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医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1)学习病种要求掌握:糖尿病及其常见慢性合并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Graves 病、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皮质醇增多症、原醛、嗜铬细胞瘤。
尿崩症、泌乳素瘤、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腺瘤、成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亚急性甲状腺炎、阿狄森氏病、肢X肥大症、巨人症、垂体性侏儒、骨质疏松症、痛风、内分泌危象、低血糖症。
要求了解:单纯性甲状腺肿、尿崩症、垂体瘤、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异源内分泌、性分化异常。
(2)理论知识要求掌握:Graves 病和糖尿病病因学研究进展,免疫性指标对Graves 病和糖尿病诊断分型及预后的意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内分泌疾病治疗原则,内分泌功能试验(包括兴奋、抑制试验)的原理、步骤及意义;性分化异常。
要求了解:生长激素、生长抑素和抗利尿激素的应用、甲状腺细针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及意义。
(3)临床基本技能要求掌握:激素测定技术。
要求了解:阅读常见内分泌疾病的B 超、X 线、CT 片。
甲状腺穿刺及涂片技术。
(4)带教实习医师讲课、晚查房选题:A.甲亢的病因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B.甲亢治疗的方法、各种方法和适应症、注意事项;C.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理;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实施及注意事项;胰岛素使用的适应症、治疗方案及注意点;D.糖尿病饮食疗法原理、食物热卡计算及注意点;E.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尿崩症的诊治;F.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G.内分泌常用试验原理、操作过程及临床意义。
(5)住院总医师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月。
基本要求:A.全面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后判断,并达到熟练度。
对疑难病例亦有初步分析能力,了解本专业动态及最新进展,掌握本。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201)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培养博学多才,在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的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3、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糖尿病(1)重点研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基因诊断、治疗的探索。
(2)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2.甲状腺疾病的遗传因素及基因多态性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3.肥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
4. 其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及基因治疗。
三、学习年限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5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27学分,选修不少于12学分。
课程学习时间由导师组根据科研工作情况安排,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规定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一)必修课:1、学位公共课:共10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5学分第一外国语4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2、学位基础课和专业课:不少于12学分。
3、前沿讲座6学分: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了解本学科及本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问题和前沿性问题,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
主要采用三种方式:(1)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2学分参加院系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0.1学分/次参加全国性及更高级别的学术会议0.2学分/次(2)综述或科研工作报告3学分要求博士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或科研工作报告8- 10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院系报告4次。
内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 4)
内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4)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
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医学科学研究而献身。
2、具有较严谨的科学学风,严密的逻辑思维及较高的理论推理能力,熟练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思维方法及常规技能。
能独立地设计与完成较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并指导医学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开展医学科学研究。
3、熟练掌握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并具有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灵活结合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不断完善所从事的医学科学研究课题。
4、具有独立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医学伦理学知识,能结合临床医学工作的实践选择科研课题,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5、能熟练应用现有的国内外学术期刊检索工具。
熟练掌握英文,具有相当水平的写作能力及一定的听、说能力。
能用英文独立地撰写科研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心血管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3、消化系病4、内分泌与代谢病5、肾病6、传染病三、学习年限“1+4”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见课程计划表“1+4”硕博连读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为3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8学分(含政治课4学分,外语课4学分),学科通开课10-12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中期考核“1+4”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第三学期开始第一个月内进行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中期分流)。
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形式可以多样化,各学科点可以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设计考试方式和内容,考试方式也可以和某一个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结合。
凡通过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者,正式进入博士研究阶段,未能通过资格考试者,退出硕博连读程序,按硕士研究生培养。
五、学位论文医学科研论文是反映医学科学博士研究生综合质量的主要指标。
第二学期开始,在拟定的研究方面范围内,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在全面检索并阅读相关研究论文的基础上,首先提交本研究方向系统而全面的文献综述,综述篇幅要求1.5万字以上,涵盖近2年最新文献150篇以上。
内科学(专业代码100201)
内科学(专业代码100201)一、培养目标内科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同时进行教学、科研及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内科学专业临床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具体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良好的医德医风,愿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
