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4云量和降水量教案大象版2019121344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上册(大象版)第4课云量与降雨量(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上册(大象版)第4课云量与降雨量(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反思,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1. 优化教学内容: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深入地讲解云的分类和特点,以及降雨量的测量和记录方法。同时,我将结合实际情况,拓展云量和降雨量在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 丰富教学活动:我将提供更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我将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云和降雨量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云量和降雨量测量工具,如雨量计、天平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用于上传教学资料和学生作业;
3. 信息化资源:与云量和降雨量相关的科普文章、视频和图片;
4.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探究、观察记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于探索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对于观察天气变化有一定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听讲和阅读来获取知识。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云的分类和特点方面,学生可能会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感到困惑。在降雨量的测量和记录环节,学生可能会遇到测量工具使用不当、数据记录不准确等问题。此外,学生可能对云量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案例来进行引导和解释。

第4课云量与降雨量(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大象版)

第4课云量与降雨量(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大象版)

云量与降雨量【教学目标】(1)知道云量是指云占天空面积的多少,降水量是衡量某地降水多少的数据。

(2)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简易雨量器的制作。

(3)知道可以用云量和降水量来描述天气。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知道云量是指云占天空面积的多少,降水量是衡量某地降水多少的数据。

难点: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简易雨量器的制作。

【教学准备】玻璃杯、透明塑料尺、双面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提问:“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里的一些词语,比如晴、阴天、多云,这些词语是什么含义呢??”回答:“晴天就是不下雨”、“云很多”……提问:“晴天和阴天就是以能否得到太阳为标准吗?那我们一起来找找,到底这些词语是什么含义。

请阅读教材1.云量与天气。

(学生自行阅读)”再次邀请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我们常常根据云量来描述天气,分别是晴、少云、多云和阴天。

二、提出问题1. 提问:“请问今天的云量情况怎么样呢?”我们亲自去观测一下吧!请在教室内观测一下今天的云量,把看到的云量填涂到圆中,观测时间为5分钟,并勾选你判断的今天天气的情况。

教师再邀请同学上台完成填涂。

2. 学生完成分享后再次提问:“看来我们都已经学会如何判断云量了,但还有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雨,有时多有时少,我们怎么知道呢?请大家先猜测一下吧”生1:看天气预报生2:拿个盆接水……提问:“大家讨论得真热烈啊,我们先来学习下科学家是用什么来衡量下了多少雨的。

请(学生自行阅读)”再次邀请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同时指出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某地一年中的降雨量与雪、冰雹等统统融化为水的量之和,即是该地一年的降水量。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测量降雨量呢”三、猜想假设邀请同学开展小组讨论,利用书本阅读知识,引发学生思考。

再介绍雨量器,引发学生如何根据书本提示制作雨量器四、实验引导同学按书中步骤开始制作简易雨量器。

.4测量降水量(教案)

.4测量降水量(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4《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科学概念目标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能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测量降水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降水量的测量会更精确。

记录降雨量,然后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降雨量(毫米)12 10 7实验分析:降雨量的多少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系,雨量器测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

实验结论: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刚才的实验,我们测出了降雨量,你知道怎样判断小雨、中雨、大雨吗?根据什么判断下雨的等级呢?四、确定降水等级在下雨的天气里,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24小时内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就可以确定下雨的等级了。

降水量等级表:查询当地气象台关于这场雨的降雨量等级报告,并和我们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展示PPT课件(降水量柱状图)你能根据柱状图说出降水的等级吗?五、交流研讨1.研讨一:自制雨量器要注意什么?测降雨量要注意什么?(1)自制雨量器时,要将刻度条的零刻度线与容学生猜测:有等级标准对测量结果与等级表对照确定下雨的等级学生分析柱状图与等级表对照,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制作经验,交流讨论,并汇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练习并掌握雨量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利用统计图表,比较、分析结果。

掌握如何判断下雨的等级对自制雨量器的内容复习回顾。

器内部的底面对齐。

(2)测降雨量时的注意事项:① 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雨水”溢出。

② 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液面保持水平。

③ 下雨时把雨量器放在开阔、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雨停之后,通过外筒上的刻度,及时读出降雨量是多少毫米并做好记录。

