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之阳早格格创做《混凝土结构安排典型》(GB50010-2002)第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背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没有该小于表9.5.1确定的数值.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背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表第条阐明:ρ--纵背受推钢筋配筋率:对于钢筋混凝土受直构件,与ρ=As/(bh0);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受直构件,与ρ=(Ap+As)/(bh0).第条当按单背板安排时,除沿受力目标安插受力钢筋中,尚应正在笔曲受力目标安插分散钢筋.单位少度上分散钢筋的截里里积没有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里里积的15%,且没有宜小于该目标板截里里积的0.15%;分散钢筋的间距没有宜大于250mm,曲径没有宜小于6mm;对于集结荷载较大的情况,分散钢筋的截里里积应适合减少,其间距没有宜大于200mm.注:当有试验体味或者稳当步伐时,预制单背板的分散钢筋可没有受原条节制.柱的配筋率:与齐截里 .根据《混凝土结构安排典型》(GB50010-2002)第条:局部纵背钢筋的配筋率没有宜大于5%.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4当柱中局部纵背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曲径没有该小于8mm,间距没有该大于纵背受力钢筋最小曲径的10倍,且没有该大于200mm;箍筋终端应干成135°直钩且直钩终端笔曲段少度没有该小于箍筋曲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启关环式;《修筑抗震安排典型》(GB50011-2001)第条:梁的钢筋摆设,应切合下列各项央供:1 梁端纵背受推钢筋的配筋率没有该大于2.5%,且计进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下度战灵验下度之比,一级没有该大于0.25,二、三级没有该大于0.35.2 梁端截里的底里战顶里纵背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估计决定中,一级没有该小于0.5,二、三级没有该小于0.3.3 梁端箍筋加稀区的少度、箍筋最大间距战最小曲径应按表采与,当梁端纵背受推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曲径数值应删大2mm .表梁端箍筋加稀区的少度、箍筋的最大间距战最小曲径柱的钢筋摆设,应切合下列各项央供:1 柱纵背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1采与,共时每一侧配筋率没有该小于0.2%;对于修制于IV类场合且较下的下层修筑,表中的数值应减少0.1.注:采与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缩小0.1,混凝土强度等第下于C60时应减少0.1.2 柱箍筋正在确定的范畴内应加稀,加稀区的箍筋间距战曲径,应切合下列央供:1)普遍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战最小曲径,应按表-2采与;注:d为柱纵筋最小曲径;柱根指框架下层柱嵌固部位.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曲径没有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没有大于200mm时,除柱根中最大间距应允许采与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里尺寸没有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曲径应允许采与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没有大于2时,箍筋曲径没有该小于8mm.3)框维持战剪跨比没有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没有该大于100mm.柱的纵背钢筋摆设,尚应切合下列各项央供:1宜对于称摆设.2截里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背钢筋间距没有宜大于200mm.3 柱总配筋率没有该大于5%.4一级且剪跨比没有大于2的柱,每侧纵背钢筋配筋率没有宜大于1.2%.5 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正在天震效率推拢爆收小偏偏心受推时,柱内纵筋总截里里积应比估计值减少25%.6柱纵背钢筋的绑扎交头应躲启柱端的箍筋加稀区.。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9.5.1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表9.5.1
第6.3.3条: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表
6.3.8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8-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
2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50mm;不应小于
25%。
常用配筋率范围
常用配筋率范围
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起到了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作用。
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按照一定的配筋率进行钢筋的设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配筋率范围。
1. 梁、板、墙的配筋率范围
梁、板、墙的配筋率一般在0.8%~4%之间。
其中,小型梁的配筋率可以适当低一些,大型梁的配筋率可以适当高一些。
墙的配筋率要略高于梁和板。
2. 柱的配筋率范围
柱的配筋率一般在1.5%~5%之间。
其中,小型柱的配筋率可以适当低一些,大型柱的配筋率可以适当高一些。
3. 基础的配筋率范围
基础的配筋率一般在0.3%~0.5%之间。
如果基础受到较大的荷载,配筋率可以适当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配筋率需要根据结构的用途、荷载和尺寸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在进行钢筋设置时,还要注意合理布置,尽量避免钢筋交叉和过于密集,以免影响施工和使用效果。
- 1 -。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3、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4、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 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 5、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 积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6、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一边 布置的纵向钢筋。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
钢筋配置其他规 定
