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练习含答案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一、单选题1. 下图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

其中 BC.段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动力是A. 殖民扩张B. 工业革命C. 人口增长D. 政治革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看出,BC段时间是1800—1850年,此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后期和工业革命完成初期,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促进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故B正确;A、C、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 西方学者在研究19世纪后期蒸汽船的使用时发现,在欧美国家和非欧美国家都出现了贸易量翻倍的同时,非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下降了15-16%;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上升了11—17%。

以上材料表明A. 蒸汽船推动全球城市化进程B. 奴隶贸易促使人口急剧集中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 工业水平和城市化率成正比【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欧美国家由于工业革命城市化率提高,而非欧美国家,受到工业革命影响较小,城市化率非常低,反映出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故D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蒸汽船对非欧美国家的城市化没有促进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看出奴隶贸易对城市化的影响和人口的影响,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

3. 1900—193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加速,城乡之间移居基本上自由。

1938年中国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总人口是2730万,占5亿人口的5%—6%。

由于城市化可以将一个大分工网络所需的交易集中在一点进行,因而大大改善交易效率。

这一现象说明A. 工商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B. 中国城市化水平整体较高C. 近代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D.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推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由于城市化可以将一个大分工网络所需的交易集中在一点进行,因而大大改善交易效率”,说明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推力,D 项正确。

20世纪30年代,中国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A 项错误。

学案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学案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知识梳理】一、城市化的演进1. 世界(1)工业革命以来①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

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展开;1851 年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2. 中国(1)近代中国①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沿海有些城市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

②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2)现代中国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② 1978 年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③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 城市的发展使得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建筑技术的革新使住宅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1)19 世纪50 年代,美国人发明了。

(2)19 世纪70 年代,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3)20 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

2. 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

(2)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

(3)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公园、广场等设施逐渐增多。

(4)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量越来越多。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1. 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2.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钢铁管道用于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2)煤气灯、相继出现,为居民提供照明,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3)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4)19 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

金牌学案历史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后习题: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金牌学案历史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后习题: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人类由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 A.城市化 B.工业化D.法治化逐渐转变的过程,故A项正确。

2.下列表格反映的本质问题是()1851年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C.列强侵略延缓城市化进程“1851年”,可知当时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据此判断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故B项正确。

3.“1700年,60%的英国人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只剩不到33%。

”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近代交通促进了人口迁徙B.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了人口死亡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工人增多,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

4.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如下资料:《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据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B.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C.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据此可知其研究主题应该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故排除;题干材料未涉及世界市场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项。

5.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的打开,清政府开始引入西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西方人主导的一整套现代市政管理模式开始在租界建立成型。

这客观上反映了中国()A.市民生活质量的近代化B.城市环境的改善C.城市治理的近代化趋势“清政府开始引入西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西方人主导的一整套现代市政管理模式开始在租界建立成型”,可知近代中国城市治理呈现近代化趋势,故选C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近代中国城市治理的近代化趋势,未涉及市民生活,排除A项;近代中国城市环境的改善仅为题干材料的一方面,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涉及不同地区租界开放的比较,排除D项。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从19世纪开始,英国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环境立法,颁布了一连串关于食品饮料标准、环境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法令,并不断修订完善。

这一系列立法活动反映出英国A.摆脱了城市发展带来的困境B.民主革命的不断深入C.国家层面对工业文明的反思D.建立了环境治理体系2.到了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重要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人们思想C.西方殖民扩张的结果D.宗教改革兴起唤醒民族意识3.据统计,1651~1751年英国人口从522万人增加到577万,1780~1790年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代增长速度达到16%。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取决于A.居住环境的改善 B.殖民掠夺劳动力的积累C.工业革命的完成 D.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4.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下列哪一重要现象A.手工工场建立B.城市化进程开始C.垄断组织产生D.资本全球扩张5.下表所示为1900~1990年美国100个最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动情况(单位:个、万人、%)。

这一时期美国()A.城市等级序列以中小城市为主体B.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间阶层”的发展C.城市化发展呈现逆城市化的趋势D.经济发展加剧了不同规模城市的差距6.下图反映了我国当时A.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B.工业化与城市化呈正比例增长关系7.下图为18—19世纪英国城市发展统计图。

这反映了英国()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B.优先发展大中城市C.城市数量迅速增加D.率先实现了城市化8.下图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部分城市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城市人口比较示意图,这组图表共同反映出A.城市化发展较迅速 B.通商口岸经济发达C.经济建设卓有成效D.工农商业均衡发展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户籍制度不断改革。