2.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降雪量,实际上是雪融化成水的降水量。

1.4《云量和降水量》(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1.4《云量和降水量》(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知识点梳理
一、云的分类
1. 积云:由水滴组成,云底较平,顶部凸起,形状像棉花球。
2. 层云:由冰晶组成,云底较平,云顶平坦,颜色较深。
3. 卷云:由水滴和冰晶组成,云体较薄,呈丝状或羽毛状。
4. 层积云:由水滴和冰晶组成,云底较平,云顶呈波浪状或滚轴状。
5. 高积云:由水滴和冰晶组成,云底较平,云顶呈波浪状或滚轴状,云体较薄。
4. 云的移动:云的移动速度和方向可以反映天气变化的趋势,例如,云向一个方向快速移动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
三、降水量的测量
1. 降水量的定义: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总量。
2. 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可以使用雨量计来测量降水量,雨量计是一个圆形的容器,里面有一个漏斗和一个量筒,当雨水降落到漏斗中时,雨水会流入量筒中,通过量筒中的水位可以读取降水量。
4. 请说明云量和降水量对天气的影响。
答案:云量对天气的影响是,云量多时气温较低,湿度较高;云量少时气温较高,湿度较低。降水量对天气的影响是,降水量多时天气可能较为湿润或阴雨连绵;降水量少时天气可能较为干燥或晴朗。
5. 请描述云量和降水量的预测方法及其技巧。
答案:云量和降水量的预测方法是通过观察云的形状、厚度、颜色和移动速度来预测。预测技巧是,在多云天气中,如果云层逐渐增厚,可能预示着即将下雨;如果云层逐渐变薄,可能预示着天气逐渐变好。
2. 降水量对天气的影响
五、云量和降水量的预测
1. 云量和降水量的预测方法
2. 云量和降水量的预测技巧
六、云量和降水量的应用
1. 农业
2. 气象预报
3. 环境保护
七、总结回顾
1. 掌握云的分类和观测方法
2. 理解降水量的测量和记录方式

小小气象员教案

小小气象员教案

小小气象员教案教案:小小气象员目标:1. 让孩子了解和学习气象学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孩子对天气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准备材料:1. 天气图示板或天气卡片2. 天气状况描述卡片3. 海报纸和彩色笔4. 气温计和雨量计(可选)5. 天气记录表格(可选)活动步骤:1. 介绍气象学基本知识(5分钟)- 和孩子们一起回顾和讨论不同的天气和天气状况,如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雷雨、雪天等。

- 解释不同天气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晴天是因为没有云朵遮挡太阳光,雨天是因为水蒸气凝结成为水滴等。

- 向孩子们介绍气象学家的工作,包括观测和记录天气状况,编制天气预报等。

2. 天气预报小游戏(15分钟)- 将天气图示板或天气卡片放在教室的窗户旁边,让孩子们观察外面的天气并预测今天的天气状况。

- 请几个孩子上前,根据他们观察到的天气状况,选择对应的天气卡片并贴在天气图示板上。

- 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和讨论,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改进自己的预测。

3. 天气记述绘画(20分钟)- 将天气状况描述卡片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选择一种天气状况来描述,并用彩色笔和海报纸绘画。

-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记忆,画出与所选择的天气状况相关的场景和元素。

- 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其他同学,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作品中所描绘的天气状况。

4. 小小气象员团队合作(20分钟)- 将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代表成为小小气象员。

- 每个小小气象员将负责观察和记录当天的天气状况,并编制一个小报告。

-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收集更全面的天气数据,例如测量气温和降雨量(可选)。

- 每个小组的小小气象员向全班汇报当天的天气情况,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5. 总结和分享(10分钟)- 邀请孩子们一起总结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的关于天气的知识和技能。

- 请几个孩子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并引导其他同学提问或补充。

- 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气象学的兴趣,并向他们介绍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气象学的资源,如图书和网站。

