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课件第六章_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568

合集下载

《现代控制理论》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状态观测器

《现代控制理论》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状态观测器
2) 算
求解状态反馈阵k 的步骤:
1) 校验系统的可控性

计算k
小结
B
I s
A
x
u
k
v
用状态反馈配置系统闭环极点
结论:1.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可控性,但可改变可观测性.
2.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闭环零点。
状态反馈的影响
二、状态反馈对系统零点和可观测性的影响
【例】 系统S:
此时系统可控可观
1).复合系统结构图(状态反馈+状态观测器)
输出内反馈及状态可观测性

状态反馈
状态观测器
复合系统
选状态变量
即:
y=Cx
输出内反馈及状态可观测性
2) 传递函数矩阵
结论:
状态观测器不影响传递函数
输出内反馈及状态可观测性
3)特征多项式
特征多项式
结论
1.引入观测器提高了系统的阶次(由n 2n )
2.整个闭环系统特征值由状态反馈下(A - BK)特征值和状态观测器下特征值(A-HC)组合而成,且相互独立。即观测器的引入不影响已配置好的系统特征值,而状态反馈也不影响观测性的特征值,这就是分离定理。
输出内反馈及状态可观测性
3.状态观测器的引入,不影响传递函数阵.且趋于 x(t) 的速度,取决于观测器的特征值。
分离定理
4).分离定理
定理: 若系统{A,B,C }可控又可观,用状态观测器估值形成状态反馈时,其系统的极点配置和观测器设计可分别独立运行,即K 和H 值的设计可分别进行,有时把K 和H 统称控制器. 一般观测器的响应速度应比状态反馈的响应速度快一些.
状态观测器概述
二、状态观测器概述
利用状态反馈能任意配置闭环系统的极点及有效改善系统性能,然而系统的状态变量并不能用物理方法测量.因此要使状态反馈在工程上实现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重构系统的状态.并用这个重构状态代替原系统实际状态,实现状态反馈.

现代控制理论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

现代控制理论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
• 在状态反馈中,有些状态是无法观测的,或无 法用物理方法量测出来,因此可用状态观测 器来解决这一问题.
• 所谓状态观测器是物理上可以实现的动力 学系统,它在被观测系统输入量和输出量的 激励下,产生一组逼近于被观测系统的状态 变量的输出.
• 这组输出的状态变量便可作为被观测系统 状态变量的估计值.
2.极点配置条件
• 若被控系统0(A, B) 是状态完全能控的,那么 反馈系统的极点必是可以任意配置的,或者 说,能使闭环系统极点任意配置的条件是被 控系统完全可控.
• 注意:
(1).对不可控的系统则不可能采用状态反馈 方法重新配置所有极点. (2).状态反馈可改变系统的极点,但不改变零 点.
• 以上是状态观测器的整个设计思想和目的.
• 估计的模型
xˆAxˆBuG(yCxˆ) (2) (AGC)xˆBuGy
(1).G的选择原则.
由(1)和(2)建立误差方程 定义 exxˆ 则 exxˆ(AG C)e显然误差e的特性是由
(A-GC)的特征值决定,显然G选择的原则是使 e tt1 0,t1 足够地小,从而G的选择也是使 A-GC的特征根按要求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自动控制原理Ⅱ
第六章 状态反馈与状 态观测器
主要讲述:
1).状态反馈. 2).极点配置. 3).状态观测器.
一.系统的状态反馈
• 对于方程
x Ax Bu

y

Cx
• 系统的性质完全是由A决定的,因此要改变 系统的性质,只需改变A的形式.
• 从数学上来讲,即构造u,从而导致下列方程 成立
四、降维观测器设计
x Ax Br

y

Cx
• A 是满足要求的方阵

现代控制实验状态反馈器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现代控制实验状态反馈器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现代控制实验状态反馈器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现代控制实验中,状态反馈器和状态观测器是设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状态反馈器通过测量系统的状态变量,并利用反馈回路将状态变量与控制输入进行耦合,以优化系统的性能指标。

状态观测器则根据系统的输出信息,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以便实时监测系统状态。

本文将分别介绍状态反馈器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一、状态反馈器的设计:状态反馈器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调整反馈增益矩阵,使得系统的状态变量在给定的性能要求下,达到所需的一组期望值。

