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资料分析

心理契约资料分析
心理契约资料分析

最早使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组织行为学家Argyris,他在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来刻画下属与主管之间的一种关系5。这种关系表现为,如果主管采取一种积极的领导方式,雇员就会产生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保证和尊重雇员的非正式文化规范,如让雇员有自主权,确保雇员有足够的工资,有稳定的工作等,雇员就会有少的抱怨,维持高的生产,Argyris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种关系。

rgyris(1960)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刻画下属与主管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主管采取一种积极的领导方式,雇员就会产生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保证和尊重雇员的非正式文化规范(如让雇员有自主权,确保雇员有足够的工资,有稳定的工作等),雇员就会有少的抱怨,而维持高的生产。虽然Argyris首次将这一产生于社会心理学的交换理论的概念引入到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但没有对这一术语加以明确定义并对其研究范围进行界定。

1962年,Levinson把。心理契约”这一概念看作是一种没有成文的契约.按照Levinson 的观点.“心理契约”即雇主与雇员关系中组织与雇员事先约定好的内隐的没有说出来的各自对对方所怀有的各种期望6。其中一些期望(如-r-资)在意识上清晰些,而另一些期望在意识上则比较模糊,如长期晋升方面的期望等。Lcvinson本人也因深化和发展了这一概念而有。心理契约”鼻祖之称。

Levinson等(1962)在一个公共事业单位的个案研究中,将心理契约描述为“未书面化的契约’’,是组织与雇员之间相互期望的总和。它被用来强调产生于双方关系之前的一种内在的、未曾表述的期望。其中有些期望明确,比如工资;而有些期望则比较模糊,仅仅是间接的揭示,比如长期的晋升前景。这个概念强调员工与组织双方之间的两个概念——内隐和期望,并一直获得了多数心理契约研究者的认可和支持。至今,对心理契约的概念认识仍然继续强调内隐的期望。Lcvinson本人也因深化和发展了这一概念而有“心理契约"鼻祖之称。

Schein7也注意到。心理契约”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每一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一组不成文的期望。并指出,心理契约有个体的心理契约和组织的心理契约两个层次。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他确实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他的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

Schein(1980)强调虽然心理契约是未明确书面化的东西,但在组织中却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他将心理契约定义为时刻存在于组织成员间的一系列未书面化的期望。主要包括员工认为的组织责任(如公平的工资、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充分的福利等)和员工责任(如尽心工作、忠诚、加班等)。他将心理契约划分为个体和组织两个层次。这种划分使人们对心理契约的研究更为具体和明确,从而使今后的研究基本沿着这个思路进行。

Herriot8也把心理契约定位在个体和组织两个层次上。他认为。心理契约”是雇佣关系中的双方即组织和个人在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提供的各种责任的知觉。这种知觉或来自对正式协议的感知,或隐藏于各种期望之中。这种观点比较得到人们的赞同。

Rousseau9等人不同意把心理契约定位在组织上的观点,认为组织不具有主体性,因而不会有统一的希望。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一个范围较窄的定义,按她的观点,“心理契约”即雇员个人以雇佣关系为背景,以许诺、信任和知觉为基础形成的关于双方责任的各种信念。她还认为,组织本身不会有心理契约,它在心理契约中的作用是为知觉提供背景。按照这种观点,对心理契约的定义便从两个层次(即个体和组织)的双边关系转到单一层次和单边关系的个体上,这种观点也得到一些人的认同。

Rousseau(1989)认为,组织是抽象的,它作为契约关系的一方只是提供了创造心理契约的环境,并不能反过来与其成员形成心理契约。虽然它的代理人有可能个人感知到一个存在于雇员之间的心理契约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但是组织不可能“感知"。

以“研究心理契约的动机就是让雇员说话"的目标为导向,Rousseau(1990)提出了一个更加狭义的定义,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体雇佣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的一种理解或有关信念。

综上所述,“心理契约”即雇佣双方对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雇用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但对于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用期望来定义的,也有用信念、知觉来定义的;有强调雇用双方两水平的双边关系的,也有仅仅强调雇员一方的单水平的单边关系的,研究中各种界定都在使用。

KotterJ.P.(1973)认为心理契约是存在于个体与其组织间的~种内隐契约,它将双方关系中一方希望付出的代价以及从另一方得到的回报具体化。Kotter对心理契约的定义强调了“给予对方"的同时有“得到"的期望,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Schalk和Freese(1993)则认为,传统的心理契约定义认定双方存在一种交换关系,在此关中如果一方要决定是否同意某一观点,那么双方的期望和责任需要被同时考虑。这就产生了问题,因为不同水平(个体和组织)的期望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不同的组织代言人会有不同的观念,所以谁应该代表组织是另一个难题(转引自魏峰,2004)。

Robinson、Kraatz和Rousseau(1994)进一步指出,这种信念指的是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雇员对外显和内在的雇员贡献(努力、能力和忠诚等)与组织诱因(报酬、晋升和工作保障等)之间的交换关系的承诺、理解和感知。Morrison和Robinson(1997)对此概念进一步加以明确,指出心理契约一般被定义为一个雇员对其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这些信念建立在对承诺的主观理解的基础上,但并不一定被组织或者其代理人所意识到。

Schermeibom(2002)认为心理契约是一整套个人对组织的关于工作关系的内容所持有的心理期望的集合,并指出一个健康的心理契约关系是在个人向组织做出贡献(技术、努力、时间、创造力、忠诚)和组织向个人提供的激励诱因(工资、红利、培训、机遇、奖励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他认为心理契约的构建是通过互惠去寻求平衡点的过程。他的概念为心理契约形成和构建过程提供了基础,为利用心理契约作为员工激励的诱因提供了前瞻性的认识(转自申学武,2005)。

Tumley、Bolino、Lester等(2004)认为心理契约是员工认为组织应该为他们履行的义务认知和他们应该为公司履行的义务认知组成。

我国对心理契约的关注始于2000年以后。而国内对心理契约本身的研究并不十分活跃,活跃的是在其他专题领域中引入心理契约以及心理契约的应用研究。国内对心理契约概念的研究是在回顾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综述性研究。

陈加洲等(2001)将心理契约定义为雇佣双方在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应得到什么的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内容是雇佣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强调“主观的约定"和“相互责任’’。

丁容贵、张体勤(2002)认为心理契约是指一系列的心理期望,这些期望是契约双方相互知觉但非明确表达的。

李原、郭德俊(2002)把作为心理契约的期望做了扩大,认为心理契约不仅具有期望的性质,还包括对责任和义务的承诺和互惠。它包括的内容是那些员工相信他们有资格得到和应该得到的东西。

余琛(2007)认为心理契约是员工基于对组织应尽义务而对组织抱有的期望,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和与组织互惠的特征。

熊志华(2003)从心理契约的动态性角度提出了心理契约的EAR循环,即指建立(Establishing)、调整(Adjusting)和实现((Realization)的过程。当一个EAR过程结束之后,在既有期望实现的基础上,员工又会对企业产生新的期望,建立一个新的心理契约,继而在前期心理契约履约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直到其再次实现。这样的过程不断地重复,形成了心理契约EAR循环。这个循环过程反映了员工心理的变化,是决定其工作态度的重要因素。EAR的提出无疑加深了我们对心理契约动态变化的理解,然而,若要通过员工心理契约的研究寻找员工激励的新途径,提高员工行为的预测力,必须对心理契约调整和员工心理变化的机理以及心理契约调整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否则以上研究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李明智(2004)等人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入手,在分析心理契约内涵与形成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心理契约在知识员工应对组织变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员工的激励模型,为变革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独特思考激励的角度【6¨。

陈忠卫等人(2004)针对高层管理团队(TMT)进行了研究,从心理契约的角度设计了TMT 凝聚力形成的模型,较好地分析了TMT凝聚力形成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当选择从建立共同愿景、互补团队角色、创建有益的TMT文化入手设计相应对策的建议但是,该研究仍限于理论分析,同时,基于心理契约的TMT凝聚力的形成是以把握团队中成员的心理契约为前提的,在缺乏这一前提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无疑显得空泛而无说服力。