(2019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3.4《测量降水量》教案

(2019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3.4《测量降水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工作原理:
3、我的测量记录下雨日期
降水量
我确定的降水
【提示】
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七、作业布置
关注当地天气,坚持测量气温和降水量,做好观察记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1.4 云量和降水量 教案

1.4 云量和降水量 教案

【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4 云量和降水量教案4 云量和降水量【教学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和支持条件分析等……本课是第一单元第四课,在研究过风向和风力两个有关于风的天气问题后,本节课着手于云量和降水量。

教材引入一段对话,分别从观察云和观察降雨的角度提出问题:今天是晴天还是多云呢?怎么知道下了多少雨呢?要解决引入的问题就需要了解到云量与降水量,教材的第二部分是阅读,分为云量与天气和降水量两个部分,分别用图片、示意图、表格等方式介绍了云量、云量与天气之间的关系、降水量以及降雨强度等级表。

学习了云量和降水量之后,最后一个部分是制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雨量器,并且准备好用自己制作的雨量计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降水量做以测量和统计。

学生对于降水量的概念较为熟悉,但是对于云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云量的观察较少,有时更多的关注云的形状,对于云的多少,特别是占天空面积的多少并没有太多关注。

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晴天、阴天、多云这样的描述天气的词汇,但是更多的是用这些词来描述整体的天气状况,而不是根据云量来进行判断,存在一定的误区。

本节课由于可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来记录户外降水量数据,需要学生将制作好的雨量器带回家,教师提前考虑好材料准备和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云量是云占天空面积的多少,降水量是降水多少的数据。

(2)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准确、便利和快捷(3)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雨量计的制作(4)知道可以用云量和降雨量来描述天气(5)通过动手制作工具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每人:塑料小筒,透明塑料尺,双面胶(2)活动场地:操场上较开阔的地方【教学过程】1.引入师: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里的一些词语,比如:晴、阴天、多云,这些词是什么含义呢?生1:晴天就是不下雨,阳光很好;阴天一般看不到太阳。

师:那晴天和阴天就是以看不看得到太阳为准?生2:我认为不是,不是还有一个多云吗?可能是和云有关。

《云量和降水量》名师教学设计

《云量和降水量》名师教学设计

《云量和降水量》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2019内容来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云量和降水量》课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王彩霞/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实验小学一、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利用降水量、云量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本单元主要研究和气象有关的内容。

前三课分别研究了气温、风向、风力,本节课主要研究云量和降水量。

课堂中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情境,由世界气象日引出学校要开展“气象知多少”的主题活动,学生搜集了不同的气象图片资料,在向大家展示时,分析是什么天气?怎样通过云量的多少来判断天气?认识云量的概念,再来认识晴、少云、多云、阴天,然后在圆形图片上粘贴出对应的份数,进行巩固学习。

降雨量和降水量,降雨强度等级表是学生需要理解的,学生认识到可以用雨量器测量出降雨的多少。

自制雨量器较为容易,但是要注意直尺的0刻度对准杯子内侧底部。

模拟降雨后,观察杯中水的深度,对照降雨强度等级表,判断降雨强度的等级。

掌握了雨量器的使用方法后,再来测量户外的降雨。

(三)学情分析对于什么是云量,三年级的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在根据不同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多少,来判断是哪种天气时,还需细心观察,才能准确判断。

在圆中粘贴相应的份数时,根据四种不同的天气情况,云量占天空的比例是不同的,学生粘贴的份数没有固定要求,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

降雨量和降水量是不同的,学生容易混淆,降水量中包含雨、雪、冰雹。

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可用常见的平底直筒透明玻璃杯、直尺进行制作,较为容易学生都应能够制作。

完成后的模拟降雨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并检验雨量器制作的是否成功。

二、学习目标1.知道云量是指云占天空面积的多少,降水量是衡量某地降水多少的数据。

2.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简易雨量器的制作。

3.知道可以用云量和降水量来描述天气。

2022大象版(2017)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教案(附目录)

2022大象版(2017)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教案(附目录)