其设计步骤如下:1.系统建模:通过对被控对象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通常表示为:ẋ=Ax+Buy=Cx+Du其中,x为系统状态向量,u为控制输入向量,y为系统输出向量,A、B、C、D为系统的状态矩阵。

2.控制器设计:根据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选择一个适当的闭环极点位置,并计算出一个合适的增益矩阵。

常用的设计方法有极点配置法、最优控制法等。

3.状态反馈器设计:根据控制器设计得到的增益矩阵,利用反馈回路将状态变量与控制输入进行耦合。

状态反馈器的输出为:u=-Kx其中,K为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4.性能评估与调整:通过仿真或实验,评估系统的性能表现,并根据需要对状态反馈器的增益矩阵进行调整。

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状态观测器的设计目标是根据系统的输出信息,通过一个状态估计器,实时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

其设计步骤如下:1.系统建模:同样地,对被控对象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2.观测器设计:根据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观测器极点位置,以及一个合适的观测器增益矩阵。

常用的设计方法有极点配置法、最优观测器法等。

3.状态估计:根据观测器设计得到的增益矩阵,通过观测器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

状态观测器的输出为:x^=L(y-Cx^)其中,L为观测器增益矩阵,x^为状态估计向量。

4.性能评估与调整:通过仿真或实验,评估系统的状态估计精度,并根据需要对观测器的增益矩阵进行调整。

现代控制理论教学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教学课件
数字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阐述如何对数字仿真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包括性能指标的计算和 评估,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和讨论。
数字仿真软件 介绍常用的数字仿真软件,如 MATLAB/Simulink等,并解释其 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数字仿真实验设计 详细说明数字仿真实验的设计方 法,包括如何建立系统模型、如 何设计控制器、如何设置仿真参 数等。
该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系统的性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用 性。同时,该方法可通过实验手段进行验证,可靠性高。
设计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适用于高阶系统和多变量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广泛应用于工程 实践中。
最优控制设计法
定义
最优控制设计法是一种基于最优化理论进行控制器设计的 方法。
缺点
现代控制理论阶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状态空间 法成为主导,适用于多输入多输 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分析与 设计。
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
状态空间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基于状态空间描述 ,通过状态变量全面反映系统内 部状态,提供更深入的系统分析

时域分析法
相比古典控制理论的频域分析法, 现代控制理论采用时域分析法,能 够直接反映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
05
现代控制理论进阶知 识
系统的数学模型 ,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状态方程等

A 非线性现象
介绍系统中的非线性现象,如死区 、饱和、滞后等,并分析其对系统
性能的影响。
B
C
D
非线性系统设计
探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如反馈 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反步法等。
稳定性分析
利用状态空间方程的特征值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判断 特征值的分布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现代控制理论-第六章_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562

现代控制理论-第六章_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562
23
6.2 极点配置问题
例6.3 考虑线性定常系统
x = Ax + Bu
0
1
0
0
A 0
0
1 , B 0
1 5 6
1
利用状态反馈控制 u = v - Kx
希望使该系统的闭环极点为s = -2±j4和s = -10。 试设计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
24
6.2 极点配置问题
0 1
0
0
A 0
0
1
,
2、以上原理同样适用于多输入系统,但具体设 计较困难。
22
6.2 极点配置问题
3、对于低阶系统(n≤3),求解状态反馈
阵K时,并不一定要进行能控标准型的变 换; 可以直接计算状态反馈后的特征多项式 (其系数均为k的函数),然后与闭环系 统希望的特征多项式的系数相比较,确定 出矩阵K——另一种解题思路
状态微分 x 处
u
B
x
x
y
1/s
C
-+
.
x
A
.
x
h
.
x Ax Bu hy, y Cx
.
x (A hC)x Bu, y Cx 28
6.2 极点配置问题
2. 输出反馈至参考输入的极点配置:
v
u B
x
x
1/s
C
y
-
+
A
f
引入输出反馈:
x (A BfC)x Bv, y Cx
29
6.2 极点配置问题 注意:关于输出反馈,有如下定理: • 定理:对单入单出系统,即使完全能控,
f () ( 2)( 1 j)( 1 j) 3 42 6 4 19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x1


