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太湖度假区规划方案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金庭将以“山水、林果、观音文化、民宿、疗养”为旅游发展五大主题,借助青山碧水、古寺名树、古村名 宅、水产美食等资源,与资源禀赋趋同的东山联动发展,突出其生态野趣环境的建设,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 美食餐饮、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为主导方向。
以“显山、近水”为目标,在保护的前提下有条件利用山体资源,适度开发滨水空间,合理利用度假区现状 丰富的古村落资源,优先保障旅游度假功能布局,严格控制旅游度假设施的规模、形态,突出资源利用的公共性 和开放性。挖掘文化内涵,塑造文化旅游品牌。利用文化资源开展传统手工业游、节庆游、民俗游,将文化保护 与传承、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塑造吴文化与山水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品牌。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7.57亿元,接待游客6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 33.8亿元。
形态描述
太湖景色
生态特征
农业经济
太湖风光太湖富营养化明显,磷、氮营养过剩,20世纪80年代未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属严重超标,局部汞 化物和COD含量超标;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高水温达38℃, 最低水温0℃,水温年变幅介于29.5—38.0℃之间,历年平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17.1℃,太湖历 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温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过程相应、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8月份和1月份,历年 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太湖现有鱼类106种,隶属15目24科,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有54种。太湖古称 “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 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 湖泊。
香山街道十一五河道疏浚整治规划

香山街道“十一五”河道疏浚整治规划一、现状分析香山街道属度假区中心控制区域,行政面积21.45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7021亩耕地,人口17434人,河道总数47条,长度37.5公里,水面积686亩。
其中淤积河道32条25.2公里,淤泥淤积量约56万方。
村庄河道承担着防洪排涝的重要功能,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河道整治,意义重大。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来,特别是面临度假区大开发等多种原因,村庄河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淤积和污染比较严重,垃圾随意倒,河坝随意筑,水草任意长,河浜断头,水质变差,(象南、北塘河20多年以来没有清过淤),相对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投资的环境,影响百姓的健康。
因此,河道疏浚整治刻不容缓。
二、工作回顾成立街道办以来,街道办确定了一名付书记分管农村水利工作,职能落实到农村办。
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把疏浚整治村庄河道作为改善生产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列入了街道办重要议事日程。
通过区委区政府水利现场会议后,街道办多次召开了村书记、主任会议进行宣传贯彻,落实任务,精心组织,明确职责,认真实施。
制定了村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意见,将河道清淤与村干部报酬挂勾(每清淤100立方米,加奖30元)。
制定了物业公司经理目标责任制考核意见,将河道长效管理列入物业公司经理职责考评内容,与报酬考核挂勾。
物业公司将保洁任务分解到5个组,确定20名河道保洁员,拿出每人每月190元浮动工资进行考核,进一步落实了责任。
冬春以来,5个村对河道清淤、保洁及水利工程实施了比较大的动作,共清淤河道5778米,98352立方米;清除垃圾652拖车;添置垃圾桶60只;开挖断头河85米、堤坝7条;新建排水函洞1座;建河道档墙170米。
总投资115.50万元,较好地完成了街道预定的目标任务。
今年下半年,我们又对山后尖浜实施了综合整治,预计驳岸工程2000米,清淤泥5000余方,原河浜拓宽为10米,完成土方2万余方,新建排污管道1000余米,农桥2座,合计总投资近200万元。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AAAAA创建方案和总体规划精粹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AAAAA创立方案和总体规划精粹【江山多娇规划案例】太湖美最美在吴中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AAAAA创立方案和总体规划精粹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一曲《太湖美》,使太湖烟波浩渺旳绮丽景象永远定格在人们旳脑海里。
【景区概况】太湖美,最美在吴中。
这句话说旳不只是自然景观,尚有吴中旳人文风貌。
假如说,太湖是吴文化旳发源地,那么,吴中无疑就是吴文化旳鼎盛地。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是一种浓缩了古吴文化与新吴文化,融合了太湖之山、太湖之水、太湖之人、太湖之物、太湖之村、太湖之镇、太湖之风情旳文化荟萃之地,被誉为“太湖最美旳地方”、“长三角旳后花园”和“国际最佳休闲目旳地”。
吴中太湖旅游区位于苏州西南隅旳太湖之滨,总面积21.5平方公里。
境内有“中国碧螺春之乡”东山景区,“天下第一智慧山”穹窿山景区和“苏州最美旳山村”旺山景区。
这里,湖不深而广阔,山不高而清秀,群峰隐现于云际,景点散布于山水,远、中、近三景,错落有致;晴、阴、雨三时,光景变幻;山、水、园、林,相映成趣;春、夏、秋、冬,风光迥异。
秀美旳湖光山色与散落在太湖山水间旳人文古迹,璀璨多姿,俨然一幅绝佳旳江南山水画卷。
【规划背景】令人遗憾旳是:《太湖美》早在就被无锡市定为市歌,这样说来,单从太湖旅游形象层面看,“苏州太湖”比“无锡太湖”已落下半个身位,遑论苏州辖区旳“吴中太湖”。
为融入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吴中区根据应江苏省“旅游强省”和苏州市“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予以培育,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吴中太湖”旅游品牌、品质和整体竞争力,推进整个吴中区产业增长和转型升级。
通过严格遴选,最终选定我院为旅游区编制总体规划和5A提高方案。
旳阳春三月,我受邀前去苏州吴中进行初期考察,在惊叹于吴中太湖风光和文化旳同步,也对吴中太湖旅游发展现实状况感到忧虑:形象遮蔽严重太湖周围各都市旅游同质化严重,吴中太湖旅游品牌相对暗弱。
苏州太湖香山旅游景点介绍

太湖香山好玩的地方有:西山、太湖湖滨湿地公园。
1、西山:西山世称洞庭西山,古称夫椒山,包山,西洞庭,林屋山,是太湖东南部的一个岛屿,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端,距苏州古城45公里,西山岛南北长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面积79.82平方公里,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由全长4308米的太湖大桥与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相连。
2、太湖湖滨湿地公园:江苏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太湖东岸的苏州市吴中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街道境内,湿地公园总体呈东西走向,东侧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入口为界,南侧以太湖2米等深线为界,西侧以小天鹅栖息地为界,北侧以环太湖大道为界。
这里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大风;春季是冬夏季风转换季节,盛行东南风。
西山的景点:
消夏湾太湖深入西山岛南部的一个大水湾,面积多达233.3公顷。
湾里生长着清鱼、草鱼、鲫鱼、桂鱼、鲢鱼、鳊鱼等等肉嫩味鲜的鱼类。
历来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一块风水宝地。
一年四季樯帆如林、渔舟云集。
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偕其宠妃西施在此避暑消夏时,每当月夜,泛舟夜游,即令渔民将船首尾相接,排成一字长蛇阵势,渔民站
立船头梢尾放声唱歌。
吴中长桥街道控制住详细规划

吴中长桥街道控制住详细规划
长桥街道(含苏苑、龙西)筹备了五六年的吴中高新区转给了木渎镇,长桥并入吴中经开区。
东山加入吴中太湖旅游度假区。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横泾街道、越溪街道、太湖街道(已从越溪街道拆分出来)、城南街道、郭巷街道、长桥街道(本次调整加入)、甪直镇(本次调整加入)吴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长桥街道转出):木渎镇、胥口镇、临湖镇吴中太湖旅游度假区:香山街道、光福镇、金庭镇(旧称“西山镇”,即使改名后人们依然普遍称其为西山)、东山镇(本次调整加入)调整后,开发区、度假区、高新区连成一片,吴中区的所有地方都处于这三片之一。
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沪苏同城化发展,抢抓独墅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一号工程”、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一号项目”、太湖生态岛建设“一号任务”重大历史机遇,破解功能布局偏散、产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偏弱、城建水平偏低、优质供给偏少等深层次问题,吴中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产业强区、创新引领,推动协同开放、绿色发展,深化“三区三片”综合改革,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提升吴中城市品质,增强吴中发展能级。
在不改变原行政区划的基础上,调整度假区、开发区、高新区管理范
