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合集下载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的设备。

它通过利用细胞、酶、抗体、DNA等生物分子特异性识别分析分子,从而实现对特定分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

生物传感器由于具有易制备、低成本、高效率、检测稳定和快速响应等特点,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疗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分子对特定分子(分析物)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来进行检测分析的一种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其最主要的两个元素是生物分子(受体)和信号转换器(转换器)。

当分析物与生物分子配对时,生物分子就能够改变原本的电学或光学特性,这种改变可以被转换器转换为可读取的信号输出。

常用的生物分子包括抗体、DNA、RNA和酶等,常用的信号转换器包括电化学和光学传感器等。

1. 抗体与生物传感器抗体生物传感器是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领域的一种传感器。

T原位单抗生物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及环境中分析物测定,能够实现对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

抗体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过程包括两个步骤:生物分子与分析物的特异性识别和信号转换。

由于抗体对于特异性与亲和力非常强,所以可以实现对分析物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

2. DNA生物传感器DNA是一种具有适应性的高分子生物分子,可以通过特定配对的碱基与其它DNA分子、RNA分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

基于这种特点,发展了大量的DNA生物传感器。

DNA生物传感器的优点在于其对于寡核苷酸寡肽的特异性识别及其大量、容易制备的DNA库。

同时,DNA的亲和力最适pH值稳定,而且对温度不敏感,这使得DNA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过程具有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3. 酶生物传感器酶生物传感器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对特定底物进行检测分析的一种生物传感器。

酶催化过程伴随着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添加或消耗分子等变化,这些变化能够通过电化学或光学方法检测和分析。

生物传感器设计与制备

生物传感器设计与制备

生物传感器设计与制备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元素作为传感器的成分,达到检测意图的一种设备。

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生物样品的检测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分子、代谢产物、细胞、组织和活体等。

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传感器设计与制备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下面将详细论述这个主题。

1.背景与意义传统的生物检测方法需要大量的实验室仪器,且成本昂贵,操作复杂,并且有一定的检测误差。

因此,研究生物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意义,因为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灵活性、快速实时等特点,可以实现定量检测,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人类劳动和错误。

2.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在设计和制备生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1)生物元素:通常是利用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酶和抗体等。

其作用是实现对特定分子的识别、检测和转化。

(2)转换元件:生物元素的信号转换要素,通常是传统的电极或者微流控芯片。

转换元件越好,其灵敏度、选择性、响应时间等性能就越高。

(3)信号处理:负责转换元件所产生的物理化学信号,如电流、电压等转化为可视化、数字化的信号。

其主要方法是依靠微处理器、传感芯片、光纤和吸收光谱仪等检测设备。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化学合成法:适合合成大量低成本的生物传感器,需要采用专业的化学实验室和化学仪器,并且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严格控制。

(2)基因工程法:适用于蛋白质和酶的生产,主要是先利用特殊的载体表达目标蛋白,然后通过纯化方法提取目标蛋白或酶制成生物传感器。

(3)微纳技术:通常是将微型探头、电极、和传感器结合。

借助微纳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和多功能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同时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单。

3.生物传感器应用生物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以下领域:(1)医学领域:可用于药物治疗、传染病的检测和预防控制、以及生物体内诊断等领域。

(2)食品领域: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化学和微生物污染,以及食品中的含量、异物等特征。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一、引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其中,生物传感器能够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生物体的检测和诊断。

本文将介绍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方法。

二、生物传感器概述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生物体内分子、细胞等生物体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的器具,通常由生物识别层、转换器和输出器组成。

其中生物识别层是生物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可以非常精确地识别、分离特定的生物分子或细胞,并与其进行高效、特异的相互作用。

三、生物识别层的设计生物识别层的设计是生物传感器制备的重要部分。

在此,我们介绍两种常用的生物识别层设计方法:1.抗体/抗原识别:这种方法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高效的分离和检测。

通过对抗体的选择和优化,可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度特异性识别。

2.核酸识别:利用核酸互补杂交的原理,对特定的核酸序列进行识别。

与抗体/抗原识别相比,这种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四、转换器的制备转换器是生物传感器中实现生物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

转换器通常是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生物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1.生物发光转换器:该转换器利用荧光蛋白、荧光染料、酶反应产生的光信号等,将生物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再利用光电二极管等元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2.生物电化学转换器:该转换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生物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通常采用的底物是葡萄糖、乳酸等生物分子。

五、输出器的设计输出器是将转换器输出的电信号转化为人们能够接受的信号形式。

通常采用显示器、计算机等形式进行输出。

1.显示器:生物传感器通常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方式进行显示。

2.计算机:借助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实现对生物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六、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流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生物识别层的设计和合成。

