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一讲2000版iso9000族标准知识
合集下载
2000版ISO9000标准培训教程(ppt38页).pptx
![2000版ISO9000标准培训教程(ppt38页).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5473e840912a216147929d8.png)
设施包括:工厂、车间、软件、工具和 设备、支持性服务、通讯、交通和设施等 ,主要取决于组织的产品类型
6.4 工作环境
• 应识别和管理
➢ 人的因素 ➢ 物理因素
• 工作环境:人员操作时所处的一系列条件
➢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心理的以及环境因 素(如温度、辨认方案、人机工程学和污 染的大气)
➢ 这些因素影响人员的动机、满意和业绩
依据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 识别人员的能力需求 ➢ 提供培训以满足需求 ➢ 评估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 确保员工清楚有关活动及重要性 ➢ 确保员工清楚如何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 ➢ 保存教育、经验、资格、培训的适当记录
6.3 基础设施
• 应确定、提供和维持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 的设施
➢ 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 ➢ 设备、硬件和软件 ➢ 支持性服务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 • 标识 • 储存 • 回收 • 保护 • 保存期限 • 处置
记录:阐述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活动证据的文件
5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对满足客户要 求的表态;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 审核;提供必要的资源(人员职责)
5.2~5.6是对5.1的解释
明细讲解: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 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 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包括定性和定量),
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 组织应: ➢ 保证员工了解其所在层次的目标 ➢ 促使员工将目标转化成个人的贡献 ➢ 对目标进行周期性的评审和修订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 应包括: ➢ 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应考虑允许的删减) ➢ 所需的资源 ➢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策划结果文件化 ➢ 定期的评审及修订
6.4 工作环境
• 应识别和管理
➢ 人的因素 ➢ 物理因素
• 工作环境:人员操作时所处的一系列条件
➢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心理的以及环境因 素(如温度、辨认方案、人机工程学和污 染的大气)
➢ 这些因素影响人员的动机、满意和业绩
依据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 识别人员的能力需求 ➢ 提供培训以满足需求 ➢ 评估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 确保员工清楚有关活动及重要性 ➢ 确保员工清楚如何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 ➢ 保存教育、经验、资格、培训的适当记录
6.3 基础设施
• 应确定、提供和维持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 的设施
➢ 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 ➢ 设备、硬件和软件 ➢ 支持性服务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 • 标识 • 储存 • 回收 • 保护 • 保存期限 • 处置
记录:阐述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活动证据的文件
5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对满足客户要 求的表态;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 审核;提供必要的资源(人员职责)
5.2~5.6是对5.1的解释
明细讲解: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 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 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包括定性和定量),
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 组织应: ➢ 保证员工了解其所在层次的目标 ➢ 促使员工将目标转化成个人的贡献 ➢ 对目标进行周期性的评审和修订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 应包括: ➢ 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应考虑允许的删减) ➢ 所需的资源 ➢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策划结果文件化 ➢ 定期的评审及修订
2000版ISO9000族标准讲义
![2000版ISO9000族标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8e53d075727a5e9856a61e4.png)
司的目标 2绝不允许同习以为常的拖沓、差错、劣质
原材料和次品共处 3摒弃大工作量的检验,主要抓好过程的控
制和改进 4打破根据最低成本价的选择惯例,必要时
应考虑质量标准 36
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产生和作用
