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成型工艺

合集下载

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型工艺资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型工艺资料

➢ 空心注浆(单面注浆) ✓壁厚相同的薄胎制品 ✓吃浆缓慢,不能保持制品绝对均一壁厚。 增加制品壁厚需要时间长
空心浇注花瓶操作示意图
➢ 实心注浆(双面注浆) ✓尺寸大而形状复杂制品 ✓没有多余泥浆排出。 ✓水分同时被模型的两个工作面吸收。
实心浇注鱼盘操作示意图
➢ 提高吸浆速度的方法: (1)减少模型的阻力 (2)减少坯料的阻力 (3)提高泥浆和模型的温度 (4)提高吸浆过程的推动力

6.2 注浆成型
一、注浆成型概念
坯料吃浆
流动性 石膏模 泥浆粘附 的泥浆 吸水性 在模壁上
泥层增厚
坯体
干燥收缩
与模型相 同形状的
泥层
二、注浆成型对泥浆的要求 首要条件
1、流动性好
流动性好,浆料才能在管道中流动并能 充满模型的各个部位。
影响泥浆的流变性质的因素有:
(1)固相含量、颗粒尺寸和形状 (2)温度 (3)粘土及泥浆的处理方法 (4)稀释剂(电解质)
1)泥浆 水分,陈腐时间,电解质种类及用量 2)操作 夹有气泡
3)石膏模 混有杂质或颗粒太粗, 过湿、过干、过旧, 表面沾有灰尘。
2、开裂 1)泥浆配方不当; 2)电解质用量不当,或陈腐不足、不均; 3)接坯的双部分干湿不一致; 4)操作不当、厚薄坯; 5)脱模太早或太迟,干燥温度过高。
3、变形 1)泥浆混合不匀,干燥收缩不一。 2)泥浆水分太高,干燥收缩过大。 3)倾浆操作不当,坯体厚薄不匀。 4)模型过湿,或脱模过早,出模操 作不当,湿坯没有放平、放正。
第六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型工艺
本章主要内容 6.1 概述 6.2 - 6.12 成型工艺 6.13 成型模具 重点:注浆成型、塑性成型、
压制成型

第6章 缠绕成型工艺 (1)

第6章 缠绕成型工艺 (1)

第六章 缠绕成型工艺
③ 纤维都必须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与树脂基 体的浸润性和粘附性。 玻璃纤维亦采用优良的增强型浸润剂。碳纤维则 应采用气液相氧化法、表面清洁法、电沉积与电 聚合法等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表面结构,提高 表面活性; 6.1.2
纤 维 缠 绕 制 品 的 ④ 与树脂浸渍件性好,浸透速度快; 优 ⑤ 各股纤维张力均匀; 点 ⑥成带性好,不起毛,不断头。
第六章 缠绕成型工艺
6.1.3 原材料 主要有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两大类。 选择原则
纤 维 缠 绕 制 品 的 优 点
6.1.2
产品的各项设计性能指标
缠绕制品的使 用性能要求
工艺性要求
经济性要求
第六章 缠绕成型工艺
6.1.3 原材料 (1)增强材料 主要是中碱、无碱粗纱。另外有玻璃布带、碳纤维 等。应根据不同产品对性能的要求进行选用。
第六章 缠绕成型工艺
6.2.3 芯模设计 芯模设计的内容 根据制品批量、尺寸、固化温度、生产周期、工作载荷、 树脂收缩等因素进行:
芯 模 设 计
6.2.3
芯模设计需满足的基本要求 芯模设计的内容 芯模强度、刚度计算
第六章 缠绕成型工艺
6.2.3 芯模设计
芯模设计需满足的基本要求

能够承受缠绕过程的工作载荷、自重及加工过程的机械
芯 模 设 计
6.2.3
载荷;


具有一定刚度,在使用期间保持合乎要求的尺寸;
能经受固化温度的作用; 易于脱模。
6.1 概述
概 述
6.1
第六章 缠绕成型工艺 6. 缠绕成型工艺
6.1 概述
概 述
6.1
第六章 缠绕成型工艺 6. 缠绕成型工艺

