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者,成因,人格]论人格障碍者犯罪的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论变态人格的犯罪成因与预防

论变态人格的犯罪成因与预防

论变态人格的犯罪成因与预防【摘要】变态人格是一种心理障碍,常常和犯罪行为紧密相连。

本文首先介绍了变态人格的定义和特征,然后探讨了变态人格与犯罪的关系。

接着分析了变态人格犯罪的成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预防变态人格犯罪的措施,如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等。

最后讨论了社会对变态人格犯罪的处理方式,强调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对变态人格与犯罪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有效应对这一问题,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关键词】变态人格、犯罪、成因、预防、社会处理、定义、特征、分析、措施、结论1. 引言1.1 引言变态人格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包括自私、冷漠、喜欢控制他人、缺乏同情心等。

这些特征让变态人格在社会中容易引发犯罪行为,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探讨变态人格的犯罪成因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个体的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一部分人更容易发展出变态人格并表现出犯罪行为。

为了预防变态人格的犯罪行为,我们需要从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入手。

早期的干预和治疗是关键,可以帮助这些有变态人格倾向的个体克服障碍,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

社会对变态人格犯罪的处理也至关重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可以有效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

了解变态人格的犯罪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共同努力防止变态人格犯罪的发生。

2. 正文2.1 变态人格的定义与特征变态人格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术语,通常被用来描述一些人具有不正常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变态人格的特征包括冷漠、无情、自私、缺乏责任感、缺乏同情心、喜欢控制他人、反社会倾向等。

这些特征使得变态人格的个体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经常表现出不尊重他人、不遵守规则和法律的行为。

变态人格的人往往表现出潜在的攻击性和暴力倾向,他们可能会对他人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而且通常缺乏忏悔和悔改的能力。

人格障碍犯罪

人格障碍犯罪

人格障碍犯罪人格障碍犯罪1人格障碍的界定人格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变态心理,与犯罪有着很大的关系。

它是指个体的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方向,以至于他不能具有适合一般社会生活的心理和人格特征。

人格障碍者通常都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出现异常,并为此苦恼,但却控制不住自己;也有少数人格障碍者并不把自己的行为视为紊乱和异常。

特定的情境下,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冲动去实施某种怪异的行为,这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病理性的行为反应。

早年开始,人格障碍一般在个体幼年时期便已经初现端倪,但是特征并不明显。

待到青春期暴露于外时,人格障碍往往稳定且顽固,很难改变;个性具有严重缺陷,某些个性结构畸形发展或者发展严重不足,使得整体个性不稳定、不协调;情感严重变异,缺乏自制力;缺乏自知之明,个体虽然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及社会评价,但不能适合周围的环境;人格偏离后有相对的稳定性。

2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特点(1)犯罪形式:个体在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没有明确的目标,随即冲动性较强。

作案手法一般不太隐蔽,作案情节离奇怪诞,有的胆大妄为,手段残忍。

自我保护性较差,既害人又害己,甚至对自身的损害更大。

抓获后不逃避罪责,对罪行供认不讳。

犯罪活动一般是单独实行。

(2)犯罪性质:多为攻击型、爆发型犯罪。

因为变态心理和病理性激情的支配,人格障碍者多发生伤害、凶杀、毁物、强奸、轮奸等恶性犯罪。

因为多疑、记仇,他们极易实行报复性的毁物、凶杀等恶性犯罪。

因为性格顽固且异常,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极难改正,常实行持续性的恶性犯罪。

3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者的犯罪特征(1)偏执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敏感多疑,报复心强,总以为别人要对他实行迫害和攻击,容易把别人的友好看做敌视或蔑视的行为,往往寻机泄愤f主观固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劝解;无自知之明,对自己评价过高而又狂妄自大·爱空想和幻想,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常无理取闹;易产生嫉妒的妄想,可能产生报复型或攻击行为,多见于男性。

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对他人权益的漠视、冷酷无情以及违法行为。

这种人格障碍不仅对个人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秩序和安全构成威胁。

了解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以及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预防和减少此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出现通常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1.社会环境因素:不稳定的家庭环境、暴力和犯罪的社区环境、缺乏道德教育和良好榜样等因素,容易使个体受到不良影响,培养出冷漠和违法行为的倾向。

2.遗传基因因素:研究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从而增加了个体表现出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

3.个体心理因素:自尊心过低、缺乏同理心、控制冲动能力差等个体心理特点,容易使个体产生对他人权益冷漠的态度,从而促使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处理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方法针对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以下方法旨在促进其行为的转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愈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治疗和心理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

2.社会支持: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帮助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改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社会庇护所、开设康复中心等,提供心理、物质和职业等多方面的支持,鼓励患者逐渐融入社会并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3.法律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和刑事司法体系,对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打击和制裁。

同时,在监狱和社区矫正场所加强心理矫正和教育,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提供改造机会。

4.公众教育:通过开展相关的公众教育活动,加强社会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认知和了解,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排斥,树立包容和关爱的社会氛围,为其恢复和融入社会提供更好的环境。

结论:反社会人格障碍违法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社会环境、遗传基因和个体心理因素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从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罪犯心理形成因素

从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罪犯心理形成因素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毕业论文(2012学年毕业论文)从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罪犯心理形成因素陈堪文提交日期:2012年02 月23日系部警察系专业刑事执行(心理矫治)学生签名陈堪文学号09133137指导教师范辉清职称副教授论文提纲:一、罪犯心理的概述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的理解三、从精神分析人格结构分析罪犯心理形成因素四、精神分析人格结构对罪犯心理分析的意义成绩评定:分指导教师签名:范辉清2012年月日从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罪犯心理形成因素陈堪文 09133137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社会系统和结构等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上层建筑无法适应经济基础时,容易造成许多犯罪现象。

