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的标准
室内环保检测标准
![室内环保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931d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7.png)
室内环保检测标准室内环保检测标准是评估和监测室内环境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室内环境中的污染源进行检测,可以评估室内环境的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与室内环保检测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1. 室内空气检测标准: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主要关注有害物质的浓度,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甲醛、苯等。
标准中通常会规定不同物质的安全浓度限值,以及采样和检测方法。
例如,对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可采用国家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限制值作为参考。
2. 室内噪声检测标准:室内的噪声污染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室内噪声的检测,常用的标准包括ISO 1996-1《声学-描述和测量住宅区影响噪声的规范》和GB/T 3096《住宅区环境噪声测评用规范》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噪声的评价方法、限制值以及测量设备的要求。
3. 室内照明检测标准:室内照明对于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非常重要。
相关标准主要关注照度、均匀度、色温等指标。
国内常用的标准包括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和GB 50036《民用建筑室内设计防火规范》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各种场所的照明要求和设计方法,以及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求。
4. 室内水质检测标准:室内水质的检测与水源的质量和供水设备的状况密切相关。
相关标准主要关注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如细菌、重金属、氯化物等。
常用的标准包括GB/T 8538-2008《饮用水标准》和GB/T 20145-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水质的限制值、采样和检测方法等。
5. 室内环境辐射检测标准:室内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辐射污染包括电磁辐射和放射性污染。
相关标准主要关注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范围,如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电磁场的限制值。
对于放射性污染,常用的标准包括GB/T 11252-2009《房屋建筑物内和其他建筑物内氡浓度限值》等。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cd36f7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0.png)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室内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因此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是确保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室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本文将对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规范。
首先,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包括了对室内空气质量、噪音、光照、温度、湿度等多个方面的检测内容。
其中,室内空气质量是最为重要的检测内容之一。
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细颗粒物、甲醛等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对这些污染物质的检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噪音、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因此对这些因素的检测和评估同样十分重要。
其次,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的制定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可操作的原则。
在制定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时,需要充分考虑室内环境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确保标准规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标准规范的制定还需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例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以确保室内环境的质量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另外,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的执行应当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监督。
只有在标准规范的执行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监督时,才能真正保障室内环境的质量。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的执行机制,加强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标准规范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最后,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新的情况。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完善工作,确保标准规范始终能够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
总之,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规范对于保障室内环境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室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科学、严谨的检测和评估,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环境检测标准各检测项目的检出限
![环境检测标准各检测项目的检出限](https://img.taocdn.com/s3/m/007bfd0571fe910ef12df89e.png)
3.19 水色 3.20 水温 3.21 总氮 3.22 铬 3.23 硒 3.24 砷 3.25 汞 3.26 油类
(固定污染源)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 0.20mg/m3(采样体积为5.0L)(HJ/T
30-1999
30-1999)
(固定污染源)硝酸银容量法 HJ 547- 12 mg/m3(采样体积10L)(HJ 547-
2009
2009)
(固定污染源)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 有组织排放废气:0.9mg/m3(采样体积
非分散红外法 GB/T 9801-1988
2mg/m3(3倍噪音色谱峰高,进样量
(固定污染源)气相色谱法 HJ/T 38-1999 为1mL)
气相色谱法
/
(固定污染源)气相色谱法 HJ/T 37-1999 0.2 mg/m3(采样体积为30L)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 18483-2001
/
(固定污染源)重量法 HJ/T 45-1999
水质铜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 0.010mg/L(20mm)
光光度法 HJ485-2009
水质铜的测定 2,9-二甲基-1,10菲啰啉分 0.03mg/L(直接光度法);
光光度法 HJ486-2009
0.02mg/L(萃取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4-87
0.05mg/L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HJ488-2009
0.05ug(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
0.75ug(萃取法) 0.05-1.0mg/L(原子吸收直接法)
环境检测项目检测标准
