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衬托
写作手法——衬托
写作手法—-衬托为了突出核心人、核心事物的特点或形象,在写作时,作者刻意加入其他人或事物做陪衬,以次要的人或事物来表现、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物的写作技法。
一、衬托的种类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一)正衬正衬的特征是:写作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正面描绘核心人、核心事物;一部分侧面描绘其他的人和事物。
或正面描写部分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美,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刻画陪衬人或事物之美;或正面描写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丑,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呈现陪衬人或事物之丑。
正衬有两种形式:以正衬正,以反衬反.根据陪衬材料的不同,可以将正衬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借助人物正衬(1)以正衬正例如: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
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
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
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钅从钅从弹起。
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了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
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
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
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衬托的手法
衬托的手法衬托是一种用来突出和强调某个对象或者情感的手法。
通过与其他元素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可以使被衬托对象更加突出和显眼。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衬托手法:1. 色彩对比:使用对比鲜明的颜色来突出被衬托对象。
例如,在黑白照片中使用红色来强调某个物体,或者在一幅画中使用暖色调与冷色调形成对比。
2. 尺寸对比:通过大小或者比例的差异来衬托出某个对象的重要性。
如将一个巨大的物体放置在小的环境中,或者把一个小的物体放置在巨大的背景中。
3. 语言对比: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对比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词语来突出某个情感或者主题。
例如,用平淡的语言描述平凡的日常生活,然后突然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浪漫的爱情场景。
4. 角色对比:通过将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放在一起,来衬托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例如,在电影中将一个善良无私的主人公与一个邪恶狡猾的反派进行对比,以凸显主人公的正义与勇气。
5. 时间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时间段或者历史事件来突出某个时期的特殊性。
例如,在历史研究中对比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或者文化现象,以显示出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通过使用衬托手法,作家、艺术家和表演者可以使他们想要强调的对象或情感更加鲜明和有力。
6. 声音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音量、音调或音频效果来增强某段音乐、电影或戏剧中的情感效果。
例如,将安静的背景音乐突然转为高亢激烈的音乐,以增加紧张的氛围。
7. 空间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空间元素来强调某个特定场景或物体的存在。
例如,在一个简洁的展览空间中突然突出展示一个艺术品,使其成为焦点。
8. 文体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文学体裁或写作风格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或主题。
例如,在一篇散文中穿插诗歌,以突出其中的感人之处。
9. 视觉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视觉元素如形状、纹理、层次等,来强调某个物体或场景的特点。
例如,在一幅画中将光滑明亮的表面与粗糙暗淡的表面相对比,以增加视觉冲击力。
10. 情感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情感状态来突出某一种情感的强烈程度。
衬托的写作手法作文(精选20篇)
衬托的写作手法作文(精选20篇)零的联想我相信大家对“0”这个数字并不感到陌生,但是,一个小小的零虽然貌似简单,却蕴含着无穷的奥秘,每当看到这个圆溜溜的家伙,我不由地联想到了很多很多……“0”是一个起点。
对于奋斗者而言,它就是成功道路的起点,有了开始再加上自己的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在成功的道路上看到人生的美景;对于骄傲的人而言,为了自己一时的进步或较大的作为而沾沾自喜,感到骄傲时,“0”便成了失败与后悔的起点!“0”也是一个突破口,当我们面临着困难时,“0”就像是一堵墙横在面前,阻挡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要想推倒它、突破它就需要足够的信心与毅力,努力拼搏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将“0”突破,你将会懂得许多。
仔细端详,我又感觉零像是一面镜子,让自己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同时也照出了身上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从而改正缺点,保持并发扬优点,争取让自己能够更完善,让自己做的更好。
渐渐地,我又认为“0”是一个分界,零外是许多的梦想志向,而零内是真正实现的梦想。
零内的面积是有限的,而零外的面积是无限延伸的,所以无论你有多少憧憬,所要想实现的,真正能实现,正确的也只有那么一点。
在众多梦想中,只有正确了解自己,筛选适合自己的,而不合实际的要划出零外……小小的零里,到底蕴含着什么呢?也许是生活的哲理,也许会是人生中的奥秘。