8-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8-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喷射成型工艺
3. 工艺流程
喷射成型工艺
4. 工艺控制 1)树脂凝胶时间 2)树脂/玻纤=(2.5~3.5)/1(质量比) 3)胶衣树脂凝胶 第N层
(2mm)
第一层
(1mm)
辊压
第二层
(2mm)
辊压……
最后一层(先喷树脂,后铺表面毡)
4)喷射速率:2~10Kg/min 5)树脂粘度:0.3~0.8Pa.S,含胶量约60% 6)玻纤为无捻粗纱,短切长度25~50mm
手糊成型工艺
三、手糊工艺过程
1. 原材料准备 1)胶液配制
胶液工艺性:胶液粘度、凝胶时间 手糊工艺进行前,必须进行胶液凝胶时间试验。要使凝胶时 间大于或等于所配胶液施工时间,否则手糊不能顺利进行。
不饱和树脂配方(质量份) 树脂:100份;过氧化甲乙酮:2份(引发剂); 萘酸钴苯乙烯溶液:1~4份(促进剂,加入量与环境温度有关)
加热
预浸料熔融
粘流态
固化
高弹态
玻璃态
加压作用:压实预浸料,制备结构均匀、致密复合材料 加压时机:粘流态与高弹态区间 加压太早:树脂流失过多 加压太迟:树脂已进入高弹态,树脂结构不致密
袋压成型
3. 真空封装材料铺叠顺序 专家系统:控制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
固化模型
流动模型:树脂流动特性 热化学模型:树脂体系吸热、放热过程 空隙模型:成型缺陷 内应力模型:收缩应力、热应力
手糊成型工艺 3. 固化(凝胶-----定型-----熟化)
固化方式
常温固化:温度>15℃ (25~30℃);湿度 ≤80% (15~30℃,8~24h) 加热固化:烘箱、固化炉、模具加热、红外 线加热 (60~80℃,1~2h)
丙酮萃取法 硬度法(巴氏硬度) >15

第6章、缠绕成型工艺

第6章、缠绕成型工艺

第6章、缠绕成型工艺§6—1、概述定义: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玻璃纤维或布带,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固化脱模成为增强材料制品的工艺过程。

因此三大过程:预浸、缠绕、固化脱模.细节见图7—1§6—1-1、缠绕工艺分类及特点1、干法缠绕预浸纱带(布带),加热粘流后缠绕。

特点:严格控制纱带含胶量和尺寸,质量稳定,速度快,劳卫条件好,投资大。

2、湿法缠绕浸渍无捻粗纱直接缠绕.特点:材料经济,质量不稳。

3、半干法缠绕预浸渍粗纱(或布带)随即缠绕到芯模上。

特点:无需整套设备,烘干快,室温操作。

§6—1-2、缠绕制品特点1、比强度高F:3Ti,4Steel.原因:(1)表面缺陷小(2)避免纵横交织点和末端的应力集中(3)可控方向与数量,实现等强(4)纤维含量高80%2、可靠性高克服材料的韧性不够及缺口带来的可靠性降低.3、生产率高机械化,大批量.4、成本低无捻减少了纺织等其它工费。

缺点:形状限制,投资大,必须大批量。

§6—1—3、原材料纤维增强材料,树脂基体选择原则:满足设计性能指标,工艺性参数及经济性要求.1、增强材料玻纤(无碱,中碱无捻粗纱,高强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纤维要求:(1)高档产品:碳纤维,芳纶纤维(2)制品性能要求(3)表面处理(4)与树脂浸渍性好(5)各股张力均匀(6)成带性好2、树脂基体指合成树脂与各种助剂组成的基体体系.选用要求:(1)工艺性好,粘度与适用期最重要,适用量>4小时,η=0。

35~1Pa·S. (2)树脂基体的断裂伸长率与增强材料相匹配,方能获得满意效果。

(3)固化收缩率低和毒性刺激小(4)来源广、价格低§6-1-4、应用航天、导弹、军用飞机、水下装置,高强度、质量轻的高压容器,壳体。

民用管道,贮罐,质轻,耐腐,费低.形成缠绕工艺的两部分-—空间技术及民用部分.§6—2、缠绕规律§6—2-1、缠绕规律的内容由导丝头(绕丝嘴)和芯模的相对运动实现。

