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学科的“生存”教育功能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地理学科兼跨文、理两大领域,涉及面广,现实性强,综合程度高,其教学功能是多样的。
其知识教育功能是广博的;其智能教学功能是全面的,尤其是综合分析范围广、层次高;其技能教学功能是读图用图和校外大范围(大自然和社会)综合性实践,技能因素丰富;其德育和美育教学功能是密切联系生活时空实际,境界感染力强大。
可见,地理教学在传授学生当前和未来经济建设所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具有培养学生身心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功能优势。
我们应以地理知识为载体,着眼于培养、提高受教育者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能力,即人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归纳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综合创新的能力,以期充分发挥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优势。
华育中学孙蕾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华育中学何婉青在以前的地理学习中,并不重视让学生认识一些科学家,以及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所以也并不重视“过程和方法,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如何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板块理论的时候,在了解全球六大板块的同时,也能学生去收集资料了解板块理论的发展过程,并着重让学生了解魏格纳其人。
并强调,魏格纳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是第一个提出“大陆在漂移”,当人们普遍认为大陆没有水平移动的时代,魏格纳的大陆漂移是一种创新,同时也体现了魏格纳的勇气。
虽然他的理论有待于后人的不断完善。
又比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去采访某一位科学家,写下采访报告,了解这位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在新课导入时导入语应形象生动。
利用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歌词、适切的诗词和谚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自然的美、诗歌的意境无不培养学生的美感。
彰显地理核心素养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2016年第5期“德”,需要“立”;“人”,需要“树”。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后,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教育应该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是“立德树人”这一古老教育目标的新要求,也是地理学科的本真内涵。
一、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教育”一词,在英语education 中有“抚养、自身生成”的意思,在德语Erziehung 中则有“引导、唤醒”的意味,在古汉语中,是“上行下效”的含义,教育的真义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
1.地理科学的特征地理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地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的科学,也是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它具有:①综合性和系统性,②空间性和地域性,③实践性与应用性等显著特征。
2.中学地理的教育功能地理学科是中学课本体系中唯一一门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人文领域的学科,它是以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人地观”为基本任务的学科,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有助于学生形成综合思维和空间思维,这即是地理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涵义与特征1.地理核心素养的涵义地理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而地理核心素养应该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在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
在数量上是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2.地理核心素养的特征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教育赋予人的发展的价值体现,是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
(1)地理核心素养具有关键性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而言,应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
因此,关键性应该成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
例如,现代地图知识素养的内涵就相当丰富,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图知识隶属于这一范畴。
新课标下如何调整高中地理教学
2 世 纪 9 年代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发 表 了题 为 《 0 0 教育 —— 财 点而 产 生 的心理 体 验 。它 反映 的不 是 客观 事物 的本 身 ,而是 具 有 富 蕴藏 其 中》 的报 告 中指 出: 四种 基本 学 习; 学会 认知 、 学会 做 定 需要 或愿 望 、观 点 的主 体 与客 体之 间的关 系 。一 般 说来 , 凡 事 、学 会共 同 生活 、学 会 生存 。现 今是 知 识爆 炸的 时代 ,科 学 技 能满 足人 的需要 或 符合 人 的愿 望 、观 点 的客观 事 物 ,就 能使 人产 术迅 猛 发展 、 日新 月异 , 国际形 势 纷繁 复杂 ,全 球 性 问题 目渐 突 生 愉 快 、喜 爱等 肯定 的 情感 体验 ,反之 ,就会 使人 产 生烦 闷 、厌
化 的发 展 。 二 、地 理教 学多 媒体 化
多 媒 体 集 图、 文 、 声 、像 于 一 体 ,实 现 了信 息 传 递 的 一 体 化 , 能为 教学提 供 丰 富的表 现 效果 , 也扩 大 了学生 对客 观 世界 的 认识 范 围 ,为教 育 教学 现代 化提 供 了新 手段 ,注 入 了活 力 。在 地 理 教学 中 ,使用 多 媒体 辅助 教 学 ,其功 效 是不 容置 疑 的 ,地 理 学 科 的教 育功 能 多元性 、教学 内容 的边 缘 性要 求其 教 学方 法和 手 段
生 能 积极 主动 、全 身 心地 投入 学 习 。教师 还 可 以培 养 学 生 的观 察 高 中地 理 改革 已是必 成之 事 ,作 为 一线 的 高 中地理 教 师 ,要 能 力 ,让 学生 发现 地 理知 识就 在我 们 的身 边 ,衣食 住 行 、生产 生 及 时调 整教 学 方式 及 策略 ,适 应 新课 标 的要 求 ,尽 最大 努 力提 高 活 、 交通 运输 、气 象 气候 、风 景名 胜 等人 类活 动和 自然现 象都 蕴 学 生在地 理方 面 的能 力 。 含 着 丰富 的地 理知 识 。地 理新 课程 强 调从 学生 身边 的事物 入手 , 以学 生 日常生 活 中经 历 的 问题 为学 习 的基 础和 出发 点 ,使 学 生可 以从 自己的经 验 中学会 认 识并 使用 地 理知 识 ,探究 发 生在 其周 围 的地 理科 学 的现象 及 变化 ,从 而建 构 自己的知 识 ,最 终达 到个 性