2022大象版(2017)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教案(附目录)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1测量气温2辨认风向3判断风力大小4云量和降水量5制作《气象科普小报》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1测量气温1测量气温【教学分析】《测量气温》是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的起始课,学生通过认识了解气温计,并学习使用气温计来测定气温的方法,分析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体会初步的数据处理。

教材第一部分用学生讨论图引入主题——气温。

关于气温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科学素养。

第二部分活动分为观察和测量两个环节:观察用于测定气温的工具——气温计,从气温计的结构、功能、单位、量程、刻度等了解如何使用气温计。

认识了气温计以后,学习如何正确地识读气温计,并通过测量气温的活动巩固。

第三部分为表达交流,学习初步统计数据的方法,将测量数据表绘制成图形,说明一天中白天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本节课教学环节、活动都较多,期间还有长达一天的气温记录,还第一次出现了简单的数据分析,学生第一次需要绘制图表来处理数据,容量相对较大。

学生已经对于气温计不陌生,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过体验,但是有关气温计的具体结构、功能、单位量程等等都没有明确的概念。

同时,本节课是上科学课以来第一次出现测量数据并记录,第一次出现用图表的方式处理数据,这都是学生所没有经历过的。

综上,记录时间长、学生不熟悉,故本节课用两个课时来完成。

由于本节课需要记录户外气温数据,因此教师需要提前考虑好室外测温场地的选址,以及雨天的预备方案。

【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2.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学习正确的识读温度计3.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不同时段的气温,观察并测量有效的数据资料4.能够根据数据资料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5.激发学生了解天气问题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学准备】材料准备:每组:气温计活动场地:操场阴凉通风处【教学过程】1.引入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热吗?生1:热,出了一身的汗,当然热。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测量气温》一、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知道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气温计。

2、能够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记录测量结果。

3、能够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气温折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趋势。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2、教学难点:绘制气温折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趋势。

三、教学准备气温计、记录表、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气温的信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测量气温。

2、认识气温计展示气温计,向学生介绍气温计的结构,包括液柱、刻度、单位等。

让学生观察气温计上的刻度和单位,了解气温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3、学习使用气温计(1)教师示范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强调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如放置的位置、读数的时间等。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教室、操场等不同地点的气温,并记录下来。

4、绘制气温折线图(1)将学生测量的数据汇总,引导学生将数据绘制成气温折线图。

(2)观察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趋势。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气温计和分析气温变化的重要性。

《观测风》一、教学目标1、知道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能够通过观察和感受来描述风的特征。

2、学会使用自制的风向标和风力计来观测风的方向和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和使用风向标和风力计。

2、教学难点:理解风向和风力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材料:吸管、硬纸板、大头针、指南针、小珠子、线等工具:剪刀、胶水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风吹动树叶、旗帜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风的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测风。

2、认识风(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感受到风的经历,描述风的特点。

(2)讲解风向和风力的概念,介绍常见的风向和风力等级。

3、制作风向标和风力计(1)教师展示自制的风向标和风力计,介绍制作方法和材料。

《小小气象员》教案文档3篇

《小小气象员》教案文档3篇

《小小气象员》教案文档3篇Teaching plan document of "little weatherman"《小小气象员》教案文档3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小小气象员》教案模板2、篇章2:《小小气象员》教案模板3、篇章3:【拓展阅读】世界气象日历年主题篇章1:《小小气象员》教案模板一、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分类等气象常识,并通过参观气象台,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2.初步了解天气、气候对人类生活的直接影响,以及天气预测的重要性。

3.学会根据一些天气现象,对气象变化进行初步预测。

二、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气象图片。

2、联系参观气象台事宜。

三、活动设计(一)制定方案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1)你或你的家人每天都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吗?(2)为何大家都如此关心天气变化呢?(3)天气除了对我们日常生活有重要影响,还对整个社会有何影响?由天气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以及气象预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分组制定调查方案。

A.收集各类气象的相关资料。

如,成因、分类等。

B.参观气象台,了解气象员是如何根据天气现象进行气象预测。

C.收集民间有关“观天看物识天气”的农谚、俗语。

D.对农谚、俗语的科学性、准确性请有关专家收集民间“观天看物识天气”的俗语、农谚班级第小组编制时间年月日请学生根据了解的气象知识及收集到的农谚、俗语,对天气情况作出预测,做一名“小小气象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测量降水量》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测量降水量》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测量降水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这一章节的第4课《测量降水量》,主要介绍如何测量降水量。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天气现象,掌握了测量温度和风向的方法。

