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的设计程序和设计组成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一、前言1、课程学习领域性质本课程学习领域是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电气化接触网学习领域,主要培养学生面向接触网维护、施工的技能,从接触网结构与工器具的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咨询收集整理、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分析检查判断进行决策,通过沟通协调按工作步骤实施、进行生产文件、工具和安全事项的检查,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树立良好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2、课程学习领域设计思路本学习领域的项目是依据接触网工作项目进行设计的,分为初识接触网基本设备、典型接触网设备的设计与计算、接触网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三个学习项目。
通过该系类项目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接触网工艺与检修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与责任心,掌握分析检查判断、沟通协调、安全与自我保护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二、课程学习领域描述本学习领域通过三个项目,学习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工艺与检修。
通过本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接触网工器具的使用、接触网参数测量、接触网设备日常维护、接触网设备检修及接触网设备安装等专业能力,具备获取信息、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工艺文件理解能力、交流工作流程确认能力、独立检查分析判断能力等方法能力,具备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安全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等社会能力。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课程描述三、教师能力的素质要求本学习领域授课教师需要具备接触网总体结构、检查与维护的专业能力;具有对接触网工具的使用、相关参数测量、运行维护、设备检修和施工的工程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具有使用和管理接触网软件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具备相关专业技能,解决生产现场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项目任务设计能力、项目组织经验、生产组织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四、学习任务设计《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学习任务设计五、工作任务设计详表6、任务评价表7、项目评价表。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准备
安钢筋网
安装模板
固定螺栓
浇制基础
制作试块
基础养护
基础拆模
基础帽浇制
结束
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1)先将需安装模型板的基坑周围地面清理干净、平整; (2)复核坑深和限界; (3)清理坑内杂物及积水等,平整坑底面和坑壁。 5.2 施工工艺 5.2.1 安装钢筋网(根据设计图纸) (1)把加工预制好的钢筋网运至坑位; (2)利用推车和人工(4~5 人)将钢筋网安放在基坑内; (3)与设计图核对钢筋网安装位置使其达标。 5.2.2 安装模板 (1)清理、平整路肩面,保证模板安装水平; (2)根据设计基础型号及测量标记和记录安装模型板; (3)复核限界、标高、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并达标; (4)根据坑口设计尺寸事先用木板钉制做木框架或采用钢模架,运至坑口,复核 基础型号,将框架或钢模架摆放在坑口上,根据设计数据调整框架高度及中心线使其达 标,保证侧面限界和标高符合要求; (5)加固木框架或钢模架保证其稳固可靠; (6)安装前将模板清洁干净,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涂刷废机油以方便脱模。
(2)开挖基坑施工中遇到电缆的应急预案:开挖基坑施工中轻挖轻刨,遇到电缆等 地下管线时按设备管理单位要求用φ150mm 波纹管进行防护,7~8 个基础压在同一根光 缆上时应考虑基础移位或电缆移位。确需改移电缆时,必须在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指 导下进行。发生碰坏电缆的情况应设置防护并及时通知就近车站和行车组织部门,应及 时通知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抢修。 (3)开挖过程中不能污染道床。
支柱埋深施工偏差为±80mm。位于曲线上的支柱计算埋深时,应考虑曲线超高,曲 线外侧支柱以曲外轨测量时应减去 1/2 超高,曲内支柱以曲内轨测量时应加上 1/2 超高。 (4)基坑位置确定:1、确定基坑中心位置:基坑中心=设计侧面限界+1/2 支柱底长度 支柱底长度尺寸: H78、H60、H93 : 705 毫米 H170: 920 毫米 2、以坑中心为准确定 坑口开挖尺寸。3、 开挖时按底板、横卧板来确定坑口大小。4、为确保下部横卧板安 装,基坑开挖时应测量准确,以坑后部尺寸确定基坑开挖大小为最好。5、横卧板、底 板尺寸:(单位:毫米)Ⅱ型横卧板 1000×600 孔距 314 IV 型横卧板 1800×400 孔 距 420 底板 I 型 1200×800 底板 II 型 1300×900; (5)地下管线确认; (6)清理工作面; (7)安设防道碴挡板:选用防护板立于坑口边缘线路侧,在顺线路方向坑口两侧打木 桩两根固定防护板,防护板长度为坑口长+1.5 米,宽度以道碴不高出防护板为准。 5.2 施工工艺 (1)开挖时由前往后或由后往前按层次进行挖掘; (2)安装防护板。基坑每下挖 200mm,便安一层防护板。先安装线路和田野侧的防 护板 a(比坑口长 30~50mm),两侧打入泥土,让防护板紧贴坑壁。再安装垂直线路的 防护板 b,打击至防护板 a 与 b 互相垂直,密贴坑壁,在防护板 a 上安装木档,防止防 护板 b 受力滑出。 (3)开挖过程中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 (4)使用静力触探仪测量承载力,承载力小于 100Kpa 时书面报项目部。 (5)按上述程序挖一层再按照 “防护板安装”程序要求安装一层防护板,直至坑深达 到标准为止。 (6)对于发现的电缆采用φ150 的玻纹管防护,即将玻纹管从中剖开,将电缆放入其中, 再将玻纹管合拢并在其外面用彩条布包好,然后用细铁线将其牢固绑扎;玻纹管的两边
