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1篇)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1篇),欢迎大家分享。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期教学目标总体目标: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2、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4、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5、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物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2、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例如:化冰实验,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受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课,本年级共有学生17人。
其中男生11人,女生6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
由于科学接近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推荐下载
一个物体上,物体中的粒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形成对电荷的认识。 从初始认识向科学
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
3.(出示图片: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讲解:当 正电荷与负电荷,以 这个发展对学生来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 及梳子与头发摩擦后 说还不是很深入的,
上的电子发生了转移,跑到梳子上,梳子有了 他们各自的带电情况。 但对于四年级学生
同时也进一步了解
到学生对静电现象
的初始认识。
培养学生质疑、 倾听的能力。
不到物体带电呢?
2.讲解: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
电荷。由于中性物体所带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电量的代数和为零,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
不到物体带电。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 学生认真倾听,解 现象做出了科学的
擦)时,就容易使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外 释心中的疑惑,初步 解释。完成了学生
学生活动
学生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活经验, 深入了解学生的原
学生进行尝试
学生随着教师的质 疑进行深入的思考。
教学设计思路
激发学生研究兴
趣,迅速进入主题。
教师注意对学生
的想法进行追问,
生的回答,适当引
出“静电”一词。
让学生自己去寻
找生活中的静电现
象,并试着让他们
做出解释,使学生
感受到静电现象并
不稀奇,它随时随
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第一部分:体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了解学生
对静电的初始认识。
1.引入:出示充满气的气球
2.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漂 认真倾听并积极调
亮的气球小朋友,可是,它有一些烦恼,因为 动生活中的经验。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第一单元电一、单元教学意义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修订版)目录使用说明教科书整体结构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主要材料清单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电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2课点亮小灯泡第3课简单电路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第6课做个小开关第7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四、教学案例五、参考资料新的生命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油菜花开了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第3课花、果实和种子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第5课种子的萌发第6课动物的卵第7课动物的繁殖活动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食物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一天的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第3课营养要均衡第4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第5课面包发霉了第6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第7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四、评价建议五、教学案例六、参考资料岩石和矿物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第3课岩石的组成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第5课观察、描述矿物(二)第6课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第7课岩石、矿物和我们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使用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
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并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
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主要材料清单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家园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简单的物理实验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的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地球上的自然现象4. 能量的转换常见的能量形式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能量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分类及生活习性。
2. 理解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学会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
3. 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了解季节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4. 理解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了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地球的运动规律,能量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物质性质实验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分享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家园: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简单的物理实验。
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的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4. 能量的转换:常见的能量形式、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能量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2)简述物质性质变化的一个实例,并解释原因。
(3)描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说明季节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4)举例说明能量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繁殖。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全册教案
课题 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通案)课题1.2 点亮小灯泡
(通案)课题1.3 简单电路
(通案)课题 1.4 电路出故障了
(通案)课题1.5 导体与绝缘体
(通案)课题1.6 做个小开关
(通案)课题1.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通案)课题第一单元复习
(通案)课题2.1 油菜花开了
(通案)课题2.2 各种各样的花
(通案)课题2.3 花、果实和种子
(通案)课题2.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通案)课题2.5 种子的萌发
(通案)课题2.6 动物的卵
动物的卵
(通案)课题2.7 动物的繁殖活动
(通案)课题第二单元复习
(通案)课题3.1 一天的食物
(通案)课题 3.2 食物中的营养
(通案)课题3.3 营养要均衡
(通案)课题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通案)课题3.5 面包发霉了
(通案)课题3.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通案)课题3.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通案)课题第三单元复习。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的植物》:第1节《校园里的植物》、第2节《植物的生长》。
2. 第二章《电路》: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连接》。
3. 第三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
4. 第四章《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第2节《声音的传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基础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磁铁的性质、声音的传播。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电路的组成、磁铁的应用、声音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电路实验器材、磁铁、音叉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植物(1)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2)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植物样本进行观察。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生长过程中的植物,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电路(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简单的电路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讲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现象。
3. 磁铁(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的吸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2)例题讲解:讲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
