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实用类文本欧阳自远肖福根《火星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阅读练习及答案(太原2021-2022高三上期末

实用类文本欧阳自远肖福根《火星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阅读练习及答案(太原2021-2022高三上期末

太原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火星是天穹上的一颗红色亮星,我国古代先人将其取名为“荧惑”;古罗马人称“玛尔斯(战火之星)”,玛尔斯之名被国际沿用至今。

早在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火星,开创了人类用科学仪器研究火星之先河。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亚帕雷利斯基曾利用望远镜对火星观测,认为看到了火星表面上的运河体系,这引起了人们对火星是否真有生命存在这一话题的浓厚兴趣。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火星探测结果都证明火星现在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

尽管如此,人类并没有放弃对火星生命活动信息的探索。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的行星,人类了解火星对研究地球早期历史和生命起源有着重要价值,也对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火星探测器,是一种用来探测火星的人造航天器,包括从火星附近掠过的太空船、环绕火星运行的人造卫星、登陆火星表面的着陆器、可在火星表面自由行动的火星漫游车以及未来的载人火星飞船等。

1960年,前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火星1A号”探测器,它是人类探测火星的开端。

1964年,美国成功发射“水手4号”火星探测器,它是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到达火星的探测器。

随后美、苏、欧、日等国相继发射了数十个火星探测器,但迄今为止成功率只有一半左右。

2020年7月30日,美国“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并在火星杰泽罗陨石坑内以壮观的“空中起重机”方式安全着陆,2021年“机智”号直升机搭载“毅力”号火星车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

中国火星探测事业起步较晚,2011年中国研制的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同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号探测器一起搭乘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然而由于搭载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出现故障,“萤火一号”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宣告失败。

之后,随着中国大型运载火箭和深空探测网等瓶颈取得突破,2016年中国规划自主发射火星探测器,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本次探测任务一次性完成了“绕、落、巡”三大任务,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火星我们来了阅读理解及答案

火星我们来了阅读理解及答案

《火星,我们来了》阅读原文①2020年7月23日,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离探索火星的梦想更近一步。

②火星,作为太阳系里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的行星,从古至今,人们都对这颗星球有着无限遐想。

③从地球上仰望星空,火星仿佛是夜空里的一簇火光。

火星为什么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火星表面有红色的赤铁矿,呈现出橘红色。

另一个原因则是沙尘暴。

火星上风力很大,会引发猛烈的沙尘暴,一来就几乎席卷整个星球表面,持续多月不停,还充斥着扶摇直上的龙卷风。

当扬起的沙尘覆盖火星,遮住了原本灰褐色的沙砾和石块,就造成了“红色星球”的错觉。

④地球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三颗行星,火星则位于地球的外侧,是太阳系的第四颗行星。

因为自然环境与地球相似,火星又被称作地球的“姊妹星”。

实际上,地球要比火星大得多。

地球半径是6371公里,火星半径约为3398公里,大致是地球的一半,体积则约为地球的1/7.火星的表面积,与地球的陆地面积差不多。

⑤假如站在火星表面,会发现这里的地形地貌与地球非常相似。

事实上,作为类地行星,火星同样具备核、幔、壳等内部构造。

人们习惯用“荒漠行星”来形容它的地貌,这里分布着高原、平原、峡谷和火山。

⑥火星上也有四季更替。

只不过,如果用地球日来换算的话,火星上一年大约有23个月。

这是因为地球环绕太阳一周需要约365天,火星绕太阳一周则为687天。

郑永春说,如果在火星上过日子的话,每天的昼夜长短跟地球上差不多。

⑦像地球一样,火星也有大气,可惜密度仅为地球的1%,约相当于地球上33千米高处的大气密度,极为稀薄,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

⑧有水,代表着生命存在的可能。

根据航天器的探测结果,清晰可知火星拥有海岸线和湖泊的遗迹、干涸的河道、冲积扇等流水地貌,这些都表明火星在历史上曾经有大规模的液态水。

目前,尽管没有探测器发现肉眼可见的液态水,但在火星地下已经发现了盐度极高的卤水。

中考语文专题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一、(2022年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让很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燃起了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35岁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图示如下:青少年对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的感受(数据源自2021.7.8《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专栏)【材料二】①2月27日7时44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

