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学】第二讲 网络社会

合集下载

网络社会学

网络社会学

《网络社会学》讲课提纲⏹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属于社会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为社会学专业的10门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从个体、互动和社会结构三个层面透视网络社会运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图据此阐明网络社会原理、构架网络社会学研究领域,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网络社会特质、网络中的社会行动与互动、网络中的社会组织等基础知识、熟悉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视野和分析概念,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网络现象。

⏹教学学时与考核:共安排76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答疑辅导4学时,课外自学48学时;考核方式为开卷。

⏹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郭玉锦、王欢编著:《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参考书目:[1]罗昕编著:《中国网络社会治理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2]黄少华著:《网络社会学的基本议题》,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教学方法1.加强双基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及自主创新能力;2.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练结合,开展课外讨论等;3.基于“实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讲解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专题与内容:第一讲:网络社会基础知识概述教学目的及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掌握网络社会、网民、网上身份等网络社会学相关基础知识。

一、网络社会(一)网络社会的概念1.互联网概说(1)什么是互联网(2)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功能(3)网络常使用的基本功能2.网络社会的含义3.网络社会的特征(二)网络社会“空间”构成1.网络社会存在2.网络社会构成(三)网络社会性软件1.什么是社会性软件2.社会性软件的特质:互动性、关系性、自组织性、人性化3.社会性软件类型4.社会性软件的社会性5.社会性软件与网络社会发展二、网民(一)网民概说1.网民的含义2.网民初始形成3.网民数量的发展(二)网民的分类1.按质或量分类2.中国互联网中心的分类(三)网民特征——以中国的网民为例1.一般情况(1)数量的增长(2)性别比例(3)上网者年龄(4)上网者的职业状况(5)上网时间长度(6)上网者收入情况(7)上网者学历情况2.网民的网上行为取向三、网上身份(一)网上身份1.身份2.网上身份识别(1)网上身份(2)性别身份(3)语言书写方式与性别(4)网络社区中的身份和欺骗(二)网上自我认同1.自我与网上自我2.网上自我认同3.网上多元自我(三)认同兼容1.什么是认同兼容2.网上认同兼容特点四、网上社会行为(一)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的概念2.社会行为的结构3.行为指号分类(二)网上社会行为1.网上社会行为2.网上社会行为的特点(三)网上社会行为的模式1.通邮行为2.聊天行为3.交友行为4.游戏行为5.获取信息行为6.发布信息行为复习思考题:简答题:1.谈谈你对网民分类的看法2.理解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概念论述题:讨论网上认同兼容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二讲:网上个人与群体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网上人际关系模式,掌握网上社会群体的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理解网上社会组织的结构及分类。

《网络社会学》课件PPT-互联网与民主

《网络社会学》课件PPT-互联网与民主
2.网络是一个没有中心的世界。这种特性可 以克服金字塔结构的一元信息中心的集中 控制,并支撑多元的决策中心。
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权力的分散化表现在许 多方面,许多国家正在发生中央政府向地 方政府分权,政府组织向非政府组织分权, 企业高层向低层分权,公民参与国家和社 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等一系列的变革。
(二) 网络发展为一些政客和特殊利益集团影 响政治、控制政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政客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来打击自己的 政敌,可以自由利用网络空间美化和宣传 自己,甚至可以欺骗和愚弄民众,达到自 己的政治目的。
(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容易助长绝对自由主义 和无政府主义等极端民主化倾向
(四) 网络技术革命改善了民主的技术手段, 开辟了“电子民主”的新渠道
互联网架起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沟通和 对话的电子桥梁,推动了公民与政府官员 直接对话。
借助于互联网,民众可即时表达意见,增 加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政府能更广泛地 了解公众的意见,有利于集思广益,做到 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五) 网络将推动民主原则和民主机制的变革 和创新,使民主更加精密和完善
1信息技术革命将使传统的少数服从多数的 民主原则遇到挑战,少数派的权力凸显出 来,构筑一个容纳少数派的权力在内的新 的民主机制成为可能。
“多数派的统治加上少数派权力的融合”的全 新的民主机制:利用计算机、先进的无线电通 讯和投票方法随意选出一些典型的公众代表, 用传统方法选出的代表只投50 %的票,由随意 选出的代表,不论他们分散在什么地方,通过 电子通讯设备来投其余的50 %的票。
抗议日本活动(2005年)
起因:入常、教科书修改、小泉参拜靖国 神社
开始:网络签名反入常,截至3月28日18点 ,签名人数已突破1600万。持续到9月。

