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2018最新】dc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7页)
![【2018最新】dc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7页)](https://img.taocdn.com/s3/m/9f4e72d87c1cfad6195fa7d0.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dc线作业指导书篇一: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批准人:颁布日期:实施日期:审核:编写:职业道德规范一、服从领导的统一安排,统一指挥。
二、爱岗敬业,积极热忱,恪尽职守,始终如一。
三、提高技能,持证上岗,无上岗证及不能胜任者不得独立操作报出数据。
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公正无私的作风对待检验工作。
五、不欺瞒客户,不得以不正确或无效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六、工作期间精力集中,不得漫不经心或擅自离岗。
七、不虚报、空报数据,以实测结果为准。
八、保质保量及时地完成检验工作。
九、有问必答,有惑必解,体现全方位高效优质服务。
十、衣帽整齐干净,室内环境清洁。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目高压试验导体电阻试验绝缘电阻试验绝缘厚度试验外形尺寸试验附表录第一章电压试验1.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电线电缆的性能试验。
1.2依据标准GB 50303-201X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3048.8-201X《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5023.2-201X《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5013.2-201X《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1.3仪器设备SBJ-Ⅰ型工频高压试验设备 1.4试验方法1.4.1先将电缆在温度为20±5℃水槽内浸水一小时,试样两个端部伸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200mm,且应保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
篇二:DC稳压电源校验作业指导书篇三:QBFLDC-27D-201X 可靠度作业指导书受控:文件编号:QB/FLDC-27D-201X广州市福立达电器有限公司可靠度作业指导书(第Ⅰ版)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201X年10月实施日期:201X年10月1. 目的规范产品试验步骤及周期,确保产品品质及安全可靠性。
电线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fdcaa5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5.png)
电线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和质量,对电线电缆施工作业要进行指导和规范。
本文根据电线电缆施工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经验,撰写了一份电线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前准备1. 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按照施工任务书进行调配和安排。
2. 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解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现场测量和绘图。
3. 选取合适的电线电缆规格、型号和质量等级,制订施工方案。
4. 检查、清理、维修和保养所需的施工机具、设备和工具,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
5. 根据施工要求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管控和监督。
二、施工过程1. 施工前埋设管道或架空线杆时,要进行地面挖掘和基础施工,确保管道和线杆安全固定、牢固可靠。
2. 进行电线电缆的接头加工、连接和绝缘处理,保证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和永久性。
3. 安装接地装置,确保电线电缆的正常接地,避免因接地不良造成安全事故。
4. 进行电线电缆的保护处理,包括使用保护管、导线套管等防护措施,在易受到机械损伤或自然灾害冲击的地方进行特别保护。
5. 进行电线电缆的敷设和张拉,保证电线电缆的强度、稳定性和正确性。
6. 进行电线电缆的试验和检查,包括电气安全试验、电阻测试、电缆外观检查等,确保电线电缆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三、施工后的清理和保养1. 在工程建设完毕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清除垃圾,维护施工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2. 进行电线电缆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隔断箱的检查、电缆头及端子的绝缘状况的检查,避免故障的发生。
3. 对电线电缆进行保护处理,避免氧化、老化等问题,包括电线电缆的防护层的处理、绝缘材料的修补等。
4. 进行电线电缆的更新和升级,对老化的电线电缆进行更换和升级,保证电线电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电线电缆是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之一,其施工和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所提供的电线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在实践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提高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和质量。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38cb23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f.png)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前言为了保障电线电缆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对电线电缆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指导书将针对电线电缆检测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进行详细说明,以供电线电缆检测工作人员参考。