11时06分,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西电一号”卫星由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22星”的方式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①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提供了一级、二级、三级发动机和姿控发动机系统,为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提供了空间推进分系统,为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提供助推、一级、二级发动机及辅助动力系统。

①“西电一号”卫星是“中星·丝路天图遥感卫星星座”的首发星,为高光谱遥感卫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星电科集团和未来宇航共同打造,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设计,未来宇航研究院进行在轨交付,由陕西丝路天图卫星科技公司负责运营。

(摘编自《西安动力助长征火箭刷新发射纪录》《“西电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2022.2.28《西安晚报》)【材料三】①在2月27日的两次航天发射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胆启用青年技术人员,由“85后”担当任务总体负责人,“95后”任一线操作员,全程护送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本次多点并行测控任务。

①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建海介绍,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前,以青年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测控团队对卫星的分离过程和分离机理进行了多轮次研讨交流,形成了完备的分离判断应急处置方案。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压缩这22颗卫星初始轨道计算时间,技术人员优化了岗位交互流程,完善了箭遥数据提取分析软件功能,制定了多个方案预案,大大提高了卫星进入太空后初始轨道确定效率,为卫星后续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性学习非连续性文本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综合性学习非连续性文本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7.综合性学习。

(5分)某初中学校开展以“科海泛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材料一:(中新网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央视新闻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三:“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制成“奋斗者”号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深海一号”潜水器母船、“海翼号”滑翔机及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一批大科技装备。

同时,我国正在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中国火星探测巡视器着陆成功,“天问一号”上热搜。

“问”,甲骨文写作“”,从“口”,“门”声,《说文解字》所谓的“讯”也。

“天问”中的“问”即用其本义:。

“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中的“问”则引申为:。

(3)班级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到来时举办“科海泛舟,逐梦九天”主题活动,请设计一项活动。

答案:7.(1)示例:近年来,我国在“探月工程”“火星探索”“深度载人潜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科学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

(2)询问(问询)探究(探寻)(3)示例一开展“我与科学,我与航天”主题演讲活动。

示例二举办“心系航天,报效国家”读书报告会。

示例三举办“中国航天辉煌成就”图片展。

示例四举办“大国航天人”故事会。

示例五组织“我的航天梦”征文比赛。

评分:(1)答对得2分,共2分。

按照0、1、2三类判分。

(2)每空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3)答出一种示例得1分,共1分。

本题共5分。

(1)(3)两题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部编版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天问一号”》(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天问一号”》(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天问一号”》(含答案)5月15日,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的预选着陆区,这标志着中国星际探测征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成功登陆火星后,中国的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始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这也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并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和媒体纷纷表示祝贺和赞叹。

___通过社交媒体向中国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

___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___表示,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整个着陆过程中,“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连度降至米/小时。

虽然此前中国已有月球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

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只有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

同时,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因此地球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

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

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

此外,他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需要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

___“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___表示,这项任务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中国团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终于成功着陆火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实用类文本中国航天火星探测任务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中国航天火星探测任务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探索火星的梦想义进了一步。

早在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就用一首长诗《天问》,发出了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尽管现代天文学已经可以非常精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太阳系的引力维系着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然而关于生命、人类、太阳系乃至宇宙的起源,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这也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的名字来源。

“天问一号”的目的地是火星,它的成功发射拉开了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探寻的序幕。

火星和地球的诸多相似,引发着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想和思考,作为太阳系里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的行星,从古至今,人们都对这颗星球有着无限xiá xiǎng。

从地球上仰望星空,火星仿佛是夜空里的一簇火光,火星运行轨迹复杂多变,看起来忽明忽暗,大小,令观者迷惑,因此火星最早被赋予的中文名字叫“荧惑”。

其中“荧”代指火星表面发射的红光,“惑”则出于古人对火星运行缺乏规律而感到的困惑。

火星上也有四季更替,只不过,如果用地球日来换算的话,火星上一年大约有23个月,这是因为地球环绕太阳一周需要约365天,火星绕太阳一周约为687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水春说,如果在火星上过日子的话,每天的昼夜长短跟地球上差不多,火星的一天是24小时39分35秒,比地球长了近40分钟。

