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总论

合集下载

中药学总论-第4章中药的性能

中药学总论-第4章中药的性能
题外话:味的物质基础-现代研究 如苦味药:汗生物碱和甙类成分为主。 如咸味药:含钠、钙、镁、碘等无机盐及
其他活性成分。如芒硝含硫酸钠,在肠内不 易被吸收,保留肠内水分,使肠溶积增大, 肠壁蠕动增强而泻下。
用中药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能指导中药临床 应用吗?“废医存药”?
第三节 升降浮沉
一、含义
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趋向(定向 方向)。
(2) 认识药物的作用与性能更宜性味、功效合 参。
第二节 五 味
六、进一步理解性味、功效合参 气味相同,作用相近 气味不同,作用各异 一药数味,效用扩大
比如当归:味辛、甘,性温,甘以补血疗虚,辛以行气 活血润燥,温可祛寒止痛,总结功效如下:补血活血、行气 散寒、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第二节 五 味
第一节 四气(四性)
四气的现代研究: 有研究显示:与无机元素含量、Na-K ATP酶 活性因素相关性等,但均无定论。
第二节 五 味
一、含义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味,还有
淡味和涩味。五味的本义原是指药物和食物的 真实滋味,后用于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古代医家认为涩为酸之变味,其作用与酸味相 同,故涩附于酸后;
六、四气的作用-扶阴抑阳、扶阳抑阴:
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退虚热、清化 热痰、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心开窍、滋阴潜 阳、凉肝熄风等。
温热药: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 救逆、暖肝散结、温肺化痰、助阳化气、峻下冷 积、引火归源、温宣开窍等
第一节 四气(四性)
七、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治法和遣药处方。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 药,疗热以寒药。”
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真 寒假热用热药,真寒假热用寒药;寒热错杂寒热 并用;寒热温凉程度不同,恰当用药,当用热药 而用温药如隔靴搔痒,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如扬 汤止沸。

《中药学总论》课件

《中药学总论》课件
保管方法
根据中药材的不同性质,应采用不同的保管方法。如易虫蛀的药材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好 的地方,易挥发的药材应密封保存,易氧化的药材应存放在避光、阴凉处。
03 中药的性能与应用
中药的四气五味
总结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属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
详细描述
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了中药对人体 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 酸、苦、咸五种滋味,反映了中药的作用特点和功能。
《中药学总论》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中药学概述 • 中药的种类与来源 • 中药的性能与应用 • 中药的应用与发展 • 中药的安全与合理使用
01 中药学概述
中药学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中药学的定义与性质
详细描述
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的学科,它涵盖了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应用等方 面的知识。中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 的理论体系。
中药的现代研究
01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04
中药的现代研究涉及到多个学 科领域,如化学、药理学、生
物学等。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 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毒副 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中药的现代研究有助于揭示中 药的作用机制,提高中药的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药的现代研究还有助于推动 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提高中药的国际地位。
01
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历 史悠久,疗效显著,具 有独特的优势。
02
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调节 ,通过调和阴阳、气血 、脏腑功能,达到治病 求本的目的。
03
中药治疗常见病、多发 病、慢性病及疑难杂症 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

(整理)中药学总论.

(整理)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基本要求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的性能特点、炮制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和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贮藏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160多味药物的分类、药性、功效、主治证、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3.熟悉100多味药物的分类、功效、主要应用、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4.了解其它药物的功效、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5.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总论一、中药、中药学和本草的概念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在中医理论或经验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

药物的来源:植物占绝大多数,使用最为普遍动物(鹿茸、地龙、蜈蚣)矿物(石膏、朱砂、赤石脂)化学制品(铅丹、轻粉、升药、机制、冰片、人工牛黄等)生物制品(神曲、半夏曲)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本草:由于药物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指整个传统的药学。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起源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中药的起源——即药食同源此时期的特点: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学知识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形象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

