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神奇的魔法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有趣的日常用品》章节,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布的来源、种类、特点和用途,培养幼儿对日常用品的认知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布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布料。
2. 学会观察布的质地、颜色和图案,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布的用途,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布的来源和制作过程,以及不同布料的特性。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布的质地、颜色和图案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布料样本、布料制作过程的图片、布料制成的物品、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窗帘、桌布等布料制品,引导幼儿发现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通过课件展示布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布料的产生。
(2)展示不同种类的布料样本,让幼儿观察、触摸,认识各种布料的质地、颜色和图案。
3. 例题讲解(10分钟)请幼儿观察一块布料,分析其质地、颜色和图案,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自己喜欢的布料图案。
(2)用剪刀剪下描绘的布料图案,粘贴在另一张纸上,组成一幅布料画。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布的来源: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合成纤维。
2. 布的种类:棉布、麻布、丝绸、呢绒、化纤布等。
3. 布的特点:质地、颜色、图案。
4. 布的用途:服饰、家居、工艺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布料画。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幅布料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纺织厂,了解布料的制作过程。
2. 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不同种类的布料,制作成手工艺品。
大班科学教学教案 神奇的布
大班科学教学教案神奇的布第一章:神奇布的引入教学目标:1. 引起幼儿对神奇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引起幼儿对神奇布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几种不同材质的布料,如棉布、丝绸、毛绒布等。
2. 准备一些图片,展示不同材质的布料的特点。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向幼儿展示一些不同材质的布料,让幼儿观察并触摸,引导幼儿注意到不同布料的质感和特点。
2. 展示神奇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布的特点和用途。
3. 邀请幼儿尝试用神奇布制作简单的作品,如布贴画或布绳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神奇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幼儿在观察和描述布料时的表现。
3. 观察幼儿在动手操作时的表现,如是否能独立完成制作任务等。
第二章:神奇布的特性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神奇布的特性,如防水、防火、易清洗等。
2. 培养幼儿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神奇布的特性。
2. 培养幼儿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神奇布的样品,展示其特性的实验结果。
2. 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水、火焰等。
教学过程:1. 向幼儿介绍神奇布的特性,如防水、防火等,并展示实验结果。
2. 邀请幼儿参与实验,观察神奇布的特性。
3. 分成小组,让幼儿团队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神奇布特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是否能与同伴合作、是否能遵守实验规则等。
第三章:神奇布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神奇布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衣物、家居用品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2. 让幼儿了解布的特性,如吸水性、透气性等,并能简单描述这些特性。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探讨布的特性,包括布的种类、颜色、纹理以及其吸水性、透气性等特性。
教学准备:1. 各种不同材质和颜色的布料样本。
2. 水盆、水、彩色颜料、画笔、纸巾等实验材料。
3. 教学PPT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布的特性。
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故事或者实物展示引入“神奇的布”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布的种类和特性: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向幼儿介绍不同材质和颜色的布料,讲解它们的特性,如棉布的柔软、麻布的粗糙、丝绸的光滑等。
3. 实验活动:让幼儿动手进行实验,如将不同材质的布放入水中,观察其吸水性;或者用布覆盖在涂有颜料的画纸上,观察其透气性。
通过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并理解布的特性。
4. 分享与讨论: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感受,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布的特性。
教学延伸:1. 在艺术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使用各种布料进行创作,如布艺画、布贴画等,进一步体验和探索布的特性。