网络社会的社会学分析

网络社会的社会学分析

网络社会的社会学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时代。

这个时代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对传统的社会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尝试通过社会学的角度对网络社会进行深入分析。

网络社会的影响首先,网络社会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

以往,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书籍、报纸、广播等传统的传媒手段。

而在网络社会中,信息获取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博客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更容易找到和筛选符合我们需求和兴趣的信息。

此外,网络社会也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

无论是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还是社交网络,我们都可以与远在天边的亲友进行实时的交流,这大大降低了沟通的难度和成本。

然而,网络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我们很难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辨。

同时,由于网络上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容易让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进行网络欺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网络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在社会学的角度下,网络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包括网络中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等多个层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网络中的个人在网络社会中,个人是最基本的单位。

人们经常通过网络进行个人的表达和交流,这一方面使人们的个人意见更加自由,社交圈子更加宽广,但同时也可能弱化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导致人们失去交流的纯粹性和亲近感。

此外,网络社会也对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们通过网络快速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容易产生碎片化、表面化的交流和思考倾向,失去了深度思考和全面认识的能力。

网络中的群体在网络社会中,人们也倾向于以网络为媒介形成各种群体。

这些群体有些是基于兴趣和爱好,有些则是基于地理位置、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等形成的。

这一方面使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起社交网络和社区,也可以提高协作和合作的效率。

网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进展

网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进展

网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进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网络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崭露头角。

网络社会学研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现代通信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将探讨网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进展,以期更深入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现象和规律。

一、网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1. 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是网络社会学的核心理论,它认为社会关系是由个体之间的相互连接构成的。

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关系连接在一起,形成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理论通常包括节点、连边、度数、中心性等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社会网络结构和特点。

例如:节点指网络中的个体,连边指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度数指每个节点连接的数目,中心性指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度。

2. 数字社会理论数字社会理论是网络社会学的另一重要理论,它认为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数字社会理论通常关注人类与数字技术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包括个体与社会、政治、商业等方面的关系。

例如: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言论和行动对社会政治的影响,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等。

3. 社会构建理论社会构建理论是一种文化心理学理论,认为社会和文化是由人们自己构建的,是由人们交往行为和交流产生的。

它强调人们是在社会中相互影响和塑造的,网络社会也是如此。

社会构建理论尤其适用于互联网社交平台、虚拟社群、社交工具等互联网应用,它对揭示互联网上的社交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网络社会学的研究进展1. 社交网络研究社交网络研究是网络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它通过对社会网络结构和特点的分析来研究社交关系和社交行为。

社交网络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互联网社交平台、虚拟社群等社交工具的调查和分析,来了解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社交行为和互动模式。

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对社交关系的影响比传统媒体更显著,人们的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影响。

2. 数字经济研究数字经济研究涉及互联网商业、信息技术、经济政策、消费者行为等方面,是网络社会学微观研究领域之一。

《网络社会学》-第1章 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学》-第1章 网络社会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概念
三、网络社会的特性
(一)跨时空互动性
网络化所形成的信息高速公路,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将距离和时 间缩小到零。这也是网络社会的显着特征之一。上网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
何地方找到网上的任何事物或任何人。
网络上的交流既可是同步互动的也可是异步互动的。声讯交流的电 话也是双向的,但其“信道”是独占的或单一的,而网络上的人际交流是 多信道的。这种互动性大大地改进了人类相互交换思想、言论的沟通方式。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概念
二、网络社会的含义
网络社会也是如此,人们利用IT硬件所架构的网络上 进行彼此之间的人际联系,进而形成彼此比较稳定的社会 联系方式,并按着一定的规则相互行为达到所预期的生活 目的。这样我们会说,网络社会只是现实社会中人们彼此 互动联系的特殊场域。是人类社会本身再生产出来的一个 特定人类活动空间,是人类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当 我们把网络当作一个社会的时候,可以确定它的“疆界”, “生态环境”和网上人们活动的场所。这里把网络社会结 构与网络空间结构区分开的意义,在于空间结构是个地理 物质结构、而社会结构是抽象结构,是符号化、模式化、 和关系化的结构。我们把网络社会空间的边界视作拓扑形 态。
网络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个人从由中心到边缘的组织模 式中解放出来,从而使网络中素未谋面的网民,可以仅仅因为兴趣相 投而形成朋友、情侣等。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概念
(三)信息共享 互联网社会有许多功能特点,交流和处理
信息是其最基本特征。互联网是一个媒体、全方 位的高技术交互信息系统。从互联网处理信息的 功能来看,获取信息(查切、浏览、下载)、展 示信息、交互信息是国际互联网最重要的特点。
系,使个人能够完全平等地享有信息与权利。 任何人都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的等级差别而平等地获得信息,