零中自有奥妙在,若想知其妙,请君自揣摩……美丽的长江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乘船去三峡游玩,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个星期,可我却爱上了那令人神往的长江。
清晨,江面上升起了薄纱般的晨雾,透过这层“面纱“,我看到了江水在缓缓地流淌,这时候的长江似乎还沉浸在睡梦中。
江水的空气十分清新,我贪婪地吮吸着新鲜的空气,心中感到无比畅快。
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薄雾随之烟消云散,长江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开始忙碌起来。
中午,长江变得更加繁忙,水流特别急,像一个顽皮,活泼的孩子蹦蹦跳跳,卷起了一个个小小的漩涡。
浪涛拍岸,发出轰鸣,时而低,时而缓,时而急,浪涛拍打在岸上,有节奏地发出“啪啪”的响声,像低沉的怒吼,像嘹亮的歌声,长江也会唱歌?听!那低沉的怒吼,像蕴藏着无穷力量,那嘹亮的歌声,像一个少女在欢唱。
衬托、烘托、映衬的区别及其作用
02
烘托可以通过对人物、环境、 情节等的描绘,将作品的主题 呈现出来,使读者更加深刻地 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03
烘托可以通过对比、反差等手 法,突出作品中的主题和中心 思想,使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 涵。
05 映衬的作用
对比突
通过对比映衬,可以将事物的特点、本质、形象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 事物。
营造氛围
1
烘托通过描绘环境、人物、情节等,营造出一种 氛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 和情感。
2
烘托可以借助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抽象的概念 具象化,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 情感和主题。
3
烘托可以借助对比、反差等手法,突出作品中的 矛盾和冲突,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增强情感表达
衬托与映衬的区别
衬托是通过描绘一个事物来突出另一个事物,通常用于强调对比。
映衬则是通过与主体形成对比的事物来突出主体,通常用于强调对比。
03 衬托的作用
突出主体
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使主 体更加突出、显眼。
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衬托可 以使得主角的形象更加鲜明,
个性更加突出。
在艺术作品中,衬托可以使主 要对象在色彩、形状、大小等 方面更加突出,从而更好地表
示例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使用衬托手法来表现主人公的英勇无畏,通过描绘敌人的凶猛 来衬托主人公的勇敢。
烘托的应用场景与示例
应用场景
烘托主要用于营造氛围和情感,通过描写周 围环境或情境来间接表达人物的情感或性格 特点。
示例
在绘画中,艺术家使用不同的色彩和笔触来 烘托画面的氛围,如用暖色调来表现温馨的 氛围,用冷色调来表现冷漠的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映衬可以通过对比描写、反衬手法等手段,突出主题,强化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具感 染力和艺术性。
衬托手法的作用
衬托手法的作用
在写作中,衬托手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通过对比、映衬或突出,来突出
某种特点或情感。
衬托手法的作用是丰富文本内涵,加深读者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本文将探讨衬托手法在文学作品、艺术表现和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衬托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衬托手法常常被用来彰显人物性格、情感或主题。
通过突出人
物之间的对比,塑造出更加鲜明的形象。
例如,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比主角和配角的性格、言行举止,突显主角的独特魅力或坚定立场。
衬托手法还可以用来加重情感的张力,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艺术作品中的衬托手法
在绘画、雕塑和音乐等艺术领域,衬托手法也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色彩、对比
和构图,艺术家可以实现对主题和情感的衬托。
在绘画中,冷暖色调的对比、明暗对比等技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画面所要传达的情感。
生活中的衬托手法
除了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衬托手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人们常常通过对比和映衬来突出自己的优点或别人的缺点,以达到提升自我形象或达成某种目的的目的。
在社交场合中,巧妙运用衬托手法可以让自己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取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综上所述,衬托手法作为一种修辞和表现方式,在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生活
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巧妙运用衬托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深刻感人。
在写作和表达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衬托手法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衬托写作手法的例句
衬托写作手法的例句
【篇一:衬托写作手法的例句】
烘托,: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主题鲜明
突出.
如:描写烈日炙烤大地,描写狂风暴雨,然后写人物活动,即烘托其辛苦及其忘我劳动的精神之类.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如:毛泽东用有些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来反衬白求恩大夫对
工作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侧面描写:简单说就是从旁边描写,举例说吧:要写一个好学生,不直
接写他怎
么用功学习,成绩怎么优良,而是写听老师,同学的评价,或到他家看到
墙壁上
贴着许多奖状之类,让人从另一面知道他是个好学生.