罪犯心理是罪犯在监禁环境中特有的心理状态,包括常态心理,犯罪心理和刑罚心理。

了解罪犯心理形成因素分析其原因对于我们罪犯改造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罪犯改造分为行为改造和心理改造,其中罪犯心理改造是罪犯改造的主要工作。

罪犯改造的实质是转变罪犯在遗传和环境影响中的不良行为和心理因素,促使其向积极的,健康的行为和心理发展,成为符合特定时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

当前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危机事故频发,轻则造成服刑人员心理适应不良,焦虑,抑郁,抗拒等心理和行为,重则造成服刑人员暴力,脱逃,自杀等危机事件,给监狱管理和安全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此,我们应当从其心理根源抓起,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去分析罪犯心理形成因素,可以深刻了解罪犯心理的形成重要因素,为矫正罪犯心理,预防相关心理危机,为监狱工作创造良好的实效。

关键词:精神分析;罪犯心理;罪犯改造;本我;人格理论正文: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每个罪犯身上都存在着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的属性,对罪犯的探讨,需要从多个角度,运用多门学科进行才能全面深入的分析。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漠不关心和违法犯罪症状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漠不关心和违法犯罪症状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漠不关心和违法犯罪症状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其特征包括对他人权利的漠不关心和频繁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本文将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所表现出的漠不关心和违法犯罪症状,并分析其可能的成因。

一、漠不关心症状1. 缺乏同理心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缺乏同理心,无法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需求。

他们对他人的困境或挫折常常漠不关心,甚至对其感到愉快。

这种缺乏同理心使得他们能够无动于衷地伤害他人,对别人的感受置之不理。

2. 冷漠和冷血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冷漠和冷血的态度。

他们对他人的需求或请求不显示出任何的关心或理解。

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他们对待每个人都一样冷漠,从不表露出温暖的情感。

3. 自私和利己主义漠不关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自私和利己主义。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权益和福祉。

他们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以至于经常以他人的痛苦为乐。

二、违法犯罪症状1. 冷酷无情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冷漠和冷酷无情常常表现在他们的犯罪行为上。

他们可以毫无怜悯地伤害他人,无论是物质损失还是身体伤害。

他们常常以自己的欲望为中心,不管付出何种后果,不择手段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2. 缺乏责任心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缺乏责任心,对自己的行为不感到内疚或后悔。

无论是小偷小摸还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他们都不会对自己说出此事感到愧疚,也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他们常常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不顾他人的权益和社会的法规。

3. 破坏性行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违法犯罪行为常常表现为破坏性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故意破坏他人的财物、生活和人际关系,以满足自己的虐待需求。

这种破坏性的行为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受害者和社会带来了持久的痛苦。

三、可能的成因1. 生物因素反社会人格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基因变异可以增加一个人患此障碍的风险。

此外,神经递质的异常活动也可能与漠不关心和违法犯罪症状有关。

犯罪心理学考证

犯罪心理学考证

犯罪心理学考证
犯罪心理学是一个以探讨人类的犯罪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通过研究罪犯的心理和行为,揭示犯罪的成因、发展和控制,是研究犯罪的重要学科之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犯罪的成因主要来源于个体内部和其所处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犯罪心理学解释:
一、心理障碍:犯罪者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如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等,这些障碍可能导致犯罪行为。

二、创伤经历:犯罪者可能遭受过各种创伤经历,如家庭暴力、性虐待等,这些经历可能导致犯罪行为。

三、社会问题:犯罪者所处的环境可能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犯罪文化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犯罪行为。

四、心理压力:犯罪者所受的心理压力可能较大,如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这些压力可能导致犯罪行为。

在进行犯罪心理学考证时,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心理测量:通过对犯罪者进行心理测量,例如人格测试、心理问卷等,以了解犯罪者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从而推断犯罪背后的心理特征。

二、叙述分析:通过犯罪者的叙述分析,例如聆听犯罪者自己讲述犯罪的经过、心理状态等,从而分析犯罪者内心的动机和原因。

三、行为观察:通过观察犯罪者的行为,例如犯罪前后的行为、语言等,从而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犯罪心理学考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犯罪事实查明、案件审判、判决结果判断、判处刑罚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保护社会公正,维护法律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诊断

人格障碍概念
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 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 善。
通常开场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开 展至成年或终生。
公认的正常人格范围的变异,是人格中某些品 质的过多或缺乏,远未到达害人害己的程度, 那么称为人格缺陷。
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 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 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
①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②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
罚); ③习惯性吸烟,喝酒; ④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⑤反复偷窃; ⑥经常逃学;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⑦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 夜;
⑧过早发生性活动; ⑨屡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⑩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⑩①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 而至少停学一次; ⑩②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 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标准,甚至违 法乱纪。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 少有以下 3 项:
①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 会常规、准那么、义务等,如不能维 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 (或旷课)、屡次无方案地变换工作; 有违反社会标准的行为,且这些行为 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3.归因 积极的归因 消极的归因 偏执型人格障碍:把自己干的错事都归咎
于他人或外界因素。
强迫性人格障碍:自我谴责性归因
4.抑制〔压抑〕
正常的压抑不会影响我们的心理活动效率〔如 思维、记忆等〕,也不会阻碍人的社会功能。 一般来说,与上述逐条违背的,那么是病态的 压抑。使得压抑本身使人痛苦,心情紧张、心 烦意乱、脾气急躁。造成心理功能受挫,压抑 过度产生焦虑。生理功能紊乱。

