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治疗方案及原则

合集下载

完整版内分泌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内分泌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内分泌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概述内分泌科是研究人体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的临床学科,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等。

本文档旨在提供完整的内分泌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患者。

一、糖尿病1.病因与发病机制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病因复杂,多与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主要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

2.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3.治疗原则饮食控制: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运动疗法: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预防:控制血糖水平,积极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二、甲状腺疾病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

3.诊断与治疗甲状腺疾病可以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超声及其他相关检查来确定诊断。

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性碘治疗。

三、垂体疾病1.垂体瘤垂体瘤是垂体腺细胞非正常增殖而形成的良性肿瘤。

常见的垂体瘤有泌乳素瘤和生长激素瘤。

2.诊断与治疗垂体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如血液激素测定、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

治疗一般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

四、其他常见疾病除了上述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垂体疾病,内分泌科还常见其他疾病,如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

治疗取决于疾病的具体情况,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以上为内分泌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完整版本,希望能对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患者提供帮助。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案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案
(3)治疗周期:直至病情进展或患者出现不可耐受的副作用。
四、监测与评估
1.定期随访: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进行随访,监测病情、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肿瘤标志物等。
3.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彩超、钼靶、胸部CT、腹部CT、骨扫描等。
4.评估标准: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估。
五、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患者需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如潮热、阴道干燥、骨质疏松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2.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不得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
3.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4.鼓励患者参加各类康复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六、结语
本方案旨在为乳腺癌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内分泌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生建议,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希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信心,共同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2)治疗方案:选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进行治疗。
(3)治疗周期:一般为4-6周,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2.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
(1)适应症: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
(2)治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案:
①芳香化酶抑制剂(AI):绝经后患者首选,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
②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绝经前患者首选,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等。
③特殊情况:对无法耐受AI或SERM的患者,可选用氨基酸类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如氟维司群等。
(3)治疗周期:一般为5年,高风险患者可延长至10年。
3.晚期内分泌治疗
(1)适应症:适用于晚期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2)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受体状况和治疗史,选择AI、SERM或氨基酸类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内分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内分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内分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一、引言内分泌性疾病是指机体内分泌系统发生功能紊乱导致的各种疾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内分泌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原则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二、主体1. 诊断原则内分泌性疾病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综合判断。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内分泌性疾病的诊断要点:(1)甲亢:甲亢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导致的一组临床表现,并伴有血液中自由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自由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异常升高。

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心动过速、代谢亢进等,通过血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2)甲减:甲减是由于机体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血液中FT3、FT4和TSH浓度异常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则有所增高。

诊断时应注意甲减的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3)糖尿病: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细胞功能障碍或机体对胰岛素抵抗导致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包括Ⅰ型和Ⅱ型。

通过血液中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HbA1c水平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2. 治疗原则(1)个体化治疗:内分泌性疾病在不同个体中表现和发展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例如,在甲亢患者中,应考虑患者年龄、心率水平、合并其他心脏或肺部疾病等因素,选择抗甲状腺药物、碘治疗、手术治疗或放射性碘治疗等方法。

(2)药物治疗:内分泌性疾病的一线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

例如,在甲亢患者中,抗甲状腺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药物剂量应个体化调整,维持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3)手术治疗:对于部分内分泌性疾病,如甲亢、垂体肿瘤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严重并发症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能够快速消除异常组织或肿块,并有效控制相关临床表现。

(4)生活方式干预:对于某些内分泌性疾病来说,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非常重要。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1-5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1-5章)

病因和发病机制
营养病和代谢病的分类
营养疾病 ➢ 蛋白质营养障碍;糖类营养障碍;脂类营养障碍;维生素营养障碍;水、盐营养障碍 ➢ 无机元素营养障碍;复合营养障碍
代谢疾病 ➢ 蛋白质代谢障碍;糖代谢障碍;脂类代谢障碍;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无机元素代谢障碍 ➢ 其他代谢障碍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基础知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激素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 垂体 ➢ 甲状腺 ➢ 甲状旁腺 ➢ 肾上腺 ➢ 性腺 ➢ 其它部位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
激素的作用方式 ➢ 内分泌 ➢ 旁分泌 ➢ 胞分泌 ➢ 神经分泌
基础知识
激素的分类 ➢ 肽类激素:甲状旁腺素、胰岛素、降钙素 ➢ 氨基酸类激素:甲状腺激素 ➢ 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褪黑素等 ➢ 类固醇类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
激素分泌减少:因肿瘤增大压迫正常垂体组织所致,表现为继发性性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 功能减退症和生长激素缺乏
垂体卒中:垂体瘤内出血,引起严重头痛、视力急剧减退、眼外肌麻痹、昏睡、昏迷、脑膜刺 激征和颅内压增高
垂体瘤的诊断
详细病史询问和仔细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眼底、视力、视野检查,对于垂体瘤诊断可提 供重要依据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
病变部位扩张的临床表现 ➢ 肿瘤直径大于1cm者可因压迫鞍膈而有头痛 ➢ 向前上方:压迫视神经交叉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 ➢ 向上方:影响下丘脑而有尿崩症、睡眠异常、食欲亢进或减退、体温调节障碍、自主神经功 能失常、性早熟、性腺功能减退、性格改变 ➢ 向侧方:影响海绵窦,压迫第3、4、6脑神经而引起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和复视,还可影响第 5对脑神经眼支和上颌支而有神经麻痹、感觉异常等