2.生物识别层的表面修饰:通过化学方法将生物识别层连接到表面上,以提高其稳定性和灵敏度。

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

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

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传感器的研究逐渐成为科学界的热点。

其中,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在生命科学、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三步:硅基纳米结构制备、生物功能化及信号检测。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步骤。

1.硅基纳米结构制备硅基纳米结构是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基础,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光刻法、电子束曝光法、扫描探针显微镜等。

其中,光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光刻法可以将芯片表面覆盖一层光阻,然后利用显微镜下的图案转移到光阻层,将所需的线路和结构图案及传感表面制作出来。

2.生物功能化生物功能化是使硅基纳米结构具有特定的生物反应性质,使之能够与分子、细胞等进行特定的生物识别和作用。

生物功能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硅基纳米结构表面共价修饰生物分子,如抗体、酶、DNA等;另一种是利用类似于生物小分子识别的选择性结合方法进行生物功能化,如小分子互补结合和酶反应等。

3.信号检测信号检测是利用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样品的结果输出。

常用的信号检测方式主要包括电化学检测、荧光检测、质谱技术等。

通过对检测信号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详细信息和分析结果。

二、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生命科学研究、医学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等。

1.生命科学研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如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学性质、动力学、结构、功能与代谢等。

同时,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还可以用来研究细胞生物学过程,如细胞信号传导、分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

这种研究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医学临床诊断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硅基纳米生物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生物标志物、药物和病原体等物质。

生物传感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生物传感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生物传感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先进科技产品,其通过对生物分子、细胞或生物过程的感应和检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监测、识别和控制。

而生物传感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是生物传感器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对于实现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响应的生物传感器具有关键作用。

一、材料选择与设计生物传感器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是生物传感器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如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物理特性等。

例如,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可调控性,常被用作生物传感器材料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将传感器与信号转导器件相结合,以实现对目标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

二、材料制备的方法和技术生物传感器材料的制备涉及到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化学合成、物理磨损、生物修饰等。

其中,化学合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化学方法可以调控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实现对传感器性能的优化。

另外,物理磨损技术可以通过机械力、热力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刻蚀和修饰,从而改变其表面性质。

生物修饰技术则是将生物活性分子无机化学键结合到材料表面,增强材料的生物识别和传感功能。

三、材料的性能与表征生物传感器材料的性能与表征对于传感器性能的评估和优化至关重要。

常见的表征方法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等。

这些表征方法可以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材料性能的改进提供依据。

同时,还需要通过实验测试对材料的电学、光学、磁学等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

四、材料的应用与展望生物传感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生物医学方面,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在环境监测方面,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水质、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物的监测。

在食品安全方面,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已成为生物学、生化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技术。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化学、物理、生物学等方法将生物大分子(如酶、抗体、DNA)与传感器材料相结合,使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从而实现对生物环境中特定物质的检测和定量。

生物传感器具有应用广泛、检测灵敏、实时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环境、卫生等领域。

本文将简要介绍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方法。

一、生物大分子的选择生物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生物大分子,包括酶、抗体、DNA等。

这些生物大分子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可以实现对特定物质的检测和定量。

生物大分子的选择应根据检测目标的特性来确定。

例如,对葡萄糖的检测可以选择葡萄糖氧化酶或葡萄糖酸脱氢酶作为生物大分子;对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可以选择相应的抗体。

生物大分子的选择关系到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和检测灵敏度。

二、传感器材料的选择传感器材料是建立生物传感器的物质基础,应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常用的传感器材料有电化学材料、光学材料、催化剂、纳米材料等。

例如,利用电化学材料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快速、灵敏的电信号检测;光学材料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检测;利用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度,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传感器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生物大分子的特性和反应机理。

三、生物大分子的修饰生物大分子与传感器材料的结合通常需要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进行。

生物大分子的修饰可通过交联、化学修饰、共价键合等方式实现。

例如,将葡萄糖氧化酶修饰到电极表面,可采用交联法和共价键合法。

交联法通常利用聚乙二醇、凝胶等进行修饰,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免疫原性;共价键合法则利用特定的交联剂,可实现较紧密的结合。

生物大分子的修饰应考虑到修饰方法对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与传感器材料间的相容性。

四、传感器的制备传感器的制备是生物传感器的关键步骤,应考虑到传感器材料的特性和生物大分子的修饰情况。

传感器的制备通常涉及物理、化学、电化学等多个领域。

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

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

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在现代化社会中,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化学污染物和生物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开发各种传感器用于检测这些物质的存在以及浓度水平就变得极为重要。

其中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是两种非常常用的检测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工业、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对这两种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进行阐述。

一、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将化学分析物质的电化学反应转化为电信号的检测手段。

它通过测量电化学传感器与分析物之间的电流或电位变化,来准确检测分析物的存在和浓度水平。

1. 设计方案在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方案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该材料对传感器检测灵敏度和响应时间都有很大的影响。