接触网组成与各部参数
接触网组成与各部参数接触网是用于供电铁路电力机车的设备,由接触网梁、支架、固定件和能量传输装置等组成。
接触网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接触网高度、悬挂偏移、水平偏移、绝缘设计和设备间的距离等,下面将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接触网高度是指接触网梁的高度,也就是电线的高度。
一般来说,接触网高度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要保证电力机车的受电弓能够顺利与接触网接触,不会出现断线或者受电弓脱离的情况;其次,要考虑到列车的震动和弯曲等因素,确保接触网的高度稳定,不会因为变形而影响供电质量;最后,还需要考虑下行列车通过时的安全性,要避免受电弓与接触网发生碰撞。
悬挂偏移是指接触网梁在水平方向上的偏移程度。
接触网悬挂偏移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列车的运动状态和轨道的几何条件。
悬挂偏移的大小需要保证列车的受电弓能够顺利与接触网接触,并且在列车加速或制动时,受电弓不会因为悬挂偏移而断开与接触网的接触。
水平偏移是指接触网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偏移程度。
水平偏移的设计需要保证接触网与轨道之间的间距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接触网与轨道之间的碰撞或者过分远离的情况。
同时,水平偏移还需要考虑到列车的侧摇和弯曲等因素,确保接触网与列车之间的稳定接触。
绝缘设计是指接触网系统中各个部件的绝缘设计。
由于接触网系统的工作环境往往是恶劣的,例如大雨、风沙等,所以对于接触网系统的绝缘设计要求较高。
绝缘设计需要考虑到绝缘材料的选择、绝缘件的布置和绝缘性能的要求等因素,以保证接触网系统正常运行并且安全可靠。
设备间的距离是指接触网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距离。
设备间的距离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要保证设备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电弓和接触网设备发生碰撞;其次,要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的便利性,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维修工作;最后,还需要考虑到设备之间的电气特性,避免因为距离过近而产生干扰。
综上所述,接触网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接触网高度、悬挂偏移、水平偏移、绝缘设计和设备间的距离等。
第1讲 接触网概述
第1讲接触网概述1.1 接触网的定义、特点、分类及组成1 接触网的定义接触网是电气化轨道交通所特有的、沿路轨架设的、为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提供电能的特殊供电线路,是电气化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接触网的基本特性(1)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环境空间特性接触网沿路轨架设,线路四周的各类建筑物、电力输电设施、通讯信号线路与接触网之间相互影响,接触网的设计、施工、运营都须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将其减少至最低程度。
(2)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气候特性接触网是沿铁道线架设的露天设备,大气环境(温度、湿度、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其运营状态。
大气温度、湿度、冰雪、大风、大雾、污染、雷电等气象条件对接触网的作用十分明显,接触网的机电参数,如线索弛度、线索张力、悬挂弹性、零部件的机械松紧度及空间位置、设备的绝缘强度、线索的载流能力等都会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突然的气候变化还可能造成重大行车事故。
因此、无论设计、施工,还是运营维护都必须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对接触网的影响。
(3)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无备用特性接触网沿铁道线架设、分布区域广、加之必须与受电弓滑动接触才能将电能输送给电力牵引机车,因此、从技术上无法实现接触网的备用。
无备用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和重要性,一旦出现事故,必将影响列车运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有二:从技术上提高接触网的可靠性;从运营维护上加强现代化检测手段,真正实现接触网的状态修。
(4)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机电特性接触网是一电力输电线,它具有电力输电线所具有的一切特性,但它又有一般电力输电线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弓网系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弓网关系要求接触网必须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稳定的动静态特性、足够高的波动速度,为此、这接触网应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
