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理论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与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与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与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与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就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与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与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与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与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就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1) 公安领导工作,就是公安机关行政首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 公安秘书工作,主要就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与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与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隐蔽性、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就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技术科学的研究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公安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公安基础知识考试也是很有规律性的,接下来给大家罗列几个比较重要的考点,可以说是必考知识点,以单选、多选和情景分析题型出现。

一、警察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认为,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在原始社会,既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

人类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随着国家的产生,警察才应运而生。

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氏族社会逐渐瓦解,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

在阶级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就产生了国家这样一种维护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

有了国家,同时也就有了警察。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综上所述,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如下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二、警察的本质和基本职能1.警察的本质。

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警察的阶级基础和政治属性不同,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各异,但是它们的本质是共同的,即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警察有如下本质特征:第一,鲜明的阶级性。

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

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必须与政体一致。

第二,手段的特殊性。

警察是拥有武装强制、行政强制和其他特殊手段的行政力量。

警察机关为了完成法律赋予自己的职责,保障强制力的权威性,配有一定的武器和械具,成为一支重要的具有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第三,广泛的社会性。

警察所担负的任务十分广泛,一方面,它作为阶级专政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方面,它担负着大量的社会管理任务,要为社会提供全面的治安保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一、重要含义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7,劳动教养: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8,收容教养:是对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满14周岁的)集中进行的文化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10,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电子版本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电子版本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1) 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首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 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国内安全保卫工作{隐蔽性、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公 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

《公 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公安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基础理论涵盖了众多方面,对于理解公安工作的本质、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安的概念和性质公安,简单来说,就是公共安全的维护和管理。

公安工作的性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性。

从阶级性角度看,公安工作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公安工作的阶级属性有所不同。

在社会主义国家,公安工作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从社会性角度来看,公安工作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涉及到社会秩序的维护、公共安全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

公安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同时也需要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公安工作的任务公安工作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国家安全。

这是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包括防范和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如间谍活动、分裂活动、恐怖活动等。

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通过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3、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4、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公安工作的原则1、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原则。

这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确保公安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群众路线原则。

公安工作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形成警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3、依法办事原则。

公安工作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实事求是原则。

在公安工作中,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准确判断和处理问题。

四、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1、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

专门机关指公安机关等专业力量,广大群众则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

两者相互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2、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讲绪论公安学是一门研究我国公安现象的学科。

其中,关于公安现象中基本关系与基本对策的理论概括,形成公安学基础理论,它是公安学的基础学科。

第一节警察与警察学一、警察的起源(一) 警察起源观1.警察自然起源观。

有的警察学者认为,“人类自从有了群体生活,应有了警察作用”。

还有的认为,“警察是人类与原始俱来的天性的道德行为”,“警察将永远伴随着人类”。

这种理论把警察说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即超阶级、超国家的现象。

认为警察与国家将永远存在。

这种观点抹煞了警察是私有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抹煞了警察的阶级本质。

我们认为: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这是因为:第一,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不能产生警察。

在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开始有了人。

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低下,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个人显然无法与自然、猛兽相抗衡,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共同生产和生活,所以,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获取的生活资料非常少,只能维持本身生存的最低水平,没有任何剩余。

“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成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资生活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私有制,也不可能产生阶级,因而也不可能产生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国家和警察。

第二,社会管理靠习惯,不需要强制力量。

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国家这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机构,但存在着管理各种事务的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它们是以人们的血缘关系组成的集团。

在氏族中,人们的生活是有秩序的,这种秩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分配、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习俗和信仰,世代相传就形成了氏族社会的习惯规范。

这些行为规范调整着人们的相互关系,维持着当时的社会秩序。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反映着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意志和利益,它靠人们自觉遵守或社会舆论的力量及氏族首领的威信来维持,不需要警察这样的强制机关作后盾。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对党忠诚:是公安工作的灵魂,是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

服务人民: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执法部门,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人民利益。

其主要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犯罪活动;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公安工作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管理社会治安、服务群众等方面。

其特点包括:强制性:公安工作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如拘留、逮捕等,以保证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危险性:公安工作需要面对各种危险和复杂的情况,如犯罪行为、自然灾害等。

服务性:公安工作需要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如处理群众报警、求助等。

复杂性:公安工作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和问题,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

公安工作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注重群众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工作中,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公安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保持公正廉洁的形象。