社会学中的网络社交关系分析技巧

社会学中的网络社交关系分析技巧

社会学中的网络社交关系分析技巧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交关系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

对于社会学家来说,掌握网络社交关系分析技巧是进行准确研究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社会学中的网络社交关系分析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

一、节点分析在网络社交关系中,节点是指网络上的个体。

节点分析是社会学家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个体在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1.度中心性分析度中心性是指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连接数量。

一个节点的度中心性越高,表示其在网络中的联系较多。

社会学家可以通过度中心性分析来确定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和边缘节点,从而理解网络中的权力结构和信息传播路径。

2.接近度中心性分析接近度中心性是指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的距离。

一个节点的接近度中心性越高,表示其在网络中的联系越紧密。

通过接近度中心性分析,社会学家可以了解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和传播路径,从而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解读网络中的社会互动。

二、社团分析社团分析是通过识别网络中的社团或群体,帮助研究者了解网络中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1.模块度分析模块度是衡量网络中社团性质的指标。

社会学家可以通过模块度分析来判断网络中的社团数量和各社团之间的联系程度。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网络中的子群体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2.社团检测算法社团检测算法是一种自动化的方法,用于识别网络中的社团结构。

常用的社团检测算法包括Louvain算法、GN算法等。

社会学家可以借助这些算法来提取网络中的社团信息,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

三、影响力分析影响力分析是社会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网络社交关系中也有相应的分析方法。

1.中介中心性分析中介中心性是指一个节点在网络中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的能力。

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节点在信息传播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社会学家可以通过中介中心性分析来识别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关键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网络中的影响力传播机制。

2.节点重要性分析节点重要性是指一个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社会学探讨:网络社会的崛起

社会学探讨:网络社会的崛起

标题:网络社会的崛起:一种社会学的探讨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社会逐渐崛起,并成为我们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信息交流、经济交易、人际交往和社区形成的新型平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工作、思维和交往方式。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其影响。

一、网络社会的定义与特征网络社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形态,而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社会关系和活动空间。

它具有全球性、互动性、匿名性、信息丰富性、以及社区性等特征。

全球性使得网络社会超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互动性则通过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等方式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互动。

匿名性使人们在网络中可以更加真实地表达自我,信息丰富性则表现在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服务,而社区性则体现了网络中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人群聚集。

二、网络社会的结构与互动网络社会的结构以信息流动为主线,由个人、组织、信息和服务等基本要素构成。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际关系逐渐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人们的互动形式也发生了改变。

在传统的面对面交往中,人们更多地依赖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和交流,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们更多地依赖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交流。

这种新的互动方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习惯,也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和情感。

三、网络社会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其次,网络社会促进了个人和社会组织的互动,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分享信息,也更容易参与到公共事务中。

然而,网络社会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信息泛滥、网络欺诈、隐私泄露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来解决,以保护人们的权益和安全。

四、网络社会的未来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社会将会继续发展壮大。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将会进一步改变,社交、学习、工作、娱乐等活动将会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进行。

同时,网络社会也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如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的发展、虚拟货币等新问题。