简述人格障碍的定义

简述人格障碍的定义

简述人格障碍的定义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这种障碍使得患者难以适应社交环境,影响其个人和职业生活。

人格障碍通常在成年早期开始发展,并且持续存在。

这篇文章将对人格障碍的定义、类型、症状、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人格障碍的类型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分类标准,人格障碍分为三个群体,每个群体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

1. 奇怪或离奇型奇怪或离奇型指的是那些表现出离奇或古怪行为模式的患者。

这些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孤立、冷漠或者敏感等特点。

这一类人格障碍包括:(1)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过度怀疑和不信任他人的行为模式。

(2)孤僻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远离社交活动和疏远他人的行为模式。

(3)古怪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奇怪或古怪的行为模式,例如言语和思维上的离奇。

2. 情感不稳定型情感不稳定型指的是那些情绪波动较大、易于产生冲动行为的患者。

这些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自我中心、易怒或者过度依赖等特点。

这一类人格障碍包括:(1)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极端的情感波动和自我中心,同时也容易产生自杀倾向。

(2)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无视他人权益、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等行为模式。

(3)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过度关注细节、刻板固执以及完美主义等特点。

3. 焦虑型焦虑型指的是那些容易紧张、担忧和害怕的患者。

这些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谨小慎微、敏感或避免社交等特点。

这一类人格障碍包括:(1)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避免社交、害怕批评和拒绝等行为模式。

(2)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过度依赖他人、不善独立和决策等行为模式。

(3)强迫-恐惧型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过度关注细节、刻板固执以及完美主义等特点。

二、人格障碍的症状每种类型的人格障碍都有不同的症状,但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 持续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患者持续表现出相似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犯罪人格的形成及特征分析

犯罪人格的形成及特征分析

犯罪人格的形成及特征分析[摘要]犯罪人格是指具有严重反社会倾向的,能够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特定身心组织。

犯罪人格在一定情景下能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犯罪就是外在环境诱因和内在人格缺陷相结合的结果。

对犯罪人格特征的分析能有效地预防犯罪的发生[关键词]犯罪人格;人格缺陷;形成因素;犯罪人格特征[DOI]10.13939/ki.zgsc.2016.05.199犯罪人格,其结构和成分特征与正常人存在着显著差别。

当影响犯罪的外在因素作用于具有犯罪人格的个体时,该个体较一般人更容易产生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1 人格与犯罪人格人格即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主要包括: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性格;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即动机、兴趣、需要、理想、信念等。

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个性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人格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由特质和倾向性构成,它们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犯罪人格的研究是犯罪心理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根据素质论观点:犯罪人格被看作犯罪人特有的异于正常人的人格,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

此类理论有遗传理论、体质理论、智力低下理论和人格障碍理论等。

精神分析论则用无意识的观点来解释,主张犯罪人格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认为婴儿生来就是犯罪者。

上述理论均忽视了犯罪人格的社会性质。

西方关于犯罪人格的研究,近年来多数学者从社会化过程来分析犯罪人格的形成,认为犯罪人格是由于人格的非社会化和不完全社会化造成的。

实际上,犯罪人格既有其先天的成分,也有其后天的成分,犯罪者并不都具有犯罪人格,犯罪者人格与一般人的人格并无两样,而犯罪人格者虽然不是天生的犯罪者,但至少比正常人格者或其他人格异常者更容易成为犯罪者犯罪人格,是指因长期与违法生存方式相伴或长期与违法犯罪人员接触,即由于后天负面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犯罪倾向和犯罪个性特征2 导致犯罪人格缺陷的心理表现任何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结果。

法律人格障碍的案例(3篇)

法律人格障碍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甲与某乙系邻居,因土地纠纷产生矛盾。

某甲曾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称某乙侵占其土地。

公安机关调查后,认定某乙并无侵占行为,并将案件处理结果告知了双方。

然而,某甲并未接受处理结果,反而多次在村里散布谣言,称某乙有侵占土地的行为,并对某乙进行侮辱、诽谤。

某乙不堪忍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甲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某甲是否具有法律人格障碍,其行为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

三、案件分析1. 法律人格障碍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人格尊严是指公民在法律上所具有的人格权利和人格利益,包括名誉、荣誉、隐私等。

法律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法律上不具有完全的人格权利和人格利益,其行为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

在本案中,某甲因土地纠纷与某乙产生矛盾,但其行为却超出了正常维权范畴,多次在村里散布谣言,对某乙进行侮辱、诽谤。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某甲的行为已构成法律人格障碍。

2. 名誉权侵权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名誉权是指公民、法人对其名誉享有的权利,包括名誉利益、名誉评价、名誉保护等。

在本案中,某甲在村里散布谣言,对某乙进行侮辱、诽谤,严重损害了某乙的名誉,使某乙的社会评价降低。

因此,某甲的行为已构成名誉权侵权。

四、法院判决根据以上分析,法院认为某甲的行为已构成法律人格障碍和名誉权侵权,判决如下:1. 某甲立即停止对某乙的侮辱、诽谤行为;2. 某甲在村里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3. 某甲赔偿某乙精神损失费人民币五千元。

五、案例启示本案揭示了法律人格障碍的严重后果,以及名誉权侵权对受害人的损害。

以下是对本案的启示:1. 公民在维权过程中,应依法行事,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避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2. 当遇到法律人格障碍时,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身权益。

第九章 犯罪的个体原因

第九章  犯罪的个体原因

四、变态人格与犯罪
(一)变态人格的概念与特征 变态人格又称人格障碍,是一种在发展和结 构上的明显偏离正常,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 非常态人格。






