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安全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安全事故情况,确保事故信息畅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安全事故的上报、调查、处理和整改工作,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事故分类与上报第四条事故分类(一)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轻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的事故。

(二)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三)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四)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第五条事故上报要求(一)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二)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类别、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初步原因等。

(三)发生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的,应当在1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章事故调查与处理第六条事故调查(一)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事故调查。

(二)事故调查应当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事故损失等情况。

第七条事故处理(一)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二)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对事故涉及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更换或改进,确保安全运行。

第四章事故统计分析与通报第八条事故统计分析(一)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二)将事故统计分析结果报送公司领导,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第九条事故通报(一)对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公司应通过内部通报或媒体向社会公布。

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事故的上报调查和处理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保障业务的正常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所有事故的上报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生产安全事故:包括工业安全事故、建筑施工事故、火灾事故等;2. 交通事故:包括车辆碰撞、交通道路堵塞等;3. 公共安全事故:包括人群踩踏、火灾、爆炸等;4. 环境污染事故: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5. 技术事故:包括电力、通信、信息系统故障等。

第二章事故上报第四条员工在发现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给直接主管,并向安全部门汇报。

如无法立即向直接主管进行上报的,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报警。

第五条上报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1. 事故发生地点;2. 事故发生时间;3. 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 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六条直接主管收到事故上报后,应立即前往事故现场查看,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施,保障现场的安全。

第七条安全部门应及时将事故上报的信息汇总并提交给上级主管,同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事故发生的情况。

第三章事故调查第八条事故调查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展开,确保相关证据的保存和取证。

第九条事故调查组由安全部门牵头成立,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调查工作。

第十条事故调查组应进行以下工作:1. 进行现场勘查,收集事故现场的证据;2.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事故背景和相关情况;3. 调查相关人员,了解事故的具体经过;4. 评估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5. 分析事故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事故调查组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并根据报告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第四章事故处理第十二条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并进行相应的事故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事故处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并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2.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3. 安排设备维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5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5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1.0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各区县中心、各工程项目发生的安全生产、通信事故及第三方意外伤害等情况,并及时有效地调查处理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0本规定适应各区县(市州)维护中心、各工程项目。

3.0程序3.1事故上报方式。

可用书面、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报告。

3.2事故报告内容:4.1发生工伤类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生产部门及综合部负责人,并由各负责人逐级上报;如需报工伤备案须在一小时内填写《职工工伤事故备案表》交至综合部行政专员处,并上报社保局工伤科进行备案。

4.2发生第三方意外伤害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生产部门及综合部负责人,并由各负责人逐级上报。

4.3发生通信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生产部门负责人,并由其逐级上报,由生产副总____进行事故责任处理并报综合部备案。

4.4对各类事故将根据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事故性质及责任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1、医疗费用在____元以下者(不需做工伤认定的),事故当事人罚款200,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____元;2、医疗费用在____元以上____元以下的,事故当事人罚款____元,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____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200;3、医疗费用在____元以上的,事故当事人罚款____元,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____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____元;生产部门负责人罚款____元。

1、医疗费用在____元以下的,事故当事人罚款____元;2、医疗费用在____元以上____0以下的,事故当事人罚款____,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____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200;3、医疗费用在____0以上的,事故当事人罚款3000,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____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____元;生产部门负责人罚款____元。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及时报告、调查、处理员工伤亡事故及与监理工程有关的安全事故,依据《____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员工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

公司各监理项目处发生员工伤亡事故及与监理工作有关的安全事故,应按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公司法人顺序逐级口头或电话上报;公司其它部门发生员工伤亡事故,按报告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公司法人顺序逐级口头或电话上报;每级上报时间均不得超过____分钟。

第三条事故的对外报告由公司法人负责,其它人在未得到公司法人授权的情况下不得对外报告。

第四条事故的调查视事故发生性质分别由项目处总监理工程师、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公司法人负责____。

1、发生轻伤事故时,项目处员工由总监理工程师,其它部门员工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____。

2、发生重伤事故时,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____有关人员亲临现场,进行调查。

3、发生死亡或有重大影响的事故时,由公司法人____有关人员亲临现场,配合相关安监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4、发生与监理工程有关的安全事故时,由项目处总监理工程师负责____人员,调查;情况重大的,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____。