2、掌握内科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专门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能独立进行内科急症和危重症的诊疗、抢救及重症监护等工作。
初步掌握本学科的特殊检查及技术。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4、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通过考试录取的攻读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可为3-5年。
三、培养方式1、在硕士专业学位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知识面,深入掌握本三级学科的理论知识,熟悉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和新技术。
2、深入本专科病房、分管一组病人,进行本三级学科专科培养时间不少于一年。
3、担任总住院医师六个月以上,具有一定的病房管理能力,有处理急诊和胜任会诊的能力。
4、能胜任临床示教,承担带见习及小讲课等。
四、课程设置五、专科训练内容及要求:[心血管病专业]1、时间安排:课程学习4-5个月,内科或心内科总住院医师6个月,门急诊2-3个月,心内科病房15-18个月,科研工作4个月。
2、专业知识要求重点掌握: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诊断与治疗;高血脂的病理生理与治疗策略;心脏介入性治疗的临床意义、适应征、禁忌征及注意事项;心血管临床药理基础。
3、临床技能(1)能独立进行电复律、临床起博器安置、右心导管检查;(2)能较熟练的掌握一种介入性诊疗技术;(3)能独立主持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4)能独立承担心肺复苏抢救和心内科会诊;(5)对一项检查诊断手段或治疗措施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及实际工作能力,并了解目前国内外的新进展。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 学术学位培养方案(非全日制)
1002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综合素质的临床高级人才。
具体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医药事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学风严谨,事业心强,富有团结协作和务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研、教学或独立承担临床工作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4、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
二、研究方向本学科共设置下列14个二级学科:1、内科学(100201):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血液病、肾病、呼吸系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2、儿科学(100202):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生儿疾病、感染与免疫、肾脏疾病、呼吸疾病、消化疾病、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3、神经病学(100204):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癫痫的基础与临床、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颅内寄生虫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与临床研究、神经心理学等。
4、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精神病学、临床精神病学等。
5、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6):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过敏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皮肤肿瘤、性传播疾病等。
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医学影像诊断、放射介入、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影像解剖学、分子影像学等。
7、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诊断、临床免疫学实验诊断、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诊断等。
01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方案
内科学(心血管病)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二、学习年限: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三、培养方式: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具体参见《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五、课程学习要求:(二)参考书目1.《心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第三版曹林生廖玉华主编2.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9th Edition,2011,Publisher: Saunders3.实用心脏病学(第四版)陈灏珠主编上海科学出版社4.黄苑临床心电图学(第六版)陈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哈里森心血管病学 J.Loscalzo 北大医学2011六、临床能力训练(一)专科定向培养: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一年半的三级学科训练,要求认真填写培养手册,完整记录培养过程。
具体要求如下:(1)理论知识掌握1)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心包病、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人工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心血管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临床技能掌握1)典型常见心脏杂音的听诊。
2)心脏超声检查和诊断。
3)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方法。
4)中心静脉压测定。
5)一种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
6)能独立主持和组织心肺复苏抢救。
熟悉1)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器安放,左心导管检查和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术。
2)心内电生理检查。
3)心脏永久性起搏术。
4)起搏器故障处理。
5)射频消融术,PTCA术和心脏真空介入治疗技术。
(3)工作量:要求分管理体制6-8张左右床位,看门诊病人200人次以上;看急诊病人100人次以上;参加会诊20次以上;经管病人有书写病历40份以上(其中要求10份英文病历摘要)。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
医学博士学习计划篇一:武汉大学外科博士培养计划外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愿为医疗卫生事业及科学研究献身。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动态,熟悉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并能应用到本学科的研究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临床工作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相当水平的写作能力及一定的听、说能力。
能用英文独立地撰写科研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能完成所担负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1、泌尿外科泌尿系肿瘤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尤其是膀胱肿瘤、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治疗措施,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射精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男性不育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2、胸心外科复杂疑难食管疾病;气管肿瘤、肺癌、胸外伤(血胸、。
气胸等)的发病机理、诊断与防治措施;复杂疑难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疾病、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及心肌保护问题、、重症肺动脉高压的处理;大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终末期的心衰治疗及心脏移植。
3、普通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腺外科、腹腔镜外科、血管外科的发病机制、诊治方法及外科治疗、器官移植与肝胆外科的发病机制等。
4、骨外科脊柱及脊髓损伤的机理及基础实验研究、临床分类、临床诊治措施;骨关节疾病的病因、预防措施及临床诊治措施;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治措施;骨与软组织缺损的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治措施;骨肿瘤的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治措施等。
