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的宇宙PPT 演示文稿(1)
合集下载
关于太空(很好的科普知识)PPT

2020/3/23
23
无限无界的宇宙等待着人类去发掘。
2020/3/23
24
第四部分 中国航天
2020/3/23
25
中国航天
序号 项目 1 卫星 2 运载火箭
名称
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气 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广 播卫星、中继卫星、定位卫星等
长征1号~长征11号
3 空间探测器 月球探测:嫦娥1号~嫦娥4号
9
地 球 年 龄
• 目前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再次进行了确认, 认为地球产生要远远晚于太阳系产生的时 间,跨度约为1.5亿年左右。
2020/3/23
10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 状的,而这些层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特性 和流变学特性确定。
•地球拥有一个富含硅的地壳,一个非常 粘稠的地幔,一个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 的内核。
2020/3/23
27
一、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号,中国第一颗人
造卫星,中国是第五个能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
2020/3/23
28
2020/3/23
29
二、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 指的是将人们造的各种航天器推向太空的东
西。它一般为2—4级, 用于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
船、2020/航3/23天站或行星际探测器等送入预定轨道。
4 载人航天 神舟1号~神舟11号
5 空间站
天宫1号、天宫2号 (天舟1号货运飞船)
2020/3/23
26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1、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人造卫星) 发射升空。 2、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宇宙飞船发射。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神舟五 号是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4、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首次出舱活动)。 5、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 6、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首个宇宙空间站)发射升空 。 7、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是 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8、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 发射升空。 ……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课件)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1.如图 1-6 所示,请你选定一个点,看另外 两点的运动方向和快慢,如选A看B和C的运 动方向和快慢是如何的?
B和C都离A远去,C比B远离A快。
2.假设宇宙在膨胀,那么原先紧邻的星系分离的 速度比遥远的星系分离速度快一些还是慢一些? 紧邻的星系分离速度慢一些。
新知讲解
大爆炸宇宙论
三、现代宇宙学说
随着时代的进步,先进科学仪器的发明,对观察宇宙更加有利。
哈勃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星系
新知讲解
这是哈勃望远镜拍到的绝美星系画面
新知讲解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分析了24个星系的速度 和距离,发现距离越大的河外星系,速度越大。即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 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的变化。
气球在胀大过程中各个小圆点间的距
4.如果这些小圆点代表星系,那么,这些原 离变大,实验表明,宇宙扩张,原先
先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吗?
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大了。
慢慢放掉气球里的气体,由此思 根据以上科学假设,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推理:如果能将时间倒 考宇宙的起源应该是怎样的? 退,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必然缩小,最终会聚在一个点上。
宇宙的膨胀有观测事实的支持,又得到众多科学家的理论阐释,因 此 ,大爆炸宇宙论已成为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虽然大爆炸宇宙论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仍然遇到了不少的疑难 问题。如为什么早期宇宙会有如此高的温度? 为什么宇宙在空间中的大尺度上会如此均匀? 膨胀后的宇宙会不会坍缩?许多假设都有待于 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证实。
新知讲解
地球的宇宙环境ppt课件演示文稿(1)

(4)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5)彗星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反,轨道呈扁长的椭圆形,彗尾方向 背离太阳。 (6)八大行星分类
2.教材P11活动 点拨:(1)地球上的“金锁链条件”可用下图来表示:
(2)该题开放性较强,可从太阳光照对生命的影响及地球绕日公转等 方面来回答: ①假如太阳光照变得不稳定,必然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地球上现有的 生命物质可能不再存在,也可能有新的生命物质诞生。 ②假如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上的生命延续将会中断,并且地球会在太 空任意飞行,直至成为某一恒星的行星,因为地球上的生命依赖太阳光照 而延续;地球与恒星相比,质量太小,会最终被恒星所捕获。
2.内部条件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可借助下面的关联图来进行:
分析一个天体是否适合生命存在和发展,应借助地球上适宜 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温度、大气、水三方面的条件来考虑。因为这些是生物 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问题。
(1)地球与金星和火星相比,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水汽 B.复杂的地形 C.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D.强烈的地壳运动
【借题发挥】运用歌诀记忆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宇宙天体数不清,唯有地球有生命。 自身条件是关键,宇宙环境很安全。 日地距离正合适,温度条件恰相宜。 自转周期不太长,白天增温夜晚降。 体积质量也适中,吸引保存大气层。 行星公转方向同,轨道倾角接近零。 互不干扰各自行,生命演化永不停。
1.教材P8太阳系示意图 点拨:(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其他天体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2)八大行星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在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按逆时针方向运转,并且几乎位于同一 平面。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在宇宙中
晴朗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 恒星: 太阳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它是由炽热气体组成,体积、质量庞 大,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球状星体。
太阳体积质量巨大,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太阳体积质量巨大,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小行 星
“中国天眼”
火星探测工程
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月球探测工程
地球在宇宙中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类的太空探索
世界探索太空历程 中国探索太空历程
同 学再 们见
射能力的国家。
1970年
第 球中星一 卫国“颗 星首嫦返 发颗娥升回 射绕一空式 成月号人 功人”造造顺地卫利
2007年
2003年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成功发 射,航天员杨利伟是 进入浩瀚太空的第一
位中国人
2016年
我中国国在首贵次州发平射塘一建箭成三 目星前成世功界,上引最起大世的界单轰 口动径射电望远镜——
探究: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宇宙很大,但地球是我们目前所知适宜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收集 资料,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较,说一说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哪些?