第五条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按“查思想、查领导、查制度、查纪律”的“四查”方式,对事故发生的经过情况准确调查,分析原因,明确事故性质和相关责任人。

第六条事故调查完成后,应形成有所有调查人员签字的调查报告,交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公司依法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事故的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理。

经安全生产领导认定为工作事故的,由公司综合部负责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条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季报表制度,每季度末月____日前交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公司汇总后报省通信管理局。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处理制度模版(5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处理制度模版(5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处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事故报告制度第二条公司员工发现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填写事故报告表格。

第三条公司所在部门负责人收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工作,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立即向公司安全生产部门报告。

第四条公司安全生产部门收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五条事故报告中应包含事故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以及初步分析的原因等内容,并由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对于重大事故,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立即进行报告,并组织抢救、灭火、防控等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第三章事故调查处理制度第七条事故调查小组应由公司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召集,并明确调查员的身份和任务。

第八条事故调查小组应全面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相关环境,采集相关材料、现场照片、录音等证据,进行综合分析。

第九条事故调查小组应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进行调查,依法依规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十条事故调查小组应在调查结束后,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责任划分、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等内容,并由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对于涉及重大事故责任者,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及时将调查结果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并保留相关材料作为备案。

第四章复查与整改第十二条事故责任人应无条件接受调查小组的处罚,并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

第十三条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认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对未能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第十四条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和复查。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五条对于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人,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扣发工资、停职、解聘等。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精选7篇)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精选7篇)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精选7篇)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篇1一、发生事故,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将事故发生经过、时间、地点、设备和人员伤亡情况等信息通知本部门领导。

二、本部门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根据事故性质报告公司领导和公司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部门。

三、本单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部门接到事故应急救援请求后,应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救援人员。

四、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根据险情和灾伤事故的严重程度,立即向市有关上级部门、市各应急救援中心报告以及通知附近生产经营单位和社区,拨打“110”、“119”、“120”等电话求援。

五、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和拨打求援电话时,应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救援内容、程度、有害物质性质、数量、人员伤亡情况以及对救援的特殊要求等详细报告。

六、当需要向外求援时,应设人在路口接应和派员疏通抢险。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篇2护理工作范围、环节多,操作具体,可能发生差错的机会也较多。

护理差错是事故的苗头,为做好护理差错的预防工作,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1.事故的定义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悉,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痛苦,造成残废或死亡等不良后果者。

2.事故等级分类:(1)一级事故: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者。

(2)二级事故:造成病人残废、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

(3)三级事故:造成组织器官损伤并产生功能障碍,或因护理措施不当使病情加剧或一度恶化而延长治疗日期,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者。

3.责任事故范围:(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以致失去抢救机会或造成严重后果者。

(2)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血等造成不良后果者。

(3)由于不负责任,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跌伤以及三度褥疮者。

(4)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

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

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一、引言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对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介绍一套全面、系统的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事故上报要求1.事故上报时限发生事故后,相关人员应立即上报事故,并在发现事故后的24小时内上报给安全管理部门。

任何拖延上报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2.事故上报内容事故上报的内容应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损失程度等详细信息。

同时,还需提供事故发生前的相关操作和措施,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情况。

三、事故调查机制1.事故调查小组的组建事故调查小组由安全管理部门指派,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

小组成员应具备调查分析能力和技术研判能力。

2.事故调查程序(1)确定调查范围:事故调查小组应在确定调查范围时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因素,包括技术、人为、管理等因素。

(2)收集证据:小组成员应对现场进行勘察,并采集相关的证据。

同时,还需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

(3)分析原因:事故调查小组应结合现场情况和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找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撰写调查报告:事故调查小组应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事故的详细情况、调查分析、责任认定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四、事故处理措施1.事故责任的认定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确定事故责任。

对于事故中存在的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不当等行为,应追究相应责任。

2.事故损失的处理(1)人员伤亡: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开展医疗救治,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2)设备损坏:对于因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坏,应及时完成维修或更换,并做好相应台账记录。

