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铁蛋白指标解读
15项常见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
![15项常见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2515e9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4.png)
常见15项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介绍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以下简单介绍15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甲胎蛋白(AFP)意义:AFP是与肝癌有关测肿瘤标志物。
1)诊断原发性肝癌:检测AFP的含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联检AFP+AFP-L3。
较目前较常用的诊断肝癌的B型超声波、同位素扫描和血液生化测定等方法敏感;cutoff值>400ng/mL。
2)动态监测以鉴别诊断肝癌(继发性)、急性肝炎、肝硬化:cutoff值<400ng/mL,多数在300ng/mL 以下,一般急性肝病,可随病情好转AFP含量下降或正常,肝硬化可呈下降或持续低水平,肝癌则逐渐上升(很少超过100ng/mL)。
3)预后评估。
4)疗效监测:(联检HCG)术后、放疗、化疗期间和治疗后,以小于5日的生理半衰期速度较快降低,表明肿瘤被完全切除;若速度较慢降低,应考虑代谢障碍、伴有肝脏疾病或残留,应严密监测。
5)复发和转移判断。
其他意义:妊娠期先天性疾病的初诊,确诊需进一步羊穿或B超:与孕周不对称的升高,联合B超检查可判定无脑儿、脊柱裂、胎儿窘迫综合征和胎儿宫内死亡;孕中期AFP mom>2.5为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高危,进一步联合羊水、B超做出诊断。
价值在于对患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者胚胎细胞恶性肿瘤的高风险人群进行监测。
已广泛用于肝癌、生殖细胞瘤高危人群的普查、诊断、临床随访、疗效观察以及预测复发和转移。
2.铁蛋白(Ferritin)意义:Ferritin储铁指标,恶性肿瘤标志物之一(主要指肝癌、血液肿瘤、淋巴瘤、胰腺癌、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乳腺癌、卵巢癌)。
1)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肝癌标志物:尤其早期诊断AFP阴性的肝癌的又一敏感标志物。
2)辅助诊断肝转移性、肺转移性、乳腺转移性肿瘤:76%肝转移患者Ferritin会高于400ng/mL;87%肺转移患者Ferritin会阳性。
血清铁蛋白测定对恶性肿瘤贫血的鉴别诊断
![血清铁蛋白测定对恶性肿瘤贫血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555f398804d2b160a4ec040.png)
血清铁蛋白测定对恶性肿瘤贫血的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Fer)测定对恶性肿瘤贫血病因中的鉴别诊断。
方法:以化学发光法测定恶性肿瘤贫血组及对照组病人血清铁蛋白水平。
结果:恶性肿瘤贫血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铁蛋白水平差异显著(P< 0.01)。
结论:血清铁蛋白测定可对恶性肿瘤所致贫血鉴别诊断,敏感性高,可作为贫血病因分类的筛查试验。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清铁蛋白;贫血铁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是体内贮藏铁的主要形式,在铁平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体内铁含量增加时,可以将铁摄入并贮存,避免了高浓度的游离铁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当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时,Fer可将铁随时释放入血,供机体需要。
Fer降低是缺铁性贫血的表现,水平升高反映了肝脏疾病、炎症、反复输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组织可以合成和分泌铁蛋白[1],本文就恶性肿瘤并贫血患者血中铁蛋白检测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自 2013年1月至 2014年8月门诊及住院贫血病人,其中恶性肿瘤合并贫血组总数48例,病人符合贫血诊断标准[2],并且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平均年龄69.5岁,男28例,女 20 例;对照组53例,平均年龄65.3岁,符合贫血诊断标准。
性别不拘,男 29 例,女 24 例。
样本为随机抽取。
1.2检测方法:血清铁蛋白测定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试剂盒为雅培公司配套试剂盒,正常参考值:22~ 275μg/ L。
1.3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血清铁蛋白测定值采用t检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P<0.05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恶性肿瘤合并贫血病人与对照组之间血清铁蛋白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1)。
见表1。
3讨论贫血为临床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部分恶性肿瘤患者以贫血为临床首发症状就诊。
肿瘤12项 解释
![肿瘤12项 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0c9ad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9.png)
肿瘤12项一般指的是肿瘤标志物检查,它是一种血液检查,通过测量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帮助医生评估和诊断肿瘤的存在。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每项检查的内容及意义。
1. 甲胎蛋白(AFP):AFP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正常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
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恶性病变时,有关基因重新被激活,使原来丧失合成AFP的细胞又重新开始合成,以致血中AFP含量明显升高。
2. 癌胚抗原(CEA):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及胎儿肠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
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
3. 组织特异性癌胚抗原(TS-CAD):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4.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的鳞状上皮癌的肿瘤标志物,用于监测宫颈癌、食管癌、肺癌等。