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乱纪;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要认真履行职责,不得玩忽职守;要接受监督和考核,不得违反纪律规定。

要注重自身形象建设,做到文明礼貌、规范用语、热情服务。

《氓》是一首古代民间歌谣,是一首爱情叙事诗。

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民间创作。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特色,不仅以女主人公的遭遇和感受来叙事抒情,而且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直言陈述、重章叠句、比兴等。

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是专门从事治安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国家机关。

•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

二、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公安机关的组成:分为公安局、分局、派出所等不同级别的组织。

•公安机关的职能:依法行使治安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职权。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侦查制度•侦查活动的法律基础:侦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程序、依法保护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侦查活动的程序:侦查活动包括立案侦查、案件侦查、监督指导等程序。

四、公安机关的执法权•执法权的来源:执法权是公安机关依法行使的权力,来源于法律授权。

•执法方式:包括询问、传唤、检查、搜查等手段,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五、公安机关的协助职责•公安机关的协助职责:协助其他行政机关执行法律任务,参与应急救援,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

•协助其他机关的方式: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执法等方式。

六、公安机关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公安机关负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落实:通过开展警务宣传教育、巡逻防范等方式落实社会责任。

七、公安机关的建设方向•建设方向:科学化、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是公安机关的建设方向。

•建设重点:提高侦查水平、加强警务规范、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是建设的重点。

八、公安机关的人员素质•人员素质: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原则、执行纪律,具备执法能力和道德品质。

九、公安机关的改革与发展•改革与发展:公安机关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强改革,提高能力,推动公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公安机关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公安机关积极参与国际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维护全球安全稳定。

以上为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深入了解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结构以及重要职责等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精)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精)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一、重要含义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

7、劳动教养: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8、收容教养:是对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满14周岁的)集中进行的文化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9、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警告,罚款,拘留10、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一、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专门机关,其主要职能包括: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维护国家安全、保卫重点目标、维护交通秩序、防范灾害、侦查破案和协助司法工作等。

二、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1. 中央公安机关:由公安部和其内设机构组成,负责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 地方公安机关:按照地方分级管理和实际情况,分为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公安机关。

三、刑事警察的职责和权力刑事警察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打击犯罪和刑事侦查工作的警种,其职责和权力包括:1.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开展刑事侦查工作,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

3. 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如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

4. 提请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决定不起诉,并协助审判机关进行审判工作。

四、治安警察的职责和权力治安警察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的警种,其职责和权力包括:1. 组织实施治安防控措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2. 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 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及时制止和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4. 监督和管理治安管理区域,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五、交通警察的职责和权力交通警察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维护交通秩序的警种,其职责和权力包括:1. 组织实施交通管理措施,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2. 指挥和疏导道路交通,维护交通秩序。

3. 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4. 协助处理交通事故,保障伤者救治和现场处置工作。

六、社区警务的职责和任务社区警务是公安机关中主要负责维护社区安全和治安的警种,其职责和任务包括:1. 建立健全社区警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安全咨询和服务。