3.事故预防措施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改进措施,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同时,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五、事故纪录与追踪1.事故纪录对每起事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损失情况等。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3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3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四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的工作机构,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

第五条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应当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进行,由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二章报告程序第六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责任单位应当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通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第七条上级主管部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对事故的原因、责任人进行查明,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八条调查小组应当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勘察和调查工作,对事故的现场情况、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原因等进行详细记录。

第九条调查小组应当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和取证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和调解。

第十条调查小组应当在调查结束后及时编写调查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通报责任单位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

第三章处理程序第十一条上级主管部门收到调查报告后,应当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对责任单位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二条对于责任单位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的,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停产整顿等。

第十三条对于个人造成事故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四条对于受伤人员应当及时安排医疗救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和赔偿。

第十五条对于事故后的事故隐患应当进行整改,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四章监督和处罚第十六条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七条对于不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十八条对于故意隐瞒事故事实、假报事故、销毁事故现场等行为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员工安全,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和损失,并能及时准确地上报和处理事故,特制定本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事故上报和处理管理。

三、定义1.事故:指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人员伤亡、设施设备损坏或者环境污染的事件。

2.轻微事故:指人员轻伤、设施设备轻微损坏或者环境轻微污染的事故。

3.一般事故:指人员受伤较重、设施设备损坏较严重或者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事故。

4.重大事故:指人员重伤或者死亡、设施设备严重损坏或者环境严重污染的事故。

四、上报程序1.事故发生后,目击者或知情人员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确保自身安全。

2.目击者或知情人员应迅速向现场负责人或主管报告。

3.现场负责人或主管应立即向事故责任人和安全主管报告,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4.事故责任人应立即启动事故调查程序,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与记录。

5.调查人员应按照事故调查程序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关证据。

6.调查人员应按照事故等级的要求,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7.上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员情况、设施设备损坏情况、引起事故原因、紧急救援措施等。

8.事故上报应由事故责任人直接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抄送安全主管。

五、事故等级划分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划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三个等级。

1.轻微事故:指造成轻微伤害、部分设施设备损坏或者局部环境污染的事故。

2.一般事故:指造成一定伤害、重要设施设备损坏或者环境污染的事故。

3.重大事故:指造成重大伤害、重要设施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严重环境污染的事故。

六、处理程序1.轻微事故的处理程序:(1)事故责任人应立即组织救援和处理工作,确保现场人员安全并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责任人应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安排人员检查事故现场,并查明事故原因。

(4)根据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可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3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3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避免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公司财产的安全。

2. 定义:生产安全事故指在生产过程中因不正常情况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生产中断的事件。

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溺水、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

3. 报告责任:任何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员工都有责任立即向上级或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4. 报告流程:(1) 发生事故后,立即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并防止事故扩大;(2) 同时立即向现场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报告事故情况;(3) 安全管理人员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将事故情况报告给上级管理层;(4) 同时将事故情况登记在事故报告中,包括事故时间、地点、事故经过、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等;(5) 安全管理人员将事故报告提交给公司安全委员会进行审核和处理。

5. 处理:(1) 根据事故报告,安全委员会将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2)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3)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对受伤员工进行相应的救治和补偿,并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4) 对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进行核算,并尽快进行修复或赔偿;(5) 根据事故处理的结果,进行事故总结和安全改进措施的制定。

6. 监管和评估:公司安全委员会定期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监管和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不断完善。

7. 安全培训:公司将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

8. 罚则:对于未按照本制度要求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或故意隐瞒事故情况的员工,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具体制度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和制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管理,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文(3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文(3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故上报流程,及时掌握和处理事故信息,提高应急处理效率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第二章事故上报的范围和对象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的事故上报行为。

第三条事故上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员工、管理人员、相关部门、分支机构。

第四条事故的定义: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意外因素引发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第五条事故分类:1. 伤亡事故:指发生在工作场所的导致员工伤亡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

3. 一般事故:指造成较小人员伤亡、一般财产损失或对环境造成一般影响的事故。

第三章事故上报的原则和程序第六条事故上报原则:1. 及时上报:对发生的事故,应立即进行上报。

2.真实准确:事故上报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有虚假和隐瞒。

3. 统一流程:事故上报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确保上报的信息全面、完整。

第七条事故上报程序:1. 发现事故后,直接拨打公司紧急救援电话进行报警,并实施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