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具有前列腺组织特异性,是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和前列腺癌诊断的有效指标。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一种糖酵解酶,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也存在于红细胞和血小板中。
当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多发性骨髓瘤、黑色素瘤、胰腺内分泌瘤等肿瘤发生时,NSE水平升高。
7. β2微球蛋白(β2-MG):β2-MG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和多形核白细胞产生,常作为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参考指标。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情况下,β2-MG水平升高。
8. 铁蛋白(SF):SF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在炎症、恶性肿瘤、肝炎等情况下,SF水平升高。
9. 胰胚胎抗原(POA):POA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胰腺癌的诊断。
10.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ProGRP是小细胞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11. 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在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疾病时可明显升高的肿瘤标志物。
12.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Cyfra21-1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肿瘤标志物12项解释
![肿瘤标志物12项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37d9c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4.png)
肿瘤标志物12项解释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一类物质。
这些物质可用于肿瘤的筛查、辅助诊断、监测复发或转移等。
以下是其中12项肿瘤标志物的简要解释:
1.甲胎蛋白(AFP):主要在肝癌中升高,也可见于生殖腺胚胎
肿瘤。
2.癌胚抗原(CEA):在结肠癌、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升
高。
3.CA125:在卵巢癌中明显升高,也可见于其他肿瘤。
4.CA153: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监测。
5.CA199:在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肿瘤中升高。
6.血清铁蛋白:在多种肿瘤中可升高,如肝癌、肺癌等。
7.β2-微球蛋白:在淋巴瘤、骨髓瘤等疾病中升高。
8.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和监测。
9.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升高。
10.SCC(鳞状细胞癌抗原):在鳞状细胞癌中升高,如肺鳞癌、
食管癌等。
11.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中明
显升高。
12.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监
测。
以上各项肿瘤标志物均有其特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单一指标的升高并不能确诊肿瘤,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肿瘤六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六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0af5c5eb307e87101f696af.png)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测定对了解病情、评价疗效、判断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应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医院目前检测的肿瘤六项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抗原CA153、CA125、CA199,铁蛋白。
一、甲胎蛋白是指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胎儿出生后不久逐渐消失,通常成人血清中AFP的含量极低,参考值<20ug/ml。
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见于:1.原发性肝癌2.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3.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性肿瘤4.妊娠二、癌胚抗原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可溶性糖蛋白,主要存在于成人癌组织以及胎儿的胃肠管组织中,故名癌胚蛋白。
正常情况下,血清CEA<5.0ug/ml。
血清CEA升高见于:1.结肠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胃癌以及转移性肝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2.肠道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胰腺炎和肺部疾病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的百分率较低;3.吸烟者中约有33%的人CEA>5ug/ml。
三、肿瘤抗原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参考值<28ku/l。
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监察有一定的价值。
血清CA153升高见于;1.乳腺癌2.其他恶性肿瘤3.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疾病:阳性率一般低于10%。
四、肿瘤抗原 CA125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
存在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患者的血清中,参考值<35ku/l。