二、检测流程1.准备工作(1)清点检测设备,包括仪器、工具、保险丝等,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2)查看电线电缆所在的环境,确保检测安全。
(3)确认检测计划和内容,以及检测人员的职责和安全事项。
2.检测前的准备(1)检查电线电缆的规格、型号、长度等信息记录,以免混淆或遗漏。
(2)检查线路参数、接线方式和电缆敷设情况,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检查电线电缆的表面外观,确认是否有损坏、老化、腐蚀、渗漏等情况。
3.检测过程(1)仪器操作: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书,将仪器与电线电缆连接,并按照仪器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测。
(2)记录数据: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检测表中,并进行归类和汇总,以方便分析和后续处理。
(3)保持通讯:在随时与检测现场的通讯人员保持联系,以确保检测过程的顺利进行。
4.检测后处理(1)检测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对和评估,以便于制定后续维修或更换方案。
(2)设备维护和保养:对检测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和保养,确保下次使用时仪器的状态良好。
(3)整理数据和报告:将检测数据整理成报告,记录检测结果和分析结论,并交付相关负责人。
三、检测注意事项1.安全事项(1)保证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检测电线电缆前,确保检测人员已经了解了相关的安全事项和安全措施,尤其是在高压电线电缆的检测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安全事项。
(2)保证电缆电线运行正常:在检测电线电缆前,要对电缆电线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工作流程的组织和安排(1)安排合适的工作流程:在进行电线电缆检测时,要正确地安排工作流程,并遵循严格的操作程序。
(2)做好工作记录:在检测过程中,要认真地记录检测数据,并及时整理和分类。
3.检测设备和工具的使用(1)合理使用检测设备和工具:在进行电线电缆检测时,要合理地使用检测设备和工具,并要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10kV电缆线路全线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0kV电缆线路全线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e12f8c7aa00b52acfc7cadb.png)
人员要求
24
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含辅助人员)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应良好。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基本掌握本专业作业技能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知识,并经《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
3.1工作负责人
3.1.1工作负责人必须经公司批准;技能至少达到配电专业中级工及以上水平(或同等技能)。
1
带触电保安器
9
撬棒
根
2
10
兆欧表
块
1
2500V或5000V
11
兆欧表
块
1
500V
12
双臂电桥
只
1
13
干湿度计
只
1
14
导、地线
根
若干
15
临时安全围栏
组
若干
根据现场需要来确定
16
绝缘靴
双
1
17
专用放电棒
根
1
18
绝缘梯
张
1
根据需要
19
绝缘绳
根
2
20
绝缘垫
块
1
5.2消耗性材料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工器具及耗材准备51工器具序号铁丝公斤根据现场需要接地线10kv视线路情况而定验电器10kv10兆欧表2500v或5000v11兆欧表500v12双臂电桥13干湿度计14导地线若干15临时安全围栏若干根据现场需要来确定16绝缘靴17专用放电棒18绝缘梯根据需要19绝缘绳20绝缘垫52消耗性材料序号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砂子公斤100防火胶泥公斤20根据现场需要操作工序及技术要求序号作业内容项目作业方法或标准作业结果备注出发前的准备工作1出发前应根据主要备品备件及消耗性材料表对该工作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清点检查
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3e23d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9.png)
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室温条件下电线电缆的导体直流电阻试验及截面直径。
二、检测依据: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2951.1-2008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 3048.4-2007)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3.2-200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GB/T3048.2-20075 《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三、试验仪器设备:单臂电桥;四、试样制备:4.1 试样截取从被试电线电缆上截取长度不小于1m的试样,或以成盘(圈)的电缆做为试样。
去除试样外表面绝缘、护套或其他覆盖物,也可以只去除试样两端与测量系统相连接部位的覆盖物,露出导体。
去除覆盖物时应小心进行,防止损伤导体。
4.2 试件拉直需要将试样拉直,不应有任何导体试样导体横截面发生变化的扭曲,也不应导致试样导体伸长。
4.3试样表面处理应预先清洁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污垢和油垢。
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应尽可能除尽。
如用试剂处理后,必须用水充分清洗以清除试剂的残留液。
对于阻水型导体试样,应采用低熔点合金浇注。
4.4大截面铝导体试样型式试验的试样长度导体截面(95-185)mm2,取3m;导体截面240mm2及以上,取5m。
