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合集下载

中国卫星飞船的摇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卫星飞船的摇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卫星飞船的摇篮“嫦娥奔月”雕塑揭幕仪式首任院长钱学森铜像揭幕仪式“嫦娥宝宝”命名仪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十大杰出青年”颁奖仪式中巴资源一号卫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

经过4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

主要从事空间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卫星应用及空间技术二次开发等业务。

还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有关探索、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应用设备的研制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1970年4月24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2005年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

2007年10月24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于11月26日成功传回第一批月面图像,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

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六号返回舱开舱仪式神舟飞船航天日升旗仪式东方红一号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欢迎嫦娥一号卫星试验队员凯旋《太空探索》年第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成功研制、发射了近80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6艘神舟飞船和1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形成了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载人飞船七大系列航天器为主的航天器研制业务。

所研制的各类航天器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天地交响 奏奥运华章——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鑫诺”三号、“风云”二号D星研制历程

天地交响 奏奥运华章——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鑫诺”三号、“风云”二号D星研制历程

自行 编制 的多 工器 通
系统 ,是 “ 云”二号D 象卫星 用仿 真 软件 ,打破 了 风 气 以前 的设计 流程 ,不
象 信 息 必须 由该 系统 传 向地 面 接 仅规 避 了缺 陷 ,而且
提 高 了设 计 精度 , 比
统 中最 重要 的组 成 部 分 ,用 于 卫 以往 的设 计 更便 于加
西
“ 曷 风j”:号 D墨把握奥运气象脉搏 i
奥运 会期 间 , “ 云 ”二 号 D星将 与早 风 期 发射 的 “ 风云 ”C 星共 同构成双星观测 体系,
能获取到更好 、更 可靠 的卫星 云图 ,为北京奥
安 分 院
运 气 象保 障体 系提 供 准确 、及 时 的服 务 。 中
目。航天人用 自己的聪 明智 慧和艰辛努力 ,为
奏 奥 / _ . , 事 . 华
服务提供 了强有力 的保 障。
2 0 年北 京奥运会召开期 间的气象观测 和通信 08
作为我 国卫星有效载荷研制 的主力 单位 ,


中国空 间技术研 究 院西安 分院先后为 “ 风云”
保北 京 奥 运会 卫 星 广播 电视 传输 新 的高度 。而 跟踪 子 的历 史 使 命 ,其 研 制周 期 却 仅有 系统 的研 制也 仅用 了
2 个 月 。 2 一 颗 星 ,这 是 一 个 4 年 1 个 月完成 了任务 , 1
与 时间 赛跑 的项 目。空 间技 术 研 为 分 系统 的按 时交 付 究 院西 安分 院 的 研制 人 员在 卫 星 奠 定 了基础 。 ( 同 王 转 发 器 分 系统 的 设计 中 ,使 用 了 心 、 苏宏伟 供 稿 )
_ 航天工业管 l 夏 ] 理 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博士招生2024简章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博士招生2024简章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博士招生简章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但具体信息可能会因年份和具体政策而有所变动:
招生单位简介:介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的历史、主要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等。

招生专业与方向:明确招收博士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以及导师信息。

招生计划:说明当年计划招收的博士生人数。

报考条件:列出报考该院校博士生的基本条件,如学历要求、年龄限制、英语水平等。

报名与考试:说明报名时间、报名方式、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

录取:介绍录取标准、录取程序以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等。

学费与奖学金:说明学费标准、缴费方式以及提供的奖学金、助学金等。

其他事项:包括入学时间、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制、毕业要求等。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内容,具体招生简章应参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当年发布的正式文件。

如果您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博士招生感兴趣,建议您访问其官方网站或相关招生信息平台,以获取最新、最准确的招生信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7
人 力 资 源 部
劳资处
教育学术处
综合培训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机密
北京和君创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H&J VANGUARD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CO.,LTD.
人力资源部(2)
1、待岗人员管理 2、流动人员档案管理 3、人事代理管理 4、社会招聘、人才培训管理 1、员工配置 2、员工使用 3、薪酬福利管理 4、员工培训与开发 5、信息及统计管理 1、员工配置 2、员工使用 3、薪酬福利管理 4、员工培训与开发 5、信息及统计管理
机密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2003年09月15日,北京)
北京和君创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H&J VANGUARD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CO.,LTD.