血清CA125升高见于:1.卵巢癌2.其他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其他妇科肿瘤3.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也有不同程度升高,诊断时应注意鉴别4.妊娠早期,CA125有升高。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相关物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铁蛋白等肿瘤标志物分类、指标作用及主要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相关物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铁蛋白等肿瘤标志物分类、指标作用及主要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0aa041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6.png)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肿瘤相关物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铁蛋白等肿瘤标志物分类、指标作用及主要临床意义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甲胎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
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至生后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
甲胎蛋白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可作为多种肿瘤的阳性检测指标。
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正常参考值:≤7ng/ml癌胚抗原(CEA)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肝癌、肺癌、卵巢癌、泌尿系肿瘤等。
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胰腺炎、肝硬化、肝炎、肺部疾病等。
术前或治疗前CEA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的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
术前CEA浓度越低,说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越小,其生存时间越长;术前CEA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
CEA检测还可对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使CEA恢复正常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复发和转移。
采用以下方案:术后第六周一次;术后三年内,每月一次;3—5年每三月一次;5—7年每半年一次;7年后一年一次。
若发现升高,两周后再测一次,两次都升高则提示复发和转移。
正常参考值:≤5ng/ml癌抗原125(CA125)CA125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其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
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中也可见CA125升高。
CA125升高也可见于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胃肠道癌、肝硬化、肝炎等多种妇科良性疾病,。
铁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铁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1511f0276c66137ee0619aa.png)
铁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铁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细胞内和体液中。
是一种贮铁蛋白质。
1972年Addison等人建立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后,相继对外周血细胞及体液中铁蛋白也能测定。
其定义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80-130ug/L(80-130ng/ml)女性约35-55ug/L (35-55ng/ml),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
一、铁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功能铁蛋白分子量为450000,由24个多肽亚单位组成一个中间空心的球形蛋白质。
其外壳即为去铁铁蛋白。
中空核心部分是贮存铁胶体分子团(羟基磷酸化高铁)的地,核心中铁原子含量不等。
平均2000个,最多可达4500个。
去铁铁蛋白可摄取Fe++,经其6个通道进入核心,氧化成Fe+++沉积下来,铁原子释放时要经还原剂的作用。
铁本身又可刺激去铁铁蛋白的合成。
铁蛋白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和细胞,特别在肝、脾、骨髓中含量高,脑组织中也含有,外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含有铁蛋白。
不同组织来源的铁蛋白有明显的异质性。
人体的铁蛋白达20种以上。
总称为异铁蛋白(isoferritin).它由两种不同的亚单位(L和H).按不同比例构成,L和H亚单位的分子量和所带电荷量不同,前者分子量为19000.后者为21000,心型铁蛋白为酸性铁蛋白,主要由H亚单位组成,等电点4.8~5.2.与心肌铁蛋白抗体结合力强;脾型铁蛋白为碱性铁蛋白,主要由L亚单位组成。
等电点5.3~5.8,与睥铁蛋白抗体结合力强:肾铁蛋白介于两者之闻。
碱性铁蛋白存在于正常成人肝细胞厦肝、脾、骨髓等网状内皮细胞中。
酸性铁蛋白见于正常成人心肌,肾,胰及胎肝中。
血清铁蛋白主要由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释放出来。
由碱性铁蛋白和微量酸性铁蛋白所组成。
在血循环中半寿期为27~30小时。
铁蛋白与肿瘤
![铁蛋白与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a7eb60b02cc58bd63186bdf2.png)
铁蛋白与肿瘤【摘要】铁蛋白,作为重要的铁贮存蛋白,对于铁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并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
过量的铁负荷可以破坏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
多种实体恶性肿瘤的细胞可以合成或分泌铁蛋白,所以铁蛋白不仅是贮铁指标,而且也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
铁蛋白和铁蛋白受体蛋白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含量较高。
血清铁近来被认为是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过多的铁负荷将降低移植的存活率。
过多的铁负荷似乎可以增加治疗相关的死亡率,而不是增加疾病的侵袭性和复发率。