R L
x1

1 L
x2

1 L
e
x 2
输出方程为
y x2
x1 i x2

1 C
x1
1 C
idt 则状态方程为
13
其向量-矩阵形式为
x1

x 2


1CR
C
1 L
0


x1 x2




1
L 0


e)
1 x1
C


x2

x1无明确意义的物理量),可以推
x 2

1 C
i

1 RC
( x1
x2 )
y x2
14
其向量-矩阵形式为
x1

x
2



1 RC
1
R L
RC

1
RC 1


x1 x2

RC
1.1 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方法
控制u
执行器
被控过程 x
被控对象
传感器
控制器
控制输入
典型控制系统方框图
观测y 反馈控制
u1
y1
u2
x1, x2 ,xn
y2
up
yq
被控过程
5
典型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组成。
被控过程具有若干输入端和输出端。
数学描述方法: 输入-输出描述(外部描述):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

现代控制理论第六章

现代控制理论第六章

的列向量可以由 [ B AB A B] 的列向量 的线性组合表示。这意味着
rankuc ' ≤ rankuc
n1
系统 也可看成是由系统 K 经过状态反馈
( K,I ) 而获得的,因此,同理有
rankuc rankuc '
所以系统 K 的能控性等价于系统 的能控性,
于是定理得证。
例 6.1.1
系统
1 2 0 & : x x 1 u 3 1
y [1 2]x
完全能控能观,引入反馈
u [3 1]x V
则闭环系统 K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1 2 0 & K : x x 1 v 0 0
1 式(6.3.2)可写为 y(s) G(s)u(s) C (sI A) Bu (s)
y1 ( s ) g11 ( s )u1 ( s ) g12 ( s )u2 ( s ) L L g1 p ( s )u p ( s ) y2 ( s ) g 21 ( s )u1 ( s ) g 22 ( s )u2 ( s ) L L g 2 p ( s )u p ( s ) M M yq ( s ) g q1 ( s )u1 ( s ) g q 2 ( s )u2 ( s ) L L g qp ( s )u p ( s )
y [1 2]x
不难判断,系统 K 仍然是能控的,但已不再 能观测。
6.2 极点配置
6.2.1 极点配臵定理 定理 6.2.1 给定系统
:
& x Ax Bu y Cx Du
u v kx
任意配臵极点的充
通过状态反馈
要条件 完全能控。

现代控制理论-第六章

现代控制理论-第六章

• 新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x1 0 x 0 2 x3 10000 y 1 0 0x 1 0 1510 x1 0 1 x2 0 u 114 .1 x3 10000 0
x Ax Bu

• 新系统
y Cx v Hy u x ( A BHC ) x Bv y Cx

2.输出反馈到状态微
• 原系统 • 完全可观 • 新系统
x Ax Bu y Cx


x Ax Bu Hy y Cx x ( A HC ) x Bu y Cx
• 新系统的方框图
第三节 全维状态观测器
•一.定义:若系统是完全可观的,但因种种原因,如空间 不足、成本较高等,无法将状态量测到,可人为建立全部 状态,使构建的状态变量无限接近原系统的状态变量,称 为全维状态观测器,简称状态观测器。 •二.实现条件:系统完全可观 •三.实现方法: •1.原系统 x Ax Bu, y Cx
1 S 3 114 .1S 2 1510 S lim 0.151 0.2 S 0 S S 3 114 .1S 2 1510 S 10000
• 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 ) k 10000 3 ( S 100 )( S 7.07 j 7.07 )( S 7.07 j 7.07 ) S 114 .1S 2 1510 S 10000
2
• 3.利用状态反馈实现极点配置: I ( A BHC ) • 4.利用状态反馈实现极点配置: I ( A HC )
2
h
h1 h2