1962年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1984年颁布《关于农民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1985年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1997年颁布《关于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

2. 了解城市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和总结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程,设计如下:1. 阅读材料:学生需阅读关于城市化进程的文献资料,包括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状况、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革等。

2. 观看视频:观看与城市化进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片段,了解不同阶段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3. 知识点梳理:学生需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及其贡献,形成知识框架。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反两面影响,包括经济繁荣与社会问题等,并记录讨论要点。

5. 撰写报告: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撰写一份关于近代以来某一阶段城市化进程的简短报告,包括发展背景、过程及影响分析。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确保对课程内容有充分理解。

2. 知识点梳理要全面、准确,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3. 小组讨论要积极参与,记录准确,分析深入。

4. 报告需结构清晰,内容详实,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5. 作业需按时提交,不得抄袭、代写。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告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记录准确性、分析深度等。

3. 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点梳理进行评分,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4. 综合以上各项评价标准,给出综合评分,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1. 针对学生提交的报告,教师应详细阅读并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包括报告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方向等。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梳理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阶段和主要影响因素;3. 培养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阶段是什么?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影响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城市化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代表性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1)该城市的城市化过程是如何推进的?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2)城市化对该城市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3)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3. 完成课堂笔记:每位学生需根据讨论和阅读所得,整理一份关于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课堂笔记,包括所选择的代表性城市的基本情况、城市化过程、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深入研究:需对所选代表性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3. 记录整理:根据讨论和阅读所得,整理一份课堂笔记,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成果。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资料收集和分析能力、课堂笔记质量等;2.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重点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定期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存在的疑惑;2. 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培养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笔记的整理,学生将学会如何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作业反馈部分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馈和交流的平台,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的目标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脉络及社会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总结提炼历史规律的能力,增强对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意识,提升学生对现代城市化进程的理解与认识。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主题展开,具体内容如下:1. 课前预习:学生需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代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与起始时间节点,初步了解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2. 教材阅读:仔细阅读教材中关于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章节,重点掌握城市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特点。

3. 案例分析:选择一至两个近代以来的城市化典型案例(如上海、深圳等城市),分析其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特点、发展动力及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挑战与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并尝试提出可能的解决措施。

5. 作业报告:每组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所选案例的城市化进程分析报告,包括城市化进程的概述、特点分析、问题与挑战以及应对措施等内容。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对城市化进程的理解与分析。

2. 案例分析要具体、深入,结合实际资料进行论述。

3. 小组讨论要充分,每个成员需积极参与,并确保报告能够综合反映小组的讨论成果。

4. 报告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简练,字数不少于800字。

5. 提交时间:作业需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内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内容、结构、逻辑以及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对城市化进程的理解深度、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入程度、小组讨论的充分性以及报告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3.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思维。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反馈将通过课堂讲解、个别辅导或线上交流等方式进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了解城市化进程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 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影响因素;2. 搜集并阅读有关近代城市化的相关论文和报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3. 选择一个具体的近代城市化案例,如某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或某个特定的城市化政策,进行深入分析;4. 结合所学知识和案例分析,撰写一篇关于近代城市化的论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要求:论文主题明确,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语言通顺。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论文格式规范,符合学校要求;3.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将在课堂上通知。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分将根据完成质量、论文质量和提交时间综合考虑;2. 作业中如有抄袭行为,将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理;3. 对于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新颖观点的同学,将给予适当加分鼓励。

五、作业反馈: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对本次课程的反馈,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反馈渠道。

请同学们在作业完成后,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邮件的形式发送至课程教师邮箱(***************),我们将认真阅读每一条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入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城市化的推动因素和影响;3. 通过实践,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化的进程和影响。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文献:学生需阅读与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论文、历史专著等,并写出简短的读书报告,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近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如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二战后的日本、中国的改革开放等,讨论城市化进程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含答案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2020·浙江卷)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

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A. 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B. 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 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D. 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2.(2018年江苏卷单科历史7)7. 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

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以及城市化对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3. 通过实际观察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城市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历史文献,包括教科书和相关历史资料,总结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基本进程和发展特点。

要求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纳和整理,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 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内容为所在城市或家乡近十年来城市化的变化情况。

要求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人口流动、产业结构、交通设施、住房条件等方面的变化。

3. 搜集一些与城市化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标志性建筑、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代写。

2. 作业应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和分析,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提交作业时需附带个人学习反思,总结自己在作业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分析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