迄今为止,火星探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的飞越探测,时间跨度为1960-1970年,这一阶段国际深空探测刚刚起步,相关国家主要以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为主,但探测任务成功率并不高。

第二阶段是初步了解火星表面,时间跨度为1970-1990年。

以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为主,主要任务包括传输图像,探测大气,磁场,地表温度等。

第三阶段则是探寻火星生命迹象,从1990年至今,火星探测活动的探测方式主要为着陆和xúnshì探测,其间发射过“火星快车”“勇气号”等多颗探测器,成功找到了火星上水存在的证据,无论“天问一号”从火星身上发掘出何种奥秘,人类都能从探测中获得对自身命运的启示,倘若地球气候巨变、生物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将何去何从?火星是否会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这些思考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现有开展的一系列探测火星的活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公众对火星的感情,这种对火星的好奇和向往,反过来深深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重大命题的思索,(取材于央广网的相关文章)1.下列文中拼音对应汉字的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暇想着陆(zhuó)巡视潜移默化(q iǎn)B.暇想着陆(zháo)寻视潜移默化(q iǎn)C. 遐想着陆(zhuó)巡视潜移默化(q ián)D.遐想着陆(zháo)寻视潜移默化(q ián)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有关“日月”“列星”的问题,现代天文学仍然无法对其进行解答。

十)课外阅读二阅读选文完成练习读作天回一号首开中国火星探测现

十)课外阅读二阅读选文完成练习读作天回一号首开中国火星探测现

十) 课外阅读二阅读选文完成练习读作天回一号首开中国火星探测现“天问一号”首开中国火星探测①现代天文学崛起后,人类一直行进在通往火星的道路上。

②从1964年“水手4号”火星探测器发射,1965年回传第一张火星表面照片开始,50多年时间里,人类已先后开展了约50次火星探测。

但与其他国家的火星探测不同,“天问一号”将三步并作一步走,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绕、着、巡”(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而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此前美国海盗1号、海盗2号火星探测器,也仅仅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了环绕、着陆两种探测目标。

③按照每26个月才有一次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时间,如果分三次进行发射,分别完成这三项任务,虽然每次都能单独解决相应的问题,但是耗时很长。

如果一次性完成,就需要在短时间内一次性解决三个步骤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

而这三项举措的落实,每一步都面临重重障碍。

④首先是“绕”,这一环节主要依靠火星轨道器,它要求“天问一号”在接近火星时,速度必须从每秒3公里,减速到每秒1公里。

如果速度不减下来,很可能会被吸入太阳系,如日本此前发射的轨道器,在该环节就出现过问题。

但如果速度降得太快,轨道器又有可能直接撞击火星。

此外,若减速过程发生在火星背面,那么又可能导致地球在20~30分钟内,收不到从火星发回的任何信号。

⑤接着是“着”,即由着陆器保驾护航,来保证火星车顺利着陆火星。

而“着”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因为着陆器需要在极快的速度下穿过大气层切入火星轨道,此时温度迅速上升,且阻力巨大。

此过程中,需要在火星车前部降温后,抛掉热防护罩,打开巨大的降落伞继续减速,待下降到一定高度后,要抛掉降落伞,打开反冲发动机,直到距离火星表面100米左右,还要经历一个着陆缓冲阶段,需要通过悬停在空中观察火星表面,保证着陆的安全性后,才能准确着陆。

“着”是“天问一号”出发后最大的攻坚难题,整个过程必须在7分钟内完成,而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魔鬼7分钟”。

非连续性文本火星探测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

非连续性文本火星探测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一3题。

(10分)材料一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达5吨。

它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种火星探测器,主要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2020年7月23 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南部预选着陆区,为更多的科学探索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①人类探测火星已有60年,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早期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只能从火星远处飞掠而过,探测器飞行上亿公里只为那惊鸿一瞥,探测手段极为有限。

等到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才有了人造的火星卫星,人类才得以对火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最后才是难度更为巨大的着陆与巡视探测。

而天问一号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与巡视三个重要步骤,可见其技术难度之高。

②在深空探索领域,美国的技术确实排在第一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过美国的海盗号探测器由轨道飞行器和登陆器组成,没有火星车,也就是说没法进行巡视。