2.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布料的使用情况,如为什么毛巾要用棉布制作,为什么夏天穿棉麻衣服更凉爽等。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布的特性和我们在实验中的发现,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评估他们对布的特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讨论,评估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在后期的艺术活动和日常生活观察中,持续评估幼儿对布的特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材料》第三节《神奇的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布的来源、种类、特点和用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布的来源、种类、特点和用途,认识到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布的种类和特点。
重点:布的用途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布样品、布制品、图片、PPT。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块布,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这块布的特点。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孩子们关注布的质地、颜色、图案等特征。
2. 讲解布的来源和种类(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布的来源和种类,让孩子们了解布是从棉花、麻、丝等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并介绍常见的布料如棉布、丝绸、呢绒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布制品,让孩子们分析它们的用途,并讨论为什么这种布料适合制作这种物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布样品,让孩子们根据观察和思考,将布样品与相应的用途配对。
5. 动手操作(15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制作布制品的活动,如制作小袋子、小帽子等。
在此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讨论如何节约使用布料,培养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布的来源:棉花、麻、丝等。
2. 布的种类:棉布、丝绸、呢绒等。
3. 布的特点:质地、颜色、图案等。
4. 布的用途:衣物、家居用品、工艺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布料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参观布料市场或工厂,了解布料的更多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幼儿园大班《神奇的布》科学活动教案 (一)
幼儿园大班《神奇的布》科学活动教案 (一)幼儿园大班《神奇的布》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帮助幼儿园大班学生认识布的特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制作实验材料:准备不同材质的布,如棉布、丝绸、麻布等,以及一些小物品,如针、纽扣、绳子等。
2. 教学辅助工具:布贴图、儿童科学图书等。
3. 授课环境:教室或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给幼儿看一些不同材质的布贴图,让他们观察分析布的不同特性,并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不同?2. 实验探究(1)实验一:吸水性的观察准备两块相同大小的布,一块是棉布,一块是丝绸。
在教学辅助工具上准备一些颜色不同但大小相同的水滴,让幼儿将水滴滴在布上,并观察水滴在两种布上的表现。
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棉布吸水性比丝绸好。
(2)实验二:染色实验准备一块新的白色棉布和一些颜色鲜艳的墨水,让幼儿将墨水倒在布上并搓揉,观察布的表现。
通过实验,让幼儿发现搓揉时墨水会渗透进去,会染色。
3. 拓展应用(1)让幼儿制作布艺品:准备棉布、丝绸、麻布、针线、纽扣、绳子等材料,让幼儿制作一些简单的布艺品,如小背包、手绢等。
(2)使用布作为环保袋:让幼儿认识布的环保性,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多使用布袋子。
四、教学评估通过实验观察和反馈问答的方式,对幼儿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是否能够准确观察物体、发现特性和加以分析的能力。
五、延伸思考(1)继续探究布的特性:对其他布的吸水性、染色情况等进行探究。
(2)与生活结合:让幼儿在生活中注意使用布袋、毛巾等环保布制品,推广环保理念和习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篇1)活动目标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领衔技能实验、推测、计数、交流、观察。
活动前期经验1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
2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纸。
教师也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习者,因此科学活动前的准备也是教师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孩子将要做的实验教师自己反复多次地进行尝试,这样教师才能尽量多地预测到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活动准备1铅画纸若干(教师多备一些,用废旧的纸,但要平整)。
2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粘纸小标记(贴在全班放积木最多的格中)。
3每人四张纸:第一张:尝试让纸站起来。
(试过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积木的)用于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吗?第二张:折起来尝试放积木。
(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较:怎么样才能放得多。
第三张:用折两折的方法把纸折好。
用于猜测: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第四张:备用。
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非常重要,教师既要考虑到幼儿的使用情况,准备充足的材料,同时也要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因此,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推理和测算。
活动过程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幼儿坐桌边,四人为一桌,两人为一个小组。
既让幼儿都能看到教师的操作台,也便于后面活动时,幼儿能方便地分组,快速找到同伴。
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想想办法,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个话题兼顾了幼儿的日常经验,同时又给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纸的机会,引出了探索主题。