![环境检测项目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c533e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6.png)
环境检测项目检测标准环境检测项目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或其他有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过程。
环境检测的标准对于保障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环境检测项目的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一、环境检测项目的分类。
环境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噪声环境等多个方面。
每个方面都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检测项目,如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SO2、NOx等;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每种污染物都有其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二、环境检测项目的检测标准。
1. 检测方法标准。
环境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标准是指对于某一污染物的检测方法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不同的污染物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如颗粒物的检测方法包括重力沉降法、冲击沉降法、滤膜法等;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2. 检测限值标准。
环境检测项目的检测限值标准是指对于某一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最大容许浓度或最小检测浓度的规定。
这些限值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确定的,不同的污染物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有着不同的限值标准。
3. 质控标准。
环境检测项目的质控标准是指对于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质控标准包括实验室内部质控、参比物质使用、仪器设备校准等方面。
4. 报告标准。
环境检测项目的报告标准是指对于检测结果报告的格式、内容、要求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确保检测结果能够清晰、准确地呈现给相关部门和公众。
报告标准包括检测结果的单位、精度、误差范围、数据解读等方面。
三、环境检测项目的重要性。
环境检测项目的检测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严格的检测标准,可以及时发现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变化,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评估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可以监测环境中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标准大全》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标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6adc18fad02de80d5d840c3.png)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标准大全》一、空气1、产房、新生儿室、分院手术室、妇科与外科的小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急诊室、检验科、各类普通病室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二、手消毒效果监测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三、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1、手术室、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急诊室、检验科、各类普通病室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四、灭菌物品(包括宫腔镜室自行灭菌的宫腔镜)的监测。
未检出任何微生物为合格。
五、消毒、灭菌剂的监测1、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戊二醛)。
无菌生长。
2、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
≤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六、消毒后物品(如雾化管道、呼吸机管道等)。
细菌总数≤20cfu/件,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七、紫外线灯管辐照度值的测定。
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为合格。
第二篇: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为了有效评价我院消毒设备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合理规范我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一、监测目的定期对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使用中的消毒液等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保证消毒效果和灭菌质量,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二、监测范围全院各科室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消毒后(灭菌后)物品以及透析液等。
环境检测标准各检测项目的检出限
![环境检测标准各检测项目的检出限](https://img.taocdn.com/s3/m/c22bfcb6fd0a79563c1e72f0.png)
铜 2.18 锌
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 5750.5-2006 金属指标GB/T 5750.6-2006
0.003mg/L /
0.007mg/L(10mm) 0.25ug/L 0.0015ug/L 不经稀释为5度(铂—钴标准比色法) 0.5NTU(散射法—福尔马肼标准)
0.05ug(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
0.75ug(萃取法) 0.05-1.0mg/L(原子吸收直接法)
4 海水
2.19 镉 2.20 铅 2.21 六价铬
2.22 耗氧量 2.23 生化需氧量 2.24 石油
2.25 甲醛 3.1 PH值 3.2 臭和味 3.3 悬浮物 3.4 透明物 3.5 溶解氧
0.02mg/L
0.1mg/L(40mm,500mL试剂);
红外光度法 GB/T 16488-1996
0.1mg/L(40mm,5L试剂)
0.25mg/L(硝酸银滴定法);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484-2009
0.004mg/L(异烟酸—吡唑啉酮);
0.001mg/L(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
度法);0.002mg/L(吡啶-巴比妥酸分
4.19 一氧化碳
4.20 甲醇 4.21 丙酮 4.22 丙烯晴 4.23 饮食业油烟 4.24 沥青烟
铜、锌、铅、镉 4.25 、铬
4.26 硫酸盐化速率 4.27 镍
4.28 砷 4.29 汞
(固定污染源)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 5*10-4mg/m3(采样体积60L)
法 HJ/T 29-1999
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330粪大肠菌群gb1737872007331细菌总数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41584201015103mgm3采样体积为10l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320105104mgm3采样体积为1l05mgm3采样体积为05l42甲醛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1995800mgm3采样体积为100l43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53420090025mgm3采样体积为14l水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二氧化硫20090007mgm3小时0004mgm3日44四氯汞盐副玫瑰苯分光光度法hj482均甲醛吸收2009定污染源hjt56200045可吸入颗粒物大气飘尘浓度测量方法gb69218646总悬浮颗粒物重量法gb152621994环境空气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0015mgm3小时47氮氧化物47920090006mgm3日均环境空气盐固定污染源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奈乙二胺hjt431999气相色谱gbt146789348硫化氢居住区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0005mgm3采样体积30l117428949气相色谱法hj60420110014mgm3测定下限410非甲烷总烃固定污染源气相色谱法hjt3819994102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411烟尘颗粒物烟气锅炉烟尘测定方法gbt54681991固定污染源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412烟气黑度hjt3982007有组织排放废气