现代控制理论之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介绍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之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介绍课件
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以确保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状态反馈的设计方法
确定系统状态方程
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
计算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验证状态反馈控制器的性能
状态反馈的优缺点
优点:能够有效地减小系统的动态响应时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优点:可以实现对系统的解耦控制,使得系统的控制更加简单和直观。
现代控制理论之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介绍课件
演讲人
01.
状态反馈
02.
03.
目录
状态观测器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的关系
状态反馈
状态反馈的基本概念
状态反馈是一种控制策略,通过调整系统的状态来达到控制目标。
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基于系统的状态方程,通过调整输入信号来影响系统的状态。
状态反馈控制器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04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的区别
状态反馈需要知道系统的模型,状态观测器不需要知道系统的模型
04
状态反馈用于控制系统,状态观测器用于估计系统状态
03
状态观测器:通过观测系统的输出,估计系统的状态
02
状态反馈:通过调整系统的输入,使系统达到期望的状态
01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状态反馈适用于系统模型已知且可控的情况,能够实现最优控制。
02
状态观测器通过测量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利用数学模型来估计系统的内部状态。
04
状态观测器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状态观测器性能评估:通过仿真或实验,评估观测器的性能,如观测精度、响应速度等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01
02
03
经典控制理论方法
采用频率响应法、根轨迹 法等经典控制理论方法进 行控制器参数整定。
现代控制理论方法
利用最优控制、鲁棒控制 等现代控制理论方法进行 控制器设计。
智能优化算法
应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 法等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控 制器参数寻优。
仿真验证与实验结果分析
仿真验证
利用MATLAB/Simulink等仿真工具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 验证,观察系统性能。
性能评估
除了稳定性外,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还包括动态响应、稳态精度、鲁棒性等方面。通过对 这些性能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系统的控制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控制策略提供指导。

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
应用领域
状态反馈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自动化生 产线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要求 较高,状态反馈控制能够提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控制方案。
化和环境变化,提高状态估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控制系统
03
设计
控制系统结构框架搭建
确定被控对象
01
明确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和输入输出关系,建立被控对象的数
学模型。
设计状态观测器
02
根据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设计状态观测器以估计系统状态。
构建控制系统
03
将状态观测器与控制器相结合,构建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控制系
统。
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论述
姿态和位置反馈
利用姿态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获取机器人的姿态和位置信 息,通过状态反馈控制机器人的平衡和定位精度。
力和力矩反馈
在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上安装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机器人与 环境之间的交互力和力矩,通过状态反馈实现机器人的柔 顺控制和自适应能力。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定理1:状态反馈不改变受控系统 0 ( A, B,C) 的能控性,但却不一定保持系
统的能观测性。
定理2:输出反馈系统不改变原受控系统0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6
证明: 假定开环系统能控,A,b可为能控标准形
0 1 0 0
A
0
0
1
0
1
a0
a1
a
n
1
K K0 K1 Kn1
0 0 则 bK K0 K1
6.2.3 输出反馈极点配置
输出反馈有两种方式,下面均以多输入单输出受控对象为例来 讨论。
(1)输出反馈至状态微分,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u(t) B
x(t) x(t) C
y(t)
A
H
18
该受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x Ax Bu y Cx
则输出反馈闭环系统为
x Ax Bu Hy
y Cx
第六章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6.1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6.2 极点配置问题 6.3 状态观测器 6.4 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
1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控制是最主要的控制方式,状态空间设计也不 例外。因此本章主要讨论在状态空间设计中两种常用的设计方法:状态反馈 和输出反馈。
6.1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输出反馈是将受控系统的输出变量,按照线性反馈规律反馈到输入端, 构成闭环系统。这种控制规律称为输出反馈。经典控制理论中所讨论的反馈 就是这种反馈,其结构图如下 :
r(t) u(t) B
x(t) x(t) C
y(t)
A
H
4
图中受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 A, B,C)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0 x Ax Bu
也就是观测器的响应速度越快。 (3)其极点还决定了观测器的抗干扰能力。响应速度越快,观测器的频带 越宽,抗干扰的能力越差。

第六章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第六章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4。跟踪问题
优化型性能指标
思路: 1)可综合条件; 2)算法
(不等式) (极值)
综合实际中的理论问题:状态反馈构成\建模\观测器、鲁棒性、对外扰的抑制
6.2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状态反馈
设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 0 : x = Ax + Bu x(0) = x0 t 0 y = Cx
状态反馈下受控系统的输入为:u=-Kx+υ,K∈Rp×n,反馈系统∑xf的状态空间 描述为:
C1 = C
0
变换后
A1
=
P−1 A1P
=
A
− BK 0
C1 = C1P = C 0
BK A − HC
B1
=
P −1 B1
=
B
0
考虑到当R、T可逆时,有
R S −1 R−1 − R−1ST −1
0
T
=
0
T −1
(sI