【篇二:衬托写作手法的例句】
草原上的羊群像聚拥的妇女一样,用针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
大花。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宛如金红的果子
,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银丝般的细雨淋醒。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
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秋天像,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
银灰、一道橘黄、一道、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
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
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
顽皮的雨滴将雨伞当作了舞台,尽情的跳起舞来了
宁静的夜晚,像被施了黑色的咒语,漆黑,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
窃私语。
写作中的“衬托”技法
古人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更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更远矣。
”这种烘云托月的作画技法,用在文章中便是衬托。
这种技法运用得当,会产生事半功倍之效。
衬托分为正面衬托、反面衬托和侧面衬托。
一、正面衬托正面衬托是指外貌相似,性质相通时,以此托彼,使主体更加突出。
《明湖居昕书》中,为了衬托白妞王小玉演唱技艺的高超,作者先写黑妞出场演唱,掌声雷动,以为妙绝,由此更能烘托出白妞演唱的高超水平,这是正面衬托。
正面衬托,还可用环境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用鲜花、阳光陪衬欢快、幸福,用秋风、落叶陪衬悲惨、凄凉。
用美好事物烘托人物美好心灵等等,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如,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中,德拉没钱为亲爱的丈夫买圣诞礼物,心情沮丧绝望,他写道:“德拉哭完之后,往面颊上抹了抹粉。
她站在窗前,痴痴地瞅着灰蒙蒙的后院里一只灰白色的猫正行走在灰白色的篱笆上”。
灰色的景物就烘托出了人物灰色的心情。
又如孙犁的《荷花淀》,开头部分的景物:“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底下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又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这段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宁静清新的环境氛围。
而且烘托了水生嫂的勤劳、纯朴、善良的性格,有利于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古诗词中也经常用这种手法。
高适的送别诗《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在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黄昏作为离别的环境,衬托了离别的悲凉心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通过描写深秋荒凉的景物来烘托流浪者的思乡之情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种景物勾勒出了深秋的萧瑟,使一个苍凉暮色中骑着瘦马孤独地走在荒野古道上的旅人形象跃然纸上。
二、反面衬托反面衬托,简称反衬。
反衬是指形象不同,性质相反时,正反相衬,以次托主。
烘托和衬托
烘托和衬托烘托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例子(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2):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例子(3):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烘托和衬托1.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一、以物烘托人。
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
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
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二、以人烘托人。
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常用写作手法
常用写作手法包括以下一些:
1.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社会现象和某人的本质特点。
例如在《白杨礼赞》中,白杨树被赋予了伟岸、正直、质朴等特质,从而象征了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
2.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中,通过描绘春草的柔软,衬托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3.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中,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
4. 借景抒情:通过对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详细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热爱和对封建教育的反感。
5.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如在《爱莲说》中,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批评,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富贵的人的鄙视。
此外,常用的写作手法还有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以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
这些手法的合理运用能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
感受作品。
衬托写作举例
衬托写作举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衬托写作,是指在文章或作品中通过对比或对照来突出主题或情感,使得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衬托写作不仅可以提升文章的阅读体验,还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在不同类型的写作中,衬托写作的运用方式各有不同,下面就来具体探讨一下衬托写作在不同情境下的举例应用。
一、在散文中的衬托写作以上是关于【衬托写作举例】的一些思考和探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衬托写作的手法,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谢谢!第二篇示例:衬托写作在写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通过丰富的例证和细致的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衬托写作常常被运用在议论文、说明文和叙事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中,可以说是一种通用并且有效的写作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衬托写作的相关内容。
衬托写作能够丰富文章内容,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
通过提供具体生动的例子,衬托写作可以让抽象的观念或概念更加具体化,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在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一个清晨的公园里满是垃圾的场景来引出环保的重要性,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衬托写作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在文章中提供恰当的例证和详细的描述,可以让作者的观点更加具体而有力,让读者更加容易被说服。
比如在一篇产品推荐的文章中,作者可以通过详细地描述产品的优点和优势来展示产品的价值,让读者更加相信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这样,读者就会更有可能被说服购买这个产品。
衬托写作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衬托写作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活泼,让读者更加愿意继续阅读下去。
比如在一篇关于旅行的文章中,作者可以诉说自己在异国他乡的见闻和感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幽默的叙述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让读者跟随作者一起感受旅行的乐趣。
第三篇示例:在写作中,衬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或对照两个事物来突出其中一个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十一):衬托