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指南

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指南

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指南1.糖尿病用药指南: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异常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

-胰岛素治疗:包括快速作用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等,根据个体的胰岛素需求来确定适当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2.甲状腺疾病用药指南: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和甲减两种情况,治疗方法有所不同:-甲亢治疗: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甲减治疗:口服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甲状腺素)。

3.肾上腺疾病用药指南:肾上腺疾病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多和增少两种情况:-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多(如库欣综合征)治疗:可以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如抗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如酮康唑、氢化可的松等)或放射治疗等。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治疗:主要是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

4.生长激素缺乏或过多用药指南:-生长激素缺乏治疗:可以使用合成生长激素来补充缺乏的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过多治疗(如垂体瘤引起的生长激素过多):常采用手术以及放疗等方式治疗。

5.雌激素和孕激素缺乏用药指南:-雌激素缺乏治疗:可以使用合成雌激素来补充缺乏的雌激素。

-孕激素缺乏治疗:可以使用合成孕激素来补充缺乏的孕激素。

6.钙代谢异常用药指南:-高钙血症治疗:通常需要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和钙的限制摄入。

-低钙血症治疗:常采用口服补钙或静脉补钙等方式来补充血钙。

总结: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不同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结合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可能的相互作用,随时跟踪病情的变化,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与医生密切配合,配合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全面控制和管理内分泌代谢疾病。

内分泌病与代谢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内分泌病与代谢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 饮食
□ 用药依据病情下达
□ 用药依据病情下达
临时医嘱
□ 复查异常实验室检查
临时医嘱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

□ 肝肾功能、血糖、血脂、
电解质
□ 垂体前叶及后叶功能检查
□ X 线胸片、心电图、超声、
垂体 MRI(平扫+增强)
□ 视力视野检查
□ 其他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 □ 观察患者情况
(七)药物选择 1.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等。 2.垂体前叶功能低减者补充相应激素。 3.垂体后叶素:根据是否存在中枢性尿崩症合理用药, 如醋酸去氨加压素或鞣酸加压素等。 (八)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采用药物治疗者可服药后门诊治疗。 3.采用手术治疗转相关科室手术。 4.采用放射治疗的患者转放疗科。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垂体生长激素/催乳素混合瘤、多发内分泌腺瘤病(MEN) 和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 患者不适用本路径。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 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 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 时的处理等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定期门诊随访 □ 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催乳素、其他垂体前叶激 素监测、鞍区 MRI
□ 出院带药服用指导 □ 特殊护理指导 □ 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
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二、垂体催乳素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垂体催乳素腺瘤(ICD–10:D35.2 M82710/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14 天

内分泌及代谢性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点总结

内分泌及代谢性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点总结

内分泌及代谢性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知识点总结要点1 甲状腺功能亢进2 糖尿病3 骨质疏松4 痛风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过多地分泌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

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得病之比为1:4,以中青年发病者最多。

◆甲亢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甲状腺肿大、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动过速;情绪容易激动、怕热、出汗、手抖。

◆甲亢的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

(一)抗甲状腺药物作用机制1.硫脲类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2.碘剂作用剂量包括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合成、减少腺体血供,使甲状腺变硬变小,有利于手术。

3.肾上腺素能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缓解甲亢症状,普萘洛尔还可抑制T4向T3转化。

(二)治疗药物的选用1.硫脲类包括:丙硫氧嘧啶(PTU)、甲巯咪唑(MMI)和卡比马唑等。

优点:口服用药易被接受,不会引起腺体损伤。

缺点:疗程长、依从性差、儿童用药需家长和医师的严密监护、复发率较高、不良反应危险性大。

初始剂量:PTU300~400mg/d,分3~4次服用;MMI30~40mg/d,每日1次或每日3次服用。

儿童与成人服法相同,单剂量需调整。

◆甲状腺危象或严重甲亢宜选用PTU,因其可阻断外周组织T4向T3转化,较MMI起效更为迅速。

◆虽然PTU的使用更为广泛,但MMI也有其特别优势。

该药可以每天给药1次,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且MMI药效更强,所需剂量更小,不良反应较PTU低,且与剂量相关。