常见的电极材料有金、银、铂等贵金属以及碳、氧化物等非贵金属。

其次,电解质的选择也需要考虑,通常使用离子液体、无水有机溶液或盐酸等溶液作为电解液。

最后,根据不同的分析物,可以选择不同的电化学分析技术,例如极谱法、恒定电位法、可控电位法等。

2. 制备方法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需要分几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电极材料制备。

对于非贵金属的电极材料,例如碳纳米管等需要通过化学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电化学沉积等方法进行制备。

而对于贵金属的电极材料,则需要通过电镀、磨光等方法制备。

第二步是电极制备。

将电极材料裁剪成合适的形状,粘贴于电极底座上,再进行电极表面打磨,保证电极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

第三步是电化学沉积。

在电解质中通过电化学沉积的方式,将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到电极表面,使得电极上形成所需的化学反应区域。

第四步是电极修饰。

在电极表面修饰化学物质,如碳纳米管、化学分析物等,以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

以上是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方法,通过以上步骤制备出的传感器可以有效检测分析物的存在和浓度水平。

二、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和制备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生物分子作用的传感器,主要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生物分析、药物研究等。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可以与生物分子互动的生物仿生系统,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实时监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生物合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原理生物传感器由识别生物分子的生物元件和信号转换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识别、转换和信号处理三个步骤。

识别:生物传感器的生物元件通常是一些生物分子,如抗体、酶、核酸等,用于与待检测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特异性结合,并发生相应的反应。

例如,利用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可以实现对感染病原体、癌细胞等的检测。

转换:生物传感器的信号转换器件可以将生物元件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可测量的电化学信号、荧光信号、质谱信号等,以便快速、准确地检测目标分子。

例如,利用酶的催化反应,可以将目标分子转化成电化学反应物,然后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测量其电流、电位等信号。

信号处理:生物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器件主要用于信号的放大、滤波、解码等,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并实现信号的实时监测和定量分析。

例如,利用微流控芯片、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可以实现对多种目标分子的同时检测和高通量分析。

二、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检测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1.蛋白质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是针对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修饰和改造,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功能。

可利用手性寡肽、多肽酰胺、蛋白质酶切割等技术将结构优异、活性较高的生物大分子固定到传感器上,以识别特定的分子。

2.基于纳米材料的传感器制备技术:现代材料学与纳米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广泛利用于传感器的制备,并成为了促进全球传感领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纳米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催化效率等特点,并可改变物质的光电性能和催化效率,因此可以增强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太赫兹超材料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研究》范文

《太赫兹超材料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研究》范文

《太赫兹超材料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能够感知生物体或生物环境中特定参数变化的重要工具,在医疗、环境监测、安全检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太赫兹超材料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非侵入性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太赫兹超材料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设计、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器原理及设计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太赫兹波与超材料相互作用原理的生物传感器。

太赫兹波具有较高的穿透性和对生物分子的敏感响应,而超材料则具有独特的电磁性质,能够实现波的操控和调控。

通过将超材料与生物分子相结合,形成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器,可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

在设计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超材料结构,确保其具有优良的电磁性质。

同时,根据检测需求设计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响应速度等关键参数。

此外,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和成本等因素。

三、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表征制备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器需要经过多道工艺流程。

首先,制备超材料结构,如金属微结构、介质基底等。

然后,将生物分子与超材料结构相结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传感器。

最后,对制备的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和表征,如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等。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道工艺参数,确保传感器的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制备的传感器进行详细的表征和测试,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形貌特征,利用光谱分析仪测试其光谱响应等。

四、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太赫兹超材料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用于检测各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DNA、RNA等。

其次,它可以用于监测细胞生理活动,如细胞凋亡、细胞信号传导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等方面。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科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检测体内生命体征或环境指标,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的装置。

本文将介绍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一、生物传感器的原理生物传感器的核心是生物元件,例如酶、抗体、细胞等。

生物元件会对目标物质做出特异性的反应,生成一系列信号。

这些信号被传递到转换器中,转换器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或化学信号。

最后,信号检测器检测到这些信号,并将其转化为人们可以理解的信息。

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是其最大的优势。

生物元件和转换器的设计和制备将影响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例如,选择能够特异性与目标物质结合的抗体作为生物元件、使用高灵敏度的传感器等措施,可以提高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能力。

传统的生物传感器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而微型化的生物传感器采用人造探针技术,可直接检测样品中的生物分子。

同时,微型化生物传感器的体积较小,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生物样本。

二、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一)生物传感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生物传感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疾病标志物,如心血管疾病、肿瘤、感染等。

与传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相比,生物传感器可以减少样品的处理时间,为医生提供更快速、更准确、更早期的诊断信息。

例如,微型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血液中的癌症标志物,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肿瘤。