物 ,使 之 更加 生 动鲜 明 ,在 衬托 的作 用下 ,情 节得 以推 动 发展 ,被 表现 的事物 本质得 以揭 示 ,人物 的个性 特征
得 以 强调 ,感情 表现 更加 浓郁 动人 ,主 题 思 想更 加隽 永 深 刻 , 大大增 强 了作 品 的 艺术 感染 力。 它通 过 描 写 与之
相 关 的 其 他 人 物 或 事 物 作 为 陪 衬 ,从 而 突 出主 要 人 物 或 事 物 。 衬 托 法 是 一 种 常 用 的 重 要 写作 手 法 。
‘
行
( ) 陈 羽 唐
海 畔 风 吹 冻 泥裂 , 梧桐来自落枝梢折 。 横笛闻声不见人 ,
红 旗 直 上 天 山雪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这 是 一 首 写风 雪 中行 军 的 诗 。 前 两 句 军 将 士 面对 的 极 为 恶 劣 的环 境 , 后 两
行 军将 士不但 没有退缩 ,而且举 着成 红旗,吹着横 笛正在向山峰行进 。环境
艰险 ,就更反衬 出士兵们 高昂的士 气, 无所 畏惧 、勇往直前的精神 。
目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 ( 十一)
衬
画 家作 画 , 常 常通 过 渲 染 云彩 来 烘 托 月 亮的 清 辉 ,
深 度 阅 读 嘧
渲染蓝 天来烘托 山峰 的 高峻 ,这 种烘 云托 月的作画技 法 ,
运 用 于 写作 中 ,就 叫衬 托 法 ,又称 烘托 法。 它是指 从 侧 面着意描绘 与烘托 ,用 以突 出强调 要 表现 的人 、 事 、景 、
表现手法-衬托、铺垫和伏笔的作用及区别
表现手法-衬托、铺垫和伏笔的作用及区别一、衬托常言道,“红花还需绿叶配”,写文章也是如此,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常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次要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就叫衬托。
被衬托的主要事物叫本体,用作陪衬的次要事物叫衬体。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是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衬托也是辞格之一,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一种修辞方式。
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是用相类似的事物作为陪衬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
简言之,是以美好的景物来生乐,以凄苦的景物来衬哀,或以次要的人物来衬主要人物。
如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用荒凉萧索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
反衬是用与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
反衬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了出来。
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在诗文中运用广泛。
鲁迅的《祝福》在结尾处描绘了鲁镇年底时的声声爆竹,一派欢乐的祝福景象,强烈地反衬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有力地揭示了主题。
(一)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1、正衬:就是用与主要事物有类似点的事物从正面陪衬主体。
例如: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举例:(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2)“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
表现手法-衬托、铺垫和伏笔的作用及区别
表现手法-衬托、铺垫和伏笔的作用及区别一、衬托:常言道,“红花还需绿叶配”,写文章也是如此,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常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次要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就叫衬托。
被衬托的主要事物叫本体,用作陪衬的次要事物叫衬体。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是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衬托也是辞格之一,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一种修辞方式。
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是用相类似的事物作为陪衬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
简言之,是以美好的景物来生乐,以凄苦的景物来衬哀,或以次要的人物来衬主要人物。
如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用荒凉萧索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
反衬是用与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
反衬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了出来。
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在诗文中运用广泛。
鲁迅的《祝福》在结尾处描绘了鲁镇年底时的声声爆竹,一派欢乐的祝福景象,强烈地反衬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有力地揭示了主题。
(一)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1、正衬:就是用与主要事物有类似点的事物从正面陪衬主体。
例如: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举例:(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2)“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1、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例:《紫藤萝瀑布》紫藤花语: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
对你执着,最幸福的时刻!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名篇《春》,衬托手法是其一大特点。
做到了写景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在春草图中,作者在描绘春草柔软的特点时,就用了衬托手法。
作者宕开一笔,不去写春草,而是写人们在春草上的活动:“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作者就这样通过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衬托了春草的柔软,写出了人们无比欢快的心情,还能调动读者已有的对春草的美的感受。
同时,这幅春草图中,因为有了人们的活动,更加有了活力和生气。
在春花图中,作者在介绍春天繁华的花事后,又宕开一笔,写蜜蜂与蝴蝶:“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里描绘“蜜蜂的闹”,为的是以声衬静,描绘“蝴蝶的飞”,为的是以动衬静,不但衬托出春花的芬芳与甜美,还衬托出画面的热闹和富有动感。
真令人心醉神迷的呢!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济南的冬天》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三年级衬托的写作手法
一、衬托的含义
为了突出主要是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做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二、衬托的类型
一般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指的是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类似点,用衬体从正面衬托本体。
反衬指的是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
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运用衬托的手法,要善于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言彼衬此,以宾衬主,从而获得“彼”愈真而“此”俞明、"宾"愈活则主愈显的艺术效果。
因此,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衬托
现在开始
写作手法——衬托
写 作 手 法 · 衬 托
创新微课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修辞手 法叫衬托。运用衬托,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 刻的感受。
写 作 手 法 · 衬 托
创新微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衬托和对比
衬托和对比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 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 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创新微课
1
写作手法·衬托
创新微课
牡丹(反衬)
牡丹不同于莲花, 雍容华贵, 而爱者众.