1. 总体结构 2. 各部门结构 3. 分析

北京和君创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H&J VANGUARD RESEAR构(整体)
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机密
北京和君创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H&J VANGUARD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CO.,LTD.


1. 组织设计依据 2. 组织结构设计和部门职能描述
北京和君创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H&J VANGUARD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CO.,LTD.
11
财 务 部
资金管理处
会计一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机密
北京和君创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H&J VANGUARD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CO.,LT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企业信用报告)- 天眼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企业信用报告)- 天眼查

航天神舟投资管理有限公 司
2009-07-03
深圳市星达技术开发有限 公司
1985-04-24
注册资本
状态
37774.6 万元 开业
法定代表人
胡肖传
投资数额(万 元)
37,774.602
33652.820000 万 开业 人民币
(人民币)99 万元 吊销
赵大鹏 顾伯清
33,652.82 74
4

1968-02-20
注册地址:
/
营业期限:
/至/
经营范围:
/
登记机关:
/
核准日期:
/
1.2 分支机构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6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4.2 投资事件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6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4.3 核心团队
截止 2018 年 09 月 16 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及天眼查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 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 考。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企业信用报告

本报告生成时间为 2018 年 09 月 16 日 20:59:34,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天眼查数据快照。
目录
一.企业背景:工商信息、分支机构、变更记录、主要人员 二.股东信息 三.对外投资信息 四.企业发展:融资历史、投资事件、核心团队、企业业务、竞品信息 五.风险信息:失信信息、被执行人、法律诉讼、法院公告、行政处罚、严重违法、股权出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报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报考条件全国统考报考条件:1.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2.年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推荐免试报考条件:推荐免试生须在2013年9月22日前与我院联系,具体要求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2014年接收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办法”。

二、报名1.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信息确认、交费、照相相结合的方式,所有报考人员(含推荐免试生)都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指定的网站进行报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凭报名号到报名点进行信息确认、交费和照相。

2.网上报名时须按照规定选择报名点,在京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必须选择报名点为(1176)中国农业科学院。

推荐免试生和在外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选择推荐学校或当地省(市、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3.在京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请到(1176)中国农业科学院招生办公室进行现场确认。

推荐免试生和外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选择推荐学校或当地省(市、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4.考生须认真核对网上提交的报名信息并牢记网上报名生成的报名号和密码,如因提交信息有误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5.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在复试时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复试资格。

三、考试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2.初试地点:选择(1176)中国农业科学院报名点的考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指定的考试地点参加考试。

选择外埠报名点的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考试地点参加考试。

3.复试时间、复试地点、复试科目及方式由我院自定,在复试前通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网站公布。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门诊部环评报告表全本公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门诊部环评报告表全本公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门诊部迁址项目建设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门诊部法人代表张洪太联系人王彬通讯地址北京市2417信箱85分箱联系电话68197073 传真邮政编码100094 建设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2号院立项审批部门无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卫生83占地面积(平方米) 780 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 45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7%评价经费(万元)2.2 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建设背景及内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门诊部原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航天桥友谊路105号,是一家非营利性(非政府办)的全民所有制的综合门诊部,主要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员工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为:内科/外科:普通外科专业/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口腔科专业/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医学影像科: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中医科。

为更好地为研究院员工服务,并让社会人员共享医疗服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门诊部拟迁址到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2号院,经营范围不变。

项目使用的房屋产权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有。

项目位于一栋“L”型建筑东侧的一层、二层和三层,内部设有候诊区、药房、输液室、化验室、诊室、口腔科、中医科等。

项目设牙椅1台,不设病床,无住院业务。

项目建设总投资450元,其中环保投资12万元。

诊所日接待就诊人数约100人。

该项目正在筹建中,目前正在办理环保手续。

2、地理位置与周边关系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2号院,其东侧距京新高速1.2公里,南侧临邓庄北路,西侧距友谊路130米,北侧距北清路650米。

项目所在地地理坐标N:40.0854º,E:116.2769º,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本项目位于航天城内一幢L型建筑东侧的一层~三层,该建筑共四层,为102号院的配套公建。