第六章压制成型

第六章压制成型

流动性要适中: 流动性要适中:
太大:溢出模外,塑料在型腔内填塞不紧, 太大:溢出模外,塑料在型腔内填塞不紧,或树脂 与填料分头聚集。 与填料分头聚集。 太小:难于在压力下充满型腔,造成缺料, 太小:难于在压力下充满型腔,造成缺料,不能模 压大型、 复杂及厚制品。 压大型、 复杂及厚制品。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四、模压成型工艺和条件限制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模压压力的作用
促进物料流动,充满型腔提高成型效率。 促进物料流动,充满型腔提高成型效率。 增大制品密度,提高制品的内在质量。 增大制品密度,提高制品的内在质量。 克服放出的低分子物及塑料中的挥发物所 产生的压力,从而避免制品出现气泡、 产生的压力,从而避免制品出现气泡、肿胀 或脱层。 或脱层。 闭合模具,赋予制品形状尺寸。 闭合模具,赋予制品形状尺寸。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4.压缩率 4.压缩率 定义: 定义:粉状或粒状的热固性塑料的表观比重与制 品比重之比。即压塑料在压制前后的体积变化。 品比重之比。即压塑料在压制前后的体积变化。 Rp = d2 / d1 Rp值总是> 1 Rp值总是 值总是> Rp 越大,所需的模具装料室越大消耗模具钢材, 越大,所需的模具装料室越大消耗模具钢材, 不利于传热,生产效率低,易混入空气。 不利于传热,生产效率低,易混入空气。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 预压。 预压。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排气
赶走气泡、水份、挥发物,缩短固化时间 赶走气泡、水份、挥发物, 过早, 过早,不能完全排气 过迟,制品表面已经固化,气体不能顺利排出 过迟,制品表面已经固化,
保压固化
经过固化后, 经过固化后,原来可溶可熔的线型树脂变成了 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的材料。 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的材料。 固化速率不高的塑料也可在制品能够完整地脱 模时固化就暂告结束, 模时固化就暂告结束,然后再用后处理来完成 全部固化过程,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全部固化过程,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 第六章注塑成型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 第六章注塑成型

第六章注塑成型一、简答题1.简单描述一个完整的注塑过程。

塑化物料,注塑,保压冷却,开模,脱模,合模2.注塑制品有何特点。

壁厚均匀;制品上有凸起时,要对称,这样容易加工;为加强凸台的强度.要设筋,并在拐角处加工出圆角;倾斜的凸台或外形会使模具复杂化,而且体积变大,应该设计为和分型面垂直的形状;深的凹进部分.尽可能的集中在制品的同一侧;对于较薄的壁.为避免出现侧凹,可将制品上的凹孔设计成v形槽;所有的拐角处都应有较大的圆角。

3.注塑机有几种类型,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按传动方式:机械式注塑机,液压式注塑机,机械液压式注塑机按操纵方式:手动注塑机、半自动注塑机、全自动注塑机按塑化方式:柱塞式注塑机、预塑式注塑机、橡胶注塑机包括以下: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液压电气控制系统4.柱塞在柱塞式注塑机中的作用。

柱塞将注塑力传递至聚合物,并将一定的熔料快速注射入模腔。

5.挤出机和注塑机的螺杆有何异同。

注塑机的螺杆存在前进、后退运动,多为尖头,压缩比较小6.为了防止“流涎”现象,喷嘴可采用哪几种形式,描述每种形式的工作原理。

小孔型:孔径小而射程长。

料压闭锁型:利用预塑时熔料的压力,推动喷嘴芯达到防止“流涎”弹簧锁闭式:用弹簧侧向压合顶针。

可控锁闭式:用液(或电、气)动控制顶针开闭7.锁模系统有哪几种型式,描述每种型式的工作原理。

液压式,轴杆式8.注塑机料筒清洗要注意哪些问题。

1.首先使用上要注意操作的问题。

2.如果加工的物料有腐蚀性,且停机后需要一定时间才开机,则要及时对料筒进行清洗。

清洗工作应在料筒加热情况下进行,一般用聚苯乙烯作为清洗料。

在清洗结束后,立即关闭加热开关,并做结束工作。

3.如果是一般物料,清洗时一定要升温到上次实验物料的熔点之上进行清洗,否则螺杆会扭断。

后在降温到所需温度进行实验。

4.清洗时可采用高低不同转速进行清洗,容易洗净。

最后在所需转速清洗,后进行实验。

9.嵌件预热有何意义。

为了装配和使用强度的要求,理解塑件内常常嵌入金属嵌件。

快速成型制造的几种典型工艺与后处理

快速成型制造的几种典型工艺与后处理

四、熔融沉积制造(FDM) 1.基本原理 2.特点 3.后处理
五、三维打印(3DP) 1.基本原理 2.特点 3.后处理
六、五种成型方法的比较。 见书P132 表格6-1.
第六章 快速成型制造的几种典型工 艺及后处理
一、光固化成型(SLA)
1.光固化成型的基本原理 利用激光扫描和光敏树脂固化的原理。具体见书
P121. 2.光固化成型特点 优点: 尺寸精度高 表面质量好
缺点: 尺寸稳定性差 需要支撑结构 成本高 可适用的材料少 树脂具有气味和毒性。 需要二次固化 树脂性能不如常用的工业塑料
3.光固化的后处理 晾干 工业酒精对树脂原型表面和型腔清洗 去实体制造(LOM) 1、分层实体制造原理 2、分层实体制造特点 3、后处理
适用于大中型原型,翘曲变形小,成型时间短的 产品、直接制作砂型铸造模。
三、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1、基本原理 2、制造特点 3、后处理