近年国际学校地理教育动态引起的思考
近年国际学校地理教育动态引起的思考引人注目的动态本世纪进入90年代以来,学校地理教育在国际上出现了不少新动态,其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重视与研究。
一、多数发达国家的学校地理课程改革,更加注意教育思想的增强和学科内容的更新。
他们普遍重视通过人文地理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全球观念、合作意识以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重视通过各种地理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掌握与运用地理知识技能的能力。
随着自然科学人文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出现了兼蓄多种学科知识的地理科学课程。
二、80年代后期,美国在中学4~5年级的课程计划中,把地理列为必修课程,在11门选修课中也有地理。
到了1991年4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其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纲要》中提出,英语、数学、科学、地理、历史是五门“核心课程”,属全国统考科目;同时提出,对“核心课程”的教师实行优薪政策。
三、1992年8月,一个崭新的文件《地理教育国际宪章》问世。
它是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起草,经世界各地许多地理教育工作者讨论,国际地理联合会执行委员会认可后公布于世的。
这个“宪章”分序言、挑战与反应、地理问题和概念、地理对教育的贡献、地理教育的内容和概念、实施的原则和策略、地理教育研究、国际合作等部分,主旨正确,思想鲜明,内容全面,析述透辟,时代性和国际性、针对性和实施性均强。
它所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可作为各国保持高质量地理教育的参照基础。
四、为中学生开始办起国际地理学竞赛活动。
1993年和1995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率先主办了第一、二届中学生国际地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并申请获得了“IGO”名称的专用权。
第一届在英国伦敦举行,只有俄、英、美三国的代表队参赛;第二届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市举行,有俄、英、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五国的代表队参赛。
各国参赛队都是由4名不超过16周岁的初中学生组成。
1996年8月,IGU/CGE在荷兰海牙举行了第一届中学生国际地理学竞赛,有德国、荷兰、波兰、比利时和斯洛文尼亚五国的代表队参赛,都是不超过20周岁的高中学生。
新课标理念下地理教学策略探讨
新课标理念下地理教学策略探讨《新课标》重新定位了高中地理课程,将高中课程定位为“一门基础课程”。
它一改长期以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放在核心位置,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课标反映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他有几个显著特点:第一,课程性。
突出地理课程在培养学生地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素质教育功能。
地理新课标则以地理学科为载体,注重地理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功能。
第二,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
第三,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目标定位,高中地理教学应注重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学习和探究。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一、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科学研究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质疑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问题,巧妙设疑,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搜索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通过探究过程掌握地理概念,找到地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学科领域或活动实践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践操作、总结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
这种以问题为中心,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逐一解决问题,逐渐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最后实现对有关地理原理及地理现象本质的认识的探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过程。
最新地理的心得体会(优秀13篇)
最新地理的心得体会(优秀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地理的心得体会(优秀13篇)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学科
高中地理学科地理是一门探究地球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它通过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理空间特征以及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现象等,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作为高中学科之一,地理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学科的意义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上的现象和问题。
通过学习地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
同时,地理学科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使他们树立起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学科的内容地理学科的内容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内容;自然地理研究自然环境和自然地理现象,包括气候、土壤、水文、地貌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地理学科,可以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从而形成对世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学好地理学科需要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注重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名词、地理概念、地理事实等,这是理解和解答地理问题的基础。