围:开发区管理范围在原郭巷街道、横泾街道、越溪街道、城南街道、太湖街道的基础上增加长桥街道、甪直镇;高新区管理范围调整为胥口街道、临湖镇、木渎镇;度假区管理范围在原香山街道、光福镇、金庭镇的基础上增加东山镇,形成东部开发区、中部高新区、西部度假区整体发展布局。
调整后实现规划统优,提升集聚发展水平;招商统一,提升项目招引质效;建管统抓,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教卫统管,提升优质服务供给;国企统强,提升国有经济活力;财税统筹,提升保障发展能力。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香山街道总体规划香山街道作为太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其规划完全参照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要求,并按照太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总体规划执行。
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GB50298-1999)5、2002年12月中央领导关于对有关专家对建设太湖文化园区建议的批示。
6、《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7、《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容的暂行规定》8、国务院国发[1992]46号关于试办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9、一九九二年七月向国务院上报的《胥口旅游度假中心总体规划报告》10、国务院国函[1992]134号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的批复11、国务院国函[1993]83号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两个度假中心更名的批复12、《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3年)13、1995-2003年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与实施纲要14、省政府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批复(1995年)15、省规院《东山、西山、光福景区总体规划》(2004年)16、现状基础资料调查二、规划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保护优先是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规划将充分保护好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2、整理协调原则:整理度假区目前的用地现状,对不符合度假区性质定位的用地予以置换,对已批租地块,规划将从有利于度假区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用地性质进行合理调整。
3、综合配套原则:将旅游度假设施的开发与度假区的建设结合起来,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合理安排配套设施,使旅游开发与度假区的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度假区的功能定位需求。
4、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是度假区工作的前提,规划应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建设和管理度假区的依据,因此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作者:来源:《长三角》2009年第08期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
位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城西南15公里的太湖之滨,现下辖香山街道办事处与金庭、光福两镇,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11万。
度假区内山环水抱,群岛秀美,自然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是苏州发展旅游服务业的重点区域。
近几年来,度假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中心,坚持“保护为主、科学规划、合理利用、适度开发”的指导思想,精心打造“文化太湖、绿色太湖、健康太湖”品牌,初步形成了以“度假休闲、观光游览、运动娱乐”为主要内容,以“太湖山水、古吴文化、桥岛风光、田园野趣、美食度假”为特色的度假休闲目的地。
近年来,度假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以高等级的旅游专线公路为主体的交通网络,并与苏州大交通网络实现了“无缝对接”,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
围绕旅游六大要素,不断加快功能性项目的引进和开发。
我国首个永久性、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总投资36亿元的太湖文化论坛永久落户度假区。
目前,太湖生态湿地公园、太湖新天地、高尔夫球场、水星游艇俱乐部、旅游集散中心公共码头、太湖乡村牛仔俱乐部、缥缈峰景区、绿光休闲农场、太湖之星等休闲游乐项目,以及宝岛花园酒店、高尔夫酒店、碧瀛谷假日酒店、太湖状元楼等星级宾馆相继建成。
太湖文化论坛、太湖水底世界、蒯祥园、渔洋山生态文化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推进。
同时,以宣传促销和旅游管理为抓手,加大旅游市场拓展力度。
各类节庆活动、体育赛事的策划和组织,成为旅游宣传促销的有效载体。
太湖梅花节、太湖开捕节等系列节庆活动,集中展示太湖特有的风物民俗,成为太湖的品牌节庆。
“环太湖体育圈苏州基地”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准并正式挂牌。
世界轮滑锦标赛、全国轮滑锦标赛、山地自行车赛、水上体育活动节成功承办。
度假区以沿湖景观带为主轴,已形成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最佳场所,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以30~40%的速度高速增长。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设计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文本编制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时间:2003年9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第三章旅游规划第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五章保护培育规划第六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七章游览设施规划第八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九章植被规划第十章基础工程规划第十一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十二章分期发展规划第十三章实施措施第二部分说明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特点、组成二、西山景区在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地位三、以往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回顾四、本次规划编制背景五、本次规划总体思路第二章景区基本概况一、自然及资源条件二、历史沿革三、社会经济第三章景观资源概况与评价一、景观资源概况二、景观资源评价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与性质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参考三、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四、规划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五、规划期限六、性质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一、总体布局二、景点规划第六章旅游规划一、景区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二、景区旅游发展现状三、旅游市场开拓四、游览路线组织五、旅游环境容量第七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一、土地资源分析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三、土地利用原则四、土地利用分配五、景区用地平衡表第八章专项规划一、保护培育规划二、典型景观规划三、游览设施规划四、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五、植被规划六、基础工程规划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八、分期发展规划第九章实施措施第三部分图件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区域位置图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源评价与现状分析图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规划设计总图4、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观功能分析图5、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6、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交通组织规划图7、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保护培育规划图8、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图9、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10、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植被规划图1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1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供电电信工程规划图1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分期发展规划图正文第一章总则第1条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以《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批复》为依据,是对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大纲的深化,是西山景区范围内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香山街道总体规划香山街道作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其规划完全参照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要求,并按照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总体规划执行。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5、2002年12月中央领导关于对有关专家对建设苏州太湖文化园区建议的批示。