“酒为百药之长”。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这部分内容分为八个时期讲述,每个时期按下列内容介绍:1.该时期中药学发展特点2.该时期的代表著作:作者、成书时间、主要内容、著作的贡献(一)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成书年代】东汉末年(约公元二世纪)【著者】假托神农,若干医家集体创作。

【内容简介及主要学术价值】(1)载药365种。

(2)在药物分类方面:创“三品分类法”(3)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4)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南北朝。

1中药学-总论

1中药学-总论

1、中药学——总论
中药,就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生长在中国的药叫中药。

(×)
中国人用的药叫中药。

(×)
中药主要源于天然产物,但天然产物并不一定都是中药。

全世界公认化学合成药的先驱是炼丹术。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其中以植物药居多,
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五代后蜀韩保昇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言本草者,草类药为最多也。

”因此,中药学也叫本草学,习惯上将中药称作“本草”。

“本草”术语出现在汉代。

草药之名始于宋代,主要是相对于国家药局专卖的“官药”而言。

后世将那些主流本草尚未记载,多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欠规范的药物成为草药。

如三七、石龙芮(野芹菜)最早就是草药,后来成为官药。

中药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材是经产地加工后形成的原料药材;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使用的处方药品;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符合相关标准的中药成方制剂或单味制剂。

民族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

如藏药、蒙药、苗药、维药、傣药等。

民族药和中药一样,都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中药组成成分。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据统计,古代本草书载中药约3000余种,至今已有12800余种。

中药鉴定复习总论

中药鉴定复习总论
显微:横切面:
北柴胡:皮层窄、韧皮部,油管少;木质部中木纤维束排列成断续的环状
南柴胡:木栓层排列成整齐的冒顶状,皮层油管较多而大;木质部导管多径向排列,木纤维少而散列
粉末:
北柴胡:初生壁碎裂成短须状
南柴胡:木纤维初生壁有稀疏螺纹裂缝;油管含淡黄色条状分泌物
6)三种砂仁性状区别
阳春砂: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三棱,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果皮薄而软,种子成团,具三钝棱,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3瓣,种子为多面形,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11)
区别
牛膝
川牛膝
直径
0.4—1细
0.5—3粗
异型V(轮)
2—4
4—11
木质部(群)
2—3
2—9
皂苷


12)
区别点
三七
园参
西洋参
性状
质极坚硬,味苦回甜
质较松,味微苦、甘
质密坚实,气特异味同园参
显微
树脂道
含黄色分泌物
含黄色分泌物
含棕色树脂
簇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棱角顿
棱角尖锐
棱角长、尖
TLC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B1、Re及Rg1
石细胞少、淀粉粒少
石细胞多、淀粉粒少、韧皮纤维群
4)茅苍术、北苍术区别
性状:
茅苍术:连珠状,结节状,圆柱形,灰棕色,质坚实,断面有朱砂点,起霜
北苍术:疙瘩状,圆柱形,黑棕色,质较疏密,断面朱砂点少,无起霜
显微:横切面:
茅苍术:1、木栓层:石细胞环带
2、皮层:油室
3、木质部有纤维束和导管群相间排列
北苍术:皮层有纤维束,木质部纤维束较大

中药总论知识点问答

中药总论知识点问答

总论知识点问答总论部分属于简答、论述题的中药出题范围,基础教材中对解答题总结不明确,为满足考试需要,现将部分重点问题逐一列举,抛砖引玉,希望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查漏补缺。

1.何谓道地药材,其确定因素有哪些?①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炮制独特,疗效突出,带有明显地域特点的药材。

②确定道地药材,除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产量等因素有关外,临床疗效是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

2.试述如何正确对待道地药材?①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生产。

②然而,各种道地药材的生产毕竟是有限的,难以完全满足需要,因此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不可过于拘泥道地药材的地域限制。

③同时研究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创造特定的生产条件,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开拓新的药源是必要的。