【关键词】铁蛋白;铁;恶性肿瘤【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501-01铁是人体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金属元素,它广泛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代谢过程,例如在氧的运送、电子的传递、DNA的合成等过程中均有铁的参与。
另外,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酶和辅酶中有半数均需要铁的存在。
铁含量的增加,即铁的超负荷也是肿瘤形成的危险因素。
1 铁几乎所有细胞都需要铁作为基本生化活动的辅助因子,然而,铁也有潜在的毒性,它能够催化ROS (活性氧簇)并产生高反应基团。
铁的摄入、利用和解毒对细胞和组织非常重要。
人体铁的大部分分布于血红蛋白和红系细胞并作为氧的载体,哺乳动物通过出血等丢失铁,但是没有任何释放铁的调解机制。
因此平衡的维持需要十二指肠对于铁吸收的严密控制。
营养铁的摄取包括小肠通过还原酶对于三价铁的还原,以及随之在肠上皮细胞的顶膜通过二价金属载体进行的二价铁的转运。
2 铁蛋白(Ferritin)2.1 铁蛋白的结构:铁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类贮存铁的蛋白,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脾脏中。
铁蛋白的外径约12~14nm,其外壳(即脱铁铁蛋白)由24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约含有163个氨基酸残基,每个分子最多结合4500个铁原子。
其分子量比较大,约为450kd。
结合铁的铁蛋白是可“溶”于水的,血浆铁蛋白的浓度与体内储存的铁量成正比。
肿瘤 常用肿瘤标志物图解
![肿瘤 常用肿瘤标志物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e7cc5b7f700abb68a882fb57.png)
1、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含量极微<20μg/L。
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
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或200~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ug/L。
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
2、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
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μg/L。
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
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
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3、癌抗原125(CA125)CA125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
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
4、癌抗原15-3(CA15-3)CA15-3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
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60%),晚期的敏感性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80%)。
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
5、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
解读常见肿瘤标志物
![解读常见肿瘤标志物](https://img.taocdn.com/s3/m/6c7b3aec551810a6f524867e.png)
解读常见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一.铁蛋白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80-130ug/L(80-130ng/ml)女性约35-55ug/L(35-55ng/ml),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
近年来发现肝癌还含有一种酸性的异铁蛋白,称为癌胚异铁蛋白,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
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也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
血清铁蛋白增多,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铁利用量下降)、溶血性贫血(铁释出过多);血色素沉着症及反复输血(铁吸收或储存增多)、铅中毒及维生素B6缺乏引起贫血(铁利用降低)、恶性肿瘤、肝脏病变、急性感染。
肝癌患者有铁蛋白增高的原因可能是:①肝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铁蛋白或异铁蛋白。
②肝癌组织对铁蛋白的摄取及清除受到影响。
③肝细胞损害坏死,贮存在肝细胞浆中的铁蛋白溢入血中。
血清铁蛋白虽非特异性,但除肝癌、胰腺癌中度升高外,其它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直结肠癌均不升高。
肝癌患者治疗有效者血清铁蛋白下降,而恶化和再发者升高,持续增高则予后不良,故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作为疗效监测手段之一,特别是对AFP阴性的患者尤有意义二.甲胎蛋白甲胎蛋白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胎儿的肝细胞没有发育(分化)完全,分泌的甲胎蛋白量很大,所以孕妇的甲胎蛋白会阳性。
肝癌是尚未分化的肝细胞,当然能大量分泌甲胎蛋白。
孕妇在分娩1年后体内的甲胎蛋白就会恢复正常,正常值为每升血内甲胎蛋白含量不超过20微克,超过400ug/L即为高浓度阳性。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930807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9.png)
19/47
全球最高端52环64层PET/CT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20/47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21/47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22/47
PET/CT主要作用
肿瘤早期诊疗(高端体检)、良恶性病变判别、指导正确治疗。恶性肿瘤分期和再分期, 改变治疗方案。寻找肿瘤原发灶治疗疗效监测(监测肿瘤细胞活力)预后判断(生存率、分化程度)心血管疾病(心肌活性检测)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诊疗和病情评定)
部分肿瘤标志物解释