其中轨道飞行器也就是我们说的环绕器,重2.33吨,登陆器重1.2吨。

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器与巡视器共1.3吨,环绕器1.2吨,加上2.5吨的推进剂,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达到了5吨。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重240千克的巡视器(火星车),对着陆过程要求非常严格,这要求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是当初的海盗1号在着陆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两者在技术上也是无法比较的。

不可否认,超高难度的绕落巡一步到位,天问一号的探测任务是人类探索火星历史上复杂度最高的,技术含金量不言而喻。

③在奔往火星的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一直处于高速状态,要先制动才能进入火星环绕轨道。

在着陆之前,必须先将火星探测器的速度降下来。

我国根据探月工程积累下来的经验,通过四个阶段将探测器降落到火星表面。

第一个阶段是气动减速阶段,将探测器的速度从每秒4.8公里减速到每秒460米;接下来,探测器打开降落伞,将其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每秒95米;随后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利用反推火箭产生推力进一步减速,将探测器的速度降低至每秒3.6米;最后一个步就是悬停避障阶段,这个过程是在最后剩下的100米高度的位置进行的。

2020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中考版)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中考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9~10题。

(6分)
材料一: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15日7时18分,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中国航天器首次奔赴火星,就“毫发未损”地顺利出现在遥远的红色星球上,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成功传回了遥测信号。

天问一号任务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四个阶段,历时“惊魂九分钟”。

(节选自《中国航天报》2021年5月15日,有删改) 材料二: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和思考。

观天象,制历法,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

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二十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天问一号”飞过广袤太空,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公开资料整理)
9.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标题。

(不超过15个字)(3分)
10.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抑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材料一的新闻在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在校园论坛上留言。

请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也在评论区写一条留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分)
参考答案:
9.中国航天器首次登上火星
10.略。

2023年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特殊任务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整本书阅读含解析统编版

2023年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特殊任务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整本书阅读含解析统编版

特殊任务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整本书阅读(赋分38分,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分)材料一荧惑(中国对火星的古称)已至,求索无疆。

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经历了近300天的长途跋涉后,着陆巡视器安全“到站”,着陆乌托邦平原,红色火星第一次留下了中国印迹。

“目前,全世界已进行的21次火星着陆任务中只有9次成功,难度系数极高!”在传回地球的第一封“家书”中,祝融号火星车“讲述”了着陆火星的惊魂时刻。

安全着陆火星,既要选择地形平坦的着陆区,还要有合适的天气状况。

“地质学家说,我的软着陆区很可能是一个古海洋所在地,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学成果。

”祝融号火星车在“家书”中写道。

地处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撞击盆地,直径约3300千米。

有科学假说认为,乌托邦平原曾经有海洋,并存在着与水有关的地貌特征,有待进一步探测。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说,乌托邦平原相对平缓,安全着陆是后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

同时,从科学探测的意义角度来看,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应该是古海洋与陆地的交接面,在这附近开展科学探测的潜力巨大。

“目前,我还在着陆巡视器内。

经过短暂调整后,出仓并开展巡视探测。

期待全方位了解火星,并且回传珍贵的数据和照片给大家哦!”着陆火星后,祝融号火星车目前仍处于适应和“体检”状态。

几天后,祝融号将自主驶离着陆器,抵达火星表面并开展巡视探测,完成“绕、着、巡”任务的最后一步。

祝融号火星车的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由于火星上的一天比地球略长(火星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37分钟),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

按照计划,约90个火星日后,祝融号火星车将完成巡视探测,顺利“收工”。

为了在短暂的3个月内获取更多有效的科学探测数据,祝融号火星车具备了“一身技艺”,共载有6种科学仪器,包括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等。

通过全力巡视探测,祝融号将为中国带来火星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推动对火星空间环境、地表形貌特征、土壤表层结构等课题的研究。

非连续性文本火星探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题)

非连续性文本火星探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材料一: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时 41 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火箭飞行约 2167 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

“天问一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它的名字来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该诗通篇是屈原关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探索精神。

“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 5 吨左右。

“天问一号”环绕器的主要探测任务是:进入环火轨道后,先开展约三个月的对地观测,特别是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细勘测。

之后携带火星车的着陆器将与环绕器分离,利用降落伞和反推火箭在火星表面着陆,巡视器将对火星开展为期 90 个火星日的巡视探测任务。

“祝融号”火星车要完成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从而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