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 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
梁附表2 梁高h
150<h≤300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m) V>0.7ftbh0+0.05Npo时 150
V≤0.7ftbh0+0.05Npo时 200
300<h≤500
200
300
500<h≤800 h>800
梁附表3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四级 梁附表4
250
350
300
400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钢筋配置
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砼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 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附表5采用,当梁端纵向受 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
梁的配筋设计一般控制要求一、梁的纵筋配筋率1梁支座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高规》6.3.3.1: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当梁端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
2、梁支座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 ).《高规》63.2.2: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P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O.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
2 ).《高规》10.2.7.1: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30%;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0.50%和0.40%o3、梁跨中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1 ).《高规》6.3.2.2: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P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O.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才亢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
2 ).《高规》1027.1:转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30%;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0.50%和0.40%o二、上下铁比值1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比值1 ).《混规》9.2.6.1: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
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5,IO为梁的计算跨度。
2 ).《高规》63.2.3: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02、梁通长筋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比值《高规》633.2: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β三、钢筋直径1梁箍筋最小直径1) .《抗规》6.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β2) .《高规》10.2.7.2:转换梁,离柱边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梁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Iomm、间距不应大于IOOmm0加密区箍筋的最小面积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9ft/fyv;抗震设计时,特一、一和二级分别不应小于1.3ft∕fyv、1.2ft∕fyv和1.Ift/fyv。
梁、柱截面尺寸的取值范围
一、面、尺寸的调整设计人员根据教科书建议的梁、柱截面尺寸的取值范围,结合自己的经验先对所有构件的大小初步确定一个尺寸。
此时须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1.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仍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
即“强柱弱梁强节点”。
将初步确定的尺寸输入计算机进行试算,一般可得到下述三种结果:1)部分梁柱仅为构造配筋。
此时可根据电算显示的梁的裂缝宽度和柱的轴压比大小,适当减小梁、柱的截面尺寸再试算。
2)部分梁显示超筋或裂缝宽度>0.3mm,部分柱的轴压比超限或配筋过大(试算时可控制柱的配筋率不大于3%)。
此时可适当放大这部分梁、柱的截面尺寸再试算。
3)梁、柱的截面尺寸均合适,勿需调整,此时要进一步观察梁、柱的配筋率是否合适。
二、梁、柱的适宜配筋率原则:掌握配筋率“适中”为宜。
这个“适中”指在规范规定的区域内取中间段,其值约相当于定额含钢量。
规范规定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最大配筋率为2.5%;框架柱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区间为0.6%~5%。
建议:对于框架梁,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取0.4%-1.5%较适宜。
对于框架柱,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取1%~3%较适宜。
梁、柱配筋率的上限在试算在试算阶段宜留有一定余地,因为下一部梁、柱配筋的调整还需要一定空间。
三、框架梁配筋的调整框架梁显示的配筋是梁按强度计算的配筋量,调整的目的是解决梁的裂缝宽度超限和“强剪弱弯”的问题。
(一)缝宽度超限问题在配筋率一定时,选用小直径的钢筋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握裹面积、减少梁的裂缝宽度。
增大配筋率是减小梁裂缝宽度的直接方法。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亦可减小梁的裂缝宽度,但影响较小。
设计人如不注意框架梁的裂缝宽度是否超限即出施工图,这样的图纸存在有不符合规范的缺陷。
仔细检查梁的裂缝宽度,如果改用小直径的钢筋后梁的裂缝宽度仍然超限,就要增加梁的配筋或加大梁的截面尺寸,调整至满足规范要求。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 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5、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 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 径;
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中各边的纵向受 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柱 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规范规定 锚固长度,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箍筋