环境检测标准各检测项目的检出限
![环境检测标准各检测项目的检出限](https://img.taocdn.com/s3/m/b5b5f2c80c22590102029dc5.png)
0.005mg/m3(采样体积30L)
11742-89
气相色谱法 HJ 604-2011
0.014mg/m3(测定下限)
(固定污染源)气相色谱法 HJ/T 38-1999 4*10-2mg/m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
物采样方法 GB/T 16157-1996
/
锅炉烟尘测定方法 GB/T 5468-1991
红外光度法 GB/T 16488-1996
0.1mg/L(40mm,5L试剂)
0.25mg/L(硝酸银滴定法);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484-2009
0.004mg/L(异烟酸—吡唑啉酮);
0.001mg/L(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
度法);0.002mg/L(吡啶-巴比妥酸分
光光度法)
叶绿素a的测定
/ / / / / 0.28mg/L-200mg/L(银量滴定方法测定 范围) / / 2≤S≤42,-20C≤ ≤350C(盐度计 法典型仪器应用范围) / / / / / / / / /
3.19 水色 3.20 水温 3.21 总氮 3.22 铬 3.23 硒 3.24 砷 3.25 汞 3.26 油类
铁(Ⅱ)-邻菲口罗啉间接分光光度法 SL/T272-2001 重铬酸钾容量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7485-87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597-2011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 5750.4-2006
2.8 挥发酚类 阴离子合成洗涤
2.9 剂
2.10 硫酸盐 2.11 氯化物 2.12 氟化物 2.13 氰化物 2.14 氨氮 2.15 磷酸盐
查和生物监测
GB 17378.7-2007
环境检测方法验证标准
![环境检测方法验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fe7f3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a.png)
环境检测方法验证标准1. 理论模型验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验证环境检测方法的理论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室验证: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环境检测方法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定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 标准品验证:使用已知浓度和成分的标准品,验证环境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4. 可溯性验证:验证环境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能否溯源至标准参考材料或标准方法,并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5. 重复性验证:对同一环境样品进行多次测试,评估环境检测方法的重复测量误差和变异性。
6. 定性/定量验证:对环境检测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验证,以确定其适用范围和灵敏度。
7. 选择性验证:使用不同环境样品,验证环境检测方法对目标污染物的选择性和独特性。
8. 线性验证:验证环境检测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以确定其浓度测量的可靠性。
9. 稳定性验证:对环境检测方法在不同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验证,评估其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
10. 等效性验证:对不同的环境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验证,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等效性和可替代性。
11. 实地验证:在实际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验证,评估环境检测方法在现场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12. 检测限验证:确定环境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即能够可靠检测到的最低浓度。
13. 测量不确定度验证:评估环境检测方法的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并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范围。
14. 抽样方法验证:验证环境检测方法中使用的抽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5. 异常值验证:验证环境检测方法对异常值的检测能力和排除能力。
16. 检测时间验证:评估环境检测方法的检测时间,即从样品收集到结果生成的整个过程所需时间。
17. 检测仪器验证:验证环境检测仪器的准确性、精确性和稳定性,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18. 样品保存验证:评估环境样品在不同条件下的保存稳定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9. 检测方法比较验证:将环境检测方法与已验证的方法进行比较,验证其一致性和适用性。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d3a43227284b73f342504f.png)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室内环境检测须知1.严格按《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 )要求预先封闭居室 12 小时,封闭时不得使用空调等换气设备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等。
2.室内环境检测人员现场检测时,室内人数最好不要超过三人。
3.室内环境现场检测时,所有在场人员严禁吸烟。
4.现场不要遗留残余装饰杂物,如板材、油漆、涂料,稀释剂等。
5.布设检测点客户应予以配合。
6.国家资质CMA认证号:(2004)量认(京)字(U0453)号国家标准中关于布点的要求1.房间面积<50m2时,设1个检测点;2.当房间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3.房间面积>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序号参数类别参数单位标准值1.物理性温度℃(夏)22~28(冬)16~24 2.%(夏)40~80(冬)30~603.m/s(夏)(冬)4.m3/h人30的a次幂5.化学性二氧化硫SO2mg/m36.mg/m37.mg/m3108.%9.氨NH3mg/m310.臭氧O3mg/m311.甲醛HCHO mg/m312.苯C6H6mg/m313.甲苯C7H8mg/m314.二甲苯C8H10mg/m315.苯并[a]芘B(a)P mg/m316.可吸入颗粒PM10mg/m317.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m318.生物性细菌总数cfu/m3250019.放射性氡222Rn Bqm340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序号参数单位限量值I 类II类1.甲醛HCHO mg/m3≤≤2.氨NH3mg/m3≤≤3.苯C6H6mg/m3≤≤4.氡222Rn Bqm3≤200≤4005.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mg/m3≤≤注:普通消费者家庭装修后的室内污染检测执行此规范Ⅰ类:住宅、宿舍、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场所;II类:旅店、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馆、理发店等场所。
公共场所环境检测标准
![公共场所环境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c7e36e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77.png)