此外,生物传感器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基因检测等方面,为遗传病诊断提供更快速、更准确、更方便的方法。

(二)生物传感器在药物治疗监测中的应用在治疗某些疾病时,药物浓度的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和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生物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体内药物浓度和代谢产物,提供药物治疗效果的实时反馈,帮助判断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例如,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监测抗生素的药物浓度,并根据需要加减剂量,从而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

(三)生物传感器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传统的实验室诊断需要大量样品,而生物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体外的样品。

生物工程的生物传感器

生物工程的生物传感器

生物工程的生物传感器生物工程的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对特定物质或环境的感知能力,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用于检测、监测和分析生物体系的一种新兴技术。

它在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应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生物传感器的原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生物体的生物识别分子与特定分析物发生作用后,通过信号转导和信号放大的方式,将生物识别分子与目标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可测量的物理或化学信号。

生物传感器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生物识别分子和信号放大机制。

1. 生物识别分子的选择:生物传感器中的生物识别分子通常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特异性抗原、酶等,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受体、抗体、酶等。

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主要依赖于生物识别分子的特异性。

2. 信号放大机制:生物传感器通过信号转导和信号放大的方式将生物识别分子与目标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可测量的信号。

常用的信号放大机制包括荧光、电化学、质谱等。

二、生物传感器的分类根据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主要的分类方法如下:1. 免疫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利用生物识别分子中的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实现对特定分析物的检测。

常见的免疫传感器有免疫荧光传感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等。

2. 酶传感器:酶传感器利用酶与底物之间的酶促反应,通过测定底物浓度来检测目标物质。

常见的酶传感器有葡萄糖传感器、乳酸传感器等。

3. DNA传感器:DNA传感器利用DNA的序列特异性识别和杂交反应,实现对DNA片段或基因的检测。

常见的DNA传感器有PCR传感器、荧光原位杂交传感器等。

4. 细胞传感器:细胞传感器利用细胞的特异性反应或信号转导过程,实现对环境中某种物质的检测。

常见的细胞传感器有细胞色素C传感器、细胞表面受体传感器等。

三、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生物传感器在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构建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特定生物分子的装置,它能够将生物分子与电子信号联系起来,实现实时、高灵敏度的监测分析。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

本文将介绍生物传感器设计的基础概念、设备构建的步骤和未来发展方向等。

一、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基础概念生物传感器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生物识别元件和转换器。

生物识别元件是指能够与特定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生物大分子,例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转换器则是将生物识别元件的信号转换为电学信号的装置。

传统的电学转换器包括电化学、光学和机械压力等。

在生物传感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生物识别元件和转换器生物识别元件和转换器的选择对于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

例如,选择高亲和力的抗体或亲配合分子作为生物识别元件能够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优化传感器信号的稳定性生物传感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为了优化传感器信号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优化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加入稳定剂或选择合适的生物识别元件等方法进行改善。

(3)考虑生物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场景不同的应用场景要求生物传感器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在设计生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实际的应用场景。

例如,生物传感器用于环境监测时,需要具有快速反应速度、高灵敏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二、生物传感器设计的设备构建步骤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建设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生物识别元件的选择和制备在生物传感器设计过程中,生物识别元件的选择和制备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合适的生物识别元件能够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同时,为了提高生物传感器的工作效率和生物识别元件在传感器中的稳定性,需要对生物识别元件进行修饰和固定化等处理。

(2)转换器的制备转换器是将生物识别元件信号转换为电学信号的装置,一般包括电化学、光学和机械压力等。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展,生物传感器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识别、转化和输出生物信号的设备,利用生物分子与物理化学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生物信息的检测、测定和定量,具有高灵敏、高选择性和高特异性等优良特点,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现代农业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一、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传感材料的选择、生物分子的固定和传感器的制备。

(一)传感材料的选择传感材料的选择是影响生物传感器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关键因素。

传感材料的种类繁多,如金属、陶瓷、聚合物等。

在这些传感材料中,聚合物具有自身化学结构多变的优势,能够通过改变其分子结构或添加不同的官能团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度选择性识别。

因此,聚合物在生物传感器的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生物分子的固定生物分子的固定是指将选择的生物分子在传感器材料上牢固地固定,以保证传感器选择性、灵敏度和重复性。

目前常用的生物分子固定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交联法、共价结合法和亲和力捕获法。

其中,亲和力捕获法因具有高效选择性、灵敏度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在生物传感器制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传感器的制备传感器的制备是指将选择的传感材料和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器的表面,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检测。

生物传感器按照其检测机理可分为光学、电化学和机械学生物传感器。

光学生物传感器利用光学检测技术,运用各种光学技术对目标分子进行检测。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常利用电化学技术,通过检测电化学反应的电流或电势变化来检测分子。