2. 第一时间向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口头汇报。

3. 同时填写事故上报表,并抄送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4. 安全管理部门收到事故上报后,对事故进行核实和评估,并将情况汇报给公司高层。

5. 安全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措施,并督促责任部门按时落实。

6. 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向公司高层报告事故上报情况和处理进展。

第四章事故上报的要求和责任第八条事故上报的要求:1. 事故上报表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发生原因、受伤人员情况、财产损失情况等基本信息。

2. 事故上报表要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内容完整、准确,不得有遗漏和虚假。

第九条事故上报的责任:1. 发现事故的责任人有义务立即上报,对于隐瞒事故或拖延上报的,将追究相应的责任。

2. 上报事故后,责任人要积极配合安全管理部门进行调查,为公司的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管理制度(三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管理制度(三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管理制度》。

二、定义和范围1.生产安全事故:指在工作场所及其周边范围内,因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人的伤亡、财物损失、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2.申报单位: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或部门。

三、报告义务及程序1.报告义务(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申报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上级主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与处理。

(3)如发生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申报单位还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2.报告程序(1)申报单位应尽快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损失情况等。

(2)上级主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核实,并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与处理。

(3)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汇报事故的情况、处理措施等。

四、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1.事故调查(1)上级主管部门应责成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的原因、过程及责任人。

(2)事故调查应全面、客观、公正,依法进行。

2.责任追究(1)对于导致严重后果的事故,应依法追究责任,并进行公开曝光。

(2)对涉及责任人员,应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加强监督。

五、事故处理和救援措施1.事故处理(1)事故发生后,首先要采取紧急措施以阻止事故扩大和减少损失。

(2)对事故进行分类处理,对轻微事故,及时处理,以免发展成为严重事故。

(3)对严重事故,应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和处置。

2.救援措施(1)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事故现场的救援和处置。

(2)指导申报单位进行一线救援,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装备。

六、事故报告登记和档案管理1.事故登记(1)申报单位应设置事故登记簿,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登记,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处理结果等。

(2)上级主管部门应建立事故登记制度,对上报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登记。

安全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单位安全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安全事故,提高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部各类安全事故的上报、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等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不得隐瞒、谎报或拖延;2. 准确性:上报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夸大或缩小;3. 全面性:上报内容应全面,包括事故原因、经过、损失、影响等;4. 保密性:对事故上报过程中涉及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应予以保密。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事故上报责任:1. 事故现场相关人员应立即上报事故情况;2. 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及时上报事故情况;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事故上报的审核、汇总和报告。

第五条事故调查处理责任:1. 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经过、损失、影响等进行调查;2. 安全管理部门对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审核,提出处理意见;3. 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应上报单位负责人审批。

第三章事故上报程序第六条事故上报时限:1. 一般事故: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上报;2. 较大事故: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上报;3. 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上报。

第七条事故上报内容:1.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2. 事故发生原因及经过;3. 事故涉及人员、设备、财产损失情况;4. 事故现场照片、视频等资料;5. 事故调查、处理及预防措施。

第八条事故上报方式:1. 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向安全管理部门口头报告;2. 安全管理部门将事故情况录入事故报告系统;3. 安全管理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章事故处理第九条事故调查处理:1. 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经过、损失、影响等进行调查;2. 安全管理部门对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审核,提出处理意见;3. 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应上报单位负责人审批。

生产安全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上报管理,提高事故处理效率,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上报范围1. 任何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坍塌、高处坠落等。

2. 任何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或社会影响的事故。

三、上报责任1. 事故发生单位为事故上报的第一责任人,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事故处理,并按照本制度要求上报事故信息。

2.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发现事故后,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

3. 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上报至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四、上报流程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2. 现场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3.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事故等级和性质,按照下列规定上报:(1)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重大事故: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4.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五、上报要求1. 事故报告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谎报或者迟报。