其次,要善于观察和运用图表材料,地理学科中常常使用地图、图表、统计数据等材料,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材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此外,还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野外实习等活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自己的地理意识。
四、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理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地理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地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更多更精确的工具和方法。
同时,地理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也越来越多,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地理学科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在地理教研活动上的讲话(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地理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我们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共同探讨地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
下面,我就地理教研活动谈几点看法。
一、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自然、人文、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
地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理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地理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核心素养。
二、地理教研活动的意义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地理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地理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教师不断拓展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
3. 推动地理教学改革。
地理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们共同探讨地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地理教学改革。
4. 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
地理教研活动有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地理教研活动的开展1. 主题研讨。
围绕地理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开展主题研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解决方法。
2. 课例分析。
选取优秀地理课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教学经验,为教师提供借鉴。
3. 教学观摩。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地理课堂,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4. 教学竞赛。
举办地理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
5. 教研培训。
邀请专家进行地理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6. 课题研究。
鼓励教师开展地理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推动地理学科发展。
四、地理教研活动的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要成立地理教研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确保地理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2. 完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地理教研活动制度,确保教研活动规范化、常态化。
3. 提供经费支持。
学校要为地理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七年级地理《和同学们谈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和同学们谈地理》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发言致辞、自我鉴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self-evaluation,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地理《和同学们谈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和同学们谈地理》教案范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思考
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思考近一学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这是一个老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
在宜春八中的近一年的教学中,让我体验最深的就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迫切性,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特别是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改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
以下是我对初一地理教学的体验和反思:一、要结合教的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
初一学生年龄在12、13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求知欲、表现欲非常强,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表现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
老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在课堂上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问题、教学情境,加上新课标下的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增加了‘活动’、‘阅读’、‘思考’等的版块的内容,还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性图片。