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降水量的概念,并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来测量降水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降水量,并了解降水量的重要性。

2. 掌握使用雨量计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3. 学会记录和比较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降水量数据。

4.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理解降水量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使用雨量计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践操作。

他们对天气现象比较感兴趣,但可能对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概念和技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关降水量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降水量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降水量吗?例子:展示一张下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雨水,引导他们思考雨水的来源和意义。

第二环节:引入概念解释降水量的概念:降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空气中降水的量。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降水量的多少与气候、季节、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

例子:让学生想象一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如果没有降水,植物会变得干枯,土地会变得干燥,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降水量的多少对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环节:介绍测量降水量的工具展示雨量计的图片或实物,解释雨量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雨量计是测量降水量的常用工具。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4云量和降水量教学设计大象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4云量和降水量教学设计大象版

第四课云量和降水量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

2.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根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3.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4.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表达象与事物的观察、比拟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云量和降水量?。

由于云和雨是紧密相连的,本节课学习利用云量和降水量来描述天气。

本节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在学生了解了云量和降水量后再辅助闯关习题和动手制作加深对云量和降水量的兴趣和理解。

学生分析:在学习过前三节课的知识后,学生已经能够利用气温、风力、风向等科学概念来描述气象,故更加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云量的表述方式,除了对照图片外,还用了饼状图的表示方法,更加直观理解云量。

在降水量的学习中,学生并不理解降水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详细介绍。

同时学生动手制作简易雨量器,并测量一段时间的降雨情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对降雨量的直观体验。

二、学习目标:1.能够用具体的云量来表述天气情况。

2.能够说出降水量的降雨量之间的差异。

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成功制作简易雨量器。

4.能够利用简易雨量器测量一段时间的降雨情况。

三、学习重点:1.能够用具体的云量来表述天气情况。

2.能够说出降水量的降雨量之间的差异。

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成功制作简易雨量器。

四、学习难点:1.能够用具体的云量来表述天气情况。

2.能够说出降水量的降雨量之间的差异。

五、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课件、每组实验材料包〔玻璃杯、透明塑料尺、双面胶〕、实验记录单等。

六、学习过程:。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4测量降水量教案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4测量降水量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测量降水量》一.教材简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元素。

学生从小就尝试着用他们的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雨情况:小雨、中雨、大雨。

这种使用感觉器官来判断降水多少的方法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引出雨量器这一工具。

这一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

为了激发学生观测降水的兴趣,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本课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此来测量、记录降水量。

聚焦板块:介绍大气中的水循环规律,了解降水的形式。

探索板块:主要是提出如何判定降水标准,然后自制简易的雨量器,并模拟降水,测定降水量,再通过自制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科学家测得的降水量进行比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降水量的概念。

通过研讨活动:判断雨量器中的冰或雪是否也是降水量的一部分,让学生明白下雪、下冰雹等也是降水,从而完善“降水”的概念。

拓展板块:置了连续 10 天测量与记录降水量的任务,并要求用柱状图对降水量进行分析。

此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长时间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对大气的认识是建立在长时间的观察与连续性的记录基础之上。

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天气情况的差异,可能一些地区较长时间内没有降雨,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本地的降水情况。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知道下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但较难理解下雪、下冰雹也是降水。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看似比较简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雨量器的制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测量降水量不准确。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科学探究目标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3.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难点:课后长期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小小气象员教案

小小气象员教案

小小气象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象的基本概念,并能准确地用常用的气象词汇描述天气情况。

2.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运用气象的基本概念和词汇描述天气情况。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掌握气象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气象图片、实验器材、学生名单、教案。

2.学生准备:笔、纸。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不同天气情况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当前的天气状态。

2.新知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气象的基本概念,如气温、气压、风向、降水等,并配以图片和实物进行示范和解释。