6、《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7、《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暂行规定》8、国务院国发[1992]46号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9、一九九二年七月向国务院上报的《苏州胥口旅游度假中心总体规划报告》10、国务院国函[1992]134号关于江苏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批复11、国务院国函[1993]83号关于江苏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两个度假中心更名的批复12、《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3年)13、1995-2003年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与实施纲要14、省政府关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批复(1995年)15、省规院《苏州东山、西山、光福景区总体规划》(2004年)16、现状基础资料调查二、规划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保护优先是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规划将充分保护好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2、整理协调原则:整理度假区目前的用地现状,对不符合度假区性质定位的用地予以置换,对已批租地块,规划将从有利于度假区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用地性质进行合理调整。
3、综合配套原则:将旅游度假设施的开发与度假区的建设结合起来,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合理安排配套设施,使旅游开发与度假区的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度假区的功能定位需求。
4、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是度假区工作的前提,规划应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建设和管理度假区的依据,因此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上轮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估根据国务院国函[1992]134号关于建立江苏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批复,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于1991年8月正式成立。
1993年11月,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编制了《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多年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在该规划的指导下,度假区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规模,先后建成了太湖大桥、太湖明珠水上乐园、湖滨大道、多处景观房产建设等一批项目,以高尔夫球场为代表的一批项目即席开工建设,供水、供电、道路交通、通讯和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初具规模。
规划对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以展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准确把握了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职能与性质,道路布局结构合理,对湖滨的控制较为准确。
实施至今,区内大的路网及用地布局均得到了严格控制,湖滨大道的建设使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已见成效,但总体发展速度不够均衡,东部地区末得到充分的发展,旅游项目及设施发展速度不快。
第2条本次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主要内容1.规划调整的迫切性在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尤其是旅游度假经济的超常发展,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原有的规划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其次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区域范围在2002年3月有了一个大的调整。
西山镇与光福镇并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加上1996年叶山岛并入的小调整,已有两次调整)这为进一步加快发展环太湖旅游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调整重点a.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自然环境,努力营建环境优美,个性鲜明的生态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
b.高起点发展,加快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
c.明确职能,原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区域明确为整个新的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中心区,主要承担服务职能。
设中心商务区、文化中心、行政中心等设施,形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度假服务区。
d.继续贯彻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手法,营造丰富的生态景观空间。
苏州太湖度假区规划文本

第一章 规划导则与基础............................................................................................1 一、规划背景........................................................................................................1 1.规划导则.....................................................................................................1 2.主要问题.....................................................................................................2 3.旅游地位分析.............................................................................................3 4.苏州太湖度假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3 5.规划目标.....................................................................................................4 二、现状基础........................................................................................................5 1.度假区概况.................................................................................................5 2.地脉特征.....................................................................................................5 3.文脉特征.....................................................................................................7 三、旅游资源与环境............................................................................................8 1.旅游资源调查与统计.................................................................................8 2.旅游资源品质评定...................................................................................10 3.对度假区旅游资源的总体认识...............................................................11 4.度假环境评价...........................................................................................12 四、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14 1.游客量增长...............................................................................................14 2.度假区客源市场抽样调查与分析...........................................................14 3.现状核心客源市场出游特征...................................................................15
新增学校和住宅!太湖度假区最新规划曝光!

