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品质检tpm标准

合集下载

食用油的标准及检测方法

食用油的标准及检测方法

食用油的标准及检测方法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它不仅可以用来烹饪美食,还可以用来制作调味品和沙拉。

然而,由于食用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因此对食用油的标准和检测方法有着严格的要求。

食用油的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它是对食用油品质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食用油的成分、质量指标、生产工艺、包装标识等方面的规定。

而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则是由相关行业组织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它们通常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修订,以适应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实际情况。

食用油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酸价、过氧化值、铁皮素含量、透明度、色泽、气味等。

酸价是衡量食用油氧化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酸价越高,说明食用油的质量越差。

过氧化值是衡量食用油氧化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食用油中过氧化物的含量,过氧化值越高,说明食用油的氧化程度越高。

铁皮素是食用油中的一种杂质,它会对食用油的色泽和气味产生影响,因此铁皮素含量也是衡量食用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食用油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检测、化学成分检测和微生物检测。

物理性能检测主要包括透明度、色泽、气味等方面的检测,可以通过目视、比色、气味等方法进行检测。

化学成分检测主要包括酸价、过氧化值、铁皮素含量等方面的检测,可以通过酸碱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微生物检测主要包括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方面的检测,可以通过培养法、显微镜观察法、生化反应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除了以上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外,食用油的质量还受到生产工艺、原料选择、包装储存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生产工艺,选择优质原料,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合理包装储存,以确保食用油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食用油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对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执行标准和检测方法,才能确保食用油的质量符合要求,保障人们的健康。

食用油常用的评价指标

食用油常用的评价指标

食用油常用的评价指标1.引言1.1 概述食用油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烹饪、调味和烘焙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用油的质量对我们的健康和饮食体验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对于食用油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以确保我们选择的食用油符合安全、健康和高品质的要求。

食用油常用的评价指标是通过对其理化特性、营养成分和感官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以评估其品质和适用性。

一般而言,食用油的常用评价指标包括色泽、透明度、气味、味道、酸度、过氧化值、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抗氧化能力等。

在选购食用油时,了解和了解这些评价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色泽和透明度可以反映食用油的纯度和清澈度,气味和味道则可以判断其是否新鲜和异味是否存在。

酸度和过氧化值可以评估食用油的新鲜度和稳定性,而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营养价值和适用性。

此外,抗氧化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因为它可以衡量食用油的抗氧化性能和耐用性。

本文旨在介绍食用油常用的评价指标,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食用油。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评价指标的意义、应用和标准,以帮助读者从众多食用油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食用油常用的评价指标: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对食用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

2. 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子部分来论述食用油的常用评价指标。

2.1 食用油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将介绍食用油在人类饮食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探讨食用油在烹饪、调味、营养补充等方面的作用,并强调为什么我们需要评价食用油的质量。

2.2 食用油的常用评价指标: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食用油常用的评价指标。

我们将分析食用油的外观、气味、口感、营养成分、氧化程度、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并解释它们对食用油质量的影响。

3. 结论: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本文对食用油评价指标的意义和应用。

食用油品质指标的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

食用油品质指标的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

食用油品质指标的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之一。

然而,市面上的食用油琳琅满目,品质参差不齐,如何评价和控制食用油的品质指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食用油品质指标的评价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一、食用油品质指标的评价食用油的品质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原料、生产工艺以及存储条件等。

为了评价食用油的品质,我们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指标:1.酸价酸价是评价食用油酸度的指标,其数值越高,表示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品质越差。

酸价高的食用油可能已经发生了酸腐败,不宜食用。

2.过氧化值过氧化值是评价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其数值越高,表示油脂的氧化程度越高,品质越差。

高过氧化值的食用油存在着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风险,对人体健康有害。

3.抗氧化性抗氧化性是评价食用油稳定性的指标,其数值越高,表示油脂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保持较长的保质期。

4.色度色度是评价食用油颜色的指标,其数值越低,表示油脂越洁白、透明,品质越好。

高色度食用油可能存在过度提炼或其他质量问题。

5.反式脂肪酸含量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异构体,过量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评价食用油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指标,对于人们选择健康的食用油至关重要。