A1 ) −1
=
sI

(A− 0
BK
)
− BK −1 sI − ( A − HC)
x = Ax + Bx y = Cx
只能使用闭环系统极点配置到根轨迹上,而不能任意配置到根轨迹以外位置上。
6.5 状态反馈镇定
所谓状态镇定问题就是:对给定时间线性时不变受控系统,找到一个状态反馈型控制律 u = −Kx + v
使所导出的状态反馈型闭环系统 x = ( A − BK ) x + Bv为渐近稳定,即系统闭环特征值均具有负实部。
− 0 ,1*

1
,
* 2
−2 ] = [4,−66,−14]
计算

现代控制理论(22-24讲:第6章知识点)

现代控制理论(22-24讲:第6章知识点)
22
6-3 系统的镇定问题
在系统综合中,有时仅要求改变不稳 定的闭环极点为稳定极点,这就是系统镇 定(stabilization)。
镇定问题是极点配置问题的一个特殊 情况,其目的是使系统的所有极点位于根 平面的左半平面,而不要求它们的确切位 置; 清楚地:一个完全能控的系统一定是 能镇定的;但是一个能镇定的系统未必是 能控的。
f ( ) ( 1 )( 2 )......( n )

n a1 n 1 a1 a (2) n 0
欲使闭环极点取期望值,只需比较(1),(2)式 即可得到:
11
k 1 a a0 k 2 a a1k n a
19
1、由要求的超调量和调整时间决定期望 闭环极点: 给定的品质指标为:ζ ;ts 。 故
% e


1 210ຫໍສະໝຸດ %nts (2%)
4
n
从而,期望主导极点即为:
1,2 n jn 1 2 jd
20
而其余极点离虚轴的距离应远大于主导极 点离虚轴的距离,即
此时,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
10
f ( ) det( I - ( A B K )) n (an1 k n ) n1 (a1 k 2 ) (a0 k 1 )(1)
_ _ _
_
_ _
(3)设闭环系统的期望极点为λ 1,λ 2,… λ n , 则期望特征多项式
(3)期望特征多项式为:
f ( ) ( 2)( 1 j )( 1 j ) 3 4 2 6 4
(4)比较上两式的系数,即得到: K=[4 3 1] (5)画出闭环系统的状态变量图如下所示:

《现代控制理论》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状态观测器

《现代控制理论》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状态观测器

《现代控制理论》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状态观测器现代控制理论中,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状态观测器是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分。

反馈结构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对于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反馈结构和状态观测器的定义、功能和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介绍反馈结构。

反馈结构是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控制方式,通过将系统的输出信号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计算出控制量,并作为输入信号对系统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系统输出的调节。

在线性定常系统中,反馈结构一般由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和微分控制器组成,通过调节这些控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对系统性能的优化。

其中,比例控制器用于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积分控制器用于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微分控制器用于抑制系统的振荡和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

通过适当选择和调节这些控制器的参数,可以使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超调量、响应时间等得到满足。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状态观测器。

状态观测器是用于估计和反馈系统状态的一种装置,通过测量系统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以及系统的数学模型,来估计系统的状态。

状态观测器在控制系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实现对系统状态的估计和补偿,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线性定常系统中,状态观测器一般由状态估计器和状态补偿器组成。

状态估计器根据系统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以及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运算得到系统的状态估计值,以反馈给系统进行控制。

状态补偿器则根据系统的状态估计值和期望值,以及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运算得到控制量,以控制系统的输出。

关于反馈结构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一般可以采用经典控制理论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方法。

经典控制理论方法主要包括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

根轨迹法可以通过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并通过调节控制器参数来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

频率响应法则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来设计合适的频率补偿器,以达到系统的优化。

现代控制理论方法则主要包括状态空间法和最优控制方法。

第六章线性系统状态反馈_new

第六章线性系统状态反馈_new

第五章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设计闭环系统性能与闭环极点(特征值)密切相关,经典控制理论用输出反馈或引入校正装置的方法来配置极点,以改善系统性能。

而现代控制理论由于采用了状态空间来描述系统,除了利用输出反馈以外,主要利用状态反馈来配置极点。

采用状态反馈不但可以实现闭环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而且还可以实现系统解耦和形成最优控制规律。