2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你让纸站起来了。
你是用折的方法。
你折了几下啊?两下。
你呢。
幼儿园大班《神奇的布》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神奇的布》科学活动教案教案目标通过学习《神奇的布》科学活动,幼儿将能够: 1. 认识布料材质的不同特点;2. 理解颜色与光线的关系; 3. 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材准备1.五种不同材质的布料(棉布、丝绸、尼龙、毛料、塑料布);2.白色纸板;3.手电筒;4.彩色透明玻璃片;5.水。
活动内容1.布料特点观察–让幼儿触摸五种布料,并描述不同的手感。
–用手电筒透过不同材质的布料照射到白色纸板上,观察布料对光线的透过程度。
2.颜色与光线–提问:你认为布料的颜色会影响光线透过布料的情况吗?–让幼儿用不同颜色的布料遮挡手电筒照射在白色纸板上的光线,观察不同颜色对透光情况的影响。
3.水的透光性实验–将玻璃片放在平坦的桌面上,浇一些水在玻璃上,观察水滴的光线透射情况。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和摸索不同材质的布料,让他们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各种布料的手感和特点。
2.设置实验现场,分组进行布料光线透过实验,辅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3.引导幼儿通过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布料对光线透射的程度与布料材质之间的关系。
4.进行水的透光性实验,观察水对光线的反射和透射情况,并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拓展活动1.让幼儿用其他材质制作类似布料的手工制作品,并观察它们的光线透射情况。
2.导入颜色与光线的关系,让幼儿观察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片对光线的影响。
3.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小实验探究其他材料的透光性质,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次《神奇的布》科学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认识到不同布料的特点和光线透过程度,还能培养观察实验、总结归纳的能力,为他们的科学探究之路打下基础。
希望本次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开启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之旅。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布》(三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布》教案名称:神奇的布教学目标:1.了解布的特性和用途;2.观察和探索布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1.布的类型、特性和用途;2.探究布在水中、火上、阳光下的变化。
教学准备:1.布样品(棉布、丝绸等);2.盛水的容器;3.火源和防火措施;4.阳光灯或太阳光。
教学步骤:Step 1:引导思考(5分钟)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布样品,并询问学生对布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布有哪些特点?布可以用来做什么?Step 2:实验观察(15分钟)1.将一块布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并记录布在水中的变化。
观察完毕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总结结论。
2.在安全的环境下,将一块布放在火源上加热,请学生观察并记录布在火上的变化。
观察完毕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总结结论。
3.将一块布暴露在阳光下,请学生观察并记录布在阳光下的变化。
观察完毕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总结结论。
Step 3:讨论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实验观察到的布的变化和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布会在水中变湿?为什么布会在火上变黑?为什么布会变色或褪色?Step 4:补充知识(10分钟)向学生讲解布的吸湿性、易燃性和光敏性等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布的这些特性是如何与实验观察到的变化相对应的。
Step 5:呈现总结(5分钟)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并强调布的特性和用途。
Step 6:拓展延伸(10分钟)提出拓展问题,如:为什么有些布料可以吸湿,有些不能?为什么有些布料容易着火,有些不容易?为什么有些布料容易被阳光下的紫外线照射后变色或褪色?Step 7:实践探究(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设计并进行一些布相关的实验,如:测试不同布料的吸湿速度、易燃性或光敏性等。
Step 8:总结反思(5分钟)让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布》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布》一、活动背景《神奇的布》是一堂针对大班幼儿的科学活动课程。
通过这堂课,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不同类型的布料。
在活动中,他们将会通过触摸、观察和比较不同布料的特性,探索布料的柔软性、强度和透气性等特点。
二、活动目标•了解不同类型的布料的特性和用途;•提高观察和比较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逻辑思考能力。
三、准备工作•不同类型的布料,如棉布、丝绸、麻布等;•放大镜;•实验记录表;•进行比较和观察的工具,如尺子、剪刀、记号笔等;•大纸板或桌布作为实验台。
四、活动步骤1. 引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神奇的布》。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布料,鼓励幼儿们观察并讨论每种布料的外观和质地等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布料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吗?”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讨论。
2. 实验探索(30分钟)•教师将不同类型的布料放在实验台上,让幼儿们触摸和感受不同布料的柔软度、强度和透气性等特点,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教师引导幼儿们用放大镜观察不同布料的细节,比较它们的纹理、质地和颜色等特点。