有争议时,导体截面95-185mm2,取5m;导体截面240mm2及以上,取10m。
五.实验程序5.1实验环境温度5.1.1形式试验时,试样应在温度为(15~25)℃和空气湿度不大于85%的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超过±1℃。
应使用最小刻度为0.1℃的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温度计距离地面应不少于1m,距离墙面应不少于10cm,距离试样应不超过1m,且二者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应避免受到热辐射和空气对流的影响。
电线电缆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d14db10f705cc17542709b1.png)
电线电缆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NTJCZ-TG30)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电线电缆的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048-94《电缆的导体》GB/T3956-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997 3绝缘电阻试验检流计比较法3.1 试验设备测量系统的接线原理图如图1,主要组成部分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流计电流常数不大于10-9Ω/mm。
分流器分流系数应能在1/10000~1/1的范围内变化,且调节级数不少于5级,临界电阻应等于或略大于检流计的外部临界电阻,但不超过20%。
标准电阻阻值不小于105Ω,相对误差不大于±5%。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端电压变化不超过±1%。
屏蔽检流计、分流器、标准电阻、测量连接线和线路元件的底座均应与屏蔽相连,被屏蔽元件与屏蔽间的绝缘电阻比标准电阻至少大200倍。
用电池作检流计的照明电源时,该电源必须置于屏蔽系统内。
如用交流电源供电、必须将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端与屏蔽相连接。
3.2试样准备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者外,试样有效长度就不小于10m,试样两端绝缘外的覆盖物应小心地剥除,注意不得损伤绝缘表面。
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试样温度与试验温度平衡,并保持稳定。
浸入水中试验时,试样两个端头露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250mm,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应不小于150mm。
在空气中试验时,试样端部绝缘部分露出护套的长度应不小于100mm。
露出的绝缘表面应保持干燥和洁净。
3.3试验步骤3.3.1一般规定如下:金属护套电缆、屏蔽型电缆或铠装电缆试样,单芯者,应测量导体对金属套或屏蔽层或铠装层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者,应分别就每个导体对其余线芯与金属套或屏蔽层或铠装层连接进行测量。
非金属护套电缆,非屏蔽电缆或无铠装的电缆试样,应浸入水中,单芯者测量导体对水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者应分别就每个导体对其余线芯与水连接进行测量。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8c076f84028915f814dc230.png)
电线电缆1 范围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2.2 GB/T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2.3 GB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4 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2.5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2.7 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4接样或抽样4.1委托检测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
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
电线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线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7ee9d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b.png)
目测
X
X
XX
XX
X
X
X
X
性能检查
1、电线有断路、短路现象;
2、对线身以37以0V,0.5mA测试击穿;
3、长度根据订货单而定;(偏差小于Ξ2mm)
4、外径与截面积按订货单而定。
万用表测耐压机测按订货合同
X
X
X
X
试装检查
1、装于整机中检查通电性能及承受电流的能力。(此项抽样可用特殊检验水平S-D
X
编制审核批准
文件编号:
零件名称
电线
零件代号
物料规格
双圆插线
样准抽标
GB2828-2003
抽样水平
普通检验水平பைடு நூலகம்
II
合格质量水平AQL值
A
B
C
材质
PVC
0
1.0
2.5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及工具
不合格类别
外观检查
1、线身表面脏、杂色;
2、线身与插头不同色;
3、插头有毛刺、收水、变形;
4、插脚松动、脱落;
5、线身与插头上的标识字体错误、模糊;
电力电缆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力电缆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95ae412c281e53a5802ff1e.png)
电力电缆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写:审核:审批:xxxxxxxxxxx2015年3月1日目录1适用范围 (1)2编写依据 (1)3作业流程 (1)4作业准备 (1)5作业方法 (2)6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3)附件1 安全施工作业票 (4)1适用范围本实验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力电缆实验作业。
2编写依据表2-1编写依据3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