3.知识运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点观察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来。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观察表格,并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天气情况。

4.反馈与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就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

5.拓展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身边的有趣的天气现象,并鼓励他们提出有关气象的问题。

然后,学生互相交流并回答问题。

6.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总结重点知识和经验,归纳出观察天气的方法和技巧。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家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描述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气象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对气象的认识。

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际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气象的神奇和变化。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教材解读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包含了“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科学概念。

与一年级相同,也把“提出问题”作为单元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重点。

天气是与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天气的变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儿童从小就对天气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他们来说,有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如“风是怎样形成的?北风是从北方来的风还是往北方吹的风?雪花为什么是六角形的……”等等。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对各类天气现象并不陌生,也经常能够从天气预报中粗略地了解一些天气信息,但缺乏系统、科学的认知。

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以一名小小气象员的身份亲历观测天气的多种活动,体会气象观测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活动。

本单元采用由分到总、由局部到整体的逻辑结构编排,共安排了《测量气温》、《辨认风向》、《判断风力大小》、《云量和降水量》、《制作<气象科普小报>》5个课时。

前四课分别探究和学习气温、风向、风力、云量和降水量五个具体的天气要素,引导学生从一些具体的天气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认识和运用常见的测量工具,并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描述天气信息。

第五课为设计制作气象科普小报,一方面为总结梳理所学气象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1课“测量气温”,教材安排了提出问题、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处理数据和描述气温变化规律共五个活动。

学习科学的研究发现,挑战或认知不平衡有利于心智发展。

在提出问题环节,教材通过对话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人体感官的不准确性。

在认识气温计和测量气温的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实际测量并记录气温。

本课学习中,学生还将首次接触利用数据记录和表达以及用统计图表来处理信息并陈述证据和结果。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统计图表等工具整理天气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材第2课至第4课的编排结构基本相同——首先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学习相关科学知识,最后用自制工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4云量和降水量教案大象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4云量和降水量教案大象版

4云量和降水量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量是云占天空面积的多少,降水量是降水多少的数据。

2.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准确、便利和快捷。

3.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雨量计的制作。

4.知道可以用云量和降雨量来描述天气。

5.通过动手制作工具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云量的多少分辨晴天、多云和阴天;能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难点: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1)材料准备:每人:塑料小筒,透明塑料尺,双面胶。

(2)活动场地:操场上较开阔的地方。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相关资源【活动设计】变酸的雨水会损害植物吗?.jpg、【教学实验】制作雨量器.mp4。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提问】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里的一些词语。

比如:晴、阴天、多云、小雨、大雪等词语,这些词是什么含义呢?【总结】有的同学说晴天就是不下雨,阳光很好;阴天一般看不到太阳。

还有的同学说不是还有多云吗?可能和云有关。

【过渡】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新知讲解】知识点一:云量与天气【讲述】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云量与天气,思考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总结】现在我们知道了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例如:当天空中的云比较少的时候是晴天,当天空中的云比较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我们就说今天的天气是阴天。

【过渡】但是这样划分就比较粗略,那么具体是如何按照天空中的云划分天气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

【讲述】我们用一个圆代表天空,将圆平均分成10份,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比例将圆涂上颜色,以描述不同的天气。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二成的时候,天气是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成的时候,天气是少云;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八成的时候,天气为多云;当天空中的云量超过八成的时候,天气是阴天。

【组织活动】那今天的云量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亲自去观测一下吧!请大家带好练习册和铅笔,去操场上观测一下今天的云量,并把看到的云量填涂到圆中,并勾选你认为今天天气的情况。