机械学生物传感器利用微机械技术对生物分子进行检测。

二、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生物传感器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现代农业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均有着不同的应用。

(一)医学领域生物传感器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在诊断方面,生物传感器可用于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断。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案例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案例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案例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生物分子或生物体内发生的生化过程转化为可测量的信号的装置。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生物传感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药物的研发以及生物体信息监测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以及一些应用案例。

一、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分类根据传感机制的不同,生物传感器可以分为许多类别,如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机械传感器等。

其中,光学传感器是最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一种生物传感器技术。

光学传感器利用生物分子与光的相互作用来监测生物信息。

例如,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可以实现DNA序列的快速检测,有助于基因突变的早期诊断。

另一种常见的生物传感器技术是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基于生物体内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来测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体内物质的检测与监测。

例如,血糖传感器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通过无线传输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及时的监测数据。

二、生物传感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案例1. 癌症早期检测癌症的早期检测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生物传感器技术在癌症的早期检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生物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很低浓度的特定肿瘤标志物,实现早期癌症的识别和诊断。

此外,利用DNA纳米棒和金纳米颗粒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实现肿瘤的早期筛查。

2. 心脏监测心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

通过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心脏功能,提供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信息。

例如,一种基于微电极阵列的生物传感器可以插入到心脏中,监测心电图信号,并传输到外部设备进行分析。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三、生物传感器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案例1. 药物筛选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化合物进行筛选,以找到具有治疗潜力的候选化合物。

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筛选的高通量检测。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测定生物体内或生物体外特定生物或非生物物质存在的生物化学传感器。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实时检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是其性能优劣的决定因素,因此对其设计与制备进行深入研究至关重要。

生物传感器设计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生物识别元件和传感器材料。

生物识别元件通常是酶、抗体、细胞等,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需选择不同的生物识别元件。

例如,在医学诊断中,常用的酶有葡萄糖氧化酶、乳酸脱氢酶等,而在环境监测中则常用的是抗体等。

传感器材料也是影响生物传感器性能的重要因素,常用的传感器材料有金属、半导体、纳米材料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半导体材料具有可控性强和灵敏度高等特点,而纳米材料由于其表面积大、质量轻、尺寸小等特性,被广泛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中。

在生物传感器的制备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有电化学沉积、溶液旋涂、薄膜沉积、光刻等。

电化学沉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电极表面施加电压或电流,在电极上生成一层合成的材料。

溶液旋涂是通过将液体旋转到晶片或玻璃片上,形成均匀的薄膜。

薄膜沉积是将薄膜材料溶于溶剂中,通过旋转涂覆等方式,在基底上沉积一层薄膜。

光刻是一种通过光照将光刻胶暴露在紫外线下,再通过显影的方式形成图案的制备方法。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过程中还需考虑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和信号采集系统。

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包括电化学、光学、声学等,不同的原理影响着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响应速度等性能。

信号采集系统是将生物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处理器进行处理并输出结果。

常见的信号采集系统有电化学工作站、分光光度计、质谱仪等。

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等。

生物传感器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过程,还受到环境因素、操作条件、样品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生物传感器设计与制备的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高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生物传感器的材料与制备工艺研究

生物传感器的材料与制备工艺研究

生物传感器的材料与制备工艺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物传感器已经成为了现代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检测工具。

在生物传感器中,材料和制备工艺的选择和研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从材料和制备工艺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物传感器中的材料研究材料是构成生物传感器的基础,而在生物传感器中,常用的材料有:金属、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

下面将就这几种常用材料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可加工性都非常好,因此在生物传感器中被广泛使用。

金属材料可以用于制作电极、传感器表面修饰等方面。

其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就是金、银、铜、铂等。

金属材料具有的优点是成本较低,制备成本相对较小,同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器件制造中被广泛应用,其电学、光学性质独特,可做为传感材料。

在生物传感器中,半导体材料的主要应用是在膜的制备和控制领域。

研究表明,受控制的原子层沉积技术可以使得半导体材料有更多的应用前景。

3. 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宏观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纳米材料可以增强生物分子和细胞的识别能力,并能够实现生物分子和细胞的特定定位和控制。

纳米材料的应用能够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特异性。

4. 生物材料生物材料是基于生物系统中存在的化学和生物效应进行制备的材料,其具有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特性,使其成为了生物传感器中备受关注的一类材料。

生物材料与细胞、组织或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生物传感器检测能力,并且也能够扩大生物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二、生物传感器中的制备工艺研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决定了传感器的性能和应用情况。

当前,有限元模拟、纳米加工技术、薄膜沉积和自组装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中。

1. 有限元模拟技术有限元模拟技术是一种计算机仿真技术。

生物传感器中应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可以对传感器的结构进行模拟和分析,可以预计在各种条件下传感器的响应情况。