3.简述植物药的采收原则。

(1)全草: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

(2)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花正盛开的时候采收。

桑叶:深秋霜后。

茵陈:三月嫩苗。

(3)花、花粉类:花类药材: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适时采摘。

①花类药材:一般采收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或花刚开放时采摘。

②花粉类药材: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者,则须在花朵盛开时采取。

(4)果实、种子:①果实类药材:多数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②种子类药材: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

(5)根、根茎:一般以早春或深秋时节(即阴历二月或八月)采收为佳。

(6)树皮、根皮:①树皮类药材: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②根皮类药材: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与根和根茎相类似)。

4.何谓炮制,主要有哪些方法?①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等。

②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净制(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酶法、剥离、擦、碾串、惮、火燎)、切制、炮炙(炒、烫、炙、煅、煨、煮、蒸)、其他制法(焯、水飞、制霜、发酵、发芽)。

中药总论PPT课件

中药总论PPT课件
随着用药知识的积累,逐步发现辛味与发散、甘味与补虚 、酸味与收涩之间等,存在很大的相关性,便以药物滋味来表 示这些相关的作用特点,并形成了早期的五味理论
2005-3-22
成都赛鸥广告有限公司
3
由于药物品种的增多,药物功用的拓展,有的药物具有某 种滋味,却并无其相应的作用特点:而另一些药物具有相同的 作用的特点,又没有相应的滋味。如早期的五味理论认为辛味 药的作用特点是发散,酸味药的作用特点是收敛。麻黄虽有较 强的发散作用,但其滋味却无明显的辛味;山楂的滋味虽有浓 烈的酸味,却不具有收涩的作用特点。因此,便在麻黄的“味 ”中,增加辛味以反映其能散的功效性质;或保留山楂的酸味 ,只用以反映其实际滋味。这样一来,对于各种药物五味的确 定,便主要存在滋味和作用两大依据,因而出现一些分歧,而 且这些分歧现象甚于其他性能。由于多数药物的真实滋味和上 述味的作用特点是一致的,仅有部分药物后面所标定的味或只 表示作用特点,或只表示真实滋味。本课程一般只要求认识和 掌握属于性能内容的五味,作为性状的滋味主要用于药材鉴别
2005-3-22
成都赛鸥广告有限公司
8
四、五味的临床意义
在认识药物的功效以前,如果掌握了该药的五味特点,可 以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主治“咳 逆上气”(即咳嗽喘急)的药物有20余种,却并未指明这些药物 以什么样的作用治疗咳逆上气。而认识这些药的五味之后,就 可能用辛散者去治疗外邪郁闭引起的咳逆上气,用甘补者去治 疗肺虚引起的咳逆上气,用酸收者去治疗肺气不敛引起的咳逆 上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用药的盲目性。随着药物功 效认识的深入,原来由五味表示的药物作用特点,可以通过功 效直接认识,如上述药物的宣肺平喘、降逆止咳、补肺、敛肺 等。从而使五味理论的指导价值降低。但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 中应用的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至今在反映药物特征,概括 治法及配伍组方等实践中,仍有其特殊的意义