(选编自百度网)材料二:中国国家航天局深空探测总体部部长耿言曾介绍,人类的探火史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见下表)。

人类迈出探索脚步的国家只有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和印度。

迄今,在 44 次探索任务中,只有 20 余次完全或者部分实现了目标,能够着陆火星并成功开展探测任务的仅为个位数。

其中,美国的四次探索任务分别创造了人类第一次成功接近火星、绕飞火星轨道、着陆火星、开展火星地面探测的历史。

中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目标的深空探索的国家。

(选编自《中国新闻周刊》)阶段时间方式与任务第一阶段1960~1970年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

第二阶段1970~1990年开展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

第三阶段1990年代至今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寻找火星水存在的证据和生命迹象。

“中国火星探测首次任务中一次性完成任务的条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国火星探测首次任务中一次性完成任务的条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从“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到“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历时十年,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战略已实现“落”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的航天活动始终按照自己的计划节点、技术和经济实力一步一步往前走。

虽然起步晚,但中国坚持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各种航天活动,保证了航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突破关键技术的“中国创造”中,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

十年间,中国航天技术取得跨越式发展,突破了载人飞行、交会对接、月面软着陆等重重难关,实现了我国航天研发、制造、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整体跃升,带动了信息技术、微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推动了天文学等学科发展和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应用。

这是中国航天的新高度,这是中国梦想的新起点。

从“嫦娥”登月到未来空间站的建设,从憧憬中的载人探月到火星探测,中华民族的梦想必将写在更加高远的太空。

(摘编自赵薇白瑞雪田兆运《航天新高度,梦想新起点》,新华网2013年12月16日) 材料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嫦娥四号”任务实际上是“两器一星”,包括着陆器、巡视器和“鹊桥”中继星,其中先期发射中继星就是为了实现对地、对月的中继通信。

因为背对地球,要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探测器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此外,月球背面并不像正面那样平坦,着陆区的选择及精准着陆也是难题。

综合考虑光照、能源、热控等多种因素,“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纬度确定在40—50度的范围内。

“嫦娥四号”在距离月面15公里到8公里高度为倾斜下降,8公里之后就改为垂直向下,引入相对于月面的测量导航,克服了着陆区周边地形起伏的问题。

“嫦娥四号”在技术上进行了创新,最关键的是自主能力的提升。

在动力下降过程中,原有的控制系统故障预案变成自主实现;在月面工作期间,可以自主休眠、自主唤醒,唤醒后也可以自主进入稳定工作状态。

【名师讲题】“天问一号向着浩瀚苍穹出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名师讲题】“天问一号向着浩瀚苍穹出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尽管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之一,但探测火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截至2020年12月,人类历史上共有49次火星探测任务,但只有约20次取得了成功。

并非所有这些失败都是早期“摸着石头过河”导致的。

2016年,欧空局的“斯基亚帕雷利”火星着陆器坠毁于火星表面。

此外,大量技术问题频发,迫使欧空局及其合作伙伴俄罗斯航天局不得不将他们的下一次火星任务ExoMars推迟到2022年。

不同的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模式不同,因此新的太空竞赛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方案上最佳”的竞争。

这反映了所谓“太空竞赛2.0”的特殊特征,与上世纪的“太空竞赛”相比,它看上去更加多样化。

除了美国的航天机构,世界上其他国家航天机构和私人航天机构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亚洲航天机构尤甚。

如果中国在发展上领跑,那么它也将引领全球航天发展的视野。

但是,迅猛发展中也蕴藏着较大危机。

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依旧得益于丰盈的政府拨款和军事政策支持。

根据美国国会委员会中美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报告,中国把太空领域视为“地缘政治和外交竞争的工具”。

显然,与网络空间一样,宇宙已成为新的基本作战领域,美国是主要的竞争对手。

这意味着商业考虑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是第二位的,即使它们在整体方案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已经启动新的航天发展“五年计划”,上一个“五年计划”在2020年以140余颗航天器的成功发射结束。

在未来,中国将组建全新的在轨空间站,发射航天器采集火星土壤与探索木星等。

(摘编自《外媒:新太空竞赛已经打响,剑指火星,中国发展举足轻重》)材料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向着浩瀚苍穹出征了!尽管7个月、最远4亿公里的长途布满荆棘,但任何险阻都无法阻挡我们对未知的渴求。