5不断地寻找生产系统中的问题 6制定现代化的培训方法 7制定现代化的监控方法 8排除畏惧心理,使人人都能有效地为公司工作 9打破部门间的壁垒 10取消那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字指标 11取消在计划工作和数字定额基础上衡量工作的准则 12取消计时工的障碍 13制定强有力的教育和培训计划 14建立起不断推行上述要点的管理体制
3、技术报告若干份,现已列入计划的有: • ISO/TR10006 项目管理指南 • ISO/TR10007 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 ISO/TR1001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 • ISO/TR10014 质量经济性指南 • ISO/TR10015 教育和培训指南 • ISO/TR10017 统计技术在ISO9001中 的 应用指南
和使用指南》;
• ISO9001 – 1987 《质量体系 – 开发设计、生产、安
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 ISO9002 – 1987 《质量体系 –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
证模式》;
• ISO9003 – 1987 《质量体系 –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
量保证模式》;
• ISO9004 – 1987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 要素指南》。
一、94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
ISO8402术语
ISO9000质量管理和 质量保证标准选用或
实施指南
ISO9001至9003 质量管理和保证要求
ISO9004 质量管理指南
审核标准
支持性技术指南
原材料和次品共处 3摒弃大工作量的检验,主要抓好过程的控
制和改进 4打破根据最低成本价的选择惯例,必要时
应考虑质量标准 36
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产生和作用
5不断地寻找生产系统中的问题 6制定现代化的培训方法 7制定现代化的监控方法 8排除畏惧心理,使人人都能有效地为公司工作 9打破部门间的壁垒 10取消那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字指标 11取消在计划工作和数字定额基础上衡量工作的准则 12取消计时工的障碍 13制定强有力的教育和培训计划 14建立起不断推行上述要点的管理体制
3、技术报告若干份,现已列入计划的有: • ISO/TR10006 项目管理指南 • ISO/TR10007 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 ISO/TR1001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 • ISO/TR10014 质量经济性指南 • ISO/TR10015 教育和培训指南 • ISO/TR10017 统计技术在ISO9001中 的 应用指南
和使用指南》;
• ISO9001 – 1987 《质量体系 – 开发设计、生产、安
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 ISO9002 – 1987 《质量体系 –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
证模式》;
• ISO9003 – 1987 《质量体系 –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
量保证模式》;
• ISO9004 – 1987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 要素指南》。
一、94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
ISO8402术语
ISO9000质量管理和 质量保证标准选用或
实施指南
ISO9001至9003 质量管理和保证要求
ISO9004 质量管理指南
审核标准
支持性技术指南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QMS)基础知识(PPT 104页)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QMS)基础知识(PPT 104页)](https://img.taocdn.com/s3/m/4979ea0867ec102de2bd8966.png)
勢和規律, 以利於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 - 統計技術在QMS中的作用
ISO9001:2000標準在測量、分析和改進這 一部分內容中明確提出使用統計技術的需求.
30
第三部分 十二條品質管制體系 基本原理(续)
11. QMS與其他MS(管理體系)所關注的目標 關心目標 - 品質管制體系關注並致力於使質量目標有關的 輸出(結果)適當地滿足相關方的需求期望和 要求. - 品質管制體系和其他管理體系如何能整合為一 個使用共用要素的管理體系,關注的焦點應為 整合的方法. - 組織的管理體系可以對照其要求進行評定: 如 審核.
20
第三部分 十二條品質管制體系 基本原理(续)
5.建立質量方針與質量目標的目的和 意義
- 目的: 為組織提供了關注點及預期達到的結果. - 意義: • 質量方針為組織規劃了未來的藍圖; • 質量方針為質量目標的評審提供了框架; • 質量方針必須通過質量目標落實; • 質量目標以質量方針為框架具體展開; • 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和持續改進的承諾相一致; • 質量目標的建立為組織的運作提供了具體的要
進的機會. - 持續改進的方法: • 糾正措施; • 預防措施; • 過程改進方法.
27
第三部分 十二條品質管制體系 基本原理(续)
- 持續改進的步驟: • 確定、測量和分析改進物件的現狀; • 建立可實現的改進目標; • 針對改進對象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 • 評價這些解決辦法的優劣及可能的效果; • 實施選定的解決辦法; • 測量、驗證和分析實施的結果; • 將更改納入檔, 形成改進後的有效運作方法.
8
第一部分 八項品質管制原則(续)
7. 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對資料和資訊的邏輯分析或直覺判斷是有效 決策的基礎. - 依據分析確保資料和資訊足夠、精確、可靠. - 讓資料和資訊需要者能得到資料和資訊. - 基於事實分析、權衡經驗與直覺,作出決策並 採取措施.
ISO9001:2000標準在測量、分析和改進這 一部分內容中明確提出使用統計技術的需求.