网络社会学

网络社会学




有一种网络集体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网络行动,这种网络行动往往策划 于密室,呼唤于亲朋,一些亲信、骨干成员往往用不同的“马甲”发贴、 跟贴,以便虚张声势,制造假象。组织者有一定的奖励机制,非得要达到 他们的既定目的不可。在这里,网络集体行为实际上已经演化成一种 政治行为。在网络表达基础上形成的网络集体行为,从实质上说是一 种网络大众舆论。 网络大众舆论和一般大众舆论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种意见表达或 情绪的反映,只不过这种表达或反映比较集中,形成一种网络舆论风潮 罢了。网络舆论风潮的根源在社会,它起于青萍之末,形成于大街小巷, 狂奔于PC接口,盛怒于BBS,具有判断性、情感性、盲目性、非理 性、政治性、匿名性和攻击性等等特点。 像在一般集体行为中个人自我意识因群众环境和非个人化条件而受 到削弱,容易产生侵犯行为一样,网络集体行为也因网络的匿名性和非 个人化,同样容易产生网络侵犯行为,在网络集体行为中的侵犯主要表 现为言语攻击,严重的会造成对他人系统的破坏。像在日常社会中经 常发生的集体行为一样,网络集体行为也有其社会功能:第一,透过网络 大众舆论,了解国情民意和社会热点;第二,透过网络集体行为,澄清社 会价值和社会规范;第三,透过网络集体行为,发现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第四,透过网络大众舆论,宣泄社会不满和缓和社会矛盾;第五,透过网 络集体行为,发现改革方向和变迁目标;第六,透过网络集体行为,表达 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关切。
网络集体行为是指在某一时间内,网民自发或有组织 地聚集在某一个网络公共场域,用多个“马甲”争先 恐后地发帖子,进行网络表达的行为。网络集体行为 一般围绕着网民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发生,具有自 发性、感染性、情绪化和暂时性的特点。虽然网络 表达是个人在人—机对话中产生的,但是一旦它的内 容进入到网络公共场域,它就变成了人—人对话,会对 他人产生影响或对别人造成名誉伤害。因此,网络表 达归根结底依然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必须遵守一般表 达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网络社会学

网络社会学
网络社会主体、身份2.26
网络改变了社会,但改变了什么……
网络改变了社会认同,网络让自我认同更加清晰了吗?又或者份 认同更加模糊? 网络改变了社会态度,增加了社会包容吗?又或者增加了社会排 斥? 网络改变了社会交往方式,网络使我们的社会联系增加了吗?抑 或增加了隔离? 网络改变心理感受?网络使用让大家更幸福了,还是更孤独了? 网络改变了社会流动机制,数字鸿沟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网络 让底层更有机会实现向上流动,还是阶层更加扩大? 网络改变了政治参与,网络有利于社会民主吗?抑或没有影响?
• 低收入群体的比例 上升。
4.什么人在上网:网民的人口社会特征
• 6)城乡结构
• 农村地区互联网接 入条件不足,网民 增幅较慢。 • 三网融合方案通过, 未来农村网民将会 大幅增加。
• 二、网络身份认同
1.身份(identity)
• 含义:
– 个人在身处社群中的位置或角色、或某社群成員資格,每人皆有身份, 并同時拥有多个身份。
– 每个人都需要寻找身份和建立认同感,以取得心理上安全感,感 到社群对他們的保护和支持。 – 可增加自我了解,确立自我概念,促进个人成长,以及与別人建 立关系。 – 身份认同成为个人与社会,以至世界建立关系的桥梁。
• 2.促进社会和谐
– 认同感愈高,归属感愈強,投入感也愈強,社群愈易和谐共处。 – 更积极关心和参该社群事务,更愿意为该社群付出,社群凝聚力 更强。 – 不同社经地位、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人士,若对社会建立身份认 同感和归属感,社会凝聚力加強,人们便可和谐相处。
4.什么人在上网:网民的人口社会特征
1)性别结构
• 男性网民群体比女性网民群 体高近10个百分点,女性互 联网普及程度低。
4.什么人在上网:网民的人口社会特征

【网络社会学】第二讲 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学】第二讲 网络社会
❖ 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 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汇到一起。
第三节 网络社会理论
一、新社会形态说——网络社会理论的提出
❖网络化逻辑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 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构。
❖流动的权力优于权力的流动。
❖在网络中现身或缺席,以及每个网络相对 于其他网络的动态关系,都是我们社会中 支配欲变迁的关键根源。
❖ “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是由现实的和想象的虚 拟化的产物——虚拟实体以及它在网络空间中的组合、联系、 作用、活动,并联结在虚拟世界交互作用的人及其虚拟化存 在所构成的社会。
三、网络社会的特征
❖ 新的互动方式:跨时空互动性——去中心化的网 络人际沟通模式
❖ 新的社会结构:“扁平化”的结构——网民社会、 虚拟空间(小众化社区)等。
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个社会为网络社 会(the network society)。(卡斯特《网 络社会的崛起》)
二、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网络社会
❖ 网络社会学研究 网络社会行为及社会行为体系。 ❖ 研究网络社会如何构成及其有什么样的特点 ❖ 网络特定文化现象 ❖ 网民及其特点 ❖ 网络社会行为互动模式 ❖ 网络社会群体和网络社会组织 ❖ 网络社区 ❖ 网络社会秩序靠什么维系 ❖ 网络社会的运作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 网络社会兴起给现实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 网络社会的未来
社区。 ❖社交网络——My Space 、QQ。 ❖ 内容社区——照片(Flickr)、书签()
和视频(YouTube)。
中 国 社 会 化 媒 体 的 发 展 格 局
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程
1、世界社会化媒体发展
2、中国网络社区发展演变的过程