公共场所环境检测标准项目(产品)名称参数名称依据的标准名称、代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1. 温度《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GB/T18204.13-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9665-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 B9667-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2. 湿度《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GB/T18204.14-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用通风干湿表法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3. 风速《公共场所风速测定方法》GB/T18204.15-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967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16153-1996用热球风速计法4. 气压《公共场所气压测定方法》GB/T18204.16-20005. 辐射热《公共场所辐射热测定方法》GB/T18204.17-2000用黑球温度法、单向热电偶辐射热计法6. 新风量《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18204.18-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7. 换气率《公共场所室内换气率测定方法》GB/T18204.19-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8. 采光系数《公共场所采光系数测定方法》GB/T18204.20-20009. 照度《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GB/T18204.21-2000《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9665-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10.噪声《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GB/T18204.22-2000《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9611.臭氧《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GB/T18204.27-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用靛兰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12.甲醛《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18204.26-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13.可吸入颗粒物《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附录GB/T17095-1997《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14.一氧化碳《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GB/T18204.23-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9665-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15.二氧化碳《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GB/T18204.24-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9665-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16.水温《游泳水温度测定方法》GB/T18204.28-2000《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17.水中尿素《游泳水中尿素测定方法》GB/T18204.29-2000《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18.氨《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B/T18204.25-2000《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19.浑浊渡《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20.pH《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21.游离性余氯《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22.细菌总数《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18204.1-2000《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17093-1997《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18204.2-2000《公共场所毛巾、床和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4-200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18204.9-2000《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11-200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4-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9670-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967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23.大肠菌群《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94《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GB/T18204.3-2000《公共场所毛巾、床和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18204.5-200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GB/T18204.10-2000《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18204.12-2000《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GB/T18204.6-2000《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24.金黄色葡萄球菌《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94《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GB/T18204.7-2000《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9666-199625.酵母菌、霉菌《公共场所拖鞋微生物检验方法霉菌和酵母菌测定》GB/T18204.8-2000《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26.沙门氏菌27.志贺氏菌《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94公共场所卫生检测须知 1、委托单位委托类型:□发证□复证□经常性卫生监测 2、委托检测依据的标准:①GB9663-9673-1996及GB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②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③DB31359-2006《足浴服务卫生要求》。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b7a48c1c8d376eeaeaa318e.png)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室内环境检测须知1.严格按《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要求预先封闭居室12 小时,封闭时不得使用空调等换气设备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等。
2.室内环境检测人员现场检测时,室内人数最好不要超过三人。
3.室内环境现场检测时,所有在场人员严禁吸烟。
4.现场不要遗留残余装饰杂物,如板材、油漆、涂料,稀释剂等。
5.布设检测点客户应予以配合。
6.国家资质CMA认证号:(2004)量认(京)字(U0453)号国家标准中关于布点的要求1.房间面积<50m2时,设1个检测点;2.当房间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3.房间面积>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序号参数类别参数单位标准值1.物理性温度℃(夏)22~28(冬)16~242.% (夏)40~80(冬)30~603.m/s (夏)0.3(冬)0.24.m3/h人30的a次幂5.化学性二氧化硫SO2 mg/m3 0.506.mg/m3 0.247.mg/m3 108.% 0.109.氨NH3 mg/m3 0.2010.臭氧O3 mg/m3 0.1611.甲醛HCHO mg/m3 0.1012.苯C6H6 mg/m3 0.1113.甲苯C7H8 mg/m3 0.2014.二甲苯C8H10 mg/m3 0.2015.苯并[a]芘B(a)P mg/m3 1.016.可吸入颗粒PM10 mg/m3 0.1517.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m3 0.6018.生物性细菌总数cfu/m3 250019. 放射性氡222Rn Bqm3 40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序号参数单位限量值I 类II类1.甲醛HCHO mg/m3 ≤0.08 ≤0.122.氨NH3 mg/m3 ≤0.2 ≤0.53.苯C6H6 mg/m3 ≤0.09 ≤0.094.氡222Rn Bqm3 ≤200 ≤4005.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mg/m3 ≤0.5 ≤0.6注:普通消费者家庭装修后的室内污染检测执行此规范Ⅰ类:住宅、宿舍、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场所;II类:旅店、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馆、理发店等场所。