4. 声音(1)实践情景引入:敲击音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2)例题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声音的传播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植物:生长过程、各部分名称。
2. 电路:组成、连接方法。
3. 磁铁:性质、应用。
4. 声音:产生、传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本单元主要介绍地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岩石和土壤的形成过程,认识岩石和土壤的种类及其特点。
同时,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和地质作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单元共8课,按照岩石和土壤的种类和特点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记录,初步认识地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培养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3.在研究中,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环境条件,初步建立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知。
4.通过电路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的概念,学会安全用电。
5.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和地质作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植物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环境条件,初步建立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知。
2.电路: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的概念,学会安全用电。
3.岩石和土壤: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和地质作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实践探究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科学知识。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掌握情况。
3.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提高情况。
4.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
在“岩石与土壤”单元中,学生将认识到地壳由岩石构成,而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
土壤覆盖在地球岩石圈的表面,是岩石和生物作用的结果。
岩石和土壤不仅是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1 水的用途1.2 水的组成1.3 水的资源与保护2. 第二章动物与人类2.1 常见的家畜2.2 动物的运动方式2.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第三章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器官3.2 植物的生长3.3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4.1 简单机械4.2 力与运动4.3 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用途、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基本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观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水的用途与保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吗?”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用途、水的组成等知识。
结合教材,讲解相关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水的组成。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用途、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知识。
结合教材,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互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水、动物、植物的知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二章动物与人类第三章植物的生活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请列举水的三种用途,并说明原因。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全书导学、科学家这样做、第一单元导学22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23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24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25种子的传播、科学阅读26凤仙花的一生、成果展示27复习第一单元(测试+评讲)28第二单元导学、电和我们的生活29点亮小灯泡、简易电路210电路出故障了111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导体和绝缘体212电路中的开关、模拟安装照明电路213复习第二单元(测试+评讲)214第三单元导学、岩石与土壤的故事215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216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岩石、沙和黏土217观察土壤、比较不同的土壤218岩石、土壤和我们、复习第三单元219复习一~三单元220学年复习考试23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饮食与健康【引言】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章主题是饮食与健康。
通过学习本章的知识内容,学生将了解到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2. 掌握不同食物的分类和特点,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3.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合理搭配食物;4. 了解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物质,如过多的糖和食品添加剂。
【教学重点】1. 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2. 饮食的分类和特点;3.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难点】1. 了解和区分各类食物对身体的作用;2. 培养学生的饮食意识。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 教具:幻灯片、图片、食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例如,"同学们,你们吃什么食物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强壮呢?" "什么样的食物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呢?"二、讲授新知 (3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脂肪维持体温,蛋白质帮助生长等,并结合图片和食物模型进行具体展示。
2. 分类和讲解各类食物的特点,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
可以通过比较他们的外形、味道和营养功效等进行说明。
3. 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多的糖和食品添加剂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并提出保持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三、拓展延伸 (10分钟)1. 带领学生一起制定一周的饮食计划,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合理安排各类食物的摄入。
2. 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饮食心得和健康的饮食经验。
四、巩固练习 (1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组织展示自己的饮食计划,并给予其他组的评价和建议。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启发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以及观察、分类方面的已有经验。
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各种岩石的特点,通过自选标准给岩石分类,认识岩石的基本属性,以及岩石是多种多样的。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不会太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海边到处都有岩石。
但对于岩石的概念,可能并不科学,他们可能会把水泥块、瓦片等也当成岩石,要引导学生岩石从什么地方得到的,是不是天然的等方面去讨论,理解岩石的概念。
对于岩石,他们也有许多问题,如雨花石是怎么形成的、卵石为什么会这么光滑等,这正是引领学生研究岩石奥秘的兴趣之源。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用一些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
教师也应该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探讨一个新的话题----岩石。
(板书:岩石)同学们见过岩石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岩石?学生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去接近头发,它们是会相互吸引。这到底是为什 么?同学们都感到茫然,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也是科学课的教学目标,面对这 意外实验现象,该如何解释,也是引导同学们进行探讨的大好契机。我决定根据同学们已有 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做进一步的探究。于是我问学生:“为什么 今天摩擦过的塑料棒不能吸起碎纸屑,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也不能吸起头发,而在冬天却很 容易吸起它们呢?”孩子们面面相觑,“哪是不是与天气有关啊?冬天天气怎样,现在呢?” 这下同学们向炸开了锅似的,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冬天天气又冷又干,我脱衣服的时候会 发出啪啪的响声,经常被衣服电到,现在是夏天,天气闷热潮湿,头发衣服都被汗浸湿了, 在夏天脱衣服时从来没被电过;摩擦起电是不是与湿度有关?同学们的意见不一。建议用实 验来证明,只要用梳子摩擦干头发和湿头发,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同学们发现长发女孩的发 梢比较干燥,就用塑料梳子摩擦发梢,结果发现头发发梢随着梳子飘起来,而用同样的方法 去梳出了汗的湿发却没有随梳子飘起来,用塑料棒摩擦其他的干燥物体也会吸引碎纸屑。通 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干燥的物体相互摩擦更容易产生静电。
课后,对此课我进行了反思,在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探究过程中,面对教学意外,教师要 积极引导学生对意外现象进行反思,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发他们 的好奇心,其实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挖掘探究的深度,往往也能使学生获 得意外的收获。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2 课