2.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对于优秀作业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2.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和理解。

3.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增强对城市化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阅读、调查、搜集资料和自我反思等环节,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在近代以来的历史演变。

2. 掌握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影响。

3. 通过对城市化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收集资料: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不同时期城市化的相关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并进行整理。

2. 分析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如城市化速度的变化、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等。

3. 撰写报告:学生将收集整理的资料和小组讨论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报告中需包含对城市化进程的总结和评价。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报告应包括数据来源、分析过程和结论,字数不少于300字。

2. 作业报告应使用规范的历史学术语,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3. 作业报告应独立完成,如有引用他人资料,需注明出处。

4. 提交作业报告的形式可为电子版或纸质版,需按教师要求的方式进行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报告的完成情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2. 分值设计:满分100分,其中作业报告质量占60%,资料整理和收集情况占20%,分析问题能力占15%,其他因素占5%。

3.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教师对每份作业进行评分,同时邀请小组间进行互评,最后综合得出总评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报告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将反馈意见反馈给学生。

2. 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将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

3. 根据作业评价结果,教师将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完成以上作业,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将根据作业反馈和评价结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撰写报告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包括城市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 学生能够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形成对城市化进程的全面认识。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作业内容:1. 阅读课本,理解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原因,写一篇300字的短文,并思考城市化的过程及其影响。

2. 通过查找资料或访问相关网站,收集并整理关于中国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数据和案例,写一篇报告,总结城市化的特点和问题。

3. 分组讨论,各小组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准备汇报。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2. 作业应围绕课程所学知识展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3. 作业报告或短文需符合逻辑,条理清晰,语言通顺。

4. 小组讨论需积极参与,积极发言,展现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讨论参与度、问题解决方案的合理性等。

2.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表扬。

3. 学生互评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向教师提出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疑惑和困难,教师将给予解答和指导。

2. 学生可相互交流作业心得和体会,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师将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价结果,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形成对城市化进程的全面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互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包括城市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和进程;2. 掌握城市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简述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和进程;(2)城市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有哪些?(3)举例说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城市或地区,研究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要求:每个小组需提交一份报告,总结讨论结果。

3. 撰写小论文: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城市化的理解,撰写一篇关于城市化进程的文章,内容包括对城市化的认识、思考、感悟等。

字数不少于800字。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报告和论文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符合学术规范;3. 提交作业的时间为下课前,由老师收集并评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讨论参与度、团队合作等方面;2. 评价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课外研究。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讲解;2. 学生可根据老师的批改和讲解,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3. 对于有特殊表现的学生,老师将给予表扬或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影响及问题,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加深对城市化进程的理解。

作业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阅读、讨论、撰写论文等多个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

同时,作业要求明确,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提交符合学术规范的报告和论文。

通过评价标准,我们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

这不仅有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课外研究,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描述近代以来城市化的主要阶段和特点;2.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影响;3. 理解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学生需阅读课本中关于近代以来城市化的相关材料,了解各个阶段城市化的特点和影响。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城市化对所在地区的影响,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3. 绘制图表: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绘制一张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图表,用以展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4. 课堂报告:选择一个具体的城市或地区,分析其城市化进程中的得失,并总结经验教训。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小组合作:小组讨论需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共同讨论,共同完成作业;3. 图表规范:绘制图表时,需注意图表规范,数据准确,条理清晰;4. 报告认真:课堂报告需认真撰写,内容完整,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讨论积极性、图表规范性、报告质量;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在完成作业后,认真反思自己在本次作业中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2.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3. 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近代以来城市化的进程和影响,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学生需仔细阅读课本中关于近代以来城市化的相关材料,并提炼出各个阶段城市化的特点和影响。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城市化对所在地区的影响,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课时作业4: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时作业4: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A组基础过关题1.(2020·重庆南开中学模拟)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该段材料□□□内容应该是()A.新型的工厂制度产生B.血腥圈地立法的推行C.农村经济的不断凋敝D.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解析根据材料“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可知其指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使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故选A项;圈地立法只是促使农民离开土地,并未使“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排除B项;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排除C项;“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反映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并非原因,排除D项。

答案A2.(2020·广东中山高三期末)据统计,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 8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48%,而城市人口占52%。