2. 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原因、伤亡情况、财产损失、处理措施等内容。

3. 事故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完成。

六、责任追究1. 事故发生单位未按照本制度要求上报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2. 事故上报过程中,发现隐瞒、谎报、迟报等行为的,依法予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事故上报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予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五篇)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五篇)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及报告制度一、总则1、为了及时地了解和分析事故原因,掌握事故规律,吸取事故教训,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明确事故管理程序及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事故,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并造成生产中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重大险情的事件。

3、法人是事故管理第一责任人。

二、事故分类1、按事故性质分为:责任事故:由于人的失误、失职及管理原因造成的事故。

自然灾害事故:人力不可抗拒的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破环事故:有预谋的人为破坏事故、事件。

2、按事故内容分为:重大险情事故。

发生事故的条件已经具备,或者虽然发生了事故,但因某种原因侥幸或者因处理及时得当而未造成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

设备事故。

机械、工艺、动力、运输等设备、设施及仪器、仪表、工具的非正常性损坏,造成财产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人身伤亡事故。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事故处理程序事故处理不论大小均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事故紧急处理事故发生时,当事人和现场工作人员应认真做好报告、抢救和保护现场等事项。

(1)一旦发生事故,当事人及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向事故发生部门、安全管理部门或有关领导报告;同时立即设法控制事故蔓延和抢救伤员。

(2)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封锁保护现场,除抢救需要外,禁止无关人员入内,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破坏现场。

未经安全管理部门或事故调查组现场勘查同意,不得以任何借口、理由擅自清理现场。

(3)有关领导及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组织抢救,重大事故要迅速组成临时抢救领导小组,统一指挥。

2、事故报告(1)当事人或现场人员应向事故单位报告,单位应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重大事故可直接报告给领导。

(2)一般事故应在发生事故后当日内报告到有关部门,重、特大事故应立即报告。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上报制度(5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上报制度(5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上报制度一、目的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使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实施监管监察。

三、职责总经理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工作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双控领导小组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清单的制定并审核,事故隐患的排查、登记、治理、上报、监控、销号的全过程的督促和管理。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督促各部门对隐患的排查、登记、治理、上报、销号等过程的执行工作。

四、事故隐患上报(1)双控领导小组依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制定本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的排查清单,经____审定定稿后在公司内部公布,并按相关文件规定时限及时在信息系统报备,已报备的排查清单必须严格落实。

(2)班组岗位员工按照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排查出的隐患上报车间,车间负责人汇总上报双控引导小组,双控领导小组安全管理人员汇总,登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进行上报。

(3)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主管安全的副总、双控领导小组____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治理的时限和要求(五)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4)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它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存储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的发生。

(5)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在整改后需要登录系统,进行隐患整改销号处理。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上报制度(2)是一种组织和管理机制,用于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隐患的存在。

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5篇)

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5篇)

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事故上报、调查及处理程序。

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事故的定义及分类,事故上报程序、上报时限,事故调查处理及事故统计。

3术语与定义3.1事故的定义事故是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

伤亡事故是指员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设备和设施的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或急性中毒事件。

3.2伤亡事故的分类规定3.2.1按伤害情况分类3.2.1.1重大人身险肇事故:指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但由于各种原因而幸免伤亡的未遂事故。

3.2.1.2轻伤事故:指员工负伤后需要歇工一个工作日以上105各工作日以内的,但未达到重伤程度的伤害事故。

3.2.1.3重伤事故:指负伤后,经医师诊断为残废、或者可能成为残废、或者虽不致于成为残废,但伤势严重的伤害事故,且休工超过____天以上者。

重伤分为重度重伤(1—4级伤残)和轻度重伤(5—10级伤残)。

凡因公负伤人员,当时不能够确诊为重伤,从受伤之日起一个月内,仍不能确定为重伤者,按轻伤事故统计,若一个月后由轻伤转为重伤或者死亡,则不再按重伤或者死亡报告,也不再作专题调查报告。

4管理内容与方法4.1事故上报及时限发生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____小时内报告厂安全生产领导组及公司安环处,并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表》。

报告时间规定为:部门(车间)报厂安全生产领导组不得超过____天,重大事故不超过____天;厂安全生产领导组接到事故报告后,最迟距事故发生不得超过____天上报公司安环处。

公司安环处接到事故报告后,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事故发生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配合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