新增学校和住宅!太湖度假区最新规划曝光!板块规划—第72期读懂板块规划,⽅知板块未来上期规划:⼀⽂看懂!吴中城南最新控规!近⽇,吴中太湖度假区中⼼区迎来控规调整,此次调整将更好引导太湖旅游度假区协调发展。
据最新控规,明确了2处学校⽤地+3宗商住⽤地!我粗略做了⼀张图,⽅便⼤家快速看懂!点击放⼤查看!还看不清?公众号后台回复:度假区,送你⾼清⼤图明确2所学校本次规划调整范围主要涉及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01、02、04、06五个单元。
涉及学校调整有2处,具体如下:⾹⼭中学西北侧,原为服务设施⽤地现调整为中学⽤地。
⾹⼭中学西侧即度假区第三⼩学,规模为10轨60班。
据寒⼭闻钟,⼩学正在建设中,进展顺利的话预计2022年上半年完⼯。
众所周知,孙武路2侧住宅⼩区众多,全部都是⼤体量社区,在售有龙湖⼤境天成和明⽉江南(尾盘),马上⽚区还要再拍地。
新学校建成将极⼤缓解周边居民⼊学需求。
⾈⼭路西,洋⼭路南原为旅游度假设施⽤地,现调整为学校⽤地。
紧邻太湖,环境是蛮好但远离居住区,就近仅有渔洋和⾹⼭花园2个⼩区;并且学校性质暂未最终明确。
明确3宗商住涉及商住地块调整的有3宗,下图6/7/8位置。
纯新盘蔚然锦东侧地块,明确为商住⽤地云语铂园西侧2块地,明确为商住⽤地阅湖⼭西侧地块,明确为商住⽤地据苏州最新的集中供地计划,蔚然锦东侧地块7⽉就要拍。
这⼀⽚属于度假区居住核⼼区,居住氛围较为浓厚,但距离地铁较远。
写在最后⽬前度假区多盘已清盘或进去尾盘阶段,已明确的3宗商住+蔚然锦绣连体盘将极⼤补仓板块新房市场。
此外,太湖天阙东侧的商住⽤地也⾮常值得关注,位置很绝,⼀线临湖,周边都是低密别墅;不过具体出让时间未知。
对于刚需来说,均价1字头的度假区上车门槛⼗分友好。
近2年随着⼤牌房企⼊驻,板块常被诟病的配套也在逐步完善。
6⽉开通的5号线,⾸站就在度假区,出⾏便利达⼤⼤提升;商业⽅⾯,中海⾃带⼤型商业综合体、多个邻⾥中⼼,并且多个楼盘均⾃带底商,商业不缺。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30年)》

52″~ 120° 53′ 00″。核心景区面积 146.43 平方公里,占景区陆域面积的 37.47%。
二、 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 太湖风景名胜区以平山远水为自然景观特征,以典型吴越文化和江南水乡风 光为资源要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重,是融风景游赏、休闲游憩、科普研究 等功能于一体的天然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太湖风景名胜区有自然景源 197 个,人文景源 849 个,共计 1046 个景源。 太湖风景名胜区主要景源一览表
东山古镇 毅井、御码头、杨梅、“启园春晓”)、桂公亭、具区风月桥、德堂仪门、仙人石、五百龄紫藤、三银 杏。 莫厘峰(翠峰坞、翠峰寺、宋天衣禅院、明清药师殿、运翠阁、微香阁、饮月亭、纯阳坞、古雪居、 莫厘峰 白泉、摩崖石刻)、雨花胜境(雨花禅院*、雨花台、民俗馆、还云亭、御碑御道、醉墨楼、名人诗碑、 明代双泉、还雨亭、宋桥)、望越台、法海寺、白马庙、悟道泉、海眼泉、法海坞、虾蝃岭。 碧螺峰、玉笋峰、紫金庵(彩塑罗汉、净因堂、听松堂、白云居、晴川轩、金桂树、玉兰树)、灵源 碧螺峰 寺遗址*(可月堂、得月亭、石林、青石台阶、灵泉、“灵源松月”)、演武墩、眠佛寺、醉石山庄、保 安寺*、千年罗汉松、宋震泽底定桥、碧螺广场、江南茶文化博物馆、碧螺春茶。 陆巷古村、明代老街、三元牌坊、王鏊故居(惠和堂)、王鏊墓、遂高堂、外婆桥、三祝堂、春庆第、 陆巷古村 东山景区 双桂楼、怀德堂、宝俭堂、粹和堂、怀古堂、会老堂、仙人石、观音堂、北箭壶岛[北箭湖岛]、寒谷 山庄、“寒山落照”。 杨湾古村、明善堂、熙庆堂、轩辕宫、怀荫堂、崇本堂、纯德堂、明朝一条街、百龄银杏、《洞庭两 杨湾 山图》碑、《洞庭两山赋》碑、老爷庙。 铜鼓山、瞭望所、碧云洞、长圻咀、揽胜石、古柏、石婆咀、“南望”、“北望”、南箭壶岛[南箭湖岛]、 铜鼓山 “长圻探梅”。 龙头山、葑山寺*(葑山芰荷、葑山探梅、星宿殿、蛇王殿、古炮台、古石龙、诉月楼)、御道、路文 龙头山 贞公祠、路振飞墓。 板壁峰、十二生肖石、溶洞、水葬台、九思堂、师俭堂、清俭堂、叠石、牛背石、香炉石、三山岛(北 山、行山、大姑山、小姑山)、厥山、泽山、三山枣树、姑亭、金鸡石、白猫石、船码头石、狮身人 三山岛 面石、旧石器文化遗址和古哺乳类动物群化石遗址、薛家祠堂(薛氏念劬堂)、唐井、先奇桥、查氏 门楼、关帝庙、东泊古宅、秦氏宗祠、中峰寺、三峰寺遗址*、新南寺、吴妃祠、花石纲遗址、人山桥、 三山文物馆、鞠氏书画院、许氏四宜堂、吴氏荆茂堂、湿地公园。 余山岛(花果山、池、泉、石壁、“余山鸣翠”)。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一、引言在中国著名的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西山景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资源,制定并实施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西山景区概况西山景区位于太湖之滨,占地面积约为XXX平方公里。
其地势高低起伏,山峦连绵起伏,植被茂盛,景色优美,因此被誉为“江南明珠”。
此外,西山景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文物等。
三、总体规划目标1. 保护与修复自然环境:西山景区的总体规划目标之一是保护和修复其丰富的自然环境。
通过合理的生态疏导和植被修复措施,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2. 丰富旅游服务设施:为了提升西山景区的旅游体验,总体规划将致力于丰富旅游服务设施。
包括完善交通网络建设,改善停车场设施,提供更便利的旅游服务设施。
3. 保护文化遗产:西山景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总体规划将注重保护和恢复古建筑、文物等文化遗产,使其保持原貌并得到更好的展示。
四、总体布局1. 自然保护区:西山景区将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群。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警示系统,确保景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
2. 旅游服务区:在靠近景区入口的地方将建设旅游服务区,提供停车场、接待中心、票务中心、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
并在此区域内设置多个观景平台,使游客能够更好地欣赏到西山景区的美景。
3. 文化遗产保护区:在文化遗产集中区域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区,修缮古建筑,恢复古代文化活动场所,为游客提供更多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机会。
五、环境保护措施1. 水环境保护:加强太湖水质监测和治理,确保太湖水质的清澈和健康。
2. 植被保护:加大对西山景区植被的保护力度,禁止非法采伐和破坏植被,推行植被修复计划,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垃圾处理:设置合理的垃圾分装回收设施,建立垃圾处理中心,确保西山景区的环境卫生。