2. 开展社区巡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 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4. 组织社区治安防控工作,配合其他警种打击违法犯罪。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预警等级蓝黄橙红(粉替黄)警察的起源警察的含义警察的起源警察的含义最初.都市的统治方法或都市行政现在.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警察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现今社会无论大小强弱,有的甚至不设军队,但毫无例外都有专职的警察力量)警察的起源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决定警察必要性的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冲突对抗和社会秩序问题警察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第一: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第二:阶级条件,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第三:社会条件,维护社会秩序,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第四: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警察的发展萌芽期的警察古代警察近代警察萌芽期的警察(同时伴有审判的萌芽)古代警察(经历了奴隶和封建时期)古代警察特点一是:军警不分,警政合一.警察的只能尚未集中到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由军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分别掌管二是:行驶职权在法律上极不严格.神权,皇权,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三是:私刑私狱普遍存在近代警察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必然结果近代警察在西欧产生的原因一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对无产阶级的统治和残酷剥削,必然强化警察职能二是: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复杂化,需要专业警察有效管理三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毒化了社会风气,为了维护社会秩序,需要建立专职警察队伍警察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1860年- 194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1970年- 20世纪初)中央集权法国1789年保安官制度开始与军队审判机关有了区别1790年<人民宣言> 市政警察1801年拿破仑巴黎警察总局地方自治英国1829年<大伦敦警察法> 首都伦敦警察厅中国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的产物”警察行政”(鸦片战争1840 - 1842 中国近代史开端)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湖南保卫局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此后清政府陆续创建巡警局,警务学堂,巡警学校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巡警部1905年清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1927年蒋介石内政部警务司省市县公安局1946年内政部警务总署省市县警察局旧中国近代警察历史是军队警察特务结合一起镇压革命迫害人民的历史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区别第一:近代警察职能是独立的,而古代尚未集中,由行政军队审判分别掌管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古代警察则军警不分警政合一第三:近代警察强调法制,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第四:近代警察着统一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警察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本质特征1.鲜明的阶级性,2.手段的特殊性,3.广泛的社会性警察的基本职能(指社会效能和作用,警察的职能是由国家决定的)政治镇压职能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性社会管理职能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政治镇压是社会管理的前提,社会管理是政治镇压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前的公安机关中央特科国家政治保卫局陕甘宁边区警察社会部各解放区公安机关最早的保卫机关中央特科1927年周恩来上海(应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主要任务1.保卫党机关及领导安全,2.搜集情报掌握敌情,3.惩办特务叛徒内奸,4.建立秘密交通联络和秘密电台取得功绩1.开创了保卫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2.保卫了党机关及领导的安全,3.搜集了大量有价值情报,4.镇压了革命出卖党的叛徒最早的人民政权保卫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1931年江西瑞金苏维埃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警察队伍陕甘宁边区警察1938年(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相继建立了除奸保卫机构,晋察冀边区公安局,晋绥公安局,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安局等,在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部的任务,与敌伪特务奸细作斗争各解放区的公安保卫机关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1949.10.19 任命部长罗瑞卿,副部长杨奇清10.15 - 11.01 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解决了组织机构和工作任务问题)11.05 公安部成立大会1949年至1966年17年间共召开了14次全国公安会议取得成就第一:建立了健全的公安组织机构,明确了公安任务(省市县部厅局所处)第二:清除了反动势力的残渣余孽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禁烟禁毒封闭妓院)第三: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土匪恶霸)第四:改造大量战争犯第五: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卫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新的时期公安事业在改革创新中发展1966 - 1976 文化大革命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安工作的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全国公安机关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置于各项工作首位公安机关的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武装性质治安行政力量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与其它机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认识公安机关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根据公安机关的性质体现在公安机关的一切实践中体现在公安民警执行公安任务行使职权中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他的根本属性,国家的性质决定警察机关的性质性质表明:1.鲜明的阶级性,2.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3.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区别:1.维护阶级利益不同,2.专政对象不同,3.目的不同,4.关系不同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武装任务:武装战斗,武装镇压,武装警戒,武装巡逻,武装守卫,武装押解与军队区别:1.分工不同,警察主要对内,军队主要对外2.手段不同,警察主要采取管理教育改造打击防范等,军队主要通过军事行动来完成公安机关是国家治安行政力量我国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属的一个职能部门治安行政管理是国家其他行政管理得以正常实施并取得社会效益的有力保障治安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防范和控制犯罪活动,预防和查处各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同各种治安灾害事故作斗争,以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利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公安机关是国家刑事司法力量根据<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是国家的刑事侦查机关,依法承担着刑事侦查预审采取或执行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羁押看管犯罪嫌疑人和执行部分刑罚等任务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指社会效能和作用)专政职能民主职能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关系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职能的根据,而公安机关的职能则从社会上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性质无论如何划分,公安机关的职能就是专政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公安机关专政职能指公安机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广大群众,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敌对势力与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对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实施专政公安机关承担的专政职能是公安性质的必然体现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具体包括:从专政目的说,是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从专政对象看,是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实施打击从专政手段说,是打击,制裁,改造与监督并用公安机关民主职能公安机关民主职能指公安机关必须服从人民的意志,依法保护人民的民主权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实质,就是保障人民享有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专政职能反映的是与敌人的关系,民主职能反映的是与人民的关系,因为民主职能是公安性质的又一体现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内容包括:保障人民充分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保障人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享受正常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靠人民群众搞好公安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所谓区别: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有各自的特定对象和特定方法(对谁专政对谁民主是一个根本立场和政治原则问题,是关系到公安机关性质和公安工作成败的首要问题)区别:一是.对象不同,专政对象是敌人,民主对象是人民二是.方法不同,对敌人使用专政手段,而对人民实行民主方法所谓联系: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并渗透到公安机关活动的整个过程和业务工作中(专政职能是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社会基础,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职能的基础条件)公安机关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所谓宗旨指从事某项工作主要的意旨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所以也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1944年9月毛泽东为纪念革命烈士张思德<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思想第一次提出) 1945年4月毛泽东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论联合政府> (写进党章){1995年颁布2012年修正的<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密切的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03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满意作为第一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公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障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主要是通过完成法律赋予的各项任务和神圣职责来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管理社会和服务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求做到:1.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是做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2.