二、食用油品质控制技术研究为了控制食用油的品质,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技术。

1.生产工艺控制食用油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艺。

科学家们通过控制油脂的萃取、脱蜡、脱酸等过程,有效降低了油脂中游离酸、色度等品质指标。

2.抗氧化剂的应用抗氧化剂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食用油的抗氧化性,延长其保质期。

常用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E和BHA等,它们能有效抑制油脂的氧化反应。

3.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一些新技术被引入到食用油品质控制中。

例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技术等,可以提高营养成分的回收率,并减少油脂中有害物质的产生。

4.品质检测技术的改进品质检测技术的改进也为食用油品质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食用油的国家质量标准

食用油的国家质量标准

《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大豆油》、《花生油》五项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已于2003年5月14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将于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

1 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1.1规范名词术语根据《化工标准名词术语》的规定,对专业名词术语进行了规范,统一定义和表述。

将文本中的名词术语逐一进行阐述。

1.2 明确强制条文本次修订的标准主要采取了条文强制的形式。

强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2.1限定了食用油中的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指标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这3项指标,既是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又是产品的卫生安全限制指标。

它们的高低不但反映了加工工艺的控制、产品品质的状况,而且也反映了油脂的分解速度和氧化、劣变情况。

上述指标过高,都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1.2.2限定了食用油质量的基础等级指标对第四个等级的压榨成品油和第四个等级的浸出成品油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强制。

这是对食用植物油产品的最低质量要求。

不仅是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也是为了避免低质量的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1.2.3增加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条款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用转基因油料加工的原油、成品油、压榨油,浸出法加工的原油、成品油和原料原产国等都必须分别用“转基因”、“压榨”、“浸出”、原料原产“国名”等字样在标签中标识。

1.3 重新明确产品分类的等级根据产品的用途、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将油脂产品分为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又分为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

原油即指未经精炼等工艺处理的油脂(又称毛油),不能直接用于人类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的原料。

增加原油这个类别,使原油在进行贸易时有章可循,同时也防止将原油直接投放市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成品油则是经过精练加工达到了食用标准的油脂产品。

压榨成品油是指用机械挤压方法提取原油加工的成品油;浸出成品油是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溶剂,采用浸出方法提取的原油加工的成品油。

食用油的国家质量标准

食用油的国家质量标准

食用油的国家质量标准未进行调整,保持原有标准。

1.4.2质量指标进行了调整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部分质量指标进行了调整。

例如,玉米油的过氧化值从原来的10克/千克调整为8克/千克,花生油的酸值从原来的2.0克/千克调整为1.5克/千克等。

这些调整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1.4.3卫生指标未进行调整,保持原有标准。

1.4.4其他(掺伪试验)指标进行了调整对掺伪试验的指标进行了修改,更加严格地控制了产品的质量。

同时,还增加了对掺杂非食用油脂的规定,严格禁止将非食用油脂掺杂到食用油脂中,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总之,这次标准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食用植物油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通过明确强制条文、重新明确产品分类等级、调整部分质量指标等措施,将食用植物油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促进了食用植物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介绍了植物油的质量标准和卫生指标。

其中,质量指标包括气味、滋味、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量。

增加了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量两项指标,以更全面地反映油脂产品的质量。

卫生指标执行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同时规定不得混有其他食用油或非食用油,也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

此外,标签的重要性也被强调,需要标明转基因、压榨、浸出产品和原料产国,以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五个标准的质量指标内容分别为棉籽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

棉籽油的质量指标包括气味、滋味、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量,其中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量是强制指标。

成品油分为四个等级,质量指标包括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加热试验、含皂量、烟点、冷冻实验和溶剂残留量。

其中,一级和二级油的气味、滋味、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量都有明确的限制。

总之,植物油的质量和卫生标准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引言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食用植物油必须符合一定的卫生标准。

本文将介绍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标准,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和监管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选择安全的食用植物油。

一、食用植物油的基本要求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标准首先要求油品必须是来自于合格的原料,例如优质的植物种子或果实。

同时,食用植物油的生产过程应当遵循严格的卫生要求,确保在生产、包装、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二、食用植物油的化学指标食用植物油的化学指标是评估其卫生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化学指标:1. 温度指标食用植物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和变化情况对其品质和安全性有一定影响。