因此、接触网不仅要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也应满足机械性能的要求,它是一个庞大的机电系统,具有明显的机电特性。
(5)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负荷不确定性接触网所承担的电力牵引负荷是移动的、不稳定的和随机的,负荷变化使接触网经常承受较大冲击,为保证接触网正常运行,接触网必须具备较强的过负荷能力。
《接触网》课程标准
《接触网》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2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论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 3.5学分课程学时56学时修读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合作开发企业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执笔人谭丽娜、石成审核人米秀杰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接触网》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接触网结构的组成、作用、分类及选用依据;了解接触网的简单力学分析和计算;熟悉接触网运营、检修和施工的基本标准及其基本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相衔接,使学生进一步对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基础知识了解与掌握,与后续课程《接触网专业技能实训》等相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检修工、接触网检修工,主要从事城轨交通接触网施工、设备检修、维护、实验调试等工作。
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本课程的建设思路是:基础理论、施工与检修三大部分,理论联系实际,使三部分内容有机融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设备施工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了解接触网施工程序,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检修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目标2.1能力目标(1)能够有效辨别接触网基础设备。
(2)能够正确分析接触网的组成及供电方式。
(3)具有简单的力学分析和计算能力。
(4)具有相关基础设备的安装检调能力。
2.2知识目标(1)掌握接触网的组成级供电方式相关知识。
(2)掌握接触网基础设备与结构。
(3)了解接触网的简单力学分析和计算。
(4)熟悉接触网运营、检修和施工的基本标准及其基本工艺要求和操作方法。
(5)了解接触网施工相关知识。
2.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共享知识的能力,即团队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知识传播能力,即交流沟通能力。
接触网施工方案设计
目录摘要 (1)第一章接触网的概述 (2)接触网的组成 (2)对接触网基本的要求 (4)第二章接触网施工的准备 (5)区间施工调查 (5)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常用施工工具 (7)线材夹持工具 (7)施力工具 (7)接触网专用工具 (7)常用机具 (10)常用仪表 (10)第三章宝成线接触网施工方案设计 (13)宝成线的概况 (13)宝成线接触网施工进度安排 (13)施工现场应急响应救援措施 (14)宝成线接触网施工工程量 (15)下部工程 (15)基坑开挖 (16)基础浇制 (17)H型钢柱立杆 (18)支柱整正 (19)上部工程 (20)腕臂安装 (20)承力索架设 (21)接触悬挂调整 (23)设备安装 (24)隔离开关安装与调试: (24)避雷器的安装 (25)分段绝缘器的安装: (27)滑行试验 (27)竣工验收 (28)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摘要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铁路运输的速度也正在不断提高,接触网是保证铁路正常运行的保证,接触网为机车提供持续的电力,所以接触网是整个机车供电系统的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接触网并没有后备,接触网一旦受到损伤,整个线路就会因为没有动力来源而停运,因此接触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益。
所以一定要加强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的设计,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本文重点介绍宝成线接触网施工方案,了解并分析宝成线接触网施工存在的问题,针对宝成线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接触网施工技术的设计方案,通过设计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为对接触网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第一章接触网的概述接触网的组成接触网是沿铁路架设的为电力牵引机车或动车组提供电源的特殊供电装置。
其由支柱与基础、定位装置、接触悬挂、支持装置等四个部分组成。
我国普通接触网的电压等级为 25KV,供电系统采用工频单相交流制。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第1章 接触网的设计程序和设计组成
1.2 接触网设计的原始资料
接触网设计的主要技术资料:
1.气象资料 2.线路资料 3.行车供电资料 4.桥梁隧道资料 5.地质资料
6.信号资料 7.站场资料
8.概算资料 9.其他资料
10.向相关专业提供的配合资料
1.3 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计算 平面设计 设备选择 技术校验
从设计内容分接触网设计包括:设计计算、平面设计、设备选择 和技术校验。
接触网的机电特性及运营状态与其四周小环境内的气象因素息 息相关,接触网的设计工作和运营维护必须正确选择和充分考虑大 气环境对接触网机电性能的影响和破坏作用!