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3.认真履行职责,4.提高服务质量,5.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第二章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公安机关的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3.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4.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5.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的任务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辖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任务划分:1.从时间上看,有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2.从范围上看,有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3.从层次上看,有具体任务和基本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的总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1.保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2.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主要有:1.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2.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3.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社会局面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工作主要有:1.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法犯罪行为,2.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3.全力维护社会稳定,4.依法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人身安全: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秘密通信不受侵犯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是我国法律保护的对象,因为他们是保障我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公安机关的职责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公安机关的职责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职责即职责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指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1.法律性,2.政治性,3..行政性,4.有限性5.责任性(法律性.职责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确认的,政治性.职责体现的是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行政性.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的部分职能,有限性.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过了就是越权,责任性.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将受法律的追究)公安机关的职责<人民警察法>第六条(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五)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八)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九)管理户籍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十)维护国境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十一)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十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安全保护工作(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法律法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两种行政法规指由国务院颁布或者批准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通过的规范性文件<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期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一方面指出人民警察及时在非工作时间也必须履行职责不可借口逃避责任,另一方面也确认了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期间对紧急情形履行责任的合法性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出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与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各警种划分及表现:(一)治安警察治安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处理治安案件,管理特种行特,查禁违禁物品,预防犯罪,了解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预防和处理治安灾害事故,进行治安巡逻,发动群众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工作(二)户籍警察户籍警察是负责管理户籍,掌握户口动态等户政工作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执行户口管理制度,做好户籍管理和人口统计工作(三)刑事警察刑事警察是负责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人民警察刑事警察包括刑事侦查人员和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的法医.化验员.鉴定员.警犬训练员等主要职责:依法进行公开的秘密的专门调查和运用刑事科学技术揭露和打击的刑事犯罪,运用公开管理手段秘密力量和群众联防控制社会上的复杂场所限制和缩小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研究犯罪分子的活动规律防范刑事犯罪活动(四)交通警察交通警察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负者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依照国家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对道路行人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管理,防止和处理交通事故,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五)外事警察外事警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和我国公民进行管理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依照国家有关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对我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入出境居留旅行进行管理,对我国公民和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理,发现和处理来华外国人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外国人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六)巡逻警察巡逻警察指在一定路线和一定地段用巡逻的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维护辖区内的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参加处置灾害性事故,维护交通秩序,接受公民报警,劝解制止公共场所发生的民事纠纷,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等(七)网络警察网络警察依法规范管理网络,保护万民利益不受危害,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主要职责概括:依法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民利益,打击网络犯罪(八)督察警察督察警察是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督察的警察主要职责:督察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治安交通胡政出入境边防消防警卫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使用武器警械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情况,文明执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九)边防警察边防警察是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边防警察施行义务兵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主要职责:在陆地边防线和近海海域进行军事巡逻和警戒,在边防口岸进行武装警卫,依法管理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在边防口岸和民航机场进行边防检查安全检查,防止非法越境,防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十)消防警察消防警察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消防警察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主要职责:依法进行消防监督管理,预防警戒和扑灭火灾,对企业专职消防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向群众进行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育人民警察是个整体,其战斗力取决于各警种协同作战,整体作战的能力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是各警种联合作战,在需要履行职责时,不允许人民警察借口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公安机关的权力公安机关权力概念和特点治安行政管理权刑事司法权警械武器使用权紧急状态处置权公安机关权力概念和特点概念:公安机关权力指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履行职责,进行警务活动时依法采取的权威性措施和手段,它是国家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公共行政权力由于公安机关的权力是在法定职责限度内行使的,并受相应制约,故又称公安机关权限特点:1.法定性,2.国家意志性,3.强制性,4.专属性,5.单向性(法定性.公安机关的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反应的是国家的意志,国家意志性.公安机关权力在运行中难免会掺入个人因素.但公安机关职权性质和内容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非个人,强制性.公安机关权力以暴力作后盾可采取人身方面的强制措施被实施对象只能服从,专属性.权力主体只限于公安机关.任何机关团体个人无权行使.个别受委托组织或个体也只能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代行部分职权,单向性.公安机关行使职权是国家意志单向性表示.不以相对人同于与否为先决条件)认识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能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中更好的体现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一)治安行政处置权概念:指公安机关在公共场所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等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对特定的人物事场所采取的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等权力运行行为方法: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命令.依法向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发出的作为不作为和约的指令又称警察命令,禁止与取缔.对违反治安管理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宣布禁止予以取缔并对违法者予以法律制裁,许可.这种权力通常是通过审核批准.决定.颁发证照.指挥等形式表现出来)(二)治安行政处罚权概念:指公安机关依法对不履行治安法规所确定的义务或者危及社会治安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的法律和法规规定实施的行政处罚方法: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附加适用期限出境或者驱逐出境(三)治安监督检查权概念:指公安机关依法对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履行治安责任.预防治安问题的发生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方法:治安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置或制裁.发现治安隐患.要求监督对象限期责令整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一、公安基础知识的含义公安基础知识是指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所应掌握的涉及公安工作的理论、法律、法规、政策、纪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公安法律法规、公安管理、警务实务、基本科学知识等。