新世纪(第二版)《中药学》总论

新世纪(第二版)《中药学》总论
炮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 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本草蒙荃》“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修事指南》等为炮制专著。 炮制的目的:(8 个方面)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 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附:道地药材歌诀: 东北人参细五味 河南菊地药牛膝
广东陈砂苏薄荷 四川黄连乌芎贝 宁夏枸杞甘当归 青海大黄蒙黄芪 云南三七与茯苓 晋参鲁胶兼浙贝 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 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⑥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炮制的方法主要有五类: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1.修治 修治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 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 ①纯净药材——有挑、筛、刷、刮、挖、撞等方法。 ②粉碎药材有捣、碾、研、磨、镑、挫等方法。 ③切制药材主要有切、铡等方法。 2.水制法 水制法的主要目的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降低毒性及调整 药性等。常用的方法——有漂洗、浸泡、闷润、喷晒、水飞等。 3.火制法 火制法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烫、煅、煨等 炒——炒黄、炒焦、炒炭 ①炒黄是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为度,如炒牛蒡子、炒苏子等。 ②炒焦是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淡黄为度,如焦山楂、焦白术等。 ③炒炭是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如艾叶炭、地榆炭等。 炒黄、炒焦的目的——是使药材宜于粉碎加工、缓和药性或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炒炭的目的——是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 炙法——炙法是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 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称炙法。 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等。 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蜜炙百部、枇杷叶 酒炙——可增强活血之功;当归、川芎、大黄 醋炙——可增强止痛功效或降低毒性;香附、元胡、甘遂、芫花 姜炙——可增强止呕作用;竹茹、半夏 盐炙——可引药人肾和增强补肾作用。黄柏、杜仲 烫法——先在锅内加热中间物体(如砂石、滑石、蛤粉),用以烫炙药物,使其受热均匀, 膨胀松脆,不能焦枯,烫毕,筛去中间物体,至冷即得。砂烫穿山甲、蛤粉烫阿胶珠。 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软,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得煎出, 以充分发挥疗效。如:龙骨、牡蛎、棕榈炭、血余炭。 煨法——煨法是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 加热的方法。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 用,增强疗效。

中草药总论PPT课件

中草药总论PPT课件
目的:提高疗效,减少药材消耗,而且在整理提高中草 药和中西医结合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24/7/10
17
四、剂 量
剂量:是指每一药物常用的治疗量,其确定原则: 1.根据药物的性能(毒、轻、易煎性); 2.根据配伍与剂型(多、单味,汤酒或丸散剂); 3.根据病情的轻量; 4.根据动物种类和体重、年龄、性别及地区、季节;
1.四气(四性):即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机 体的反应和治疗效果的高度概括,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 性质相对而言的。
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攻下等作用,用于治 疗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药,如石膏、薄荷等;
凡具有祛寒、温里、助阳、补气、补血等作用,用于治 疗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药,如肉桂、干姜等。
2024/7/10
3
2.植物类药材的采集时间表
根类(根茎、块根、根皮) 应在深秋或初春
叶类
应在生长全盛时
花类
应在含苞或初放时
果类
应在初成熟或老熟时
种子核仁类
应在完全成熟时
全草
应在盛花时
皮类
应在春末或初麦时
树脂及树胶
应在干燥季节
2024/7/10
4
3. 加工 采集的药材,经必要的洗刷、修整后,都
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其干燥方法是影响生药质量的又 一重要环节。
中药在配合应用的情况下,相互间会产生一定的 配伍效应,有的药效加强,有的药效降低。古人将 其归纳为七种,即“药物七情” 。所谓“七情”, 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
2024/7/10
15
2.禁 忌
古人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和本草记载,总结出用药 时需要留心的配伍禁忌,主要有“十八反”、“十九畏” 和“胎娠禁忌”。

中药药理学----总论

中药药理学----总论

七、剂量及煎煮方法
• 大承气汤:经典法—滤液中后下大黄(最多) 混煎法—同时煎煮(大黄酸少14% 总蒽醌少11%) 后下法—药渣中后下大黄(居中)
八、配伍
• 《本经》:“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 者、有相畏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 情,合和视之。” • 关于十八反十九畏 • 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与十八反、十九畏的看 法很不一致。动物实验结果存在有相互矛盾之 处,难以做出确切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
乌头碱(LD50=1.8mg/kg) 加热 次乌头碱(LD50=5.8mg/kg)
• 2、增强疗效
延胡索用醋制,生物碱溶出量增加.
• 3、利于贮藏,保持药效稳定
苦杏仁炮制后,抑制酶的活性,苷分解减少.
• 4、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
生大黄泻下(结合型蒽醌),炮制后抗菌作用(游离型).
六、制剂及剂型
• 枳实、青皮:水煎口服促进肠蠕动,行气 针剂升高血压,抗休克
第二节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酸味药
化学成份: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 味药主要含鞣质。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或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 在创面形成保护膜,起收敛止泻、止血。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二节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苦味药
化学成份:生物碱、苷类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解热、利胆、泻下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垂体—甲 状腺轴功能和细胞膜钠泵活性而纠正热证 或寒证异常的能量代谢。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5、寒凉药的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23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总论复习资料