网络社会学

网络社会学

• “我—我们”:网络空间中是否存在超个人的无 我们” 形力量?
网络中的社会认同及其力量(认同兼容) 网络的社会自我
网络空间互动主体
• 经济人 • 情感人 • 丰富人性的虚拟主体
网络以更鲜活的形式表现了人的本质。网 络交往使“自我” 络交往使“自我”由纯粹的概念转变为可 体验的存在形式,由反思对象转变为可界 定的形象,由被分离的客体转变为共在的 主体。但是在这些多个“虚拟网络人” 主体。但是在这些多个“虚拟网络人”的 存在形式之间存在着割不断的内在联系。
互联网媒体处理信息的功能:
• 获取信息 • 展示信息 • 交互信息
互联网常用基本功能
• 远程登录 • 文件传输 • 档案搜寻 • 电子邮件 • 网络新闻 • 单选接口的资料查询 • 网络实时交谈系统
• 网络数据库查询 • 网络游戏系统 • 全球信息网 • 电子布告栏 ——链接与互动 ——链接与互动 ◎网络的力量
企业家
• 企业文化是金钱文化。但是它也是一种工作文 化,工作狂文化。但回报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 的。 • 卡斯特总结到,因特网企业家注意从观点和商 品中创造出金钱,使得资本和物质生产依赖于 脑力,因特网企业家是创造者而不是商人,他 们更接近艺术家文化而不是传统的公司文化。 但是他们的艺术是单维的:他们脱离了社会, 因为他们通过技术成功,推崇金钱,从这个世 界种得到的反馈越来越少。因特网企业家同时 是艺术家和预言家以及贪财的人,因为他们把 自己的孤独隐藏在自己的技术才能之后。
黑客
• 这一套价值观中最重要的是自由。 • 除了在同行中取得地位的满足感,创新的内在 快感也被确认为黑客文化的品质之一。 • 黑客文化中有一种公共感情,它建立在社区内 活跃的会员身份之上,以非正式的社会组织的 习惯和原则为结构。 • 因特网是这种文化的组织基础,黑客社区大体 上是全球性的和虚拟性的。 • 黑客亚文化,主流黑客文化对破坏者十分敏感 , 但从分析的角度必须承认黑客世界的多样性。

网络社会学cybersociology

网络社会学cybersociology
网络心理契约是上网者之间行为规范的彼此 认同和可预测性程度。
5
第一节
网络心理契约
三、网络心理契约分析
在网络社会中,上网者的心理契约可分为: 上网者个体间的心理契约; 上网者与网络系统组织的心理契约; 上网者与网络群体或组织的心理契约。
6
第一节
网络心理契约
三、网络心理契约分析
(一)心理契约与网络互动秩序 (二)网络社会中的身份认同与心理 契约
心理契约的实质是成员间在心理层面共享 的、比较一致的互动行为规则。这些规则表现 在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过程中。
3
第一节
网络心理契约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与功能
心理契约的功能: 1、有助于建立上网者之间的人际信任; 2、有助于建立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社会规章 制度。
4
第一节
网络心理契约
二、网络心理契约
第十章
网络社会秩序
本章主要内容: 网络心理契约 网络社会规范 网络社会控制
1
社会秩序通常考虑三个方面:
以身份定位为基础的自生自发的行为 规则,即习惯性的行为模式; 人为制定规则,即制定规范限制人们 的行为强度和范围; 给想违规或违规的行为者以压力,即 社会控制。
2
第一节
网络心理契约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与功能
2. 尝试网上规范进行分类分析 3. 如何看待网上内部控制是怎样运作的 4. 尝试分析网上舆论控制的过程 5. 如何看待互联网社会的“管制”
推荐阅读:
1.(英)安东尼·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 2. (澳)柯武刚,史曼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三、网络社会控制的类型
(一)网络社会控制的划分
1.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