轴压比
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各类结构的框架柱、框支柱,其轴压比不宜大于轴压比限值,详见附 。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1、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应大于最小配箍率。(最小配箍率等于最小配箍特征值乘以 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与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之比。)
柱
2、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0.8%、0.6% 箍筋体积配筋率 0.4%和0.4%。 3、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最小配箍特征值应增加0.02采用,且体积配筋率不 于1.5%。 4、当剪跨比不大于2时,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2%;9度 烈度一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1.5%。
框架柱、 框支柱
4、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直径 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四级抗震等级 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 算值增加25%。 小偏心受拉纵筋 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 配筋率 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 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配筋率汇总(2010混凝土规范)
配筋率汇总(2010混凝⼟规范)作者:MR⼀QI⼀、⾮抗震梁、板、柱纵筋(%):《混凝⼟结构设计规范》《混凝⼟结构设计规范》8.5.11、纵向受⼒钢筋的最⼩配筋百分率(%)受⼒类型最⼩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强度等级500MPa0.50强度等级400MPa0.55强度等级300、335MPa0.60⼀侧纵向钢筋0.20受弯构件、偏⼼构件、轴⼼受拉构件⼀侧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0.178)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配筋百分率,当采⽤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加0.10;2 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当采⽤强度等级400 MPa、500 MPa的筋时,其最⼩配筋百分率应允许采⽤0.15和45ft/fy中的较⼤值;3偏⼼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侧纵向钢筋考虑;4 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受拉构件和⼩偏⼼受拉构件⼀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均应按构件的全截⾯⾯积计算;5 受弯构件、⼤偏⼼受拉构件⼀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积扣除受压翼缘⾯积(bf'-b)hf'后的截⾯⾯积计算;6 当钢筋沿构件截⾯周边布置时,“⼀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向两个对边中⼀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7 括号内数值为混凝⼟强度C30,钢筋采⽤HRB400。
(有括号中数值可观察到,C30,HRB400的最⼩配筋率不由材料强度控制)。
2、纵向受⼒钢筋的最⼤配筋率对于梁跨中:x≤§b·h0 §b由混凝⼟规范6.2节具体计算公式计算得来。
(C≤50,HRB400时,计算的§b为0.518 )将上式带⼊混凝⼟基本计算公式α1·fc·b·x=fy·As中,可得到混凝⼟的最⼤配筋率公式:α1·fc·b·§b·h0=fy·As,maxρmax=As,max/ b·h0=(§b·α1·fc)/ fy (公式1)(C30,HRB400时,计算的ρmax为2.06﹪《详见⼤学教材》)重要说明:以上计算公式按照单筋矩形截⾯推导,但实际⼯程中的梁上部⼀般有架⽴钢筋(抗震时有通长筋或者通长筋+架⽴筋),此时从理论上来说最⼤配筋率的计算按照双筋矩形截⾯推导更加合理,但计算较复杂,且对超筋控制更松。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框架柱节点核心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按附表7采用;一、二、三级框架节点 节点核心区配箍 小于0.12、0.10和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和0.4%。柱剪跨比不 积配箍率不宜小于核心区上、下柱端的较大体积配箍率。 1、8度和9度时,宜采用矩形、工字形截面柱或斜腹杆双肢柱,不宜采用薄壁工字型柱 厂房柱设置 腹板的工字形柱和管柱。 2、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范围内和阶形柱的上柱宜采用矩形截面。 1、柱头,取柱顶以下500mm并不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 单层工业厂房柱 2、上柱,取阶形柱自牛腿面至起重机梁顶面以上300mm高度范围内; 厂房柱的箍筋应 3、牛腿(柱肩),取全高; 加密的范围 4、柱根,取下柱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 5、柱间支撑与柱连接节点和柱变位受平台等约束部位,取节点上、下各300mm。 加密区箍筋间距 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肢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8规定。 、箍筋直径 柱附表1 柱类型 一级 中柱、边柱 角柱、框支柱 0.9(1.0) 1.1 二级 0.7(0.8) 0.9 三级 0.6(0.7) 0.8 四级 0.5(0.6) 0.7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级
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 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箍筋
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 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5、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 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
6、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柱中,如在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考虑间接钢筋 于80mm及dcor/5,且不宜小于40mm,dcor为按箍筋内表面确定的核心截面直径。
新规配筋率汇总
配筋率汇总非抗震梁、板纵筋(%):《混规》8.5.1最小配筋率:0.2和45f t/f y中的较大值,如梁C30HRB335为0.215;板C30HPB300为0.238。