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同予者何人?
菊花(正衬)
菊花像莲花一样
隐逸洁身,
而爱者鲜.
写 作 手 法 · 衬 托
创新微课
以景衬情
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
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
或人物的性格。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用桃花潭的水深 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写 作 手 法 · 衬 托
创新微课
衬托的方法
以小衬大、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善、 以正衬正等等
同学,下节再见
写 作 手 法 · 衬 托
创新微课
写 作 手 法 · 衬 托
创新微课
对比:
衬托:
写 作 手 法 · 衬 托
创新微课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
“高”衬托“更高”,用“好”衬托“更好”。
反衬,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如用“矮”衬托“高的”,“坏”衬托“好”。
修辞手法解析衬托
修辞手法解析衬托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技巧,通过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与艺术性。
其中,衬托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对照来突出某一事物或情感,在作品中起到烘托、补充、凸显主题的作用。
本文将就衬托的定义、类型以及应用举例进行解析。
一、衬托的定义衬托,指在作品中通过对比、对照来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或情感表达,以达到烘托、补充、凸显主题的目的。
通过突出对立面,衬托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并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
二、衬托的类型1. 对比衬托对比衬托是指通过对事物、人物的对比来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或情感。
常见的对比衬托包括:黑白对比、高低对照、善恶对立等。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贾宝玉纨绔懒散,而林黛玉聪明独立,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凸显了林黛玉的聪明才智与不可随波逐流的个性。
2. 时间衬托时间衬托是指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事物或人物,突出特定时期的变化与特色。
通过时间衬托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形象的变迁,以及历史环境的变化。
例如,在《红楼梦》中,宝玉的生活与宴会、婚礼等庆典形成了时间衬托,展现了封建社会特有的排场与虚荣。
3. 空间衬托空间衬托是指通过对比不同空间环境中的事物或人物,突出特定空间的特点与意义。
通过空间衬托可以凸显地域特色、社会差异、人物身份等。
例如,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主人公与普通人的对比,以及与疯人院的对比,形成了空间衬托,突出了主人公的疯狂与社会的病态。
三、衬托的应用举例1. 在古诗中的应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使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对白日与黄河的对比,诗中表达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以及人们对知识探索的追求。
2. 在小说中的应用现代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使用了时间衬托的手法:人活一辈子,不过是干那么几件事,吃饭、睡觉、拉屎、放屁、受穷、受骗、享乐、出名,这也就是它的全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手法——衬托为了突出核心人、核心事物的特点或形象,在写作时,作者刻意加入其他人或事物做陪衬,以次要的人或事物来表现、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物的写作技法。
一、衬托的种类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
(一)正衬正衬的特征是:写作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正面描绘核心人、核心事物;一部分侧面描绘其他的人和事物。
或正面描写部分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美,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刻画陪衬人或事物之美;或正面描写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丑,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呈现陪衬人或事物之丑。