掌握公安基础知识不仅是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开展工作的必要要求,也是确保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护人民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公安基础知识的内容1.公安法律法规2.公安管理公安管理是公安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各级公安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配置、内部管理等方面。

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需要了解公安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警务实务警务实务是公安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

包括刑侦、治安防控、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警务实务知识,能够提高办案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4.基本科学知识基本科学知识是公安工作中的理论基础。

包括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刑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要掌握这些基本科学知识,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公安基础知识的重要性1.保障社会治安稳定公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安宁。

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掌握公安基础知识,能够更好地依法履职,开展各项执法工作,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2.提高工作效率公安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提高公安干部、警务人员和人民警察的工作效率。

掌握公安管理知识,能够科学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工作;掌握警务实务知识,可以快速准确地开展执法工作;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可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把握各种情况。

3.提高工作质量公安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提高工作质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掌握公安法律法规,能够依法履职,保证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和准确性;掌握警务实务知识,能够提高办案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可以进行科学研判和判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第一章警察的基本原理懂得什么是警察和警察学;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警察的起源、历史发展;掌握警察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了解公安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性质。

重点:警察的概念;科学的警察起源观;警察的历史特点。

第一节警察与警察学一、警察的概念(一)警察的词义(二)警察的概念警察,即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二、警察学第二节警察的起源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两种对立的警察起源观(一)警察自然起源观:警察与人类共生,并将永远伴随人类。

(二)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原始社会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之际,警察与国家同时产生。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二)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三、警察制度的历史发展(一)古代警察时期1.中西方古代警察职能的产生与发展 2.古代警察的历史特点:(1)无警察之名而行警察之实。

(2)法外行权。

(3)私刑普遍存在。

(二)近代警察时期 1.近代警察的产生与发展2. 近代警察的历史特点:(1)行政职能独立化;(2)组织机构系统化;(3)行使职权法治化;(4)外观标识统一化。

(三)世界警察发展的新趋势第三节公安学一、我国公安学的建立和发展二、公安学的概念我国的公安学是关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的公安工作规律与对策的知识体系。

它是我国长期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所有公安学科的总称。

三、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公安学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公安机关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规律、对策及其历史与现状。

四、公安学的性质公安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交叉的综合性科学,但从总体上说,公安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资料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资料

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资料
一、法律法规部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
•犯罪的构成与刑罚
•刑法常见犯罪类型及刑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和处罚方式
•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及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二、公安工作职责
1.基层公安机关的职责
•治安管理和巡逻勤务
•矛盾纠纷化解及预防工作
2.刑事侦查工作
•刑事侦查的程序和技巧
•侦查手段及注意事项
三、警务基础知识
1.警务工作流程
•事故处理程序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2.治安防控知识
•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处置
•人群控制及维护社会稳定
四、执法行为规范
•公安机关执法基本原则
•执法中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措施
五、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基于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加深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应变能力。

以上是关于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资料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公安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高频考点★★)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1、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直接的。