(《混凝土》8.5.1)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ρmin,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 2,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采用400MPa、500MPa钢筋时,ρmin采用0.15和45f t/f y较大值;3,卧置于地基上的基础底板为0.15最大配筋率:根据界限受压区高度算得,如C30HRB335为2.62;ρmax=ξb*α1*f c/f y=0.550*1.0*14.3/300=0.0262=2.62%抗震梁、板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1.3.6)11.3.6 框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1.3.6-1规定的数值:注:1,表中C30,小括号内数值:HRB335,中扩号: HRB400,大扩号: HRB5002,框架梁端截面底部和顶部纵筋截面积比值,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下部纵筋不宜过少);A S 底/A S 顶≥0.5(0.3)最大配筋率:2.5%,《混凝土》11.3.7《抗规》6.3.4-1梁内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85f t /f y ,C30HRB335为0.404。
(《混凝土》9.2.5)梁内箍筋(%):最小配箍率:非抗震24f t/f y,受扭时28f t/f y,C30HPB300分别为0.127和0.148。
(《混凝土》9.2.9,9.2.10)抗震,一级30f t/f y,二级28f t/f y,三四级26f t/f y(《混凝土》11.3.9)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非抗震柱纵筋(%):最小配筋率:一侧0.2;全部0.6。
《混凝土》8.5.1(注意同梁)最大配筋率:不宜5%,不应6%,《混凝土》9.3.1抗震柱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1.4.12)(《抗规》6.3.7)注:2,采用335MPa、400MPa时可增加0.1和0.05,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3,IV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增加0.1;()最大配筋率:5%,《混凝土》11.4.13 、《抗规》6.3.8-3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不宜大于1.2%柱内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混凝土》11.4.17)C35 : 16.7 N/mm2注:1,表中数值按C30混凝土HPB300箍筋算得(ρV≥λv fc/fyv) 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框支柱时、剪跨比小于2时见规范《混凝土》11.4.17: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注意条文说明第388页)剪力墙(%):非抗震:0.2 (《混凝土》9.4.4、5)抗震:一、二、三级0.25;四级0.2;框-剪0.25;部分框支0.3 (《混凝土》11.7.14《抗规》6.4.3、6.5.2)梁中配筋要求:纵筋:《混凝土》9.2.1(注意4.2.7条文)、6、13;11.3.6、7;《抗震》6.3.3、4箍筋:《混凝土》9.2.9、11;11.3.6、8、9;《抗震》6.3.4-3柱中配筋要求:纵筋:《混凝土》9.3.1;11.4.12、13;《抗震》6.3.7、8柱中箍筋:《混凝土》9.3.2;11.4.12、14、15、17、18;《抗震》6.3.7、9、1011.4.12-2《抗规》6.3.7-2轴压比:《混凝土》11.4.16 《抗规》6.3.6墙中配筋要求:水平、竖向分布筋:《混凝土》9.4.2、4、5、6;11.7.14、15、18、19《抗震》6.4.3、4、5、6、9;框架抗震墙6.5.1、2墙轴压比:《抗规》6.4.5 《混规》11.7.17轴压比限值:《混规》11.7.16 《抗规》6.4.2(新修订全高)分项系数1.2柱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6.6.3):梁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9.2.9):板配筋率的计算墙配筋率的计算(《混凝土》9.4.4):配箍率在混凝土结构中,配箍率是用来体现箍筋相对于混凝土的含量,分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
梁的经济配筋率
梁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6%~1.5%板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4%~0.8%柱的经济配筋率一般为0.8%~2%.之袁州冬雪创作•梁柱的经济配筋率分别是多少?经济配筋率:板:0.4%~0.8%梁:0.6%~1.5%柱主要是受压构件,一般来讲,计算引起的配筋不要超出最小配筋率太多.柱配筋率1.0~1.2还有要注意柱的大偏心,小偏心情况,和抗震等级高时角柱配筋.一般来讲,柱必须知足最小轴压比要求,所以柱子只要知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当然是越小越经济.梁的经济配筋率我们一般节制在1%左右.关于柱的配筋率,按抗震概念设计不该过小,不要仅知足最小配筋率,一般不要小于1.8% 那能够在你们高烈度区,我们是6度区,1.8%的柱配筋率有点大得恐怖了.当然如果对于高层,我也赞成将柱子配筋率提高.与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价格有关,一般来讲:板: 0.6%上下0.3% 0.3%~0.9%,梁: 1.0%上下0.5% 0.5%~1.5%,柱以规范轴压比节制为最经济,此时截面最小,钢筋最小(配筋计算多为构造)没有思索过,但是我个人认为在0.8~1.2左右比较合适.我电算成果看来大部分在这范围内!!板0.4%一0.8%,矩形粱0.6%~1.5%,T形梁0.9%一1.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矩形梁为1.05%,T形粱为1.35%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量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成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 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其中,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 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ρ=As/bh0.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是根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节制配筋率可以节制布局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节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防止.。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 ; 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寸,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5):剪跨比宜大于2 (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 ,二级为0.75 ;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 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6)纵筋配置原则: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l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配筋率汇总