•幼儿们自由探索不同布料的用途,并向教师提问、分享和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3. 活动总结(10分钟)•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和总结他们对不同布料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并记录在黑板或大纸板上。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对布料的认识和不同用途的想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幼儿们在观察和实验中提高了观察和比较的能力,并对不同布料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向幼儿们提问,帮助他们思考和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活动延伸•布料面料游戏:幼儿们分组进行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和比较不同布料的特性,然后通过触摸和感受的方式,将布料分成不同的类别。
•布料探索实验:幼儿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布料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实验。
他们可以用剪刀剪下一小块布料,并观察如何撕裂,或将其浸泡在水中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等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材料》第二节《神奇的布》。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布的来源、种类、性质和用途;探索布的吸水性、透气性和保暖性;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布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布的来源、种类、性质和用途,提高幼儿对布的认知水平。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资源、环保意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布的吸水性、透气性和保暖性。
难点:让幼儿理解布的这些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布料、布制品、实验器材(烧杯、水、温度计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布料和布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1)这些布料和布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 探索布的性质(10分钟)(1)吸水性:将不同布料放入烧杯中,观察吸水情况,记录结果。
(2)透气性:将布料蒙在烧杯口,观察透气情况,记录结果。
(3)保暖性:将不同布料包裹在温度计上,观察保暖情况,记录结果。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讲解:教师结合实验结果,讲解布的吸水性、透气性和保暖性。
(2)练习:幼儿分组,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不同布料的性质,并讨论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布的来源、种类、性质和用途。
2. 布的吸水性、透气性和保暖性实验结果。
3. 不同布料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使用的布料,记录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答案示例:(1)棉布:吸水性较好,透气性一般,用于制作衣物、床单等。
(2)丝绸:吸水性较差,透气性较好,用于制作高档衣物、围巾等。
2. 作业题目:和家人讨论,如何利用布料的性质来改善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布的性质和用途,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布》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布》一、教育背景在大班的自然学科中,学生在学习材料的属性和功能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现在,我们希望向他们介绍一种常见的纺织品——布料。
我们将探究布料的制作过程、它的来源以及它不同的用途。
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实际的裁缝技能和材料的生长方式,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种基本的人类技术。
二、目标和目的A、目标:1.学生了解布料的制作过程,并明确其重要性。
2.学生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布料,并知道它们的应用领域。
3.学生理解纺织品如何影响当地和全球的经济活动。
B、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会:1.学习关于纺织品制作的知识和技巧。
2.理解不同类型的布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增强社交技巧,与同学和成人进行互动。
三、活动准备A、教学材料:1.绘本《神奇的布》两本。
2.布料样品3种。
3.剪刀、胶水、彩色纸和笔等手工制作工具。
4.教学大纲和流程表。
5.熨斗、烫布和针线等制作布料的工具。
B、活动环境:1.教室墙壁上有丰富的布料样品、布艺制品和阅读分类。
2.工艺区域设有针线、布艺制品展示和工艺品器材。
C、学生准备:1.学生自备手工工具盒。
2.学生可携带自己制作的手工品、布料样品和阅读材料。
四、活动过程A、开场1.使用绘本《神奇的布》引导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布料的了解并在白板上记录。
B、展示与演示1.介绍不同类型的布料,比如棉布、毛衣布和细竹编织等。
讲解它们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2.展示不同类型的手工艺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布料可以制作的不同种类的手工艺品。
C、科学探索1.让学生实验不同类型的布料,了解它们的质地和特点,比如韧性、透气性和保暖性等。
2.让学生制作自己的布艺制品。
教授如何将布料剪成所需尺寸,并使用针线将布料缝在一起。
最后鼓励学生对制作出来的物品进行彩绘,以丰富该物品的外观。
D、思考总结1.让学生就本次活动作出反思,分享他们学到了什么。
2.提问学生们对活动中展示的不同类型的布料和手工艺品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感受和认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布》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布》教学目标:1.了解布的由来和功能。
2.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布的由来和功能。
2.观察布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准备:1.布样本和真实的布。
2.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实验器材:碗、水、食用油等。