接触网设计中所用到的主要气象条件: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速,覆冰厚度 气象区的划分 标准典型气象区:9个 以华北地区为例: 最高温度:+40℃ 最低温度:-20℃ 最大风速:25m/s 覆冰厚度:10mm
第一章 接触网的设计程序和设计组成
接触网的设计程序
接触网设计的原始资料
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接触网设计计算气象条 件的确定 计算负载的决定
1.1 接触网的设计程序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设计
1.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的目的:解决电气化铁路的规模,确定主要技术标准 和主要设计原则及配合关系,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和拟定主要工 程概算。 初步设计的主要技术原则:
水平负载:风负载、由吊弦偏移所造成的负载、承力索接触 线由于之字力和曲线力及下锚力的作用对支柱和支持装置所 形成的水平力。
1. 自重负载
1. 自重负载
2.冰负载
3.风负载
4.合成负载
1. 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包括:气象条件及负载计算、悬挂导线的张力 与弛度计算、跨距许可长度的计算、锚段长度的计算以 及安装曲线的计算。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第3章 高速接触网的平面设计
3. 缓和曲线区段接触线 最大偏移值及跨距值的确定
跨距全部位于缓和曲 线上的计算示意图
3. 缓和曲线区段接触线 最大偏移值及跨距值的确定
பைடு நூலகம்
跨距跨越直缓点(ZH)的情况
3. 缓和曲线区段接触线 最大偏移值及跨距值的确定
3. 缓和曲线区段接触线 最大偏移值及跨距值的确定
跨距跨越缓圆点(HY)的示意图
2. 区间支柱的平面设计
(1)支柱布置应尽量用最大跨距,且相邻跨距差不大于小跨 距的25%; (2)在单线区段上,接触网支柱应设置于曲线外侧,包括缓 和曲线; (3)在直线区段上,支柱应设置于线路下行方向的右侧; (4)在复线区段上,上下行线路的支柱应各沿线路一侧布置 ; (5)在桥上尽量不设支柱,不得已时才在桥墩台上设钢柱。
直线区段:对于全补偿链形悬挂,一般情况不大于1 800 m,困 难条件不大于2 000 m;对于半补偿链形悬挂,一般情况不大于 1 600 m,困难条件时不大于1 800 m。
曲线区段:对于全补偿链形悬挂,在曲线半径小于1 500 m、曲 线长度占锚段长度的50%及以上时,其锚段长度不得大于1 500 m,直线区段可适当加长。
3. 缓和曲线区段接触线最大 偏移值及跨距值的确定
缓和曲线区段接触线最大偏移值的计算不仅因为缓和曲线的半 径、外轨超高是变化的,而且更由于支柱在缓和曲线上的位置 有多种情况,十分复杂。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1)跨距全部位于缓和曲线上; (2)跨距跨越直缓(ZH)点; (3)跨距跨越缓圆(HY)点;
精编-接触网施工工艺详解流程
一施工准备开工初期,根据站前工程施工实际进度,结合建设单位总体施组方案编制接触网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审批。
会同站前施工部门对轨道的线路中线桩、水准基点桩、岔心桩、曲线桩、轨道里程标等线路资料进行交底,按照交桩测量的有关要求安排现场复测,并做好测量记录。
对复测中出现的问题,主动联系有关单位处理。
调查大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进场路线,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二施工测量1.施工定测依据设计提供的起测点或正线岔心及大型建筑物为测量起点,按照接触网平面图支柱跨距沿钢轨测量定位(曲线地段沿外轨测量),在轨腰上做出标记,并埋设副桩。
接触网纵向测量采用钢尺人工拉链测量跨距,测量过程中如因桥涵、钢轨、避车台、跨越电力线等障碍物影响杆位时,合理调整跨距,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
高挡墙、护坡及特殊地质地段,测量时充分利用线路专业预留的接触网坑位,避免开挖时对站前已完工程形成损坏。
对沿线平行和横跨的高低压电力线路弱电通信线路等干扰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2.交桩测量通过中线测量找出每一支柱副桩相对于线路中心的横向位置,通过对水准测量数据的整理计算,计算出每一副桩的高程。
最终计算出每一支柱相对于副桩的埋深、限界。
测量精度要求达到:跨距量误差1/2000。
中线测允许闭合差:在直线转点的左右方向偏差不大于置镜点长度的1/20000,最大不超过20mm;曲线横向闭合差:曲线长度500m以内为30mm,超过500m时不大于50mm。
水准测量允许闭合差±30L mm,其中L的取值单位为km,且前后置镜距离应相等,距离差不大于4m。
三基坑开挖根据设计图确定坑的类型、限界、坑形和深度,坑口的线路侧加设防止道渣滑落的档板和铺设防污染的彩条布。
遇水沟需移时,需保证原有水沟截面和畅通,护坡培土、砌石达到新建铁路设计标准。
争取当日开挖、当日立杆,对当天立不上杆,有危及行车安全的基坑应回填,防止塌方影响行车。
接触网工程施工方案
1.1.接触网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1.1.工程概况新建、改建接触网均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本标段的接触网工程主要包括既有线接触网的改建、还建,新增二线的接触网新建工程。