常用的温度指标包括冷榨指数和烟点。

•冷榨指数衡量植物油在低温下的稳定性,较低的数值表明油品在低温下不易变质。

•烟点指植物油在高温下开始燃烧的温度,较高的烟点代表油品的稳定性较好。

2. 酸价和过氧化值酸价和过氧化值是评估植物油是否发生酸败和氧化变质的指标。

较高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可能表明油品受到了污染或保存时间过长。

3. 清净度指标食用植物油的清净度指标包括杂质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

杂质含量高和游离脂肪酸含量高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食用植物油的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评估食用植物油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

过高的微生物数量可能表明油品受到了污染,不符合卫生标准。

四、食用植物油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指标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是评估食用植物油卫生安全性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镉和汞等,过高的含量可能对人体造成中毒风险。

农药残留是指油品中残留的农药成分,应保持在安全水平以防止对人健康的不良影响。

五、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监管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监管是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政府、食品监管机构及相关企业应加强对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监测和控制,并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等措施,确保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食用油的国家质量标准

食用油的国家质量标准

《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大豆油》、《花生油》五项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已于2003年5月14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将于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

1 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1.1规范名词术语根据《化工标准名词术语》的规定,对专业名词术语进行了规范,统一定义和表述。

将文本中的名词术语逐一进行阐述。

1.2 明确强制条文本次修订的标准主要采取了条文强制的形式。

强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2.1限定了食用油中的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指标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这3项指标,既是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又是产品的卫生安全限制指标。

它们的高低不但反映了加工工艺的控制、产品品质的状况,而且也反映了油脂的分解速度和氧化、劣变情况。

上述指标过高,都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1.2.2限定了食用油质量的基础等级指标对第四个等级的压榨成品油和第四个等级的浸出成品油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强制。

这是对食用植物油产品的最低质量要求。

不仅是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也是为了避免低质量的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1.2.3增加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条款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用转基因油料加工的原油、成品油、压榨油,浸出法加工的原油、成品油和原料原产国等都必须分别用“转基因”、“压榨”、“浸出”、原料原产“国名”等字样在标签中标识。

1.3 重新明确产品分类的等级根据产品的用途、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将油脂产品分为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又分为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

原油即指未经精炼等工艺处理的油脂(又称毛油),不能直接用于人类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的原料。

增加原油这个类别,使原油在进行贸易时有章可循,同时也防止将原油直接投放市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成品油则是经过精练加工达到了食用标准的油脂产品。

压榨成品油是指用机械挤压方法提取原油加工的成品油;浸出成品油是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溶剂,采用浸出方法提取的原油加工的成品油。

食用油品质(极性组分)检测仪说明书

食用油品质(极性组分)检测仪说明书

CSY-SDC食用油品质(极性组分)检测仪使用说明书感谢您购买CSY-SDC食用油品质(极性组分)检测仪,首次使用前请先阅读一下操作提示:亲爱的用户:为了保证仪器的高测量精度,我们建议您对仪器做定期的标定。

对于CSY-SDC的标定,您可以有以下选择:1 遵照标准的深芬仪器公司的标准(精度+/-2 %TPM):通过订货号您能够从深芬仪器标定部门获得标定服务,在此标定过程中,我们会对您的CSY-SDC仪器在精密实验室中进行2 点校准(于约5%和约27% TPM点)。

此外,您还有以下选择在任何时候自行检查您的CSY-SDC:2 通过在煎炸油中使用简单测试功能(精度+/- 3%TPM):对于一个不需要校准的简单测试功能,我们建议您在启用新仪器时先对油温150 到180℃的未煎炸过的油中先做下测量;您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留意各自的读数。