唐翌(2004)曾通过对一个国内大型私营家电企业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不同心理契约类型对企业中不同层级个体的态度如何产生影响的问题。研究发现,无论交易型心理契约还是关系型心理契约,都能对不同层级个体的态度产生正向的作用;相比较而言,对企业中高层级个体的态度改善,关系型心理契约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对于企业中低层级个体的态度改善,交易型心理契约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颜美达(2005)首次从契约角度将经济契约与心理契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她提出,经济契约与心理契约是企业组织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组织应把经济契约与心理契约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全面契约管理。两种契约结合形式包括:(1)低经济契约一低心理契约模式(低一低):组织给予员工在经济上、心理上的较低的承诺,在保健与激励两个方面的刺激不足,属于低效模式【631。常为弱小企业所用。(2)高心理契约一低经济契约模式:组织给予员工很高的心理承诺,提供很强的激励因素刺激,但是经济

上的承诺较低。适用于创业初期的企业。(3)高心理契约一高经济契约模式:组织给予员工很高的经济与心理承诺,提供保健与激励的双重激励,属于高效结合模式。(4)低心理契约一高经济契约模式:组织给予员工高的经济契约上承诺,提供好的保健刺激,但是激励刺激不足,效率有待提高。同时,颜美达指出,组织应在员工职业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契约模式。

李海霞、姜方放(2002)指出,组织要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首先要做到的是分析员工工作的动力以及他们希望从工作或职业生涯中得到什么,从而满足员工心理契约中较高层次的需求、职业生涯期望、工作价值观等。程斌武、苏红健(2005)针对人力资本特点和员工在组织中的多层次需求,提出了基于组织与员工间经济契约、心理契约及社会契约三个层次上激励机制的设计①。焦永纪(2006)主要考查员工薪酬管理与心理契约的关系,指出薪酬设计时以公平为前提,根据员工需求的差异性提供“自助餐式”福利④;刘香毅(2006)指出心理契约的构建是由员工需求、企业激励方式、员工自我定位以及相应工作行为这四个方面的循环来决定的,企业在激励机制构建时,应多设计满足员工心理较高层次需求的方法@。朱晓妹、刘帮成(2007)则通过分析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现状及心理契约违背的后果,提出高科技企业应该从系统的、动态的角度出发,发展新型心理契约,加强心理契约的管理来构建激励机制,从而有效的激励、留住核心员工④。朱明伟、李吴(2008)在回顾现有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类及组织心理契约类型的基础上,初步考察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组织心理契约的影响,通过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三种类型:利诱型、投资型和参与型,提出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心理契约⑨。还有其他学者的一些研究,如朱学红、唐颖洁、黄健柏研究了心理契约在创新团队中的隐性激励作用;姜秀萍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和具体措施。心理契约对员工激励的研究比较集中于知识型员工方面,以知识型员工为对象研究的学者主要包括朱晓妹,王重鸣、李胜兰、姜红梅、肖缓、陈丽等。在企业与核心员工建立怎样的心理契约关系,对核心员工进行激励的问题上,学者赵琛徽郑耀洲(2003)根据人力资本价值和独特性这两个维度,对企业员工进行分类,建立以心理契约为基础的雇员管理四分图模型∞。在四分图模型,研究者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源泉的那部分员工划归为专用型核心员工,与之建立家庭式的心理契约进行管理;与通用型关键员工则建立以功利为前提、互惠共生的共生式心理契约。范宜波(2006)则依据心理契约理论,在分析现代企业核心员工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要留住和激励核心员工,要了解员工的需要、目标、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从较高层次的需要来满足核心员工,从而达到激励核心员工的作用。学者孙芳桦(2008)在借鉴激励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核心员工的特点,提出了心理契约视角的民营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模型固。整个模型以心理契约——激励过程——共同目标实现为轴线构成循环,主要运作可

以表述为组织与核心员工首先对各自目标进行设定与规划,双方经过重复博弈,达成心理上的契约。段庆华、贺世红(2009)认为可以构建中小企业核心员工的心理契约就是把已有的游离于核心员工心中的心理契约系统化,形成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意识,通过塑造清晰的企业远景、建立有效的沟通、对员工充分信任适当授权,为核心员工建立有效的职业规划等来激励核心员工。张雷仝、李红学者提出企业应当加强与核心员工之间心灵契约的建设,以使核心员工在企业中找到认同感,从而为企业和个人的共同目标而不懈奋斗,并指导企业应该实行的措施。

忠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人文概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忠诚”的注释,忠诚是指对国家、民族、事业、领导和他人的尽心尽力。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对忠诚的定义和推崇。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基本道德准则“忠孝节义”来看,其本质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忠”字。西方哲学中有关“忠诚”概念的理性准则,当推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乔西亚?罗伊斯,他在1908年出版了《忠的哲学》一书,他认为忠诚有等级体系,也有档次类别,处于底层的是对个体的忠,然后是对团体,而位于顶端的则是对一系列价值和原则的全身心奉献。长期以来,终身雇佣制是企业培养员工忠诚度的制度平台。在这种雇佣制中,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的心理契约是一种关系型契约,员工以对企业的忠诚换取长期的就业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以忠诚为基础的心理契约逐渐瓦解,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出现了大幅下降,一种基于可雇佣性的新型心理契约正在形成。它强调企业与员工的交换关系,即企业期望获得员工的高工作能力和高绩效,而员工则希望自己可雇佣性的提高。围绕提升员工可雇佣性来重构心理契约,这样,员工对企业就不仅仅是经济和情感方面的要求,他们要求企业能拥有同自己一致的理念,并希望企业能帮助自己实现自身理想。企业与员工间的心理契约的成熟稳定,是提升员工忠诚度的基础,也可以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忠诚度指的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社会团体的目标、象征、宗旨等方面坚信不疑的品质,是把员工忠诚量化的一个概念。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忠诚是相互作用的,没有先后之分。企业对员工的忠诚表现为重视员工,给予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其工作和生活充分的尊重和关心,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等等。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则表现为对企业热爱、对工作认真努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强烈的组织归属感等。企业与员工的相互忠诚可以实现和保持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高度一致,使群体产生巨大的凝聚

力,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现有研究对于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其中,有从个体、企业和社会角度进行研究的。例如,周亚越,俞海山(2003)认为,影响忠诚度的因素有员工个人因素(包括个人品质、个性特质、职业成熟、技术和年龄),企业本身因素(包括企业规模和经营状

况、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裁员及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诚信危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市场化就业机制)。廖冰等人(2003)认为,影响忠诚度主要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价值观念、技术环境、自然环境等)、企业管理因素(包括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政策、发展前景、公司效绩、领导观念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包括员工对工作的感知和对组织的感知等)。汪幼和,张平(2005)认为,影响员工忠诚的因素主要有所在企业的“推力”因素(包括企业文化、工作任务、发展机会、薪酬福利、工作环境、领导方式),外部企业的“拉力”因素,员工因素(包括个性特点、社会特征)。

也有参照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激励—保健理论,将繁多的忠诚因素划分为两大类: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黎志锋,王赟睿(2004)构建了员工忠诚矩阵分析两类因素是如何对员工忠诚产生综合影响的。他们认为,保健因素包括:绩效评估、激励、环境、授权、发展机会等;而激励因素只有一个,就是企业文化。保健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是:如果具备这些因素,员工没有不忠诚,但是员工也不会因此而忠诚。而激励因素是激发员工忠诚的唯一核心要素。

另外,也有的对忠诚的研究是从薪酬,组织文化,人岗匹配,员工培训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的。例如:张晓光(2005)认为,影响忠诚度的五个因素是薪酬、组织文化、人岗匹配、员工培训、尊重与自我实现。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华信惠悦公司Watson Wyatt 的研究认为,包括信任高级领导层(14%),工作中有发展才能的机会(14%),工作安全感(11%),报酬的竞争力(11%),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10%),缺乏相关工作的压力(7%),公司经营活动中的诚实和正直(7%),其他(26%)。花永剑(2004)则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领导。张晓峰(2003)认为,有观念、薪酬、企业管理和其他因素。蔡翔,张光萍(2007)则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企业文化。刘志强,刘伟(2006)认为,有管理制度,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生活保障,企业环境等因素。李佳,李乃文(2007)认为工作价值观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谭远发,王挺(2004)认为主要有多元化的需求,企业管理理念,法制健全三个因素。王承进,蔡琼(2005)认为薪资,管理,招聘制度,工作时间和场所等因素最为重要。从以往学者对于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可见,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对

于个体内部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细致。实际上外部的行为表现往往是个体内部因素决