因此在PTU不耐受或其他临床不适用PTU的情况下可选用MMI。

◆妊娠期间进行甲亢治疗时,多选用PTU,而非MMI。

◆并且由于几乎不透过胎盘屏障,也不经乳汁排泌,PTU也适用于哺乳期妇女。

◆儿童甲亢的治疗应选用MMI。

◆丙硫氧嘧啶(PTU)【适应证】(1)甲亢的内科治疗:适用于病情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甲亢患者;年龄<20岁、妊娠甲亢、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不适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者、手术后复发而不适于放射性碘治疗者均宜采用药物治疗,也可作为放射性碘治疗时的辅助治疗。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ppt课件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ppt课件

第四节 糖尿病
1型糖尿病 遗传为基础、病毒感染为诱因 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减少
定义 血糖代谢紊乱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发病机制 1、2型鉴别诊断 慢性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
第四节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肥胖或超重或其他原因所致胰岛素作用不敏感 遗传性β细胞胰岛素分泌异常或代偿能力受限
表现为:
甲状腺毒症(高代谢症候群) 伴有或不伴甲状腺肿大 伴有或不伴突眼 该病发病以青年女性为主,女性发病率是男
性1~6倍
在老年和小孩甲状腺毒症可不明显或不典型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定义 导致甲状腺毒症原因 Graves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甲亢危象(诊断) 甲亢危象(治疗)
诱因:应激状态、严重躯体性疾病、口服过量 甲状腺激素、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定义 血糖代谢紊乱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发病机制 1、2型鉴别诊断 慢性并发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
第四节 糖尿病
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血 糖升高性疾病
急性血糖紊乱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高血糖 高渗昏迷
皮脂腺腺癌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致慢性并 发症,影响患者生活治疗和寿命
促激素
外周靶腺体激素 把组织信号
肾上腺
性腺
甲状腺
机体内环境 内分泌器官 内分泌调节 垂体-甲状腺轴 诊断原则 治疗原则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特点及护理管理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特点及护理管理

病区管理
病房管理
实验室管理
病房管理
甲亢病人服用硫脲类或咪唑类抗甲状腺药常 见的不良反应有白血病降低、血小板减少、 粒细胞缺乏等。而粒细胞缺乏是最严重的不 良反应,对生命有极大的威胁。应进行紧急 处理,给予保护性隔离治疗,住无菌病房, 限制探视。定期紫外线空气消毒,病室内用 消毒液擦洗床、桌、椅、板凳及拖地,直到 病人度过危险期。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 特点及护理管理
郭宇宏
前言
现代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已不局限于内分泌腺体与代 谢疾病的范畴,而是跨越整个临床学科领域,无 论是哪一门临床学科,哪一验室 检查即可诊断,而药物治疗是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最基本的治疗,但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措施不当, 极易引起危重急症。所以,临床护士必须熟悉和 了解疾病的态度、治疗、预后,才能有针对性地 做好护理。
2、标本留取的准确性 许多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如类固醇激 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是从nmol/L到umol/L水平,而肽类激 素水平一般在1-100pmol/L之间。激素分泌具有生物节律性, 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留取标本要求不但量要准确,还要严 格掌握时间。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测定有昼夜节律性改变, 清晨高、午后低,检查时应严格在8:00、16:00、24:00抽血; 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应嘱病人禁食过夜10h以上,于晨起抽 血查空腹血糖,5min之内饮完葡萄糖溶液后,1、2、3h准时 采血测定血糖。
4、急危重并发症的多样性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处理不 当,可并发危重急症或危象发作。糖尿病急性 并发症均可引起昏迷,如低血糖昏迷、酮症酸 中毒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昏迷。另外,尚有肾上腺危象、甲亢危象、粘 液水肿性昏迷等。其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有本 质的区别,护士应学会鉴别各类急性并发症, 做好急救准备。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首选PTU600 mg口服或胃管内注入,继用200 mg,每8小时1次口服,待症状控制后减至一般治 疗剂量;
(2)甲状腺危象的药物治疗
首选PTU600 mg口服或胃管内注入,继用250 mg,每6小时1次口服,待症状控制后减至一般治 疗剂量;
(2)甲状腺危象的药物治疗
病情严重者在服用PTU后1~2h加用复方碘溶 液,6滴/次, 1次/6小时,或碘化钠1.0g加入5% 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第一个24h可用1~3g。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甲亢内科治疗的 主要药物。
适应证为:
①症状较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患者; ②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患者; ③甲状腺次全切除后复发又不适合放射性碘(131I) 治疗的患者; ④妊娠期妇女、年老体弱或兼有心、肝、肾、出血性 疾病等而不宜手术者; ⑤甲亢手术前准备; ⑥放射性131I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
3.安全用药 抗甲状腺药物严重的副作用是 骨髓的抑制和肝脏损害,在用药期间必须定 期进行血液白细胞数目及肝功能监测。
1.药物的分类、作用及特点 2.治疗药物的选择
1.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及特点
分类
抗甲状腺药 甲亢的辅助治疗药 大剂量碘剂 放射性碘
(1)
抗甲状腺 药物
硫脲类 咪唑类
甲硫氧嘧啶 (MTU)
(2)大剂量的碘剂
通过抑制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酶,而减少 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对抗TSH引起的甲状腺腺体增生,使甲 腺体缩小变韧,有利于手术。
(3)甲亢的辅助治疗药物
主要是β受体阻断药,能阻断甲状腺激 素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并抑制外周组织T4 转变成T3,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 洛尔等。
(4)放射性碘 131I可浓集于甲状腺,放出的β射线 破坏部分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起到 类似手术切除的功效。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节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节