这些读数的平均值将会成为您今后测量的参考值。

以后在校准仪器时,可以在未煎炸过的油温150 到180 ℃的油中测量,并用之前的平均值做为参考校准。

请注意,当更换其他类型的油或者更改油的供应商时,上述的参考值将需要重新确定。

您的参考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 安全和环境.............................. ............. ............. ............. ............. ............. .. (1)1.1. 关于此文件......................... ..................... ..................... ..................... (1)1.2. 安全需知........................ .............. .............. .............. .............. .............. (1)1.3. 环境保护.......................... ..................... ..................... ..................... . (2)2 详细规格............................... ............................... ............................... . (3)2.1. 使用................................. ........................... ........................... ........................... ..32.2. 技术参数......... ..................... ........................... ........................... (4)3 产品描述.............................. ..... ........................... ........................... .. (5)3.1. 概述............................... ... ..... ........................... ........................... . (5)3.2. 显示符号........................... ..... ........................... ........................... . (6)3.3. 基本附件........................... ..... ........................... ........................... . (9)4 初始操作.............................. . ..... ........................... ........................... . (10)4.1. 试运行............................ .. . ..... ........................... ........................... (10)4.2. 仪器的功能介绍...................... . ........................... ........................... .. (10)4. 2 . 1 . 开/关仪器................... . ..... ........................... ........................... (10)4.2.2. LED 警报.... ................... . ..... ........................... ........................... .. (11)4.2.3. 电池容量........................ . . ..... ........................... ........................... . (11)4.2.4. 读数手动保持功能................. . ........................... ........................... (12)4.2.5. 读数自动保持功能................ . . ........................... ........................... ......... . (12)4.2.6. 自动关闭功能.............. .. . ..... ........................... ........................... .. (12)4.2.7. 设置TPM 极限值....................... ....................... ....................... .. (13)4 . 2 . 8 . 锁定/ 解锁T P M 极限值....................... ....................... ........ ................1 4 4.2.9. 仪器的配置....................... ....................... ....................... ....................... . (15)4.2.10. 锁定/解锁配置模式... ................... ... ................... ... ................... ... .. (20)5 测量.................. ... .................. ... .................. ... .................. ... .................. ... ......2 1 5. 1 . 测量知识.......... ... ................ .......... ... ................ .......... ... ................ .......... .21 5.2. 执行测量.......... ... ............ .......... ... ............ .......... ... ............ .......... ... . (23)5.3. 仪器功能自测...... .......... ... ........ ...... .......... ... ........ ...... .......... ... ........ ...... .256 仪器的维护..... ... ........ ...... ..... ... ........ ...... ......... ..... ... ........ ...... ......... ..... ... .26 6.1. 更换电池.......................... .......................... .......................... .......................... .26 6 . 2 . 清洗探头...................... ...................... ...................... ...................... ..............2 6 6. 3 . 清洗外壳...................... ...................... ...................... ...................... (27)6.4. 标定/校准仪器.................... ........... .................... ........... .................... ........... .277 常见问题和回答................ ........... ...... ................ ........... ...... ................ .. (28)1 安全和环境1.1. 关于此文件使用> 请在使用本产品前仔细阅读本文件并保证您已熟悉本产品的使用,尤其注意安全指导和警告提示预防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伤害和对仪器的损坏。

食用植物油质量检验3

食用植物油质量检验3
转基因玉米油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标识。
压榨玉米油、浸出玉米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5
相对密度
按GB/T5526执行
6
折光指数
按GB/T5527执行
调和油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1
色泽
按GB/T 5525 – 1985中第2章规定的方法测定。
2
气味、滋味
按GB/T 5525 – 1985中第3章规定的方法测定。
3
透明度
按GB/T 5525 – 1985中第1章规定的方法测定
4
标签
按GB2716严格执行
5
相对密度
按GB/T5528执行
6
折光指数
按GB/T5529执行
转基因花生油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标识。
压榨花生油、浸出花生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5
相对密度
按GB/T5526执行
6
折光指数
按GB/T5527执行
大豆油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1
色泽
按GB/T5525-1985中的第2章执行
2
气味、滋味
按GB/T5525-1985中的第1章、第3章执行
食用植物油质量检验
花生油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1
色泽
按GB/T5525-1985中的第2章执行
2
气味、滋味
按GB/T5525-1985中的第1章、第3章执行
3
透明度
按GB/T5525-1985中的第1章、第3章执行
4
标签
除了符合GB7718的规定及要求之外,还有以下专门条款;