六、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西山景区管理机构,负责景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详细规划(2017-2030)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详细规划(2017-2030)公示编制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时间:2017年为加强西山景区宝贵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恢复,进一步明确地块控制指标、生态保育、风景游赏、典型景观、设施配套、基础设施等控制引导措施,编制《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详细规划(2017-2030)》,并于2017年4月14日通过专家评审论证。
一、规划重点内容1、资源的保护与发掘梳理和发掘景区重要的景观资源,明确景源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方式,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有效指导景源的保护和利用。
2、功能的优化与提升优化景源的保护和利用,针对不同类型景源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方式提出具体实施措施,同时完善景区的保育、科普、休闲、游赏等各类功能。
3、特色的整合与彰显以景区定位为依据,分析景区自身特色和风貌特征,凸显各景观片区、景群功能定位的差异化和互补性,突出景观片区的特色性,引导景区健康复合发展。
4、交通的梳理与完善研究景区内部交通流线和游线组织,注重道路交通系统的完善,理顺景区内外交通联系,建立便捷富于特色的,和游赏活动紧密联系的交通体系。
5、游赏的充实与细化结合景群自身特点进一步优化景区风景游赏体系,依托景观资源发掘特色各异的游赏线路,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6、用地的优化与控制对景区内各类风景游赏用地和建设用地分类控制,提出合理的空间布局结构和用地规模,制定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和控制指标体系。
二、景区界线、核心景区界线、保护地带界线划定范围陆域包括西山岛(金庭镇镇区范围除外)及横山群岛(横山岛、大阴山、小阴山、绍山)、平头山、尧家山、小庭山、大沙山、小大山、大山岛等周边诸岛(四至经纬度:北纬31°02′51″~31°11′49″,东经120°10′12″~120°22′57″)。
景区总面积:231.76平方公里。
景区陆域面积:83.64平方公里。
景区水域面积:148.12平方公里。
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思路

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思路□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胡海霞苏州太湖流域气候温和,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太湖地区的旅游度假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度假产业体系渐成规模。
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毫无疑问要将旅游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形成集休闲农业、旅游度假、手工业、创意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基地。
构建度假区的高端产业结构体系,成为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
一、太湖度假区现存问题仅以新公布的国家度假区标准来看,太湖度假区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度假区范围和国家风景名胜区交叉。
从最新的申报标准要求看,度假区的边界不可与风景名胜区交叠,因为风景名胜区属于严格保护的自然资源。
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规定: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都是属于禁止开发区域,即不可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及城镇化开发。
2.度假区过夜游比例低。
度假区应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年过夜游客的人天数指标与年游客总人数的比例不宜低于50%。
而太湖度假区2010年过夜游客为48.6万人次,(这个统计有问题,应统计人天数,而不是人次数),仅占年游客总人次621万的7.8%。
3.对海外游客吸引力较低。
度假区入境游客数量占总游客量2010年比例为1.8%,尚未达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的要求。
因而,尚不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即使在国内知名度也比较低。
截至到2009年,全国各级旅游度假区总数已达158个。
特别是今年国家旅游局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申报以来,很多省级度假区纷纷行动起来争创国家级。
此外,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开始到国外度假区度假,如马尔代夫目前已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新婚蜜月度假地,两个个人去住四五晚,需花费四五万元,但很多年轻小资趋之若鹜。
因而,度假区面临的内外竞争越来越激烈。
4.产业定位模糊。
标准规定,旅游度假区内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旅游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应小于1:1。
“城市双修”理念下珠海香山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3Vol.55No.2∗作者简介:范青(1982-),男,四川成都人,汉族,本科,副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园林设计㊂城市双修 理念下珠海香山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范㊀青∗(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珠海519001)[摘㊀要]㊀研究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对珠海香山湖公园规划设计进行研究,针对公园自然资源破坏㊁植被圈占㊁水源涵养缺失㊁水土流失㊁非法侵占和无序建设等生态系统受损情况,提出香山湖公园水系统规划策略㊁公园步道和香山文化等生态体系修复的设计㊂香山湖公园规划设计效果表明,公园在完善珠海市内文化㊁休闲㊁教育综合中心区域的建设,推进全民增进社区交往㊁活跃群众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㊂[关键词]㊀城市双修;景观规划;公园;生态系统;空间结构中图分类号:TU985.1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3)02-0122-03Study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Zhuhai