生物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生物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生物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一、生物传感器原理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生物物质和化学信号的反应机制,也就是可
以通过检测物质的改变来检测生物物质,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被检测仪
检测。

这类传感器的构造由生物过程、转换过程以及信号传输过程组成,
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基因、生物体活动、药物代谢等物质和信号。

一般来说,生物传感器系统包括传感器本身、信号处理系统,这些都
能够检测、传输和显示检测信号。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就是以生物物质或化
学信号为作用因素,利用生物反应机制或化学反应机制来检测物质的变化,最后以电信号的形式显示出来。

二、生物传感器应用
1、医学诊断: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可以检测人体
的活性物质,例如检测血液中的糖、胆固醇等物质,以及心跳、血压的检测。

2、环境检测:生物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监测,其可以检测
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以及温度、湿度等物质。

3、食品安全:生物传感器也可以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可以检测食品
中的有毒物质,例如砷、汞等。

4、军事检测: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军事情报收集,例如对目标物体
的检测,以及对危险物质的检测等。

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先进技术,它利用生物体在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特定信号,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物理量或化学量,从而实现对生物体组成、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无损伤等独特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农业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技术分类、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生物分子、生物体系和病理变化转换为可测量信号的传感器。

作为一种高科技新兴领域,在生物传感器技术中主要有三个要素,即生物分子、生物子系统和信号采集。

生物分子作为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元素,主要包括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分子,也可以通过生物修饰、生物合成等方法制备得到。

信号采集是将生物分子所产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信号、压力信号等可测量信号的过程。

生物子系统则是为信号采集提供信号源或信号转换器。

其中,酶传感器、抗体传感器、核酸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常见的传感器类型。

生物传感器的技术分类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根据其信号采集方式进行分类,目前生物传感器主要被分为电化学型、光学型和机械型传感器。

电化学技术通过电化学法检测产生的电子转移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具有高精度、高选择性、实时检测等特点。

光学技术根据吸收、散射、荧光、拉曼等光学现象的变化来检测物质,具有高时空分辨率、无损伤性等特点。

机械型传感器则是通过对物质的形态、质量、变形等力学参数的测量来反映物质的性质,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等特点。

此外,近年来,纳米元件和微流控技术也成为了生物传感器技术发展的热点领域。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范围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医学、环保、食品和农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概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物医学领域:生物传感器技术为医学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例如测量血糖、血脂、血压等生理指标,检测病原体、癌细胞等。

同时,传感器的快速响应和实时检测能力,可有效监测重症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

基于荧光的生物传感器设计和制备

基于荧光的生物传感器设计和制备

基于荧光的生物传感器设计和制备生物传感器是一种通过生物分子识别样品分析物的一种设备,常用于检测和测量化合物的存在和浓度。

荧光技术是生物传感器的主要技术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荧光技术在生物传感器设计和制备中的应用,以及荧光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一、荧光技术概述荧光是指分子吸收能量,然后以较低的能量返回较高的能级。

在返回高能级时,分子释放光子,并发生荧光现象。

荧光技术是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来测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

荧光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荧光染料和荧光标记来检测生物分子的交互作用和生物分子的存在。

荧光染料具有以下特性:高荧光量子产率,高对比度,宽荧光光谱范围(可以用于多色荧光标记),可通过化学修饰来产生特定的荧光通道。

二、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有三部分:生物元件、荧光染料和荧光检测设备。

1.生物元件生物元件是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关键部分,是用于特异性识别分析物的生物分子。

生物元件包括酶、受体、抗体、核酸和细胞等。

酶是生物传感器中常用的生物元件之一。

酶的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在生物分析中常用于检测低分子化合物、药物和重金属离子等。

受体是细胞表面或核膜上的蛋白质,与分子之间形成配对。

受体可以用于检测抗原或配体等分子。

抗体可以与免疫原结合,常用于检测蛋白质、激素、细胞因子和药物等。

核酸是生物传感器中常用的生物元件之一。

核酸的本质是一类脱氧核苷酸和核苷酸,常用于检测RNA和DNA等。

细胞是生物传感器最常用的生物元件之一。

细胞可以在生物环境中检测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2.荧光染料荧光染料是生物传感器中的重要部分,用于标记和检测生物元件。

荧光染料的选择要考虑到荧光色谱分析、荧光强度、荧光通量和稳定性等因素。

在荧光标记的选择方面,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激光波长:荧光染料的选择应避免重叠的发射波长。

(2)光谱分辨率:荧光染料可以在不同波长处发出荧光,光谱分辨率可以帮助将不同的荧光染料差异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摘要]生物传感器是一门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