然而系统的状态变量在工程实际中并不都是可测量的,于是提出了根据已知的输入和输出来估计系统状态的问题,即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5-1 状态反馈与闭环系统极点的配置一、状态反馈1、状态反馈的概念状态反馈就是将系统的每一个状态变量乘以相应的反馈系数反馈到输入端与参考输入相加,其和作为受控系统的输入。

设SISO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bu Ax x+= cx y =状态反馈矩阵为k ,则状态反馈系统动态方程为:()()x A x b v k x A b k x b v=+-=-+cx y =式中:k 为n ⨯1矩阵,即[]11-=n o k k k k ,称为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bk A -称为闭环系统矩阵。

闭环特征多项式为)(bk A I --λ。

可见,引入状态反馈后,只改变了系统矩阵及其特征值,c b 、阵均无变化。

【例5.1.1】已知系统如下,试画出状态反馈系统结构图。

u x x ⎥⎥⎥⎦⎤⎢⎢⎢⎣⎡+⎥⎥⎥⎦⎤⎢⎢⎢⎣⎡--=100200110010 , []x y 004= 解:[]x k k k v kx v u21-=-=其中[]21k k k k=称为状态反馈系数矩阵或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1333222142x y u x x x x xx x说 明:如果系统为r 维输入、m 维输出的MIMO 系统,则反馈增益矩阵k 是一个m r ⨯维矩阵。

即mr rm r r m m k k k k k k k k k k ⨯⎥⎥⎥⎥⎦⎤⎢⎢⎢⎢⎣⎡= 2122221112112、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 的计算控制系统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系统的极点在s 平面上的位置。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实验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一、实验目的1.自学全系列状态意见反馈布局极点的方法。

2.自学降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3.学习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仪器1.el-at-ii型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建议1.1)用全状态反馈配置极点的方法,按给定的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设计。

2)检验极点布局理论的正确性。

2.设计一个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

四、实验前分析排序和设计已知被控系统如图所示:u10.05s+1x210.1sx1y图5-1被控系统结构图1、设计一个全状态反馈系统,闭环系统性能要求为ξ=0.707,ts≤0.2s.设计k阵,并图画出来尖萼电路图挑选适当元件参数。

2、假设x2不能直接测量,设计一个降维状态观测器将x2进行估计得到估计值,然后用2形成全系列状态意见反馈,并使闭环系统ξ=0.707,ts≤0.2s,并图画出来尖萼电路图挑选x1和x独以适当元件参数。

100k50k1uf1ufda1100k25k2-out650k2-out63100k+3+x2100k2-out6x1ad131k100k0-6out+321k0+1k100k01k0图5-2状态反馈系统演示电路图图5-3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模拟电路图五、实验步骤1.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入u2接a/d、d/a卡的ad1输出。

检查有误后拨打电源。

2.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自动控制实验系统]运转软件。

3.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

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4.在实验课题下拉菜单中挑选实验二[二阶系统阶跃积极响应],具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挑选实验五[状态意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鼠标单击该选项弹头出来实验课题参数窗口。

