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快 弱
低于
夏季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接受的热量主要来自( )
A.a 辐射
B.b 辐射
√C.c 辐射
D.d 辐射
2.多云的夜晚气温不会降得很低,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
A.a 辐射
B.b 辐射
C.c 辐射
√D.d 辐射
解析:第 1 题,据图可知,图中 a 是被削弱后的太阳辐射,b 是大气辐射, c 是地面辐射,d 是大气逆辐射。“高处不胜寒”是指在高海拔地区,气 温低,天气寒冷,体现了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 c 辐 射,故选 C。第 2 题,多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强, 补偿了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起到了保温作用,故选 D。
【问题探究】 探究 1 甲、乙实验过程对比分析,体现的地理现象是____________;若 将甲、乙移至室内,温度下降较慢的是__________。[地理实践力] 探究 2 根据甲、乙实验现象,农业生产中常建________设施,以满足农 作物生长所需的________条件。[地理实践力] 探究 3 若将甲换成丙,分别在阳光下和室内观察,则其温差较小的是 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实践力] 探究 4 三个实验中,白天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夜晚温 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综合思维]
知识体系
学科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作用;分析热 力环流和风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 2.地理实践力:结合图文材料,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绘制热力环流图,并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3.区域认知:结合材料和不同地区的特点,分析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及其 产生的影响。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0大气的水平运动

北风(4级)
东北风 (8级)
东风 (6级)
南风(2级)
东南风 (10级)
旗形树冠的成因:
在盛吹定向强风的地方(如高山和海岸边), 有一些树木向风面的芽体由于受风的袭击 而损坏,或者过度蒸发而造成死亡,因此 向风面不长枝条;而背风面的芽体则因受 风的影响较小而存活较多。
旗形树冠
风频玫瑰图
风频玫瑰图是在一个八方位(或更多)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制而成的,坐 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远说明风频率越大。一般而言, 要能读出一个地方的最大风频和最小风频。
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 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理论上讲,高空风电项目效益要显著高于低空风电 项目。美国环境和气候科学家在报告中指出:来自高空急流的风所生成的能 量是全球所需能量的100多倍。
风力发电的条件
➢ 大风日多(如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沿海),风力资源丰富; ➢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平坦而广阔的土地,可充分利用难利用土地,如戈
材料: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 问题: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6分)
• 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 • 两岛之间为海峡,形成狭管效应,风
速加快。 • 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口形
地貌,有利于西风深入,风力强劲。
材料: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 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分布图以及珀斯的气候资料图。
6、判断气流性质: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 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 温暖湿润
【考点三、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一轮复习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2024湖南,15-16,6分
2024广东,13-14,6分
2023山东,17,14分
2023全国甲卷,37,24分
命题方向 以“冰川老鼠”为背景,考查风的影响。 以某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为背景,考查风向的判读。 以海南岛东部海域为背景,考查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读。 以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为背景,考查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以陕西榆林横山区某地沉积地层剖面示意为背景,考查风的影响。
形成和风 实践力)
向的规律。结合大气基本原理,认识大气景观,理解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
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人地协调、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二、考情分析
真题展示 2024全国甲卷,6,4分 2024浙江1月卷,17,2分 2024福建,6-7,3分 2024广西,18(1),8分 2024安徽,7-8,6分 2024山东,12,3分 2024湖北,13-15,9分
二、考情分析
真题展示 2022北京,17(1),4分 2022海南,6,3分
2022福建,18(1),4分 2022天津,2,2分
命题方向 以毛里求斯岛易受热带气旋影响为背景,考查风向判断和降水影响因素 以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风 向和风速的判读。 以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为背景,考查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 以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为背景,考查海陆风热力环流的应用。