【精品】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201)学科专业简介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内科学学科点于1986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正式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各专业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尤其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肾脏疾病和血液疾病的现代诊治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完整的学科梯队,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较高,各研究方向均由长期从事医、教、研的高级专业人才负责,他们来自全国知名院校,多数具有博士学位和发达国家留学经历,博采众长,综合素质高,其中不乏知名医学专家、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
学科拥有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较齐全的有关动物实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机能与形态学研究设备和实验条件。
学科与本校基础医学院及其他院校相关学科专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相关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本学科自1987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以来,通过长期不懈的建设,已具备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内科学博士点各专业导师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第十人民医院、东方医院、肺科医院等4所医院的内科学教授担任,覆盖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与代谢以及肾脏等5个专业。
另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儿科学挂靠本学位点。
本学科专业所授学位为:医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1、德育方面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明礼诚信。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格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志于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2、业务方面(1)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发展方向,掌握与专业课题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能在本专业某个领域有所创新和建树。
博士(1002)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02)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医德高尚、作风严谨、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有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的理解,熟悉并了解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技术。
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应熟练地掌握本学科(主要指三级学科,下同)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规定第二阶段培训要求的临床技能水平。
(三)、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胜任本学科高校讲师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承担的教学及科研任务。
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应具有从事临床科研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允许修业年限为3-8年。
在职博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不少于4年。
三、研究方向(一)100201内科学:1.内科学(心血管病)1)冠心病现代治疗的相关基础研究。
2)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3)心律失常和心脏电生理。
4)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及相关的基础研究5)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机制及临床应用。
2.内科学(血液病)1)造血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恶性血液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贫血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4)出血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内科学(呼吸系病)1)呼吸衰竭治疗进展及相关的基础研究2)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3)间质性肺病诊断及治疗4)慢阻肺及支气管哮喘诊断及规范化治疗5)肺栓塞的规范化诊疗4.内科学(消化系病)1)消化疾病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5.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1)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4)骨质疏松症基础与临床研究6.内科学(肾病)1)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的研究。
内分泌专业博士培训计划
内分泌专业博士培训计划一、培养目标1. 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内分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2. 具有扎实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独立的内分泌领域科研项目;3. 具备高水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在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4. 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二、培养内容1. 基础理论教育:系统学习内分泌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内分泌器官的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知识,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作用和代谢等方面的知识;2. 实验技能培养:学习和掌握内分泌学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技能;3. 临床实践训练:深入临床科室,学习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治技术和经验,了解临床工作的流程和规范,掌握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4. 学术交流和合作: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讲座和研讨会,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学习国内外内分泌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三、培养方式1. 课堂教学: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内分泌学相关的课程学习,包括内分泌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课程,同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索;2. 导师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其学习和研究工作,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生活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实验实训:学生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学习和掌握实验技能;4. 临床实践:学生要到医院临床科室进行实习和培训,参与病例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了解和掌握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5. 学术交流: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四、培养评估1. 学位论文答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研究工作,撰写并完成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取得博士学位;2. 学术成果评估: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是评价其培养成果的重要指标,包括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参与科研项目等;3. 临床实践考核: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表现和成绩是评价其临床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依据,包括医疗技术操作、病情诊治、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评价;4. 导师评价:学生的导师对其学术水平、技术能力、科研潜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全面评价,作为学生培养成果的重要参考。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办法
