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钱学森精神 缅怀人民的科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钱学森精神缅怀人民的科学家

当我拿到《钱学森故事》这本书,看到封面上精神矍铄的钱老安详地坐在书桌前眉宇间泛起和蔼的微笑,深深的敬仰和感动之情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尽管学习和工作比较紧张,我还是用业余时间读完了这40万字,爱国励志、报效中华、成才有道、人格如金、科学思想、大师风范等6个篇章的121个故事。

读完这本书之后,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这本书不仅在为英雄立传,更是在为民族铸魂。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科学巨擘“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精彩人生。看到了他是一个有着怎样传奇经历的科学家?他是一个有着怎样独特个性的人?他有着怎样的付出和收获?痛苦和遗憾?挫折和梦想?他为什么同中国国防、航天、强国富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我一次次在感动中给予自己工作和事业上再有作为的动力,让我在领略长者风范和学习大师精神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自己的价值追求,思考如何真正成为一名高尚的知识份子和有贡献的人民科技工作者。

赤子之心

钱老早在1935年便出国留学,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

学教授冯•卡门后,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步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便耐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然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低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它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迫害,被关押在一个孤岛上15天之后,此后,美国政府对钱学森夫妇的软禁长达5年。但是,经过他不屈不挠的长期斗争,而且周恩来总理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

当时的钱学森在美国的发展非常好,38岁便担任了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而且还参加了美国的机密研究。可是听说祖国解放后,这位年轻有为的科学家怀着一颗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义无反顾的放弃了当时稳定和美好的生活,决然的回到贫困潦倒的祖国。

“他是一位把祖国、民族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说得上是一位精忠报国的‘中国人’”—钱学森的爱人蒋英这样评价他。在钱学森的身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民族事业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得到集中体现,无疑地凝聚着中华民族之魂,显示了爱国对志士仁人的撼动力。相比而言,我们当代的科技工作者们是否真正做到以报效祖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为最高荣誉,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

祖国需要、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紧密相连?

科学精神

“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小学语文教材《钱学森》一文中对钱学森的描述是我对于这位科学家最初的印象。

钱学森的归国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起点。他为之奠基的中国航天之路,以磅礴之气势、腾飞之速度阔步向前,展示着一项又一项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钱先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以自己的远见卓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航天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他起草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为我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他主持制定的《我国地地导弹发展途径的意见》,科学规划了我国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长远发展。他向中央提出的我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及卫星发展的“三步曲”,描绘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钱学森使原子弹的研制至少提前了二十年。”仅此一句话,充分体现了钱老对祖国国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为尽早实现我国独立研制导弹这一目标,他还身体力行,亲笔撰写了中国航天的第一本教科书《导弹概论》并开

办导弹扫盲班。他多次强调,仿制不是目的,最终我们要实现自己研制。他还常说,如果没有自己的科研队伍,没有技术创新能力,只搞生产,那就只能仿制。而钱学森同志的科学成就与贡献却不仅体现于他的科学创新精神,还深刻体现在他创造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上。在航天事业的工程实践中,钱先生开创了一套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和技术。他把科学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综合集成创新。50多年来航天型号管理的成功实践,不但证明了钱老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方面,并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宝贵财富。

在国家大力提倡科学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的今天,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自觉坚持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观点、运用科学方法,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淡泊明志

读《钱学森故事》的过程中,我还搜寻到有关钱老先生传奇人生的诸多记叙。在看过一篇关于这本书作者的专访报道后,我了解到这本书是由跟随了钱老26年的秘书涂元季将军与解放军出版社年轻编辑刘莹合著而成。刘莹在回答记者这本书写作背景的时候,她说“钱老很低调,坚持不准给他

写传,即使有些人千方百计找上门,想采访他为他写传,他还十分严厉地说‘我还没死,你们急什么!’”。通过刘莹,我还了解到——“在生活上,钱老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姓钱,但我并不爱钱。’他的一生把金钱看得很淡。他们一直住在已经住了40年的公寓楼里,钱老总是穿‘解放军的绿裤子’,蓝色或灰色上衣”。

学而优则仕,但钱学森是个例外。“钱学森70岁以后,不断地写辞职报告,要求辞去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每次都是组织上安排或代表硬选,他才被动接受。”涂元季在已发表的《钱学森书信》中初步统计了一下,钱老在几十年的书信中辞掉了头衔达30多个。

对于利,钱学森同样淡泊。1958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上奖金,共计1.15万元。在一次亲自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授课时,钱学森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必备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这1.15万元被钱老悉数捐出,用于给力学系的学生买学习用具。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生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涂元季回忆,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代他写委托书,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

“钱老这一辈子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涂元季说,比如他认为车是公家配给他工作用的,所以其他人谁也不能坐,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