新课改的教材特点,也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自学对生活有价值的科学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自学对生活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就是崭新课程标准中非常关键的教育理念。
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道过‘生活即为教育’。
‘生活中时时存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可以说道,自学地理学科,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
下册地理教学中,存有许多“生活地理”的内容。
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看获得、摸得着,学生容易接受,易于认知。
比如,在谈地球的运动时,可以用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去引入“太阳每天从哪边飘扬,哪边落?”“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白昼和黑夜”“年北京奥运会,为什么美国人总是半夜爬起来看看直播”“一年存有四季,什么季节影子上,什么季节白昼短”等等有关问题;在谈天气与气候时,使同学们一起深入探讨以获取明天天气的途径存有哪些,使同学们自己搞天气预报主播员,在乐中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这些生活中津津乐道的现象领到课堂上,可以大大进一步增强学生自学的兴趣。
浅谈初中地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百花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初中地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师资力量薄弱,综合素质不高虽然有些地区将地理科目纳入中考考试科目之内,但是所占分值较小,所以学校一直把地理排在副科行列,很少会给此科目安排专业教师,往往是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而专业地理教师却在经济、舆论等压力下改教其他考试科目。
由于主课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地理知识教育,对地理的理解层次仅停留在表面上,所以在地理课堂上,他们也就给学生讲些常识、通读课本、勾画考试重点甚至直接开始讲所谓的主课。
即使学校配备专业的地理教师,一般也是一个地理教师就包揽了整个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
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去安排教学内容,也不会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知识,只是按照课本讲解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
2.学生忽视地理,学习态度较差刚开始接触地理学科时,学生可能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可是随着进入八年级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不断加重,而地理作为考试之外的学科,自然就被忽视。
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几乎把可以利用的时间都分配给所谓的主课,早读用来背诵英语等学科,课外活动用来刷题,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学习一门对提高自己学习成绩无益的科目。
有的时候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做其他科目的作业,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参考答案甚至根本不做,只有少部分学生在课上认真听讲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3.教学内容单调,缺乏实践经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几乎走进了每所学校,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了极大便利。
可是地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上只是按照课件讲解抽象的概念,并不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也不会及时更新地理知识。
有的地方学生在课上都见不到地理学习辅助工具地球仪,更不用说其他教学工具了。
以至于在课上就是教师单纯地讲,学生也没有自己动手体会的机会,所学知识不能与实际生活很好地结合。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1.重视地理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学习地理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天气、位置、方向常识,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观,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修课。
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科学地位和社会功能
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科学地位和社会功能地理学是探索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它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土壤、水系等,以及人文地理要素,如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
地理学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地图、卫星影像、统计分析和实地考察。
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结合了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1.综合性:地理学是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地理学家需要了解和研究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
2.分支学科: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主要分支。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如地貌、气候和生态系统等。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文化现象,如城市发展、交通网络和社会地理等。
3.空间性:地理学以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为基础,研究物质和现象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探索空间相关性和分区特征。
它关注地理空间的结构、功能和交互关系。
地理学在科学界具有重要的地位:1.揭示地球现象:地理学通过研究地球表面的水、陆、气等自然要素,深入探讨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发展规律。
它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促进可持续发展。
2.促进科学进步: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了观测手段、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发展。