社会学中的网络社会及其影响

社会学中的网络社会及其影响

社会学中的网络社会及其影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会逐渐形成。

网络社会是指由网络连接起来的一群人,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会交往、信息传递与共享,网络成为了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

网络社会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和影响,在社会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网络社会的特征1、虚拟性网络社会中的交流、信息传递和交往都是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展开的,人们在网络中没有实体身份,只有虚拟的个人资料和虚拟的社交圈子。

人们的认同感和实体社会不同,网络中的认同感更多地依赖于共同关注的文化、兴趣等。

2、信息量大、速度快网络社会中信息的传递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社会,各种信息几乎瞬间传递到世界各地。

同时,网络社会中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分享、推荐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

3、脆弱性虽然网络社会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是它也存在脆弱性。

一个网络社交平台的崩溃或黑客攻击,对于整个网络社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因此,对网络社会的安全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网络社会的影响1、社会交往网络社会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更加多元化,不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往方式。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地交流、分享和合作,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不过网络社会也有其限制,虚拟的社交圈子和匿名性容易使人变得孤独和疏离。

2、信息传播网络社会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和快速,不再受到时空限制。

同时,网络社会也促进了信息的多样性和民主化,每个人都有发布自己的信息的权利。

但是也存在网络谣言、信息泛滥等问题,需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

3、社会结构网络社会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网络社会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社会机构和组织。

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也重构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促进了虚拟社交圈子和社区的形成。

三、网络社会的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社会将会越来越发达。

未来的网络社会将会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和社会化,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社会学》-第2章 网民

《网络社会学》-第2章 网民
[1] 数据来源:;对比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2008年6月底数据。
图2- 1. 2000-2008年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100% 80% 60%
85.4%
全球部分国家互联网普及率比较
71.9% 68.7% 71.2%
40% 19.1% 21.1%
中度用户序列 群的种类
中度用户的网络应用数量和上网时长与总体水平接近。从使用的网络应用判断,他们可能是 轻度用户向重度用户的过渡群体。 占网民比例 说明
4 基础应用群: 轻度用户序列
21.5%
是最大的一个群体。此群体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互联网基础 应用上的比例远高于总体水平,而在其他应用上的使用率却明显偏低。
此群体中的网民100%玩网络游戏,此群体除了游戏之外,在其他应用上的指 数都低于总体。 此群体占总体的,是规模仅次于基础应用群的一个群体。此群体在各个应用 上的群体特征都不突出,他们上网时间最少,使用的网络应用数量最少,同 时他们也是网龄最短的群体,但是他们却是年龄最大的群体,平均年龄达到
第三节 网民特征——以中国的网民为例
一、一般状况
(一)数量的增长 (二)性别比例 (三)上网者年龄 (四)上网者的职业状况 (五)上网时间长度
第三节 网民特征
二、网民的网上行为取向
(一)半数时间用于浏览 (二)近两年中国上网者主要网络应用行 为 (三)网民对互联网的总体看法
——资料 • 数量的增长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 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 全球平均水平(21.9 %);网民规模较 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 。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人,占网民总体 的90.6%。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 万人,较2007年增长了133%。