人类文明屡因断惑而进步,天问探火将因穷理而不凡。

孔孟之道,首求断惑。

然欲断惑,则必先证得大宇宙之唯一真实。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华夏祖先就曾提出有关火星的猜想,而后,几乎历代王朝都设有专司天象的官方机构。

实用类文本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材料一: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我国公开征集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任务标识发布。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天问系列”成为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天问一号”是其中第一次任务。

这意味着,中国行星探测已经形成整体概念,中国的H光已投向超越火星的更远行星。

启动仪式透露天问一号”任务中的火星车,即将启动全球征名。

“天问系列”成为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天问”取自屈原长诗《天问》, 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以“揽星九天”为任务标识,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国际合作精神和深空探测进入太空的能力等多重含义,展现岀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我国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第一次。

火星探测任务将深化中国人对火星乃至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摘编自《“天问一号”今年将向火星进发》)材料二:(摘编自《欧洲两次失利、印度日本观望中国为何坚持要做火星漫游车?》)材料三: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于今年7月开启新的火星之旅,本周四,它终于官宣了此次出发前往火星的新探测车名字“毅力号” o去年,NASA举办了一场命名竞赛,邀请美国各地学生为这艘火星车命名。

弗吉尼亚州七年级学生亚历山大•马瑟最终摘得桂冠。

马瑟表示,之前探测器都以人类所拥有的品质如“好奇”“洞察”“机遇”来命名,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探索火星之路会遇到多少挫折,毅力将使我们坚持到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科学任务的副局长托马斯•祖布琛指出,坚持不懈和好奇心是探索的真谛。

据外媒报道,“毅力号”探测车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搜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曾经生活过的迹象,采取样本以待未来送回地球,交给科学家分析。

此外,它还会描绘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为人类未来登陆火星做好铺垫。

2020年莱芜市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莱芜市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莱芜市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进入舱和火星车)和环绕器组成此次任务要一次实现“绕、着、巡”三步走的目标。

探测器发射后,将被火箭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器箭分离后,探测器的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将相继展开,在测控系统支持下朝火星飞去,约7个月抵达火星。

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并经过制动后,要进行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

在着陆前,会在着陆区上空对着陆区开展探测。

接着,探测器择机实施降轨机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

环绕器升轨返回到停泊轨道,为着陆过程提供中继通信。

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依次完成配平翼展开、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着陆缓冲等动作,着陆于火星表面。

着陆后,火星车与着陆平台解锁分离。

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

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后,环绕器进入中继轨道,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兼顾科学探测。

火星车完成探测任务后,环绕器进入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兼顾火星车扩展任务中继通信。

(摘编自陈海波《揭秘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材料二:以往的航天产业耗资巨大,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卫星元器件体积更小,性能却更高,这意味着大幅度节约制造和发射成本,大规模使用航天资源,甚至可能让老百姓都可以利用它。

航天资源本身就具有共享特点。

卫星发射成功后,都在围绕着地球转,让全球所有人都充分使用每一颗卫星资源,才符合它的运动规律。

因此,要想让空间资源价值最大化,让每个人分摊的成本更低,就应该实现全世界共享。

大家都能以较低的成本从太空资源中获益,航天技术就会发展成为人类的基础设施,低廉的成本又可以促使大家将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得更好、更便捷,形成良性循环。

航天科工三院近日已经联合国内十几家卫星企业成立了“卫星即服务产业联盟”,这个联盟不仅要打通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监测、运行、姿态控制一体的技术架构,还要建设若干面向应用市场的架构。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天问一号”是源于屈原长诗《天问》。

表达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名称。

[甲]这是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

[乙]火星环绕任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制动捕获”——通过发动机降低探测器的速度使其能够被火星引力捕获。

“制动捕获”被形象地称为高难度地“踩刹车”。

难在哪里?[丙]踩早了,速度降得过低,就会撞上火星;踩晚了,就不能被火星引力捕获,因而溜掉。

在捕获过程中,探测器发动机的点火时机、时长都必须分秒不差,才能进入理想的捕获轨道。

如何判断探测器是否降至目标速度,如何监测发动机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自主更新刹车参数,都是研制团队要攻克的难关。