改建内容主要包括:车站改扩建引起的既有接触网的拆除与还建、车站咽喉区改造、车站关闭、新增电分相、既有电分相移位、自闭信号机引起既有接触网支柱移设、既有线接地系统改造等)及既有接触网需要配套增强的工程(如增设回流线、增设加强线引起的支柱更换等)。
1.1.2.总体方案根据施工区段划分,接触网工程由3个电务综合队分段实施。
每个工区设置两个工班。
正常施工时,每个工点各安排一个工班配合站场改造进行过渡工程施工,另一个工班进行增建线电气化施工。
线路“换边拨接”时,根据工作量大小,集中全部或部分施工人员和机具进行施工。
1.1.3.新建线接触网施工方案新增建二线部分不受行车影响,接触网专业可在站前完成区段直接组织施工。
根据施工工序流程,接触网施工过程总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定位测量、基础浇制;第二阶段为支柱安装、支持结构、附加导线安装;第三阶段为接触网架设、悬挂调整、设备和接地安装;第四阶段为静、动态检测、调试,克服缺陷和验收。
工程实施时,将接触网施工作业人员划分为五个专业化作业组:基坑开挖及基础浇制作业组;支柱安装作业组;支持结构安装作业组;架线、悬挂调整作业组;综合作业组。
采用专业化作业组施工是我单位在新线施工的一大特点,它既有利于保证质量、进度,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有限的站后净施工时间,又有利于保证安全和施工组织。
各施工作业组,原则上互不干扰,齐头并进。
以接触网站区或锚段为转序单元,各作业组人员应相对稳定,由于外部环境受到的影响时,以不影响主体工程进度为原则,可以适当调配各专业组的工序衔接。
下部工程为先施工项目,当下部开始后,作业人员根据工程进度情况补充到其它作业组。
流水推进式施工方案衔接紧凑,各工序间,各作业组间的交接验收非常重要,要加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做好工序检查交接。
接触网概念
概念(一)型1、接触网设计程序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2、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计算、平面设计、设备选择、技术校验。
3、接触网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气象条件:最大风速Vmax、最高温度tmax和最低温度tmin、最大风速出现时的温度tv、接触线无驰度时的温度to、吊弦及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td、覆冰厚度b、线索覆冰时的风速vb。
4、接触网设计时要计算的负载需考虑:自重负载、冰负载、风负载、合成负载。
5、站场接触网平面设计程序步骤:放图、布置支柱、划分锚段、确定接触线拉出值、确定电分段,电分相及隔离开关的位置、确定支柱类型、选择基础及横卧板类型、选择软(硬)横跨结点类型及支持结构、进行校验及校核、工程数量统计。
6、接触网支柱的类型:中间柱、非绝缘转换柱、绝缘转换柱、中心柱、锚柱、道岔柱。
7、接触网定位装置的形式:正定位、反定位、软定位、组合定位、单拉定位。
8、接触线主要的技术要求:抗拉强度高、电阻系数低、耐热性能好、耐磨性能好、制造长度长。
9、新型接触线制造的综合选型:增大接触线的张力、限制接触线横截面、提高接触线的导电率、增强耐磨耗性能、选择铜合金材质。
10、高速接触网的悬挂模式:弹性链型悬挂、简单链型悬挂、复式链型悬挂。
11、锚段关节定义:接触网进行机械分段的线段称为锚段,相邻两个锚段的衔接区段称为锚段关节。
12、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种类:滑轮式、棘轮式、鼓轮式、液压式、弹簧式。
13、高速电气化铁路采用自动过电分相的种类:车载自动电分相装置、地面自动电分相装置、柱上式自动电分相装置。
14、接触网的干扰影响:强电场干扰、强磁场干扰、杂音干扰。
15、常用的接触网防干扰措施:吸流变压器—回流线(BT)方式、吸流变压器—钢轨方式、单设回流线方式、自耦变压器(AT)方式、同轴电力电缆方式。
16、接触网工程最主要的检测方式:接触线拉出值、接触线高度、定位管坡度、线岔、离线状态、悬挂硬点、接触压力、接触线磨耗。
接触网——接触网CAD设计
第八节 接触网CAD设计
一、接触网CAD软件的设计及组成
3、“分层”处理技术 “分层”处理技术就是把具有相同类型的实体放在同一层(如:平交道、
大中桥、隧道、架空地线、加强线等),根据需要各层可以赋予不同线型、 颜色等。这样,当需要绘制某类实体(如:架空地线、供电线、加强线) 之前,将该层置为当前层便可,而不需要再进行线型、颜色等的设置,大 大减少了程序的长度,提高了程序的运行速度。同时,当某一绘图程序模 块运行后,设计出不正确的图形时,只需将此层的实体删除,重新核对、 修改原始数据并加以再次设计便可顺利完成相应实体的再次设计,而不影 响别的实体,这就方便了程序的调试和原始数据的修改,减少了大量的重 复工作。
第八节 接触网CAD设计
一、接触网CAD软件的设计及组成
2、“莱单方式”程序设计技术 “菜单方式”程序设计技术就是在程序模块化的基础上,将每个程序模
块所完成的功能以文字说明的形式编成屏幕菜单或下拉式菜单或数字化仪 菜单,程序使用者在菜单程序运行后,只在菜单上相应的位置用屏幕菜单 光标或鼠标器就可完成一项功能设计,当一个模块程序运行完成后,计算 机自动报警,并用汉字提示说明下一步需运行的程序。因此菜单方式的程 序设计技术使操作更为灵活、简便,大大提高了软件的用户界面性能。
二、站场和枢纽接触网平面CAD
3.锚段的划分及布置 对于站场上接触网锚段的划分及径路走向,虽然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和
限制,但锚段径路的布置仍然有较大的灵活性。一个电化站场的各个锚段 径路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可行方案,因此还存在选优问题。选优方案可用专 家系统人工智能的方法判断、确定,也可以由计算机给出几个方案,由设 计者确定最后方案。