中国航天研究院百度百科

中国航天研究院百度百科

编辑词条【各航天研究院全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各研究院详细介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各研究院简介】百科消息:百科词条推出分享到新浪微博功能百科社会频道页精彩推荐百科分类管理火热招募中有模有样活动快速上手指南三、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总部位于漕溪路222号航天大厦。

下属16个研究所、13家工厂、10家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八部,509所,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800所,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801所,上海航天动力机械研究所802所,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803所,上海新月仪表厂804所,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805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807所,上海航天信息研究所808所,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809所,上海计算机技术研究所811所,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812所,上海航天控制工程研究所813所,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149厂,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总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四营门北路2号院。

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专用计算机及计算机测控系统。

九院的下属单位共有四个,分别坐落在北京、西安、杭州、桂林等四个风景名胜地区。

五、航天十院主要从事各类导航仪器、制导设备、惯性系统与仪表、光电产品、电机电器、精密仪器仪表以及计算机软硬件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西三环航天桥)。

下属3个企业和多个民品公司。

六、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总部位于西安市东郊田王。

主要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各种试验。

目前拥有6个研究所,5个工厂及其它生产、生活配套单位。

41所,42所(航天化学动力总公司),襄樊市春园路1号43所,复合材料,西安市44所,传感器及配套仪表的研制生产,西安市47所,401所,7414厂,什么是相关词条我来完善本词条对我有帮助26分享到添加到搜藏分享到新浪微博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其“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1991年6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独立设站单位。

建站17年来,以良好的科研环境、严谨务实的学术氛围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科技人才,输送到航天科研领域。

至今共有19位博士后在站从事研究工作,已出站19人(13人留所工作),2人在站工作。

留所工作的13名同志都已经成为我所科研骨干,他们主持或参与国防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发表论文及国防科技报告,为航天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在载人航天工程、返回式系列卫星、新一代通信卫星和航天控制预先研究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一、学术队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及其部件的研制。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卫星研制的单位之一,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已成功掌握和解决了科学实验卫星和返回式对地观测卫星及同步通讯卫星以及载人航天控制技术等技术难题,在空间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取得许多具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和国防科技报告,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本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导师19人,其中院士3人,研究员19人,平均年龄56.7岁,最年轻的39岁。

本专业拥有以屠善澄院士、吴宏鑫院士为代表的一支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专门知识的高素质的学术队伍,有一批在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计算机控制以及航天控制等多个研究方向均有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且治学严谨、作风正派的学术带头人。

本专业学术队伍中共有研究员28人(60岁以下18人),高级工程师52人(45岁以下有27人),工程师6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硕士学位49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为合理。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田步宁研究员来校讲学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田步宁研究员来校讲学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田步宁研究员来我校讲学(图)
发布时间:2013-11-28 12:08:30 新闻来自:宣传部
11月21日下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科技委委员、天线研究所副所长、总装备部973项目专家,“神舟六号”飞船天地话音数据传输系统项目负责人田步宁研究员在金鸡岭校区作了一场题为“航天器天线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

田研究员由航天器天线的基础知识、技术基础等相关知识出发,从力学和空间环境因素、电磁环境因素、高可靠性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航天器天线的技术特点,并结合自身科研工作由应用、技术等层面详细阐述了航天器天线在通信卫星、深空探测器、宇宙飞船等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报告结束后,田研究员还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供稿:信息与通信学院孙少帅审稿:宣传部姚玉玲)。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取得的成就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取得的成就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取得的成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空院)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多年来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空院的重要成就。

一、卫星技术领域的突破1. 通信卫星技术突破空院在通信卫星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国自主研制的“中星”系列通信卫星,成为我国通信卫星领域的骄傲。

这些卫星具备高速、高容量、高可靠性的通信能力,为我国的通信事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2. 导航卫星技术飞跃空院参与了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研发工作,为我国的导航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斗系统具备全球覆盖、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业、渔业等领域,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3. 遥感卫星技术取得突破空院研制的遥感卫星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卫星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实现了对地球表面的高分辨率观测,为我国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航天器研制方面的成就1. 载人航天技术突破空院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成功研制了神舟系列飞船。

神舟飞船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探月工程取得重要突破空院积极参与了我国的探月工程,成功发射了嫦娥探测器。