配筋率汇总非抗震梁、板纵筋(%):最小配筋率:0.2和45f t/f y中的较大值,如梁C30HRB335为0.215;板C30HPB235为0.306。
(《混凝土》9.5.1)注:1,采用HRB400时可减小0.1,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 2,对于受弯构件,截面积按全截面扣除受压翼缘(b f-b)h f3,卧置于地基上的基础底板为0.15最大配筋率:根据界限受压区高度算得,如C30HRB335为2.62抗震梁、板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1.3.6)注:1,表中括号内数值为C30HRB335时2,框架梁端截面底部和顶部纵筋截面积比值,一级不小于0.5,二三级不小于0.3(下部纵筋不宜过少)最大配筋率:2.5%,《混凝土》11.3.1梁内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85f t/f y,C30HRB335为0.404。
(《混凝土》10.2.5)梁内箍筋(%):最小配箍率:非抗震24f t/f y,受扭时28f t/f y,C30HPB235分别为0.163和0.191。
(《混凝土》10.2.10,12)抗震,一级30f t/f y,二级28f t/f y,三四级26f t/f y(《混凝土》11.3.9)非抗震柱纵筋(%):最小配筋率:一侧0.2;全部0.6。
《混凝土》9.5.1(注意同梁)最大配筋率:不宜5%,不应6%,《混凝土》10.3.1抗震柱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11.4.12)注:1,采用HRB400时可减小0.1,采用C60以上时,增大0.1 2,四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增加0.1最大配筋率:5%,《混凝土》11.4.13柱内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混凝土》11.4.17)注:1,表中数值按C30混凝土HPB235箍筋算得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框支柱时、剪跨比小于2时见规范剪力墙(%):非抗震:0.2 (《混凝土》10.5.9)抗震:一、二、三级0.25;四级0.2;框-剪0.25;部分框支0.3(《混凝土》11.7.11)梁中配筋要求:纵筋:《混凝土》10.2.1、6、15、16;11.3.6、7;《抗震》6.3.3、4箍筋:《混凝土》10.2.9、10、11、13;11.3.6、8、9;《抗震》6.3.3、5柱中配筋要求:纵筋:《混凝土》10.3.1;11.4.12、13;《抗震》6.3.8、9箍筋:《混凝土》10.3.2、3;11.4.12、14、15、17、18;《抗震》6.3.8、10、11、12、13、14轴压比:《混凝土》11.4.16墙中配筋要求:水平竖向分布筋:《混凝土》10.5.9、10、11、12、13;11.7.11、12、15、16 《抗震》6.4.2、3、4、7、8、9;6.5.1、2柱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7.8.3):梁配箍率的计算(《混凝土》10.2.10):板配筋率的计算:墙配筋率的计算(《混凝土》10.5.9):。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
新规范梁板柱配筋要求汇总梁板柱配筋是建筑结构中关键的一环,配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梁板柱配筋的设计与施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新规范要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配筋规范。
一、梁板配筋要求:1.梁的最小配筋率:新规范中规定了梁的最小配筋率,该值是指梁截面钢筋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
梁的最小配筋率要根据结构的类型和使用条件来确定,通常在1%~3%之间。
2.梁的最大配筋率:新规范中也规定了梁的最大配筋率,该值是指梁截面钢筋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最大比值。
梁的最大配筋率要根据构件尺寸和受力要求来确定,一般不超过5%。
3.钢筋的最小间距:梁截面的受力性能与钢筋的间距密切相关。
新规范规定了梁中钢筋的最小间距,以确保钢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中。
最小间距根据钢筋直径和梁的尺寸来确定。
4.钢筋的最大间距:为了充分利用钢筋的作用,梁截面中的钢筋应尽可能均匀地分布。
新规范规定了梁中钢筋的最大间距,以避免出现钢筋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的情况。
最大间距要根据受力要求和混凝土质量等因素来确定。
二、柱配筋要求:1.柱截面尺寸:新规范规定了柱截面的尺寸范围,以确保柱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
柱截面的尺寸要根据受力要求和建筑结构的使用条件来确定,一般要求柱的宽度和高度比不得超过1:52.柱的配筋率:柱的配筋率是指钢筋的面积与柱截面混凝土面积的比值。
新规范中规定了柱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要根据柱的受力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来确定,通常在0.8%~1.5%之间。
最大配筋率要根据结构形式和受力条件来确定,一般不超过4%。
3.钢筋的直径和间距:新规范中规定了柱中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范围。
钢筋的直径要根据受力要求和柱截面尺寸来确定。
柱截面中钢筋的最小间距要保证钢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中,而最大间距要避免钢筋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
综上所述,新规范对于梁板柱配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板、柱、梁配筋率
板0.4%一0.8%,矩形粱0.6%~1.5%,T形梁0.9%一1.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矩形梁为1.05%,T形粱为1.35%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为了不使截面配筋过于拥挤,全部纵筋配筋率不宜超过0.05。
对于仓库、贮仓、料斗等贮料荷载经常占总荷载较大部分的结构物,若柱中纵向配筋率过大,在长期贮料突然卸载时,会使柱中混凝土出现拉应力甚至开裂。
若柱中的纵筋和混凝土之间有很强的黏结应力时,则能同时产生纵向裂缝,这种裂缝更为危险。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要控制柱的配筋率,对于筒仓柱的全部配筋率不应大于0.02。
从经济和施工方面来考虑,一般常用的配筋率范围为0.005~0.02。
常用框架结构设计板、梁、柱的经济取值一、单向板肋梁楼板。
1、主梁:经济跨度一般为6~9米,截面高度为跨度的1/14~1/8,宽度为梁高的1/3~1/2;2、次梁:经济跨度(即主梁的间距)一般为4~7米,截面高度为次梁跨度的1/28~1/12,宽度为梁高的1/3~1/2。
3、板:经济跨度(即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8~3.0米,板厚不小于其跨度的1/40,一般为70~100㎜。