变态人格的特征: 1、年幼时往往表现出某种异常,但一般在青春期才 有明显表现。 2、个性有严重缺陷。 性格怪癖,很难与人相处,情绪容易激动,常常感 情用事。 3、行为严重失去控制。 表现为行为与动机的不一致;行为怪诞,不计后果, 对这种行为采取各种方法均不能有效控制。



(一)激情与犯罪 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象 狂喜、暴怒和绝望等心理状态。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处在激情状态下认识范围狭 窄,理智分析能力受限,控制能力骤减,无法正确 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和后果,因而往往出现不顾一 切孤注一掷的行为,严重者甚至出现应激性心理变 态。 应激性心理变态是指反应性精神障碍,它是由于个 体面对突如其来的恶劣或者紧张环境,无法调整自 己的精神状态而引发的非常态反应。




2、智力障碍与犯罪的关系: 智力障碍根据其程度大致可以分为愚鲁、痴愚、白 痴三种情况。 愚鲁的特征是思维、判断能力差,容易被人教唆、 诱骗和玩弄; 痴愚的人思维迟钝,情感幼稚,意志行动受直观和 本能的影响,对理性知识的认识比较困难; 白痴生活不能自理,情感反映原始。 智力障碍者由于大脑发育和发展情况差,缺乏一般 的认知能力,容易出现兴奋而不能控制,有强烈的 自卑感,极易产生轻率、盲动行为或被他人引诱上 当。 智力障碍者的犯罪特点表现为:侵害对象多是体弱 的老年妇女或幼女,单独犯罪者多;纵火者多;犯 罪未遂者多等等。

3、粘液质--安静型
粘液质是与安静型高级神经活动相对应

人格障碍十种病态人格是如何“养成”的?

人格障碍十种病态人格是如何“养成”的?

人格障碍十种病态人格是如何“养成”的?“这个人性格怎样啊?” ——在你和某人初次见面之前,也许你会想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因为这样能帮助你对 ta 的习惯和风格有所预期,也让你们的交流更加融洽。

正常的、无障碍的人,虽然彼此性格不同,但大多能在不同的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的稳定、也能把自己的风格和社会文化规则进行校准,不会轻易无理由地做出格格不入之事。

但有的人,他们的人格遇到了障碍:中国人一向热情好客,但是人格障碍者表现出冷漠与自闭,大家认为自己对他热情,他就会报以热情,但人格障碍者非但不领情,还心生怨恨。

人格障碍者不仅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功能带来极大的影响(比如抑郁、焦虑、失眠、人际关系恶化等),更会给身边的人造成诸多困扰。

一、什么是人格障碍?(一)人格障碍的特征约有 13% 的人群患有人格障碍。

常在18岁以前发生,起病于童年、青少年期。

大多数人格障碍患者在工作或社会交往中存在许多问题:•无法与他人形成亲密、稳定的关系;•缺乏共情能力,无法与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意识不到自身的想法或行为存在问题,所以也不会去改变。

人格障碍的后果:•人格障碍患者通常有脱离正常的危险行为,易于导致躯体疾病(如药物依赖,危险的性行为和不足的睡眠),自我伤害和与社会价值的对抗。

•人格障碍患者可能最终发展成为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焦虑、精神病),其类型与早期的人格障碍分类相关。

•使用环境多变的、脱离社会的、过度情绪化的、滥用药物的、不负责任的养育方式,从而增加他们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问题的危险。

(二)人格障碍的分类DSM-5或者叫《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列出了10种人格障碍。

今天我们就来大致了解一下:偏执型人格障碍特点“妄想型人格”,感觉过度敏感,反复怀疑他人在欺哄自己、强行曲解他人的善意言行。

印象这类人喜欢指责他人,对他人无差别地不信任与猜疑,以至于普遍将别人的一言一行解读为居心不良。

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会认为对方在拐弯抹角地攻击、侮辱自己,并因此记恨在心,久久无法释怀。

人性的黑暗面人犯罪中的心理探索

人性的黑暗面人犯罪中的心理探索

人性的黑暗面人犯罪中的心理探索人性的黑暗面:人犯罪中的心理探索人类社会因其多样性而复杂,人们一直试图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

在犯罪行为中,人性的黑暗面展现得尤为明显。

本文将通过心理探索,深入探讨人类黑暗面的原因和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一、人性黑暗面的成因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造成人性黑暗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贫富差距的扩大,人们感受到的不义和不公平增加,从而滋生出愤怒、不满和压抑。

这种心理负担和不满情绪的积累易导致人在无法正常发泄的情况下,产生犯罪行为,满足当下的物质和心理需求。

2.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也是人性黑暗面的成因之一。

人的天性与社会教育之间存在的冲突,以及个体的特质、性格、经历等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个体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例如患有精神疾病、心理障碍、自卑感和人格缺陷等,这些因素使得人容易产生脆弱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发犯罪行为。

二、人性黑暗面的表现1.暴力倾向人性黑暗面的一大表现就是暴力倾向。

暴力行为包括肢体暴力和非肢体暴力,如谋杀、斗殴、强奸和虐待等。

对于一些人来说,采取暴力行为是他们发泄、掌控和展示力量的方式,通过对他人的伤害来获得满足感。

2.欺骗行为人性黑暗面还表现为欺骗行为,包括诈骗、舞弊、造假等。

人们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地欺骗他人,包括伪造文件、虚报财产和进行诱骗等手段。

这种行为常常伴随着虚假和背叛的特征。

三、犯罪行为中的心理探索1.冲突解决人性黑暗面在犯罪行为中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可以作为一种冲突解决的途径。