《网络社会学》-可能的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学》-可能的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学(第二版) 教案
Cybersociology
郭玉锦 王欢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
课程安排
* 学时:32
*授课目的:清楚网络社会学研究什么,了解网络社会结构,掌握重要 的网络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熟知网络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并能结合所 学的理论知识说明和解释网络社会一般现象。
*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和学生参与讨论相结合;每次授课留出一定时间 让学生自由提出有关授课内容的问题。每次课程中均推荐参考书目。
*教学效果检查:按课程内在逻辑单元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整个课程 可安排2次。课外作业是每个学生写2篇网络社会学学术短文。
*课程实习:组织学生上网4个学时
*最后考试形式:开卷
目录
本课程讲授网络社会构成、运作和存在的问题等 知识。共十五章:
绪论
一、网络社会 二、网民 三、网上身份 四、网上社会行为 五、网上人与人的关系 六、网上社会群体 七、网上社会组织
复习思考题
1.社会的可能? 2.试述网络社会的实质。 3.如何理解网络社会的社会张力?
推荐阅读:
1. (德)西梅尔,《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美)波斯特,信息方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所以说,三者的共同点:都是共享; 不同点: 信息是流动; 网络是链接; 社会是互动。 信息总是趋向着要流动,网络总是趋向着要链接,社会总是趋向着要互 动,这三大驱力共同指向共享,使得三方联系紧密,并相互交融,彼此 促动,共同建构网络社会。
网络的社会张力
社会性是互动信息传递的个体间性,这个互动信息在 单位时间内是一个单位的信息量,那么互动双方的社会性 是一个单位的社会性强度;如果互动信息在单位时间内是 两个或更多单位的信息量,于是,互动双方的社会性强度 加大,那么社会性增大。这种社会性增大的典型标志有:

网络社会名词解释

网络社会名词解释

网络社会名词解释
网络社会,是指信息时代的社会。

认为,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条电子信息网络在美国的悄然问世,不仅仅属于技术事件,更是社会事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网络技术作为新经济的重要力量,成为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动力,只有融入全球的网络互动中,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与竞争才能得以实现。

信息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的传递,主要依赖对象既不是人的体能,也不是物质能源,而是知识和信息,网络化与信息化是社会的基本特征,塑造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网络社会”,它以全球经济为主导力量,彻底动摇了以固定空间领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或组织的既有形式。

《网络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讨论意在使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了解网络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网络社会的新形态,网络对人们社会关系的改变,从商业(经济)、政治到社会交往,等等,体现在诸如网络与交往、公共参与、认同以及政治经济影响等;2)初步熟悉网络社会学的问题视野和分析概念、知识工具;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框架对网络现象进行初步研究;3)对网络自身简史及与其他媒介的比较有一定认识;理想地看,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最终对身边熟悉现象能有一种批评的眼光和新的理解体验。

二)成绩评定:成绩评定由三部分构成:A、课堂表现(20%)、B、研究计划(30%)和C、课程论文(50%)。

A、课堂表现(20%):包括出勤和参与两项,以后者为主。

特别鼓励大家积极提出问题,积极参与相关讨论,主动向教师和同学贡献有价值的网络知识或知识线索。

讨论将分两种形式:其一是对讲授内容的讨论,可以提出任何看法,或批评或肯定或补充或质疑等;其二是分组报告:从第8周开始,将安排小组报告;鉴于选修人数众多,必须有重组准备方能保证参与者都有收获,因此做如下规定:1)小组分组:以自由结合方式产生,鼓励跨专业、跨年级或班级之间的合作;每个小组6-7个人;不得超出;总计将产生20-25个小组;由授课教师依据选题计划书进行选择,最终选择7个(左右)小组做报告;凡是选中的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将在90分(含)以上;报告人视表现另为加分。

2)第4周(国庆节后,10月14日)交分组名单及选题方向、研究的初步思路;要求: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网络现象;例如网络聊天、网络语言、网络交往、网络言论自由、网络隐私、网络购物、网络社区、网络游戏、网络下载等等,但是不要停留在一般的描述,要具体下来,可以选择一个网站(如开心网、校园网),一个社区(百度贴吧、或者居住小区所在的社区)、一个事件、一个现象等等。