23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总论复习资料

第一节: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1.中药的概念: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2.本草:由于中药来源以植物类药材居多,使用最普遍,所以在古代将药物称为本草。

3.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三节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3.中药的采集(1)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确保中药的质量。

(2)适时采集中药的方法全草: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叶类: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桑叶需在深秋经霜后采集。

花、花粉: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蒲黄需在花朵盛开时采集。

果实、种子:青皮、枳实、覆盆子、乌梅等少数在未成熟时采集;一般在成熟时采集。

根、根茎:一般在秋末或春初;半夏、太子参、延胡索在夏天采收。

树皮、根皮:春、夏时节采收;牡丹皮、苦楝皮、地骨皮在秋后采收。

动物昆虫类药材: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收。

矿物类药材:全年择优采选。

4.中药的炮制(1)概念: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2)目的: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干燥药材,利于贮藏;矫味、矫臭,便于服用;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3)主要方法第四节药性理论1.中药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2.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3.四气: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根据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

如寒性药物治疗热性病证。

4.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根据口尝的药物真实味道及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而定出五味。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

中药学总论一、引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药物性质、制备工艺、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的学科。

中药学总论是中药学的基础科目,涉及中药的起源、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等内容。

本文将从中药学的概念、起源、分类、特点、作用机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和中药制剂为主要对象,系统阐述中药的性质、功能、功效、配伍、用法用量以及临床应用等内容的学科。

中药学分为中药药学、中药药理、中药分析化学、中药实验等专业领域。

三、中药学的起源中药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

这部著作总结了古代祖先对草药的认识和运用,标志着中药学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中药学的分类中药学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如按照作用特点可分为补品、泻品、清热品等;按照药物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按照药物形态可分为药材、饮片、中药饮片、中成药等。

五、中药学的特点中药学有着独特的特点,包括药理特点突出、配伍应用灵活、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持久、副作用相对较少等。

这些特点使中药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

六、中药学的作用机制中药学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分布和排泄机制,以及药物与生物体内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

通过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中药的合理应用。

七、中药学的现状目前,中药学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拥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在中国,中药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中有着重要地位。

同时,中药学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八、中药学的发展趋势未来,中药学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学科交叉和国际交流合作。

同时,中药学的发展还需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加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推动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

九、结论中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一直在探索中草药的奥秘,努力实现中药在保健和治病中的应用。

中药学总论ppt课件

中药学总论ppt课件
基础知识。首先概述了中药知识的起源和发展,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著作。接着详细阐述了中药的产地和采集原则,强调道地药材的重要性及采集时有效成分含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一步讲解了中药的炮制概念、原则和目的,通过炮制可以降低药物毒性、增强疗效、改变药物性能以适应病情需要,同时介绍了修治、水制、火制等具体的炮制方法。此外,还提及了中药的贮存要求和六陈药的特点。整个课件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为中药学专科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资料。