环保检测标准
![环保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aeff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e.png)
环保检测标准环保检测标准是指对环境污染物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一系列准则和规定。
环保检测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环境、预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环保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环保检测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科学性是指环保检测标准应当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准确性是指环保检测标准应当能够准确反映环境污染物的实际情况,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可操作性是指环保检测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能够为环保检测工作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方法。
其次,环保检测标准的内容应当包括环境空气、水质、土壤和噪声等多个方面。
环境空气检测标准应当包括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方法,水质检测标准应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土壤检测标准应当包括土壤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噪声检测标准应当包括环境噪声的监测和评估方法。
这些检测标准的制定应当结合国家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确保环保检测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另外,环保检测标准的执行应当注重实施效果和监督管理。
环保检测标准的执行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环保检测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环保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环保检测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环保检测标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环保需求和技术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和机构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环保检测标准的最新动态,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环保检测工作始终处于科学、规范和有效的状态。
总之,环保检测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更新对于保护环境、预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环保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当高度重视环保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工作,确保环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环保检测标准
![环保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59a1c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1.png)
环保检测标准环保检测标准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环境质量、生态指标等进行监测和评价的一系列标准。
下面是环保检测标准的详细介绍:一、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等大气污染源,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限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水污染源,制定排放标准,规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防止水体受到污染。
3.噪声排放标准:针对工厂、道路、建筑施工等噪声源,制定噪声排放标准,限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保护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4.固体废物排放标准:针对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制定排放标准,规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排放要求,防止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以及大气的能见度、气味等质量要求,保护大气环境的质量。
2.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以及水的色度、浊度、pH值等质量要求,保护水环境的质量。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限值,以及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等质量要求,保护土壤环境的质量。
三、环保检测方法标准1.采样方法标准:规定环保检测中采样点的设置、采样频率、采样方法等技术要求,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分析方法标准:规定环保检测中各种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样品的预处理、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等,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处理与评价标准:规定环保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评价方法和标准,包括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结果的判定等,为环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环保检测标准是环保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其实施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检测标准
![环境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eb49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7.png)
环境检测标准环境检测是指对特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测试和监测,以评估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
环境检测标准是指对环境检测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它对于确保环境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环境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以期为环境检测工作提供指导。
一、环境检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
环境检测标准是环境检测工作的基础,它规定了环境检测的方法、技术要求、设备要求、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方面的规范,是环境检测工作的依据和保障。
环境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证环境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为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检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环境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1. 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要求,如采样方法、分析方法、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