【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型工艺

【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型工艺
1、物理脱水过程 泥浆注入石膏模型后,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
泥浆中的水沿着毛细管排出后被吸入石膏模毛 细管内。可以认为毛细管力是泥浆脱水过程的 推动力。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化学凝聚过程 泥浆与石膏接触时,在其接触表面上溶有一
定数量的CaSO4,它与泥浆中的Na-粘土和水 玻璃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使得靠近石膏模表面 的一层Na-粘土变成Ca-粘土,泥浆由悬浮状态 转变为聚沉。石膏起到絮凝剂的作用,促进泥 浆絮凝硬化,缩短了成坯时间。 Na-粘土+CaSO4+Na2SiO3
粒度分布是指不同大小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整理课件
(2)粉料的流动性 当粉料堆积到一定高度后,会向四周流动,始 终保持为圆锥体且自然安息角α保持不变的性质。
整理课件
(3)粉料的含水率 粉料的含水率可直接影响压制成型时的性能。 适当 均匀
(4)粉料的拱桥效应 粉料自由堆积的孔隙率往往比理论计算值大得 多。这是因为实际粉料不是球形,加上表面粗 糙,结果颗粒相互交错咬合,形成拱桥形空间, 增大孔隙率,这种现象称为拱桥效应。
整理课件
等静压成型示意图
整理课件
6.5 玻璃熔体成型
一、概述 ➢ 玻璃的成型是指从熔融的玻璃液转变为具有固
定几何形状的制品的过程。 ➢ 成型方法有吹制法(空心玻璃制品)、压制法(某
些容器玻璃)、压延法(压花玻璃)、浮法(平板玻 璃)、拉制法(平板玻璃)等。
整理课件
二、日用玻璃的成型 1、人工成型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车坯成型 车坯成型,是在车床上将挤压成型的泥段再加工 成外形复杂的柱状制品。
➢ 干车,泥段含水6%—11%。干车坯体尺寸精确, 但粉尘大,效率低,刀具磨损大,已逐渐由湿车 替代。

第6章挤出成型工艺

第6章挤出成型工艺

第六章挤出成型工艺第一节热塑性塑料工艺特性(一)收缩率热塑性塑料加工成型中产生的热收缩产生原因:宏观:材料的热胀冷缩行为-微观:分子间自由体积发生变化。

通常高分子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远大于金属材料、陶瓷材料。

影响热塑性塑料成形收缩的因素如下:第六章挤出成型工艺第六章挤出成型工艺1、塑料品种热塑性塑料成形过程中由于还存在结晶化形起的体积变化,内应力强,冻结在塑件内的残余应力大,分子取向性强等因素,因此与热固性塑料相比则收缩率较大,收缩率范围宽、方向性明显。

另外成形后的收缩、退火或调湿处理后的收缩一般也都比热固性塑料大。

第六章挤出成型工艺2、塑件特性成形时融料与型腔表面接触外层立即冷却形成低密度的固态外壳。

由于塑料的导热性差,使塑件内层缓慢冷却而形成收缩大的高密度固态层。

所以壁厚、冷却慢、高密度层厚的则收缩大。

另外,有无嵌件及嵌件布局,数量都直接影响物料流动方向,密度分布及收缩阻力大小等,所以塑件的特性对收缩大小,方向性影响较大。

第六章挤出成型工艺3、进料口形式、尺寸、分布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物料流动方向、密度分布、及成形时间。

直接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大(尤其截面较厚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进料口宽及长度短的则方向性小。

距进料口近的或与物料流动方向平行的则收缩大。

4、成形条件模具温度高,融料冷却慢、密度高、收缩大,尤其对结晶料则因结晶度高,体积变化大,故收缩更大。

另外,保持压力及时间对收缩也影响较大,压力大、时间长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

第六章挤出成型工艺(二)流动性1、热塑性塑料流动性大小,一般可从分子量大小、熔融指数、表现粘度及流动比(流程长度/塑件壁厚)等一系列指数进行分析。

分子量小,分子量分布宽,分子结构规整性差,熔融指数高、表现粘度小;流动比大的则流动性就好。

按模具设计要求我们大致可将常用塑料的流动性分为三类:第六章挤出成型工艺(1)流动性好:尼龙、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醋酸纤维素;(2)流动性中等改性:聚苯乙烯(例ABS·AS)、PMMA、聚甲醛、聚氯醚;(3)流动性差:聚碳酸酯、硬聚氯乙烯、聚苯醚、聚砜、聚芳砜、氟塑料。