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节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糖尿病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症状群。

基本病理变化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一、糖尿病分类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四型。

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多见于年轻人,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儿童多属此型,需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有家族性发病倾向,是因对胰岛素发生抵抗;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体重过重者占多数。

二、临床表现(一)胰岛素依赖型(1型) ①多发生于青少年,起病急,病情重。

多数患儿因感染、饮食不当或情绪激惹而诱发,“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婴幼儿多饮多尿不易被察觉,学龄儿可因遗尿或夜尿增多而就诊,年长儿可表现为精神不振、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

②除“三多一少”症状外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征象,皮肤黏膜干燥,呼吸深长,呼气中有酮味,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随即出现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二)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 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 >40岁),体胖,起病慢,早期无症状,较少发生酮症。

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多可通过控制饮食或口服降糖药而得到控制。

此型糖尿病易出现心血管合并症及神经病变。

(三)并发症1.急性并发症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常见,此症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较少见。

可因胰岛素或降糖药使用不当、感染、压力、饮食不当引起。

早期表现为多尿、多饮、疲乏等,继之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深大呼吸及呼出气体中有烂苹果味;晚期脱水明显、尿少、皮肤干燥、血压下降、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②高糖高渗状态:以严重高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常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昏迷。

专题16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

专题16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第1节糖尿病的临床用药一、概述糖尿病是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

临床早期表现为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继之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和各种感染等急性并发症以及肾病、视网膜病变、动脲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1997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主办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公布了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建议,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种:①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②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lDDM);③特异型糖尿病;④妊娠糖尿病。

1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约占糖尿病患者数10%,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急,症状较明显,病情较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下,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表明胰岛素缺乏。

治疗需给予外源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及抑制酮体生成。

2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由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及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约占糖尿病患者数90%。

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且不典型,常因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而就诊,极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在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情况下可出现酮症酸中毒。

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轻度降低或高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略低、基本正常或高于正常。

通常采用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但无效或应激状况时亦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血糖正常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二、胰岛素1922年加拿大医学专家Banting、Best、Macleod、Collip等人合作,首次从动物胰脏中提取出胰岛素,并成功治疗了第一例糖尿病患者。

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

读到这里,我不禁思考起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减退 症虽然不常见,但它们对患者的生理机能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甲状旁 腺功能减退症可能导致骨折、白内障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书中对于这些疾病的深入剖析,使我更加明白了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对个体 健康的潜在威胁。
这本书的内容广泛而全面,从甲状腺疾病到肾上腺疾病,再到糖尿病、肥胖症 等常见代谢性疾病,都有详尽的描述。我特别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减退症 的部分,这两者都与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有关,而这种激素对于维持体内钙磷 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的问题导致的激素过量分泌, 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则常常是由于其他疾病或状况引发的。对于这两 种疾病的治疗,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治疗建议和方案。
“心理因素对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治疗 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这些摘录强调了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醒医生在治疗过程 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也提醒患者要自身健 康,及时发现和治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价格较高:由于该书内容全面、权威,因此价格相对较高,可能会影响一些读 者的购买意愿。
总体而言,《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是一本优秀的临床诊疗 指南,其目录结构清晰、内容全面、实用性强,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 参考。虽然存在一定的专业性和价格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影响该书在内分泌 及代谢性疾病诊疗领域的地位和价值。对于从事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诊疗的临 床医生来说,该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阅读感受
《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读后感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是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这类疾病往往在悄无声 息中损害患者的生理机能,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最近,我阅读了《临床诊 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浅出 地阐述了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疗方法与最新进展。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疗与管理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疗与管理