油品极性组分测试标准

油品极性组分测试标准
5内容
5.1食用植物油极性组分快速检测操作方法
5.1.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食用植物油、食用煎炸油中极性组分物质的快速测定。也可作为假冒伪劣油品(包括掺杂油、回收油、地沟油等)的监测参考法。
5.1.2.方法原理
食用植物油经高温加热和反复使用后会产生某些物理极性较大且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醛基和羰基物质等,这些物质的增加,可使油品原本的物理极性改变,采用电化学原理,可以测定出油品极性改变的程度,由此来判断油品的品质。
极性组分检测标准
1目的
确保公司工厂/餐厅的煎炸油符合食用标准。
2范围
工厂、餐厅
3定义/参考
3.1《GB2716-2018食品安全标准-植物油》
3.2《GB5009.202-2016食用油极性组分(PC)的测定》
3.3《GB7102.1-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卫生标准》
4权责
4.1日常检测由岗位操作工按本标准负责执行,并做记录
5.1.4.4当温度显示没有明显改变时,测量完成。
5.1.4.5读取仪器显示屏显示的温度和极性组分值。
6.注意事项
6.1不要将传感器放在金属部件(例如:油炸篮子、锅壁)附近,测量时样品杯也不要放在锅里,因为他们可以影响测量的结果。离金属部件最小距离为5cm。
6.2如果烹饪油中有水,读数将会太高。
6.3连续测量不同油样时,测量前需用干净滤纸轻轻擦拭测量探头。
油品类型TMP极限值%(国标)企业内控标准TPM极限值%处理方案
煎炸油≤27%TPM≤(24-25)%大于内控指标换新鲜油
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用煎炸油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煎炸食品时,油温最高不得大于250℃,一般不得超过190℃。

食用油黄曲霉毒素标准

食用油黄曲霉毒素标准

食用油黄曲霉毒素标准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和致癌性的真菌毒素,主要污染粮食、食用油等食品。

为确保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严格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和相关限量标准。

本文将简要介绍食用油黄曲霉毒素的标准,包括限量标准、检测方法及我国的相关政策。

一、国际限量标准1.欧盟:欧盟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为20μg/kg,黄曲霉毒素总量限量为4μg/kg。

涉及食品包括玉米、花生、花生油、坚果和干果(如核桃、杏仁等)。

2.美国:美国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为20μg/kg,其他种类食品的限量标准与中国类似。

3.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这两个国际组织建议各国采用黄曲霉毒素B1限量标准为10μg/kg,并针对不同食品制定了相应的限量规定。

二、我国限量标准我国针对不同食品制定了以下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1.玉米、花生、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20μg/kg,黄曲霉毒素总量限量为4μg/kg。

2. 大米、其他食用油(如香油、菜籽油、大豆油等):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10μg/kg。

3.麦类、面粉、薯干等粮食制品: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5μg/kg。

4.发酵食品(如酱油、食用醋、豆豉、腐乳制品等):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

5.乳及乳制品、新鲜猪组织(如肝、肾、血、瘦肉等):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0.5μg/kg。

三、检测方法为保证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国采用了多种检测方法,包括: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适用于食用油、粮食等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2.酶联免疫法(ELISA):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

3.荧光定量PCR法:适用于黄曲霉毒素基因的定量检测。

4.食用油黄曲霉毒素检测仪:采用进口荧光微球,稳定性高,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各类企业、检测机构和政府部门。

四、总结食用油黄曲霉毒素标准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严格的限量标准和高效的检测方法,有助于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进入市场,保障消费者健康。

食用油的国际标准了解油类产品的质量认证

食用油的国际标准了解油类产品的质量认证

食用油的国际标准了解油类产品的质量认证食用油的国际标准:了解油类产品的质量认证食用油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以确保食用油的品质合格。

本文将介绍食用油国际标准的了解以及相关的质量认证体系。

一、食用油的国际标准食用油的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其目的是建立一套普世的标准,以指导食用油的生产和销售。

ISO标准涵盖了食用油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原料、生产工艺、储存条件、包装要求等。

1. 原料标准ISO标准对原料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油料的品种、产地、质量等。

不同种类的油料具有不同的特性,而标准的目的是确保选用的油料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