地面
B
密 度 逐 渐 减 小
空 气 越 来 越 稀 薄
海拔越高,空气密 度越小,气压越低
A
C
(1)基本概念
➢ ②高压、低压:在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 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2024广东,13-14,6分
2023山东,17,14分
2023全国甲卷,37,24分
命题方向 以“冰川老鼠”为背景,考查风的影响。 以某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为背景,考查风向的判读。 以海南岛东部海域为背景,考查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读。 以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为背景,考查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以陕西榆林横山区某地沉积地层剖面示意为背景,考查风的影响。
形成和风 实践力)
向的规律。结合大气基本原理,认识大气景观,理解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
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人地协调、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二、考情分析
真题展示 2024全国甲卷,6,4分 2024浙江1月卷,17,2分 2024福建,6-7,3分 2024广西,18(1),8分 2024安徽,7-8,6分 2024山东,12,3分 2024湖北,13-15,9分
二、考情分析
真题展示 2022北京,17(1),4分 2022海南,6,3分
2022福建,18(1),4分 2022天津,2,2分
命题方向 以毛里求斯岛易受热带气旋影响为背景,考查风向判断和降水影响因素 以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风 向和风速的判读。 以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为背景,考查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 以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为背景,考查海陆风热力环流的应用。
地面
B
密 度 逐 渐 减 小
空 气 越 来 越 稀 薄
海拔越高,空气密 度越小,气压越低
A
C
(1)基本概念
➢ ②高压、低压:在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 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

大
与下垫面状
(等压线疏则小, 大,随纬度升高
小
况有关
密则大)
而增大
2.等压线图的判读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等 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气压场 的类型、风向和风力以及锋面气旋等是高考等压线图判读题 最主要的考查内容。
(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如下 图,单位:百帕):
A.N 地缺少含煤岩层⑤,说明该地古气候不适合森林的 生长
B.从构造上看,该地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C.①~⑥岩层的新老顺序是由老到新 D.N 地缺失③、⑤岩层,可能该沉积时代 N 地处于上升 过程
答案:D
解析:沉积地层一般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因 此①~⑥岩层的新老顺序是由新到老。油气往往储存于背斜 构造,而此地为断层,不可能有油气资源。煤层⑤及地层③ 在 N 地缺失,可能是相应地质历史时期 N 地处于上升阶段, 无法接受沉积造成的。
气压 特征
系统 高压 等压线闭合,数值 中心 中高周低 低压 等压线闭合,数值 中心 中低周高 高压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 脊 狭长区域
低压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 槽 狭长区域
注意点
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以内是高 压中心或低压中心的范围
高压脊控制地区与高压中心天 气状况相近 低压槽往往与锋面结合在一 起,其控制地区与低压中心一 样以阴雨天气为主
(2012·山东烟台一模)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 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 (1)~(2)题。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理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如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所示)
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风速越大。 -
29
2. 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二: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hPa)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30页试题调研答疑解惑
-
8
密度减少
密度增加
密度减少
密度增加 冷却
B
密度减少 受热
A -
密度增加 冷却
C 9
低气压 密度减少
①
高气压 密度②增加
低气压 密度减少
③
密高度气增压加 冷却
B
密低度气减压少 受热
A -
密高度气增压加 冷却
C 10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冷却
-
16
1、不同时段,海陆 的温差会有变化吗?
2、请运用热力环流
的原理画出海陆间大气运
动的示意图。
-
17
(高压) (低压)
陆地
海风
热 (低压)
(高压)
-
冷 海1洋8
(低压) (高压)
陆地
陆风
冷(高压) (低压)热 -
海1洋9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河流
[练习]分析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程度 日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
20
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日变化特点: ⑴ 白天因受 河流
高三一轮复习大气的水平运动50页PPT

高三一轮复习大气的水平运动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谢谢!
5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பைடு நூலகம்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谢谢!