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4作业准备4.1人员配备表4-1 人员配备表4.2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4-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5.1测量绝缘电阻5.1.10.6/1kV电缆线路应用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耐压试验,试验时间1min;5.1.2 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兆欧表,6/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兆欧表;5.1.3 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套用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km;5.1.4 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值应无明显变化。
5.2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5.2.1 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金属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为以后预防性试验提供原始数据,依此判断电缆有无腐蚀、损伤等情况5.3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5.3.1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相位应一致,并与电网相位相符合。
5.4直流耐压试验及泄露电流测量5.4.1试验分相进行,非被试相及屏蔽层可靠接地;5.4.2 根据电缆类型及电压等级选取规程规定的试验电压进行试验;5.4.3试验时,试验电压可分4~6个阶段均匀升压,每阶段停留1min,并读取泄漏电流值,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维持15min,期间读取1min和15min时的泄漏电流,测量时应消除杂散电流的影响;5.4.4纸绝缘电缆泄漏电流的三相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应大于2;当6/10kV及以上电缆的泄漏电流小于20μA和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缆泄漏电流小于10μA时,其不平衡系数不作规定;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其他电缆泄漏电流不作规定;5.4.5电缆的泄漏电流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电缆绝缘可能有缺陷,应找出缺陷部位,并予以处理:a.泄漏电流很不稳定,b.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c.泄漏电流随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现象;5.5交流耐压试验5.5.1橡塑电缆优先采用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及时间按规程规定确定;5.5.2不具备试验条件或有特殊规定时,可采用施加正常系统相对地电压24h方法代替交流耐压;5.5.3当不具备条件时,额定电压U0/U位18/30kV及以下电缆,允许用直流耐压试验及泄露电流测量代替交流耐压试验。
导体电阻作业指导书 - 副本
![导体电阻作业指导书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3ece022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1.png)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作业指导书标准操作程序1 检测目的1.1 导体直流电阻的大小是电线电缆产品的一项基本性能指标,是一个重要的例行试验和型式试验项目。
1.2 测试目的是检验产品导电线芯的电阻是否超过标准的规定值,否则会影响电线电缆产品在运行中的允许载流量,同时对整根产品测定其导体电阻还可以发现生产工艺中的某些缺陷,如线断裂或其中部分单线断裂、导体截面不符合标准、产品长度不准确等,以便能发现上述缺陷及时进行整改或纠正。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对测量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的检测操作提供指导。
3 检测依据GB/T 3048.4-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四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 3956-2008 《电缆的导体》4 仪器和设备4.1 QJ36B-1A型数字直流电桥4.2 DY630型电桥夹具5 取样及试样制备5.1 从被测试电线电缆上切取长度至少为1m的试样,用导体测量夹具测量时至少取1.25m,去除试样两端与测量夹具相连部位的覆盖物,露出导体大约250mm (保证试样与夹具接触部位为导体)。
取样时应注意:①取样时应避免试样受到拉伸或使导体损伤。
②接入测量系统前应清洁试样导体连接部位的附着物、污秽和油污等,除尽连接处的表面氧化层。
可用酒精清洗附着物、污秽和油污,可用浓度较小的稀盐酸(体积比5—10%)处理轻微的氧化层,切勿过分清洗。
试剂处理后,必须用清水充分清洗去除残留试剂。
阻水型导体试样,必须用熔点低的合金浇注。
③如需拉直试样,不应有任何导致试样导体横截面发生变化的扭曲,也不应导致试样导体伸长。
5.2 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时,大截面铝导体试样长度推荐:导体截面(95~185)mm2取3m、导体截面240mm2及以上取5m。
有争议时,截面185mm2及以下取5m、截面240mm2及以上取10m。
(备注:取样时要留出测量夹具两端的长度至少250mm。
)5.3 试样应在温度为(15~25)℃和湿度不大于85%的试验环境中放置24h后测量,以达到温度平衡。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df02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2.png)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一、背景介绍电线电缆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组成部份,负责输送和分配电能。
为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运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以匡助您进行电线电缆检测工作。