03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内分泌及代 谢性疾病治疗的主要手 段之一,针对不同疾病 和症状,医生会开具相 应的药物处方。
对于甲状腺疾病,常用 的药物包括甲状腺素、 抗甲状腺药物等,用于 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和分泌。
对于糖尿病,常用的药 物包括胰岛素、口服降 糖药等,用于降低血糖 和控制病情。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 的指导,定期进行检查 和调整药物剂量,以确 保治疗效果和避免不良 反应。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非药物治疗是内分泌及代谢性 疾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包 括饮食调整、运动、心理治疗 等。
非药物治疗是内分泌及代谢性 疾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包 括饮食调整、运动、心理治疗 等。
非药物治疗是内分泌及代谢性 疾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包 括饮食调整、运动、心理治疗 等。
泌功能。
代谢产物
如血糖、血脂、尿酸等,反映 代谢状况。
生化指标
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用于 评估器官功能。
其他
如血常规、尿常规等常规检查 项目。
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初步检查结果,做出初步诊 断。
鉴别诊断
对于相似症状的疾病,需进一步检查和鉴别,确诊 病因。
动态观察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测病情变化,调整 治疗方案。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疗与 管理

CONTENCT

• 引言 •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管理 •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
展 • 结论
01
引言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
三、糖尿病的并发症
(一)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体高血糖症;低
血糖症;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 (二)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 2、微血管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 3、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 4、糖尿病足
.
四、诊断依据
1、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 ≥11.1mmol/l或
.
六 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个体化用药:注意低血糖和休克 2、服药时间的特点 3、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①间隔2cm②冷藏保存③笔芯不宜冷藏,室温 下最长保存4周 4、糖尿病治疗的5个方面
.
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
一、概述 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
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第十三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一、概述 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以神经、
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 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称为甲状腺毒症。
.
甲亢的病因
1、感染 2、外伤 3、精神紧张 4、过度疲劳 5、妊娠早期 6、碘摄入过多
.
二、分类与临床表现
1、病因分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多结节 甲状腺肿伴甲亢和自主高功能甲状腺瘤。
保证营养均衡
.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一、概述 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
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症。 分类:原发性、中枢性、抵抗综合症等
.
二、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疲劳、怕冷、增重、记忆力减退、嗜睡等;表 情淡漠、颜面、眼睑水肿
(二)肌肉与关节 (三)心血管系统
(四)其他: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 (五)粘液性水肿 (六)实验室检查:贫血、T3\T4降低、TSH升高

内分泌科治疗方案都有哪些?

内分泌科治疗方案都有哪些?

内分泌科治疗方案都有哪些?1. 药物治疗内分泌科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药物包括激素替代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胰岛素等。

药物治疗在内分泌科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激素替代治疗:对于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患者,激素替代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通过口服或注射激素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减轻症状。

- 抗甲状腺药物:对于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患者,内分泌科医生常常会开具抗甲状腺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结节、垂体瘤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用时,内分泌科医生会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通过手术切除患者体内异常组织或器官,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 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内分泌科医生会安排甲状腺手术。

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术后康复情况良好。

- 垂体手术: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减轻症状。

垂体手术通常通过鼻内窥镜技术进行,手术切除垂体瘤,减轻患者的激素分泌过多的症状。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科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治疗垂体瘤、甲状腺结节等疾病。

通过放射线照射异常组织或肿瘤,达到杀灭异常细胞的目的。

- 放射治疗对于一些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可以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存率。

4. 中医治疗除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外,中医治疗在内分泌科也有一定的应用。

中医治疗以中药、针灸等传统疗法为主,通过调理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中药治疗:中医内分泌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制适合的中药方剂。

中药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气血循环,调节激素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 营养治疗内分泌科治疗方案中,营养治疗也占据重要地位。

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诊疗规范方案

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诊疗规范方案

WORD格式整理内分泌疾病第一节垂体肿瘤【病史采集】病史采集包括垂体压迫症群与激素分泌异常症群两方面。

1.性腺功能低下:女性多诉闭经、溢乳、不育;男性多诉阳萎、性功能下降。

2.头痛:部位(前额、双颞侧、眶后等处)性质(持续性钝痛、胀痛伴阵发性加剧、顽固性头痛)。

3.有否视力、视野改变。

4.有否眼球运动障碍、突眼或面部麻木、三叉神经痛,严重者可发生脑脊液鼻漏。

5.饮食、精神、睡眠、大小便、性发育、肤色;体态改变状况。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神态、皮肤、毛发、心肺腹等。