(北京市)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精编版)打印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 年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1 植物的生长过程1.2 植物的繁殖方式2. 第二章:动物的适应与行为2.1 动物的适应性2.2 动物的行为3. 第三章:风、雨、雷、电3.1 天气的形成3.2 天气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4. 第四章: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认识到植物对生活的重要性。
2. 认识动物的适应性、行为特点,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掌握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4. 掌握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动物的适应性、行为;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1)植物的生长过程:以种子发芽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动物的适应性:以鸟类为例,讲解动物的适应性。
(3)天气现象:以暴雨为例,讲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4)光的传播:以小孔成像为例,讲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
3. 随堂练习:(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适应性和行为。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现象。
(4)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观察影子的形成。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成熟植株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2. 动物的适应与行为:适应性:形态、结构、生理、行为行为:觅食、繁殖、防御、攻击3. 风、雨、雷、电:天气形成:水汽、温度、气压天气现象:风、雨、雷、电4. 光与影: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遇到遮挡物形成影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绘制生长过程图。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物质的分类2. 生命的奥秘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运动人体的呼吸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天气的观察与预报宇宙的探索4. 电与磁电路的组成与应用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磁场与电磁感应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掌握动植物的生长、运动特点,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3. 提高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认知,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4. 学习电与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电路的组成与应用、地球自转与公转。
2. 教学重点:物质分类、动植物生长、天气观察、电流的作用、磁场与电磁感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磁铁、导线、电池等。
2. 教学课件:包含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突出重点、难点知识,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物质性质的判断题动植物生长的观察日记天气预报的制作简单电路的设计磁场方向的判断2. 答案:判断题:正确与错误选项分别给出解析观察日记:提供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简单电路设计:给出多种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创新磁场方向判断:给出磁场分布图,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小实验、制作科技作品,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 课外阅读: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普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1《一天的食物》 教科版
1.一天的食物【教材简析】《一天的食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起始课。
由“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和“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组成。
“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希望让儿童关注食物,并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每个人“一天中的食物”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并为食物的分类和健康饮食提供素材。
记录完一天所吃的食物后,为了交流汇报,又促使儿童自觉地对一天所吃的食物进行生活中的分类和描述。
在这里,分类是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行有效描述的方法。
当然,分类也使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食物的认识上升到概括的层面。
所以,无论是“记录一天的食物”还是“给食物分类”的活动,都是为达成“让儿童关注自己所吃的食物”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单纯地为记录而记录,为分类而分类。
当儿童开始关注自己的食物,并对自己所吃的食物进行整理分析时,就有可能认识到自己每天都要吃几十种不同的食物,继而产生一系列与“食物”相关的问题,引发后续的学习活动。
如:为什么要吃那么多食物?每天只吃一两种食物,行吗?怎么吃这些食物(包括加工、搭配等)?所以,本课是《食物》单元的引入课,同进更是为后续学习做准备的课。
【学情分析】儿童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等,已经初步了解了食物是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
儿童对于食物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但他们对食物的认识有比较大的局限,他们往往比较关注食物的口味,而其他方面的问题关注就比较少,更谈不上研究、思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2.食物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一天的食物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一天的食物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感受摄入种类丰富的食物的必要性。
2.通过对食物的记录和分类的研究,提升对食物单元的学习的兴趣。
科学态度目标能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食物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电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电荷能流动起来2、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1、小灯泡的构造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三、让小灯泡发光1、点亮小灯泡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板书设计:点亮小灯泡小灯泡导线电池3、简单电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
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3、简单电路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4、电路出故障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
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过程与方法: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2、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教学准备】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
【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2、说明: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板书:回路)3、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
(建议:教师可准备多个好的和坏了的小灯泡,有电的和没电的电池等材料。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
2、引出新的问题: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1. 小灯泡坏了;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说明:这是发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可能,并做好记录。
)三、做个电路检测器: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①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
(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②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
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电路检测器做法:把上节课连接过的简单电路中的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
)3、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
4、根据教材10面的插图讲解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小灯泡、导线)的方法。
(把故障电路的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个元件连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导线头之间,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是畅通的、没有故障的,否则就证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不畅通、有故障。
)5、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2)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6、制定检测计划。
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最后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7、利用排除法进行测试,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让学生再试一次,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
分组汇报。
8、强调安全事项。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9、拓展:还有其他方法查找电路中的故障吗?板书设计:4、电路出故障了回路故障电流中断电路检测器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1. 小灯泡坏了;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5、导体与绝缘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