5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பைடு நூலகம்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高考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精品PPT课件

201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
1.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2. 大气环流 3. 常见天气系统 4. 气候类型的判读 5.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6. 7.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考点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回顾
1. 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三大组成成分 氧 氮
二氧化碳
臭氧
水汽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 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 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右图,完成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
A 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天空呈现蓝色,云为白色
C 的原因分别是(
)
A.吸收和散射
B.吸收和反射
C.散射和反射
D.反射和散射
【解析】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散射波长较短的 蓝紫光形成的,云层呈现白色是因为云层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藏族姑娘
江南美女
都是妙龄少女, 皮 肤差距咋就那么
1.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 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 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 璃大棚。据此完成1~2题。
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十分
显著;特天气点变:化密最度大非。常小;存在电离层 作用:作与人用类:关电系离密层切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
1.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2. 大气环流 3. 常见天气系统 4. 气候类型的判读 5.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6. 7.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考点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回顾
1. 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三大组成成分 氧 氮
二氧化碳
臭氧
水汽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 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 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右图,完成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
A 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天空呈现蓝色,云为白色
C 的原因分别是(
)
A.吸收和散射
B.吸收和反射
C.散射和反射
D.反射和散射
【解析】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散射波长较短的 蓝紫光形成的,云层呈现白色是因为云层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藏族姑娘
江南美女
都是妙龄少女, 皮 肤差距咋就那么
1.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 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 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 璃大棚。据此完成1~2题。
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十分
显著;特天气点变:化密最度大非。常小;存在电离层 作用:作与人用类:关电系离密层切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课件11: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北半球近地面风向
(百帕) 10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5
1000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A
摩擦力:方向与 运动方向相反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北半球高空风向
(百帕) 1010
1005
1000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A
合力
学以致用:
1、如果下图是北半球近地面的等压线图,请判
c 断哪支风向正确 (
)
a
b
1010
1008
c
d
1006
课本32页:活动
西北风
东南风
1、甲、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技能:图如2何.8 在等19压58年线4分月5布日8图时上世界的海画平出面气某压地(风hpa向)分?布((一局部般)步骤) 判断高低气压;虚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 低压; 判断南北半球?近地面还是高空?偏转后,实线画出风向; 读出风向(风的来向)。
2、甲、乙两处风力大小比较?
图2.8 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局部)
比较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 比较同一幅图上,等压线的疏密程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2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
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与等 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低压
(hpa)
——直接原因
1006
等压线
1008
1010
理想风向 高压 理想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
2019高考一轮复习_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1028 1030
图中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A)
4.判断气压高低和季节
冬季(北1、南7) 夏季(北7、南1)
陆地高压、海洋低压 陆地低压、海洋高压
例2:根据下图判断是什么季节?
1036
1020
1032 1024
1028
亚洲
太平洋
北半球 陆地高压,海洋低压
北半球冬季 1月
5、判断天气状况
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力的方向 对风向影响 对风速影响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 偏向力
垂直于等压线 高压指向低压
与风向垂直
决定风向 影响风向
决定风速 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影响风向 减小风速
(hpa)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2
风向
1004
地转偏向力
1006
1008