因其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在复杂的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特别是它的高度自动化、微型化与集成化的特点,从最先提出生物传感器的设想至今,其在近几十年获得蓬勃而迅速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食品、制药、化工、临床检验、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微细加工技术及纳米技术等新学科、新技术结合,正改变着传统医学、环境科学动植物学的面貌。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应用纳米材料一、生物传感器的原理生物传感器主要是由生物识别和信号分析两部分组成的生物识别部分是由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生物敏感识别元件构成,包括细胞、生物素、酶、抗体及核酸等[1]。

信号分析部分通常又叫做换能器,它们的工作原理一般是根据物质电化学、光学、质量、热量、磁性等。

物理化学性质将被分析物与生物识别元件之间反应的信号转变成易检测、量化的另一种信号,比如电信号、焚光信号等,再经过信号读取设备的转换过程,最终得到可以对分析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的数据。

生物传感器识别和检测待测物的一般反应过程为:首先,待测物分子与识别元素接触;然后,识别元素把待测物分子从样品中分离出来;接着,转换器将识别反应相应的信号转换成可分析的化学或物理信号;最后,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输出的信号进行相应的转换,将输出信号转化为可识别的信号。

生物传感器的各个部分包括分析装置、仪器和系统也由此构成。

生物传感器中的识别元素决定了传感器的特异性,是生物定性识别的决定因素;识别元素与待测分子的亲合力,以及换能器和检测仪表的精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二、生物传感器的分类根据所用换能器和监测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可分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2]、光学生物传感器[3]和压电生物传感器[4]等。

1、光学生物传感器光学生物传感器是基于待测物能够引起传感器表面某种特定指示剂光吸收率或光传播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性质的变化进行设计的。

大量光学生物传感器已经见诸报道,Borisov等[5]对近年来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光学生物传感器。

其光源为偏振光,传感芯片表面镀有一层金膜,金膜与微流体流动系统相联,当金膜表面键合了目标分析物后,检测器能够跟踪溶液中的分子与芯片表面的分子结合、解离整个过程的变化。

SPR生物传感器能实时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且不需要复杂的标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临床诊断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

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6]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常包括电流型电位型和电阻型三种类型。

它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待测物的引入使得传感器表面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经电化学转换器将其转化为可检测的电信号。

销电极、金电极和玻碳电极是最常用的工作电极,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另一方面,它们容易处理,在检测过程尤其是生物检测过程中对待测物无污染。

丝网印刷电极也是一种常用的工作电极,常用作电位生物传感器,电位生物传感器(在零电流下产生电压)能够在很宽的动力学范围内给出相应的对数响应。

这种电极虽然只有两个电极,但是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及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即使分析物的制备过程不是很严格,也可以对分析物的检测达到同用HPLC和LC/MS技术相同的水平。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其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省时、成本低及所需仪器简单等优点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3、压电生物传感器[7]压电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质量敏感型生物传感器,它利用对电压敏感的石英晶体产生弹性形变而引起其本身共振频率产生变化来进行检测的。

传感过程中交流电压(AC)在晶体中产生驻波的特征频率,这个特征频率依赖于晶体的弹性形变。

当表面覆盖有生物识别元素的受体键合上目标分析物后,引起晶体共振频率的改变,这样就能获得检测信号。

三、生物传感器的应用1、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医学检测(1)生物传感器对葡萄糖的检测[8,9]人体中血糖的浓度正常值为3.9~6.0 mmol/L,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检测研究一直是生物传感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Park等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肽纳米管上制备了一种安培传感器,借助金纳米粒子的放大作用,在低于人体正常血糖浓度范围内(0.5-2.4 mmol/L)该传感器可以对葡萄糖进行检测。

Wang等利用Mg-Al-C03能使发光氨在弱酸性(pH 5.8)溶液中产生化学发光的现象对更低浓度(检测线性范围是0.005-1.0mmol/L,检测限为0.1 μmol/L)葡萄糖成功实现了检测;Wu等用电化学沉积的办法制备了普鲁士蓝/Bi2Se3传感器,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该传感器对葡萄糖的检测范围为0.01-11mmol/L,适合用于对正常人体血糖浓度或者血糖浓度稍微偏高或偏低者进行检测;Li等使用金纳米粒子和聚啦咯纳米纤维构建了一种非酶葡萄糖传感器,该传感器对葡萄糖的检测范围为0.2-13 mmol/L,相对于酶传感器来说,该传感器更稳定;Wu等使用Ag纳米粒子制备了在生理环境下能进行显色检测的SPR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对更宽浓度范围的葡萄糖(0-20 mmol/L)进行检测;Yilmaz等经过进一步研究获得了一种可以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或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作为灵敏元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分别对较高浓度血糖(葡萄糖氧化酶:2-16 mmol/L,葡萄糖酸杆菌:1.5-25 mmol/L)实现检测,提高了对血糖浓度检测的可信度。

大多数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是基于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同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和葡萄糖酸,因此也可以通过检测H2O2实现对葡萄糖的间接检测。