30
第三部分 十二條品質管制體系 基本原理(续)
11. QMS與其他MS(管理體系)所關注的目標 關心目標 - 品質管制體系關注並致力於使質量目標有關的 輸出(結果)適當地滿足相關方的需求期望和 要求. - 品質管制體系和其他管理體系如何能整合為一 個使用共用要素的管理體系,關注的焦點應為 整合的方法. - 組織的管理體系可以對照其要求進行評定: 如 審核.
20
第三部分 十二條品質管制體系 基本原理(续)
5.建立質量方針與質量目標的目的和 意義
- 目的: 為組織提供了關注點及預期達到的結果. - 意義: • 質量方針為組織規劃了未來的藍圖; • 質量方針為質量目標的評審提供了框架; • 質量方針必須通過質量目標落實; • 質量目標以質量方針為框架具體展開; • 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和持續改進的承諾相一致; • 質量目標的建立為組織的運作提供了具體的要
進的機會. - 持續改進的方法: • 糾正措施; • 預防措施; • 過程改進方法.
27
第三部分 十二條品質管制體系 基本原理(续)
- 持續改進的步驟: • 確定、測量和分析改進物件的現狀; • 建立可實現的改進目標; • 針對改進對象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 • 評價這些解決辦法的優劣及可能的效果; • 實施選定的解決辦法; • 測量、驗證和分析實施的結果; • 將更改納入檔, 形成改進後的有效運作方法.
8
第一部分 八項品質管制原則(续)
7. 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對資料和資訊的邏輯分析或直覺判斷是有效 決策的基礎. - 依據分析確保資料和資訊足夠、精確、可靠. - 讓資料和資訊需要者能得到資料和資訊. - 基於事實分析、權衡經驗與直覺,作出決策並 採取措施.
(整理)ISO9000:2000实用培训教程(ppt-87页)
![(整理)ISO9000:2000实用培训教程(ppt-87页)](https://img.taocdn.com/s3/m/5a72361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2.png)
[理解要点]
a.为了使某项活动到达预定的目标,应规定进行该项活动的方法。
b.程序文件通常应规定开展某项活动或实施某一过程的目的范围,
做
什么和谁来做,何时(hé shí)、何地及如何做,应使用什么材料和文件,
以
及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等。
c.制定程序时应考虑过去的经验,并不断探索新方法,使程序
不断优
发生。 纠正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
[理解要点] 在实际使用中经常混淆“纠正〞与“纠正措施〞的差异。对审核
(shěnhé)中发现的不
合格,以“就事论事〞的态度,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而采取 措施,这是
一种“纠正〞行动,而不是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是本着“举一反 三〞的态度,
着重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第十一,页,针共八十对七页。原因采取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的
ISO9001:2000标准引用的标准是ISO9000:2000?质量(zhìliàng)
管理体系 根底和术语?
第十七页,共八十七页。
ISO9001:2000 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yāoqiú)?理解与实施
3 术语和定义
ISO9001:2000标准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根底(gēndǐ)和术语?中的术语和定义。 ISO9001:2000描述 供给链所使用的术语为:
ISO9000 : 2000
培训 教 (péixùn) 程
第一页,共八十七页。
标准 的总体结 ISO9000:2000
(biāozhǔn)
构
核心标准
ISO9000 ISO9001 ISO9004 ISO19011
其他标准
ISO10012
技术报告
ISO10005 ISO10006 ISO10007 ISO10013 ISO/TR10014 ISO10015 ISO/TR10017
ISO9000族标准的理解与应用(PPT 86张)
![ISO9000族标准的理解与应用(PPT 86张)](https://img.taocdn.com/s3/m/ce93d8d8910ef12d2af9e73d.png)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管理职责
顾客 顾客
资源管理
测量、分 析和改进
满意
要求
输入
产品 实现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产品
输出
0.2注
条文理解: 1、“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既适用于产 品实现这样的过程,也适用于采购控制这样的过程。 2、策划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建立过程的目标,确定过 程的方法和准则,确定过程所需的资源和信息。 3、按照策划的结果实施过程。 4、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的参数和过程的结果进行监 视和测量,并报告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5、依据监视和测量的结果,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过程。
3、适宜的文件应能使用权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文 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A)组织的规模和类型; B)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人员的能力。
4.2.2质量手册