2、坚持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途径:①政治领导②思想领导③组织领导④决策领导(地方党委对公安工作事关重大的问题有权作出决策。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高频考点★★)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路线。

1、内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

3、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人民群众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4、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高频考点★)1、基本方针: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2、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公安机关为主导。

3、“三懂四会”的群众工作方法(1)三懂: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

(2)四会: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4、公安机关坚持基本方针的途径(1)搭建警民沟通渠道:走访群众、警民恳谈、群众接待日、警民联系箱、警民联系卡、公安网站、社区QQ群、民警微博、电话回访等。

(2)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在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退出、落实便民利民措施。

(3)动员组织人民群众:重点培育治保会、治安巡防队、护(村)厂队等群众性治安队伍,壮大治安志愿者队伍,积极吸纳群众参与社区治安防控。

(4)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定期通报治安信息,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加强重点区域治安巡逻,整顿治理治安复杂区域。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高频考点★)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1、严肃与谨慎相结合:严肃,就是执法必严;谨慎,就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

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8,公安工作的主要容(1) 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首长领导工作。

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 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公安指挥工作,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统一协调,调度具体指挥、接受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工作(全保卫工作{隐蔽性、尖锐性、长期性、复杂性、}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公安保卫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系统、(主要是指铁路系统、交通航运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森林系统)监管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公安警卫工作(住地警卫、随身警卫、路线警卫、现场警卫)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包括公安民警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生活保障、信息保障9,公安专业工作特点:复杂性、危险性、艰苦性、易腐蚀性10,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一)判断题(凡没标明都属于正确,错误的都标注了X且给出了解释)1.内部监督的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主要有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等。

()2.按实施监督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事前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执法行为之前依法进行监督。

()4.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是事中监督。

()X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是事前监督。

5.事中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监督。

()6.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是事前监督。

()X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是事中监督。

7.事后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监督。

()8.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是事中监督。

()X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是事后监督。

9.按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监督可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10.直接监督的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

()1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X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12.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勤务行为的监督就是公安执法监督。

()X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监督就是公安执法监督。

1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是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口是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

()X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是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是否严格遵守和执行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是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

14.上级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检查、审查、调查等监督形式对公安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15.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执行刑罚等活动进行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学基础教程一、绪论(一)警察与警察学1.警察的概念: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设置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政治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

警察行为的警察概念: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以强制性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2.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自然起源观:警察的起源是自然的,超阶段、超国家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起源观:国家的产生才有了警察(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性;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萌芽时期(奴隶制国家产生)、古代警察时期(警察出现后到资产阶级近代警察前,三特点:尚未集中于统一的专门机关;在法律上不严格,皇权神灵长官意志主导;私刑普遍存在)、近代警察时期(四特点:行政职能独立化;形成专门警察组织;强调法治;有统一的制式服装)3.警察与国家:警察必须与国家一致;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实力的国家力量;警察的职能由国家职能决定。

题目示例:论述警察与国家的一致性答:1)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2)警察必须与国家意志一致;3)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行政部门,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大责任;4)公安机关要坚持正确方向,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立场之上;5)公安机关阶级属性要求必须坚持廉政勤政,防止队伍变质。

4.警察学:以警察为专门研究对象,关于警察行为的科学。

(二)公安概述1.公安概念:狭义:公安是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的状态及与之有关的事务或活动。

广义:指的是公共安全,即社会公共秩序安定及与之有关的活动,包括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生产安全、环境安全、自然灾害安全、卫生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二、我国公安保卫机关的建立和发展(一)建国前公安保卫机关的创立和发展1.土地革命时期的公安保卫机关:中央特科(主要任务:选派可靠同志打入敌人内部,了解敌情,保卫领导人;组织营救被捕人员;惩处叛徒特务)、国家政治保卫局。

2.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保卫机关3.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保卫机关(二)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公安机关(1949年-1966年)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安机关(1966年-1976年)3.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安机关(1976年-至今)三、公安机关管理体制1.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内容: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2.现行管理体制的意义:1)有利于加强党对公安工作领导;2)有利于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3)有利于发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作用;4)有利于落实公安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

3.公安机关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队公安工作的领导;加强公安机关内部业务领导管理;坚持公安领导干部的双重管理;理顺公安分局和派出所的管理体制。

四、公安机关的性质与职能(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1.公安机关的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