定的。因而,本报告不仅考虑到外部影响因素——心理契约对忠诚度的影响,同时从个体内

部出发,深入挖掘影响忠诚度的根本因素。表2-1 忠诚度影响因素理论回顾

人品质、个性特质、职业成熟、技术和年龄)、企业本身因素(包括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裁员及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因素(诚信危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市场化就业机制)。

黎志锋、王赞睿(2004)参照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激励一保健理论,将繁多的忠诚因素划分为两大类: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并且构建员工忠诚矩阵分析两类

因素是如何对员工忠诚产生综合影响的。他们认为保健因素包括:绩效评估、激励、环境、授权、发展机会等。而激励因素只有一个,就是企业文化。保健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是:如果具备这些因素,员工没有不忠诚,但是员工也不会因此而忠诚。而激励因素是激发员工忠诚的唯一核心要素。

张晓光(2005)0,为,影响员工对组织忠诚的因素有:①薪酬;②组织文化;③人岗匹配;④尊重与自我实现;⑤员工培训。根据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华信惠悦公司Watson Wyatt的研究,驱动员工忠诚的关键因素有:信任高级领导层(14%)、工作中发展才能的机会(14%)、工作安全感(11%)、报酬的竞争

力(11%)、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10%)、缺乏相关工作的压力(7%)、公司经营活动中的诚实和正直(7%)、其它(26%)。

在西方哲学中,有关“忠诚”这个题目的理智准则,当推1908年成书的《忠的哲学》,作者是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Josiah Royce。在他看来,忠诚白有一个等级体系,也分档次类别:处于底层的是对个体的忠诚,而后是对团体,而位于顶端的是对一系列价值和原则的全身心奉献。忠诚本身不能以好坏论,可以而且应当加以判断的是人们所忠于的原则,正是依据对这些原则的忠诚程度,人们才能断定是否以及何时应该终止对一个人或团体的效忠。

Hirschman(1970)在{Exit,Voice and Loyalty))一书中指出,忠诚作为一种在离职和发表意见之问起协调作用的力量,具有延缓员工离职等作用。该研究将对员工忠诚的研究带进行为主义领域,并集中于探讨其结果变量一员工离职,认为只要员工不离职便是忠诚的。此后,员工忠诚的研究开始分为两个层面:心理层面与行为层面,即态度忠诚与行为忠诚。部分研究者将员工忠诚视为个人对组织的态度。强调忠诚的心理层面,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承诺与组织认同的研究。作为组织承诺视角下的忠诚是一种员工与组织间的连结,或是一种员工对组织的依附,主要强调个人在态度上认同组织与内化组织价值等。Porter 等人(1974)从员工组织心理角度进行探讨。将组织承诺界定为员工个人对组织认同与投入的程度。组织认同概念最早由Ashforth和Mael(1980)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是指组织中的个体对其组织依附的情感反应,以及对其组织价值及目标的内化。Mael和Ashforth(1992)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相互独立,前者是后者的前因变量。

就组织忠诚的行为层面而言,国外研究最多的是组织公民行为。.意指组织并无明确规定、也不受正式奖赏系统约束的利组织行为。换句话说,就算是员工个人不表现角色外行为,也不会受到组织处罚,而能够表现出这样行为的员工,就如同军队中的优良战士般,能够捍卫组织的利益。依据Podsakoff等人(2000)对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文献回顾,组织公民行为的内容包括助人行为、运动精神训、支持组织、组织顺从、自动自发、公民道德、自我成长和提出建言。其中,支持组织在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中,被称之为组织忠诚,意指向外界推销组织、保护组织不受威胁、以及与组织共体时艰1。

RichardCoughlan(2005)提出了员工忠诚的一个新含义:员工忠诚是指行为中个人会自愿做出一些内在保证,在追求个人与集体目标的过程中坚持一些道德原则2。他强调了员工忠诚的道德基础、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观,区别于单纯的组织承诺。并通过实证的方法验证了员工忠诚不同于组织承诺中的规范承诺。

在中国文化中,忠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入文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忠诚”的注释是:(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中国自古就有

对忠诚的定义和推崇,随着时代的变迁,忠诚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纷纷关注员工忠诚的问题,研究者对员工忠诚的含义的界定繁多。且身受国外研究的影响。国内有些学者将员工忠诚等同于组织承诺,用组织承诺的量表来测量员工忠诚度,,如谭晟、凌文辁等。

台湾学者李蓦华(1992)曾深入探讨了华人组织忠诚的内涵,她指出在性质、对象、规范、以及动机来源上,华人组织忠诚与西方组织承诺皆有不同的强调:在性质上,华人组织忠诚较强调情感面,而西方组织承诺则强调工具面:在对象上,华人是以对老板或主管的效忠为主,而西方组织承诺是以纽织为主要的承诺对象:在规范上,华人组织忠诚有较强烈的社会规范,而西方组织承诺没有呈现出这一特点:在动机来源上,道德伦理是华人组织忠诚的重要来源,而西方组织承诺则受到酬赏所驱使。她接着分析了台湾企业主持人与员工的访谈资料,并进一步指出华人的组织忠诚不仅含盖了西方组织承诺的概念,也包含了许多西方组织承诺所忽略的忠诚概念。她整理出组织忠诚包括了五种主要的意涵,分别为负责尽职、主动积极、与公司一体、稳定、以及顺从。刘兆明(1993)在考虑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经验存在着差异后指出:如果我国人士率然直接引用西方“组织承诺”的概念当作是“组织忠诚”的内涵,将是不恰当的。

郑伯埔、姜定宇等人(2000)通过研究指出华人组织忠诚虽然含义接近西方的组织公民行为,但是在华人文化中所引发的忠诚意识,与西方文化中所引发的公民意识,两者间具有相当大的差异,而不能将之称为组织公民行为1。

我国还有很多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对员工忠诚做出了解释,主要有3种观点2:①行为忠诚论认为员工的忠诚是员工表现出来的对企业的一系列具有的行为,着重强调对企业的贡献标准。②态度忠诚论认为忠诚实际上是员工对企业的一种态度,应该着重从员工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方面加以考察。刘聚梅和陈步峰(2003)、郑艳(2001)、周亚越和俞海山(2003)等学者认为,所谓员工忠诚是指员工对企业怀有深厚感情,愿意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同成长,对工作富有责任心、使命感,为实现企业目标奉献聪明才智,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③综合论认为忠诚是员工对企业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的统一。赵瑞美、李桂云(2003)提出员工忠诚是指员土对企业的认同和竭尽全力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上与企业价值观和政策等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尽其所能为企业做贡献,时刻维护企业集体的利益。

4.3.1问卷编制

问卷的编制主要包括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收集国内外相关问卷中的调查题目;二,深入访谈;三,开放式问卷调查;四,预试问卷调查。首先是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外现存的各种心理契约测量量表。包括Rousseau(1998、2000)、GuestD.E.,ConwayN.(2002),Lester&Kickul(2000),McDonald&Makin(2000),陈加洲(2003),李原(2002),朱晓妹和和王重鸣(2005)等人编制的心理契约量表。对语意相同或者类似的题目进行整合和精简。接着就心理契约内容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科研人员、财会人员、营销主管等,以及高校里的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和教师,专业咨询公司的顾问等共20人。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在企业中,企业和员工之间相互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履行怎样的义务。访谈包括电话访谈和面

谈两种形式。同时,通过电子邮件和寄送信件的形式对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的员工共

计46人进行开放式问卷调研。结果回复问卷30份,有效问卷21份,回收率65.22%,有效率45.65%。然后将三个途径得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和筛选,按照重要性、适用性和普遍性的原则挑选出企业应该为员工承担的23项责任,以及员工应该为企业承担的18项责任,组成预测试问卷。抽取中南大学共105名在职MBA学生进行预试,并对预试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由于Comrey(1973)指出因素分析载荷超过O.7l被认为是优秀,0.63被认为非常好,0.55被认为是好的,0.45被认为尚可,0.32被认为较差。运用此标准将载荷小于0.32的项目剔除,保留载荷相对较高的项目,最终形成组织责任18项,员工责任18项的最终问卷。问卷的指导语是:“您相信您工作的单位在多大程度上承诺履行以下责任和义务(这些承诺不仅包括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您的上司以明确方式或含蓄方式做出的保证,还包括您从单位的组织文化氛围、战略、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文件中,使您内心相信单位会这么去做的信念)”;以及“您自己(书面的,口头的,暗示的,双方默认等)在多大程度上向组织承诺过以下责任"。问卷采用Liket五点量表,1表示“从未承诺",2表示“有过暗示",3表示“明确暗示",4表示“明确承诺",5表示“十分明确地承诺"。组织责任项目标记为PC01’PC018:员工责任项目标记为PCEl’PCEl8。根据三维结构的构想,我们设定PC01’Pc06为测量组织责任交易型因子的指标,PC07“PC012为测量组织责任关系型因子的指标,PC013“PC018为测量组织责任发展型因子的指标;PCEl’PCE6为测量员工责任规范型因子的指标,PCE7’PCEl2为测量员工责任关系型因子的指标,PCEl3’PCEl8

