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免疫: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楚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2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态、免疫监视。
3免疫防御:生理性-抗感染;病理性-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免疫自稳:生理性-清除损伤/衰老细胞;病理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生理性-识别、清除突变细胞;病理性-肿瘤发生、病毒持续感染。
4免疫器官:中枢(初级)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腔上囊;外周(次级)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Max)、及黏膜相关组织。
5脾脏结构:分为白髓(淋巴细胞聚集处,副皮质区是T细胞集中区即胸腺依赖区;淋巴小结是B细胞聚集区为非胸腺依赖区)和红髓(分为脾索和血窦)。
6 T细胞:在骨髓中产生的淋巴细胞祖细胞一部分分化为T细胞的前体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后,被诱导并分化为成熟的淋巴细胞,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一部分淋巴细胞祖细胞分化为B细胞的前体细胞,在哺乳动物中前体细胞在骨髓内进一步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APC):一类能够摄取&处理抗原,并把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使其活化的细胞。分类: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细胞,B细胞
7内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呈递不同:
MHC-Ⅰ类:①抗原的来源:内源性抗原②降解抗原的酶结构:蛋白酶体③处理抗原的细胞:有核细胞④抗原与MHC分子结合部位:内质网⑤提呈抗原:CD8+T细胞(主要为T 细胞)
MHC-Ⅱ类:①抗原的来源:外源性抗原②降解抗原的酶结构:溶酶体③处理抗原的细胞:专职APC④抗原与MHC分子结合部位:溶酶体⑤提呈抗原:CD4+T细胞(主要为Th细胞)MHC-Ⅱ类:抗原的加工处理途径
8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物,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能与由抗原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又称抗原性..
小分子半抗原必须与载体结合才能发生免疫原性。
9异嗜性抗原: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植物及微生物组织间的共同抗原。如:肾小球肾炎,心肌炎,溃疡性结肠炎。
10超抗原:由细菌外抗原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抗原性物质,极低浓度产生强免疫应答,使宿主20%T细胞活化。
11同种异型抗原:同属不同种个体存在的抗原。
12交叉反应:抗体/致敏淋巴细胞对有相似或相同抗原决定簇的不同抗原均具有的反应。
13 TD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需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TD,TI性抗原免疫应答区别:是否需要辅助性细胞。
14自身抗原:
形成原因:①自身隐蔽抗原释放:机体未建立先天免疫耐受的自身物质,在解剖位置上与免疫系统相隔绝。如眼睛晶状体蛋白。②自身抗原被修饰:生物,化学,物理修饰。
③机体有免疫耐受机制时期,引起免疫反应的条件,造成免疫性疾病的情况,
15非自身抗原:外来入侵机体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16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抗体结构及功能:“Y”型(Fab片段与抗原结合;Fc片段与补体结合且同种异型的标记),Fab与Fc区分:(木瓜/胃蛋白酶水解抗体产生)
17五大类抗体及功能:
①IgG:血清中含量最高(75%),半衰期最长,婴儿出生三个月合成,通过胎盘。功能:
a.机体抗感染和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b.与外毒素结合而中和毒性。
c.亚类IgG1-3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发挥溶菌和溶细胞的作用。(与Ⅱ,Ⅲ型超敏反应相关)
②IgM:分子量Max,人体发育最早合成的Ig(胚胎后期),体液免疫应答最先产生的Ig 占血清5~10%,血清中IgM提高~近期感染,新生儿血清中提高~宫内感染。作用:a.具有较多结合价,属高效能抗体,杀菌,溶菌,溶血和促吞噬以及凝集作用比IgG强。b.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对防止菌血症和败血症发挥重要作用。c.参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Ⅱ,Ⅲ型超敏反应。
③IgA:血清型(IgA1,单体)作用:a.中和毒素b.调理吞噬c.清除可溶性抗原。分泌型(IgA2,二聚体),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阻止病原微生物粘附。作用: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
④IgD:单体,分泌型(血清中)&B细胞膜结合型(B细胞成熟标志)。凝聚的IgDFc碎片在高浓度时可以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⑤IgE:单体,血清中含量最低,进化中出现最晚,呼吸道和胃肠道浆细胞产生,介导1型超敏反应,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感染者血清中含量升高。作用:与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或组织中的肥大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结合,遇到花粉等过敏原后,抗原与IgE在细胞表面结合,使之大量释放活性介质,诱发Ⅰ型超敏反应。
18抗体的特异性和多样性
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抗体的多样性受B细胞系统的遗传基因的控制。肽链由两个不同基因分别编码可变区或恒定区,恒定区的基因(C基因)是有限的,它虽然可以决定1g分子的类别和亚类,为造成Ig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但是,造成免疫球蛋白分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却在于可变区的异质性,可变区是由V基因编码的,而V基因的数目仍不清楚。
抗体(特异性多样性)的生物学活性:①特异性结合抗原(Ig超变区)②激活补体途径③结合Fc受体④通过胎盘和黏膜(IgG)
抗体可变区是个基因库而不是一种基因编码,(计算种类可能性)
19单克隆抗体(McAB):由一株B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专一的抗体。
制备流程:免疫动物~免疫淋巴细胞制备~骨髓瘤细胞培育~细胞融合~饲养细胞~筛选~克隆化~杂交瘤细胞的保存和McAb的制备~McAb的生产
20五细胞因子(CK):由各种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基质,肿瘤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一组小分子多肽调节因子。
六大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
21细胞因子受体(CKR)及应用: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②Ⅰ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家族)③Ⅱ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干扰素受体家族)④TNF受体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⑤趋化因子受体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
22补体:由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活化后具酶活性的蛋白质,以及其调控蛋白和相关膜组织蛋白(受体)共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