2.公安机关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题目示例:问:论述公安机关的宗旨。

答:1)含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渊源:1944年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1954年入宪;之后加强3)要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群众利益至上;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执法服务质量;接受人民监督4)结合案例小结(二)公安机关的职能1.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对敌人的专政职能和对人民的民主职能。

题目示例:简答: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答:1)含义:专政职能:公安机关依法对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严重危害人民利益的敌对分子施行镇压、制裁、控制和改造,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人民的权利。

民主职能:公安机关服从人民的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和卫士,依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人民的治安积极性,正确处理有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

2)区别:在含义和内容上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在对象目的方法上也有原则不同,对谁专政对谁民主是根本立场和政治原则问题。

3)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而且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联系紧密不可割裂。

总之,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保障,民主职能是专政职能的社会基础。

4)结合案例小结五、公安机关的任务(一)公安机关的任务1.公安机关的任务: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1.社会稳定的含义:是指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按照客观规律并遵循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轨道协调发展的和谐状态。

五、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一)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义务1.公安机关职责的概念:国家依法确定的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和责任义务。

2.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交通安全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组织实施消防工作;管理强制弹药易燃易爆等物品;对特种行业管理;警卫国家规定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措施;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管理户政国籍出入境;维护边境治安秩序;对罪犯执行刑罚;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监督国家机关等重点建设项目,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工作。

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性:法定性、有限性、强制性、发展性4.人民警察的义务:特点:1)义务主体的特定性:只有人民警察是义务的承受主体;2)平等性;3)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内容:1)秉公执法,办事公道;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3)礼貌待人,文明执勤;4)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5)公民遇到困难时应当立即救助;6)对公民解决纠纷要求应予以帮助;7)对公民报警案件应当立即查处;8)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工作。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1.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定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可以行驶的权威性行为。

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实力性、特许性、有限性、单向性。

2.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治安行政管理权;刑事执法诉讼权;紧急状态处置权;警械武器使用权;3.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职责与权利相适应;符合法定事实程序;坚持公正裁量;接受监督制约;严禁滥用权力。

总之要合法、准确、及时、适度。

六、公安工作概述(一)公安工作1.公安工作的含义:我国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公安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2.公安工作内容:刑事司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武装保卫和专门公安工作。

(二)公安工作的特点1)国家性和社会性相结合;2)剑与盾的作用相结合;3)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4)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5)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6)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三)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1.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含义:我国的各种政治力量中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工作;公安机关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

2.公安工作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必要性题目示例:简述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答:1)性质决定:公安机关是关系国家安危社会稳定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具,党的领导才能发挥其职能作用;2)武装性特点决定:公安机关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强大实力,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其正确运用;3)确保战斗力和纯洁性决定:公安机关处理社会矛盾中最具有对抗性、隐蔽性、腐蚀性的问题,党的领导能加强战斗力和保持纯洁性;4)任务决定: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党的领导才能动员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参与;5)制定决策根本保证:公安工作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党的领导是公安决策正确的根本保障。

七、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1.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

2.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含义:公安工作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党的宗旨),一切依靠群众(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所遵循的根本途径。

它是公安工作宣传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保护群众、组织群众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

3.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2)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3)公安工作广泛的社会性不能脱离群众;4)警民关系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5)公安工作离不开群众监督;6)群众是解决警力不足的人力资源。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1.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专群结合是指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中,要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前行。

2.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内涵:在党委领导下,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

3.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联系:广大群众结合有目标一致性;公安机关在结合中处主导地位;公安工作与依靠群众要全方位结合;区别:公安专门工作与群众参与工作有区别。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内容: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广泛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各种手段,预防和惩罚违法犯罪,教育改造犯罪人员,建立良好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人民安家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要求: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定期部署工作;2)各部门各单位要齐抓共管,“谁主抓,谁负责”;3)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增强群众法制观念,敢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工作范围:包括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八、公安改革与发展(一)公安改革及其意义1.公安改革的涵义: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公安工作发展的规律,消除弊病的必要要求。

2.公安改革的意义:1)使公安工作能更好地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使公安工作能真正承担起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社会责任,满足党和人民的新要求;3)推动公安工作从传统走向现代,使公安工作自身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改革开放30年公安改革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30年公安改革的基本经验1)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2)坚持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放在工作首位;3)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4)坚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5)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6)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7)坚持科教强警、素质强警;8)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9)坚持强基固本、夯实基础;10)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