[丁]值得庆祝的是,目前,探测器已经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18.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四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甲]B.[乙]C.[丙]D.[丁]19.下列各项中,对文中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喻设问借代B.比拟设问排比C.比喻对比排比D.比拟对比借代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为语意连贯的三个短句。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如端午节要吃粽子喝雄黄酒,中秋节要吃月饼,元宵节要吃汤圆,而清明节虽然不像其他传统节日有统一的饮食品种,但各地自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从而使清明节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

在我国江南一带,则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

安徽、江西等省份大多在清明节吃“清明果”。

“清明果”和“青团”相似,。

其一,“清明果”里面的馅多为五香干、笋干等,是咸的;“青团”则是以豆沙甜口馅为主。

其二,“清明果”通常用鼠曲草,而青团多用艾草。

重庆和四川的部分地区则有吃粽子的习俗,不仅可以用于上坟祭祖,更可以在出游踏青时自己食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我国公开征集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任务标识发布。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天问系列”成为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天问一号”是其中第一次任务。

这意味着,中国行星探测已经形成整体概念,中国的目光已投向超越火星的更远行星。

启动仪式透露,“天问一号”任务中的火星车,即将启动全球征名。

“天问系列”成为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天问”取自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以“揽星九天”为任务标识,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国际合作精神和深空探测进入太空的能力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我国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第一次。

火星探测任务将深化中国人对火星乃至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摘编自《“天问一号”今年将向火星进发》)
材料二:
(摘编自《欧洲两次失利、印度日本观望中国为何坚持要做火星漫游车?》) 材料三: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于今年7月开启新的火星之旅,本周四,它终于官宣了此次出发前往火星的新探测车名字“毅力号”。

去年,NASA举办了一场命名竞赛,邀请美国各地学生为这艘火星车命名。

弗吉尼亚州七年级学生亚历山大.马瑟最终摘得桂冠。

马瑟表示,之前探测器都以人类所拥有的品质如“好奇”“洞察”“机遇”来命名,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探索火星之路会遇到多少挫折,毅力将使我们坚持到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科学任务的副局长托马斯.祖布琛指出,坚持不懈和好奇心是探索的真谛。

据外媒报道,“毅力号”探测车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搜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曾经生活过的迹象,采取样本以待未来送回地球,交给科学家分析。

此外,它还会描绘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为人类未来登陆火星做好铺垫。

据了解,“毅力号”将前往Jezero陨石坑,科学家们认为,数十亿年之前这一区域可能是一片河流三角洲,具备宜居性。

(摘编自《美国新一代火星探测车正式命名为“毅力号”将前往Jezero陨石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一号”和任务标识“揽星九天”,中国对行星探测的目光已经投向更远。

B. 想要获取西方航天大国有研究价值的大空探索数据是很难的,除非通过某种机制的科研合作,甚至用我们自己独特的数据和能力来等价交换。

C.我国首次火星操测任务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这是目前西方航天大国都还没有能力解决的技术难题。

D. 美国将于今年7月开启新的火星之旅,火星探测车已定名为“毅力号”。

我国的“天问一号”今年也将向火星进发,火星车名称尚未确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美两国都非常重视航天任务和航天器的命名,“天问”的命名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富有诗意和传统文化特色。

B.我国即将进行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汇聚了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精神和深空探测进人太空的能力等含义,体现了中国的航天技术潜力和态度。

C.美国以前还曾发射过“好奇号”“洞察号”“机遇号”等火星探测器,它们主要执行搜索、采样等任务,为人类未来可能向太空移民做好铺垫。

D.“毅力号”将前往Jezero陨石坑,是因为数十亿年之前这一区域可能是一片河流三角洲,具备宜居性,可作人类登陆火星的最佳地点。

6.我国为什么要开展火星探测任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 (3分)C[解析]三天任务的完成是航天史上的第一次,不等于西方航天大国没有能力解决。

5. (3分)D [解析]“可作人类登陆火星的最佳地点”,于文无据。

6.(6分)①获取太空探索数据,深化中国人对火星乃至太阳系的科学认知;②通过发展航天技术来发展军事技术能力、民用高技术产业等,有效提升科学和工业技术水平;③为未来登陆火星乃至移民太空做好铺垫。

( 每点2分,概括准确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