在隧道内接触网平面设计中,与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相比,区别包括: 如完成各种原始数据采集、隧道底图的放置、悬挂点和定位点的确定、附 加导线布置、 值计算、定位杆埋入孔距内轨顶高度的确定、接触网上部安 装图号的选用、附加导线安装图号的选用、主要工程数量的统计与说明、 签署栏的填写等。
接触网
第1讲接触网概述1.1 接触网的定义、特点、分类及组成1 接触网的定义接触网是电气化轨道交通所特有的、沿路轨架设的、为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提供电能的特殊供电线路,是电气化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接触网的基本特性(1)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环境空间特性接触网沿路轨架设,线路四周的各类建筑物、电力输电设施、通讯信号线路与接触网之间相互影响,接触网的设计、施工、运营都须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将其减少至最低程度。
(2)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气候特性接触网是沿铁道线架设的露天设备,大气环境(温度、湿度、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其运营状态。
大气温度、湿度、冰雪、大风、大雾、污染、雷电等气象条件对接触网的作用十分明显,接触网的机电参数,如线索弛度、线索张力、悬挂弹性、零部件的机械松紧度及空间位置、设备的绝缘强度、线索的载流能力等都会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突然的气候变化还可能造成重大行车事故。
因此、无论设计、施工,还是运营维护都必须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对接触网的影响。
(3)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无备用特性接触网沿铁道线架设、分布区域广、加之必须与受电弓滑动接触才能将电能输送给电力牵引机车,因此、从技术上无法实现接触网的备用。
无备用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和重要性,一旦出现事故,必将影响列车运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有二:从技术上提高接触网的可靠性;从运营维护上加强现代化检测手段,真正实现接触网的状态修。
(4)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机电特性接触网是一电力输电线,它具有电力输电线所具有的一切特性,但它又有一般电力输电线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弓网系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弓网关系要求接触网必须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稳定的动静态特性、足够高的波动速度,为此、这接触网应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
因此、接触网不仅要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也应满足机械性能的要求,它是一个庞大的机电系统,具有明显的机电特性。
(5)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负荷不确定性接触网所承担的电力牵引负荷是移动的、不稳定的和随机的,负荷变化使接触网经常承受较大冲击,为保证接触网正常运行,接触网必须具备较强的过负荷能力。
接触网施工组织内容
6.1建立新的测量、检测模式
▪ 对高速接触网系统来说,以往的检测方式 一般是钢卷尺和测量杆。对高速铁路来说 由于误差要求比较小,应用钢卷尺和测量 杆测量合格的区段在高速运行时,往往会 有硬点和冲击的发生。要改变现象首先就 要从改变检测手段上下工夫,变一般检测 为精确测量。从控制手段上来保证新技术 的应用。
高速铁路是一个多门类,多学科高新技术的有 机汇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引供电 系统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接触网和受电 弓共同组成电能传输系统,高速牵引供电系 统与速度直接相关、最关键的是弓网受流系 统,弓网关系是解决高速电气化铁路列车高速 运行的关键环节。如果在常速情况下提高电 气化施工的工程质量比喻是“粗粮细做”,那么 ,高速电气化施工则要达到钟表机构的精度 。为达到钟表式的精度,企业就必须把新技 术的应用和高速铁路的建设结合起来,必须 建立适应高速接触网要求的施工标准、施工 技术、检测装置等配套实施。
❖ 接触网施工中的线索架设包括:承力索架设、 接触线架设以及附加线架设三个方面。无论 是那种线索架设,目前都有比较成熟的施工 工艺、工法,随着工程项目的不同,可以以 工法作为指导进行施工。
3.5冷滑及送电开通
冷滑试验是在接触网未受电的情况下,通过电力机 车受电弓的滑行,对接触网进行动态试验检查。接 触网冷滑试验分为:低速冷滑试验和高速冷滑试验 两种。其中低速冷滑试验的速度一般为5—15km/h, 主要是对接触网设备及接触网系统的性能进行初步 检验;高速冷滑试验的速度一般为设计正常速度, 主要是对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进行检测,以检测列车 在高速运行时接触网支柱、吊柱、定位器是否有碰 弓现象。
3.1.3物资申请计划的编制