(二)、判断风向及天气情况 (2009·全国卷文综Ⅰ)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 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回答(1)~(2)题
A (1)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方法:
1、作N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 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①根据高、低气压中心判断天气状况
【规律】☆ ☆ ☆
低压(气旋)——上升 气流为主,多阴雨天气 高压(反气旋)——下 沉气流为主,晴朗天气
②根据锋面位置判断天气状况
FF
E
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图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4讲 热力环流和风

(3)城市热岛环流
针对性练习
1.根据城市环流原理,该城市规划的造林重点( )。 A.农村 B.市区 C.郊区 2.造林重点区对该城市的主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 B.保持水土 C.降低噪声 D.净化空气
气温高 气压低
等压面向下弯曲是低压,向上弯曲是高压。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气温高 气压低
)。
1002 1004 1006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A
B
C
D
4.箭头表示甲地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 水平气压梯度力 A_______________; 风向 B _________; C___________; 摩擦力 低压 A B
增温快 (热源)
增温慢 (冷源)
冷
冷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风
降温快 (冷源)
降温快 (冷源)
降温慢 (热源)
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等压面向下弯曲是低压,向上弯曲是高压。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低压
高压
白天
夜晚
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陆地
海洋
沙石(陆地)的昼夜温差=30℃-15 ℃= 15 ℃
水(海洋)的昼夜温差=20℃-17 ℃= 3 ℃
海陆间循环
暖锋
海陆风 (或季风)
地形雨
等压面向下弯曲是低压,向上弯曲是高压。
低压 热
海风 高压 冷
白天
(2)山谷风
白天,站在你家门前,你会感受到风从谷里吹来,这 种风称为谷风。
高中地理 2.1大气水平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面增温 大气增温 大气保温
冷 热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
不 均
二、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气环流
引 起 大
根本
太
冷 原因 空气
直接 同一水 原因 空气
气
阳
热
垂直
平面气
水平
运
辐
不
动
射
均
运动
压差异
运动
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
具体表现
最简单形式
二、大气水平运动
成干热风害和森林火灾。冬季强焚风可引起山区雪崩等。
九、淋失
淋失是一种自然过程,它引起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大量损失。土壤中的养分 被水带走
十、逆温
逆温(Temperature inversion)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的成因
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
低压
1000m
风
高压
B
高压
低A 压
1010pa 1005pa
1000pa
等压线:在同一水平面内,气压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B
高压
A 风
形
低压 成
的
直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并
接 原
由高压指向低压
因
1010pa 1005pa
1000pa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
A 气旋和反气旋
B风
C 热力环流
D 大气环流
基础练习
AC 1、下列有关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双选
地面增温 大气增温 大气保温
冷 热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
不 均
二、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气环流
引 起 大
根本
太
冷 原因 空气
直接 同一水 原因 空气
气
阳
热
垂直
平面气
水平
运
辐
不
动
射
均
运动
压差异
运动
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
具体表现
最简单形式
二、大气水平运动
成干热风害和森林火灾。冬季强焚风可引起山区雪崩等。
九、淋失
淋失是一种自然过程,它引起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大量损失。土壤中的养分 被水带走
十、逆温
逆温(Temperature inversion)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的成因
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
低压
1000m
风
高压
B
高压
低A 压
1010pa 1005pa
1000pa
等压线:在同一水平面内,气压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B
高压
A 风
形
低压 成
的
直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并
接 原
由高压指向低压
因
1010pa 1005pa
1000pa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
A 气旋和反气旋
B风
C 热力环流
D 大气环流
基础练习
AC 1、下列有关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双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力大
3.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②不同图幅中: 比例尺相同,疏密相同,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图中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C )
3.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③不同图幅中 : 比例尺不同,疏密和气压梯度力相同,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1028 1:20000 1030
图中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A )
2.判断风向
例1:读气压分布图,分析此时成都的风向 ——东北风
1005 1010 1000 D 1015
【规律】 ☆ ☆ ☆
(1)判明高低气压 (2)确定水平气压梯 度力的方向——由高压 指向低压 (3)再根据地转偏向 力确定风向——北半球 右偏,南半球左偏 注意:有无指向标
高压
丁
A
C 1020
甲
低压(气旋)——上升 气流为主,多阴雨天气 高压(反气旋)——下 沉气流为主,晴朗天气
②根据锋面位置判断天气状况
锋面气旋的判读规律 1、确定锋面位置 2、确定锋面附近风向
F
F
E
3、确定锋面类型
4、确定雨带位置
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图
在下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的大气运动情形 1030 1020 1010 低压 1010 1020 1030 高压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C
)
几种气压场的天气情况:
高气压中心——晴朗;高压脊——晴朗;
低气压中心——阴雨;低压槽——阴雨。
某台风中心自东向西移动 影响我国,台北的风向有 何变化?