正衬有两种形式:以正衬正,以反衬反。
根据陪衬材料的不同,可以将正衬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借助人物正衬(1)以正衬正例如: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
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
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
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钅从钅从弹起。
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了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
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
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
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
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
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
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
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第一自然段,极力表现黑妞外貌、唱腔之美;第二、三自然段极力表现白妞外貌、唱腔之美。
以黑妞之美为白妞奠基,让读者感到白妞之美,美到了极限。
这里写黑妞是手段,表现白妞是目的。
这种方法暗藏对比手法在其中——以优比优,突出更优。
(2)以反衬反就是行文过程中写两类人,一个已经够坏,在此基础上,刻画另一个反面人物,通过行为、语言、神态、心理、肖像描写,让读者在对比中感受此人坏上加坏,劣中更劣。
很多学生把这种形式的正衬误认为是反衬——根本原因是:判定的方法不是依据表意方向的一致性——同为正向或同为反向,而是根据人物形象的性质——正或反来判定的——这是错误的。
例如:《白毛女》中,穆仁智于大年夜逼债、逼租,以令人发指;而黄世仁,在此基础上,要强夺杨白劳的女儿为小老婆,逼死杨白劳,让喜儿由人变成鬼,更是人神共愤。
作者以穆仁智之了无人性与黄世仁进行对比,凸显黄世仁之极限邪恶,以反衬反,以反面人物突出反面人物,这就是正衬的另一种典型形式。
2.借助环境正衬(1)以正衬正①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唯美事物及各种事物的唯美特点,象征人物的唯美的品质和形象例如:他的脚下,是无边无际的大地,他的头上,是辽阔浩瀚的天宇,他的身后,是巍峨高大的燕山,还有燕山之上,绵延万里,直通天际的万里长城。
在这个画面里,作者极力描绘“他”所处的环境——辽阔的天地,高大的燕山,雄伟的万里长城,借助象征手法,让人不自觉地把“他”和这些博大的事物联系起来,作者能够通过感受这些事物的博大、空间的辽阔,感受到此人是一个理想远大、胸怀开阔、有远见、有抱负的伟丈夫。
②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唯美事物及各事物唯美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唯美心态和心情例如:徐翔捧着中国赛区牛顿杯金奖奖牌,一放学,就急急地向家里奔去——他要把这个令人振奋的喜讯早一点告诉家里的每一个人,告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姨姨舅舅叔叔姑姑等一切有亲戚关系的人,告诉爸爸妈妈的每一个同事、每一个朋友,如果可能,还要告诉周围所有的邻居,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是多么地优秀,让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喜悦,也从更多的人那里获得更多的赞美和荣耀。
金色的夕阳,越过墨绿色的山岗,穿过繁盛的树冠,透过摇曳多姿的花朵和花枝之间的缝隙,将斑驳灵动、明暗错落、充满诗情画意的树影、花影、枝影平铺在碧绿的草坪上。
蝉鸣与清风,彼此唱和,起伏跌宕,悠扬婉转,撒一地清凉、激越的音符。
第二段描绘的环境是唯美的,构成这个环境的阳光、山岗、树木、鲜花、草地、影子、清风、鸣蝉是唯美的,并且这些事物的特征、特点也是唯美的。
作者通过这样的环境,把人物喜悦、兴奋、激动、骄傲的心境、心情生动地呈现出来。
(2)以反衬反①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丑陋事物及各种事物的丑陋特点,象征人物的丑陋的品质和形象例如:这个别鬼子割去了一只耳朵,险些丢了性命的铁杆汉奸,蜷缩在靠近马棚的角落里,像一条丧假之犬,瞪着惊恐的眼睛,望着他龇牙咧嘴主人,渴望这些毫无人性的贼父,能够再给他一次机会,再扔给他一块啃剩的骨头。
一堆刚刚拉下的马粪,臭气在阳光下蒸腾。
一群墨绿色肥硕的苍蝇绕着这些腌臜物盘旋飞舞,嘤嘤嗡嗡地悲鸣。
一堵乱石垒砌的墙,被老鼠倒空了地基,被雨水冲塌了墙头,在他的背后摇摇欲坠。
在这个画面里,作者极力描绘“铁杆汉奸”所处的环境——靠近马棚的角落,臭马粪,苍蝇、摇摇欲坠的乱石墙,借助象征手法,让人不自觉地把汉奸和这些猥琐、肮脏、残破的事物联系起来,作者能够通过感受这些事物以及这些事物构成的环境,感受到这个汉奸是一个灵魂卑劣、品质邪恶、已走上绝路的反面人物。