为测量员工责任发展型因子的指标。具体项目见表4-1创新型中小企业员工心理契约量表。

对于心理契约概念的界定,参考了Herriot & Pemberton(1995)的思路,把组织与员工的相互关系中,员工所感知到的彼此为对方提供的责任,界定为员工的心理契约。而员工的心理契约又包括两方面内容:员工对组织的责任和组织对员工的责任。本研究主要关注员工认为的组织应为其承担的责任。核心员工是指那些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控制关键资源、有特殊经营才能、对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员工(田晓华,2007)。为便于操作,课题组结合与鞍钢大连石灰石新矿厂高层管理者、各部门经理的访谈,确定研究所采用样本为该企业高层管理者、各部门经理,以及各部门经理列举的占本部门20%~30%的核心员工。

忠诚行为指通过给与组织公开和私下的支持、等待和希望改善、付出公民行为等方式被动但乐观地等待环境和条件改善的行为(Hirschman,1970;Rusbult etc.,1982、1988)对于“组织对核心员工的心理契约”问卷,由于学术界还没有成熟量表,因此,课题组在参考以往学者(Guest,D.E & Conway,N.,2002;Rousseau,D.M & Tijoriwala,S.A.,1998;Turnley,W.H.& Feldman,D.C.,2000;陈加洲、凌文辁、方俐洛,2003)关于“心理契约调查与测量”问卷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中的调查题目和深入访谈,将两途径得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和筛选,按照重要性、适用性和普遍性的原则挑选出组织对核心员工的心理契约23条形成初始问卷,如“给优异的绩效提供特殊的奖励”。之后,请几位核心员工对初始问卷进行试评定,就问卷内容与其情况的符合情况及问卷的可读性进行修改;再请管理专家对项目的适当性和问卷的科学性进行评定。最后,用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对项目有效性和问卷结构进行分析、筛选,形成正式问卷(见图3-7)。

1.心理契约问卷的设计

为了更好的根据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状况进行有效激励,本文编制了《HT

公司核心员工心理契约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核心员工的基本情况。二、心理契约调查量表,该部分为调查问卷的主体,设置的

调查问题是在大量查阅国内外心理契约文献,参考多位专家、学者在实证研究

中使用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而成。主要参考问卷包括:Robbinson&Tumley(1995)

的《心理契约调查问卷》,Rousseau(1998,2000)的《心理契约调查问卷》,

Lee&Tinsley(1999)的《新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还有国内学者李原的《员

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以及陈加洲,凌文铨等人(2003)在研究研究中所使用的

调查问卷。这些问卷及调查结果在心理契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具有很好

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在借鉴以上学者编制问卷的基础上,根据HT公司实际情况

对问卷内容进行了筛选和修改,剔除一些重复项目,通过和导师反复讨论和协商,最终形成了心理契约调查量表。本文把心理契约划分为三个维度(交易型

心理契约维度;发展型心理契约维度以及人际型心理契约维度),构成心理契

约调查量表内容的20个项目分属于这三个维度。

为了便于数据采集,本文主要以HT公司深圳总部核心员工为调查对象,通

过对总部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状况的调查,剖析HT公司激励核心员工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为下文建立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激励机制的提供依据。本文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3份,回收率为83%,去除无效问卷8份,统计出有效问卷75份,占回收问卷的90.36%

心理契约资料

最早使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组织行为学家Argyris,他在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来刻画下属与主管之间的一种关系5。这种关系表现为,如果主管采取一种积极的领导方式,雇员就会产生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保证和尊重雇员的非正式文化规范,如让雇员有自主权,确保雇员有足够的工资,有稳定的工作等,雇员就会有少的抱怨,维持高的生产,Argyris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种关系。 rgyris(1960)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刻画下属与主管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主管采取一种积极的领导方式,雇员就会产生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保证和尊重雇员的非正式文化规范(如让雇员有自主权,确保雇员有足够的工资,有稳定的工作等),雇员就会有少的抱怨,而维持高的生产。虽然Argyris首次将这一产生于社会心理学的交换理论的概念引入到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但没有对这一术语加以明确定义并对其研究范围进行界定。 1962年,Levinson把。心理契约”这一概念看作是一种没有成文的契约.按照Levinson 的观点.“心理契约”即雇主与雇员关系中组织与雇员事先约定好的内隐的没有说出来的各自对对方所怀有的各种期望6。其中一些期望(如-r-资)在意识上清晰些,而另一些期望在意识上则比较模糊,如长期晋升方面的期望等。Lcvinson本人也因深化和发展了这一概念而有。心理契约”鼻祖之称。 Levinson等(1962)在一个公共事业单位的个案研究中,将心理契约描述为“未书面化的契约’’,是组织与雇员之间相互期望的总和。它被用来强调产生于双方关系之前的一种内在的、未曾表述的期望。其中有些期望明确,比如工资;而有些期望则比较模糊,仅仅是间接的揭示,比如长期的晋升前景。这个概念强调员工与组织双方之间的两个概念——内隐和期望,并一直获得了多数心理契约研究者的认可和支持。至今,对心理契约的概念认识仍然继续强调内隐的期望。Lcvinson本人也因深化和发展了这一概念而有“心理契约"鼻祖之称。 Schein7也注意到。心理契约”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每一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一组不成文的期望。并指出,心理契约有个体的心理契约和组织的心理契约两个层次。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他确实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他的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

浅议员工心理契约管理

浅议员工心理契约管理 摘要:知识经济下,企业核心员工是组织的战略性资源,现阶段愈来愈多的企 业在管理核心员工方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由于核心员工是组织的特殊群体,对 其不仅要重视传统劳动契约的管理,更应加强心理契约的管理。 关键词:员工心理契约管理 一、心理契约及其特点 心理契约管理就是引导组织和员工之间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与认知达到一种 平衡和吻合或者比较平衡和吻合状态,从而形成合理心理契约的过程。心理契约 有如下特点: 1.主观性。心理契约的内容是组织代理人和员工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与认知,或者说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相互责任这一事实本身。心理契约可能与雇佣契 约的内容不一致,也可能组织代理人的期望与认知与员工的期望与认知不同。 2.动态性。正式的雇佣契约一般是稳定的,很少改变,心理契约却处于一种 不断变更与修订的状态。任何有关组织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心理契约产生影响。 人们在一个组织中工作的时间越长,心理契约所涵盖的范围就越广,在员工与组 织之间的关系中,相互期望和责任的隐含内容也就越多。 当心理契约被违背时,员工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感反应和后续行为,其核心 是一种愤怒情绪,员工感到组织背信弃义,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对待。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讲,员工抱着一定的期望加入组织,希望借助于组织来满 足自己物质的和精神的多层次需要;同样,组织对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也有特 定目的,力图最好地利用人力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心理契约中既包括 员工对相互责任的期望与认知,也包括组织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与认知,只不过 它是以组织代理人的期望与认知来表现的。 二、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的后果 结合核心员工的特点与心理契约的作用,不难看出核心员工对组织的期望更 多地来自心理方面的需求,这将导致核心员工更加重视与组织的心理契约,而心 理契约的作用模式也使得维护组织与核心员工的心理契约、防止心理契约破裂与 违背尤显迫切和重要。心理学认为员工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到违背会经历复杂的 动态过程,一般须经历三个阶段:承诺未履行→契约破裂(breach)→契约违背(violation)。严重的契约违背会带来许多不良结果,具体表现如下: 1.忠诚度降低。信任是心理契约形成的基础,心理契约违背会导致信任的动 摇和忠诚度的降低,也会导致双方重新确定契约关系。契约双方信任感的建立需 要双方共同的努力,而信任感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从而会严重影响组织效率。 2.交易性增强。心理契约受到严重破坏时,核心员工因掌握核心技术和管理 经验,他们与组织之间契约中的交易成分得到加强,而关系成分减弱,同时,核 心员工会对组织的情感投入减少,更多关注于眼前的经济利益。 3.核心员工的离职。核心员工一般都会有较高的职业忠诚度,相对来讲对企 业的忠诚度较小。组织无法满足员工的心理契约时,员工就很有可能产生离职倾向。这一点从上文心理契约的作用模式就能很明显地看出。 三、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关系管理策略 1.新员工的心理契约引导。在招聘环节,员工的心理契约就开始形成了。新 员工通常将在面试中讨论过的待遇、承诺和责任作为自己对组织期望的基础。所 以在对新员工招聘和面试的过程中,企业应明确公开的职业信息,跟应聘者进行