Xiangshan Lake Park Underthe Concept of Double Urban RepairFan Qing ∗(Zhuhai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Zhuhai 519001,Guang dong,China)Abstract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ity double concept,the Zhuhai xiangshan lak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in view of the destru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vegetation,lack of water conservation,soil erosion,illegal occupation,disorderly construction of ecosystem damage,put forward the xiangshan lake park water system planning strategy,park trails,xiangshan culture,such as the design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restoration.The planning and design effect of Xiangshan Lake Park view shows that the park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central area of culture,leisure and education in Zhuhai city,promoting the whole people to enhance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and active mass activities.Key words :Urban repair;landscape planning;park;ecosystem;spatial structure珠海香山湖公园是珠海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是 城市双修 建设重要内容[1],因地制宜展现其特色,可实现社会效益㊁环境生态最大化[2]㊂本研究基于 城市双修 ,通过实地设计,探索珠海香山湖公园的规划重点㊁路径,具有一定理论依据,在 城市双修 理念下香山湖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实践意义㊂1㊀基于 城市双修 理念的珠海香山湖公园规划设计1.1㊀公园景观体系建立原则景观的时空性㊁综合性很强,是一个集人工㊁自然㊁人文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3-4]㊂为使空间结构更清楚,须建立一个完整景观生态系统,让系统达到乐山㊁兴文㊁亲水㊁陈迹,从社会㊁文化㊁经济㊁心理上挖掘其潜力,将人文资源㊁自然资源相结合[5-6]㊂在确定地块空间结构,对视线通廊控制,确保人与自然在视觉上的延伸关系,需遵循以下相关的原则㊂1.1.1㊀系统与区域原则及多目标兼顾原则在进行公园规划时,要构建一个整体性概念,对全方位㊁多角度的现状进行考虑,对资源调配问题㊁水土流失问题等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解决问题[7]㊂公园治理要提高地区土地利用价值,同时要改善水域生态环境㊂在现代水景设计中,亲水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要素,随着科技发展,亲水设计成为一种需求[8-9]㊂在设计中要统筹兼顾,提供一个功能多样性的复合现代化公园景观[10]㊂1.1.2㊀环境优先原则及自然美学原则在景观生态学中,格局非常重要,一般是通过格局对景观的健康㊁安全进行维持,并控制区域环境㊂将人㊁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设计,强调景观个性及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生态环境走廊㊂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抓住景观和节点间关系,应有一个主题从而可使市民在某种环境中看到某种景观㊂在公园设计规划中保持景观的自然美,再进行人工设计,从而让人处于一个自然㊁舒适的环境中㊂1.2㊀公园步道处理手法在公园步道平面处理时,通常的方式是拓宽断面㊁弯道取直等手段㊂因步道范围原因,结果会损害步道景观景色㊂为更好完成步道平面布局,对步道周边的自然状态进行保护,要综合性考虑㊂步道不拘泥于平行等宽,要对步道周边的自然景观更加侧重㊂在步道景观设计中,运用一些美学原则㊁一些造园艺术手法,做到和环境协调一致,从而发挥生态最大效益㊂根据景点不同赋予不同的特色内涵,从而构成一个有收㊁有放的景观活动空间,且保证景观的开放性㊁连续性㊂1.3㊀公园亲水空间设计公园亲水空间属于一个核心空间,将其分为邻㊃221㊃2023Vol.55No.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水步行道㊁亲水平台㊁沿岸空间3个主要部分㊂临水步行道是重要部分,沿途栽植植物,选用珠海本土树种㊂亲水平台作为一个衔接空间,通常放置一些相对重要的位置,供人们休闲娱乐,放置一些座椅㊁太阳伞等园林设施㊂高度通常以水面标高为参照设计步行道的高度,通常高于水面50cm,满足人们亲水需要㊂沿岸主要设置一些水上项目,供人们娱乐玩耍,形成复合型亲水空间功能区㊂2㊀ 双修 理念在珠海香山湖公园设计中的实践应用㊀㊀生态修复是 城市双修 体系中和功能修补并行的部分,主要是将公园和其周边地块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㊂引入绿色基础设施㊁景观生态学等先进生态学概念,基于城市肌理,以城市结构为基础,构建城市完整景观的空间㊁骨架形状㊂保护土壤环境,以进行生态修复为其他地方生态恢复提供经验㊂2.1㊀设计内容2.1.1㊀项目区位香山湖公园位于珠海市,场地具有特殊区位优势,于步行㊁骑行距离内即可达珠海市区㊂借助公共交通工具,可实现一小时内抵中山㊁顺德㊁佛山等珠三角城市,两小时内抵广州㊁东莞㊁深圳等特大型城市㊂场地位于香洲主城区北面凤凰山脚,建民路与石溪路交叉口㊂香山湖公园紧邻珠海市中心区,周边有珠海市图书馆㊁古元美术馆㊁珠海市体育中心㊁中高等学校等城市文体教育设施㊂设计红线范围北至梅溪水库,南抵梅华路,西邻三台石路㊂用地总面积约300hm2㊂图1为项目区位图㊂图1㊀项目区位图2.1.2㊀现状分析香山湖公园项目位于珠海市主城区香洲区,凤凰山西南侧,规划面积300hm2,周边为高密度居住区㊂长期以来,设计范围内虽坐拥有良好的生态本底,但未得到有效保护利用,不仅出现了自然资源破坏㊁植被圈占㊁水源涵养缺失㊁水土流失等生态系统受损情况,还存在非法侵占㊁无序建设㊁非法聚集等人为活动,严重影响城市管理和市容市貌,因此,改善城市绿色空间是香山湖公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图2为香山湖公园部分现状㊂图2㊀香山湖公园现状2.1.3㊀总平面结合香山湖公园场地本身特色需求,因地制宜,创造一个生态宜居环境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融入 城市双修 理念,将公园规划设计成为具有珠海地域特色的复合型公园㊂图3为香山湖公园总平面图㊂图3㊀香山湖公园总平面图2.2㊀香山湖公园蓝绿生态体系修复的设计基于 城市双修 理念,在生态修复方面,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㊁实现 生态 城市系统 