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为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推动了地理学的学科发展。
3.解决环境问题:地理学在环境科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地理学家通过空间分析和模拟,评估环境质量、资源利用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4.了解人文社会:地理学不仅关注自然环境,也研究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
它研究城市化、人口迁移、社会差异等人文地理现象,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地区发展和社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学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功能:地理学是一门广泛的教育学科,它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
地理学科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需求
地理学科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需求由于人们对地理学科存在着认识上的偏颇,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上中考不考地理,致使中学地理教育受到严重冲击。
随着高考模式的改革,不久的将来,地理学科有可能变为学生的选学科目,学生对地理知识知之不多,掌握甚少,中学地理教育陷人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鉴于此,自己设计了问卷,问卷主要围绕地理学科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需求,来调查地理学科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需求。
初中地理教材较全面地介绍了世界、中国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区域性地理知识。
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地理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要让学生知道地理不仅是现在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在将来的生产、生活中更是有着广泛的用途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社会各界人士,通过调查,得出贵州省荔波县地理学科在社会中的地位,分析如下:1、调查数据显示,90%的学生对地理喜好程度较高,他们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教育意义——对生活有用。
因此,要继续保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2、社会人士50%忽视地理教育的重要性。
但也有50%的人认为,地理学科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需要,有助于人们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认知。
现在很多现象和问题都已经开始涉及到了地理学科,因此加强地理学科本身的改造,地理学科的实践性愈强,地理科研成果的价值愈大,则地理教育业就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地理知识是人的社会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人的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人格的完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著名的已故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早在1929年就说过:“地理教学的主旨在于养成健全之国民。
从地理科学文化贡献看地理学科育人功能
都在本国封闭的条件下建立与发展。近代地理学是产业 革命的产物 ,随着工业社会 的发展而成熟起来。这一时
期 ,各种学说分起 、学派林立 ,也是部门地理学蓬勃发 展的时期。例如洪堡德奠定 了自然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
基础 ,李希霍芬等人发展了自然地理学 ;美国戴维斯的
侵蚀轮回学说和德国彭克山坡平行后退理论 ,建立 了地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 划。 自然与人文各地理要 素的 综合作用 ,造成地域单 元的整体性和地域之间的差异 性 ,引发 了区域研究与规划领域的发展;包括区域规划 的基础研究 ,不同性质区域如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经济 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的方法
论,和 区域规划的编制等。 遥感地图与G S I应用。针对草场 、森林 、农业等资
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有利生态文 明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文化贡献可 以说是基于 “ 统一地理学 ”的新
理念 。
面对地理学 的发展现状 ,面对 这么庞大 的地理学 知识信息 ,中学地理学科将需要怎样的选择与改革?我 们知道 , 地理科学的发展具有无限性 ,但作为中学学科 的时空必然是有限的 。所以 ,地理科学不等于地理学
桢 、胡焕庸 、林超、任美锷 、李旭旦、吴传钧 、谭其骧
等 ,都可以说贡献卓越。
生态文化与持续发展 。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 物质 世界的同时 ,以科学发展观看待和积极改善人与 自然以 及人与人的关系 ,不断克服人类活动 中的负面效应 ,建
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 ,并随科 技的进步而发展 ,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 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 、卫星等应用的出 现。现代地理学强调地理的统一性 、理论化 、数量化 、 行为化和生态化。 所以 ,可以这样来描述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文 化贡献 :古代地理学源于对 自然的原始考察 ,以描述地 物的分布特点为成果标志 ,到地理大发现时代达到了顶
新课改中地理教育的四个重要关系
用 这 些 知 识 去 分 析说 明一 些 地 理 事 物演 变 和 分 布 规 律 。 以 “ ” 析 “ ” ,是 由 “ ”探 “ ” 理 地 地 理 的继 续 和 深 化 。其 目的是 进 一 步 将 地 理 知识 转 化 为 实 际能 力 ,它 既 是巩 固原 有 的知识 。又是 不 断 地 把 旧知 识 扩 大 ,加 强应 用 的一 种 行 之 有 效 的教
维普资讯
新 课 改 中 地 理 教 育 的 四 个 重 要 关 系
口 张 敏
地理 是 中学 阶段 一 门把 自然 科 学 与 社会 科 学 结 合 得 较好 的学 科 。地 理 学 科 兼 跨 文理 ,体 现 了 较 强 的综合 性 ,在 当前 我 国教 育 改 革 的进 程 中 , 地 理 课 将作 为人 文 科 学 和 自然 科 学 的 桥 梁进 一 步 发 挥 重 要 教育 功 能 。 “ 培养 现代 公 民必 备 的地 理 素 养 ” 是 这 次 中 学 地 理 课 程 改 革 的基 本 理 念 之 在 中 学 地 理 教 育 过 程 中 。为 了 达 到 这 一 目
