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小品示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小品示例分析

1、陈忠康的小品

陈忠康是怎么写小品的呢?以最普通的方式安排章法,这是陈忠康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如图所示,他只是一行一行的把内容写下来,一般的是7行,每行11---13个字,然后落款。或许大家觉得这种章法没有什么稀奇之处,是的,有时候最简单的恰恰是最复杂的。在不经意间,陈忠康靠的是功夫,靠的是几乎每个字都可以做字范的功夫。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简单永远都是大方的!”

如图所示,陈忠康这种章法不常见。他是将两个内容分成两块,以楷书做标题示之。虽然两个内容都写成了三行,但是第二个内容和落款连接起来,于是在空间上就形成了左边四行、右边三行的视觉感觉,这样正好打破了中间等分的均匀感。这种形式较之上一种章法,很有文人味道,貌似尺牍和册页的感觉,使得一个正方形的空间有了大小的错落感。

看似很简单的章法,而实际上很多人却想不到。所以,哥伦布把鸡蛋用力砸在桌子上,就能镇住大家!

另外,陈忠康写小品,是最珍惜印章的一个人,很少见到他盖三个以上的印章。这其实也是他的风格,简单、朴实、大方、不花哨。

如图所示,这是今年陈忠康最新创作的小品。拿到的时候让我都颇惊讶----老陈怎么也开始悄然的玩形式了啊?这一批我拿到了30几件,从每一件小品不同的形式中发现,老陈的确也在章法上有了一点点想法。

比如这件,第一行是标题,标题上面是罕见的陈忠康小字隶书,下半行是小字行书。正文分成两部分,落款颇有匠心,将“东坡词”这三个字几乎可以安排在了正中位置,与自己落款的名字并列在一起。这件小品也颇有代表性,用了四枚印章,一枚“陈氏”、一枚“忠康”,另外两枚很少见,一是“大通不惑”。陈忠康书房称之为“大通堂”,这枚印章可以识见是陈忠康40岁以后所做。另一枚“永嘉”则表露了自己是浙江温州永嘉人氏。在一个小品中,用了四枚印章,足见陈忠康开始对小品的重视程度了。据说,原来他就是写着玩,现在可见他已经把小品当做了自己的一个品牌来打了:)

2、龙开胜的小品

龙开胜的字很美,圈内人喜欢,圈外人也喜欢,这个很了不得。我觉得,在青年书法家里面,陈忠康和龙开胜是两驾并驾齐驱的马车。龙开胜书写速度快,成品率高,这是他的优势。

从前年开始,龙开胜在我的倡议下开始小品创作。三年来,经我手走掉了大量的龙开胜小品,于是我也对他的小品有了一个认识----那就是龙开胜也是一个经营位置的高手。或许高手都有相似的想法吧,所以他的小品在空间分割上从大处着眼,也不属于花哨、复杂的那种布局。然而,在小处却于不经意间恰到好处的调整了空间以使之不单调。

如图所示,龙开胜这件小品把一首格律诗打破固有的格式,前两句作为一个段落,嘎然断开。最后一句半又断开成为一部分,这样一首诗就被分割成了三部分,使纸张的空间有了高低错落的分割,颇似一个手卷的一个局部,使人容易对左右空间有延伸的遐想视觉效果。

小品,对空间分割目的是使空间产生参差感或错落感,这样小品就显得活泼灵动,这也是小品章法的一种处理格式。空间分割、印章、字体大小变化、行与行的疏密聚散这些都是小品章法的基本要素。

如图所示,龙开胜的这件作品一如他的总体布局风格一样,没有大的空间分割变化,但是小处依然有所调整。比如,最后两句另起一行成为一部分,尽管与前一部分仅仅错位一个字,但是在空间上依然有分割意识,只是做得比较隐蔽。落款上,采取了三行的形式,三行密集成一个明显的“块面”空间,于是正文部分和落款部分的“块面”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对比,加之最后两句诗歌的小错位,空间显得很微妙,这应该就是江湖上传说的“雨夹雪”的章法吧?

这件小品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如何巧妙地利用落款分割空间的问题。如果说“聚散”的话,落款就是“聚”,正文就是“散”(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吗?为什么正文是“散”啊?你们先思考一下,答案暂不告诉你们。)

3|金伯兴的小品

金伯兴,湖北人。老先生是我亲自接触过最有童趣的一个人,尽管没有更多时间窥视其内心的艺术思想。先生写字大家都将其归入流行书风里面,这姑且不论,此为流派的问题。而我最佩服的就是他对于小品的创作,无论形式、内容还是谋篇布局,时出心意不拘陈规。作为一个60多岁的艺术家,还能这么有艺术创造力和玩的心态,很了不得!

这好些年,先生创作了大量的小品书法,我也从不断出版的个人专集里面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小品,煞是好玩。有时候我就想,先生这种创造力是否就是来自童趣呢?

如图所示,这是一件少字数的小品。四个字“吃亏是福”(貌似郑板桥老爷子的语句吧?姑且不管他。),一个字占据一个角,每个字憨态可掬,非常具有朴实、不事雕琢的意味,与内容很相符合。这种风格的字以及粗壮的线条,很能压得着纸面。

在空间布局上,先生在中间位置用了两行小字,以此作为对四个字正文的注脚。这样,就使得内容丰富起来,同时也使得内容比较通俗易懂。最后,先生没有落上时间和姓名,而是用了两枚印章作为结束,干净利落。有时候小品这种形式,需要弄得复杂一些,有时候也需要干净简单,如同“惜墨如金”一样。因此,小品对每一个细节的要求更高。

如图所示,这件小品也很有意思,在一张平尺方形宣纸上,先生画出了一个圆(提示一下大家:用盛菜盘子直接压一下就行了),然后把内容写在中间的圆圈里面,如此分割空间,方中有圆很有趣。古人说:“天圆地方,心中不慌。”好玩吗?

章法上,先生将落款与正文紧密衔接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如此就显得整个画面比较稳定、圆满。在正文上,那诗词分成两部分,使空间不至于拥挤和堵,右边四行、左边三行,恰好又避免了空白在中间的均匀之病,匠心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4、张志庆的小品

题外话:这些小品都是电脑里面有的,省却了我搜集图片的时间和精力。大家别着急,我尽可能多找点名家高手小品跟大家解析一下。大家有空不妨去中国书法超市看看,里面琳琅满目,小品贼多!网址?这个:

山东的张志庆,这两年客居北京求学。他是首届行书草书大展获得一等奖之后声名鹊起的一个实力派书法家。他的书法以二王为宗,旁涉宋代诸家。据悉,他很刻苦,每天临池不辍,而且是苦学派,对于古人的细节,比如用笔、章法、格式乃至一些我们都会忽略的因素都有精深的研究。有为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书写材料他也颇有研究。比如,纸张他很熟悉,墨也很讲究,研磨、配墨等很有心得。(貌似我这成了书法家推介了吧?汗!)

张志庆,这两年开始倾心研究小品创作。用他的话讲,要在小尺寸里面写出内容来。什么事情都怕研究,只要深入进去就会与人不同。而现在的书法家,缺少的就是研究和安静的做点属于自己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