合二为一㊂城市公园道路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㊁社会生活载体,城市公园道路景观更新需延展到社会㊁文化㊁功能等其他非物质属性㊂最终和城市双修工作效果一样实现城市整体空间系统优化提升㊂2.2.1㊀水系统规划策略根据现场调研及汇水计算,打通位于同一汇水区所有水体,使其在枯水期时保持相对独立,蓄积雨水保持水位;在丰水季时贯穿联通,加强局部地区的水循环过程㊂以香山湖生态岸线修复㊁湖体清淤㊁水系梳理等水域生态构建技术为手段,提高片区雨洪调蓄能力和原有水体水质和环境景观,构建蓝绿交融城市公园海绵体系,增强城市韧性㊂图4为水系统规划策略㊂图4㊀水系统规划策略㊃321㊃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3Vol.55No.2在水安全方面,清淤扩塘后,将场地成为有效连通海绵体,增强雨洪调蓄能力,满足50a一遇城区内涝标准,可承载日均雨量200mL连续两周的强降雨,增强城市韧性㊂园区开放后经历台风及多次暴雨中,此处均未发生洪涝灾害,这可对园区建设科学性很好验证㊂在水环境方面,通过湖底清淤㊁周边截污纳管,有效处置开发前污染水源;水体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得到净化;蓄存的水量通过水资源循环再利用得到释放,供公园绿化灌溉等使用;因地制宜,保留天然瀑布,利用自然高差将湖体衔接,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从而提升湖水水质和环境景观,加强其自然汇水净化功能,同时为水生动植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地环境㊂目前香山湖公园水质已稳定达到Ⅳ类地表水质量标准㊂在公园水景观方面,设计将沿路十多处山体溪沟汇水点改造为小溪㊁边沟和荷花池等水景,石景利用原有山石等不同的石头垒砌㊂2.2.2㊀公园步道建设设计交通系统遵循 以人为本 规划理念,满足全龄化使用,在基地与城市道路接壤处,布置多个出入口,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临时自行车停放空间,采用地面起坡与以构筑物辅助垂直交通两种方式,实现场地生态立体交通连接体系和 立体双环 交通骨架;栈道采用架空形式,衔接亭台楼阁㊂针对生态廊道不连续㊁生态空间破碎化等诸多问题,围绕生态修复,设计健康步道体系,因地制宜恢复和营造不同功能和特色的香山云道㊁亲水栈道㊁公园游步道和生态廊道,充分串联沿线城市公园㊁山体㊁水库和生物群落等自然生态资源,提升区域可达性,满足山景体验㊁徒步健身等多游览体验的步道功能㊂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生态恢复专项研究和动植物演替及影响研究,解决开挖边坡治理㊁黄土裸露㊁桥柱绿化遮蔽㊁崩岗治理及林相单一等多综合生态问题㊂对地质灾害评估区范围内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㊁滑坡㊁地面沉降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相应处理方案,危险性大区加强边坡支护工程及复绿,并对孤石治理和加固;危险性中等区对施工扰动区域修坡恢复及复绿㊁临时便道回填及恢复植被㊁局部位置施工边坡支护工程㊂2.2.3㊀珠海香山文化元素设计生态文化是场地之基,历史文化是场所之魂,城市公园是主人 屋宇 和 主人招待客人的客厅 ㊂城市文化要以当地艺术㊁名人㊁习俗㊁宗教㊁文化思潮和建筑为场地注入活力,形成具有时代要求㊁当地特色的新亮点㊂公园依托凤凰山作为香山文化的历史发源地,在文化修补方面,与凤凰山长南迳古道㊁石溪摩崖石刻等历史古迹相呼应,营造现代地景式建筑与周边城市界面协调的格局,将岭南元素融入水榭㊁亭廊㊁栈桥㊁公共服务设施和建筑外立面等要素设计,体现岭南古典风韵和情调,让城市留下记忆,让文化得以传承㊂2.2.4㊀修复凤凰山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生态栖息地改造前原场地动物生态路径被人为斩断,无动物通廊㊂水上栈道修建过程中,通过对沿线人工构筑生态岛,增加生态湿地,软质驳岸等措施营造生物栖息地,引来鸟类㊁两栖类动物进驻,增加了物种多样性㊂公园的建设又重新带来了白鹭㊁池鹭㊁褐翅鸦鹃和鹧鸪等等20余种动物㊂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约11种,主要包括鹗㊁黑翅鸢㊁蛇雕㊁凤头鹰㊁黑鸢㊁白腹海雕㊁褐翅鸦鹃㊁小鸦鹃㊁领角鸮㊁斑头鸺鹠㊁虎纹蛙等㊂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整的生物链,吸引了各种野生动物㊁保护动物选择在此 安居乐业 ㊂3㊀结论随着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不断转型, 城市病 治理已成为城市管理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把 城市双修 工作与公园建设㊁环境整治㊁水系保护相结合,回馈民生热点,是城市建设者的重要使命㊂本研究基于城市双修理念,针对公园自然资源破坏㊁植被圈占㊁水源涵养缺失㊁水土流失㊁非法侵占和无序建设等生态系统受损情况,结合香山湖公园场地本身特色需求,因地制宜,创造一个生态宜居环境㊂在生态修复方面,通过水系统规划㊁公园步道建设㊁珠海香山文化元素的融合㊁凤凰山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生态栖息地的修复,创造优良人居环境㊁实现 生态 城市系统 合二为一㊂参考文献[1]霍海鹰,白晓丹,张振伟,等. 城市双修 理念下天河山景区交通修补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30):6-7. [2]雷维群,徐珊,周勇,等. 城市双修 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018,11(25):33-36. [3]李曦,崔媛媛.城市边缘区 城市双修 规划策略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11):87-88,96. [4]蒋跃辉.城市山体公园主题特色的营造 以大田县中央苏区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绿色科技,2016(15):114-116.[5]魏雷.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的诠释思维与方法研究 以武汉市紫阳公园为例[J].广东园林,2022,44(3):69-73.[6]熊瑶,张秀.基于存量环境更新的新市镇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南京星甸案例[J].中国园林,2018,34(7):110-115. [7]杜立柱,杨韫萍,刘詰,等.城市边缘区 城市双修 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J].规划师,2017,33(3):25-30. [8]吴小兰,王云.市政河道景观改造方法研究 以太湖流域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 46(28):186-190.[9]丁洪兴,段佳佳.让风景融入日常生活 北京城市副中心镜河(丰字沟)水系景观建设分析[J].城乡建设,2018 (24):32-35.[10]尹三春.生态学原理在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经贸实践,2018,(15):327-329.来稿日期:2023-02-20㊃421㊃。
苏州太湖香山地铁站空地规划

苏州太湖香山地铁站空地规划
苏州太湖香山地铁站空地规划
随着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涌入了这座城市。