1.4 云量和降水量 学案课件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1.4 云量和降水量 学案课件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筒测得水共有60毫升。
(1)这一天的降雨量应该记录为( A ) 。
A.16毫米
B.24毫米
C.60毫升
(2)根据上一小题测得的降雨量数据,对照降雨强度等级表,可知这
天的降雨强度等级为( B )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4 云量和降水量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3)11月10日这一天,断断续续下了三四场雨,这天的降雨量记录方 法是( C ) 。 A.只需要记录其中一场雨的降雨量 B.把最大的那场雨的降雨量记录为这天的降雨量 C.把24小时内的降雨量累计起来
第一单元 小小气象员
4 云量和降水量
4 云量和降水量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1.知道什么叫云量,会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2.知道什么是降雨量,什么是降水量,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 3.会制作简易雨量器,并利用简易雨量器测量、记录降雨量。
4 云量和降水量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用一个圆代表天空,将圆平均分成10份,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比例将 圆涂上颜色,以描述不同的天气。(p11) 答:
4 云量和降水量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判断题
1.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将直尺粘贴在杯子外壁上,0刻度线对准杯子内 侧底部。( √ ) 2.冰雹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但没有办法测量下冰雹时的降水量。( × ) 3.用简易雨量器测降雨量时,每天测量完要倒掉雨量器里的水。( √ ) 4.晴天时,云量不超过四成。( × ) 5.用雨量器测降雨量时,单位要精确到厘米。( × )
4 云量和降水量
科学三年级上册DX
填空题
1.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_云__量___,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 量来描述_天__气___。 2.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_蒸__发___、_渗__透___、流失而积 聚的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云量和降水量
【教学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和支持条件分析等……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四课,在研究过风向和风力两个有关于风的天气问题后,本节课着手于云量和降水量。

教材引入一段对话,分别从观察云和观察降雨的角度提出问题:今天是晴天还是多云呢?怎么知道下了多少雨呢?
要解决引入的问题就需要了解到云量与降水量,教材的第二部分是阅读,分为云量与天气和降水量两个部分,分别用图片、示意图、表格等方式介绍了云量、云量与天气之间的关系、降水量以及降雨强度等级表。

学习了云量和降水量之后,最后一个部分是制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雨量器,并且准备好用自己制作的雨量计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降水量做以测量和统计。

学生对于降水量的概念较为熟悉,但是对于云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云量的观察较少,有时更多的关注云的形状,对于云的多少,特别是占天空面积的多少并没有太多关注。

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晴天、阴天、多云这样的描述天气的词汇,但是更多的是用这些词来描述整体的天气状况,而不是根据云量来进行判断,存在一定的误区。

本节课由于可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来记录户外降水量数据,需要学生将制作好的雨量器带回家,教师提前考虑好材料准备和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云量是云占天空面积的多少,降水量是降水多少的数据。

(2)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准确、便利和快捷
(3)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雨量计的制作
(4)知道可以用云量和降雨量来描述天气
(5)通过动手制作工具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每人:塑料小筒,透明塑料尺,双面胶
(2)活动场地:操场上较开阔的地方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里的一些词语,比如:晴、阴天、多云,这些词是什么含义呢?
生1:晴天就是不下雨,阳光很好;阴天一般看不到太阳。

师:那晴天和阴天就是以看不看得到太阳为准?
生2:我认为不是,不是还有一个多云吗?可能是和云有关。

2.阅读
师:那我们一起来找找,到底这些词语是什么含义。

请阅读教材“1.云量与天气”。

(学生自行阅读)
师:找到答案了吗?
生1:找到了,这个天气时根据云的多少来判断的。

生2:不是云的多少,而是云占了天空的多少,书上有几幅示意图,如果云很少,不超过天空面积的二成就是晴,我之前一直以为晴就是不下雨的意思,看来不是的。

师:是的,这些天气词语其实是和一个新名词有关:云量,我们常常根据云量来描述天气。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分成了几个大类,分别是晴、少云、多云和阴天。

那今天的云量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亲自去观测一下吧!请大家带好练习册和铅笔,去操场上观测一下今天的云量,并把看到的云量填涂到圆中,并勾选你认为今天天气的情况。

5分钟观察,可以回教室进行填涂。

(学生户外观测云量)
师:今天的云量情况怎么样?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今天的云量很少,只是少少的飘了几朵云,我认为没有超过天空的二成,所以我认为今天的天气情况是晴天。

师:你说的真完整!真棒!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看来我们都已经学会如何判断云量了,以后也可以多多观察自己来判断天气。