嫦娥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和顺利执行任务,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科研创新方面的成果1. 航天器系统设计能力提升空院在航天器系统设计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空院研制的航天器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航天器材料与加工技术创新空院在航天器材料与加工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研发新型材料和改进加工工艺,空院提高了航天器的耐热、抗辐射和抗氧化能力,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3. 航天科学研究成果丰硕空院开展了大量的航天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众多世界领先的成果。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介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介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介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1970年成功发射了中国航天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

经过35年的创业和发展,已有能力自行研制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科学试验卫星和宇宙飞船等各类航天飞行器,是中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制基地。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及回收,使中国空间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迄今,我院已成功研制发射了50多颗各类航天飞行器。

星船返回、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定点等尖端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院下设多个研究所和工厂,已建立了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

全院现有职工一万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1700余人,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空间技术专家。

我院十分重视空间技术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

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经形成学科专业齐全,管理体制配套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58人,硕士生导师300余人。

为适应中国空间事业发展对独立从事科学工程技术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2001年我院又成立了研究生部,其目标是在未来2—3年时间里建成一流的研究生院。

目前,我研究生部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授课、统一管理和统一授予学位”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包括语音教室、多媒体电化教室在内的研究生专用教室和研究生公寓,研究生基础课学习阶段集中授课,努力提升培养质量,营造完善的成才机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我院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环境优美,设有“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生奖学金”和我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生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

同时,我院还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等国家多所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每年选派优秀在读研究生赴国外进修一年,回国后进行论文答辩。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博士招生简章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博士招生简章

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博士招生简章一、招生计划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根据学科需求和教学科研条件,结合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学位授予点招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具体招生计划将根据学校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拟定,研究生院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的政策规定下拟定。

二、招生学科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博士研究生将主要从事以下学科的招生工作: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

三、招生条件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 诚信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3.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技术水平优秀;4.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具备相关学科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报名方式有意向报考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博士研究生的考生,需按照学校全球信息站发布的招生公告要求,提前进行网上报名。

在报名截止日前完成网上报名和缴费手续。

五、招生程序1. 考生提交网上报名材料,报名费缴纳;2. 学校组织对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考生名单;3. 组织笔试、复试和面试等环节,最终确定录取名单;4. 公布最终录取名单,办理入学手续。

六、研究生培养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博士研究生培养将遵守国家研究生教育培养规定,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七、奖学金政策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将为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提供相应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具体政策将根据学校、学院和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

八、通联方式位置区域: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丈八一路288号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邮编:xxx通联方式:029-xxx文章来源: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全球信息站(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发布,标志着该院在人才培养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分院之一,西安分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来都以其在空间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雄厚实力而闻名。

搭建信息化平台 实现全面集成——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搭建信息化平台 实现全面集成——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2012年14期・www.miechina.com・39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作为我国卫星有效载荷及专用电子设备的一个专业研究院,是我国具有卫星与飞船通信、导航、遥感、天线、数传、测控等多项任务领域定点研制生产许可证和较强综合技术实力的航天产品研制生产机构。

从事重点专业技搭建信息化平台 实现全面集成——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副院长 沈大海■ 本刊记者 白云川通过40余年的建设和航天任务的实践积累,西安分院在微波、无线电电子技术、卫星有效载荷特种部件加工生产领域,形成了较高的新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水平。

建立了初步配套的研制生产能力,某些设计和制造技术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卫目前西安分院已初步形成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及综合业务管理这三个主要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正在逐步由传统模式的军工研究所向数字化的高科技研究及工程制造机构转变。

术领域包括:空间天线与通信转发技术、卫星导航与信号处理技术、航天测控与星间链路技术、高速数传与时频系统技术、微波遥感与目标探测技术、微波集成与电子装联技术、系统集成与测试试验技术、环模试验与特种工艺技术。

星有效载荷技术研发和产品与系统集成的一个重要基地。

业务需求为牵引当今,空间技术的进步对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沈大海告诉记者,西安分院既面临着航天技术发展的空前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广泛而迫切的需求与自身、自主研发能力不相适应的巨大压力。

在卫星技术发展领域,有效载荷的开拓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目前也是制约我国卫星上水平、上台阶的最主要的瓶颈。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卫星有效载荷研制单位,肩负着迅速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的迫切使命。