犯罪行为对于罪犯来说,可能是为了得到所需资源、权力或者改变自己处境的一种手段。

通过犯罪行为,他们试图让自己的内心得到释放,甚至获得自我认同感。

2.满足欲望人性黑暗面的犯罪行为往往源于个人的欲望。

无论是物质上的欲望,如金钱、权力,还是心理上的欲望,如报复、权威,犯罪行为都可以被视为一种满足这些欲望的手段。

罪犯通过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达到追求个人欲望的目的。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3、西方学者的个体犯罪原因论,主要有:生物学的犯 罪原因论、精神病理学的犯罪原因论、精神分析学的犯 罪原因论、学习理论的犯罪原因论和多元性犯罪原因论。
4、生物学的犯罪原因论主张,体型、休质和遗传素质 等生物学因素,对人的犯罪起决定作用。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本章摘要
5、精神病理学的犯罪原因论认为,人走向犯罪是精神缺 陷所致。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二)不同接触论
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 (E.H.Suthefiand,1883年~1950 年)认为,犯罪行为并非遗传得来,而 是由于与他人的交往及相互影响、学 习而形成。一方面,学习犯罪的方法; 另一方面,将动机、欲望、态度和理 由引向特定的方向。当违反法律的想 法战胜遵守法律的想法时,人就会犯 罪。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第二节 我国学者的个体犯罪原因论
一、 台湾学者的犯罪原因论
台湾学者比较全面地挖掘和分析了引起或者与犯罪相关 的社会、个体以及自然方面的各种因素,
二.大陆学者的观点
(一) 罪心理形成的原因论 1、 内外因素论 2、 主客观辩证统一论
(二) 犯罪行为发生原因论 1、 犯罪心理结构+犯罪机遇——犯罪行为 2、刺激——个体——反应 (S——O——R)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四)社会学习论
美国学者班杜拉 (Alben Bandura)认为, 攻击行为不是与生俱 来的,是后天习得的。 最重要的学习机制是 客观学习,受以下几 种因素的影响:一是 家庭影响,二是文化 影响,三是符号示范。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五)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越轨行为中的一 种特殊类型。它从社会结构中寻找越轨以及犯罪 的原因,其重要特征是强调社会越轨的相对性。 该理论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本质上就是 越轨的社会行为。社会中之所以会有越轨行为, 是由于社会中的某些权力集团对某些社会成员及 其行为贴上越轨的标签。因此,所谓越轨行为, 只是某些权力集团的主观认定,而不是它的本质 属性,社会往往通过创造新的行为准则而创造越 轨行为。

学生人格障碍的成因与学校教育途径

学生人格障碍的成因与学校教育途径

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的这种言行势必影响学 J 培养创造性人格 , 激活人格 中的创造性因素, 从而优
生 的观念 、 态度 和行为 。 【 化学生的人格素质 。 4教 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尊敬 、 . 互相 爱护 是塑造健 ( ) 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考试 制度对学生个性和 l 3
庭的生活 , 孩子们不再需要为家庭的生计做什么事 情, 他们会缺乏为生活奋斗 的体验。导致他们丧失了 完善和发展 自己的愿望 , 也丧失了价值感和责任心。 ( ) 私和自 3自 我中心习惯 的养成 。 在独生子女的
l 目 返, 前学校的人格培养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 () 1 缺乏实用有效的人格 培养课程 。 现在虽然有 l 多学 校开设了与人格教育有关 的思想 品德课和心 许 l 理健康课 , 但这些课程无论从 内容上还是数量上都远
/ 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多元化的价 l 的教育投资, 不注意选择时机、 选准目 只会给孩子 标,
值观念 、 人生态度也伴 随着科技文化的引进进人我们 。 造成 巨大的压力和强烈 的逆反心理。
的校 园,使得我 国学生的思想 和行 为陷入了冲突、 l 困
2互联 网等现代媒体的错误 导向 .
乐观 向上 的生活态度 ; 良 的平衡 和控制情绪 的能 】 好 有可能助长学生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 这种 “ 蒙太奇
式 ” 成 功模 式 必 然对 学生 的人 格 产 生 消 极 的影 响 , 的
多, 他们在人格上 隐藏 的缺点及其形成 的原因主要有 l 使之误解为 : 不必在学 习中奋发进取 , 积极向上 , 只要
以下三个方面 。
1家庭 的不 良影 响 .
l 凭借投机取 巧的戏耍就能一步 到位 , 功成名就。

人格障碍案例分析doc(二)2024

人格障碍案例分析doc(二)2024

人格障碍案例分析doc(二)引言概述:本文将对人格障碍的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该疾病的特点和表现。

通过分析不同的案例,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人格障碍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以期对临床实践和研究有所帮助。

正文内容:一、人格障碍案例一:边缘型人格障碍1. 案例描述:患者A表现出极度情绪不稳定,常常有自杀倾向。

他的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容易失控,并且经常经历失去或恢复个人身份的强烈感受。

2. 症状分析:该患者常常体验到强烈的情绪波动,对他人持怀疑和敌意的态度。

同时,他经常感到孤独和空虚,出现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3. 原因探讨:这种人格障碍常常与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有关,比如被虐待、被忽视或失去亲密的关系。

4. 治疗方法: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可能包括个人或团体疗法,旨在帮助患者改善情绪调节和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二、人格障碍案例二:孤独型人格障碍1. 案例描述:患者B表现出对社交活动的极度回避,他总是选择独自行动并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2. 症状分析:该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不受欢迎,而且害怕批评和否定。