2.专科检查:(1)视力、视野、眼球运动、眼底。

(2)性征、性腺、生殖器。

(3)BMR、对外界反应、甲状腺。

(4)肤色、体态。

【实验室检查】1.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24小时尿量。

2.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

3.性腺激素及其促激素,泌乳素。

4.甲状腺激素及其促激素。

5.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促激素。

24小时尿17-OH、17-KS、UFC。

6.生长激素。

7.肾上腺、性腺、甲状腺和心脏B超检查,心电图。

8.X线检查:头颅正侧位片。

CT或MRI。

【诊断】垂体瘤诊断须包括三部分:1.确诊有垂体瘤;2.肿瘤类型和性质;3.了解垂体功能及其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根据临床表现、X线发现,辅以各种内分泌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诊断垂体瘤还需要与空泡蝶鞍、垂体外肿瘤、炎症与肉芽肿、变性、血管瘤、以及颅咽管瘤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除对症支持治疗外,垂体瘤治疗有放疗、手术、药物三种。

1.放射治疗:适用于肿瘤体积不大、无视力及视野障碍、颅内压不高者。

(1)深部X线照射,3500〜4500Rad,30〜50天。

22)60钴照射,4500Rad左右,30〜40天。

(3)放射性同位素质90钇或198金经蝶鞍植入者4000〜4500Rad、30〜40天。

2.手术治疗:适用于视力障碍,可能发生失明、头痛剧烈及颅内压升高者。

内科学系统整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精选

内科学系统整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精选
临床表现:
1.深快呼吸,有酮味
2.疲乏、眩晕、嗜睡,腱反射减弱
3.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偏低治疗:
1.去除病因
2.酸中毒较重时(HCO-V15mmol/L),补碳酸氢钠
3
代谢性碱中毒
病因:
1.酸性物质丢失:
1胃液丢失:呕吐、胃肠减压
2经肾丢失:利尿剂、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
2.碱性物质过多:长期服用碱性药物、输入库存血(含抗凝剂,转化为碳酸氢根)
2.甲状腺肿:弥漫性肿大,质软
3.眼部表现:TAO
1非浸润性突眼:轻度突眼、眼裂增宽、上眼睑移动滞缓、瞬目减少、惊恐眼
神、前额皮肤不能皱起、内聚不能
2浸润性突眼: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复视、视力下降、眼部肿痛
4.精神神经:易激动、多言多动、失眠焦虑、精神不集中
5.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心搏增强,脉压增大,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
3.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
低钾、缺水表现
治疗:
1.去除病因
2.输入等渗盐水,补钾
3.较重时,输入HCl
糖尿病
分型:
1型糖尿病
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两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B细胞受损
特殊类型糖尿病
1.胰岛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2•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A型胰岛素抵抗、矮妖精貌综合征、Rabson-Mendenhall综合征、脂肪萎缩性糖尿病
2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
3血脂异常:他汀类、贝特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诱因:
1型糖尿病:本身具有倾向
2型糖尿病:急性感染、胰岛素减量或中断、饮食不当、胃肠疾病、卒中、心梗、创伤、手术、分娩、精神刺激
病理生理:
1.酸中毒:乙酰乙酸、B-羟丁酸、丙酮一酮血症、酮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治疗方案及原则◆一、下丘脑综合征肿瘤所致者,可采用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

感染所致者,应选用适当、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由某些药物引起者,则应立即停用该药物。

对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见相关章节。

有各种内分泌功能减退者,应依据临床表现、激素水平予以合适的激素替代治疗。

有溢乳-闭经综合征者,可用溴隐亭2.5~7.5mg/d等治疗。

◆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㈠靶腺激素替代治疗:⑴肾上腺皮质激素;⑵甲状腺素;⑶性腺激素。

㈡危象抢救5%GS快速静注,继以5%GNS静滴,氢化可的松300~400mg/d,5~7天减为维持量。

必要时补充左旋甲状腺素、血管活性药物等。

低血容量者可补充血浆、白蛋白或全血。

给氧,保温,抗感染。

◆三、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四、肢端肥大症㈠手术治疗为本病重要治疗手段。

经额开颅手术适用于肿瘤大、向鞍上生长者,经蝶窦手术适用于微腺瘤。

㈡放射治疗术后1个月再进行放疗效佳,也可单独放射治疗。

㈢药物治疗1. 多巴胺能激动剂溴隐亭2.5mg,3~4次/d,可逐步增加至2.5~5mg,4次/d。

2.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小剂量开始,皮下注射,每8~12h一次,然后依据血GH、临床症状及耐受性调整剂量。