4.实验记录表格。
课前准备:1.向学生介绍布的由来和功能。
2.激发学生对布的兴趣。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0分钟)1.和学生一起回顾课程中学习过的物质,如水、土壤等。
2.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常见的物质,还有哪些特殊的物质呢?二、呈现新课(10分钟)1.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物质是“布”,并向学生展示布的样本和真实的布。
2.请学生观察布的特点,如质地、颜色、纹理等。
三、实验过程(30分钟)1.实验一:观察水和布的作用。
(1)教师向学生提问:水能湿透布吗?学生的答案有可能是可以或不可以。
(2)实验过程:教师倒一些水在碗里,请学生用手将布放入碗中,观察布的变化。
(3)实验记录:学生用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4)实验讨论: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的提问,并向学生解释水能湿透布的原因。
2.实验二:观察油和布的作用。
(1)教师向学生提问:油能湿透布吗?学生的答案有可能是可以或不可以。
(2)实验过程:教师倒一些食用油在碗里,请学生用手将布放入碗中,观察布的变化。
(3)实验记录:学生用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4)实验讨论: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的提问,并向学生解释油不能湿透布的原因。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布的特点和功能。
2.学生分享实验观察过程和结果,讨论布的由来和功能。
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到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请学生回到家中,观察周围的物体中是否有布,并尝试对不同的布进行观察(如质地、纹理等)。
2.要求学生用笔记本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和同学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材料》第三节《神奇的布》。
本节课主要围绕布的特性和用途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布的质地、颜色、图案、柔软度、吸水性、透气性等方面的认知,以及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布的基本特性,如质地、颜色、图案等,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布的质感和用途的敏感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布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布的特性和用途的认知。
教学重点:布的质感、颜色、图案的观察和识别;布的吸水性、透气性等特性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质地、颜色、图案的布料;布制品,如衣物、窗帘、毛巾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布料,让幼儿观察并触摸,引导他们说出布的质地、颜色、图案等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拿出一件衣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布的质感、颜色、图案等特点。
(2)教师介绍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通过实验让幼儿感受布的这些特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布料,让幼儿用手触摸并描述其特点。
(2)幼儿用画笔在布上绘制图案,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布的用途,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布2. 内容:(1)布的质地、颜色、图案(2)布的吸水性、透气性(3)布的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喜欢的布请幼儿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一幅关于布的创意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和认知布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布料市场或手工艺品制作过程,让他们深入了解布的来源和制作工艺。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布的用途,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中的第二节《神奇的布》。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种类的布,了解布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探索布的特性,培养幼儿对布的感知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布的种类、来源和制作过程,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2. 培养幼儿对布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布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布,探索布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布料(棉布、丝绸、麻布、毛绒布等)、布的图片、布制品、放大镜、显微镜等。
学生准备: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各种布料,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邀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布料的纹理,引导幼儿发现不同布料的纹理特点。
2. 讲解布的来源和制作过程(1)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布的来源(植物、动物、矿物质)。
(2)简要讲解布的制作过程(纤维提取、纺纱、织布等)。
3. 探索布的特性(1)组织幼儿用显微镜观察布料的纤维结构,让幼儿发现不同布料的纤维特点。