二、检测目的电线电缆检测的目的是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事故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1. 检测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确保其满足设定的绝缘电阻要求;2. 检测电线电缆的接地性能,确保其接地电阻符合标准;3. 检测电线电缆的电气性能,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以保证其正常运行;4. 检测电线电缆的外观质量,包括外皮破损、绝缘层老化等情况,防止因外部因素导致的电线电缆故障。
三、检测方法和步骤1. 绝缘电阻检测绝缘电阻检测是检测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手段。
具体步骤如下:(1)将待检测的电线电缆两端分别连接到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试端口;(2)设置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试参数,包括测试电压、测试时间等;(3)启动测试仪,进行测试;(4)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值进行对照,判断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2. 接地电阻检测接地电阻检测是检测电线电缆的接地性能的重要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待检测的电线电缆的接地端与接地电阻测试仪连接;(2)设置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试参数,包括测试电流、测试时间等;(3)启动测试仪,进行测试;(4)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值进行对照,判断电线电缆的接地性能是否合格。
3. 电气性能检测电气性能检测是检测电线电缆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的重要手段。
具体步骤如下:(1)将待检测的电线电缆连接到电气性能测试仪的测试端口;(2)设置电气性能测试仪的测试参数,包括测试频率、测试电压等;(3)启动测试仪,进行测试;(4)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值进行对照,判断电线电缆的电气性能是否合格。
4. 外观质量检测外观质量检测是检测电线电缆外皮破损、绝缘层老化等情况的重要方法。
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一)2024
![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4a443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7.png)
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概述: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一)是为了规范电线电缆作业流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与施工质量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并对每个大点提供详细的小点内容,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进行电线电缆作业。
一、安全操作1.1 检查施工区域的环境和设备安全1.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1.3 遵守绝缘规定和警告标志1.4 防止电线电缆的过热和短路1.5 对火灾、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二、材料准备2.1 寻找适合的电线电缆材料2.2 验收材料质量和完整性2.3 准备必需的工具和设备2.4 制定材料使用计划2.5 进行材料预处理和准备工作三、电线电缆敷设3.1 规划电线电缆敷设路线3.2 清理敷设区域3.3 安装支架和吊夹3.4 进行电线电缆的敷设和定位3.5 固定和连接电线电缆四、电线电缆连接和接地4.1 检查连接端子和插座的质量4.2 进行电线电缆的剥皮和绝缘处理4.3 连接电线电缆到端子和插座4.4 进行接地操作4.5 测试连接和接地的可靠性五、施工记录和清理5.1 记录施工过程和操作细节5.2 填写相关的施工报告5.3 整理施工区域和清理工具和设备5.4 检查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5.5 提交施工记录和报告总结:本指导书的内容涵盖了电线电缆作业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施工人员在进行电线电缆作业时,应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此外,施工人员还应认真记录施工过程,及时清理工作区域,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的规范,可以提高电线电缆作业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保证施工质量的达标。
电缆作业指导书
![电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d8b37aefd0a79563c1e725b.png)
篇一: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批准人:颁布日期:实施日期:审核:编写:职业道德规范一、服从领导的统一安排,统一指挥。
二、爱岗敬业,积极热忱,恪尽职守,始终如一。
三、提高技能,持证上岗,无上岗证及不能胜任者不得独立操作报出数据。
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公正无私的作风对待检验工作。
五、不欺瞒客户,不得以不正确或无效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六、工作期间精力集中,不得漫不经心或擅自离岗。
七、不虚报、空报数据,以实测结果为准。
八、保质保量及时地完成检验工作。
九、有问必答,有惑必解,体现全方位高效优质服务。
十、衣帽整齐干净,室内环境清洁。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目高压试验导体电阻试验绝缘电阻试验绝缘厚度试验外形尺寸试验附表录第一章电压试验1.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电线电缆的性能试验。
1.2依据标准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502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501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1.3仪器设备sbj-ⅰ型工频高压试验设备 1.4试验方法1.4.1先将电缆在温度为20±5℃水槽内浸水一小时,试样两个端部伸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200mm,且应保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