5.观测表明的波形记录最小市场汇率量mp和调节时间ts的数值和积极响应动态曲线,并与理论值比较。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y2
up
yq
被控过程
12
典型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组成。
被控过程具有若干输入端和输出端。
数学描述方法: 输入-输出描述(外部描述):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
种完整的描述。
状态空间描述(内部描述):基于系统内部结构,是对系统的一
13
1.2 状态空间描述常用的基本概念
1) 输入:外部对系统的作用(激励); 控制:人为施加的激励;
8
❖ 经典控制理论:
引论
数学模型:线性定常高阶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分析方法: 时域法(低阶1~3阶)
根轨迹法 频域法
近似分析
适应领域:单输入-单输出(SISO)线性定常系统
缺 点:只能反映输入-输出间的外部特性,难以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和运行状态。
❖ 现代控制理论:
数学模型:以一阶微分方程组成差分方程组表示的动态方程
6
❖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 科学在发展,控制论也在不断发展。所以“现代”两个字加在“控制理
论”前面,其含义会给人误解的。实际上,我们讲的现代控制理论指的 是五六十年代所产生的一些控制理论,主要包括: ❖ 用状态空间法对多输入多输出复杂系统建模,并进一步通过状态方程求 解分析,研究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性及其稳定性,分析系统的实现问题; ❖ 用变分法、最大(最小)值原理、动态规划原理等求解系统的最优控制 问题;其中常见的最优控制包括时间最短、能耗最少等等,以及它们的 组合优化问题;相应的有状态调节器、输出调节器、跟踪器等综合设计 问题; ❖ 最优控制往往要求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但在许多情况下系统的状态是 很难求得的,往往需要一些专门的处理方法,如卡尔曼滤波技术来求得。 这些都是现代控制理论的范畴。 ❖ 六十年代以来,现代控制理论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形成几个重 要的分支课程,如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系 统辩识理论,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6.3 状态观测器
定理:若系统 (A, B, C)
• (1) 完全能观----充分条件; 或者 • (2) 不能观部分是渐近稳定----充要条件; 均可构造如下的全维观测器对原状态进行重构:
xˆ ( A Gc)xˆ Bu Gy
10
6.1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三、闭环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
1、定理:状态反馈不改变受控系统的能控 性;但不保证系统的能观性不变。
状态反馈可以任意改变系统传函的极点,但不能改变 其零点,故可能出现零极点相消,导致能观性的改变。
2、定理:输出反馈不改变受控系统的能控
性和能观性。
证明思路: 引入反馈前、后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2)列写系统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
确定出的 a0 , a2 ,值。, an1
17
6.2 极点配置问题
(3)寻找使系统状态方程变换为能控标准形的变
换矩阵P,若给定的状态方程已是能控标准
型,则:P=I。
x P1x
(4)写出期望的特征多项式
a*() ( 1*)( *2)( *n )

a* n1 n1
K KP KI K
26
6.2 极点配置问题
方法2:设期望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为:K [k1 k2 k3] 引入反馈后:
对应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期望的特征方程为:
相应有:
比较系数,所以: k1 199 , k2 55, k3 8
27
6.2 极点配置问题
二、输出反馈实现极点配置
1. 输出反馈
1 5
解:能控性矩阵为
6
1
0
Qc [ B AB A2B ] 0
rankQc n 3
1
0 1
1
6
6 31
故系统状态完全能控,所以可以采用状态反馈进行极点的
任意配置。
方法1:原被控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5
6.2 极点配置问题
期望的特征方程为:
因为原系统为能控标准型,可得:
K [ 200 1 60 5 14 6 ] [199 55 8]
x Ax Bu Ax Bv Hy
Ax Bv BHCx A BHC x Bv
y Cx
对应的传递函数矩阵为:
∴ 输出反馈中的 HC 与状态反馈中的 K 相当;
但 H可供选择的自由度远比 K 小(因m小于n);
∴ 输出反馈一般只能相当于部分状态反馈。
只有当 HC=K时,输出反馈等同于全状态反馈。
Modern Control Theory
第六章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1
第六章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 ➢ 建立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 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系统的运动分析 ➢ 探讨了系统的性能:稳定性、能控性、能观性 “认识了世界” ⇒ 如何来“改变世界”?! 设计控制系统! 系统的控制方式----反馈?: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原系统的状态 x ,即满足 lim xˆ x 0 。 t
32
6.3 状态观测器
2、状态观测器的构成
.
原系统: x Ax Bu y cx
.
^
^
^
^
模拟系统: x A x Bu y c x
由于:实际中很难做到模拟系统与原系统的初
始条件完全一致,即
^
x(t0 ) x(t0 )
^
存在初始误差
存在估计误差 x x 0
为了消除误差,在观测器中引入原系统和模拟系统输
出的差值进行反馈。
33
u
.
x Ax Bu y cx
6.3 状态观测器
.