近几年,我国卫星事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是运载火箭发展阶段,能够把卫星打上天去;第二卫星平台的建设阶段,保证卫星的正常工作;第三阶段是发展卫星的有效载荷,使卫星发挥最大的性能。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设立公告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设立公告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设立公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空间技术研究和发展,实现经济、军事、科研等多领域的空间应用创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决定在杭州设立一个新的研究中心。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将致力于开展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创新以及卫星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杭州中心将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研究团队,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杭州中心将与国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共同推进空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杭州中心将依托杭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展丰富多样的探索与实践。

中心将设立各类实验室,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研究设备。

杭州中心的设立不仅将促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也将为杭州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同时,中心还将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到杭州,推动杭州在空间技术领域的发展。

最后,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对于杭州中心的设立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携手共进,共同探索中国空间技术的新发展。

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又称作“航天五院”。

其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任第一任院长。

1968年2月20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CAST)成立,掀开了中国空间事业新的一页。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和航天器研制、生产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设备的研制及提供优良的服务;空间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空间技术对外交流技术与合作。

1970年4月24日,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

2003年10月,神舟5号飞船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至2003年底,研制并成功发射了5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4艘无人试验飞船和1艘载人飞船,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

在载人飞船技术、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技术和遥感卫星技术等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院所研制的各类航天器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各类应用卫星,建立了各种稳定运行的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航天器研制取得的新技术成果,移植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设10个研究所、一个工厂,建立了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形成了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

11名两院院士、1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名高级技术工人,以及一大批正茁壮成长的航天新生代为中国空间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与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美国和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宇航公司和空间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他国联合研制整星、卫星零部件出口取得突破,其中与巴西联合研制成功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被誉为20世纪“南南合作”的典范。

分级机构院动力行政保障部新成立的动力行政保障部将对我院唐家岭科研区内动力保障、保卫、消防、房屋修缮工作负全责,具体负责唐家岭科研区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力保障、保卫、消防、基础设施维护维修、相应技措技改及相关业务的计划编制、具体实施和发展规划的制定。

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新成立的通信卫星事业部是我院通信卫星业务的责任主体和业务总体单位,按照“哑铃式”结构组织,主要负责通信卫星领域的业务发展规划,各类通信卫星的研发、总体设计及系统集成,并引领专业所厂发展相关技术与产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西安分院的成立,是集团公司为打造综合实力强大的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研制与产业化基地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决策。

它的成立,将加速和引领中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技术研究,提升中国航天器载荷系统研发效率,创新集成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进中国航天活动实现更快捷、更全面的进步,促进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68年8月16日,从事空间飞行器空间环境和力学环境以及可靠性试验、空间飞行器环境模拟设备和环境试验方法研究、空间飞行器用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以及小型总装测试的专业性研究所。

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km3、km4及系列配套的中小型热真空容器,无油超真空设备,正在研制直径12m、高度22m的km6空间环境模拟设备,还有4~160kn推力的系列电动振动台和200kn推力的液压振动台,声学试验设备,爆炸分离试验装置,小型、中型和大型离心机,冲击试验台。

为各类卫星零部件和整星进行了振动、噪声、模态等动力学试验。

能为各类卫星进行整星热控制和热真空试验。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成立于1968年8月16日,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技术总体设计和技术协调单位。

主要负责各类空间飞行器的总体设计、总装、综合测试及其结构、热控、测控、天线、数据管理、空间环境等分系统的研制和各种卫星的技术开发。

•该部集中了一大批系统工程、结构、热学、电子工程等学科的航天科技人才。

目前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60余人、高级工程师300余人在内的各种研究人员近千人。

具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实力。

30年来,先后完成了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地球资源、科学实验和导航定位等多种系列卫星的总体设计和大型试验。

为中国成功研制发射了35颗不同种类的试验与应用卫星,在空间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该部在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热控、天线和数据管理等领域,有很多科技成果和空间技术被突破,获得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0余项。

在完成卫星研制任务的同时,大力进行民品开发,电视接收公用天线、民用测控设备和热控部件等方面,每年完成了多项工程任务,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飞行器总体设计部门,总体部拥有国家一流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二幢高层科研大楼,共有几十个计算机工作站和六百多台各种类型计算机,为飞行器的总体设计、试验和计算分析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作为博士学位的授权点,多年来为航天工业培养了不少各学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人才。

在国际空间技术交流中,总体部与巴西、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共同进行卫星研制和空间科学试验,开展了全面技术合作与交流。