师:除了云量可以描述天气的情况外,天气中也有一种经常出现的天气:雨。

有时雨大,有时候雨小,那怎么来知道下了多少雨呢?我们先来猜测一下吧。

生1:可以用一个小盆接住雨,下了多少就知道了。

生2:那你一个小盆只能接住小盆那么大的地方的雨,其他地方下的雨就不算吗?
生3:可是也不能用一个超级大盆去接住所有地方的雨水吧。

师:你们说的真热闹,我们先来看看,科学上是用什么来衡量下了多少雨的。

请阅
读“2.降水量”。

(学生自行阅读)
师:你们的疑惑解决了吗?谁来说说?
生1:雨的多少用降水量来衡量的,单位是毫米,我还知道了降雨等级表,是根据降水量你的多少来衡量是否是大雨的,而且我知道了降水不单单是下雨,下雪下冰雹都算降水的。

生2: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生3:我知道了,因为不可能把每个地方下的雨都接起来看有多少,所以我们就只算下雨下了多“厚”,就是下的水有多深,因为下雨了之后是到处都有雨的,只要测出一个地方下了多深的水,其他的地方是一样的。

师:你太厉害了,是的,我们不可能去接住所有的雨,但是雨一般是下的比较均匀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在一些地方进行测量下雨的水深就能代表到底下了多少雨水下来,结合降雨强度等级表就可以判断降雨强度。

3.制作
师:接下来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能够测量降水量多少的雨量器吧,请大家先自己阅读步骤,找一找操作中哪里最容易出错?
(学生自行阅读)
生:我找到了!尺子贴上去的时候,0刻度线要对准杯子里面的杯底,不是杯子外面的杯底。

师:真棒!大家注意了,制作过程中千万要对好尺子的刻度位置哦!
(学生领取材料,制作雨量器)
师:时间到,谁对自己做的雨量器比较满意?来和我们展示一下?
生:这是我做的雨量器,我的尺子贴的很稳,而且0刻度是对准里面的杯底的。

我还在杯底写上了我的名字和今天的日期。

师:他的雨量器做的可真好!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了,可惜今天没下雨。

不过没关系,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模拟降雨器,这是一个扎了孔的塑料瓶,只要装上水,把有孔的一面朝下,就可以模拟下雨了!我们可以用模拟降雨器模拟24h的降雨,然后测量一下你的降雨量是多少,对应等级表看看是什么等级的雨。

师:提醒大家,不要把自己弄湿了,请在操场上模拟,不要弄湿教室。

时间:5分钟
(学生领取模拟降雨器,进行模拟降雨)
师:你们的“雨”下得大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1:我们测量的降水量是12毫升,对照表格,这是中雨。

生2:我们的模拟降雨器上有很多孔,我们测量的降水量有35毫米,这已经是大雨了!
生3:我们本来测好端上楼的时候撒了一些,是20毫米,现在来看是中雨,如果没有撒可能是大雨。

……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这是我们上课体验的模拟下雨,试用了一下雨量器,非常成功。

所以请大家回家后,把雨量器放到户外露天的地方,我们用雨量器测一测真实的降雨量,测量一周时间的降雨情况并记录在练习册上,好吗?
生:好
师:那我们下节课再来看看一周的真实的降水量是怎样的。

期待大家的观察结果哦。

【教学反思】
本课中延续之前的风格,培养学生从阅读中自己汲取知识的能力。

本课中创新改进使用模拟降雨器来进行降水量的模拟,可以让学生在当节课完成一次体验、并对应数据做出适当的分析,有效的巩固学生的对降水量的理解和雨量器的使用,特别是降雨器还可以模拟不同的雨量大小,得出多组数据。

同时也解决了天气问题给教学带来的不确定性。

【总结点评】
本课最大的亮点是使用了模拟降雨的方法来模拟了不同的降雨,学生非常感兴趣,也非常乐于体验使用。

有了模拟降雨方法,不但解决了天气问题带来的尴尬,而且可以在当节课就能刚刚制作好的新工具——雨量器,再次巩固雨量器的使用、读数、数据分析等。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几次,再拿回家去使用,测量一周内的降水量也更加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