条文理解: 1、质量手册的结构、详略程度和格式编排与一个组织的类型、规模及 产品或过程的复杂程度及组织的文化和风格有关。 2、组织应编制质量手册,并实施和保持质量手册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 系。质量手册的内容应包括: ——清楚地阐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如果存在删减则须说明已被删 减的标准要求,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这种删减的合理性。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引用本标准要求的和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形 成文件的程序。 ——对经识别和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给予表述。 这一点是组织对本标准的4.1总要求的一种具体体现。而对众多相互 关联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描述的多少和详略 程度,则由组织根据其产品类型、组织规模、产品或过程的复杂程 度和组织的需求而定。 3、由于质量手册本身就是各种文件形式中的一种,因此组织必须按照 标准4.2.3文件控制条款的要求对质量手册予以控制。
ISO900标准基础知识.ppt
![ISO900标准基础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958ba3c281e53a5902ff86.png)
ISO知识简介
ISO 是 “ 国 际 标 准 化 组 织 ” , 其 全 称 是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 家先后制订和发布了用于民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和 质量保证标准。但由于各国实施的标准不一致, 给国际贸易带来了障碍。
ISO9001:2000版标准基础知 识
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的 世界性的联合会;
国际标准ISO9001是由ISO/TC176/SC2质量管理和质量 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ISO9001:2000已作了技术性修订,ISO9001第三版取 代了第二版(ISO9001:1994);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优点(二)
8、 与ISO14000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9、 强调了ISO9001作为要求标准和ISO9004
作为指南标准的协调一致性,有利于企业 的持续改进。 10、考虑了所有相关方利益的需求。 总之,新 版标准吸收了全球范围内质量管理和质量 体系认证实践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更好地 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和期望,达到了修改的 目的-更科学、更合理、更适合和更通用。
2. 明确管理活动的职责和权限(5.5.1); 3. 分析和测量关键活动的能力;
4. 识别组织职能之间与职能内部活动的接 口;
5. 注重能改进组织的活动的各种因素,诸 如资源、方法、材料等。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 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 和效率。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优点(一)
1、 能适用于各种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2、 能够满足各个行业对标准的需求和利益 3、 易于使用、语言明确、易于翻译和容易理解 4、 减少了强制性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 5、 将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的管理过程联系起来 6、 强调了对质量业绩的持续改进 7、 强调了持续的顾客满意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
ISO9000基础知识讲解PPT39页7903
![ISO9000基础知识讲解PPT39页7903](https://img.taocdn.com/s3/m/4b3627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7.png)
4.5. 文件控制: A.現場無有效版本,也無作廢版本---4.5.2a. B.現場有效與作廢版本並存---4.5.2b. C.現場只有作廢版本---4.5.2a+b或4.5.2. D.保存作廢版本(特殊用途)但未標識--4.5.2c. E.文件修改不按規定程序---4.5.3.
4.6-4.7. 兩類不同性質的物資: A.需方指定采用某分供方產品,供方對該分 供方不評定,也不檢驗其產品---4.6.2或 4.10.2或4.6.4. B.需方提供的產品(無器件材料)供方未驗證 也未保管好---4.7.
強調公司內部的溝通﹕ 如何解決“文件規定”與“出貨緊急”之間的
矛盾? 如何解決各部門間對品質個案的不同處理意見? 如何協調“品質成本”與“持續改善”之間的
矛盾? 如何界定客戶抱怨的各部門責任?
等等. 重要的不是文件本身詳盡的規定或權威人士的 裁決﹐更重要的是適當的有效的內部溝通管道。
增加了對“基礎設施”與“工作環境”的要求﹕ 抵擋設施是否可制造出精密產品? 無運輸工具何以產品交付? 蚊虫亂竄﹑老鼠出沒的工棚可否生產食品? 臟亂的工作場所是否影響到工作心情?
4.18. 培訓: A.培訓(各種培訓)無記錄---4.18. B.因素質不好不能胜任工作而導致問題 ---4.18 (由表及里原則). C.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員資格、培訓、考核有問題 ---4.18或4.9.