中药学总论-第5章中药的作用

中药学总论-第5章中药的作用
中药的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知道下对药物 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药物对 于人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述 形式。
二、中药功效的确定依据
根据机体的用药反应而确定。即通过用药 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审证求因、辨 证论治的方法归纳出来。三、什么是中药的主治?
即中药所主要治疗的病证。又称为 “应用”或“适应证”。 四、中药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第五章 中药的作用
第一节 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中药的作用 是指中药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中
药的反应。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包 括副作用、毒性反应)。 二、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
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 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 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三、中药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
(3)调理脏腑气血功能功效 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熄风
(4)消除病理产物功效 消食、利水、祛痰、化瘀
五、功效的分类
2.对症治疗功效 即缓解或消除症状的功效。 止痛、止咳、止血、止呕、止咳平喘、
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
各种中药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偏 性,“以偏纠偏”)。
四、中药作用的分类 1.治疗作用(功效) 2.不良作用(不良反应)
(1)副作用:在常用剂量即治疗剂量时出现的 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2)毒性反应:用药后引起机体的损害性反应。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一、什么是中药的功效?
即中药的治疗作用.亦称为中药的“功能”。
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认识方法); 功效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临床应用)。
中药的核心是功效,它是联系中药主 治与性味归经的枢纽。
五、功效的分类
1.对因治疗功效(治本) (1)扶正功效 益气(补气)、助阳(温阳、壮阳、回

中药大辞典的内容

中药大辞典的内容

中药大辞典的内容一、中药材总论中药材是指由中药原料经过加工而成的饮片或成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中药材总论介绍了中药材的分类、命名、生产、流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二、中药材种类中药材种类繁多,不同的中药材具有不同的功效主治和用药方法。

本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中药材的名称、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三、中药材性味归经性味归经是中药材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药材的药性特点和作用机理。

本部分对常见中药材的性味归经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正确使用中药材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中药材功效主治中药材的功效主治是中药材药效的主要体现,也是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

本部分对常见中药材的功效主治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临床医生选药提供了参考。

五、中药材用法用量中药材的用法用量是正确使用中药材的关键,也是保证药效和避免不良反应的重要环节。

本部分对常见中药材的用法用量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患者提供了用药指导。

六、中药材炮制方法中药材炮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药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中药材药用价值和安全性的重要途径。

本部分对常见中药材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中药材生产和流通提供了参考。

七、中药材鉴别方法中药材鉴别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中药材药用价值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本部分对常见中药材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消费者和医药工作者提供了参考。

八、中药材药理作用中药材药理作用是中药材药效在人体内的具体表现,也是研究中药材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

本部分对常见中药材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九、中药材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虽然中药材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也有一些中药材具有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本部分对常见中药材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消费者和患者提供了用药指导。