4. 例题讲解以棉布为例,讲解其特性、用途等,引导幼儿了解棉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不同种类的布料进行创意贴画,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组织幼儿进行布料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1)让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布料及其特点。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布料用于环保和节能?六、板书设计1. 布的种类2. 布的来源和制作过程3. 布的特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布料制品,记录下它们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答案示例:名称:毛巾特点:柔软、吸水性好用途:洗脸、洗澡2. 作业题目:用布料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实践,使他们对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布》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布》活动名称:神奇的布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材料特性的认识;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 准备一块普通的布料;
2. 准备一杯温水;
3. 准备一支彩色水笔;
4. 准备一些小容器。
活动流程:
1. 导入阶段:
a)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主题,向幼儿介绍布料的特性和用途。
b) 引导幼儿发现布料可以吸水的特点。
2. 实验阶段:
a) 将布料铺在桌上,让幼儿用彩色水笔在布料上随意画画。
b) 倒入温水,让幼儿看到水分被布料吸收的过程。
c) 鼓励幼儿用手触摸布料,感受布料的湿润程度。
3. 探究阶段:
a) 让幼儿观察画在布料上的彩色水笔是否褪色,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b) 引导幼儿发现水是一种无色的物质,而彩色水笔中的颜色是可溶于水的。
4. 总结阶段:
a) 总结布料的特性,让幼儿明白布料对水具有吸附性。
b) 鼓励幼儿分享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
注意事项:
1. 活动前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2. 在活动中要鼓励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实验探究,引导他们多角度观察和思考;
3. 活动中可以利用图片、实物和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刺激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讨论和总结,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材料》第三节《神奇的布》。
详细内容包括布料的种类、性质、用途;布的制造过程简介;布的简单力学实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布的基本种类、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对布的制造过程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布的制造过程以及布的性质与用途的联系。
2. 教学重点:布的基本种类、性质和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布料样品、布料制造过程的视频、布的力学实验器材。
2. 学具:布料样品、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布料制造过程的视频,讲解布料是如何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让学生了解布料的制造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布料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4. 动手操作(15分钟)1)布的力学实验:让学生动手进行简单的布的拉力实验,观察布的强度。
2)创意制作:学生利用各种布料进行创意制作,锻炼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布的种类2. 布的性质与用途3. 布的制造过程4. 布的力学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和家长一起调查家里的布料用品,记录下来并分析其性质与用途。
2. 答案:学生完成调查后,家长协助整理答案,提高学生对布料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布料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制造过程的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布料工厂,深入了解布料的制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布的制造过程以及布的性质与用途的联系。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触摸、观察各种布料,引导学生说出布料的名称、性质和用途。
3. 动手操作:布的力学实验和创意制作。
大班科学神奇的布教案
大班科学神奇的布教案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教学重难点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讲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准备材料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种类布的特点和用途,认识常见的布料如棉布、麻布、丝绸等。
11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能简单辨别不同布料的特性。
11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珍惜资源、爱护物品的意识。
12 教学重难点121 重点让幼儿掌握常见布料的特点和用途,能够通过观察和简单实验进行区分。
122 难点理解布料特性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不同布料的名称、来源和基本特点。
132 实验法准备各种布料样本和相关实验材料,让幼儿亲自操作实验,如吸水性实验、透气性实验等,直观感受布料的特性。
133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布料制品,引导幼儿思考布料的选择与使用。
14 教学准备141 材料准备收集多种不同的布料样本,如棉布、麻布、丝绸、化纤布等,每种布料准备大小适中的样本若干。
准备用于实验的水杯、水、滴管等,以进行布料的吸水性实验。
大班科学神奇的布
大班科学神奇的布以下是一份关于大班科学的“神奇的布”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布及其特性。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不同类型的布及其特性。
2. 难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布的特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布,引起学生对布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 分钟)讲解不同类型的布,如棉布、麻布、丝绸等,以及它们的特性,如吸水性、透气性、柔软度等。
3. 实验探究(15 分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类型的布的特性。