料 。掌握 地 理 事 物 的 演 变 和分 布 状 况 。 已形 成 具 体 的 地理 表 象 ,由 “ ” 探 “ ” ,就 是 在学 生 地 理 有 了丰 富 的 地理 表 象 的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运 用 地 图 或 借 助 实 物标 本 、模 型 等 ,通过 具 体 的分 析 、 比 较 、归 纳 、总结 、概 括 等 方 法 ,帮助 学 生 探 明地 理 事 物 和 地 理 现象 的演 变 及 分 布 的规 律 ,以及形 成 这 些 规 律 的 原 因 。 以 “ ” 析 “ ” 。就 是 在 理 地 学 生 经 过 一 个 阶段 的地 理 系 统 学 习 掌握 了一 定 的 基 本 理 论 和 带 有 规律 性 的知 识 以后 ,指导 学 生 运
2024年高三地理教学计划样本(四篇)
2024年高三地理教学计划样本指导思想依据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本教学活动旨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教学功能,积极探索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工作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综合素养和技能,重点培养学生在地图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以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
确保在文科综合考试中地理科目成绩稳定,力争高考成绩达到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期望。
工作措施1. 坚持集体备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的地理教学新方法,成为教研工作的引领者。
2. 在复习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一课一练一结”,及时总结教学改革的成果,并争取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
3. 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4. 努力做好教学资料的准备工作和教学档案的建设,精选并精编教学资料,建立高三学习和高考课题研究的教学档案,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5. 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的落实,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6. 在知识讲授方面,系统梳理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提升能力,例如在区域地理讲授中,首先明确本区域在全球的绝对位置及其与相邻区域的关系;分析本区域内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并据此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交通等;最后,进行相似区域的比较分析。
7. 在练习方面,精选并精练题目,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复习,以巩固知识。
8. 在评价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突出得分点,同时从个别到一般,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中亚干旱与其他地区如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的干旱成因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进行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区域差异的比较训练。
9. 在考试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多年备考经验,研究高考题目的导向、特点及其答案和评分标准,编制考题,合理安排训练量,控制难度系数在0.5左右。
地理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他们 不仅应 当具 有语 言 、 学 、 数 外语 等 工具 类 知识 ,
而 且应 当具有 历 史、 地理 及 其 他科学 知 识 。历 史 知 识有利于 让学 生 了解 人类 的过 去 , 人类 的历 史经 从 验 中去 丰富 自己。 地 理 知 识 则 是 从 自然 和 社 会 两
接 触 中, 须具 有 判 断 空 间 方 位 的 能 力 , 有 正 确 必 具
方面 让学 生科 学 地 认 识世 界。 让 学 生 从 家 庭 的 狭 小 空间 中“ 出来 。 走” 认识 社 区 、 村镇 、 市 、 城 国家 、 世
界、 地球 及其 宇宙 环 境 ; 识 世 界各 地 的 自然风 光 、 认
社 会经 济 、 民族 文 化 、 风土 人情 。 从我 国及 世 界 各 国 人 民的经验 中 及取 营 养, 充实 自己, 去学 会做 人 、
维普资讯
9 0
丽 水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0 0 2笠
学 生通 过 学 习历 史 、 理 、 地 自然 、 命 科 学 等 知识 , 生
将来 能确 定 其 所 处 的 空 间 和 时 间 方 位 , 握 如 街 掌
可持 续发 展 成 为大 会 的 中心议 题 。1 9 9 4年 3月 2 5 日我 国 国务 院通 过 了 《 中国 2 世 纪 议 程》 即 《 1 , 中国 2 世 纪 人 口、 境 与 发 展 白皮 书 > 其 主 体 思 想 就 1 环 ,
会的 。 其次 , 理 空 间能 力是 人的 基本 能 力 之 一 :美 地
同题 , 地理 教育 价 值更 加 明显 。
首先 , 地理 知 识是 人 的社 会文 化 科学 素质 的重 要组成 部分 。 中学 地 理 教学 的 内 容是 向 中学 生 普 及地理 科学 知 识 , 要 是 指 地 理 环 境 知 识 , 括 自 主 包
中学地理教学的未来展望
中学地理教学的未来展望摘要:地理学科因广泛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学科性质,将在未来教育中承担重要的育人功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中学地理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的地理教育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未来中学地理教育生涯教育空间信息技术虚拟技术VR引言中学的地理学科目前在学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仍然不突出。
初中地理因为是非中考科目,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的热情也很有限。
高中地理的主体地位在大部分学校是文科生高考的重视科目,然而大部分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地理学科本身并没有对其人生观、价值观、资源观、环境观和行为方式产生伴随一生的影响。
当代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都急需具备良好环境素养的专业化人才,因此,生涯教育将成为未来中学地理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学生作为心怀职业梦想的年轻人离开中学校园。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亦将对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极大地颠覆人们对于地理学习方式地认知。
未来的地理教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地理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的渗透生涯教育最早由原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提出,广义上说,学校中的任何课程和活动都是生涯教育;狭义上说,生涯教育帮助学生选择职业生涯角色,设立生涯目标,进行生涯规划以寻求最佳发展路径的专门性课程和活动【1】。