十、中药材临床应用及配伍禁忌中药材临床应用是发挥药效和避免不良反应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甘草——呈逐年增加趋势。
(二)中药的炮制
1、炮制的目的: (1)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生半 夏、生南星有毒,用生姜、明矾脆制,可解除毒性; 又如巴豆有剧毒,去油用霜,可减少毒性。 (2)增强疗效。酒制元胡。 (3)改变药物的性能。如地黄生用性寒凉血, 蒸制成熟地则微温而补血;何首乌生用润畅通便、解 疮毒,制熟能补肝肾、益精血。 (4)便于制剂和贮藏。如将植物类药物切碎, 便于煎煮; 矿物类药物火 [ 火段 ],便于研粉。又 如某些生药在采集后必须烘焙,使药物充分干燥,以 便贮藏。 (5)使药物洁净、便于服用。如药物在采集后必 须清除泥沙杂质和非药用的部分;有些海产品与动物 类的药物需要漂去咸味及腥味等。 2、炮制方法
辛、温——发汗解表,增强疗效
同属辛温解表药
相使
两药合用,主辅相配,辅药提高主药功效 茯苓(主药)
利水渗湿
补气利水 脾虚水肿
白术(辅药)
提高疗效
相畏
一药的毒副作用被另一药 抑制,使其减轻或消失。
半夏畏生姜
半夏(有毒)
生姜杀半夏
生姜
相杀
一药能清除另一药的毒 副作用。
相恶:一药能破坏另一种药的功效,
固表 止汗
体虚 多汗
敛肺 止咳 肺虚 久咳
能泄、能燥
通 降 清 泄、泄、泄
便秘 咳嗽 实热 淋证 气喘 火毒
燥湿 清热燥湿
湿热证
能下、能软
泻下通便
软坚散结
瘰疬瘿瘤 癥瘕痞块
大便秘结
能渗、能利
(淡渗利水) 渗利小便 水肿 小便不利
性 寒凉 寒凉 温热
味 苦 甘 甘
功效 清热泄火 清热滋阴 散寒助阳
小毒:症状轻微。如细辛、鸦胆子、苦杏仁等。
(2)中毒原因 (3)预防措施
(四)中药的用法
配 伍
*
用 药 禁 忌
( 自 学 )
中 药 的 用 量
( 自 学 )
中 药 的 煎 服 法
( 自 学 )
单行 :单味药治疗
相须
配伍
七情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相须
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药物合用以增效
麻黄 桂枝
黄柏
苦寒
肾经
清下焦相火
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代文献上又曾将它和 “五味”联系起来,认为: 味酸 --- 能入肝。 味苦 --- 能入心。 味辛 --- 能入肺。 味甘 --- 能入脾。 味咸 --- 能入肾。
总结: 1、性同,味不同,功效各异
2、味同,性不同,功效各异 3、性味皆同,归经不同,疗效各异
第二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产干 地燥 、、 采贮 集存 、
中 药 的 炮 制
中 药 的 性 能 **
中 药 的 用 法 *
(Hale Waihona Puke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产地:
道地药材:
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
四大南药——益智仁、槟榔、巴戟天、砂仁; 四大皖药——丹皮、木瓜、菊花、白芍; 浙八味——白术、杭白芍、杭白菊、笕麦冬、 浙贝、玄参、延胡索、温郁金。
(总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吴国琳


(一)中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有独特的理论 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和 自然资源等方面特点的一类药物。
附:草药——民间习用,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名称及性能功用 认识,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确认的一些药物。
(二)中药学: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 来源、采集加工炮制、性能、功效、适应证及其 使用方法的一门学科。
• 树皮,一般于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营养丰富,质量 好,且树皮易于剥离的时节采收。 • 根皮,常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收。
(2)动物及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 动物类药材品种不同,采集时间各异,没有明显的 规律性。
• 全蝎、蜈蚣、地龙——夏末秋初捕捉。
• 桑螵蛸、蜂房——秋季巢形成后采集。 • 鹿茸——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会角化。 – 矿物类药材可随时采集。 – 现代研究认为:生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其所积蓄的 化学成分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植物药,与生长年 限的长短有关。 • 人参——以6年生为最好。
(三) 中药的性能
四 气
*
五 味
*
升 降 浮 沉
归 经
毒 性 ( 自 学 )
性能
指药物各自所具有的特性和 作用,是药物偏性的体现。
药物的偏性 寒性 热性
人体阴阳的偏性 偏盛 偏衰
实寒实热 虚寒虚热
以偏纠偏

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

1.四气
平性:作用平和的药物

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

2.五味
西汉末年问世: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奠定中药学发展的基础. 记载药物365种;
4.《炮炙论》—我国最早的炮制学专著. 南朝刘宋时期雷敩(xiao)所著,记述300 种药物的炮制操作方法。 5.唐宋时期:
李励、苏敬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草》。 全书卷帙浩博,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 844种。
中药煎服方法
Thank You
配伍
七情
相恶 :能减弱或消除另一药的功效 增毒或减效,临床避免使用 相反 :两药合用产生毒副作用
中药的用药剂量
中药的剂量:指为了达到一定治疗目的,单味药所应用 的剂量,称为用量。 药物方面:无毒药,安全性较高,用量变化可稍大; 峻烈有大毒的药,用量宜小,并应严格控制 在安全范围内。 质优、质地轻的药材,用量宜轻(3-10g); 质量差,药效不足,用量较大(10~30g); 鲜品一般用量大(30~60g)。 应用方面: 临床用药还取决于中药的配伍、剂型、应用形式及 用药目的等。 同为一种药物,不同剂型,用量也有差异。 汤剂用量较大; 丸、散剂用量较小。
4、味多,归经多,功效亦多
4.升降浮沉
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
药性
升 ——上升提举 降 ——下达降逆 浮 ——向外发散
病势(例)
中气下陷 咳嗽气喘
风寒束肺 久泻久咳
沉 ——向内收敛
5.中药的毒性
(1)毒性分级:
大毒: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如乌头、马钱子、斑蝥、 雷公藤、巴豆等; 有毒:用量过大或用久出现。如:首乌、附子、牵牛 子、蜈蚣等;