例如,可以将水滴在不同的布上,观察它们的吸水性;将布放在嘴边吹气,感受它们的透气性。
4. 讨论与分析(10 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布的特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丝绸比棉布更光滑?为什么麻布比棉布更透气?5. 课堂总结(5 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不同类型的布及其特性。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里的不同类型的布,并记录它们的特性。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布的手工制作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布的特性和用途。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布及其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此外,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魔法布
大班体育
设计意图
《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角色表演区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当村长,假设有一天喜羊羊被灰太狼抓到他的城堡了,我带领着美羊羊和沸羊羊他们一起去救你,好吗?咱们换着玩。
”他们模仿着不同人物的声音、语言和动作。
还经常把《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图书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以幼儿最喜爱的“喜羊羊”为主线创编的带有故事情节的体育游戏,一定能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调动起小朋友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能够锻炼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
2、能够探索多种不同的玩布方法,体验创新的体育器械。
3、能够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有一定的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
红布若干;背景图;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和沸羊羊的图片若干;灰太狼、慢羊羊的头饰各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背景音乐与插曲;拱门若干。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热身运动)
教师带着慢羊羊的头饰扮演村长带领着小朋友(带着喜羊羊和美羊羊的头饰)伴随着《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出场。
小朋友们跟随着教师做弯腰、转腰、蹦蹦跳跳的动作,直到音乐停止。
2、出示神奇魔法布,
“嘿,羊群们,今天我的心情很好,想送你们一份礼物,你们想要吗?”“噔噔噔噔……”(从腰间拿出红布)
“这块布,可神奇了,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的,现在请你和红布一起做游戏,你也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玩。
”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个别小朋友上来,展示玩布的各种方法。
3、解救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和沸羊羊
“村长、村长,不好了,我们村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和沸羊羊刚才不小心被灰太狼抓到了,现在被关在它们的城堡里。
”
“你们现在想不想救他?到达灰太狼城堡的路很艰难。
现在我们队分三条路同时出发,到达城堡后如果看到的是喜羊羊他们就可以解救。
但是看到的是灰太狼,就原路返回。
如果被灰太狼发现了,灰太狼就会把路设的更加难走。
羊群们路上注意安全,看哪一队先到达城堡后救出他们?
①第一次解救:路线1
过小河:
“哇,怎么办,河水流得很急,掉进河里会很危险的。
羊群们,你们用手上的布,可神奇了,如果放在水里,它会变成一只小船。
请你们利用手上的神奇魔法布渡过小河。
”
“第一个小朋友把“小船”放在水上,并踏上小船,第二个小朋友把“小船”传给第一个小朋友,让第一个小朋友往前放,前面的小朋友踏上传过来的船后,第二个小朋友方可跟住前面的前进。
”
过山洞:
“过了小河之后,就会来到山洞,山洞里机关重重,想逃出山洞,请小朋友利用手上的魔法布,按照提示把图案摆出来,并请每个小朋友双脚跳过所摆出的图案,才能过山洞。
”
灰太狼出来说(配班老师带着灰太狼的头饰):“哈哈,你们救不了他了,我会很快把他吃掉,而且我会把路设的更加难走。
”
村长(老师):“虽然灰太狼把路设的更加艰难了,魔法布要变得更小,小河更加宽了,过山洞的“密码”更加复杂,还要单脚跳才能通过山洞。
可是,羊群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去就喜羊羊他们?你们要小心啊!好了,我们每队准备出发。
”
②第二次解救:路线2
过小河(魔法布会对折对折再对折,玻璃纸间隔的距离比路线1要宽)、过山洞(图案比路线1难,还必须是单脚跳跳过图案)。
羊群到达城堡后看到的是沸羊羊,成功解救。
③羊群放松:
村长:“羊群们你们不怕艰难困苦,勇敢的去解救了沸羊羊,表现的非常出色。
现在你们的身体一定很疲劳了,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吧?”
4、羊村庆祝:
村长宣布解救成功,回村庆祝。
教师带着幼儿伴随着主题曲回教室。
活动反思:
“兴趣”是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体育活动也不例外。
在本次体育活动中以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游戏情节,在解救沸羊羊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从跳、跑、走的能力,并且在此环节中难度逐步加大,激起了幼儿挑战的欲望。
本次活动把教育目标和喜欢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充分带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组织活动,并让幼儿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性活动空间,明确自己的每一次行动任务,从而提高了幼儿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且能充分地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到成功和合作的快乐,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组织形式既有集体竞赛也有自由探索,但教师在安排不同难度的障碍让幼儿进行自我挑战时,仍有一些幼儿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在进行自由探索时,老师对幼儿的探索情况,以及对幼儿布了解得不够,从而没能很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