生涯教育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人生道路,尤其是职业梦想,探索自身,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2】。
地理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兼具有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特质,地理科学为当代社会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地理科学因其研究对象的不同产生了很多分支学科,这些不同的科学领域都有其各自的专业化人才,也为青年人提供了不同的职业可能性,例如地质学家,气象学家,专业制图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员,城市规划,遥感与摄影测量师【2】,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将通过文本介绍,组织参观访谈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职业的工作环境,技术要求,思考模式,职业日常【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萌生初步的职业理想,树立远期职业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地理学科的“生存”教育功能发表时间:2009-02-24T16:23:13.357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田孝东[导读] 四川汶川大地震,从政府的方针政策,到社会的主流传媒,都逐渐转向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四川汶川大地震,从政府的方针政策,到社会的主流传媒,都逐渐转向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就教育系统来说,引发我们反思,我们应该加强生命教育,将这一理念实到教育教学行动中去。
就地理教育来说,凸显了地理学科的价值,因为地理学科自身就一再强调,“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具有安全意识,并能基本掌握自我保护的措施”。
四川汶川大地震使我们有许多醒示和深思,如何发挥地理学科的“生存”教育功能,地理课程标准要提得再响亮一点,地理教材要写得再具体一点,地理教师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突出“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习,使我们的学生对进行“生存”教育的地理学习建立一种需求感和内驱力。
从运行机制上看地理学科“生存”教育功能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有专家根据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状况,建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开设“灾难逃生课”,列入学校的日常教育,列入“必修课”范围,列入中考、高考的书面考试,作为评价学校安全体系的重要依据。
这些建议为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从可行性方面考虑有待商榷。
一是涉及学生学业负担问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并逐步精减一些课程,在现有开设学科中,也在压缩课时,删去教材“繁、难”内容。
在这种减负的大趋势下,再专门开设“灾难逃生课”,对新一轮课改来说势必带有一定的挑战性。
况且,它还涉及课标制定、教材编写与审定、教师培训、课时落实、效果评价等程序,不可能急于求成,立竿见影。
地理学科“生存教育”点多面广,包括“生命教育”,更包括“灾难逃生教育”,这就是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强调的,地理教材落实的“与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是目前有许多教育内容都在等待“进课堂”。
让“灾难逃生课”进课堂,又使我们想到多年来在许多教育内容上,主管方面都提出“进课堂”,如“反邪教”、“反黄、赌、毒”、“交通安全”、“网络安全”、“人民防空”、“文明礼仪”等等,哪一方面不重要?都很重要。
再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课程改革本身要求开发三级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目前进展得很不平衡,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尚未挖掘和开设。
“灾难逃生课”进课堂,理念提出容易,落实起来费力,涉及政校关系(行政职能与学校自主权)、家校关系(主要是收费敏感问题)等矛盾。
地理学科虽不能对众多教育内容包罗万象,但它毕竟承担着相对多数的教育内容,加上其它学科的分解,应该说不必再单设课程。
事实上,这些年间,有些做法还是切实可行的,如把有关教育内容编进相关学科,把有关教育内容编成小册子供学生阅读,和有关职能部门联手举办安全专题教育活动。
既要加强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灾难逃生教育,又要解决与中小学生实际和课程改革的矛盾,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站在中小学发展的立场上,站在中小学生成长的立场上,认为中小学应该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去认识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个教师的共同责任,应齐抓共管。
共同但有区别,地理学科的学科特色、学科目标决定了承担相对较多的责任。
汶川大地震血的教训、众多有识之士的呼声,使我们对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灾难逃生教育想得很多,想得厉害,我们对解决这一问题是充满信心的。
从教学现状上看地理学科“生存”教育功能地理学是非常注重自然灾害研究的,因为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国重要国情之一。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典型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洪涝、干旱、寒潮、台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
不是吗?谁能想到今年春节期间,天公“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冰雪灾害降临在我国南方地区。
中国地质灾害频繁。
2007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5364起,造成人员伤亡180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8亿元。
中国是山地大国,高山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70℅。
多山显现出多种雄美,但也平添险峻,暗藏灾害威胁。
许多山地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极端复杂,是陆表过程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剧烈变化区,给山区发展与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影响。
山地是集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表层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灾害类型往往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强降雨是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中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虽然地震次数不是最多,但往往发生惊骇世界的大地震。