第六章 金属液态成型(三-砂型铸造)

第六章 金属液态成型(三-砂型铸造)

备和验收的最基本的工艺文件。 备和验收的最基本的工艺文件。图纸上需 要表示出铸型分型面、浇注系统、 要表示出铸型分型面、浇注系统、型芯结 构尺寸、铸件加工余量、 构尺寸、铸件加工余量、控制凝固措施等 内容。 内容。
圆锥齿轮的零件图, 圆锥齿轮的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及模样图
1.浇注位置的选择 1.浇注位置的选择
(2)最小铸孔尺寸
灰口铸铁的最小铸孔尺寸 ( mm) 名 称 最小铸孔尺寸(mm) 最小铸孔尺寸 Ф 30~50 ~ Ф 15~30 ~ Ф 12~15 ~
单件、 单件、小批量生产 成批量生产 大量生产
(3)铸造收缩率( K ) L 模样 – L 铸件 K= L 模样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 它的各部分尺寸一般都 要缩小, 铸件尺寸缩小 的百分率, 叫做铸造线 收缩率或铸造收缩率。
(a)垂直安置 垂直安置 (b)水平安置 水平安置
型 芯 的 各 种 形 式
型芯撑的应用示意图
5.浇注系统、 5.浇注系统、冒口和冷铁的设计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 引导液态金属 进入铸型的一 系列通道的总 称。
浇注系统示意图
冒口的设置
冷铁的设置
灰口铸铁的机械加工余量 灰口铸铁的机械加工余量 ( mm )
铸件最大 浇注时 加工面与基准面的距离 ( mm ) 尺寸( mm ) 位置 尺寸( <50 50~120 ~ 120~260 ~ ~ ~ 顶 面 3.5~4.5 4.0~4.5 <120 ~ ~ 底、侧 2.5~3.5 3.0~3.5 5.0~5.5 ~ ~ ~ 顶 面 4.0~5.0 4.5~5.0 120~260 ~ 4.0~4.5 ~ ~ ~ 底、侧 3.0~4.0 3.5~4.0 6.0~7.0 ~ ~ ~ 顶 面 4.5~6.0 5.0~6.0 260~500 ~ 4.5~5.0 ~ ~ ~ 底、侧 3.5~4.5 4.0~4.5

第六章压延成型

第六章压延成型

❖ 生产硬质聚氯乙烯片材时.对混合料的塑化要求十分严 格,特别对透明硬片,应注意避免物料分解而使制品发黄。
❖ 2. 压延阶段
❖ 送往压延机的物料应该是塑化完全、无杂质、柔软的,处 在粘弹态,供料要先经过金属监测器然后加到四辊压延机的 第一道辊隙,物料压延成料片,然后依次通过第二道和第三 道辊隙而逐渐被挤压和延展成厚度均匀的薄层材料。
辊筒对塑料的挤压和剪切改变了它的宏观结构和分子的形 态,在温度的配合下使塑料得到延展和塑化。辊压的结果是使 料层变薄,延展的结果是使料层的宽度和长度增加。
❖ 塑料对辊筒的作用 ❖ 塑料对辊筒产生反作用力,成为分离力。 ❖ 对辊筒的作用是迫使辊筒沿轴向长度上产生弯曲弹性形变, 产生挠曲形成腰鼓形。这种力的大小与辊筒的半径、长度和速 度成正比,而和辊间距成反比。
❖ 三、压延工艺的控制
❖ 压延工艺的控制:确定压延操作条件 ❖ 包括辊温、辊速、速比、存料量、辊距等, ❖ 它们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
❖ 1.辊温 ❖ 辊筒具有足够的热量是使物料熔融塑化、延展的必要条件。 ❖ 物料在压延过程中所需的热量主要来源于两部分: ❖ 一部分由压延辊筒的加热装置供给, ❖ 另一部分来自物料通过辊隙时产生的物料与辊筒之间的摩擦 热及物料自身的剪切摩擦热。
❖ 为了使压延制品拉紧,利于剥离以及不因重力关系而 下垂,以保证压延顺利进行,在操作时一般控制为: ❖ v辊(卷曲)≥v辊(冷却)>v辊(引离)>v辊Ⅲ
❖ 这样会引起压延物的大分子在其前进方向上有一定的 延伸和定向作用,其大小与各辊之间的速比有关,如果要求 薄膜具有较高的单向强度,各辊筒间的速比应增加。
❖ 物料温度适当提高,可以提高其塑性,加强大分子的 热运动,破坏其定向排列,压延效应可以降低;辊筒的转速 与速比增加,压延效应提高,若转速下降,则压延的时间增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第六章层压成型工艺及设备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第六章层压成型工艺及设备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第六章层压成型工艺及设备第六章层压成型工艺及设备6层压成型工艺及设备6.1概述6.1.1层压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课件6.1.1层压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层压工艺:是指将浸有或涂有树脂的片材层叠,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固化成型玻璃钢制品的一种成型工艺。