x 1/S x
+

y

原系统
B +
xˆ Axˆ Bu G( y yˆ) yˆ cxˆ
.
^
x
+
1/S

G
^
^
xC y
-
+
状 态 观 测 器
34
1 0
2
能观
12
6.1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2)引入状态反馈: u v Kx K 1 0
则:
.
x
(
A
bK
)
x
bV
y Cx
可得:
则: rank b
A'b rank10
1 0
2
能控!
C
0
rank
CA'
rank
0
1 0
1
不能观!
引入状态反馈
后出现了零极
点对消。
13
总结:
不改变 系统的 能控性
6.3 状态观测器
3、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xˆ Axˆ Bu G( y yˆ)
yˆ cxˆ y cx
进而,状态观测器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xˆ Axˆ Bu G(cx cxˆ)
( A Gc)xˆ Bu Gy
yˆ cxˆ
A Gc----观测器的系统阵/系数矩阵
G Rnm----观测器的输出反馈阵
K
闭环状态反馈系统
y
原系统
6
6.1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若控制输入不直接作用到输出,即D=0,则:
x (A - BK )x Bv y Cx
此时对应的传递函数矩阵为:
Gk s CsI A BK1B
对应特征方程:a() I A BK 0
比较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可见:
状态反馈阵K的引入,并不增加系统的维数,但 通过K的选择,可以改变闭环系统的特征值,从 而使系统达到所要求的性能.
2
第六章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经典控制:只能用系统输出作为反馈控制器的输入; 现代控制:由于状态空间模型刻画了系统内部特征, 故而还可用系统内部状态作为反馈控制器的输入。 根据用于控制的系统信息:状态反馈、输出反馈
• 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由其状态矩阵的特征 值(即闭环极点)决定。
• 基于状态空间表达式,可以通过形成适当的反馈 控制,进而配置系统的极点,使得闭环系统具有 期望的动态特性。
(Ⅰ)定理:线性定常系统可通过线性状态反馈 任意地配置其全部极点的充要条件
是:此被控系统状态完全能控。
16
6.2 极点配置问题 (Ⅱ)方法:
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x Ax Bu
若线性反馈控制律为:u v - Kx
极点配置状态反馈增益阵K的设计步骤为:
(1)判断系统状态的能控性(极点配置可解的前提条件)
不改变 系统的 能控性 和能观 性
6.1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状态反馈 — 效果佳
都不改变
系统维数
输出反馈 — 实现方便
(因为两种 反馈形式均 未增加新的
但能力有限 状态变量)
14
6.2 极点配置问题
• 系统性能: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
– 稳态性能:稳定性、静态误差 – 动态性能:调节时间、响应速度...
a1*
a0*
并确定出 a0 , a1的,值, 。an1
(5)求出变换前系统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
K KP a0* a0 a1* a1 an*1 an1 P
K
18
6.2 极点配置问题
例6.2、 已知系统状态方程为
0 1 0 0
x 0 1
1
x
0 u
试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闭环极点为 0 0 2 1
23
6.2 极点配置问题
例6.3 考虑线性定常系统
x Ax Bu
0
1
0
0
A 0
0
1 , B 0
1 5 6
1
利用状态反馈控制 u v - Kx
希望使该系统的闭环极点为s = -2±j4和s = -10。 试设计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
24
6.2 极点配置问题
0 1
0
0
A 0
0
1
,
B 0
35
6.3 状态观测器
x xˆ ( A Gc)(x xˆ) x xˆ e(A Gc)t[x(0) xˆ(0)]
结论:
满足估计误差衰减至零的条件是:矩阵 A Gc 的特
征值具有负实部,且距虚轴越远则观测器的状态逼近 实际状态就越快。
所以,状态观测器的设计过程是: 人为根据需要确定状态观测器的极点位置,反过 来确定状态观测器的输出反馈阵G的取值。
也不能采用输出反馈来实现闭环系统极点 的任意配置。
x (A BfC)x Bv, y Cx
因为只有一个可调参数f,不可能做到任意配置系 统的n个特征值。
30
6.3 状态观测器
问题的提出:
极点的任意配置离不开全状态反馈;
而系统的状态变量并不都是易于直接检测得到
的,有些甚至根本无法检测
状态观测或状
态重构问题
状态观测器 状态估计器 状态重构
原系统状态: x Rn
估计状态:x Rn
状态观测器
31
6.3 状态观测器
1、基本原理
带观测器的闭环系统
.
vu -
b
x 1/S x C
y
A 原系统
^
k x 状态观测器
• 观测器以原系统的输入u和输出y为其输入量;
• 观测器的状态 xˆ ,应以足够快的速度接近实际
9
6.1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与状态反馈相比较,输出反馈:
缺点 在不增加补偿器的条件下,输出反馈 改变系统性能的效果不如状态反馈 好,不能任意配置系统的全部特征值;
(输出反馈只是状态反馈的一种特例,它能 达到的系统性能,状态反馈一定能达到;反之 则不然。)
优点 输出反馈在技术实现上很方便; 而状态反馈所用的系统状态可能不能直接 测量得到(需要状态观测器重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