目录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办法 (1)内科学(心血管病)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5)内科学(血液病)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7)内科学(呼吸系病)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10)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12)内科学(肾脏病)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15)内科学(消化系病)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18)内科学(风湿病)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21)内科学(传染病)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24)外科学(普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27)外科学(骨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31)外科学(泌尿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34)外科学(胸心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37)外科学(神经外科)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41)外科学(烧伤整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43)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46)儿科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50)眼科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53)神经病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56)麻醉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59)皮肤病与性病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62)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66)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70)肿瘤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73)老年科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76)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临床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79)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办法一、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对象(一)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二)在职临床医师(目前我校主要依托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临床医师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工作)二、培养年限:3-4年三、授予学位的名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Doctor of Medicine,M.D)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并通过卫生部组织的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外语考试;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4、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临床能力考核要求;5、具有独立从事临床科研工作的能力,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在统计源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著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以上奖项(主要获奖者)或在读期间有发明专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本学科主要研究内分泌与代谢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肥胖等的发病机理、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诊断及防治要点等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问题。
重点研究领域包括糖尿病发病机理与并发症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研究;胰岛细胞功能与细胞信号传导的研究;有关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激素作用机制的新探索等。
三、研究方向1.糖尿病发病机理与并发症防治研究;2. 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研究;3. 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肥胖等病的发病机理、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诊断及防治要点。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科学学位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7.0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5.0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 2.0学分外语(英语)72学时 3.0 学分2、必选课至少2门至少2.0学分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课程中选择: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免疫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神经科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32学时 1.5学分细胞和分子免疫学18学时 1.0学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54学时 2.5学分临床免疫学18学时 1.0学分神经生理学20学时 1.0学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42学时 2.0学分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30学时 1.5学分高级神经科学实验技术28学时 1.5学分神经病理学28学时 1.5学分膜片钳技术与离子通道研究32学时 1.5学分医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32学时 1.5学分SPSS for Windows 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54学时 2.5学分实验动物学(理论)25学时 1.0学分实验动物学—动物实验基本技术16学时 1.0学分细胞学实验技术25学时 1.0学分3、选修课不做要求(从选课表中选择)六、临床工作第二学年结合课题研究安排半年临床实践。
目的:熟悉常见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常见的检测技术。
具体要求:结合课题研究,通过临床相关科室的实践工作,了解本学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危重病人抢救、临床教学技能等。
七、学位论文要求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和方法见总则。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同上,略。