4.2事故调查及处理4.2.1发生轻伤事故,由厂安全生产领导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处理结果要在____天内上报公司安环处。

未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按照《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规定》3.2.9.5之规定处理。

生产安全事故上报制度(3篇)

生产安全事故上报制度(3篇)

生产安全事故上报制度一、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以下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公司有关领导及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1.施工中出现安全异常,经提出后,施工单位未采取改进措施或改进措施不符合要求时;2.对已发生的工程事故未进行有效处理而继续作业时;3.安全措施未经自检而擅自使用时;4.擅自变更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时;5.使用没有合格证明的材料或擅自替换、变更工程材料时;6.未经安全资质审查的分包单位的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时;7.出现安全事故时。

二、发生了事故要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向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并参加调查分析,弄清原因,查明责任,指出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见。

三、所有事故均应逐级汇报,及时查找因果关系,避免再次发生同类事件,安全部门应全过程记载存档,以便工作顺利展开。

四、事故发生后,由安全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部安全管理负责人共同调查,按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监理组、工作组批准实施。

五、对发生事故隐匿不报者,除进行批评教育外,视情节严重,损失大小,严肃处理。

生产安全事故上报制度(2)是指企业建立的一套规范和流程,用于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上报和处理。

生产安全事故上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以下是生产安全事故上报制度的主要内容:1. 上报责任人:确定负责生产安全事故上报的责任人,通常是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专员。

2. 上报流程:明确生产安全事故的上报流程,包括上报的途径、时间和要求等。

3. 事故分类:将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类,通常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等级。

4. 事故报告:明确上报事故时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损失情况等。

5. 上报时间: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通常要求在事故发生后的几小时内完成上报。

6. 上报对象:明确生产安全事故的上报对象,通常包括企业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责人。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3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3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并及时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

一、报告制度:1. 生产单位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规定事故报告的时间、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方式等。

2. 生产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按照规定的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

3.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等。

二、调查制度:1. 生产单位应建立事故调查制度,对每起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并编制调查报告。

2. 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的详细经过、事故的原因分析、责任认定、事故救援和处理情况等。

三、责任追究制度:1. 对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单位应进行责任追究,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2. 生产单位应建立相关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以及追责程序和方式。

四、事故预防和管理制度:1. 生产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等。

2. 定期对生产设备及场所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以上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的一些要点,具体的制度和措施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制定。

生产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和提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2)一、生产安全事故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或者___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五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五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1、事故隐患的范围,危及加油站的不安全因素。

2、加油站建立事故隐患整改台账,台账设在加油站安全管理部门。

3、隐患整改必须严格遵守“五定”原则,即定临时防范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方案,定整改负责人,定资金来源。

4、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时,必须优先安排事故隐患整改计划。

整改项目一经确定,必须认真抓好资金、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的落实,加油站的隐患整改计划必须在每年____月____日前报站长。

5、安全技术措施资金必须优先解决事故隐患的整改。

6、站长对事故隐患整改负____领导责任,对自检自查和有关管理部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立即____和落实整改,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中。

7、内部自检自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负责人,督促立即进行整改,整改情况和复查情况要详细记录在案。

隐患排查治理制一、事故的分类和分级凡在加油站区域内或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物资财产损失均称为加油站事故,按事故类型分为:爆炸事故、火灾事故、设备事故、生产作业事故、交通事故、人身伤亡,按事故性质分为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或破坏事故。

二、事故报告1、发生事故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站长,紧急情况要报警,伤亡、中毒事故,应保护现场并迅速____抢救人员及财产,重大火灾、爆炸、跑油事故,应组成现场指挥部,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凡属二级及以上事故,加油站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事故发生后____小时内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造成的后果,初步分析、已采取措施等情况以电话、电报或传真方式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由于油品质量、跑油、火灾,爆炸等原因造成较____影响的事故,应迅速报站长。

4、发生涉及死亡的特大、重大和一级事故,应积极配合调查部门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隐瞒、拒绝。

三、事故调查1、外包工程乙方发生的事故,由乙方负责____、处理。

2、加油站应配合事故调查部门进行调查,提供有关资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1.0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各区县中心、各工程项目发生的安全生产、通信事故及第三方意外伤害等情况,并及时有效地调查处理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0本规定适应各区县(市州)维护中心、各工程项目。