适宜的温度
大气
液态水
1.读图表,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距日距离和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
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
地球与太阳距离不远不近,
行星
水 星
金地 星球
火 星
带 木 星
海
王
土
天
星
王
星
星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人类认识的宇宙》课件

行星的形成:行星盘的形成 和演化,行星的轨道和速度
行星的演化:行星的物理特 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行星
的卫星和环
太阳系
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
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 小行星带、彗星等
太阳系的定义和范围
太阳系的结构:太阳位于中 心,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
近排列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太阳系中的主要天体
太阳:中心天体,提供光和热
发现:科学家通过观测星系旋转等天文现象发现 了黑洞的存在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定义:暗物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它 不像普通物质那样与电磁波有强烈的交互作用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发现:科学家通过观测星系旋转等天文现象以及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手段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宇宙中的主要物质和力量
物质:宇宙中的 物质包括恒星、 行星、星云、星 系等,它们是构 成宇宙的基本元 素。
力量:宇宙中的 力量包括引力、 电磁力、核力等, 它们是维持宇宙 稳定和发展的关 键因素。
物质与力量的关 系:物质和力量 在宇宙中相互依 存、相互作用, 共同维持着宇宙 的稳定和发展。
宇宙中的物质和 力量对人类的意 义:宇宙中的物 质和力量是人类 探索宇宙、认识 宇宙的基础,也 是人类探索科学、 认识自然的重要 途径。
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天 体
卫星:围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小行星、彗星等其他天体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太阳系的形成:原始星云凝聚形成太阳,行星和其他天体逐渐形成 太阳系的演化:行星轨道变化、行星质量增长、行星间相互作用等 太阳系的结构:中心是太阳,外围是八大行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太阳系中的重要天体:地球、火星、木星等
1.1地球的宇宙环境(共33张PPT)

蟹状星云
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身发光的球体或类球状天体。
•离地球最 近的恒星 是:太阳 •离太阳系 最近的恒 星:比邻星
行星 •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转、近似球状、质量
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的天 体;行星在恒星背景下有明显位移。
土 星 地球
卫星
•卫星是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小结 :1、天体及天体系统
相互 吸引
天体
相互 绕转 物 质
宇宙
天体 系统
总 河外星系
星
其他恒星系
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卫星系
太阳系
月球
地月系
地球
2、太阳系概况:
太阳 (中心天体)
家族成员
八大行星 小行星带
彗星
流星体
行星际物质
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
公转: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小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行星木星 土星
3、地球位于下列哪组行星之间: A、金星与火星 B、水星与火星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
4、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一组行星的 轨道之间: A、地球与金星 B、金星与火星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
5. 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是( )
A. 最高一级 B. 最低一级 C. 次于银河系 D. 同于河外星系
►光照条件稳定
►安全的运行轨道——大小行星各行
其道
● 自身条件
►距日远近适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 热
当——适宜的温度
、 水
►液态的水——原始大洋形成
、
►体积质量适中——适合呼吸的大气
气
课堂训练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月系的是
A、总星系
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身发光的球体或类球状天体。
•离地球最 近的恒星 是:太阳 •离太阳系 最近的恒 星:比邻星
行星 •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转、近似球状、质量
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的天 体;行星在恒星背景下有明显位移。
土 星 地球
卫星
•卫星是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小结 :1、天体及天体系统
相互 吸引
天体
相互 绕转 物 质
宇宙
天体 系统
总 河外星系
星
其他恒星系
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卫星系
太阳系
月球
地月系
地球
2、太阳系概况:
太阳 (中心天体)
家族成员
八大行星 小行星带
彗星
流星体
行星际物质
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
公转: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小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行星木星 土星
3、地球位于下列哪组行星之间: A、金星与火星 B、水星与火星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
4、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一组行星的 轨道之间: A、地球与金星 B、金星与火星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
5. 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是( )
A. 最高一级 B. 最低一级 C. 次于银河系 D. 同于河外星系
►光照条件稳定
►安全的运行轨道——大小行星各行
其道
● 自身条件
►距日远近适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 热
当——适宜的温度
、 水
►液态的水——原始大洋形成
、
►体积质量适中——适合呼吸的大气
气
课堂训练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月系的是
A、总星系
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共8张PPT)

第6页,共8页。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1999年,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 对接。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第4页,共8页。
当万户升天时,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火药
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材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 力。
用气球模拟火箭的动力: 所许材料:气球 思考:空气向哪个方向喷出?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出? 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第5页,共8页。