同期,法国、美国等国,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些“巨大的村庄”。

材料说明()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B.英国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C.法美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D.德俄意尚未开始工业革命答案B3.19世纪中后期英国总人口约1 8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52%,法国总人口约3 6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25%,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数量不同B.政局稳定程度不同C.统治阶级不同D.工业化的水平不同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法两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能反映出城市数量多少,故A项错误;政局稳定不是影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多少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是统治阶级,故C 项错误;19世纪中后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的比例远高于法国,故D项正确。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阶段;2. 理解城市化对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对历史现象的批判性思维。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程内容展开,具体包括:1. 阅读材料:学生需阅读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历史材料,并做好笔记,归纳出城市化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2. 观看视频:观看关于城市化的专题视频,了解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事件或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 撰写报告:每组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城市化进程中某一阶段的报告,包括该阶段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影响及个人见解。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阅读材料时需认真做好笔记,归纳出关键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2. 观看视频时需关注重点内容,积极思考城市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时需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意见,达成小组共识。

4. 报告撰写需结构清晰,内容详实,观点明确,见解独到。

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笔记的完整性和归纳能力;2. 视频观看的认真程度和思考深度;3. 小组讨论的活跃度和共识达成情况;4. 报告的完整性、结构、内容和见解。

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以上要求的具体情况进行评定。

作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待提高四个等级,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将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并就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将选取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以供其他学生参考和学习。

在作业反馈中,教师将强调城市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阶段,以及城市化对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等重要内容。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和进程;2. 掌握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和历史背景;3. 理解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学生需阅读课本中关于近代以来城市化的相关材料,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背景。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土地问题、环境问题、人口流动等。

3. 制作图表:学生需根据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图表,包括时间、地点、人口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等关键信息。

4. 思考题:思考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小组合作:小组讨论需积极发言,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共识;3. 图表规范:制作图表时,需注意图表类型、数据来源、时间轴等要素的规范性;4. 按时提交: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不予评价。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讨论内容:评价小组讨论中是否涉及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否形成共识;3. 图表质量:评价学生制作的图表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准确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关键信息;4. 思考题回答:评价学生对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的认知程度。

五、作业反馈为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我们将定期公布作业成绩,并在课后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包括城市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分析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动力和影响因素;3. 探讨城市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完成以下简答题:a. 什么是城市化?请简要阐述其定义和特点。

b. 近代以来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有哪些?c.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是什么?2. 分组讨论:a.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如近代、现代等),探讨该时期城市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b. 各小组总结所选时期城市化的主要成果和问题,并进行分析。

c. 小组间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和补充。

3. 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作业成果;2. 讨论小组应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并指定一名代表发言;3. 提交的作业应包括讨论记录和小组总结,字数不少于XX 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讨论成果、回答问题情况等;2.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五、作业反馈:1. 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教师将对作业完成质量进行评估,并给出反馈意见;2. 对于讨论环节,教师将根据小组表现和讨论内容进行点评,鼓励创新思维和积极发言;3. 对于未能按时提交作业或作业质量不高的学生,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和提醒。

通过这次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后练习题的形式,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作业反馈的具体建议:首先,对于作业完成质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和讨论记录,给出具体的评价。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对于作业质量不高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其次,对于讨论环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确保讨论内容与作业要求相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在社会发展大潮中,近现代英国乡村经历了兴旺发展、持续衰落、逐渐恢复的历史过程。

其“持续衰落”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推进C.殖民扩张D.政府强有力的政策2.据统计,1651-1751年英国人口从522万人增加到577万人,1780-1790年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代增长速度达到16%。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取决于( )A.居住环境的改善B.殖民掠夺劳动力的积累C.工业革命的完成D.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3.从洋务运动到国民政府在南京十年的建设,中国逐渐发展了现代的工商业……现代工商业集中的地区,包括铁路、轮船航线,所及诸处,文化与社会,均呈现“都会化”现象,而且居民也趋向于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商业均集中于政治中心B.现代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C.工商业分布区域极不平衡D.政治因素是工商业发展的根本4.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陈云在发言中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

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

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

”“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人民公社化运动B.改善城市居民生活C.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D.推动经济体制改革5.下图所示为我国进行的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情况。

上图反映出( )A.我国已经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B.社会主义建设以城市化为中心C.我国已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D.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6.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

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

这说明当时英国( )A.民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B.经济发展影响思想观念C.资产阶级等级观念的加强D.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7.从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逐渐形成给排水管网,使得城内原有河道与水环境迅速退化及至消失。

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近代中国城市的变化反映了( )A.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B.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C.工业文明影响了城市发展D.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8.1832年,纽约铺设了第一条铁轨运行的公共马车;1863年,第一条由蒸汽机拉动的地铁在伦敦投入运营;1870年,第一条使用蒸汽驱动的城市高架铁路在纽约诞生。