2. 设备要求,对环境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的性能、精度、准确度、稳定性等进行规定,确保检测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质量控制,规定环境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规定环境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要求,包括数据的统计分析、质量评价、结果的判定和报告编制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5. 报告编制,规定环境检测报告的内容、格式、要求和审查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
三、环境检测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环境检测标准的执行和监督是保证环境检测工作质量的关键。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对环境检测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环境检测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能力。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制度,对环境检测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环境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环境检测标准的完善和提高。
随着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环境检测标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对环境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环境检测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
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
![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1516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a.png)
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
一、空气质量检测
目的:定期检测环境空气质量,了解空气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原子吸收、质谱等技术,测定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
周期:每年进行至少两次空气质量检测,记录并分析数据。
二、水质检测
目的: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评估水体质量,为水资源保护和水质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等技术,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
周期:每月进行一次水质检测,记录并分析数据。
三、土壤检测
目的:了解土壤污染状况,为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光谱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
周期:每季度进行一次土壤检测,记录并分析数据。
四、噪声检测
目的:监测环境噪声水平,为城市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
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设备,测量噪声的声压级和频率分布。
周期:每月进行一次噪声检测,记录并分析数据。
五、辐射检测
目的:监测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方法:采用盖革计数器、闪烁瓶等方法,测量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和剂量。
周期:每季度进行一次辐射检测,记录并分析数据。
六、环保设施检测
目的:检测环保设施的性能和运行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污染物达标排放。
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在线监测等方法,对环保设施的运行状态、污染物排放等进行检测。
周期:每年进行至少两次环保设施检测,记录并分析数据。
环境级x、γ检测标准
![环境级x、γ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ee25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e.png)
环境级x、γ检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环境级x、γ检测标准是指在环境监测和辐射防护领域中对X射线和γ射线进行监测的标准规范。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确保环境安全,以及避免辐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环境级x、γ检测标准对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核电站的辐射监测到医疗设备的辐射检测,都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
环境级x、γ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辐射监测范围:标准规定了需要监测的X射线和γ射线的范围,包括不同能量范围和辐射剂量范围。
这有助于确定需要监测的具体辐射源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2. 辐射监测方法:标准规定了不同情况下的辐射监测方法,包括实时监测、定点监测、定时监测等。
这些方法旨在全面监测周围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和应对措施。
3. 辐射监测设备:标准对于用于辐射监测的设备和仪器的性能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检测灵敏度、准确性、稳定性等。
监测设备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参数,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4. 辐射剂量评估:标准规定了辐射剂量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值,旨在评估工作场所或周围环境中的辐射剂量水平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这有助于做出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调整工作环境。
5. 辐射监测报告:标准规定了辐射监测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必须包括监测结果、评估结论、建议措施等内容。
监测报告是对辐射监测工作的总结和总结,有助于对环境辐射状况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监测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培训和技能,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才能进行环境级x、γ检测工作。
监测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要求,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单位和监测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做好辐射监测工作,共同维护人类和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环境级x、γ检测标准可能会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环境监测和辐射防护需求。
环境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
![环境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c8827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e.png)
环境检测是评估和监测环境中各种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过程。
环境检测可以涵盖多种因素,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噪声、辐射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环境检测项目和相应的检测标准:1. 空气质量检测项目:- pm2.5(细颗粒物):WHO标准为年均浓度不超过10 µg/m³。