三、研究方向1.糖尿病发病机理与并发症防治研究;2. 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肥胖等病的发病机理、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诊断及防治要点。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专业学位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6.0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3.0学分外语(英语)72学时 3.0学分2、必选课至少2门至少2.0学分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课程中选择: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免疫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课程中选择: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54学时 2.5学分神经生理学20学时 1.0学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32学时 1.5学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42学时 2.0学分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30学时 1.5学分实验动物学(理论)25学时 1.0学分实验动物学—动物实验基本技术16学时 1.0学分膜片钳技术与离子通道研究32学时 1.5学分医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32学时 1.5学分SPSS for Windows 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54学时 2.5学分3、选修课 1.0学分(从选课表中选择) 六、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一)理论知识1、掌握(1)糖尿病(2)甲状腺疾病(3)皮质醇增多症、阿狄森氏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
(4)垂体生长素瘤、泌乳素瘤、席汉氏病。
(5)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和低减症。
(6)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7)痛风.(二)临床技能1、掌握内分泌主要腺体的功能试验的方法、应用范围及结果判断。
2、能正确迅速处理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低血糖昏迷、嗜铬细胞瘤危象、粘液性水肿昏迷及高血钙、低血钙危象。
(三)具体安排1、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一年,承担本专科院内会诊,带教实习医师查房,安排一定的门诊、急诊工作;2、担任总住院医师半年,通过临床锻炼,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内分泌常见病诊疗技术,独立处理内分泌专业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内分泌科:糖尿病100~200例,甲状腺疾病20-30例,肾上腺疾病5-10例,垂体病2-5例,甲状旁腺疾病1-3例。
(四)考核见总则。
七、学位论文要求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和方法见总则。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硕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同上,略。
三、研究方向1.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肥胖等病的发病机理、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诊断及防治要点;2.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易感基因的研究。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科学学位硕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8.0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7.0学分外语(英语)90学时 4.0 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 1.0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 2.0学分2、必选课至少4门至少7.0学分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65学时 3.0学分医学科研方法学(科学型)36学时 2.0学分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 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课程中选择: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免疫学研究进展18学时 1.0学分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细胞和分子免疫学18学时 1.0学分临床免疫学18学时 1.0学分细胞生物学讲座18学时 1.0学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32学时 1.5学分实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54学时 2.5学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54学时 2.5学分医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32学时 1.5学分医学信息检索20学时 1.0学分3、选修课(从选课表中选择) 4.0学分选修课为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所选修的课程,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生具体情况在培养计划中注明。
六、临床工作1. 研究生在临床学习期间结合研究课题熟悉内分泌专业的临床内容。
2.研究生在实验室学习期间,由一名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该研究生的实验室工作能力训练,包括实验室基本技能操作,实验室基本仪器的使用,以及内分泌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较高级实验技术的掌握。
在实验室学习结束后(第五学期末),进行内分泌实验室工作能力的考核。
研究生应认真总结所学习的实验技术、独立完成的内分泌实验种类及次数、阅读的参考书章节及文献篇数。
考核内容为:相关内分泌激素检测技术熟练程度及准确性等。
3.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包括导师在内的3~5人组成,其中由一名具有主管技师以上职称的熟悉实验技术操作的人员。
指导小组在导师领导下定期开会,了解研究生临床和实验室训练的学习工作进行情况,并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4.临床和实验室学习内容及要求(l)内分泌专业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内科学、内分泌学、内分泌生理学、诊断学和内分泌激素实验基础理论。
(2)本学科应学习和了解的技术操作:物理诊断(体格格查)、静脉穿刺技术、胸腹腔穿刺术、腰穿术、骨髓穿刺术。
(3)本学科应学习或掌握的实验室技能:①血糖、血脂(CHO、TG、HDL、LDL )、HbA1c。
②FT3、FT4、TT3、TT4、TSH、TRAb、TgAb、TpoAb③胰岛素、前胰岛素、C-肽、胰岛素受体测定④RN、AT、醛固酮⑤骨密度测定⑥甲状腺扫描⑦其他:细胞光度测定和定量分析技术(流式细胞仪:单细胞内DNA定量测定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ABC法、PAP法等);分子生物学技术(DNA电泳、核酸分子杂交、PCR、RT一PCR等)(4)其他要求①参加内分泌科三级查房,大内科病例讨论,内分泌科学术活动讲座(每月一次)以及糖尿病宣教活动。
②在第3~6学期,应在内分泌科范围内汇报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论文预答辩等最少二次。
七、学位论文要求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和方法见总则。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同上,略。
三、研究方向1.糖尿病发病机理与并发症防治研究;2. 老年及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研究;3. 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代谢性骨病、肥胖等病的发病机理、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诊断及防治要点。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5.0学分。
1、公共必修课 6.0学分外语(英语)72学时 3.0 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 1.0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 2.0学分2、必选课共8.0学分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65学时 3.0学分医学科研方法学(专业型)36学时 2.0学分临床岗位综合素质训练18学时 1.0学分临床通用技能训练36学时 2.0学时3、选修课 1.0学分医学信息检索18学时 1.0学分(或选修本临床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六、临床工作要求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此项内容适于临床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根据国家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执行(试行)。
七、学位论文工作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和方法见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