2. 生产标准ISO标准规定了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和加工要求。

包括原料的处理、萃取、脱臭、炼制等环节,以及油脂的含水量、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的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 储存和包装标准ISO标准还规定了食用油的储存和包装要求。

食用油的储存条件对产品的质量和保质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标准对于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

此外,食用油的包装也需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二、食用油的质量认证体系除了国际标准,食用油的质量认证体系也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个较为常见的质量认证体系:1.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 22000是一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该认证通过对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了食用油的生产全过程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ISO 22000认证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的确定等。

2. BRC全球食品安全标准认证BRC全球食品安全标准认证是制定在英国的一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该认证要求企业建立和维护食品安全、质量和操作性的管理系统,以确保生产的食用油符合安全和质量标准。

世界粮油组织 食用油标准

世界粮油组织 食用油标准

世界粮油组织食用油标准
一、原料
世界粮油组织对食用油的原料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原料应来自非转基因的植物,如大豆、油菜籽、玉米等。

这些植物应来自经认证的、无污染的、可持续的种植地区,以保证原料的安全和环保。

二、加工
食用油的加工过程也是标准的重要部分。

加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添加,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加工过程还应保证食用油的质量和营养成分不受到损害。

同时,加工过程应尽量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质量
世界粮油组织对食用油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食用油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如色泽、气味、口感、透明度等。

同时,食用油的营养成分也应符合规定,如脂肪酸、维生素E等。

食用油的质量检测应由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污染物和农药残留
世界粮油组织对食用油中的污染物和农药残留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

食用油中不应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污染物。

农药残留量也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食用油的安全性。

五、微生物
世界粮油组织对食用油中的微生物也进行了规定。

食用油中不应含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同时,食用油中的微生物含量也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保证食用油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测定及质量控制建议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测定及质量控制建议

质量控制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测定及质量控制建议潘 阳(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12)摘 要:食用植物油在我国食品工业与个人家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确保产品能够符合安全标准,应当重视油脂品质测定工作,明确相关质量控制方式,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产品。

本文主要针对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测定工作以及质量控制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品质测定;质量控制Quality Deter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Suggestions ofEdible Vegetable OilPAN Yang(Anhui V ocational College of Grain Engineering, Hefei 230012, China) Abstract: Edible vegetable oil h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China’s food industry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products can meet the safety standard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oil quality measurement work, clarify the relevant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timely find the products with problem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quality of edible plant oil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for reference.Keywords: edible vegetable oil; quality determination; quality control食用植物油相对于其他食品工业产品,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影响,进而出现腐败、变质等问题。

食用油产品标准

食用油产品标准

食用油产品标准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食用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食用油产品标准。

本文将介绍食用油产品标准的背景、内容和重要性。

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逐渐增加。

食用油是人们烹饪和调味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对于食品的口感和健康影响极大。

然而,市场上存在着各种不同品牌和种类的食用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统一食用油产品标准,保证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食用油的生产和销售。

二、食用油产品标准的内容食用油产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基本要求:这一部分规定了食用油的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指标等基本要求。

例如,食用油的原料应选用非转基因、无农药残留的植物油,生产过程应符合卫生标准要求,质量指标包括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等。

2. 添加剂使用:某些食用油产品可能会添加一些辅助剂,以改善其质量和口感。

食用油产品标准规定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和使用限量,以确保添加剂的安全性。

3. 标签标识:食用油产品标准还规定了食用油产品的标签标识要求,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标注,以方便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食用油产品。

4. 检验方法:为了验证食用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食用油产品标准中还详细规定了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三、食用油产品标准的重要性食用油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其质量和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食用油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用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食用油产品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低质量食用油的流入市场。

通过明确食用油产品各项质量指标的要求,标准可以对食用油生产企业进行监管,确保他们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并对市场上的食用油产品进行质量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产品。

其次,食用油产品标准可以增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食用油产品标准

食用油产品标准

食用油产品标准
一、原料质量
1. 原料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原料油应无杂质、无污染、无异味,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质。

3. 原料油的贮存、运输和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感官指标
1. 颜色:食用油的颜色应符合品种要求,如花生油应呈淡黄色或橙黄色。