**医科大学第一从属医院核医学科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1/47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指示体内肿瘤存在并反应其一定生物学特征生化物质。经过测定其存在或含量,对于 肿瘤可辅助诊疗、分析病情、指导疗效、监测术后复发或转移及判断预后含有极大意义。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TM能对肿瘤有百分之百特异性,多数项目缺乏定位诊疗价值,而一些良性疾病也能够出现不一样程度阳性反应,即使是恶性肿瘤本身也可因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种种原因而出现一过性或阶段性阴性反应。当前一致推荐: 动态追踪观察+多项TM联合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这是早期发觉肿瘤诊断阳性率最正确办法。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14/47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正常参考值: 成人< 1.1ng/ml ,正常妊娠>3.3ng/ml临床意义: 诊疗绒癌, 且连续测定其含量可反应癌细胞生长和退化状态。诊疗睾丸肿瘤: 与AFP联合检测已成为诊疗睾丸肿瘤与判断疗效常规指标。滋养体肿瘤疗效观察,早期发觉复发和转移。诊疗早孕、早期宫外孕、葡萄胎、羊膜早破;监测先兆流产。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https://img.taocdn.com/s3/m/2e509f3c83c4bb4cf6ecd10b.png)
仁记说体检(三十九)肿瘤标志物: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简称铁蛋白,是检查体内铁缺乏的最灵敏的指标。
肝脏含铁蛋白约占体内贮存铁的1/3,而血循环中的铁蛋白又被肝细胞清除,所以肝病时可造成血清铁蛋白升高。
另外恶性肿瘤细胞合成铁蛋白量增加,所以铁蛋白也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
血清铁蛋白测定意义1.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血清铁蛋白是测定是诊断隐性缺铁性贫血最好、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若血清铁蛋白低于15μg/L时即可诊断铁缺乏。
也可以作为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指标。
如果血清铁蛋白大于100μg/L,即可排除缺铁。
2.与肿瘤的关系一般认为肿瘤患者血清铁蛋白以肝癌为最高,其次到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患者。
3.与肝肾疾病关系一般急性肝炎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活动期,血清铁蛋白显著增高,且肝细胞损伤越严重,含量越高。
尿毒症患者血清铁蛋白2/3以上病例大于250ng/ml,尿毒症引起的贫血大多不是缺铁所致,而是肾受损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大大降低,从而影响造血机能以及铁利用障碍。
4.与肺结核的关系测定肺结核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可以诊断肺结核的病情轻重,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辅助诊断。
5.与心脏病的关系当血液中的血清铁蛋白浓度超负荷时,心脏病的发病率会增加3倍以上,其原因主要是过剩的血清铁蛋白促进游离自由基的形成,而游离自由基会损害动脉壁细胞,从而损伤心肌。
故成年人应避免盲目补铁。
正常值男性:15-200μg/L女性:12-150μg/L新生儿:25-200μg/L需要检测的人1.口唇苍白者2.肝区隐痛或间歇性的钝痛或胀痛,上腹胀痛者等。
3.长期食欲不振,上腹闷涨和乏力,B超检查出现轻度肝肿大者。
4.出现四肢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易疲劳等症状者。
5.大量失血、长期腹泻或营养不良者。
特别提醒血清铁蛋白需要抽血检查,要求空腹12小时以上。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详细解读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详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69d53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3.png)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用于评估肿瘤的存在、发展和治疗反应。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通常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以下是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一般解读:
1. 正常范围:每个肿瘤标志物都有一个正常的参考范围,超出该范围的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异常。
然而,正常范围是根据大多数人的结果来确定的,也存在个体差异。
2. 升高的含义:肿瘤标志物上升可能与肿瘤存在有关,但不能单凭标志物检测结果诊断肿瘤。
因为一些非肿瘤因素也可能导致标志物升高,如炎症、感染、损伤等。
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来做出综合判断。
3. 监测治疗反应: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用于监测治疗的有效性。
如果标志物水平在治疗后下降或保持稳定,可能表示治疗有效。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炎症或药物的影响,需要谨慎解读。
4. 综合分析: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其他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
只有在整体上评估时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重要的是要注意,肿瘤标志物检测不能作为肿瘤的唯一诊断依据,它们通常需要与其他方法(如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准确的结果和诊断。
因此,如果您接受了肿瘤标志物检测并获得了结果,请及时与您的医生或专业医疗团队沟通,以获取专业的解读和建议。
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结果,为您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进一步的检查建议。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https://img.taocdn.com/s3/m/434adaceee06eff9aff80780.png)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介绍:
铁蛋白是铁贮存于人体的主要形式之一。
具有结合铁和贮备铁能力,以维持体内铁的供应和血红蛋白的相对稳定。
血清铁蛋白测定是
检查体内铁缺乏的最灵敏的指标,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肝病等,也