篇二:电力电缆作业指导书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一、适用范围1、本指导书在本公司业务范围内适用。
2、本指导书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包括橡塑绝缘电缆和油纸绝缘电缆)的交接、预防性试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1. 交接及大修后(新作终端或接头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2. 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1、基本要求1.1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试验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aab181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5.png)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电线电缆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为了确保电线电缆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电线电缆检测作业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范围电线电缆的检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外观检查:检查电线电缆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磨损或腐蚀等情况。
2. 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确保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3. 导体电阻测试:测试电线电缆的导体电阻,确保导电性能良好。
4. 短路电阻测试:测试电线电缆的短路电阻,确保短路时能够及时断开电路。
5. 绝缘强度测试:测试电线电缆的绝缘强度,确保能够承受正常工作电压。
6. 泄漏电流测试:测试电线电缆的泄漏电流,确保泄漏电流不超过安全范围。
7. 高压耐受测试:测试电线电缆在高压下的耐受能力,确保不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
三、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电线电缆检测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工具:1. 万用表:用于测试电线电缆的电阻、电压等参数。
2. 绝缘电阻测试仪:用于测试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
3. 高压发生器:用于进行绝缘强度和高压耐受测试。
4. 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检测电线电缆的内部缺陷。
5. 红外热像仪:用于检测电线电缆的温度分布情况。
6. 工具箱:包括螺丝刀、钳子、扳手等基本工具。
四、检测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检测范围和目标。
b. 确认检测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
c. 确保检测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2. 外观检查:a. 检查电线电缆的外观是否完好。
b. 检查电线电缆的标识和铭牌是否清晰可见。
c. 检查电线电缆的连接部分是否牢固。
3. 绝缘电阻测试:a.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线电缆进行测试。
b. 测试前应确认电线电缆处于断电状态。
c. 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导体电阻测试:a. 使用万用表对电线电缆的导体进行测试。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资料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797a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0.png)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资料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指导书旨在规范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流程,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检测主要涉及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接地电阻、对地电阻、绝缘强度等方面的测试。
本指导书适用于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及其它相关行业的电线电缆检测工作。
二.检测准备1.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检测范围和检测要求1.2. 确定检测设备和工具1.3. 确认检测人员及其资质要求1.4. 确保检测场地的安全和整洁2. 检测设备的校验与准备2.1. 校验检测仪器的准确性2.2. 确保检测仪器的操作正确性2.3. 检查相应测量电缆的适用范围2.4. 准备所需的电缆连接器和测试夹具三.检测步骤1. 测量导线电阻1.1. 确定测量电线电缆的终点1.2. 连接测试仪器和电线电缆1.3. 设置适当的测试模式和参数1.4. 开始测量导线电阻1.5. 记录测量结果和相关信息2. 检测接地电阻2.1. 确定接地点和测试电流大小2.2. 连接测试仪器和接地点2.3. 设置适当的测试模式和参数2.4. 开始测量接地电阻2.5. 记录测量结果和相关信息3. 检测对地电阻3.1. 确定对地点和测试电流大小3.2. 连接测试仪器和对地点3.3. 设置适当的测试模式和参数3.4. 开始测量对地电阻3.5. 记录测量结果和相关信息4. 检测绝缘强度4.1. 确定绝缘强度测试电压4.2. 连接测试仪器和被测电线电缆4.3. 设置适当的测试模式和参数4.4. 开始测量绝缘强度4.5. 记录测量结果和相关信息四.检测报告1. 报告的内容和格式1.1. 报告的基本信息1.2. 检测范围和要求的总结1.3. 检测步骤和结果的详述1.4. 结论和建议2. 报告的编写和提交2.1. 确定报告的编写责任人2.2. 根据模板编写报告的内容2.3. 对报告进行审查和修改2.4. 提交报告给相关部门或客户附件: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检测报告模板、测试仪器操作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绝缘电阻:指导线或电缆中的绝缘材料所具有的电阻特性,该特性可以表示为电缆表面与内部金属导线之间的电阻。