多数患者剂量约为0.2~0.3mg/d。

3. 亦可选用左旋多巴50mg/d,甲氧氯普胺600mg/d,赛庚啶8~32mg/d,氯丙嗪100mg/d,分次服用。

4.有糖尿病者按糖尿病治疗。

◆五、泌乳素瘤㈠药物治疗首选溴隐亭,开始剂量为2.5mg/d,以后每隔5~7天增加1.25~2.5mg/d,直至取得满意疗效。

多数患者有效量为5~7.5mg/d。

用药后绝大多数患者血清PRL迅速下降,直至正常。

2~3个月左右溢乳明显减轻或消失,月经来潮。

获得疗效后药物剂量宜缓慢递减,直到维持量,多为1.25~2.5mg/d,持续2~3年甚至更多年。

㈡手术治疗对溴隐亭治疗无效且肿瘤有扩大倾向者,可考虑手术,但手术常不彻底,大多数患者术后仍需接受溴隐亭治疗。

㈢放射治疗常用直线加速器照射、γ刀或x刀治疗◆六、尿崩症部分性垂体性尿崩症可给予氢氯噻嗪25~50mg,口服,3次/d。

完全性垂体性尿崩症应补充抗利尿激素,常用有油剂鞣酸加压素(长效尿崩停)5U/ml,从0.1ml开始,深部肌肉注射,一般用0.3~0.5ml,以维持5d左右为宜。

因肿瘤引起者,宜手术或放射治疗。

肾性尿崩症也可试用氢氯噻嗪。

◆七、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症㈠原发病的治疗(恶性肿瘤、药物、脑部疾病)㈡限制饮水量㈢药物治疗﹝地美环素(去甲金霉素),.呋塞米,.苯妥英钠﹞㈣严重低钠血症的处理◆八、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附:甲亢危象)㈠抗甲状腺药物(ATD)常用药物包括甲硫咪唑(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PTU)。

全疗程一般为1.5~2.0年或更长,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症状控制期、减量期和维持期)。

控制期约为1~3个月不等,使用剂量按病情酌定;减量期约为2~4个月,最后减至他巴唑5~10mg/d(PTU50~100mg/d);维持期持续1年或更长。

症状控制期和减量期可以加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25~50μg/d),它可治疗由于ATD过量而导致的甲减和甲状腺肿大。

对于突发严重的患者也应当加用左甲状腺素,预防突眼加重。

ATD的主要副作用是粒细胞减少症和皮疹。

用药期间要定期监测白细胞数目,症状控制期每周一次,减量期每2~4周一次。

白细胞数低于4.0×109/L应当加用升白细胞药物,白细胞低于3.0×109/L或粒细胞低于1.5×109/L应停用ATD。

在早期,心率过快时酌用普萘洛尔10~20mg, 3次/d,待症状好转后停用。

㈡放射碘治疗无下列禁忌证者均可选择放射碘治疗:①年龄小于25岁;②妊娠或哺乳妇女;③白细胞持续低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者;④严重突眼;⑤活动性肺TB;⑥有严重心、肝、肾疾病;⑦甲亢危象。

对于重症患者、老年伴心脏患者、甲状腺肿大显著(大于100g),在治疗前应先予ATD治疗,待甲状腺功能控制至正常后在给予放射碘治疗、本资料方法的主要并发症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国外报告发生率高达80%。

放射碘治疗后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一旦发生甲减,即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

㈢手术治疗ATD药物无效,停药后复发,不愿继续服药者但又不伴有严重突眼、心、脑、肾、肺等严重疾患者和妊娠早(头3个月),晚(后3个月)期者,可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

术前需应用ATD控制甲状腺功能至正常。

甲旁减症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左右。

附:甲亢危象㈠抗甲状腺药物尽快给予PTU,首次600mg,口服或经胃管注入(如无PTU可用他巴唑60mg)。

继用PTU200mg,3次/d口服。

待症状减轻后改用一般治疗剂量。

㈡复发碘溶液在服首剂PTU后1~2h,再加用复方碘溶液,首剂30~60滴,以后每6~8h,5~10滴。

或用碘化钠静滴,一般使用3~7天后停药、对碘剂过敏,可改用碳酸锂。

㈢β受体阻滞剂和糖皮质激素可用普萘洛尔30~50mg,每6~8h口服一次(禁用于伴哮喘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氢化考的松100mg加入5~10%GNS中静滴,每6~8h一次。

㈣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血浆置换㈤支持疗法㈥对症治疗◆九、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㈠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首选左旋甲状腺素片,小剂量开始,酌情加量。

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至正常。

患冠心病者宜由更小量开始,缓慢增加,避免诱发和加重冠心病。

若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应在有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进行。

㈡粘液水肿昏迷的治疗1. 支持、对症治疗吸氧、保温、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甲状腺激素治疗应即刻补充快速的甲状腺激素,严重者静注L-T3针剂,首次40~60μg,以后每6h,5~15μg静脉滴注(或首次静注L-T4 100~200μg,以后改为静滴),至病人清醒后改为口服片剂、如无针剂,可以T3或T4片经胃管给药,每4~6h给予20~30μg,清醒后改为口服。