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
血清铁蛋白正常值:
男性:15-200μg/L
女性:12-150μg/L
新生儿:25-200μg/L
注:因试剂及方法不规范,各实验室要有自己的参考值。
血清铁蛋白临床意义:
1.铁蛋白升高:原因是铁蛋白的来源增加或清除障碍。
如过多输血、营养不良、炎症、肝脏病变等。
患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胰癌、白血病等,尤其是原发性肝癌,癌细胞合成的铁蛋白增加,使血清铁
蛋白升高。
2.铁蛋白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失血、长期腹泻造成的铁吸收障碍、感染、肝硬化等。
血清铁蛋白注意事项:
1.血清铁1天内早晨最高,下午逐渐下降。
应留取早晨空腹时候的血标本。
2.检查前慎用铁剂治疗或禁食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禁食能和铁络合的物质,如茶等。
3.当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婴儿生长期、因体内铁的需要量增加,可使血清铁降低,属生理现象。
血清铁蛋白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铁蛋白套收肿瘤标志物
![铁蛋白套收肿瘤标志物](https://img.taocdn.com/s3/m/55d3c9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7.png)
铁蛋白套收肿瘤标志物铁蛋白是一种由蛋白质和铁离子组成的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稳定性。
它在体内起着储存和转运铁离子的重要作用。
与其他蛋白质相比,铁蛋白具有更高的载荷能力和更好的稳定性,这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载体。
通过对铁蛋白的修饰和功能化,可以将其应用于收集和检测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在肿瘤细胞或肿瘤周围环境中表达的特定分子,可以作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指标。
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肿瘤相关的标志物,比如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判断肿瘤的存在、发展和治疗效果。
利用铁蛋白套收肿瘤标志物的原理是将铁蛋白修饰成具有亲和力的分子,使其能够选择性地与肿瘤标志物结合。
这样,只有携带标志物的分子才能与铁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和纯化步骤,可以将铁蛋白和标志物从其他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对标志物的检测。
铁蛋白套收肿瘤标志物的优势在于其高度选择性和灵敏度。
由于铁蛋白与标志物之间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因此可以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
同时,由于铁蛋白具有较高的载荷能力,可以收集更多的标志物,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此外,铁蛋白还可以通过修饰和功能化来实现对不同类型的标志物的选择性识别,从而实现多种标志物的同时检测。
铁蛋白套收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广阔。
一方面,它可以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肿瘤并进行治疗。
另一方面,它还可以用于肿瘤治疗的监测和评估,帮助医生判断治疗的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铁蛋白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如放疗和化疗,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疗效。
尽管铁蛋白套收肿瘤标志物技术在实验室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铁蛋白的修饰和功能化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其与标志物的结合能力和特异性。
其次,铁蛋白与标志物的结合动力学和热力学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优化技术的敏感性和稳定性。
铁蛋白fer正常值范围
![铁蛋白fer正常值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8b08eae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7.png)
铁蛋白fer正常值范围
(最新版)
目录
1.铁蛋白的定义和作用
2.铁蛋白的正常值范围
3.铁蛋白异常的原因和症状
4.如何处理铁蛋白异常
5.铁蛋白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意义
正文
铁蛋白(Ferritin)是一种在人体内含铁丰富的蛋白质,主要通过肝脏合成。
它对于人体的铁代谢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医学检查中,铁蛋白常用于评估人体的铁状态,帮助诊断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一、铁蛋白的正常值范围
铁蛋白的正常值因性别和年龄而异。
一般来说,成人男性的铁蛋白正常数值为 20-250gL,成人女性应该将铁蛋白控制在 10-120gL。
儿童的正常值则会更高。
二、铁蛋白异常的原因和症状
铁蛋白异常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缺铁、肝脏异常、肿瘤、胰腺癌、肝癌等。
铁蛋白异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疲劳、头晕、乏力等。
如果发现铁蛋白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找出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如何处理铁蛋白异常
如果发现自己的铁蛋白异常,首先不要紧张,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如果因为缺铁导致的低铁蛋白,可以通过补充
铁剂来提高铁蛋白水平。
如果是因为肝脏异常导致的高铁蛋白,则需要针对肝病进行治疗。
四、铁蛋白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意义
由于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铁蛋白合成能力,因此铁蛋白也可以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
如果人体内存在肿瘤,可能会导致铁蛋白水平升高。
因此,定期检查铁蛋白水平,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治疗。
总的来说,铁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对于铁代谢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6种肿瘤标志物解读