1000
西北风 台北 东南风
995 990
37 ((13Ⅱ) 2)分析 H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 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22分)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考点汇总:
考点1. 认识等压线与等压面
考点2. 风形成的三个作用力 考点3. 等压线图的判断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D G
冷却
A
风
高 G
低
地面冷热不均 风
D G
冷却
C
根 本 原 因
大气垂直运动
风
D
B
风
大气水平运动 (风)
地面
受热
直 同一水平面 接 产生气压差异 原 因
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 偏向力
对风向影响 决定风向 影响风向
对风速影响 决定风速 不影响风速
垂直于等压线 高压指向低压 与风向垂直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影响风向
减小风速
(hpa)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影响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 + 地转偏向力 人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百帕) 910 920 9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斜交,30°~45°
(百帕) 1000 1002 1004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1006
1008 1010
北半球
影响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百帕)
1010 1008 1006
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二、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读气压场
(1)低压中心: 等压线呈闭合曲 (2) 高压中心: 线,中心比四周 等压线呈闭合曲 (3)低压槽: 气压低 线,中心比四周 低气压延伸出来 (4)高压脊: 气压高 的狭长区域,弯 高气压延伸出来 (5) 鞍部: 曲最大各点的连 的狭长区域,弯 两处低压和两个 线叫槽线。 曲最大各点的连 高压交汇处,其 线叫脊线。 气压值比高压中 心低,比低压中 心高。
1 等压面与等压线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 等压线 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 等压面 向上的气压差异。
2 三个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1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风向
(百帕)
1010
气压梯度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气压差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风的原动力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实际风向
【规律】 ☆ ☆ ☆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 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多晴朗天气。 (4)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即降 水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二)、判断风向及天气情况 (2009· 全国卷文综Ⅰ)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
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 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 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
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 49.优点:风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清洁能 源,基本不排放废弃物,不污染环境 (2分)? 不足: 缺乏风能资源地区不能建风电站,风能分布较分散,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成本较高。(2分) • 50.东南沿海(东部沿海) 北部(东北、华北、西北) (2分) • 51. A地地处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受地形影响, 风力较小(1分) • 52.冬季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内陆地区,距离亚 洲高压近,受亚洲高压影响深刻,风力强劲,风力资 源丰富 ,地势较平坦(3分) • 53. 风电场①可建设风电场的面积较大;距离用电量大 的地区较远,需要长距离输电 风电场②位于沿海地区 经济发达,电力需求大,接近电力负荷中心;地理位 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有利于风电场的施 工和运行管理(4分)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b.随纬度增加而加大 与速度成正比
c.垂直于风向, 只影响风向, 不影响风速
3 摩擦力
(百帕)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减小风速 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 高空大气运动时摩擦力很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小,可以忽略不计。
乙
B
丙
判断北半球甲地的风向 ——西南风
(2014· 山东卷)图为甲地所在 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 P1和P2空间分布示意图,图 高压 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 时甲地近地面风向为( B ) 东 A.东南风 B.西南风 北 低压 C.东北风 D.西北风
西
低压
高压
南
例2:下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 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 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 能方向。据此回答(1)~(2)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高压
低压
高空
地面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C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北半球
低压 高压
南半球
3.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① 同一幅图中 【规律】 ☆ ☆
等压线密集处 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回答(1)~(2)题 (1)N地风向为(
A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方法:
1、作N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 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同一水平面的气压梯度产生的促使 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1020
1030
A
大小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与风速呈正相关 方向
垂直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2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 促使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hpa) 1000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1002
1004 1006 1008
4.判断气压高低和季节
冬季(北1、南7) 夏季(北7、南1) 陆地高压、海洋低压 陆地低压、海洋高压
例2:根据下图判断是什么季节?
北半球
陆地高压,海洋低压 北半球冬季 1月
亚洲 太平洋
1036 1032 1028
1020 1024
5、判断天气状况
①根据高、低气压中心判断天气状况
【规律】 ☆ ☆ ☆
3.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②不同图幅中: 比例尺相同,疏密相同,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图中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C )
3.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③不同图幅中 : 比例尺不同,疏密和气压梯度力相同,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1028 1:20000 1030
图中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A )
2.判断风向
例1:读气压分布图,分析此时成都的风向 ——东北风
1005 1010 1000 D 1015
【规律】 ☆ ☆ ☆
(1)判明高低气压 (2)确定水平气压梯 度力的方向——由高压 指向低压 (3)再根据地转偏向 力确定风向——北半球 右偏,南半球左偏 注意:有无指向标
高压
丁
A
C 1020
甲
低压(气旋)——上升 气流为主,多阴雨天气 高压(反气旋)——下 沉气流为主,晴朗天气
②根据锋面位置判断天气状况
锋面气旋的判读规律 1、确定锋面位置 2、确定锋面附近风向
F
F
E
3、确定锋面类型
4、确定雨带位置
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图
在下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的大气运动情形 1030 1020 1010 低压 1010 1020 1030 高压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C
)
几种气压场的天气情况:
高气压中心——晴朗;高压脊——晴朗;
低气压中心——阴雨;低压槽——阴雨。
某台风中心自东向西移动 影响我国,台北的风向有 何变化?