4.19. 服務: A.合同規定要服務而不執行---4.19或4.3.2c(無力服務). B.服務中發現的問題,是什麼性質就判什麼條款,如:發 現產品可維護性差---4.4.5.
※ 程序:為進行某項活動所規定的途徑. A.目的、範圍. B.做什么、由誰來做. C.何時、何地和如何做. D.使用什么材料、設備和文件. E.如何對活動進行控制和記錄.
ISO9000:2000标准核心内容.ppt
![ISO9000:2000标准核心内容.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828547a417866fb84a8ee7.png)
如果组织保证顾客保留率提升5%,5年内其 利润增加25-85%;
13
关注顾客-顾客满意为度量
美国消费问题局调查: 5美元以下的小额商品,虽然不满意,但未提
出抱怨的总数为96%,但不在反复购买的为 63%; 100美元的大额商品,如不满意提出抱怨的 为73%; 如果补救得当,其中70%的过客将继续与组 织保持合作.
ISO9000:2000版标准 介绍
本文内容: 第1节:ISO9000:2000核心标准 第2节:ISO9000:2000标准解释 第3节:ISO9001:2000标准条款解释 第4节:ISO9001:2000标准的过程关系 第5节:ISO9001:2000版过程流程 第6节:审核技术 第7节:案例分析
1
ISO9000:2000版核心标准 ISO9000:2000质量管理原理及术语 ISO9001:2000质量管理要求 ISO9004:2000持续改进指南
ISO9000:2000核心标准
2
核心标准的关系
•ISO9001与9004为一对协调标准; •使用相同的原理及术语;
ISO9001要求
进的工具; 强调满足相关利益方的要求; 质量管理和改进的方法
6
9004:200阐述的内容
5.1.1引言最高管理者应考虑下述活动 确立符合组织宗旨的设想,方针和战略目标; 通过实例引导组织,以促进其人员间的相互信任; 就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方面的方向和价值观进行沟通; 参与改进项目,寻求新的方法,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开发新
a.以顾客为中心 b. 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管理的系统方法; f.持续改进;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h.与供方互惠互利关系
12
关注顾客-顾客满意为度量
13
关注顾客-顾客满意为度量
美国消费问题局调查: 5美元以下的小额商品,虽然不满意,但未提
出抱怨的总数为96%,但不在反复购买的为 63%; 100美元的大额商品,如不满意提出抱怨的 为73%; 如果补救得当,其中70%的过客将继续与组 织保持合作.
ISO9000:2000版标准 介绍
本文内容: 第1节:ISO9000:2000核心标准 第2节:ISO9000:2000标准解释 第3节:ISO9001:2000标准条款解释 第4节:ISO9001:2000标准的过程关系 第5节:ISO9001:2000版过程流程 第6节:审核技术 第7节:案例分析
1
ISO9000:2000版核心标准 ISO9000:2000质量管理原理及术语 ISO9001:2000质量管理要求 ISO9004:2000持续改进指南
ISO9000:2000核心标准
2
核心标准的关系
•ISO9001与9004为一对协调标准; •使用相同的原理及术语;
ISO9001要求
进的工具; 强调满足相关利益方的要求; 质量管理和改进的方法
6
9004:200阐述的内容
5.1.1引言最高管理者应考虑下述活动 确立符合组织宗旨的设想,方针和战略目标; 通过实例引导组织,以促进其人员间的相互信任; 就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方面的方向和价值观进行沟通; 参与改进项目,寻求新的方法,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开发新
a.以顾客为中心 b. 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管理的系统方法; f.持续改进;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h.与供方互惠互利关系
12
关注顾客-顾客满意为度量
ISO9000基础知识培训课程(ppt 127页)
![ISO9000基础知识培训课程(ppt 1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34c9a929c8d376eeafaa31d5.png)
3 条文解析
理解新的供应链: 供方----组织----顾客(2000版) 分供方----供方----顾客(94版)
4 品质管理系统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品质管理系统,形成文 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
a) 识别品质管理系统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应用 (见1、2)
本简介课时为六课时,内容如下:
第一章 ISO9000族标准发展进程 第二章 ISO9000基础和术语 第三章 2000版标准八大原则 第四章 ISO9001标准解析
第一章 ISO9000族标准发展进程
标准起源与发展——
1987——1994——2000
(2000年12月18日颁布)
核心标准——
2000版本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品质手册,品质手
册包括:
a) 品质管理系统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 细节与合理性(见1.2);
b) 为品质管理系统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或对其引用;
c) 品质管理系统过程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4.2.3 文件控制
品质管理系统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 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
4、最高管理者
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领导班子或一个人 职责 ——制定品质政策 ——管理评审 ——制定品质目标 ——提供资源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指定管理者代表
5、持续改进