![26种肿瘤标志物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9467e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c.png)
26种肿瘤标志物解读肿瘤标志物是指存在于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其升高往往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
目前已知的肿瘤标志物有26种,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这26种肿瘤标志物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一、甲胎蛋白(AFP):主要与肝脏和卵黄囊肿瘤相关,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AFP的升高还可见于肝炎、肝硬化等良性疾病。
二、癌胚抗原(CEA):与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相关,尤其在结直肠癌中应用最为广泛。
CEA的升高还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等良性疾病。
三、糖链抗原19-9(CA19-9):主要与胰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相关,也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CA19-9的升高还可见于肝炎、肝硬化等良性疾病。
四、糖链抗原72-4(CA72-4):与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相关,尤其在胃癌中应用较为广泛。
CA72-4的升高还可见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
五、糖链抗原15-3(CA15-3):与乳腺癌相关,尤其在晚期乳腺癌中应用较为广泛。
CA15-3的升高还可见于卵巢癌、肺癌等恶性肿瘤。
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与鳞状细胞癌相关,主要应用于宫颈癌、肺癌、皮肤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SCC的升高还可见于肝炎、肝硬化等良性疾病。
七、组织多肽抗原(TPA):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尤其在乳腺癌中应用较为广泛。
TPA的升高还可见于肝炎、肝硬化等良性疾病。
以上是对26种肿瘤标志物的简要解读,不同肿瘤标志物在各自领域的实际应用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了解肿瘤标志物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肿瘤指标铁蛋白595
![肿瘤指标铁蛋白595](https://img.taocdn.com/s3/m/bf68b9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1.png)
肿瘤指标铁蛋白595肿瘤指标铁蛋白595,是指血液中铁蛋白水平的测量值,它是一种常用于评估机体铁代谢和诊断多种疾病的指标。
铁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肝脏、骨髓和淋巴组织中,负责储存和运输铁质,因此其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中铁的平衡状况及其异常情况。
肿瘤指标铁蛋白595的测定是通过血液检测完成的,一般来说,正常人的铁蛋白数值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当身体发生疾病或者肿瘤时,铁蛋白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铁蛋白的正常水平范围是16-300 ng/mL,所以当其数值超过300 ng/mL时,就被认为是异常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铁蛋白595的异常水平可能与众多疾病和情况有关。
例如,铁蛋白的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肝炎、酒精性肝病、肾功能衰竭、造血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慢性炎症和恶性肿瘤等引起的。
而铁蛋白的降低则可能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以及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关。
铁蛋白的异常数值在临床上往往与其他指标和病情综合考虑。
医生会综合参考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和其他相关检测指标来进行诊断和判断。
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补充检查,比如血清铁、转铁蛋白、铁饱和度和总铁结合力等指标的测定,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铁代谢情况。
铁蛋白的异常数值虽然可以反映机体内部铁代谢的异常情况,但并不能独立确定具体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因此,临床上的判断和治疗决策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肿瘤指标铁蛋白595是一项用于评估机体铁代谢和诊断疾病的指标。
其数值的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和情况相关,需要综合评估其他检测结果和临床情况进行诊断和判断。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需要进一步的补充检查和专业医生的指导。
铁蛋白高出多少是癌症
![铁蛋白高出多少是癌症](https://img.taocdn.com/s3/m/b98c23c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8.png)
铁蛋白高出多少是癌症我们都了解铁是身体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元素,含铁的是多少是考量人体健康的标准,假如得了缺铁性贫血的情况下,身体血液中的铁蛋白成分便会降低,假如得了别的的病症,像败血症或是是再造障碍性贫血时,血液中铁蛋白成分便会提升,因此在血液中铁蛋白成分提升的情况下,有的人担忧自身是得了了癌症。
一、铁蛋白高出是多少是癌症?铁蛋白是身体的铁库房,铁蛋白上升最普遍的几大原因是感染和恶变肿瘤,但现阶段临床医学上并沒有准确的血清铁蛋白浓度值范畴,定义癌症或是良好变病,没有办法明确血清铁蛋白浓度值高过是多少,能够确诊癌症。
临床医学上检验血清铁蛋白浓度值,可做为恶变肿瘤的輔助确诊。
因为影响血清铁蛋白浓度值的要素有很多,除开上述情况的感染和肿瘤之外,长期性反复静脉注射造成的鲜血病人,血清铁蛋白浓度值也会显著上升。
一部分结缔组织病人,比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血清铁蛋白水准也会显著上升。
在确诊肿瘤层面,铁蛋白和别的肿瘤标识物检验一样,全是非特异性指标值,只靠检验血清铁蛋白水准,不可以确诊恶变肿瘤,不管检验到的浓度值有多大。
二、铁蛋白高是啥原因1、可能是肝癌肝癌病人会使铁蛋白上升,由于肝癌体细胞能生成和代谢铁蛋白或异铁蛋白,肝癌组织影响铁蛋白的摄入和消除,肝脏危害坏死时,存储在肝脏浆中的铁蛋白会溢入血中,造成铁蛋白上升。