他缺乏自信,很少主动参与社交活动。

3. 原因探讨:这种人格障碍可能与童年时期的社交不适有关,或者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

4. 治疗方法:治疗应着重于帮助患者建立社交技能和增强自尊心,例如通过认知重构、曝光治疗和行为实验来改变对社交互动的负面看法。

三、人格障碍案例三:强迫型人格障碍1. 案例描述:患者C表现出过度关注细节和完美主义,自己对工作和日常生活的要求非常苛刻。

2. 症状分析:该患者经常体验到强烈的焦虑和不安,一旦无法按照自己的规定行事,会出现明显的痛苦和不适。

3. 原因探讨:强迫型人格障碍可能与童年时期的过度约束和严格的家庭环境有关。

4. 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强迫行为和刻板习惯,减轻症状。

四、人格障碍案例四:妄想型人格障碍1. 案例描述:患者D表现出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的妄想和幻觉,他相信自己有特殊的能力或地位。

罪与罚犯罪心理道德挣扎

罪与罚犯罪心理道德挣扎

罪与罚犯罪心理道德挣扎【罪与罚:犯罪心理与道德挣扎】在人类社会中,犯罪行为是一种违法、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它既使个体受到法律制裁,也常常带来心理上的困扰与挣扎。

本文将探讨罪与罚的关系,以及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道德挣扎。

一、犯罪心理的成因分析1.1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是塑造个体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贫困、不公平的分配、道德失范等问题可能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加,进而引发犯罪行为。

1.2 个人因素:个体的心理素质与行为习惯也对犯罪产生影响。

例如,低自控力、易冲动的人更容易陷入犯罪行为中。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罪犯心理2.1 内疚与悔恨:心理研究发现,大部分犯罪者在犯罪后会感到内疚和悔恨。

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无法改变过去,这种心理挣扎常常使他们备受折磨。

2.2 自我辩解与拒绝认罪:部分犯罪者会采取自我辩解的策略来缓解内心的困扰。

他们可能试图找到外界因素或他人的过错,以减轻自己的罪责。

此外,部分犯罪者在面对审判时坚持自己的清白,拒绝认罪。

三、道德挣扎与真实案例3.1 道德困境与内心挣扎:在犯罪行为中,犯罪者通常会面临道德困境。

例如,一个人因迫于生活压力而选择盗窃,他可能在心理上与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斗争。

他可能明白行为错误,但经济压力驱使他无法摆脱。

3.2 案例分析:以杀人犯为例。

杀人犯通常会受到内心的道德谴责和外界的谴责,他们常常陷入内心挣扎中。

一方面,杀人是违法和道德不可容忍的行为,他们的内心常常感到痛苦与内疚;另一方面,部分杀人犯有自己的理由和动机,他们可能试图寻找道德的边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

四、犯罪行为的精神病理学解读4.1 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关。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缺乏同理心、冲动易怒且短视,这些特征使得他们更容易陷入犯罪行为当中。

4.2 心理疾病的影响:某些心理疾病也可能导致犯罪行为。

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因妄想或幻觉而被迫实施暴力行为。

心理疾病对犯罪心理的影响是复杂而且值得深入探讨的。

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

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

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

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

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

病态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病态人格的最初定义,符合现今称谓的反社会人格,从而又出现了病态人格的狭义的概念,专指反社会人格,提出以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s)代替广义的病态人格。

/u0026nbsp;人格障碍是怎么引起的?/u0026nbsp;人格是指由遗传决定,即个人先天素质及后天发育、习得,有机结合形成的总体精神活动(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人格特征可在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也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塑造和发展。

如脾气的温和或急躁、对事物反应敏捷或迟缓、对人诚实或虚假、热情或冷漠、信任或多疑、顺从或好斗、严厉或宽容、自尊或自卑、勤奋或懒惰、认真有责任感或马虎放任、保守或激进、务实或空谈、松弛或紧张、孤独或合群等。

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看,人格障碍往往由以下因素综合形成,其中幼年期家庭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

1.生物学因素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Rombroso曾对众多罪犯的家庭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发现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亦有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因此,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略。

也有报告人格障碍者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发育影响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受到精神创伤,对人格的发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未来形成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

常见如下:(1)婴幼儿母爱或父爱的被剥夺。

被遗弃或受继父、母的歧视;父母、亲人过分溺爱,使其自我中心的思想恶性膨胀,异常地发展至蔑视学校的校规与社会纪律。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和犯罪倾向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和犯罪倾向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和犯罪倾向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AP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对他人权利和社会规范的持续无视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此类障碍者常常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特征和犯罪倾向。

本文将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犯罪倾向。

行为特征:1. 缺乏责任感和行动后果意识: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常常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漠不关心,缺乏负责任的态度。

他们可能无视法律、规章制度,并以此为借口进行犯罪活动。

2. 冷漠和无情:这类人往往缺乏对他人情感的共鸣和同理心,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和痛苦感到内疚。

他们可能对他人的苦难毫不关心,甚至以此为乐。

3. 虚伪和欺骗: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他们常常以虚伪的形象来迷惑他人,自己的目的可以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些特点使得其高潜力成为犯罪的候选人。

4. 冲动和轻率:他们常常对即刻满足自己的欲望冲动,缺乏计划和思考的能力。

这种行为倾向可能导致他们在冲动之下犯下犯罪行为。

5. 缺乏自我控制和易激动: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往往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他们容易变得易怒和暴力,易激动的情绪状态可能引导他们向犯罪行为倾斜。

犯罪倾向:1. 强迫性盗窃: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常常因为内心的贪婪和对他人财物的漠视而有强迫性的盗窃行为。