电线电缆绝缘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绝缘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ceea72469eae009591bec43.png)
电线电缆绝缘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作者:————————————————————————————————日期:文件编号:绝缘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第页,共页第1版第0次修改颁布日期:1.检测项目名称绝缘厚度试验方法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室温条件下电线电缆的绝缘厚度试验。
3.检测依据3.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 2951.11-2008)3.2《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3.2-2008)3.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5013.2-2008)4.绝缘厚度试验方法4.1预处理试验应在绝缘料挤出或硫化(或交联)后存放至少16 h方可进行。
除非另有规定,任何试验前,所有试验包括老化和未老化的试样应在温度(23±5)℃下至少保持3h。
4.2试验温度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下进行。
4.3取样4.3.1从绝缘上去除所有护层,抽出导体和隔离层(如有的话)。
小心操作以免损坏绝缘。
内外半导电层若与绝缘粘连在一起,则不必去掉。
4.3.2用适当的刀具(锋利的刀片如剃刀刀片)沿着与导体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切取薄片。
无护套扁平软线的线芯不应分开。
如果绝缘上有压印标记凹痕,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标记的一段。
该试样用于绝缘厚度和外形尺寸的测量。
4.4试验仪器JTT-D型台式数显投影仪,量程:纵向:0~50mm,横向:0~25mm。
精度:0.01mm。
4.3试验步骤4.3.1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
a)试件内侧为圆形时,按图1径向测量六点。
如是扇形绝缘线芯,则按图2测量6点。
b)当绝缘是从绞合导体上截取时,应按图3和图4径向测量6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线电缆1 范围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2.2 GB/T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2.3 GB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4 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2.5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2.7 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4接样或抽样4.1委托检测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
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
被检样品数量、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检测执行标准的要求。
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有权暂时停止检验,写明原因,上报检测室主任等待处理。
5.2检查即将使用的计量设备仪器是否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5.3检查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并填写检查记录。
5.4检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填写检查记录。
6 检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6.1所有用电设备在接通电源之前,应检查机身是否可靠接地,并注意是否有断路或漏电现象。
6.2严格按照试规程操作仪器设备,不得在试验时任意移动试件6.3在使用低倍投影仪时应注意以下事项:6.3.1操作者应在熟悉说明书内容,了解仪器性能,结构特点和操作要领后开始工作。
6.3.2仪器如有故障,应请专业人员修理。
不可随意拆卸,光学系统尤要注意。
6.3.3正确使用仪器,遵守操作规程。
接通电源程序后,先把灯丝象调至影屏居中,然后校正倍率,成象清晰后,即可工作。
6.4在使用高压试验台时应注意以下事项:6.4.1为了保证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要求高压试验台试区内应有接地,接地电阻应少于4Ω,升压变压器的接地端和试样的接地端或附加电极均应与接地可靠连接,电源插头必须可靠的接地。
6.4.2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时必须站在安全区内,手要保持干燥,在进入高压区之前必须断掉电源。
6.5在使用老化试验箱时应注意以下事项:6.5.1老化箱装有定时微电脑控制,当所需工作温度较低可采用二次设定法。
6.5.2面板上应做好该老化箱的工作时间的记时。
6.5.3如有鼓风要求,鼓风开关可处于“ON”状态。
6.5.4如无鼓风要求,鼓风开关可处于“OFF”状态6.5.5为使工作室内温度分布均匀,可旋转进风口调节器,出风口调节器出以达到要求。
6.6.1在使用直流数字电阻测试仪时应注意以下事项:6.6.1.1接通电源预热60min即可进行测量;6.6.1.2 仪器经过剧烈的环境条件变化或长期不使用,在首次使用时应通电3-4h;3)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量程范围。
6.6.2在使用QJ57电阻电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6.6.2.1应先检查电源情况.6.6.2.2电桥线路与被测电阻连接时,被测<C1>与电桥<C1>应用粗铜线,且越短越好,电阻越粗越好.P1,P2连接线电阻值不宜大于0.01Ω6.6.2.3如欲将被测电阻与一串列不同阻值的标准器作逐一比较,可先把串列标准器逐一侧定,然后根据电桥测量盘示值逐个对比即可.6.7在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时应注意以下事项:6.7.1仪器不用时请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场所。