施工单位收到施工图纸后,应立即组 织技术人员进行提料,有关人员做好工程 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申请及采购工 作。
接触网施工工艺
接触网施工工艺第一章接触网平面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要紧设计文件之一,是施工中应用最广的重要设计依据,认真弄明白和记清这些图例,学会看平面布置图关于我们把握和了解线路情形,指导施工是专门重要的。
第一节接触网图例接触网的各种设计图是以机械制图或工程制图学为基础,加上接触网的各种专门制图标记(接触网图例)所组成,第二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识别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图是把握接触网施工的最差不多技巧之一,除了要明白得接触网的图例及工程制图处,还要对接触网专业表示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分别介绍站场、区间及隧道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一、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实际路状态相符,其比例一样大站为1:1000,小站为1:2000。
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上应包括:1、全部电化股道〔近期及远期〕、与接触网架设有关的非电化股道。
2、股道编号及线间距、〔股道编号应与运营部门编号一致〕。
3、道岔编号、型号及出站道岔的中内心程〔道岔编号与型号应与实际状况相符,不符的需做出说明〕;4、曲线起讫点,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及总长;5、桥梁名称、中内心程、总长、孔跨式样及结构型式;6、隧道名称、起讫里程及总长;7、涵管、虹吸管、平交道、地道、天桥、跨线桥、架线渡槽等中内心程及高度、宽度;8、站场的名称、中内心程、站台范畴及与架设接触网相关的建筑物〔如站舍、雨棚、仓库、搬道房、水鹤、起、煤台及上下挡墙等〕;9、进站信号机的位置及里程。
站场平面布置图图面上要紧内容有:1、支柱〔钢柱、钢筋混凝土柱〕跨距、位置、号码及数量。
2、支柱类型及侧面限界。
3、锚段号、锚段长度及起止杆号、下锚方式;4、地质条件、基础及横卧板。
5、拉出值〔拉出方向、拉出值大小〕及导线高度;6、支持装置及安装图号、软横跨节点;7、设备安装及其位置〔接地极、限界门、避雷器、隔离开关分段分相绝缘器等〕;8、附加导线的走向、位置;设备及安装图号;9、起测点位置及校核点;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的说明应包括:1、设计依据及现场测量时刻、修改说明等。
接触网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目录绪论 (1)1.电气化铁道概述 (1)2.电气化铁路的组成 (2)第一章供电系统工作原理 (1)1.电力牵引的制式 (1)2.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3)3.牵引网与接触网 (6)4.接触网的工作特点 (6)5.对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7)6.接触网的分类 (7)7.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7)8.接触网的电分段 (8)9.架空式接触网的机械分段 (9)第二章接触网的组成 (11)1.架空式接触网的组成及结构 (11)1.1.接触悬挂的种类 (12)1.2.接触悬挂的导线结构与类型 (16)1.3.接触悬挂的下锚方式 (17)1.4.支持与固定装置 (20)1.5.支柱和基础 (24)1.6.接触网的张力和弛度曲线 (26)2.接触轨式接触网组成及结构 (27)2.1.上磨式 (27)2.2.下磨式 (28)2.3.侧面接触式 (28)3.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简介 (30)3.1.架空刚性悬挂系统简介 (30)3.2.“Π”型刚性悬挂接触网特点 (31)绪论1.电气化铁道概述采用电力机车为主要牵引动力的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它是在19世纪70年代末的欧洲最先出现。
早期的电气化铁路多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电压等级较低,需设整流装置,不利于设置在长距离的铁路干线上。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比较先进的单相工频交流制电气化铁路,它便于升压和减少电能的损耗,可以增加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大大降低了建设投资和运营费用。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的工作性能不断提高。
低能耗、高效率、高速度的电力牵引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发展趋势,是铁路现代化的标志。
我国电气化铁路自本世纪50年代末发展以来,走过了几十年艰苦创业的历程,根据80年代铁道部确定的以电力牵引为主内燃牵引为辅的技术政策,国家拨款和吸引国外资金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借助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相继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性能的电气化铁路,已使我国电气化铁路初具规模,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大好局面,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接触网自动化检测、牵引变电所远程自动控制、微机保护系统等,普遍应用在电气化铁路上。