但是肝癌是情况严重的状况,也是有可能是肝炎,建议到医院开展进一步的查验。
2、不适当补铁医治不适当补铁医治也是有可能会造成铁蛋白提高的如今,这类状况得话要依据医师的具体指导调整补铁医治方式,并渐渐地调理。
3、可能是败血症由于身患败血症也是有可能会对铁蛋白的摄入及消除遭受影响,进而造成肿瘤细胞生成的铁蛋白提升,使血清铁蛋白上升。
4、铁蛋白高肝功能正常铁蛋白假如出現异常的状况,一般是肝有问题,这个时候是一定要肝功检查的,假如肝功检查一切正常,那麼可能就并不是肝有问题了,可能还会继续是别的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铁蛋白简介
铁蛋白是一种结合铁的高分子蛋白,其具有一个含45000个铁原子的内核,因而具有重要的储铁和调节铁吸收的生理功能。
铁胆边在人体肝脏、脾脏及骨髓等组织中广泛存在,在其他组织中也有分布。
铁蛋白能反映肌体的营养状态,因而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正常状态下,人体血清中具有稳定微量的铁蛋白。
进来研究显示,某些恶性肿瘤细胞能合成并分泌铁蛋白,因而血清铁蛋白浓度相应升高。
二、血清铁蛋白与原发性肝癌
血清铁蛋白指标异常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以及肝硬化等密切相关。
在原发性肝癌中,SF水平显著升高,故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引起SF水平升高的机制大致为:一、肝细胞的损伤降低了铁存储量和铁的转移能力;二、癌细胞自身合成的肿瘤特异性的酸性铁蛋白,加速分泌释放。
大量文献报道了SF作为HCC肿瘤标志物的有效应用。
如Kew 等在58例的原发性肝癌中检出76.3%的SF阳性。
张景等的研究中,肝癌的SF阳性率也达到了66.6%。
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血清铁蛋白是对AFP很好的补充。
原因在于:虽然AFP是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最常被使用的指标,然而AFP对HCC检出的灵敏度为50%-95%不等,因此存在着一部分AFP阴性的HCC患者。
梁仁等对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SF进行了测定,结果阳性率为76%(cutoff值为100 ng/ml)。
张满达等的研究显示,肝癌组中铁蛋白和AFP均阳性占47.5%,均阴性为9.9%,单一阳性为42.6%,故铁蛋白和AFP阳性率分离,呈交叉覆盖现象,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0%以上。
可见SF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尤其是AFP 阴性的疑似病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漏诊率效果显著。
在孟宪镛等的研究中,其他活动性肝病中也有半数SF水平超出正常,但与HCC具有显著性差异。
Chapman等的研究中,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SF阳性分别为63%和33%。
通过联合转氨酶的检测可进一步提高SF对肝癌的检出特异性。
在活动性肝炎中,SF和转氨酶水平的增长具有同步性,而在HCC中则无明显相关,因而通过测定转氨酶和SF比值可提高SF的诊断价值。
三、血清铁蛋白的其他应用
血清铁蛋白指标异常还与其他疾病相关,临床上也常见被应用于以下几类疾病的诊断:
1.缺铁性贫血
SF浓度也是临床上诊断缺铁性贫血常用的手段之一。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贫血,缺铁是这类贫血的主要原因。
在早期并未表现出血红蛋白减少,因而此阶段为隐性缺铁性贫血。
此时主要表现为铁缺乏,因此SF水平低于正常值。
欧阳富维的研究中,SF对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性为85.1%,特异性为80.2%,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为71.2%和
90.4%。
在王彦华等的研究中,SF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分别达到84.6%和96%。
2.白血病
白血病中也常见SF水平的升高。
有报道认为,由于白血病细胞负荷增大,故铁蛋白受体增加,导致摄铁量增加;也有由于细胞被破坏导致的铁蛋白释放。
此外,白血病细胞也会大量分泌特异性的异型铁蛋白。
李静等人的研究显示在急性白血病中,初发组、复发组和难治性AL的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
高绍华等的研究也有类似结果,AL患者治疗前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化疗有效患者随后SF显著下降,而无效化疗则无明显变化,复发时SF水平再次升高。
3.糖尿病
铁对体内糖代谢、铁代谢以及II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影响,铁超负荷可损伤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耐量,从而使血糖进一步升高。
SF是体内贮存铁的标志,SF水平的升高意味着糖尿病患病风险加大。
雷海燕等的研究中,糖尿病患者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提出高SF可能是II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子。
金杰等的研究发现SF水平与II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正相关,而与β胰岛细胞功能负相关。
四、铁蛋白的测定方法——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体系中,反应物的浓度与体系的发光强度呈线性相关。
基于此,便形成了化学发光分析法。
1977年,Halmann以化学发光信号示踪,在酶联免疫(EIA)和放射免疫(RIA)的理论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化学发光免疫分(CLIA)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及无放射污染等技术优势,在随后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中,CLIA在医学检验领域逐渐取代了EIA和RIA。
CLIA的主要技术原理为:待测物的抗体/抗原与酶或化学发光物相连,随后与待测物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
反应结束后,加入酶的底物或加入发光底物的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体系反应生成激发态的产物并释放光子回到基态。
基于待测物浓度与体系发光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即可确定待测物的浓度水平。
CLIA核心的化学发光技术中,常见的发光体系包括吖啶酯体系、鲁米诺体系AMPPD体系等。
以吖啶酯体系为例,分析反应进行时,待测物的抗体/抗原与吖啶酯(发光底物)共价相连形成复合物,随后与待测物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反应结束后,在碱性环境下,吖啶酯与H2O2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二氧乙烷,其分解产生的激发态N-甲基吖啶酮释放光子回到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