6.7.2长期不使用时,请将电池取出单独安放,以免电池漏液,腐蚀机体。
6.8在使用拉力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6.8.1拉力机必须可靠接地,附近无震源及腐蚀性气体。
6.8.2在试验中应尽可能选择合合适的量程,以防超出量程,造成仪器不必要的损坏。
6.9其它安全事项应严格按本中心有关规定进行。
7 试验方法7.1各项试验用试件应满足电线电缆标准的规定。
7.2外观质量7.2.1颜色和标志的耐擦性检查。
应用浸过水的一团脱脂棉或一块棉布轻轻地擦拭制造厂名或商标、产品型号、额定电压、绝缘线芯颜色或数字标志、共擦10次,检查结果应符合标准要求。
7.3尺寸7.3.1绝缘(护套)厚度测量。
7.3.1.1步骤a)概述绝缘厚度的测量可以作为一项单独的试验,也可以作为其它试验如机械性能试验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在所有情况下,取样方法均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的规定。
b)测量装置读数显微镜或放大倍数至少10倍的投影仪,两种装置读数约至0.01mm。
当测量绝缘厚度小于0.5mm时,则小数点后第三位数为估计读数。
有争议时,应采用读数显微镜测量作为基准方法。
c)试样制备从绝缘上去除所有护层,抽出导体和隔离层(若有的话)。
小心操作以免损坏绝缘,内外半导体层若与绝缘粘连在一起,则不必去掉。
每一试件由绝缘薄片组成。
应用锋利的刀片沿着与导体轴线相垂直的面切取薄片。
无护套扁平软线的线芯不应分开。
如果绝缘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记的一段。
d)测量步骤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
Ⅰ)当试件内侧为圆形时,应按图l径向测量6点。
如是扇形绝缘线芯,则按图2测量6点Ⅱ)当绝缘是从绞合导体上截取时,应按图3和图4径向测量6点。
Ⅲ)当试件外表面凹凸不平时,应按图5测量6点。
Ⅳ)当绝缘内外均有不可去除的屏蔽层时,屏蔽层厚度应从测量值中减去。
当不透明绝缘内外均有不可除去的屏蔽层时,应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
Ⅴ)无护套扁平软线应按图6测量。
两导体之间最短距离的一半作为绝缘线芯的绝缘厚度。
在任何情况下,第一次测量应在绝缘最薄处进行。
如果绝缘试件包括压印标记凹痕,则该处绝缘厚度不应用来计算平均厚度。
但在任何情况下,压印标记凹痕处的绝缘厚度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值。
若规定的绝缘厚度为0.5mm及以上时,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两位(以mm计);若规定的绝缘厚度小于0.5mm 时,则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三位,第三位为估计数。
5芯及以下电缆,每芯均要检查,5芯以上电缆,任检5芯,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若取出导体有困难,可放在拉力机上抽取,或将一段绝缘线芯试样浸入水银中,直至绝缘变得松弛,能把导体抽出。
7.3.1.2试验结果评定第一根绝缘线芯取3段绝缘试样,测得18个数值的平均值(用mm表示),应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并按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规定修约,然后取该值为绝缘厚度的平均值。
计算时,例如1.74应修约为1.7,1.75应修约为1.8。
所测全部数值的最小值、应作为任一处绝缘的最小厚度。
本试验可以与任何其它厚度测量一起进行,如GB 5023.1-1997中5.2.4规定的试验项目7.3.2护套厚度测量7.3.2.1步骤a)概述护套厚度的测量可以作为一项单独的试验, 也可以作为其它试验如机械性能试验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本试验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有规定厚度的护套的测量,例如隔离套和外护套。
在所有情况下,取样方法均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的规定。
b)测量装置读数显微镜或放大倍数至少10倍的投影仪,两种装置读数均至0.0lmm. 当测量绝缘厚度小于0.5mm时,则小数点后第三位数为估计读数。
有争议时,应采用读数显微镜测量作为基准方法。
c)试样制备去除护套内外所有元件(若有的话),用一适当刀片沿垂直于电缆轴线的平面切取薄片。
如果护套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记的一段。
d)测量步骤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
Ⅰ) 当试件内侧为圆形时,应按标准径向测量6点。
Ⅱ)如果试件的内圆表面实质上是不规整或不光滑的,则应按标准在护套最薄处径向测量6点。
Ⅲ) 当试件内侧有导体造成很深的凹槽时,应按标准在每个凹槽底部径向测量。
当凹槽数目超过6个时,应按标准)条进行测量。
Ⅳ) 当因刮胶带或肋条形护套外形引起的护套外表面不规整时,应按图9进行测量。
Ⅴ) 对于有护套的扁平软线,应按标准在与每个绝缘线芯截面的短轴大致平行的方向及长轴上分别测量。
但无论如何应在最薄处测量一点。
Ⅵ) 六芯及以下有护套的扁平电缆应按图11进行测量:-----在圆弧形两头沿着横截面的长轴进行测量;-----在扁平的两边,在第一根和最后一根绝缘线芯上测量;如果最薄厚度不在上述几次测量值中,则应增加最薄处及其对面方向上厚度的测量。
上述规定也适用于六芯以上扁平电缆护套厚度的测量,但应增加中间绝缘线芯处或者当绝缘线芯数为偶数时取中间两个绝缘线芯之一进行测量。
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有一次测量在护套最薄处进行。
如果护套试件包括压印标记凹痕,则该处厚度不应用来计算平均厚度。
但在任何情况下,压印标记凹痕处的护套厚度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值。
应在至少相隔1m的3处各取1段电缆试样。
7.3.2.2试验结果评定从3段护套上测得的全部数值(以mm表示)的平均值应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并按如下规定修约,然后取该值为护套厚度的平均值。
计算时,例如1.74应修1.7,1.75应修约为1.8。
所测全部数值的最小值应作为任一处护套的最小厚度.本试验可以与其它的厚度测量一起进行,如GB 5023.1-2008中规定的试验项目。
7.3.3外形尺寸子口椭圆度测量应按标准规定取3段试样7.3.3.1概述线芯绝缘外径和护套外径的测量可以作为一项单独的试验。
也可以作为其它试验过程中的一步骤。
除非特殊试验程序规定了不同的或替代的方法,下面规定的是通用的测量方法。
在所有情况下,取样方法均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的规定。
7.3.3.2测量步骤a) 软线和电缆的外径不超过25mm时,用测微计、投影仪或类似的仪器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