- pm10(可吸入颗粒物):WHO标准为年均浓度不超过20 µg/m³。
- 二氧化硫(SO2):WHO标准为小时浓度不超过500 µg/m³。
- 二氧化氮(NO2):WHO标准为小时浓度不超过200 µg/m³。
- 臭氧(O3):WHO标准为小时浓度不超过100 µg/m³。
2. 水质检测项目:- pH值:饮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
- 溶解氧(DO):水中溶解氧的标准因水体类型和用途而不同。
- 化学需氧量(COD):COD的标准因水体类型和用途而不同。
- 总大肠菌群:根据当地标准确定。
3. 土壤质量检测项目:- 土壤酸碱性: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类型,确定相应的标准。
- 重金属含量:根据土壤类型和用途,确定相应的标准。
- 有机污染物:根据土壤类型和用途,确定相应的标准。
4. 噪声检测项目:- 噪声水平: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噪声限值标准会有所不同,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测量。
5. 辐射检测项目:- 电离辐射:以剂量当量(单位:西弗/小时)为单位进行测量,标准根据不同应用和环境而定。
- 非电离辐射:根据电磁场强度来衡量,如无线电频段的电磁场辐射限制值。
需要注意的是,各国和地区的环境检测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以上列举的检测项目和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标准应根据当地的法规、政策和环境要求来确定。
另外,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可能有特定的环境检测项目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国外室内环境检测标准
![国外室内环境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83fd0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e.png)
国外室内环境检测标准室内环境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各国对室内环境的检测标准也非常重视。
在国外,室内环境检测标准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噪音、光照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分别介绍国外室内环境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空气质量是室内环境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外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通常包括对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颗粒物、细菌等的限制要求。
例如,美国环保署(EPA)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不得超过0.1ppm,苯的浓度不得超过0.005ppm,以保障室内空气的质量。
此外,欧盟也对室内空气质量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要求室内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不得超过25μg/m³,以保护居民的健康。
其次,室内水质量也是国外室内环境检测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制定了《饮用水标准》,对室内饮用水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例如,室内饮用水中铅、汞、砷等重金属的含量都有严格的限制要求,以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此外,欧盟也对室内饮用水质量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要求室内饮用水中微生物、有机物质等的含量均需符合相关要求,以保障居民的健康。
此外,国外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还包括对室内噪音、光照等方面的要求。
在美国,室内噪音标准规定了不同场所的噪音限制要求,例如,住宅区的室内噪音限制为45分贝。
而在欧盟,室内噪音标准也对不同场所的噪音限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此外,室内光照标准也是国外室内环境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场所对光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国外室内环境检测标准涵盖了空气质量、水质量、噪音、光照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我国在未来也能够加强对室内环境的检测标准,提升室内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8d5ef0652ea551810a687d1.png)
室内环境检测标准室内环境检测须知1.严格按《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要求预先封闭居室12 小时,封闭时不得使用空调等换气设备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等。
2.室内环境检测人员现场检测时,室内人数最好不要超过三人。
3.室内环境现场检测时,所有在场人员严禁吸烟。
4.现场不要遗留残余装饰杂物,如板材、油漆、涂料,稀释剂等。
5.布设检测点客户应予以配合。
6.国家资质CMA认证号:(2004)量认(京)字(U0453)号国家标准中关于布点的要求6.0.1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
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6.0.12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测试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6.0.1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1.房间面积<50m2时,设1个检测点;2.当房间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3.房间面积>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6.0.14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6.0.15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
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6.0.1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6.0.1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24h后进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序号参数类别参数单位标准值1.物理性温度℃(夏)22~28(冬)16~242.% (夏)40~80(冬)30~603.m/s (夏)0.3(冬)0.24.m3/h人30的a次幂5.化学性二氧化硫SO2 mg/m3 0.506.mg/m3 0.247.mg/m3 108.% 0.109.氨NH3 mg/m3 0.2010.臭氧O3 mg/m3 0.1611.甲醛HCHO mg/m3 0.1012.苯C6H6 mg/m3 0.1113.甲苯C7H8 mg/m3 0.2014.二甲苯C8H10 mg/m3 0.2015.苯并[a]芘B(a)P mg/m3 1.016.可吸入颗粒PM10 mg/m3 0.1517.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m3 0.6018.生物性细菌总数cfu/m3 250019. 放射性氡222Rn Bqm3 40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序号参数单位限量值I 类II类1.甲醛HCHO mg/m3 ≤0.08 ≤0.122.氨NH3 mg/m3 ≤0.2 ≤0.53.苯C6H6 mg/m3 ≤0.09 ≤0.094.氡222Rn Bqm3 ≤200 ≤4005.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mg/m3 ≤0.5 ≤0.6注:普通消费者家庭装修后的室内污染检测执行此规范Ⅰ类:住宅、宿舍、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场所;II类:旅店、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馆、理发店等场所。
环境检测标准
![环境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3b73a4284ac850ac024204.png)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之一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技术规定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要求,依据监测与物料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普查手段相结合的普查技术路线,为保证污染源普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制定本规定。