对大学生小说成瘾的心理分析

对大学生小说成瘾心理的分析 作者:许猛(PB04000818)指导老师:杨映秋 概要 网络,电脑游戏和小说的成瘾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大陷阱。其中网络和电脑游戏的成瘾广泛地受到关注,而对小说的成瘾很大程度上却被忽视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小说成瘾的心理过程,并提出了可能的矫正方案。 前言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各高校学生退学数量明显增加,而最主要的退学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不合格。引起它的头号原因是网络成瘾(包括计算机网络游戏)(约80%),第二是小说成瘾(约13%)。国际和国内对网络成瘾的关注研究已经很多,但对小说成瘾的关注还很少。这里提到的使人成瘾的小说并非那些驰誉世界的文学名著,而是流传于因特网或街头渠道上的,富有刺激性的“大众”文学作品。 成瘾的起源在于动机与行为的正反馈效应。成瘾并非都是消极有害的,也有积极有益的成瘾,如很多科学家对学术研究的成瘾。可以说,是积极的成瘾性帮助了人类超过其他的生物,并创造伟大的文明。但是,消极的成瘾危害极大,危害最大的便是对毒品的成瘾,其次是烟酒。在大学生群体中,对网络、游戏和小说的成瘾危害是最大的。 怎样界定小说成瘾呢?笔者经过对网络成瘾的类比与区别,总结如下:1.全神贯注于小说,停止阅读后还想着小说中的内容;

2.觉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小说才能获得满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阅读小说,但总是失败; 4.当企图减少或停止阅读小说时,觉得情绪低落,易发脾气;5.阅读小说的时间总比预期的要久; 6.为了阅读小说,宁愿逃课;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阅读小说的实际时间;8.阅读小说是为逃避问题或释放情感,如无助、罪恶或焦虑沮丧。其中满足五条或以上,即可以判断为小说成瘾。 成瘾者的心理,主线是“正反馈效应”,但是并不是十分简单。小说瘾实际是经过了多次反复和强化后才形成的。成瘾者大多并非厌学或不知道痴迷小说对学习有巨大负面影响,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不能自拔。小说成瘾,还经常和网络成瘾相互引起、促进。 成瘾的一般机制 人类研究成瘾是从毒品开始的。究发现,大脑内存在一个奖赏通路,主要结构包括:腹侧被盖区、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含多巴胺递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在受到自然奖赏刺激,如进食、饮水、性交和哺育行为时,该通路被激活,机体同时也出现好的感受和体验。电刺激该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所有成瘾性物质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该通路,说明成瘾与该通路被激活关系密切。目前,已了解到许多脑奖赏通路与成瘾的生物化学、细

高中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高中生问题行为产生的 心理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姓名:魏彩兰 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吴家山第四中学 摘要“问题行为”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它有别于违法犯罪行为,又有别于偶尔的错误行为,它是指孩子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涌动的生命,他们都需要人关心他,需要人尊重他的人格,把他当人看,每个孩子都希望有正义感和上进心,然而,这些合理的要求未能得到満足时,有些孩子便在默默承受痛苦折磨的同时,为了寻求他应当得到的东西,走错了路,这样就形成了问题行为。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各种传媒不断撞击孩子们的心灵,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面对绚丽多彩的环境既兴奋又烦闷,想摆脱依赖,要求在家庭中获得平等独立的地位,但这一些正常合理的要求往往与现实的环境不融洽从而产生心理失衡,再加上某些特殊的外部因素影响,于是就形成了中学生的问题行为。 关键字:中学生问题行为心理成因矫正策略 我们所说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由于情绪困扰、学业困难、人际关系矛盾等原因而产生的种种异常行为。这些行为使他们自己不快乐,也使他们周围的人不能满意,从而进一步造成学业上、生活上和人际关系上的困难。主要的问题行为有:顶撞老师;严重扰乱纪律;经常性迟到;打架斗殴;厌学和逃学;青春期朦胧情感;偷拿钱物;迷恋网络;离家出走等等。而且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有其中一项甚至多项问题行为,有的学生某阶段有这样的问题,某阶段又有那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紧张,严重影响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吴家山地区的高中教育质量出现滑坡,大大阻碍了普通高中学校的发展,同时,因为造成了较大危害而被学校开除的问题行为生,或者是未经矫治的问题行为生走入社会后,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近年来,我校为扭转这一局面,在政教处、教科室组织下多次开展

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

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 【专题说明】 高考小说阅读中分析和括人物形象是重要考点,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对考生来说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类试题是对人物形的局部考查,通常就某一细节探求人物心理,或者就某一事件理人物心的变化过程。 小说说中人物的感态度,是在特定的情节和细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梳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是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物的情感态度蕴含在情节发展的各个过程之中,因此作为读懂小说的一个切入点,梳理小说中人物情感度的变化,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考点。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寻访“画儿韩” 邓友梅 望着陶然亭的湖水,甘子千着实犯愁——上哪儿去找“画儿韩”呢?画儿韩是搞“四化”用得着的人,自己不在有生之年把他找回来,闭不上眼呀。 甘子千跟画儿韩有过节儿,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那日画儿韩作寿,请甘子千赴宴。酒过三巡,画儿韩吆喝两学徒捧来一幅画,作了个揖对众人说:“今天惊动各位,可不单为兄弟的寿日,兄弟我六百大洋收了幅假画。”甘子千一看画,心中大惊,那竟是自己一时兴起,用一张宋纸、半块古墨仿张择端的画而作的《寒食图》。 众人齐说:“造假能这样乱真,也算开眼了。”画儿韩说:“大家别叫它吓住,还是先挑毛病,好从这里学点道眼。”他一眼扫在甘子千身上,笑道:“子千眼力不凡,你先挑挑破绽,让大家开开窍!” 甘子千脸早已红了,幸亏有酒盖着。他走到画前,看看左下角,找到一个淡淡的拇指指纹印,确认是自己的作品,但承认笔力终究不如真品,就说:“还是腕子软些;纸是宋纸,墨是宋墨,难怪连韩先生也蒙过去了!”画儿韩爽朗地笑了两声说:“今天我要劝诸位的就是人万不可忘了谨慎二字。这画看来维妙维肖,其实只要细心审视,破绽还是挺明显的。《寒食图》画的自然是清明时节,中州的清明该穿夹袄了,画中这小孩居然还戴捂耳风帽!再细看,这小孩在张择端的《瑞雪图》见过。《瑞雪图》画年关景象,自然要戴风帽。所以单看小孩,单看背景,都是张择端的;可放一块,就不是张择端画的了。” 大家一片惊叹,甘子千心中也暗自佩服。言毕,画儿韩往画上泼了杯酒,划了根火,当场点着,笑道:“把它烧了罢,省得留在世上害人!” 甘子千越想越不安。那日没有阻止那个不长进的那五把自己仿的画儿拿去作旧、又拿去画儿韩处当了,才落下今日这场无声的奚落。他决定明天一早去访画儿韩,把事儿说破。 第二天甘子千到了画儿韩处。画儿韩才把他让到屋里,却见账房先生满脸慌张地跑进来说:“出事了!有人赎画儿来了!要赎昨天烧的那幅《寒食图》!” 甘子千顾不上规矩礼节,跟着画儿韩到了前柜。只听见那五细声细气地说:“有画儿拿画儿,没画儿呢,咱们找个地方说说……” 甘子千正想找句合适的话劝那五罢手,画儿韩往前一挤说道:“您急呀,我比您还急呢!我算计着一开门你就该来的,怎么到这钟点才来呀,不是赎画吗?拿走!” 那五两手哆哆嗦嗦去接包,“画儿昨天不是烧了吗?” 画儿韩说:“昨天不烧你今天能来赎吗?你想要,今晚上我再给你作一幅!” 甘子千不敢相信眼前的奇迹。他把视线投在画的左下角,那个拇指印端端印在那里,跟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与劳伦斯的_虹_