他们可能频繁进行小偷小摸,乃至尝试实施更大规模的盗窃活动。

2. 偷窃、侵占他人的权益:这类人常常无视他人的正当权益,以自己的利益为重,盗窃、骗取财产、雇佣奴役等行为屡见不鲜。

3. 极端暴力和嗜杀: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往往具有极端的暴力倾向,无论是对人或动物。

他们可能会抱有满足杀戮欲望的冲动,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身体伤害和心理虐待的行为。

4. 诈骗和欺诈:虚伪和欺骗是APD的明显特征。

这些人可能通过诈骗和欺诈行为来获取他人的财物、信息和资源。

5. 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可能针对他人实施绑架、拐卖、人质劫持等行为,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

心理学与犯罪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心理学与犯罪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心理学与犯罪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心理学与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犯罪行为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探索了犯罪背后的心理因素。

本文将重点讨论心理学对犯罪行为背后心理因素的研究,并分析其对犯罪预防和治疗的启示。

一、犯罪与心理学的研究犯罪行为是复杂的,它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了这些影响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遭受虐待、忽视、家庭不稳定等不良经历,容易导致其在成年后产生犯罪行为。

1.2 人格特征:一些人格特征和犯罪行为有密切关联。

例如,缺乏同理心、冲动、自我中心等人格特征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1.3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也是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冲突、群体压力、社会认同感和行为规范等,都可能影响一个人参与犯罪的倾向。

1.4 心理疾病:心理疾病与犯罪行为之间也存在关联。

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在行为上会出现异常并与犯罪行为有关。

二、犯罪心理学的应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犯罪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一些犯罪心理学应用的实例。

2.1 早期干预:通过识别儿童和青少年期的心理问题及家庭环境问题,以早期干预为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其后成为罪犯的可能性。

2.2 行为矫正:心理学在犯罪行为的矫正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等手段,可以帮助犯罪分子改变其不良行为模式,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2.3 刑罚形式: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刑罚形式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心理因素,确定合适的刑罚形式,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2.4 社会康复: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还指导着犯罪分子的社会康复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职业培训等手段,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三、心理学在犯罪调查中的应用除了对犯罪预防和治疗的应用外,心理学还在犯罪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人格障碍者犯罪的成因分析
摘要:有学者认为,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人类已由躯体疾病的时代进入精神疾病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节奏相应加快,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

长期精神压力所引起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人格缺陷,贻害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近年来,因心理变态而诱发的刑事犯罪案件大量增加,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但我国目前从事心理层面进行预防犯罪的工作尚处在萌芽阶段,若对犯罪人员的人格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强化犯罪人员的识别,实施有效的监管,提高监管质量,对犯罪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矫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新犯罪的概率。

关键词:人格障碍犯罪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人格异常,即人格障碍的心理学问题,在心理学界做过很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内容涉及人格异常的种类划分,产生的原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等等。

在这些问题上,不同流派的心理学者由于研究取向上得不同,在对人格异常进行解释和划分时就有很大的差异。

现在人们对心理异常(psychological disorder)的定义主要是依据美国精神卫生协会(1994)所给的界定,即心理异常是个体所表现出得一种痛苦的行为或经验,这种行为或经历导致个体痛苦的程度加深或功能完全丧失,甚至死亡等。

心理异常包括很多方面,包括思维异常、情绪异常和人格异常等。

人格异常(personality disorder)则是指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持久的经验和行为模式,这种经验和行为模式与他所处文化期望的经验和行为有很大的差异(Larsen&Buss,2002,P.569)。

可以使用人格特质判断个体是否具有人格异常。

人格障碍,也被称为人格异常、变态人格等,是一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发展内在不协调的状态。

对环境无法适应,或者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到正常的社交和其它职业活动,且自身感到痛苦。

主要体现人格结构和其他组成部分在均衡发展上产生的障碍,但思维活动属正常范围。

因此可有与现实状况不相协调的情绪爆发,导致行为粗野,乃至违反社会道德,超越法律约束,触犯刑律。

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既不疯癫,也无智力缺陷,但他们的人格存在缺陷,比如情绪不稳定、不近人情、性格怪癖、人际关系不适应,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等等。

二、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特点
一般而言,人格障碍者的智能良好,各方面与正常人一样,但同时,他们并不能如正常人一样始终用理智驾驭自己的行为,并合乎情理的处理日常事务。

甚至有时在很少诱因或偶然机动驱使下就可以实施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

受其人格障碍病理作用的影响,相对常态心里犯罪而言,人格障碍者犯罪就显现出以下的特点:
第一,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变态者多受偶然机动,情感冲动所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解释,作案手法极为隐蔽。

而正常人犯罪则相反,总是经过走密集化和长期预谋、充分准备,自认为有把握时才实施犯罪。

第二,从作案目的看,人格变态者作案目的不明显,往往自顾眼前,不顾结果,动机目的短浅。

如“偷窃狂”只是为了从偷窃中获得乐趣,对是否获得财物的大小或者多少则是次要的。

第三,人格障碍者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但手段不隐蔽,易于暴露,自我保护性差,既害人又害己。

被抓获后一般不逃避罪行,供认不讳。

而一般人犯罪,即使是实行犯也会有简单的保护措施,抓获后千方百计为自己开脱,少有如实供述的。

第四,人格障碍者作案多为攻击性、爆发性犯罪。

由于病理性的猜疑,极易进行保护性的伤害、凶杀、毁物、纵火等危害性较大的犯罪行为,作案手段残忍,胆大妄为,不顾后果。

第五,犯罪活动一般单独进行(除性变态两三人互为犯罪对象外),共同违法犯罪极少发生。

由于人格障碍行为倾向及其顽固,常进行过持续性犯罪,行为习惯难以纠正。

即使一再加刑或多次被判刑改造,也不能接受教训。

第六,人格障碍者犯罪,虽然经多次打击很难改变没有的人在拘留所的审讯过程中,或宣判后尚未押送到改造单位时,就已旧病复发,一犯再犯,即使一加再加或多次被判刑改造,他们也不能接受教训,很难矫治。