②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暗淡凄惨事物及各事物凄楚沉重的特点,表现人物的悲凉压抑心态和心情例如:徐翔揣着少得可怜的成绩单,茫然、麻木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死气沉沉的斜阳,爬过光秃秃的山岗,钻过黑魆魆树冠,透过沉沉的花和和凌乱的枝条缝隙,将破碎、灰暗的影子,散落在满地的荒草上。
蝉,在绝望地悲鸣,风,在粗重地喘息,噪音与燥热搅成一锅粥,让整个世界烦得闹心,闷得喘不过起来。
第二段描写的环境是凄惨暗淡的,人物考试失意的凄凉、压抑的心态和心情,在这种环境衬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借助事物正衬(1)以正衬正①以物的正面形象,衬托人物的正面形象凶猛的洪水来了。
他,巍然屹立在恶浪之中,像半截铁塔。
岸边,一棵苍翠的劲松,昂首挺胸,对抗着无边的风雨,似乎要和他肩并肩向这百年一遇的洪灾发起挑战。
作者写岸边的劲松,就是借助树的形象,表现人物的坚毅、勇敢、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②以物的正面形象,衬托人的积极心态、乐观喜悦心情帮助老人把车子推上坡顶,从来没干过体力活儿的他,早已累得精疲力竭。
老人跟他道谢的时候,他已经坐在路边,连说“不客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对面的山坡上,几朵无名的小花开得争艳。
它们没有名字,也没有华丽的外表,更没有沁人心脾的浓香,然而,在这片碧草平铺的风景里,正因为有了它们,才多了一份色彩,多了一份春意。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详细描摹几朵无名的小花,正是以花衬人,借花喻人。
(2)以反衬反枪声一响,他就吓得尿了裤子,扔下手中的枪,扭头就跑,当初的誓言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他的前方,一只体态臃肿的灰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来不及辨别方向,盲目地沿着交通壕向远处逃窜,只恨上帝未能给它生出几百条腿来。
这里刻画逃窜的老鼠,就是以反面事物衬托临阵脱逃者的反面形象。
(二)反衬反衬衬的特征是:写作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正面描绘核心人、核心事物;一部分侧面描绘其他的人和事物。
或正面描写部分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美,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刻画陪衬人或事物之丑;或正面描写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丑,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呈现陪衬人或事物之美。
反衬有两种形式:以正衬反,以反衬正。
根据陪衬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反衬分为以下二种形式:1.借助人物反衬(1)以正衬反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人武部长的孙水荣,负责主持全镇的募捐工作。
2009年9月30日,一清洁工在孙水荣办公室打扫卫生时,意外地发现一个报纸包裹,里面包着的全都是1元、5元的零钞,也有50元、100元的整钞,计85174元,直接举报。
后经纪委和检察机关查明,孙水荣等四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共同侵吞捐款62万元。
就在这些官员贪污地震捐款的同时,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转载着另一个故事——南京的徐超,身为乞丐,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三次将自己行乞所得,一分不留地全部捐给灾区,被人们加冕为“义丐”。
第一自然段,极力表现官员的贪婪和丧失人性;第二自然段极力表现乞丐的无私和人性的良善。
作者以徐超之美反衬孙水荣等人之丑,将贪官的丑陋形象推向极点。
这里写乞丐是手段,表现贪官是目的。
这种写法就是以正衬法的典型。
(2)以反衬正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正面人物形象之丑,反衬突出其形象之美。
这种衬托,是描绘对象自身的外在与内在的衬托关系。
二是以反面人物衬托正面人物,突出正面人物的高大形象。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将这两种反衬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塑造正面人物加西莫多时,一方面极力刻画加西莫多丑陋得像大猩猩般的丑陋形象,一方面极力刻画其欣赏美、扞卫美,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挽救美的行为,以其外貌之丑凸显灵魂之美,这是人物形象之丑反衬人物本质之美的典型案例。
同时又引入红衣主教的刻画,以其风流倜傥的外貌之美,极度贪欲、心如蛇蝎的灵魂之丑,与加西莫多构成双向反比,用反衬手段进一步突出加西莫多灵魂之美,这是第二种反衬手法运用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