二、井字梁楼板(正交式或斜交式)。
井字梁楼板梁的跨度可达30米,板的跨度一般为3米左右。
三、经济配筋率:1:板:0.4%一0.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2:矩形粱:0.6%~1.5%,矩形梁平均值为1.05%,T形梁0.9%一1.8%,T形粱平均值为1.35%。
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汇总
深梁钢筋网
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G.0.9
水平分布钢 当沿深梁梁端部竖向边缘设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应锚入柱内。在深梁 《砼规》P241,
深梁
筋 拉筋
上、下边缘处,竖向分布钢筋宜做成封闭式。
G.0.9
在深梁双排钢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宜大
《砼规》P241,
于 600mm,在支座区高度为 0.4h,宽度为从支座伸出 0.4h 的范围内,
1
4、在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 5d,d 为箍筋直
径。 2)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15d,并不应大于 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
受压钢筋多于 5 根且直径大于 18mm 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0d,d 为 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的 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砼受压区高度
砼受压区高
《砼规》P167,
度
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抗震等级 x≤0.25h0;二、三级抗震等级
11.3.1
x≤0.35h0;式中:x—砼受压区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200mm;
截面尺寸 2、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 4;
《砼规》P167, 11.3.5
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 4。
1、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附表 3 规定的数值;
配筋
2、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
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 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 《砼规》P168,
座底面以上 0.2l0~0.6l0 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尚不宜小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 (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③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
②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常用框架结构设计板、梁、柱的经济取值
常用框架结构设计板、梁、柱的经济取值一、单向板肋梁楼板。
1、主梁:经济跨度一般为6~9米,截面高度为跨度的1/14~1/8,宽度为梁高的1/3~1/2;2、次梁:经济跨度(即主梁的间距)一般为4~7米,截面高度为次梁跨度的1/12~1/15,宽度为梁高的1/3~1/2。
3、板:经济跨度(即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8~3.0米,板厚不小于其跨度的1/40,一般为70~100㎜。
二、井字梁楼板(正交式或斜交式)。
井字梁楼板梁的跨度可达30米,板的跨度一般为3米左右。
三、经济配筋率:1:板:0.4%一0.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2:矩形粱:0.6%~1.5%,矩形梁平均值为1.05%,T形梁0.9%一1.8%,T形粱平均值为1.35%。
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议板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3:柱:受压构件纵向钢筋的经济配筋率在:0.6%~3%,不超过5%。
问题一: 公用楼梯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 1.20m。
楼梯休息平台的深度应大于梯段的有效宽度。
楼梯应在内侧设置扶手。
宽度在1.50m 以上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
扶手安装高度为0.80~0.85m,应连续设置。
扶手应与走廊的扶手相连接。
扶手端部宜水平延伸0.30m 以上。
不应采用螺旋楼梯,不宜采用直跑楼梯。
每段楼梯高度不宜高于1.50m。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不宜小于0.13m。
同一个楼梯梯段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应一致。
踏步应采用防滑材料。
当设防滑条时,不宜突出踏面。
应采用不同颜色或材料区别楼梯的踏步和走廊地面,踏步起终点应有局部照明。
问题二: 光绪九年(1883年),英商在上海租界成立自来水公司,修建自来水厂。
随着自来水管线的铺设,在租界的街道上陆续安装消防龙头(消火栓),引自来水救火,十分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配筋率是指用钢筋的截面积除以梁或柱的截面积再乘以100%。
钢筋的截面积可以查钢筋手册。
4根螺纹18 :10.18平方厘米,6根螺纹20:18.85平方厘米,配筋率:(10.18+18.85)/40*80 =0.009,配筋率0.9%。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计算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第8.2.3条解释: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s/(bh0);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p+As)/(bh0)。
第10.1.8条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
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3.1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3.3条: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
1 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8-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
2 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8-2采用;注:d为柱纵筋最小直径;柱根指框架底层柱嵌固部位。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6.3.9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宜对称配置。