收稿日期:2001-12-02 作者简介:李志斌(1963 ),男,湖北省应城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闵云童(1981 ),男,湖北省仙桃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22卷第2期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22N o.22002年4月Jour nal of Huang gang Normal U niversity A pr.2002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与劳伦斯的 虹 李志斌,闵云童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本文提出了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 的概念。分析了它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了心理分析小说具有在 无意识 心理分析层面与社会批判的文化内涵层面相结合的典型特征,并对心理分析小说的发展史作了大致回顾。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英国心理分析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 虹 ,并从现代小说发展史的角度对劳伦斯及其心理分析小说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英国心理分析小说;劳伦斯; 虹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02)02-0045-04 一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英国在帝国主义的竞争中发展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危机又给英国社会带来一片萧条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激化了国际国内的各种矛盾。对比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强盛,人们对现存秩序与传统制度的信心日渐丧失,精神与信仰的危机和对传统的反叛成为 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主潮,反映在文学上则表现为它的 心理状态、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态度、理想和价值几乎是背道而驰的。 [1](P4)另一方面工业化极大地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导致人与大自然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并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英国社会进入一个 崩溃的个人与退步的整体、个人的 绝对孤独 及其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 的阶段。 [2](P300) 文学开 始更多地转向人的内心,对人的心灵进行观照。心理分析小说便是通过对人的内心的探讨,力图在传统道德观念丧失的同时建立新的符合自然人性的道德观。 对心理分析小说影响最大的要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他提出的 无意识 更是成为 心理分析小说关注的焦点。弗洛伊德将人的无意识视为一种本能 主要是性本能的冲动。在伊德(又译为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说中,与 无意识相应的是伊德,它总是处于受压抑的地位。构成伊德的主要是 性力 ,弗洛伊德称之为 力比多 (Libido),这种本能驱使人去寻找快乐,尤其是性快乐。所以弗洛伊德视性本能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把人的无意识的生物性本能提高到首位,正如霍兰德所说: 弗洛伊德将他的心理学固系在人的动物性的生物学和精神病学上。他 把人看作一个性欲存在。 [3]因此,弗洛伊德也把性欲看作文艺创作的动因。这对整个现代主义文学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心理分析小说更是侧重于对这种无意识和性欲望的分析与解剖。此外,他提出的 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 )在文艺批评与创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理分析小说的代表作家劳伦斯的 儿子与情人 可以视作是对这一理论的极好的阐释。同一时期的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侧重于艺术是心灵的感知,强调无意识和非理性,也成为影响心理分析小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正是因为处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之中,所以心理分析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的同时也具有十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家庭因素分析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摘要:探讨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降低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提供依据。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分析出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改善家庭环境可能增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充分体现了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措施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现在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1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降低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而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家庭因素及其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给子女所提供的教养、教育条件,父母亲的教育思想,教育,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心理气氛等等均会影响个体,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发展方向级水平。发展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在家庭中实施的早期教育及个体获得的早期经验队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家庭因素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

心理契约理论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a2016952.html, 心理契约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张孝利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24期 摘要: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对彼此权利和义务的未公开的信念组合。目前关于心理契约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的组织责任方面,并发现其内容具有依赖于对象和时代的动态变化。心理契约可从时间和绩效要求两个维度分为四种类型。当前已存在的两个心理契约违背的假设模型,可以从理论上对员工的心理契契约违背过程做出解释。目前,心理契约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违背;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36-0043-02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这一概念最先出自于社会心理学,1960年Argyris将心理契约概念从社会心理学领域引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领域。心理契约是当事双方不通过某种显然的形式直接明了地进行意思表达,而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在双方相互感知并认可各自期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隐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1]现在的心理契约存在广义和狭义 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书面的、口头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惯例约定的)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是雇员出于对组织政策、实践和文化的理解和各级组织代理人做出的各种承诺的感知而产生的,对其与组织之间的,并不一定被组织各级代理人所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 心理契约不同于具有文字形式的雇用契约,它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隐含性、主观性、动态性、双向性等。 二、心理契约的内容

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1)

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与人融合的组织,其成长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其内部成员的关系也处在一个微妙而多变的波动状态。正如美国一管理学家所言:“没有凝滞的organization (组织),它永远处在organizing (形成组织)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的物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也都处于一个不断的流变过程中。 如何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有效地长期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而不至于随着企业的变动成长而发生人心离散,员工懈怠、组织这既是企 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是企业文化的价值所在。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是形成组织凝聚力和团队氛围的一种无形的手段。与制度契约相比,心理契约较低的成本促进了企业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率的提高。同时降低了制度契约的成本。‘ ? 起源:梅约的霍桑实验 心理契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梅约的霍桑实验。在这 之前泰勒的科学管理已经形成。科学管理是以经济人为假设,将人的工作与收入联系起来。但后来许多研究表明向科学管理的假设提出质疑,影响人的工作效率的除了经济收入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于是边开始了在1924年至1927年之间,美国的国家研究委员会与西方电器公司合作了一项研究,以判定照明和其他条件对工人和生产率的影响。他们发现,对实验小组的照明,无论是增强还是减弱,生产率都有提高。在研究人员为此打算宣布整个实验归于失败之际,哈佛大学的艾尔登?梅约却发现了某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梅约及其同事发现,改变实验小组照明度、改善休息时间、缩短工作日和变换有鼓励性的工

资制度,似乎都不能解释生产率变化的原因。通过研究他们发现,一般来说,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一些社会性的因素如士气、归属感、以及有效的管理。这一类的管理工作,要求了解人的行为,特别是集体行为,并且通过这样一些个人之间的处事方法如激励、劝导、领导和信息的交流来起作用。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结果,使人们对影响个人工作效率和生产率的的注意力从外部设备硬件环境转向了个人的内心世界。而在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上,也从管理外部硬件的手段转向了影响个人心理的方法。 虽然此时没有提出心理契约的概念,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开展管理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了。 随着管理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以及X-理论、Y—理论和Z--理论的出现,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越来越倾向于从心理的角度和人性的角度出发。这样管理中为了激发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在方法上就从强迫员工工作转向了满足个人需要的激励。 通过对个人需求及其动机的研究,心理学家阿尔布汉姆?马洛斯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发展,并且他认为,当某一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后, 这一需求就终止了他的激励作用。 后来许多人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其中对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发展的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认为在人的需要当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维持因素,诸如工作所条件、薪金、职业安定等,如果这些因素得不到满足的话,人们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但即便是满足了这些条件, 也没有明显的极力作用。另一类是激励因素,诸如成就、公平、晋升、个人发展等。这些因素的满足可以产生满足感和激励作用。 整和需要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可以从需要一策略一方法的角度考虑人的管理问题,既需要层次一双因素理论组合,这样通过激励与约束两个方面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管理。 虽然对人们的需求有各种各样的研究结论,但是除了饥饿等生理需求之外,人们的需要不是独立的,而且还受环境的影响。环境对我 们第二需要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位同时的提升可能会激发起我们提高地位的愿望。人们需求满足的过程又是极其复杂的。一种需要的满足可能会引起更多的