Yang等使用银纳米线构建了一种传感器,该传感器对低浓度H2O2 (20 nmol/L-3.62 mmol/L)表现出良好的线性;Wang等用Pt多孔纳米线制备了一种安培计传感器,该传感器对H2O2的检测范围为4.5mmol/L-27.1 mmol/L,既降低了检测限,又拓宽了线性范围;Li等用Mg-Fe双层氢氧化物将血红素蛋白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进一步降低了H2O2的检测限(0.036 μmol/L)。

(2)生物传感器对癌细胞的检测[10,11,12]癌症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健康,是造成人力资源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社会发展。

对目标细胞的直接检测可以实现对疾病的监测,这也是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努力的方向。

一般来讲,电化学细胞传感器主要是基于测定细胞吸附于传感器界面引起的电流和阻抗变化,从而对细胞状态和数量实现间接的分析测定。

电化学阻抗和循环伏安法常被用于监测癌细胞的點连、活性、增殖和调亡等生理过程。

Cheng等人发展了一种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与糖类化合物特异性结合的电化学细胞传感阵列,用于细胞表面糖组碳水化合物的动态分析。

由于细胞表面呈现负电性,在一些研究中,人们通过构建正电性的传感界面,基于静电相互作用实现细胞的固定和检测。

然而这种基于静电作用只能实现细胞的非特异性固定,多数应用于细胞的生理状态监测,以及药物筛选方面的研究,并不能够满足医疗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需求。

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于构建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传感器用于癌细胞的选择性检测。

肿瘤标志物如核仁素、叶酸受体等的反常性特征与很多癌症密切相关,因而常被选作紀向分子用于设计能够选择性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传感器。

例如,Feng等基于适配体AS1411对癌细胞表面过表达的核仁素特异性识别能力构建了一种选择性电化学细胞传感器。

通过测定修饰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的变化从而间接检测固定的癌细胞数量。

由于多数肿瘤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具有过表达的叶酸受体,因而对叶酸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的叶酸也常被用作特异性识别癌细胞的功能性分子构建癌细胞传感器。

Li等将叶酸修饰到电化学整流器界面,首次实现了基于分子器件高灵敏度检测Hela细胞,实现了在大量正常细胞(104个细胞/mL)存在下选择性检测其中10个Hela细胞,检测范围101-106个/mL。

构建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细胞传感器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

(3)生物传感器对DNA的检测[13,14]许多疾病的发生与DN A碱基突变有关。

核酸碱基突变在癌症的发生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发展高灵敏度检测DNA的方法一直是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分析领域,各国工作者利用核酸适配体、纳米材料等构筑了一系列生物传感器用于DNA的检测,目前DN A的检测限通常在nmol/L,借助新材料结果可达pmol/L,甚至fmol/L。

Ren等根据核酸自身的性质构建了一种对染料敏感的四极子来检测目标DNA,在目标DNA的浓度范围5-200 nmol/L内该突光传感器显示出良好的线性;Sharma等使用CdTe量子点和壳聚糖制备了一种检测白血病DN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对目标DNA的检测限可达2.56 pmol/L; Chung等使用多壁碳纳米管进一步构建一种高灵敏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在0.1-100 pmol/L范围内对目标DNA获得良好的线性,检测限更是低至0.031 pmol/L。

(4)生物传感器对其他疾病检测[15,16,17]近年来也发展了对人体内其他疾病进行有效检测的方法。

级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妊娠激素,检测值的大小可以直接反应女性怀孕天数,非孕女性血HCG正常值不超过10 μg/L, Marquina等使用磁性纳米粒子制备了GMR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有效的用于对HCG的检测;凝血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在机体内通常是不表达的,表达的凝血酶通常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Lee等使用适配子-量子点功能化的纳米纤维制备了一种突光传感器,对凝血酶的检测限达到了10 pmol/L,当上述传感器的量子点用突光染料代替后,检测范围变成10-200 nmol/L,检测限为1 nmol/L;尿酸是呤代谢的一种产物,血尿酸的高低与痛风有直接关系,成人体内尿酸正常值为90-420 nmol/L。

Jindal等用CuO制备了一种传感器,在脲酶的催化作用下,该传感器能够对0.05-1 mmol/L浓度范围内的尿酸进行检测;癌胚抗原(CEA)是血清中的一种糖蛋白,可以用于检测肿瘤发展情况,正常人体内癌胚抗原浓度不超过5 ng/L, Lin等使用金纳米粒子构建了一种突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对0.1-10 ng/ml浓度范围内的CEA进行很好的检测;ATP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能量分子,生物体内ATP含量的多少可以直接反应生物体的状态,正常细胞和组织裂解液中ATP浓度为0.1-1mol/L, Zhou等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发光能量共振转移的适配子量子点传感器来检测ATP,可以检测至浓度185 n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