起始于30年代,目前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讯等工业广泛应用。

层压成型工艺制品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之一。

主要产品有:玻璃布层压板、木质层压板、棉布层压板、纸质层压板、石棉纤维层压板、复合层压板等。

第六章层压成型工艺及设备6.1.2层压工艺特点及应用课件6.1.2层压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工艺特点: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品质量稳定;但一次性投资较大,适合于批量生产。

层压板可分为:纸层压板、木层压板、棉纤维层压板、玻璃纤维层压板等品种。

电绝缘部件;薄板适合于各领域;可用于制造齿轮、轴承、皮带轮等结构材料;用于飞机、汽车、船舶、电气工程等领域。

主要应用范围:例如:复铜箔层压板,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

第六章层压成型工艺及设备6.2胶布制备工艺及设备6.2.1制备工艺6.2.1.1原材料增强材料:课件玻璃布,石棉布,合成纤维布,玻璃毡,石棉毡,石棉纸,牛皮纸等。

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

6.2.16.2.1制备工艺树脂:6.2.1.2胶布制备工艺过程玻璃纤维布经化学处理或热处理后,浸渍树脂胶液,并控制胶含量。

在一定温度、时间条件下烘干,使树脂由A阶转到B阶,即得到需要的玻璃纤维胶布。

如P136工艺流程图。

第六章层压成型工艺及设备6.2.1.3胶布制备工艺参数主要有:胶液粘度、浸胶时间、烘干温度与时间、牵引张力。

(1)、胶液粘度课件一般通过胶液浓度及环境温度来控制。

浓度的控制往往采用测试密度的方法来实现。

各种玻璃布所用的胶液密度见P137,表6-1。

(2)、浸胶时间一般控制在15~45,不同的布浸透时间不同。

塑料成型工艺第六章-挤出成型

塑料成型工艺第六章-挤出成型

适用的树脂材料: 绝大部分热塑性塑料及部分热固性塑料,如
PVC、PS、ABS、PC、PE、PP、PA、丙烯酸 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及密胺树脂等 应用:
塑料薄膜、网材、带包覆层的产品、截面一定、 长度连续的管材、板材、片材、棒材、打包带、 单丝和异型材等等,还可用于粉末造粒、染色、 树脂掺和等。
面灰暗无光泽等。
努力方向是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这种波动和温差。
产生这种波动和温差的原因:
如加热冷却系统不稳定,螺杆转数的变化等, 但 以螺杆设计的好坏影响最大。
普通三段螺杆存在的问题
1.熔融效率低 熔融段熔体与固体床共同存在于一个螺槽中,减
小了料筒壁与固体床的接触面积;固体床随着熔融 解体,部分碎片进入熔体中,很难从剪切获得热量, 这样,固体床不能彻底熔融;另外,已熔物料与料 筒壁接触,从料筒壁和熔膜处获取热量,温度继续 升高过热。 2.压力、温度和产量波动大
的物料量或塑件长度。它表示挤出能力的高低。 4.牵引速度
牵引速度与挤出速度相当,可略大于挤出速度。 牵引— 比— 牵引速度与挤出速度的比值,其值 等于或大于1。
§6.3 挤出管材成型工艺
一、挤出管材工艺控制要点
1.温度的控制
挤出成型温度是促使成型物料塑化和塑料熔体流动的 必要条件。对物料的塑化及制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十分 重要的影响。
分离型(屏障型)螺杆
原理:在螺杆熔融段再附加一条螺纹,将原来一 个螺纹所形成的螺槽分为两个,将已熔物料和未 熔物料尽早分离,促进未熔料尽快熔融。
销钉型螺杆 物料流经过销钉时,销钉将固体料或未彻底熔 融的料分成许多细小料流,这些料流在两排销钉 间较宽位置又汇合,经过多次汇合分离,物料塑 化质量得以提高。
料筒外部加热器提供的热量。

第六章(横机成型产品与编织工艺)

第六章(横机成型产品与编织工艺)

