:普通饮食,加强营养,忌生冷油腻之品。
3、情志护理:由于病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易产生忧郁、烦躁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关心体贴病人,及时了解思想情况,安慰开导,介绍本病相关知识及成功病例,保持乐观开朗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4、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疼痛部位、程度、行动困难程度,下肢运动、感觉、排尿及全身症状。
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康复治疗护理:
(1)中频电疗法护理要点:1.做好疗前宣教,告知患者治疗中应有的感觉。
2.治疗部位如有创伤或遇有创检之后24小时应避免治疗
做好治疗部位的准备如局部创面的处理。
(2)针刺疗法的护理要点: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注意事项消除紧张心理。
2.保暖,协助舒适体位 3.严格操作规程,注意观察神志、效果、反应如出现晕针、弯针及时报告处理 4.针刺后协助患者穿衣,安置体位,做好记录5.清洁消毒。
(3)运动疗法:1.仰卧架桥:仰卧位,双手叉腰,双膝屈曲致90°,双足掌平放床上,挺起躯干,以头后枕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足支撑下半身,呈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双膝稍向两侧分开。
每日两次,每次重复10~20次。
2.“飞燕式”:患者俯卧。
依次以下动作:①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②两腿同时做过伸动作③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⑤还原,每个动作重复10~20次。
二、辩证施护
1、血瘀气滞证--证候: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证候: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证候: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证候: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
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护理:
(1)血瘀气滞证:急性期绝对卧床3周,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和程度等;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2)寒湿痹阻证:选择朝阳、温暖的病室,避免阴冷潮湿,防止风寒湿邪入侵,局部可行热敷或可见光照射。
(3)中医特色治疗:定点密刺法、王氏通脉法,选穴大肠俞、肾俞、膈俞、腰阳关、阿是穴。
四、健康教育:
(1)急性发作期应严格睡硬板床,症状缓解后,可用弹力腰围保护、固定腰部起床活动,腰围大小要合体,使用腰围时间不宜过久,避免过度前屈、后伸动作。
无症状即解除弹力腰围,以免肌肉退化萎缩。
(2)恢复期进行动静结合的体育活动,加强腰背肌锻炼。
教会病人行“飞燕点水法、五点支撑”等方法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练,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避免腰部过度负重,避免久坐及过于用力弯腰,不得挑重物,半年内避免体力劳动。
(4)咳嗽、大便时应使用弹力腰围,以防因胸腹腔压力增高,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