这说明当时的英美( )A.新型交通方式引领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C.城市生活促进铁路交通创新D.城市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9.伦敦之雾,曾被认为是空气污染的缩影。

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夺走了超过12 000人的生命。

近乎残酷的空气治理法案随之而来,让伦敦走上了铁腕治污的救赎之路。

如今,伦敦每年雾天不到10天,“雾都”之名早已不实。

英国伦敦大气开始严重污染最早应起源于( )A.中世纪B.新航路开辟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10.1890年,美国平均每套住房居住5.45人,纽约高达18.52人。

1900年,纽约近400万人,有150万人住在43 000 个贫民窟中。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进程尚未完成B.城市人口迅速膨胀C.工业化发展阻碍城市化D.社会贫富差距较大1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是( )A.环境污染B.债务沉重C.贸易条件恶化D.技术水平落后12.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下图现象直接源于( )A.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B.蒸汽机车的发明C.发电机的发明和运用D.化学工业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材料二漫画“城市病”(1)根据材料图片分析19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当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哪些问题?14.社会的变迁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选定了住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规模》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布局、性质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即开始向近代城市转化。

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还有一些新型城市的兴起,同铁路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王辉《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化及其动因的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新航路开辟是对外开拓殖民地,与英国乡村发展不符,故A、C两项错误;工业革命的推进带来了工业城市的发展,农村人口和比例下降,符合乡村“持续衰落”的过程,故B项正确;政府政策是影响乡村兴衰的因素,但不是导致乡村“持续衰落”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 D [材料反映了近代英国人口不断增加的信息。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加显著,与当时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相符合,故D项符合题意;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居住环境整体恶化,故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殖民地充当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所以英国不特意掠夺殖民地人口往英国,故排除B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3. B [从题干中“现代工商业集中的地区……均呈现‘都会化’现象”可知,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近代城市蓬勃发展,故选B项;A、C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题干主旨是工商业发展的影响,D项错误。

]4. C [1961年5、6月间,我国正处于1959-1961年间的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所以这时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只有想办法压缩非农业生产者的人数,因此陈云提出“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故选C项;A项是方式不是目的;B项改善城市居民生活与题意相反,排除;D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后发生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 5. D [分析图片可知,1953 年至 1982 年我国城市化率较低,增长幅度不大,说明城市化发展较慢;1990年至2010年城市化率大幅提高,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故选D项;A项“已经”说法错误,且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材料只是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状况,无法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城市化为中心,排除B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表明我国已经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故C项错误。

]6. B [“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是在强调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有了强烈的隐私观念,材料的主旨也是如此,是典型的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的社会现象,综上所述本题选B项;A、C、D三项题干无法体现,均排除。

] 7. C [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出现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受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故D项错误。

]8. C [根据题意可知,铁路交通的创新和发展都出现在城市中,说明城市生活促进了铁路交通创新,故C项符合题意;新型交通方式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非原因,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排除B项;“得到基本解决”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

]9. 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伦敦的雾来自近代工业的发展,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广泛使用煤等燃料,产生了严重空气污染,故C项正确;中世纪以农耕经济为主,尚未产生近代工业,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与伦敦环境污染无关,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最早”一词,故排除。

] 10.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材料中“纽约高达18.52人”的现象发生,故B项正确;190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故A项错误;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故C项错误;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属于材料中现象,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11. A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全人类”,所以B、D两项可直接排除;贸易条件恶化,不可能达到影响人类生存的程度,故排除C项。

]12. A [根据图片信息“汽车”“油”“氧气”可知,图片揭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带来的交通发展和空气污染的现象,故选A项;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成果,排除B项; C、D两项图片信息没有提及,排除。

]二、非选择题13. [解析] 第(1)问,结合图片中时间和A、B曲线的变化进行分析。

第(2)问,从漫画中“人口”“环境”“交通”“住房”“资源”等角度分析。

[答案] (1)发展历程: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较慢;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放缓,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2)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短缺。

14.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分析得出:为工业发展创造了劳动力、市场等有利条件,推动英国工业化进程;但带来了贫富悬殊过大、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得出通商口岸迅速发展;根据材料二“性质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开始向近代城市转化”得出封建城市近代化;根据材料二“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得出出现新兴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根据材料二“还有一些新型城市的兴起,同铁路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出新型城市兴起,城市交通便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