明收针: • 移圈的针数等于要减少的针数, 在织物边缘形成由退出工作的 针1上的线圈2和原来针上的线 圈重叠的效果。 • 缺点:织物边缘变厚,不利于 缝合,也影响缝合处的美观。 暗收针: 移圈的针数多于要减少的针数。 优点:边缘不形成重叠线圈,便 于缝合,边缘更加美观。
明 收 针
暗 收 针
2、拷针:把线圈直接从 针上脱下,织针退出工作。 特点:方法简单、效率 高,但线圈易脱散。 3、持圈式收针: 织针退出工作,线圈 既不转移也不脱掉,仍保 留在针钩里 • 特点:收针缝合处平滑, 没有收针花。 • 用途:用于局部编织和 形成立体结构。
三、成型方式
改变幅宽方法
1.组织结构变化 织物幅宽:集圈≻平针≻罗纹
2.改变织物密度
密度小,幅宽大
3.增减工作针数 收针、放针(成形特点:是 通过增减参加工作的针数使所编织的产品的宽 度和形状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所要求的形状。)
改 变 织 物 密 度
(一)减针 减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参与编织的织 针针数,从而达到缩减编织物宽度的目的。 减针的方法:收针(移圈式收针)、拷针(脱 圈式收针)和持圈式收针。 1、收针 (1)收针:是将要退出工作的针上的线圈转移 到相邻针上并使其退出工作,从而减少参加工 作的针数,缩减织物宽度。 (2)收针的类型:明收针、暗收针。
半畦编扳花等。
(五)嵌花织物(又称纵向连接组织)
1、定义——是由几种不同种类(粗细、 颜色)的纱线轮流编织同一横列线圈 的织物组织。 2、形成方法: (1)每个成圈系统必须配置几只嵌花 导纱器。导纱器在编织一个横列时相 继进入工作,按照花型要求分别将各 自的纱线垫放到相应的针上,各只导 纱器引导的色纱所编织的线圈形成了 色块花型。 (2)把一个横列中各导纱器引导的色 纱所编织的线圈(即各个色块之间) 连接起来,可采用轮回、集圈、添纱 和双线圈等方式加以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成型工艺
第三节 浆料的成形 一、通性
过程是浆体在模具中流动,在短期内充满模 型和具有模型的形状,经脱水(陶瓷浆)或水化 (混凝土),使其成为自重下不致变形的坯体, 即可脱模,后经继续干燥或水化过程变成接近完 全的固体。
第六章成型工艺
重要的是控制浆体的流动度。流动度差的浆 体成形速度慢,且不能很好地充满模型,影响产 品的产量和质量。
由此可见,在混凝土的成形和密实之间存在着矛盾, 密实成形工艺就是在研究解决这一矛盾。
第六章成型工艺
( 一 ) 混 凝 土 混 合 料 振 动 密 实 成 形 (vibrocasting)
在搅拌后不久,水泥的水化反应尚处初期, 在这种情况下施加振动,颗粒不断受到冲击力 的作用而引起颤动而形成流动成型。
第六章成型工艺
(2)离心延续时间 一般由实验来确定,其延续时间长短,对制品质量的影 响起较大作用。 ①慢速时间的确定 : 随管径大小和投料方式而变化,一 般控制在2~5min。 ②快速时间的确定: 是混凝土密实结构形成的关键阶段, 快速延续时间一般为15~25min。 ③中速时间的确定:中速时间的确定应尽量减小甚至克 服离心力的突增,使混合料能很好地分布就位,提高制 品的密实度和抗渗性。中速时间一般控制在2~5min。
第六章成型工艺
三、陶瓷注浆成型 (一)注浆成形工艺原理 1. 注浆成形基本方法:
分空心注浆(hollow casting)和实心注浆 (solid casting)两种。
空心注浆适用于浇注薄壁制品,如陶瓷坩埚、 花瓶等。
实心注浆又称双面注浆。模型从两面吸取泥浆 中的水分,直到模心内腔吸满为止,脱模后是一 个实心的物体。
第六章成型工艺
按振动方式可分为:振动台、内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 和附着式振动器四种。
第六章成型工艺
(二)压制实形(compacting process)工艺, 一般有压制、压轧、挤压和振动加压、振动压扎、振
动挤压及振动模压等方法。 压制密实工艺制度包括成形压力,压制延续时间及加
压方式。若成形大型制品,总压力可达数千吨。
第六章成型工艺
加压方式,一般有一次加压、二次或多次加压; 单面加压和双面加压等几种。
双面加压可获得较均匀的结构,比单面加压效 果好。但加压机构较为复杂。
两次或多次加压比一次加压效果好。已经压实 的制品,不能重复压制,经防止再次泌水、表面 粘皮、层裂及强度下降。
第六章成型工艺
(三)离心脱水密实成形 离心密实成形是流动性混凝土混合料成形工艺