3.0程序
3.1事故上报方式:可用书面、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报告。

3.2事故报告内容:
3.2.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及事故类别、等级、现场情况;
3.2.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是否有人员伤亡情况、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估算和可能造成的对公司负面影响的评估;
3.2.3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
3.2.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3.2.5事故处理结果
4.0事故上报流程
4.1发生工伤类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生产部门及综合部负责人,并由各负责人逐级上报;如需报工伤备案须在一小时内填写《职工工伤事故备案表》交至综合部行政专员处,并上报社保局工伤科进行备案。

4.2发生第三方意外伤害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
生产部门及综合部负责人,并由各负责人逐级上报。


4.3发生通信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生产部门负责人,并由其逐级上报,由生产副总组织进行事故责任处理并报综合部备案。

4.4对各类事故将根据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事故性质及责任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4.4.1发生工伤事故的责任追究及处罚
4.4.1.1对于因个人主观原因(如违章操作等)致使本人造成工伤事故的,事故当事人承担主要在责任,其他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具体按以下规定处理:
1、医疗费用在1500元以下者(不需做工伤认定的),事故当事人罚款200,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100元;
2、医疗费用在15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事故当事人罚款500元,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300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200;
3、医疗费用在20000元以上的,事故当事人罚款1000元,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500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300元;生产部门负责人罚款200元。

4.4.1.2对于因个人主观原因(如违章操作等)致使他人造成工伤事故的,事故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具体按以下规定处理:
1、医疗费用在1500元以下的,事故当事人罚款1000元;
2、医疗费用在1500元以上20000以下的,事故当事人罚款2000,
元,中心主任(项目300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经理)罚款200;
3、医疗费用在20000以上的,事故当事人罚款3000,班组(队)长、主管(子项目经理)各罚款500元,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罚款300元;生产部门负责人罚款200元。

4.4.1.3对于其他非人为主观原因造成工伤事故的,事故所在地(项目)承担主要责任,相应生产管理部门承担管理责任。

具体按以下规定处理:
1、医疗费用在20000元以下的,按医疗费的15-20%比例扣罚事故所在地(项目)工资,按医疗费的5-10%的比例扣罚相应生产管理部门的工资;(针对事故所在地(项目)是按医疗费的相应比例扣工资还是按医疗费的实际发生金额扣除生产收入,供考虑,管理部门建议可按比例扣罚工资)
2、医疗费用在20000元以上的,按医疗费的10-15%比例扣罚事故所在地(项目)工资,按医疗费5%的比例扣罚相应生产管理部门的工资;
3、以上扣罚金额由被扣罚中心(项目)、部门自行核算、分摊责任人。

4.4.1.4因不可抗力的客观原因(如地震、台风等)且各中心(项目)充分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的情况下造成的工伤事故,责任由公司承担,不做相关处罚。

4.4.2发生第三方意外伤害的责任追究及处罚
4.4.2.1因区县(市州)中心、工程项目单位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意
条处4.4.1.2识薄弱等自身主观原因导致第三方受到伤害的,参照第理;
4.4.2.2因区县(市州)中心、工程项目单位非人为主观原因导致第三方受到伤害的,参照第4.4.1.3条处理;
4.4.2.3因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如第三方的肇事者逃逸且无法破案的)导致第三方受到伤害的,参照第4.4.1.4条处理。

4.4.3发生通信事故的,视客户单位对公司的处理方案而定
4.4.3.1因发生通信事故而被客户单位扣分的,在相应的核算月度内扣除因扣分而产生的产值差额,并对主管(子项目经理)、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生产部门负责人扣罚工资500元、300元、200元。

4.4.3.2因发生通信事故被客户单位通报但未扣分的,对主管(子项目经理)、中心主任(项目经理)、生产部门负责人分别扣罚工资300元、200元、100元。

4.5凡故意隐瞒事故真相、虚报或拖延不报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
责任。

4.6根据事故调查中确认的事实经过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据引发事故发生的原因划分责任。

4.7事故处理结案后,综合部做好对事故的处理、责任追究的宣传、
教育工作,各生产部门认真吸取教训,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