为中国航天走向世界,和国际接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控制与推进事业部该部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及其部件的设计和研制现设有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计算机应用、光学姿态敏感器、喷气推进系统、机电设备研制、惯性部件、系统仿真、可靠性、控制理论及空间机器人等研究室和机械加工、光学零件加工、电加工、电装和特殊工艺车间。

现有职工1400多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300多人,中级研究人员400多人,尚有一批光机电及电子加工的高级技术工人。

该部在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有50余人,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有博士、硕士学位专业授权单位之一,并经国家批准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该部具有雄厚的科技力量,齐全的专业配套,在中国已发射的卫星中,其控制系统及其部件绝大部分是该所研制生产的。

在民用产品开发方面,该部致力于将空间高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研制出近百种产品,有十多项产品已成为支柱性拳头产品。

其中std总线工业控制机和铁路红外热轴探测系统被评为北京新技术开发区的拳头产品。

1988年该部在北京市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创办了北京康拓科技开发公司,形成了一支技工贸相结合的民品开发队伍,已在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精密光学仪器、特殊工艺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已发展成为开发区的骨干企业之一。

控制与推进事业部自1979年以来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0项和市、部、国防科委科技进步成果226项。

目前该部正为研制新一代航天产品和开发国内外市场急需的适销对路高技术产品而努力。

卫星应用系统部卫星应用系统部下属从事卫星应用技术研究的高科技单位。

主要从事卫星跟踪遥测、信息接收处埋;卫星地面系统研制;以及计算机科学计算cad、cam;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科学研制和工程应用,是负责卫星应用及地面设备的总体研究单位。

卫星应用系统部的业务范围和主要工作任务有:卫星应用技术研制及设备研制;中国各类卫星的跟踪监测和质量评价及设备研制;卫星遥感信息预处理和典型方法的研究;应用卫星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研究;信息管理和通信服务技术开发应用等。

长期以来,研制的跟踪遥测设备接收、处理的卫星遥感信息已广泛用于军事、地质、石油、水利、交通、金融、邮电、广播电视等各个方面,收到良好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和鼓励。

在卫星应用领域,已获得航天部、国防科工委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1项。

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部级一、二等奖多项;从83年以来,已有数十篇关于信号与信息处理的著作和报告在国内外会议以及刊物文献上发表。

在长期的实践锻炼和考验中,造就了一支热爱祖国,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较高技术管理水平及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队伍和管理人才;配有技术先进的卫星遥感信息接收处理设备,完善的卫星地面设备综合测试实验室和为系统工程服务的计算中心,以及众多高精度测试仪器。

并配有条件完备的卫星监测地面试验站。

该部现设卫星地面系统总体设计等七个室,拥有一支经过实际锻炼和考验的科技队伍(其中研究员6人,高级工程师56人,工程师108人,职工总数327人)和开展科学研究、设计计算的先进仪器设备。

该部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已先后派出数十人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修考察和协作。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西安分院)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1968年4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西南分所研制各类空间飞行器的有效载荷以及电子系统和设备、地面测控和卫星应用电子系统与设备的专业性研究所。

主要从事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测控和卫星导航技术研究,卫星有效载荷和跟踪系统以及其它空间电子设备工程研制。

该所拥有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技术力量雄厚,设有空间微波基础国防重点实验室。

已成功研制的c波段卫星通信有效载荷,卫星天地测控网地面/舰载双频多普勒测速、遥测跟踪系统和微波统一测控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卫星测控应答机和测控天线,正在进行ku、ka波段和更高频段通信有效载荷及ccd相机的开发。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8月21日,是中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单位之一。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南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希季、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华宝都曾担任研究所领导工作。

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院士现担任研究所高级技术顾问。

研究所集研究、设计、试验和试制于一体,拥有航天器回收、光学遥感、复合材料结构、火工装置四大专业,技术装备精良,科研实力雄厚。

四十年来,研究所在探空火箭及上述四大专业技术领域取得200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两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研究所是中国唯一从事航天器回收技术研制的单位,返回式卫星的回收成功率保持100%,居世界先进水平。

在航天光学遥感技术研究领域,研究所成功地研制出几代多种型号的可见光卫星相机系统,所拍摄的照片图象清晰,分辨率高、信息丰富、实用性强、已经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