1000
西北风 台北 东南风
995 990
37 ((13Ⅱ) 2)分析 H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 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22分)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考点汇总:
考点1. 认识等压线与等压面
考点2. 风形成的三个作用力 考点3. 等压线图的判断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D G
冷却
A
风
高 G
低
地面冷热不均 风
D G
冷却
C
根 本 原 因
大气垂直运动
风
D
B
风
大气水平运动 (风)
地面
受热
直 同一水平面 接 产生气压差异 原 因
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 偏向力
对风向影响 决定风向 影响风向
对风速影响 决定风速 不影响风速
垂直于等压线 高压指向低压 与风向垂直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影响风向
减小风速
(hpa)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影响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 + 地转偏向力 人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百帕) 910 920 9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斜交,30°~45°
(百帕) 1000 1002 1004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1006
1008 1010
北半球
影响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百帕)
1010 1008 1006
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二、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读气压场
(1)低压中心: 等压线呈闭合曲 (2) 高压中心: 线,中心比四周 等压线呈闭合曲 (3)低压槽: 气压低 线,中心比四周 低气压延伸出来 (4)高压脊: 气压高 的狭长区域,弯 高气压延伸出来 (5) 鞍部: 曲最大各点的连 的狭长区域,弯 两处低压和两个 线叫槽线。 曲最大各点的连 高压交汇处,其 线叫脊线。 气压值比高压中 心低,比低压中 心高。
1 等压面与等压线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 等压线 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 等压面 向上的气压差异。
2 三个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1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风向
(百帕)
1010
气压梯度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气压差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风的原动力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实际风向
【规律】 ☆ ☆ ☆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 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多晴朗天气。 (4)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即降 水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二)、判断风向及天气情况 (2009· 全国卷文综Ⅰ)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
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 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 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
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 49.优点:风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清洁能 源,基本不排放废弃物,不污染环境 (2分)? 不足: 缺乏风能资源地区不能建风电站,风能分布较分散,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成本较高。(2分) • 50.东南沿海(东部沿海) 北部(东北、华北、西北) (2分) • 51. A地地处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受地形影响, 风力较小(1分) • 52.冬季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内陆地区,距离亚 洲高压近,受亚洲高压影响深刻,风力强劲,风力资 源丰富 ,地势较平坦(3分) • 53. 风电场①可建设风电场的面积较大;距离用电量大 的地区较远,需要长距离输电 风电场②位于沿海地区 经济发达,电力需求大,接近电力负荷中心;地理位 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有利于风电场的施 工和运行管理(4分)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b.随纬度增加而加大 与速度成正比
c.垂直于风向, 只影响风向, 不影响风速
3 摩擦力
(百帕)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减小风速 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 高空大气运动时摩擦力很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小,可以忽略不计。
乙
B
丙
判断北半球甲地的风向 ——西南风
(2014· 山东卷)图为甲地所在 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 P1和P2空间分布示意图,图 高压 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 时甲地近地面风向为( B ) 东 A.东南风 B.西南风 北 低压 C.东北风 D.西北风
西
低压
高压
南
例2:下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 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 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 能方向。据此回答(1)~(2)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高压
低压
高空
地面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C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北半球
低压 高压
南半球
3.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① 同一幅图中 【规律】 ☆ ☆
等压线密集处 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回答(1)~(2)题 (1)N地风向为(
A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方法:
1、作N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 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同一水平面的气压梯度产生的促使 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1020
1030
A
大小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与风速呈正相关 方向
垂直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2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 促使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hpa) 1000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1002
1004 1006 1008
4.判断气压高低和季节
冬季(北1、南7) 夏季(北7、南1) 陆地高压、海洋低压 陆地低压、海洋高压
例2:根据下图判断是什么季节?
北半球
陆地高压,海洋低压 北半球冬季 1月
亚洲 太平洋
1036 1032 1028
1020 1024
5、判断天气状况
①根据高、低气压中心判断天气状况
【规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