能散 能行





能补 能收 能和 能涩 能缓
能泄 能下 能渗 能燥 能软 能利
能散、能行 发散、发汗
行气、行血
各种表证
气滞、血瘀证
能补、能和、能缓 补益 诸虚证 调和 缓急 拘挛 疼痛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能收
收敛
能涩
固涩 涩肠 止泻 久泻 滑脱 涩精 缩尿 遗精 遗尿 固崩 止带 崩漏 带下
6.《本草纲目》
⑴作者:李时珍。 ⑵成书年代:明代。 ⑶内容:载药1892种,分16纲(部)、60目(类);附药图 1160幅、附方11000余首。 ⑷价值:为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总结。
本 草 纲 目
李 时 珍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第二版(1963年版,公布 于1965年)起,分为二部,其中一部为中药。截止目前 共发行7版,最新的为2000年版。 8.《中药大辞典》:1975年完稿,载药5767种。
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配伍
减弱
莱菔子
人参
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两药合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贝母反乌头,甘草反甘遂等。
属用药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畏”
单行:单味药治疗
相须: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药物合用 增效的结果,临床提倡使用 相使:主辅相配,辅药提高主药功效 相畏 :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 减毒的结果,临床积极利用 相杀 :能清除另一药的毒副作用
应用 实热内盛 阴虚内热 阳虚内寒
温热
甘、辛 温阳散寒 活血止痛
阳虚内寒 寒湿痹痛
3.归经: 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
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
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
的选择作用称归经。
药物的归经与性味的关系
药物 黄芩 黄连 性味 苦寒 苦寒 归经 肺经 胃经 应用 清上焦肺火 清中焦胃火
附:本草——中药学的旧称。因作为研究对象的中药多数为草
本植物,故名。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先秦时期,古人采集天然动植物以供 食用——“药食同源”; 《神农本草经》是这样记载的:“神 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临床疗效为依据——口尝身受。
记载药物知识的主要文献:
1.医药典籍——《五十二病方》(药物247种)、《黄 帝内经》(药物26种,大量药学理论)等。 2.人文典籍——《诗经》(药物80-100余种)、《山海 经》(药物49-146种)、《楚辞》(药物40种以上)等。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
9.《全国中草药汇编》:载药2202种。
根据最近一次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统计,我国有12809 种中药材资源,其中有11146种植物,占中药材87%,1581 种动物,占中药材12%;矿物药80种,占中药材0.62%。 中药研究手段的改革:
⑴传统方式:文献考证;性状鉴别;临床验证。 ⑵现代:生药、植物化学、药理学→栽培、饲养、良种 选育、微生物、组织培养、化学分析、药剂学 、炮制学、 传统本草考证→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纳米技术等。
2、中药的采集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 直接影响药材中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 进而影响临床疗效。
(1)植物药材的采收
– 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或 刚开花时采收。 – 叶类:通常在花蕾将开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采收 。 – 花类:多在花盛开时进行采收,可分批次采收。 – 果实和种子类:多数在果实成熟时或将成熟时采摘 。 – 根和根茎类:一般与秋末或春初,有效成分含量高 ,产量质量均佳的时节采收。 – 树皮和根皮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