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受灾人口4600多万,超过北欧五国人口总和,每八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个失去安身之所。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打开我们的地理教材,我们会看到,关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叙述占了相当多的篇幅,还涉及到各种人为灾害,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滥砍滥伐,滥垦滥牧、滥采滥挖、滥圈滥占、酸雨、臭氧空洞、河水断流、湖泊干涸、全球变暖、冰川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等。
教材要求学生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具有安全意识,并能基本掌握自我保护的措施。
从“生存教育”的大视野来看,我们的地理教材还特别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强调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等,从某种程度,某种方式上体现了“关爱生命”、“生命至尊”的精神。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台的《地理课程标准》,把“关爱生命”提上了日程,发挥了纲领作用。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演习”,再如“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专门编写《自然灾害与防治》教科书,作为选修模块之一,内容包括“自然灾害与环境”、“防灾与减灾”等等,并向师生提出“模拟某自然灾害为背景的援救演习”等类似活动建议。
正是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广大地理教师转变教学观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不少教师把印度洋海嘨、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地理事物作为重要的地理教学信息资源,搬上课堂,优化和丰富地理“灾害逃生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增添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活力。
不少教师把世界粮食危机、世界油价走高、世界金融危机等地理事物搬上课堂,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常识,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
不少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生活方式,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个人爱好选择最佳居住地,选择线路来进行休闲活动,选择努力方向,力求提高求职竞争力。
不少教师利用地理考试评价,依据地理有关知识,相应地对学生“生存欲望”、“生命保护”、“灾难逃生”等方面的见解进行科学诊断。
事实说明,地理学科的“生存”教育具有坚实的基础,具有长期的积淀,具有系统的载体,具有深刻的内涵。
从发展前景上看地理学科“生存”教育功能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上了一堂具体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大课,都领悟了自然的不驯和知识的力量。
世界还有什么比生命、鲜血、真情、大爱、良知更有真谛意义的东西?地理教学,千教万教就是要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关爱,学会建设,学会制造。
从地理课标、地理教材到教学行为,我们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只能说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还没有大见成效,只能说明拉开了序幕,还没有形成高潮。
我们会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警钟长鸣的忧患意识。
常言道,“年年防旱,夜夜防贼”、“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我们虽然长期生活在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防灾害意识淡薄,原因在于各种灾害具有不确定性,对个人而言,遭遇的几率小,甚至接近于零,于是很多人都心存侥幸。
“生命教育”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
逃生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头上,甚至压根儿就不提,别说搞什么演练了。
真正落实到位的是在廖廖无几的城市学校。
调查发现学生中90%以上对逃生基本知识根本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对灾害发生时往哪里逃生、怎样进行自救互救更是了解甚少。
结果,当灾害突降时,能生还的人就非常有限了。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我们的事情会办得好一点。
我们会树立相信科学、关注科学、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对于一些地理教师来说,我们不说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单就对当地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能了解多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汶川大地震使人们对科学的尊重得到了理念上的大幅提升,人们对解决准确预测预极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我们承认现代技术手段还无法透彻了解“入地难”的全部奥秘,但不等于主张不可知论,我们认识到难以未雨绸缪,就更应当亡羊补牢。
我们要关注并参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把已有的科学成果用到地理学科上来,做到像提醒学生“饭前要洗手”、“过马路左右看”那样,保持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警惕和防危。
进而不断叩击未知世界的大门。
我们会贴近实际,有的放、教有所用。
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灾难逃生教育,要用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最好选用家乡、身边发生的具体鲜活的事例,最好选用老百姓一听就懂、一说就明的朴素鲜活的语言,使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方法往往决定效果,如灾难逃生演练,就是一种有效途径,必然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真正发挥地理学科的“生存教育”功能,还需要我们在“生命教育”特别是在“灾难逃生教育”发面做进一步努力:让地理课程标准在有关内容的修订方面变得更加清晰,以便教材编写和教学行为有纲可依、有尺可量;让地理教材在有关内容的编写发面变得更加丰满,以便教师在教师在教学中可供挑选、有资可鉴;让地理教师在有关内容的行动发面变得更加具体,以便我们的学生弥补缺陷,满足需求。
诚如是,则对生活有用,对终生发展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