一、监测范围1、国控重点污染源:总局公布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环办函[2007]93号)中的所有企业;2、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所有城市及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危险废物处置厂;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排放量65%的省控重点污染源(以2005年环境统计的排放量数据筛选)。
4、2005年度以来国家、省、市(地)、县级管理的新投产的项目(已通过验收或试生产,造成事实排污1个月以上)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占省控重点污染源排放量低线相当的排污单位。
各地区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特点、污染源普查的需要和实际能力,可确定其它需要监测的污染源。
二、监测项目1、基本监测项目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另发),普查的污染物重点为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废水:废水流量、pH、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总铬(或六价铬)、氰化物、总磷;废气:废气流量、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对各类污染源,上述污染物在其对应的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中有规定的,或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相应的控制项目指明规定了工艺过程和行业的,进行监测;未明确规定的,根据污染源特点和排污情况从上述项目中确定需监测的污染因子。
重金属类(汞、镉、铅)和砷、磷监测项目,是指未过滤水样中的总浓度。
汞、镉、铅包括无机的和有机结合的、可溶的和悬浮的浓度总量;砷和磷是指单质态、无机态和有机结合的浓度总量。
不论在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控制项目是何种类价态、形态,均监测其总浓度。
铬(或六价铬)、总氰化物(或氰化物)按照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分别监测。
2、其它需增加监测的项目(1)火电厂及集中供热厂:燃料中灰份和含硫量;除尘效率、脱硫效率;(2)电解铝、水泥、陶瓷、平板玻璃制造行业:废气中氟化物;(3)城镇污水处理厂: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4)造纸(221纸浆制造、222造纸)、农副食品加工(132饲料加工、133植物油加工、134制糖、135屠宰及肉类加工、136水产品加工、139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143方便食品制造、144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145罐头食品制造、146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饮料制造业(151酒精制造、152酒的制造、1533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1534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检测的标准
近日,青海省印发《省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了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构建了内容完善、边界清晰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责任,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环境保护是很现在重要的一环,需要每个人去承担责任。
环境检测内容和标准是什么?环境检测是对所选评价区域进行详细的场地监测和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监测市场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环境监测站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环境监测的需求,国家逐渐开放了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渠道,对于专门从事环境监测、具有CMA环境检测资质的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来说,作为第三方检测的有生力量,已成为社会委托检测的首选。
环境检测内容与项目水质废水检测:海水、地下水、地表水、工业废水、二次供水、生活污水、水源、渔业水质、饮用水、农田灌溉水、再生水、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感官指标、毒理指标、金属指标、有机物综合测试、有机物指标、农药指标、臭味物质检测、pH值,矿化度,总硬度,悬浮物,硫化物,电导率、臭,色度,浊度,酸度,碱度,透明度,总残渣、砷,硒,总汞,铜,铅,镉,锌,银,铝,钡,六价铬,总铬,镍,铁,锰,钾,钠,钙,镁,溶解氧,氨氮(铵盐)等等。
环境空气检测: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lOUm)、氮氧化物、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氟化物、苯并(a)芘、铅、丙酮、挥发性有机物(VOCs)、酚类化合物、多环芳烃、醛酮类化合物。
土壤底质固废检测:pH值(腐蚀性)、含水率(水分)、阳离子交换量、干物质、有机物含量、无机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钙)、六六六、滴滴涕、铜、铬、六价铬、锌、镍、铁、锰、镉、汞、铋、砷、铅、锑、总氰化物、有机质、浸出毒性、粪大肠菌群、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卤代烃、挥发性芳香烃、总石油烃、总磷、全氮、有机碳、酚类化合物、铍、氰化物、水解性氮、硝态氮、铵态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硒、有机物的提取。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钴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钾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铊及其化合物、锡及其化合物、锌及其化合物、无机含碳化合物、机含氮化合物、无机含磷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化物、化物、化物、化物、烃类化合物、合烃类化合物、脂环烃类化合物、芳香烃类化合物、卤代烷烃类化合物、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脂肪族醛类化合物、肪族酮类化合物、酯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氧化合物、酸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氰酸酯类化合物。
噪声和振动监测:环境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道路交通噪声、铁路边界噪声、机扬噪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环境振动、民用建筑噪声、铁路环境振动。
环境检测相关标准:《抗虫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安全检测导则》HJ 625—2011
《储油库、加油站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检测技术规范》HJ/T 431-2008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8-2007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5-2007
《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2-200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 664—2013 )
《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 )
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环境监测市场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环境监测站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的环境监测需求,国家逐渐开放了环境监测领域的渠道,对于专业从事环境监测,具备CMA环境检测资质的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作为第三方检测的有生力量,成为社会委托性质的环境监测优先事项。
推荐的权威的环境第三方检测机构有中科检测,中科检测开展日常环保检测,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污染源调查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废危废鉴别,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检测等。
需要可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