定义: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组织不断对品质管理系统各过程的改进
ISO9001:2000《品质管理系统——要求》 ISO9004:2000《品质管理系统——绩效改进指南》
品质管理发展历程——
ISO9000:2000基础知识(PPT 40页)
![ISO9000:2000基础知识(PPT 40页)](https://img.taocdn.com/s3/m/ea612c3c5acfa1c7aa00cc76.png)
文件控制
24
记录控制 等…
5、管理的系统方法
顾质 客量 的方 需针 求质 和量 期目 望标
确定过程 和职责
确定过程 测量方法
确定必要 的资源
确
实
定
现
纠
并
正
测
和
量
预
过
防
程
措
施
建 立 并 实 施 改 进 过 程
25
6、持续改进
体 过系 产程 品
企业永续经营 顾客持续满意
P
P
A
D
P
A
D
C
A
D
C
C
26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互利的供方关系
20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识别顾客需求和期望
转化为产品要求
组
确保良好的沟通
顾
提供顾客所需产品
织
顾客满意度监控 增强顾客满意
客
企业获利,永续经营
21
2、领导作用
整合力量
23
4、过程方
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通过建立、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满足顾客要求、 增强顾客满意。
识别和管理相关的过程,如:
市场调研
设计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
采购管理
进货控制
贮存
生产过程控制
模具管理
产品标识
最终产品检验和试验
不合格品控制
纠正和预防措施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ppt 15页)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ppt 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9bbbf9e72af90242a995e57a.png)
谢谢大家!
深圳xxxx管理策划有限公司编制
xxx顾问-全面管理专家
xxxx Consultant - Total Management Expert
术语和定义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 产品:过程的结果,公认的产品有四种:硬件、软件、服务、
流程性材料。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
的体系。
xxx顾问-全面管理专家
xxxx Consultant - Total Management rt
持续改进的PDCA循环过程方式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测量分析与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
输入
过过程程管管理理 产品实现
产品 输出
顾客满意
满意
要求
顾客
xxx顾问-全面管理专家
xxxx Consultant - Total Management Expert
xxx顾问-全面管理专家
xxxx Consultant - Total Management Expert
领导作用
1、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为本组织的未来描绘清晰的远景 3、确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4、在组织的所有管理层次上建立激励制度和质量意识 5、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并赋予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xxxx Consultant - Total Management Expert
顾客 满意 顾客 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测量分析与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
输入
过程程管管理理 服务实现过程
服务
输出
xxx顾问-全面管理专家
深圳xxxx管理策划有限公司编制
xxx顾问-全面管理专家
xxxx Consultant - Total Management Expert
术语和定义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 产品:过程的结果,公认的产品有四种:硬件、软件、服务、
流程性材料。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
的体系。
xxx顾问-全面管理专家
xxxx Consultant - Total Management rt
持续改进的PDCA循环过程方式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测量分析与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
输入
过过程程管管理理 产品实现
产品 输出
顾客满意
满意
要求
顾客
xxx顾问-全面管理专家
xxxx Consultant - Total Management Expert
xxx顾问-全面管理专家
xxxx Consultant - Total Management Expert
领导作用
1、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为本组织的未来描绘清晰的远景 3、确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4、在组织的所有管理层次上建立激励制度和质量意识 5、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并赋予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xxxx Consultant - Total Management Expert
顾客 满意 顾客 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测量分析与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
输入
过程程管管理理 服务实现过程
服务
输出
xxx顾问-全面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