气球向上飞出,空气向下喷出,气球 靠空气的推力即反冲力前进。
第3页,共8页。
14世纪末期(600年前)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 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 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 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 为此献出了生命。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 火箭飞行的人”。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探索宇宙
第1页,共8页。
●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 文学家是谁? ●说出你知道的几种宇宙探测器。
第2页,共8页。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 用气球模拟火箭的动力: 14世纪末期(600年前)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气球向上飞出,空气向下喷出,气球 靠空气的推力即反冲力前进。 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材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 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思考:空气向哪个方向喷出?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出?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当万户升天时,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当万户升天时,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1、了解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1999年,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 对接。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第4页,共8页。
当万户升天时,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火药
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材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 力。
用气球模拟火箭的动力: 所许材料:气球 思考:空气向哪个方向喷出?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出? 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第5页,共8页。
气球向上飞出,空气向下喷出,气球 靠空气的推力即反冲力前进。
第3页,共8页。
14世纪末期(600年前)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 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 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 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 为此献出了生命。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 火箭飞行的人”。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探索宇宙
第1页,共8页。
●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 文学家是谁? ●说出你知道的几种宇宙探测器。
第2页,共8页。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遨游太空。 用气球模拟火箭的动力: 14世纪末期(600年前)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气球向上飞出,空气向下喷出,气球 靠空气的推力即反冲力前进。 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材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 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思考:空气向哪个方向喷出?气球向哪个方向飞出?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 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当万户升天时,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当万户升天时,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1、了解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我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
1.1人类认识的宇宙

上弦月、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 置关系是怎样的?
日、月、地成直角。
凸月、蛾眉月时,日、地、 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 的? 凸月时,成一钝角; 蛾眉月时,成一锐角。
上半月月相和下半月月相亮面朝向有何不同? 上半月月相,亮面朝西 下半月月相,亮面朝东
日食和月食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
日食必发生在朔, 月食必发生在望。
朔不一定看到日食, 望也不一定看到月食。
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宇宙的概念
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 宇宙就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
恒星
星云
行星
小行星
绕行星运动的卫星
彗星
流星现象
一、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物质组成: 星际物质:气体、尘埃
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
流星体、星际物质,以及各种人造天体
65.200 57.100 0.009
1.24 1.66 1.50
84年 约16小时 164.8年 约18小原因:
*观察者位置与北极星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
北极看 北极星
赤道看 北极星
300N看 北极星
南半球看 不到北极星
*观测者由赤道向北极移动,北极星在星空图中 的位置由地平圈向圆心移动。
银河系
总 星 系 太 阳 系
其他行星系统 地月系
河外星系
最高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低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行星
类 地 行 星 巨 行 星 水 金 地 火 星 星 球 星
质量 (地球为1)
0.05 0.82 1.00 0.11 317.94 95.18
体积 (地球为1)
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第一节 人类对宇宙 的认识
一.宇宙
1.概念:
宇宙是由许多类似于银河系 一样的河外星系组成。
2.包括:
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 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 各类天体。
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的 集聚,从而形成了各种天文状态的研究对象。
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人类发射进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 实验室、各种探测器则被称为人造天体。
前言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秘密:太 阳的光和热与昼夜交替,月亮的柔和与相位 变化,满天星斗的旋转循回,寒暑变换的周 而复始,流星的出没,日月食的奇迹,彗星 的来临,天有无边际,天是什么时候、如何 形成的,今天,人类已亲自登临月球……神 秘宇宙的面纱已徐徐掀开,浩淼太空和生命 的孕育,还有更多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寻!