三、人格障碍者犯罪的成因分析
关于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精神分析学家主张,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厂商,在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个案中,这些创伤可能是性或躯体上的侵犯或者失去双亲庇护,加上处于暴力、吸毒环境。

脑扫描技术显示,暴力犯罪者大脑的额叶较正常人活性下降。

在一次对谋杀犯的调查中发现,75%的人其与控制攻击性有关的额叶的新陈代谢活动降低。

有一些研究显示,5- 色胺水平的降低与冲动型和攻击性行为有关。

毫无疑问,征途其他心理障碍一样,人格障碍的形成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环境有关;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

在这些成因中,关键是要找出那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与特定的因素想联系,以便在治疗中对症下药。

1.生物遗传因素
很显然,人格障碍类似于许多人共有的人格特征,因此,它主要是一个程度问题而不是类型问题。

各种人格障碍有不同的遗传率,所有这些都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作为最复杂、最高级的有机体,其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的遗传,在本文中指其祖先遗传的基因导致其具有产生病态人格即人格障碍的潜在可能性,并不是指病态人格者遗传了其先祖的病态人格。

在人格障碍者的生物遗传因素中,另一个起到重要中用的就是染色体异常。

根据美国犯罪学家伦纳德D.塞维特兹在《性犯罪研究》一书中描述,对性染色体异常与行为异常论述道,“XYY”型性染色体者为“超强男性”又叫“超雄性综合症”。

此种特殊有机体无法适应社会所提供的各种环境,往往会被社会所排斥和歧视,心理受到伤害,形成病态人格,容易成为凶杀,强奸等暴力犯罪的实施者。

相关的研究调查表明,每1000人中就有1人事染色体异常者,且多为男性,这种染色体异常者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4-6倍。

另外人体内分泌紊乱也可导致情绪异常,荷尔蒙分泌过度旺盛从而导致病态人格。

人体是由器官、荷尔蒙、化学分子等成分相互联系所组成的复杂有机体,人体的部分缺陷将会引起另一部分的不足,
或者相互关联的缺陷组合而安生异常的行为。

另外也包括疾病或脑瘤、脑部肌肉抽搐等原因导致脑组织异变,而形成心理病态人格,大脑的神经中枢是脑部最主要抑制行为的机构,如果其一旦受到外部损伤或者有先天的疾病,则缺乏抑制内心冲动的能力,而使情绪不稳定、侵犯性与反社会的性格,极易形成心理病态人格。

因此,病态人格的形成与生物遗传具有相关联性。

2.心理因素
人格障碍者多数是从童年时期或者青春期开始形成的,在这两个时期中,人的胜利发育突飞猛进,而心理发展却相对缓慢。

心理学研究认为,幼儿在三岁以内缺乏与母亲接触的机会,或在3岁以内有一段时间(3个月内)完全被隔离,或在幼儿期频繁的更换乳母等鹅绒早起母爱被剥夺情形,就会形成缺乏感情的性格,成年后对社会很冷淡,有些人表现出青少年时期受爱挑衅,易冲动和反社会性。

在段时期内,人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既不稳定也不健全,如果受到外界刺激,诸如母爱的缺失,家庭的破裂,或家庭内部的虐待和物质生活的刺激,胜利上的缺陷,社会生活的不如意,心理极易受到伤害,从而产生自卑易于等不健康情绪,使人具有自卑。

孤独、仇恨、厌世等倾向,严重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精神医学家门认为人格障碍者的发展失去了平衡,而外界的各种刺激又足以使其内心存在心理的冲突,从而导致其行为上的异常,最终导致了病态人格的形成。

3.社会家庭因素
人格障碍者作为社会的个体,与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在这个社会之中,无一例外的都要承受来自社会带给个体不同的压力和诸多不利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家庭中,人格障碍者承受早期失去父母和感情的剥夺,造成家庭气氛恶劣,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这类人在这样感情不睦,父母失和的环境下会成为反社会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其次,父母的管教不一致,或者家庭互动及父母行为的错误也容易导致病态人格的出现,父母的打罚会使得子女借用说谎或其他方法来逃避责罚,无法获得正面的人生方向,或者由于父母过度对子女的溺爱使之贪图享乐,不能获得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引从而形成反社会人格的行为形态。

家庭之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如何正确导引子女获得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每个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社会对每个人的影响,社会环境如政治环境、经济黄精、文化环境、家庭环境及个人生存环境、生存转台等。

具体来说。

竞争失利、工作失误,婚姻失败、家庭劈裂、疾病以及各种精神的打击都有可能扭曲人的心理发展,从而导致人的情绪异常,最终引起病态人格。

综上所述,我们得知,人格障碍是个体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

从唯物辩证注意的观点来分析,个体的生物和心理因素是导致人格障碍的内因,而社会因素则是其外因,是其形成的土壤和催化剂。

人格障碍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引起变化的结果。

要想对人格障碍者进行矫治,当然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从而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人格障碍的犯罪者找到真正的解救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威主编.罪犯心理学[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9,7
[2]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
[3]陈少华编著.新编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4
[4]张文,刘艳红,甘逸群.人格刑法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