诱发安全事故的心理因素分析

诱发安全事故的心理因素分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国家及企业对人的安全及健康空前重视。从国家到地方,从地方到企业,采取各种安全手段和安全技术保证生产安全。但近两年,国内仍安全事故频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大量事故的统计分析说明,约有70—80%的事故都跟人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有直接关系。 人是机械设备的操作者。人在生产活动中是最最重要的主宰,人的一切语言、行动都要受心理活动的支配。所以,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者来说,他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都直接影响到操作者本身的安全,甚至还关系到他人及设备的安全。而这些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人的思想、行为相对于安全规程及安全状态发生了偏差而造成的,这种偏差产生的原因,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 现结合机械行业的生产特点,对容易诱发事故的10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1、疲劳:如年轻人沉迷网络或因感情婚姻问题,中老年人长期劳累、睡眠不足都会造成心理和体力的疲劳,以及因为患病造成的病态疲劳。这些疲劳都会造成人的记忆力降低、动作的控制协调能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精力不集中,从而引发安全细节的疏忽、身体动作不到位、反应不灵敏,继而诱发安全事故。 2、情绪失控:生产者如果因生活及工作的琐事,喜、怒、哀、乐而情绪失控,就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诱发安全事故。 3、下意识动作:由于长期的工作行为、工作动作习惯,导致在特殊情况下发生危险动作。如钻工下意识的嘴吹铁屑、车工在铁屑缠绕时下意识的用手拉、安装模具倾斜时下意识的用手拽等,都可能造成事故。 4、侥幸心理:如车工、钻工因怕脏而带手套操作;女工怕弄坏发型而不带帽子;夏季热加工工种不按要求穿戴工作服、眼镜;遥控行车背对操作、斜拉斜吊……等违章现象都是生产者的侥幸心理在作祟,都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5、自信心理:生产者如果对于熟悉的工作过于自信,就会疏于对工作物的检查、作出不正确判断也可能诱发事故。 6、省能心理:生产者想花最少的力气、时间,做最多的事,获取最大的回报,是非常普遍的心理现象,这样实际上是非常危险地。如机床没停稳就测量、擦拭就会发生人身伤害;磨床吃刀过猛过大就会造成工件飞出、砂轮崩碎;车床吃刀量过大、工件过重就会造成顶尖头脱落、工件飞出;铣床用快速进给对刀,就可能会撞刀崩刀;铝锭、工具不预热就放入铝液就可能发生爆炸;电炉工不断电就装、出炉就会触电;行车一次吊运工件过多就可能发生倾覆…… 7、逆反心理:由于批评、教育、处罚方式不当、粗暴,产生对抗心理,正好是一种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存在这种心理就会诱发违章的出现、事故的发生。 8、配合不好:集体作业工种多人操作,如果配合不好、协调不当容易发生事故。 9、判断失误:如叉车工对通道空间的判断、行车工对重物重量的判断、冲压工对冲次的掌握,一旦导判断失误就会导致小事变大事; 10、心理素质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如恐高者就不能从事中、高空作业等。 如果在生产活动中,出现了上述一种或数种心态,那就很危险,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安全事故就有可能发生了。 那么,针对这种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心态,有什么应对措施呢?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来杜绝或减少不利于安全的心理状态的产生: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心理契约研究综述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心理契约理论文献综述 2009年5月22日

心理契约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心理契约是维系组织和员工关系的心理纽带,是维持和发展员工与组织间关系的内在力量。在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心理契约是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研究如何有效的管理心理契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对心理契约的研究文献资料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的概念和维度,并对其在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一、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契约就被引入了管理领域。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企业竞争加剧,高科技的引入和低人力成本的追求,使企业裁员、组织合并、重组、缩减开支、新管理手段的运用等成了普遍现象,而与此伴随的则是雇员忠诚度的明显降低,心理契约的研究通过探寻组织动力,给许多尚不清楚的组织现象,例如:可感知责任的作用、委托人与代理人、组织与员工关系等问题以强有力的解释。同时,心理契约能够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新经济环境下雇佣关系的急剧变化,改善员工工作态度、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在80年代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二、心理契约的概念和内容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是员工满意度。虽然这不是有形的契约,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 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与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其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如果将员工的任务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将雇主提供的报酬分为短期和长期,我们也可以发现4种类型的心理契约:交易型,有详细的任务,雇主提供短期

心理契约研究现状

心理契约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建民,王霞(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一、心理契约概念的建立及其发展 自人类社会开始劳动分工起,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对于劳动关系便产生了心理上的约定,这种心理上的约定便是现代心理契约的雏形。在组织不断进化的过程中,管理者发现仅仅用形式上的契约已不能完全表明雇佣双方的关系:一方面,有些关系是难于用文字或口头准确表达出来的;另一方面,形式契约固有的稳定性在面对变化时显得不够灵活。因此现代管理学者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以进一步描述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研究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研究时关注的主体和层次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者对心理契约的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关于心理契约概念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概念引入阶段、概念分化阶段、概念拓展阶段。 (一)概念引入阶段(19 世纪60 年代初—80 年代末)。 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1960)最早使用“工作心理契约”这一术语,但他对这一术语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定义。最早给出明确定义的是施恩(E.H..Shein)(1965,1978,1980),他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根据他的定义可将心理契约理解为:心理契约主要包括组织责任(如公平的工资、晋升机会、培训、福利等)以及员工的责任(如忠诚、遵守制度、尽心工资等)。它的这种划分使心理契约的研究更为具体和明确。 之后“心理契约”这一术语便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对此术语的解释也开始具体和丰富起来。见表1。 以上观点都代表了心理契约定义的早期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这几位研究者的共同点在于将心理契约看作是雇员与雇主对相互责任与义务的共同感知,是雇员和组织双方对交换关系的主观理解,他们把心理契约界定在组织与个人两个层面上,这种观点曾长期左右了该领域的研究。 (二)概念分化阶段(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中期)。 根据心理契约的早期定义,心理契约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两个主体之间。但是,两个主体经常会产生理解的不一致,这样必然造成心理契约内容的非唯一性,给心理契约的后续研究带来很多的困难,所以到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就出现了概念理解的进一步分化,产生了Rousseau学派和“古典学派”之间的学派之争。 Rousseau 学派以Rousseau 等人为代表,强调心理契约是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心理契约存在主体是雇员一方,这后来被人们称为狭义的心理契约。古典学派以Herriot 等人为代表,强调遵循心理契约提出时的原意,即理论的存在主体是组织和雇员双方,并认为这是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这后来被人们称为广义的心理契约。“到目前为止,两种视角的研究同时进行,但是基于狭义心理契约基础上的研究远远多于广义基础上的研究,而且很多属于应用性和实证性的研究”。 (三)概念拓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至今)。 尽管学派之争仍在继续,但在现代研究阶段,不同于这两派观点的研究也开始大量涌现,特别是国内近期出现了对心理契约概念的新研究。他们通过对心理契约存在背景和条件的开拓性研究,对心理契约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并对心理契约的本质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界定,为心理契约自身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见表2。 二、心理契约的结构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在对心理契约概念的本质进行争论的同时,也对其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二维和三维结构两种观点。

对大学生小说成瘾的心理研究分析

对大学生小说成瘾的心理分析

————————————————————————————————作者:————————————————————————————————日期: 2

对大学生小说成瘾心理的分析 作者:许猛(PB04000818)指导老师:杨映秋 概要 网络,电脑游戏和小说的成瘾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大陷阱。其中网络和电脑游戏的成瘾广泛地受到关注,而对小说的成瘾很大程度上却被忽视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小说成瘾的心理过程,并提出了可能的矫正方案。 前言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各高校学生退学数量明显增加,而最主要的退学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不合格。引起它的头号原因是网络成瘾(包括计算机网络游戏)(约80%),第二是小说成瘾(约13%)。国际和国内对网络成瘾的关注研究已经很多,但对小说成瘾的关注还很少。这里提到的使人成瘾的小说并非那些驰誉世界的文学名著,而是流传于因特网或街头渠道上的,富有刺激性的“大众”文学作品。 成瘾的起源在于动机与行为的正反馈效应。成瘾并非都是消极有害的,也有积极有益的成瘾,如很多科学家对学术研究的成瘾。可以说,是积极的成瘾性帮助了人类超过其他的生物,并创造伟大的文明。但是,消极的成瘾危害极大,危害最大的便是对毒品的成瘾,其次是烟酒。在大学生群体中,对网络、游戏和小说的成瘾危害是最大的。怎样界定小说成瘾呢?笔者经过对网络成瘾的类比与区别,总结如下:

1.全神贯注于小说,停止阅读后还想着小说中的内容; 2.觉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小说才能获得满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阅读小说,但总是失败; 4.当企图减少或停止阅读小说时,觉得情绪低落,易发脾气;5.阅读小说的时间总比预期的要久; 6.为了阅读小说,宁愿逃课;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阅读小说的实际时间;8.阅读小说是为逃避问题或释放情感,如无助、罪恶或焦虑沮丧。其中满足五条或以上,即可以判断为小说成瘾。 成瘾者的心理,主线是“正反馈效应”,但是并不是十分简单。小说瘾实际是经过了多次反复和强化后才形成的。成瘾者大多并非厌学或不知道痴迷小说对学习有巨大负面影响,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不能自拔。小说成瘾,还经常和网络成瘾相互引起、促进。 成瘾的一般机制 人类研究成瘾是从毒品开始的。究发现,大脑内存在一个奖赏通路,主要结构包括:腹侧被盖区、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含多巴胺递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在受到自然奖赏刺激,如进食、饮水、性交和哺育行为时,该通路被激活,机体同时也出现好的感受和体验。电刺激该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所有成瘾性物质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该通路,说明成瘾与该通路被激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激励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作者:许学梅嵇东海许方维 摘要:回顾了关于激励的定义,不仅包括国内外对激励的一些典型定义,还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激励的看法。在激励定义的基础之上,叙述了国内外的激励研究,不仅包含了激励的理论研究,还囊括了近几年来国内对激励的实证应用研究。并对激励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励理论;应用研究;研究展望 一、激励的定义 激励是指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个体通过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个体朝向某一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心理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源于需要,始于动机,引起行为和指向目标这几个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员工个体因为自身内在或者外在的需要和动机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需求,随后又由动机支配引导自己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个体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活动,借此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这一行为刺激和行为强化了其原来的动机,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二、激励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激励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后,激励理论日益兴起,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工作丰富化理论、佛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Hackman和Oldham的工作特性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理论以及亚当斯(1963)的公平理论等。 西方的一些学者在对上述的这些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Lawel(1970)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金钱只有在具备下列三种条件下才可以激励员工:第一,金钱的数目本身具有诱惑性;第二,员工完成工作后能够得到期望的金钱;第三,员工经过努力提高了工作绩效。Bandura(1977)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后来经过修改成为社会认知理论(1986)。Latham(1986)认为,将实验室里的目标设置与工作中的目标设置结合起来,对员工激励更有效果。Greenberg(1986)提出了组织公平原则,回答了关于如何运用公平理论的问题。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同时,西方的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对激励的实践应用也一直处于不停的探索之中。经过整理,对激励的实践应用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员工特质与激励的关系应用研究。Tett(2003)研究表明,员工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和任务。Dweck(1999)认为,目标倾向是反应员工个体差异的稳定变量,与激励方式显著相关。Wiggins(1996)发现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工作的丰富化,神经质的人对他人及工作环境比较敏感,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喜欢自由度比较大的工作。Day,Schleicher等(2002)认为,具有自我控制人格的人适宜做领导的位子,他们解释认为,因为自我控制者们对他人的期望比较敏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可接受性。应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给予其不同的任务,符合各自不同的角色期待是一种很不错的激励措施。第二是关于工作本身特性与激励的研究。西方的学者认为,单调的工作使我们沮丧和委靡不振,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相反丰富化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有利于我们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国内的激励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强化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应用各种激励理论进行广泛地分析与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包括激励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两大部分。 1.激励理论研究。在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上,主要是对国外已有的激励理论进行借鉴以及加以改进,以期适合中国的文化情境。张维迎认为,由于激励机制主要取决于产权和所有制结构,因此企业需要给予经理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肖耀国,赵飞(2007)对激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中较为流行的几种激励理论,分析了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以

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 定义:“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是指员工以自己与组织的关系为前提,以承诺和感知为基础,自己和组织间彼此形成的责任和义务的各种信念。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特点:(1)不确定性 (2)动态性 (3)双向性 (4)隐蔽性 心理契约的核心是员工的满意程度。 对心理契约的认识:心理契约是维系组织和成员关系的纽带,是维持和发展员工与组织关系的内在力量。充分发挥心理契约的作用,重视心理契约的构建,对于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员工工作追求的不仅仅是工资待遇,还有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他们开始注重自己在组织中有没有被尊重,在工作的时候能不能保持心情舒畅。心理契约适应了员工激励的需要,能够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员工如果能够体验到组织对他的信任和满意,他会在工作中加倍地努力,付出更多的心血。 企业应当构建以员工为中心的心理契约,关注员工的满意度,运用心理契约来激励员工,留住员工。企业要全面介入心理契约的EAR循环,通过影响EAR循环来实现对员工的期望。所谓EAR循环,是指心理契约建立(Establishing,E阶段)、调整(Adjusting,A阶段)和实现(Realization,R阶段)的过程。 E阶段 企业应了解员工的期望,并使员工明确企业及其所在部门的现状及未来几年内的发展状况,从而帮助其建立一个合理预期,促使其趋同预期而努力工作。 A阶段

企业应及时与员工沟通,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所以期望其进行调整。特别当企业的状况发生重大改变以致引起员工的心理剧烈波动时,高层的及时沟通能降低员工的心理负担,降低负面影响。 R阶段 企业应及时考察实现程度,了解员工的合理预期在多在程度上已变为现实:工作环境是否如所希望的那样变好了?是否接受了应该的培训?职务变动了吗?薪水提高了吗?哪些期望已经实现,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尚未实现的是源自员工的能力问题,还是企业方面的原因。这样一系列问题找到答案以后,企业就将随着员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EAR循环。 心理契约违背: 个体对组织未履行心理契约可能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形成过程中应存在着一个“感知到承诺未履行→心理契约失衡→心理契约违背→心理契约破裂”的心理发展过程。在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违背形成过程: 比较过程解释过程 无力兑现 食言感知到差异感知到破裂违背的情绪体验 理解歧义 显著性和警觉性 心理契约违背的例子: 依旧以谭氏官府菜的例子来说。 从吴林的角度来说,他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厨师,在曾海明的培养下,不但成为了国内著名的厨师,而且在公司里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但是最后他却因为和曾海明在公司管理上的分歧最终和曾海明关系破裂,跳槽出走。吴林违背的不仅是他与谭氏官府菜之间的法律契约,他还违背了他们之间的心理契约。探究其违背心理契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个方面:1.尊重。他是曾海明一手提拔上去的,曾海明让他担任谭氏官府菜的技术总监让他觉得自己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 分析人 物心理情感及变化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心理情感及变化 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及情感变化题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它是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局部考查。对于这类微题型,我们也要高度重视。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①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或心理)?如(2014·辽宁卷)《数学家的爱情》就是这种考查方式。 ②小说写××人物先用“××(词)”再用“××(词)”,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如(2014·浙江卷)《走眼》就是这种考查方式。 ③梳理××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 [准确审题] 审清考查方式,①②是结合语句表现人物心理,③是结合小说的情节来表现心理的变化。 [规范答题] (1)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要分清是哪类(些)描写(语言/动作/肖像/侧面描写),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 (2)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看看人物的这一片段言行举止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3)要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出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4)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是包含人物复杂内心的“这一点”。

(2015·西工大附中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正 直 (美)罗林斯 在卡罗来纳的山地里,有一座孤儿院坐落在高处。隆冬时节,风雪交加,有时候积雪堆得老高,将孤儿院与山下的村庄乃至整个外界完全隔断。云雾遮蔽了重重峰峦,雪花飞旋着冲入山谷。在呼啸的寒风中,孤儿院的男孩们将一份份牛奶端到育婴房去,一天得跑两趟呢。当他们走到育婴房门口的时候,手指冻得僵硬,一点儿都不听使唤了。 我秋天就到了那里。我需要安静,与世隔绝,好从事艰辛的创作。我需要山里的清风,把久居亚热带地区染上的疟疾吹散。我还想起家来,老惦着那十月间的枫叶如火,那一垛垛玉米秫秸,南瓜成堆,黑胡桃林子,还有隆起的山丘。我住在孤儿院的一间小屋里,距院农场有半英里,这一切尽收眼底。我住进去的时候,要求派个男孩或男人帮我劈柴烧壁炉。头几天还算暖和,我在小屋的四周捡了点木柴,没见人来,也就把这话给忘了。 一个傍晚,我正在打字,猛抬头不禁吃了一惊:有个男孩站在房门口,而跟我作伴的猎狗竟在他身边默默呆着,连个招呼也没跟我打一声。这孩子大概有十二岁,不过个子没那么大。他穿着一条工装裤,一件破旧的衬衣,光着两脚。 他说:“我今天可以劈点儿木柴。” 我说:“可我请了孤儿院的孩子来劈。” “我就是。” “是你!可你还小呢。” “劈柴禾可不论个头儿。”他说,“有的大孩子还劈不好呢。我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