生命产生的条件:
(1)有必要的组成物质,能合成有机物的碳、氢、氧、氮等元素. (2)命需要适中的光和热,温度过高,碳原子的化学键被破坏;温 度过低,又会使生物过程停顿. (3)有液态的水,这是生物体绝对不可缺少的组成...
地球生命的形成 在 40 亿年前的地球水环境中,即最原始的海洋微生物
图中A表示
B表示
C表示
D表示
,其中与仙女座星系级别相同的
是
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作业:
王星
1、公转方向?轨道形状?轨道平面? 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小行星带位于?地球位于? 火木之间;金火之间 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 4、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月球 5、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金星 6、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
认识太阳系:识记八大行星的位置
行星的分类
小行星带的位类置 地行星
《探索宇宙》宇宙PPT课件

光年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
算一算,1光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00000×60×60×24×365=9460800000000千米
01 膨胀的宇宙
每一个河外星系也是由数十亿至数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
超新星爆炸前
超新类已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20世纪60年代,人类不仅登上了月球,而且开始了更多的太空探索。
“和平号”空间站——宇航员在太空观察、研究宇宙的家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20世纪60年代,人类不仅登上了月球,而且开始了更多的太空探索。
飞行中的“旅行者”号探测器
飞过木星的“伽利略”号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20世纪60年代,人类不仅登上了月球,而且开始了更多的太空探索。
人们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而且科学家还发 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02 充满活力的宇宙
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02 充满活力的宇宙
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在很久以前,人类只是靠肉眼来观测天象,能看到的星只有6000~7000颗。
我国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计划已于2004年开始实施,中国月球探测计 划分3个阶段,可以用“绕、落、回”3个字分别概括:
绕:在2007年发射一 颗月球卫星“嫦娥一 号”,绕月工作1年, 获取一些科学数据。
落:在2010年之前 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 月球。
回:在2020年之前 登月机器人在采集月 球表面的一些样本后 返回地球。
·教 科 版 六 年 级 下 册 科 学 课 件 ·
感谢您的聆听
算一算,1光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00000×60×60×24×365=9460800000000千米
01 膨胀的宇宙
每一个河外星系也是由数十亿至数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
超新星爆炸前
超新类已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20世纪60年代,人类不仅登上了月球,而且开始了更多的太空探索。
“和平号”空间站——宇航员在太空观察、研究宇宙的家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20世纪60年代,人类不仅登上了月球,而且开始了更多的太空探索。
飞行中的“旅行者”号探测器
飞过木星的“伽利略”号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20世纪60年代,人类不仅登上了月球,而且开始了更多的太空探索。
人们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而且科学家还发 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02 充满活力的宇宙
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02 充满活力的宇宙
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0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在很久以前,人类只是靠肉眼来观测天象,能看到的星只有6000~7000颗。
我国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计划已于2004年开始实施,中国月球探测计 划分3个阶段,可以用“绕、落、回”3个字分别概括:
绕:在2007年发射一 颗月球卫星“嫦娥一 号”,绕月工作1年, 获取一些科学数据。
落:在2010年之前 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 月球。
回:在2020年之前 登月机器人在采集月 球表面的一些样本后 返回地球。
·教 科 版 六 年 级 下 册 科 学 课 件 ·
感谢您的聆听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ppt

(三)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融水中学20宇宙探测的发展
(1)发展历史 无人航天器时代: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上天,进入空间探索阶段 载人航天器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载人 航天器先后进入太空,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 试航成功,宇宙探测进入空间开发利用新阶段 (2)意义: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地球的环境,影响和 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 期,现在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
融水中学2011
2.开发宇宙的意义
(2)人类可持续发展意义: 第一, 资源的利用
①空间资源
主要是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物理 条件,进行科学实验 利用极其辽阔的宇宙空间,可以迅速、 大量地收集有关地球的各种信息
融水中学2011
(2)人类可持续发展意义:
第一, 资源的利用 ①空间资源 ②太阳能资源
融水中学2011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融水中学2011
神舟六号载人 飞船外观
融水中学2011
神舟七号
融水中学2011
在此输入公司说明介绍及logo
The end,thank you!
感谢您的关注!