第六章成型工艺
2.离心制度的确定 (1)离心速度 离心速度一般按慢、中、快三档速度变化。 慢速为布料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使混合料均匀并初步面形。一般80~
150r/min 中速则为必要的过渡阶段,不仅是由慢速到快速 的调速过程,而且还可以继续布料及缓和增速的 过程中达到减弱内外分层的目的。一般250~ 400r/min 。 快速成为密实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在离心力的作 用下使混合料充分密实。一般400~900r/min 。
第六章 成 型
第六章成型工艺
第一节 概述 成形(forming)是将配合料制成的桨体、可塑泥团、 半干粉料或熔融体,经适当的手段和设备变成一定形状 制品的过程。 基本上由两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是使可流动变形的物料成为所需要形状,研究在外 力作用下物料流动与变形的规律,这也是流变学研究的 内容。 第二步是通过不同的机制使其定形。
第六章成型工艺
第六章成型工艺
第六章成型工艺
强化注浆的方法: 为缩短模型吸浆时间,提高成坯的质量,
常采用压力注浆、离心注浆、真空注浆等几 种强化注浆法。
第六章成型工艺
(二)注浆成形对泥浆的要求 (1)流动性好。可充分流注到模型的各个部位。 (2)稳定性好。久置后各组分颗粒不全沉淀。 (3)具有适应的触变性。太大,则易静止稠化,不便浇注。 而触变性太小,则生坯易软塌。 (4)含水量要少。可缩短注浆时间,增加坯体的强度,降 低干燥收缩,缩短生产周期,延长石膏模的使用寿命。 (5)滤过生能好。使泥浆中的水分能顺利地通过附着在模 型壁上的泥层而被模型吸收。一般可通过改变泥浆中瘠 性原料和塑性原料的含量来调整泥浆的滤过性。 (6)形成的坯体要有足够的强度。
第六章成型工艺
第二节、触变性与反触变性 触变性是指剪切应力保持一定时,表观粘度
将随着剪切应力作用的持续时间而减小,剪切应 变速率将不断增加的性质。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 为正触变材料。相反,表观粘度随着应力作用的 时间而增加则称反触变性。
浆体是否有触变性与成形密切相关,具有正触 变性的泥浆在搅拌时粘度小,一旦静止时,粘度 不断增大,影响它在模内的流动,严重时会管道 堵塞。
第六章成型工艺
不同材料采用各不相同的机制,大致有以下几种 体系:
1.各种无机胶凝材料浆体(如水泥、石灰、 石膏等浆体)是由胶凝材料和水作用,形成新的 水化产物而使浆体固化。
2.陶瓷泥料的可塑成形;主要靠粘土的可塑 性。
第六章成型工艺
3.陶瓷泥浆(ceramic slip):在石膏模中的定形 是由于石膏模将泥浆的水分吸去,随后通过干燥 进一步定形。 4.压制的坯料:靠强大的压力使含有一定粘性颗 粒的物料在模具内非常紧密地靠拢,使制品具有 一定强度,成形和定形同时完成。陶瓷成形只提 供一个半成品强度,其最终强度还要通过烧成达 到。 5.熔融体(如玻璃、铸石等)的定形:依靠成形 后期玻璃的粘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增长,以 致达到完全“冻凝“的程度而定形。
中的一种机械脱水密实成形工艺。 它是用离心力将混合料挤向模壁,从而排出空
气和多余的水分(20%~30%),使其密实并获 得较高的强度。 此种工艺适用于制造不同直径及长度的管状制品, 例如,管材、电杆及管桩等。
第六章成型工艺
1.离心混凝土(contrifugal concrete)的结构形成:
第六章成型工艺
如果靠增加水来提高流动度会影响材料的强度, 增加脱水的困难,泥浆容易沉淀。
解决的办法加些外加剂对浆体进行改性,使在 含水率较低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流动度,也可采 用外加机械力的方法促使其流动。
第六章成型工艺
二、凝土浆体的密实成形 使混合料获得流动性的比较方便的方法是增加用水
量,即增大水灰比。 缺点: 1、使混合料在运输、烧灌和密实成形过程中容易产生离 析,在密实成形以后还会严重的泌水现象。 2、水分蒸发以后,在混凝土内部遗留较多的孔隙,会严 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有关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