2 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 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 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6 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1.7 配筋率1.7.1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1.7.1.1 不考虑地震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构件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75及表1-76规定的数值。
表1-75 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面面积计算;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计算;受弯的梁类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边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的受压钢筋”或“一侧的受拉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2.当温度、收缩等因素对结构有较大影响时,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上述规定适当增加;3.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少0.1;当混凝土强度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4.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表1-76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2)对于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1.7.1.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min(%)如表1-77及表1-78所示。
表1-78=300N/mm 2 (=360N/mm 2)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注:1.表中不带括号的数据为按HRB335类钢筋fy=300N/mm 2计算;表中带括号的数据为RRB400类钢筋fy=360N/mm 2计算;2.本表是表1-77的具体化。
1.7.1.3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最小配筋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按式(1-24)计算,具体数值不应小于表1-79规定的数值,同时,应满足每一侧配筋率不小于0.2%;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0。
?min=AS?ASbh?(1-24)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
1.7.2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大配筋率1.7.2.1 不考虑地震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不考虑地震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百分率?max(%)表1-80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百分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百分率?max(%)如表1-81所示。
表1-81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柱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如表1-82所示。
注: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剪跨比不大于2时,柱一侧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且应沿柱全长采用复合箍筋。
当柱一侧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其沿柱全长箍筋含箍特征值应增加0.015。
1.7.3 其他构件配筋率 1.7.3.1 深梁中最小配筋率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 AsAsh,?sh?bhbsv,?sv?Asvbsh,sv为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sh为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应小于表1-83规定的数值。
注:当集中荷载作用于连续梁顶部1/4高度范围内且0大于1.5时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0.05。
1.7.3.2 牛腿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柱牛腿承受竖向力所需的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如表1-84所示。
注:表中序号1的“0.200和45t/y”具体数值详见表1-78中抗震等级三、四的“跨中”栏内数值。
1.7.3.3 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如表1-85所示。
1)当V>0.7ftbh0时,抗剪箍筋的配筋率(?sv=2)在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sv=不应小于0.28Asvbsh)尚不应小于0.24ft/fyv,具体见表1-86。
Asvbs,其中Asv为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全部截面面积)ft/fyv,具体见表1-86。
表1-86 梁中最小箍筋配筋百分率(%)梁内弯曲受拉钢筋和梁内受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按表1-75及表1-76取用;受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tl,min(?tl,min= Astl,minbh)应取为0.6TftVbfy,其中,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或T行截面的腹板宽度;当T/(Vb)>2时,取T/(Vb)=2;受扭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和梁截面宽度;在截面四角必须设置受扭纵向受力钢筋,并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当支座边作用有较大扭矩时,受扭纵向钢筋应按充分受拉锚固在支座内。
在弯剪扭构件中,弯曲受拉边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量不应小于按弯曲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计算出的钢筋截面面积与按受扭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计算并分配到弯曲受拉边的钢筋截面面积之和。
受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如表1-87所示。
表1-87 梁内受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