融水中学2011
2.开发宇宙的意义
(1)科学意义: ①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大力发展, 有力的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天文学的发展 又使宇宙探索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得以顺利进 行。 ②促使人类走进“第四疆域”。 ③丰富了人们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宇宙 观。
(1)宇宙中垃圾的产生:
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爆炸产生的碎片 航天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
(2)空间垃圾的危害:
垃圾会与航天器碰撞,造成航天器重大损坏。
融水中学20宇宙探测的发展
(1)发展历史 无人航天器时代: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上天,进入空间探索阶段 载人航天器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载人 航天器先后进入太空,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 试航成功,宇宙探测进入空间开发利用新阶段 (2)意义: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地球的环境,影响和 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 期,现在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
融水中学2011
2.开发宇宙的意义
(2)人类可持续发展意义: 第一, 资源的利用
①空间资源
主要是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物理 条件,进行科学实验 利用极其辽阔的宇宙空间,可以迅速、 大量地收集有关地球的各种信息
融水中学2011
(2)人类可持续发展意义:
第一, 资源的利用 ①空间资源 ②太阳能资源
融水中学2011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融水中学2011
神舟六号载人 飞船外观
融水中学2011
神舟七号
融水中学2011
在此输入公司说明介绍及logo
The end,thank you!
感谢您的关注!
融水中学2011
2.开发宇宙的意义
(1)科学意义: ①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大力发展, 有力的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天文学的发展 又使宇宙探索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得以顺利进 行。 ②促使人类走进“第四疆域”。 ③丰富了人们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宇宙 观。
(1)宇宙中垃圾的产生:
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爆炸产生的碎片 航天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
(2)空间垃圾的危害:
垃圾会与航天器碰撞,造成航天器重大损坏。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1)

关于宇宙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从古到冷,人们的认识经历了根 本性的变革。 1、我国古代的宇宙观:
我国战国时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盖天说这 种宇宙观,虽然已经摆脱神话的影响,但远没有揭示宇宙的本质。
到秦汉时期,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月球和颗行星的基本运动规律,
并能推算天象的发生。
新知讲解
1)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我们现在都知道太阳只是太 阳系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连银河系的中心都不是;
2)认为行星围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而事实上行星围 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运行速率也会受到它 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影响。
新知讲解
二、现代宇宙学说:
1、宇宙学: 研究宇宙的性质、结构和演化(起源、演化和死亡)的科学。
思考讨论
我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宇宙在不断膨胀,这意味 着过去的宇宙比现在小。
那么时间越往前,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是否必然越小? 再往前倒退至某一时间,宇宙是否密集在一个点上?
宇宙在不断膨胀,这意味着过去的宇宙比现在小。那么时 间越往前,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必然越小;再往前倒退至 某一时间,宇宙肯定是密集在一个点上。
用现代科学方法探索自然的思想,须用实际观测进行检验,检验不 合格的思想会被抛弃,只有检验合格的思想才能逐渐被人们接受。
“日心说”挑战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地心说”在绝大多数人仍相 信“地心说”的时代,人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接受“日心说”。
新知讲解
(5) 伽利略的观测为“日心说”提供有力证据: 1609年,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他收集的证据,
普遍认识并不一致,挑战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为软禁,直到1642年病逝。
伽利略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 、
我国战国时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盖天说这 种宇宙观,虽然已经摆脱神话的影响,但远没有揭示宇宙的本质。
到秦汉时期,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月球和颗行星的基本运动规律,
并能推算天象的发生。
新知讲解
1)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我们现在都知道太阳只是太 阳系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连银河系的中心都不是;
2)认为行星围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而事实上行星围 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运行速率也会受到它 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影响。
新知讲解
二、现代宇宙学说:
1、宇宙学: 研究宇宙的性质、结构和演化(起源、演化和死亡)的科学。
思考讨论
我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宇宙在不断膨胀,这意味 着过去的宇宙比现在小。
那么时间越往前,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是否必然越小? 再往前倒退至某一时间,宇宙是否密集在一个点上?
宇宙在不断膨胀,这意味着过去的宇宙比现在小。那么时 间越往前,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必然越小;再往前倒退至 某一时间,宇宙肯定是密集在一个点上。
用现代科学方法探索自然的思想,须用实际观测进行检验,检验不 合格的思想会被抛弃,只有检验合格的思想才能逐渐被人们接受。
“日心说”挑战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地心说”在绝大多数人仍相 信“地心说”的时代,人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接受“日心说”。
新知讲解
(5) 伽利略的观测为“日心说”提供有力证据: 1609年,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他收集的证据,
普遍认识并不一致,挑战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为软禁,直到1642年病逝。
伽利略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认识的宇宙
宇宙的哲学上的定义: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淮南子 · 原道训》
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 “宇”,把时间称为“宙”, 用时各种形态 的物质构成的
物质性
宇 宙
是在不断运动 和发展变化的
运动性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1、古代的“天圆地方说”; 2、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 提出“地心说”; 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日心说”; 4、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5、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 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 文观测的尺度逐渐扩展到150—200亿光 年的时空区域——总星系
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
地球上出现生物的原因:
外 部 条 件
1.从太阳系诞生到地球上开始 有原始的生命痕迹,中间经历了漫 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太阳没 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 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 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 环境之中.