接触网的组成
接触网的组成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
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
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
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它建筑物。
根据接触网所在区间、站场和大型建筑物而有所不同。
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
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其功用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
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
我国接触网中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基础是对钢支柱而言的,即钢支柱固定在下面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础上,由基础承受支柱传给的全部负荷,并保证支柱的稳定性。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与基础制成一个整体,下端直接埋入地下。
接触网的电压等级接触网的电压等级:工频单相交流制:25KV接触悬挂的类型接触网的分类大多以接触悬挂的类型来区分。
我们所讲的接触悬挂的分类是对接触网的每个锚段而言的。
接触悬挂的种类较多,一般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成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大类。
简单接触悬挂(以下简称简单悬挂)系由一根接触线直接固定在支柱支持装置上的悬挂形式。
国内外对简单悬挂做了不少研究和改进。
我国现采用的带补偿装置的弹性简单悬挂系在接触线下锚处装设了张力补偿装置,以调节张力和弛度的变化。
在悬挂点上加装8~16m长的弹性吊索,通过弹性吊索悬挂接触线,这就减少了悬挂点处产生的硬点,改善了取流条件。
另外跨距适当缩小,增大接触线的张力去改善弛度对取流的影响。
链形悬挂的接触线是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
承力索悬挂于支柱的支持装置上,使接触线在不增加支柱的情况下增加了悬挂点,利用调整吊弦长度,使接触线在整个跨距内对轨面的距离保持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接触网从设计内容讲,有设计计算、平面设 计、设备选择和技术校验等 1、设计计算: 气象条件及负载计算、跨距和锚段长度计算及 安装曲线计算 2、平面设计:区间、站场及隧道平面设计 3、设备选择: 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 4、技术校核:强度和稳定性;技术性能
第四节 接触网CAD系统设计方法
§1-1 接触网设计程序
§1-2 接触网设计原始资料
§1-3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1-4 接触网CAD系统设计方法
第一节 接触网设计程序
接触网设计一般按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步设计 二、技术设计 三、施工设计 具体步骤:研究任务书;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鉴 定;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文件审批;施工设计;施工 配合及处理;参加交接验收。
初步设计
目的:解决电气化铁路的规模,确定主要技术标准和主要设 计原则、 及配合关系,确定技术经济比较和主要工程概算。
内容:依据国家的“设计任务书”进行,完成技术说明书和若干装配 图。 说明书中的主要技术原则: (一)线路、车站概况说明 (二)气象条件及污秽区说明 (三)接触网架设范围 (四)接触网悬挂类型 (五)平面布置 (六)支柱及支持装置 (七)附加导线的架设标准 (八)防护措施 (九)接触网维修组织 (十)重大特殊设计的原则及新技术应用 (十一)存在及待解决的问题
back
施工配合与技术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要派技术 人员到现场进行施工配合与技术处理。 在现场配合工程部门就实际存在或新出 现的问题,进行就地协商处理。
第二节 接触网设计原始资料
(一)气象资料
(二)线路资料 (三)行车供电资料
(四)桥梁隧道资料
(五)地质资料 (六)信号资料 (七)站场资料 (八)概算资料 (九)其他资料 (十)要求相关专业提供的配合资料
back
技术设计
目的:进一步完善初步设计,保证设计
的内容齐全,选择的设备优良,
采用的技术先进(齐、优、新)。
内容:技术说明书,附表,附图
back
施Hale Waihona Puke 设计根据已批准的技术设计进行,应完成全部施 工图纸,作为接触网工程施工的依据。 施工设计完成的文件有三部分: (一)施工设计说明书; (二)附件及附表 ; (三)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