提示:如果你没有好的题目选择,就针对教材各章节,将之具体化就可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 ❖社交网络——My Space 、QQ。 ❖ 内容社区——照片(Flickr)、书签()
和视频(பைடு நூலகம்ouTube)。
中 国 社 会 化 媒 体 的 发 展 格 局
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程
1、世界社会化媒体发展
2、中国网络社区发展演变的过程
3、互联网发展未来趋势
——网络社会化和网络智能化
❖公民社会的新形态——通过网络唤醒、建树、 彰显、扩展自我个性,并且通过传播进行社 会动员与组织,使得不同地域和阶层的民众 为共同目标而采取集体行动,甚至扩展为社 会运动。
实验专题:《我与互联网》
❖第一单元 使用INTERNET的基本知识和技 能
❖【主题:我与互联网络】——对我的上网 经历的总结与反思
❖ “赛博社会”Cyber society来源于维纳创立的Cybernetics (控制论)。计算机数字化信息储存和处理能力通过现代通 讯网络技术联结起来,造就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生活与交流的 空间——赛博空间。“赛博社会”实际上是“网络社会” 的 同义语
❖ “数字化社会”(Digitized society)。网络社会是在数字 化信息的生产与交换中形成的,依托于数字化信息的生产关 系。因此根据这样的理解,网络社会是以数字信息关系为纽 带、通过数字化的信息交往与互动而结合形成的人类共同体。
❖ “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是由现实的和想象的虚 拟化的产物——虚拟实体以及它在网络空间中的组合、联系、 作用、活动,并联结在虚拟世界交互作用的人及其虚拟化存 在所构成的社会。
三、网络社会的特征
❖ 新的互动方式:跨时空互动性——去中心化的网 络人际沟通模式
❖ 新的社会结构:“扁平化”的结构——网民社会、 虚拟空间(小众化社区)等。
❖ 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 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汇到一起。
第三节 网络社会理论
一、新社会形态说——网络社会理论的提出
❖网络化逻辑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 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构。
❖流动的权力优于权力的流动。
❖在网络中现身或缺席,以及每个网络相对 于其他网络的动态关系,都是我们社会中 支配欲变迁的关键根源。
网络社会学
第二章 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 的概念
❖网络社会 的构成
❖网络社会 理论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概念
一、“网络社会”的涵义
❖网络社会结构——作为现实空间一种新社 会结构形态的“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是符号化、模式化和关系化的 结构。
❖网络空间结构——基于互联网架构的电脑 网络空间(cyber space)的“网络社会” (Cyber society);是物理空间结构。
一、网络社会形式——网络的社会化媒体 ❖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
在线媒体。 最常见的社会化媒体 ❖博客Blog——twitter 微博 ❖维基Wikia ——公共数据库如维基百科 ❖播客——通过 Apple iTunes 等软件来订阅视频和
音频内容 ❖ 论坛BBS——在线讨论的平台如强国论坛、天涯
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个社会为网络社 会(the network society)。(卡斯特《网 络社会的崛起》)
二、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网络社会
❖ 网络社会学研究 网络社会行为及社会行为体系。 ❖ 研究网络社会如何构成及其有什么样的特点 ❖ 网络特定文化现象 ❖ 网民及其特点 ❖ 网络社会行为互动模式 ❖ 网络社会群体和网络社会组织 ❖ 网络社区 ❖ 网络社会秩序靠什么维系 ❖ 网络社会的运作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 网络社会兴起给现实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 网络社会的未来
社会化网络 的五个时代:
1)社会化关系时 代:人与人之间 的交流和共享; 2)社会化机能时 代:社会化网络 越来越像一个操 作系统; 3)社会化集群时 代:每一种体验 都是社会化的; 4)社会化语境时 代:个性和精确 的内容; 5)社会化商业时 代:社区定义未 来的产品和服务。
三、社会化媒体的特征
Network
society 网络社会
Cyber
society 赛伯社会
二、网络社会与相关称谓
❖ “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或“信息化社会” (Informational society) ——“网络社会”(Cyber society)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独特 “实在”的社会场域,是作为转型社会的信息化社会的产物 。
❖ 新的社会分工与合作:信息共享——新的工作角 色和场所如SOHO、数字化经济。
❖ 新的人类个体标识:消解文化边界与张扬个性— —新身份认同。
❖ 开放性:向任何人开放系统,提供服务。 ❖自由性 :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超越时空、文化、
制度、阶层地位等社会限制,集各种媒体功能于 一身,自主交往和交流。
第二节 网络社会的构成
❖ 参与: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 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 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 它们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
❖ 交流(对话):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 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 播,这就形成了一种交流, 具有双向对话的特质。
❖ 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 一个社区,以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共同 感兴趣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地交流。
三、作为文化形式的网络社会
❖语言符号系统——网络参与者互动平台 ❖网络运作及其网络行为产品——文本形式、
声像形式、软件程序等 ❖网络行为规范——行为操守、管理规则等 ❖网络价值观念和基本假设
四、对传统社会理论的挑战
❖网络社会的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构建?—— 新社会契约:网民相互约定的新规则系统。
❖对社会结构的解构——平行、多元、去中心 化、片段化的自我认同,消解传统社会的阶 级的等级结构、科层制组织以及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