地球上出现生物的原因:
公转周期 87.9d 224.7d 1a 1.9a 11.8a
自转周期 58.6d 243d 23:56′ 24:37′ 9:50′
10:14′ 约16h 约18h 6d9h
0.70 29.5a 1.24 84.0a 1.66 164.8a 1.50 247.9a
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 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星
质量 0.05 0.82 1.00 0.11 317. 94 95.1 土星 8 天王星 14.6 海王星 17.2 冥王星 0.00 24
体积 0.056 0.856 1.000 0.150 1316. 000 745.0 00 65.20 57.10 0.009
密度 5.46 5.26 5.52 3.96 1.33
自 身 条 件
3.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气温适 宜,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 展.
4.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利 于形成大气圈.经过漫长的大气 演化过程,逐渐形成了以氮和氧 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5.原始大洋的形成,单细胞生 命的出现.
惊人发现 ?
银河系有2000多亿颗恒星!
为什么看不到地球呢?
惊人发现 ?
卫 星
恒星 人造天体
行星
流星
惊人发现 ?
彗 星
注意彗尾的变化规律?
天 体 类 型
天 体 2、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 的 3、圆缺多变的月亮 类 型 4、轮廓模糊的星云 可 5、一闪即逝的流星 真 6、拖着长尾的彗星 不 少 7、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 8、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1、星光闪烁的恒星
天体及天体系统
小结
总 星 系
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太阳系 地球 地月系
月球
河外星系(星系)
最高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低
地月系
宇宙中的地球
太 结 阳 论 系 : 的 地 九 球 大 是 行 一 星 颗 的 比 普 较 通 数 的 据 行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宇宙的哲学上的定义: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淮南子 · 原道训》
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 “宇”,把时间称为“宙”, 用时各种形态 的物质构成的
物质性
宇 宙
是在不断运动 和发展变化的
运动性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1、古代的“天圆地方说”; 2、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 提出“地心说”; 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日心说”; 4、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5、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 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 文观测的尺度逐渐扩展到150—200亿光 年的时空区域——总星系
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
地球上出现生物的原因:
外 部 条 件
1.从太阳系诞生到地球上开始 有原始的生命痕迹,中间经历了漫 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太阳没 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 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 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 环境之中.
地球上出现生物的原因:
公转周期 87.9d 224.7d 1a 1.9a 11.8a
自转周期 58.6d 243d 23:56′ 24:37′ 9:50′
10:14′ 约16h 约18h 6d9h
0.70 29.5a 1.24 84.0a 1.66 164.8a 1.50 247.9a
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 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星
质量 0.05 0.82 1.00 0.11 317. 94 95.1 土星 8 天王星 14.6 海王星 17.2 冥王星 0.00 24
体积 0.056 0.856 1.000 0.150 1316. 000 745.0 00 65.20 57.10 0.009
密度 5.46 5.26 5.52 3.96 1.33
自 身 条 件
3.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气温适 宜,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 展.
4.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利 于形成大气圈.经过漫长的大气 演化过程,逐渐形成了以氮和氧 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5.原始大洋的形成,单细胞生 命的出现.
惊人发现 ?
银河系有2000多亿颗恒星!
为什么看不到地球呢?
惊人发现 ?
卫 星
恒星 人造天体
行星
流星
惊人发现 ?
彗 星
注意彗尾的变化规律?
天 体 类 型
天 体 2、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 的 3、圆缺多变的月亮 类 型 4、轮廓模糊的星云 可 5、一闪即逝的流星 真 6、拖着长尾的彗星 不 少 7、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 8、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1、星光闪烁的恒星
天体及天体系统
小结
总 星 系
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太阳系 地球 地月系
月球
河外星系(星系)
最高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低
地月系
宇宙中的地球
太 结 阳 论 系 : 的 地 九 球 大 是 行 一 星 颗 的 比 普 较 通 数 的 据 行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