2. 气味:食用油应有其品种特有的香味,不得有异味。

3. 口感:食用油的口感应爽滑、无涩味,不得有焦苦味和酸败味。

4. 透明度:食用油的透明度应清晰,不得有悬浮物和沉淀。

三、理化指标
1. 酸价:食用油的酸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过氧化值:食用油的过氧化值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碘值:食用油的碘值应符合品种要求,如花生油碘值应在90-105之间。

4. 不饱和脂肪酸: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应符合品种要求,如花生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应在80%以上。

5. 饱和脂肪酸:食用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应符合品种要求,如花生油饱和脂肪酸含量应在15%以下。

6. 水分和杂质:食用油的水分和杂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卫生指标
1. 微生物指标:食用油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有害物质:食用油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无公害物质:食用油的无公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等。

4. 食品添加剂:食用油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标签标识
1. 产品名称、品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应清晰、完整地标注在包装上。

2. 产品标签上应标注产品的原料种类、脂肪酸含量、食用方法等信息,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特点和使用方法。

粮油源质量监测指标

粮油源质量监测指标
11
无机砷
黄粒米

12

色泽、气味
பைடு நூலகம்13
脂肪酸值

14

15

16
无机砷
4
整精米率
糠粉
杂质
过氧化值
水分及挥发物
水分及挥发物
5
杂质总量
矿物质
脂肪酸值(KOH/干瘪/mgKOH/100g)
黄曲霉毒素B1
无机砷
无机砷
6
黄米粒含量
带壳稗粒(粒)
色泽气味

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
7
色泽、气味
稻谷粒(粒)
黄曲霉毒素B1
无机砷


8

碎米总量(率)

9

小碎米

10

不完善粒
无机砷
粮油(源)质量检测指标参考表
序号
稻谷
GB1350-2009
大米
GB1354-2009
玉米
GB2715-2005
花生油
GB1534-2003
调和油
GB/T0292-1998
大豆油
1
水分
水分
容重
气味、滋味
气味、滋味
气味、滋味
2
谷外糙米
加工精度(级)
水分
色泽
酸值
酸值
3
出糙率
杂质总量
不完善粒
酸值
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油品质检tpm标准
TPM (通用油品质量检测标准)是指"食用油品质检标准",其全名为"食用植物油和动物油通用油品质量检测技术规范",是我国油脂行业的主要标准之一。

TPM标准按照疏水性、稳定性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安全。

下面将对TPM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其重要性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TPM标准明确了食用油的疏水性要求。

疏水性是指食用油的亲水性和油脂分子之间的吸附能力。

TPM标准规定了食用油的疏水性指数要求,以确保油脂具有适当的吸附能力,能够更好地吸附并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此外,疏水性还与食用油的烟雾点、火候控制等方面相关,对于烹饪品质和油炸食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TPM标准明确了食用油的稳定性要求。

稳定性是指食用油在加热、氧化和长时间放置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保持其质量稳定。

TPM标准规定了食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保质期等指标要求,以确保油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酸败、变质和氧化等情况。

稳定性对于食用油的
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至关重要,不合格的食用油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最后,TPM标准明确了食用油的营养价值要求。

食用油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脂质来源,具有提供能量、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等功能。

TPM标准规定了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组成、维生素含量等指标要求,以保证食用油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

合格的食用油应该能够满足人体对脂
肪酸和维生素的需求,并能够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总的来说,TPM标准通过对食用油的疏水性、稳定性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保障了食用油的质量安全。

符合TPM标准的食
用油具有适当的吸附能力、稳定性和营养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
和安全的油脂来源。

同时,TPM标准的实施还促进了油脂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并提高了食用油的整体质量水平。

然而,目前我国食用油市场上仍存在着一些不合格和假冒伪劣的
产品。

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食用油时,应该选择符合TPM
标准的产品,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号、生产许可证等信息,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加强对食用油的知识
学习,提高对食用油质量安全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做到科学合理使用食用油,维护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

总结起来,TPM标准是我国食用油品质检测的重要技术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疏水性、稳定性和营养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TPM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安全、促进油脂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应当选择符合TPM标准的产品,并提高对食用油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

只有通过合理使用食用油,才能维护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