太湖香山地铁站因其良好的交通位置,成为推动当地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为增加地铁站的服务功能,加强枢纽性的作用,解除当地的城市拥堵等问题,苏州太湖香山地铁站空地规划被迅速提上日程。
首先,太湖香山地铁站空地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构筑公共服务和大众娱乐设施,以明确划分安全、正行为空间。
并建立能够在不干扰现有城市空间的前提下满足新功能需求的基础设施,以及绿色景观廊道,以提高城市活力和亲民环境。
其次,太湖香山地铁站空地规划要求依托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及良好的城市地貌和交通组织,将空间分成不同的功能区,使其穿梭于紧凑丰富的活动空间之间,融入当地的城市文化氛围。
再者,太湖香山地铁站空地规划要将高新技术与综合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加快智能环境相互交互的完善,同时以多种方式实现可持续和能量友好。
最后,苏州太湖香山地铁站空地规划要重视全民参与公众参与,将政府和社会组织联系起来,对公众的意见和想法实现投入,建立一个共同的计划执行实施,保证规划的结果是全面的,公正的。
综上所述,苏州太湖香山地铁站空地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个,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能够协调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服务品质、活力、经济效益以及完善城市环境的发展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山太湖度假区规划方案
# 香山太湖度假区规划方案
## 1. 引言
香山太湖地处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湖泊风景区。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天赋资源,并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制定了香山太湖度假区规划方案。
本方案旨在发挥太湖在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潜力,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生态保护、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 2. 规划目标
- 尊重自然:在规划中注重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不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建设;
- 多元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景点和活动,吸引不同群体的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 智能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旅游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提供智慧化的旅游体验;
- 社会共享:通过规划,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3. 规划内容
### 3.1 环境保护和景观规划
- 保护太湖湖岸和周边生态环境,设立生态保护区,严格限制建设活动;
- 鼓励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合理规划景区的绿地和水系,打造优美的生态景观,注重生态恢复和保护。
### 3.2 旅游设施建设
- 建设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包括酒店、度假村、会议中心等,提供高品质的住宿和会议空间;
- 打造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商业街区、餐饮区、购物中心等,满足游客的日常需求;
- 建设运动设施,如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健身中心等,满足游客的运动需求。
### 3.3 旅游项目开发
- 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如太湖游船、湖畔自行车道、水上乐园等,提供不同类型的旅游体验;
-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节庆庆典,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 建立文化交流中心,展示当地文化遗产和艺术作品,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 3.4 智慧旅游建设
- 构建智慧旅游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游客提供导览、订票、查询等服务;
- 建设智能停车系统,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 推行电子支付和智能酒店管理系统,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和旅游区的管理效率。
### 3.5 社区参与和经济发展
-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业,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举办旅游活动和社区服务日,增进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交流与合作;
- 支持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开发和销售,推动地方经济多元发展。
## 4. 实施计划
- 预计规划和设计阶段为期半年,由专业团队进行方案设计和评估,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
- 建设和开发阶段预计为三年,分阶段推进,先行开发主要设施和项目,再逐步
建设配套设施;
- 运营和管理阶段将实施智慧旅游系统,并建立长效机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 5. 结论
通过本规划方案的实施,香山太湖度假区将充分发挥自身的风景和资源优势,打造一个生态美、人文美和智慧美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这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提升旅游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生态保护和智慧管理,将太湖美景留给后代,并提供游客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促进人们对大自然的关爱与尊重。
我们期待香山太湖度假区成为一个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胜地,吸引游客从世界各地来此度假、放松和享受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