伴有心脏病者,起始剂量一般用量的1/5~1/3。

◆十、亚急性甲状腺炎1.休息、低碘饮食。

2.止痛轻症者用非甾体抗炎药即可缓解症状。

如消炎痛25mg,3~4次/d,疗程约2~4周。

3.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有特效,可缓解高热和疼痛。

强的松20~40 mg/d,分3次口服,症状缓解后逐步减量,一般用药1~2个月左右。

复发时可再用。

4.早期有用甲亢表现者,一般不用ATD,可用β-受体阻滞剂。

5. 出现甲减,可加用左甲状腺50~100μg/d,甲状腺素水平恢复正常后逐渐减量或停用。

◆十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 少碘饮食2. 无明显症状、甲状腺肿不明显、甲状腺功能正常可暂不治疗,随访观察。

3.甲状腺肿大明显、伴有压迫症状或合并甲减者(如TSH升高),应给予左甲状腺素,使甲状腺缩小,补充甲状腺激素的不足。

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予左甲状腺素25~100μg/d口服。

甲减者长期替代治疗。

4.糖皮质激素:可短期用于少数症状明显者,强的松片20~30mg/d,症状缓解后逐步减量至停药。

但停药后可复发,一般不用。

5.有甲亢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加小剂量ATD,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

6.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疑有恶变或有明显压迫症状,应用甲状腺素无明显疗效者,应及时作甲状腺穿刺活检或考虑手术治疗,术后长期应用甲状腺素以预防甲状腺肿复发及甲减。

◆十二、单纯甲状腺肿1.除非在确定为缺碘地区,否则不宜采用高碘饮食及碘剂治疗。

2.宜早期应用甲状腺激素,补充甲状腺激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缩小肿大的甲状腺。

小剂量开始,视甲状腺功能和症状调整剂量。

老年人及心脏病者应慎用。

3.有下列情况者应行手术治疗,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素:①巨大甲状腺肿及胸骨后甲状腺压迫气管、食道或喉返神经而影响生活或工作者。

②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恶变者。

◆十三、甲状腺结节与肿瘤1. 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减退)的良性结节(结节性增生、缐瘤、囊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主要治疗是给予甲状腺激素,一般不用碘剂。

2. “温”结节可考虑先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左旋甲状腺素(L-T4)50~200μg/d,分2~3次口服,随访血TSH是否被有效抑制。

严密观察2~3周,如结节缩小,多为良性;如结节无明显变化或增大,应予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素以防复发。

3. “冷”结节应先细针穿刺活检,未能证实恶性者不一定立即手术,亦可先试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密切观察,对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者应首选手术治疗。

4. 甲状腺囊肿经穿刺活检排除恶性者,体积较小者可不处理,较大者需配合囊肿穿刺排液后注入硬化剂(如无水乙醇)治疗或手术切除。

◆十四、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㈠手术治疗是治疗本症的根本方法。

﹝除高钙血症极轻微(<2.9mmol/L)或年老、体弱(如有严重肾衰竭)不能进行手术时才考虑药物治疗﹞。

㈡药物治疗㈢高血钙危象的处理根据脱水程度静滴生理盐水4~6L/d,必要时血透或腹透,使用降钙素。

◆十五、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甲旁亢的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力图去除刺激PTH分泌的因素。

◆十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治疗目标是补充活性维生素D与钙剂,使血钙接近正常,血磷下降,防止手足搐搦发生和异位钙化。

◆十七、皮质醇增多症㈠手术治疗1.库欣病应首选经鼻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ACTH分泌瘤;如不能做上述手术,则可行一侧肾上腺全切除,另一侧肾上腺大部切除,然后行垂体放疗。

2.异位ACTH综合征。

3. 肾上腺肿瘤手术切除肿瘤。

㈡药物治疗1.氨鲁米特可抑制皮质醇生成,一般用于不能接受手术的病人,或术前准备。

2.密妥坦可抑制皮质醇生成及肿瘤生长。

用于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

3. 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于术后暂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

㈢放射治疗◆十八、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 替代治疗应用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

2.在轻度应激情况下(如发热38°以下,小手术等),上述激素量应增加2~3倍。

在中等以上手术、严重外伤等应激情况下,应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mg/24h。

3.肾上腺危象时,先静脉注射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头24h内静脉滴注300~400mg。

在危象基本控制后,3~7天内将激素剂量逐渐减至平时的替代剂量。

同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给予有效抗生素,尽快消除引起危象的诱发因素。

◆十九、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则:治疗方案的确定取决于原醛症的病因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腺瘤性醛固酮增多症(APA)者应首选手术治疗,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除原发性肾上腺增生者可采取用次全或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外,不宜采用手术治疗,可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㈠手术治疗㈡药物治疗适用于术前准备、IHA及各种原因不能手术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